中石油股价从48.62元,为何会一路跌至5.89元,市值蒸发7万亿呢?
中石油上市股价48.62元,当时得到媒体大举吹捧,说中国石油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买入中石油,就是为子孙们投资。现在看来,能不能有投资回报不好说,但确确实实是为子孙们买了,中石油2007年上市,现在已经12年时间,股价跌至5.89元,股价下跌87.8%。
如果48.62元买入并持有不动的股民,估计30年都无法解套了。为什么中国石油会跌得这么狠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上市后过度炒作,中石油是2007年上市的,按照2006年的业绩来看,当年实现净利润1326亿元,而中石油上市时48.62元对应的市值大概是89000万元(总股本1830亿股),市盈率高达67.11倍。中石油发行价是16.7元,发行市盈率是22.44倍,对于一家超级大盘股来说,给出这么高估值的发行价本身就存在泡沫,而当时股票上市首日是没有涨跌幅的,一上市就被炒到了48.62元,泡沫巨大。
第二,业绩没有持续性,A股里也有很多长线牛股,比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但这些公司营收利润都是持续增长的。而中国石油业绩是起伏不定的,比如2013和2014年,每年净利润都超过1000亿元,而2015年下滑了66.73%,2016年更是下滑了77.84%,即便是2017年大幅增长188.52%,净利润也只有2014年时的20%左右。也只有2006年的17%,所以股价不断下跌也是必然。
因此,中国石油上市后从48.62一路下跌至5.89元,不断创新低,确实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主要还是因为A股市场投机氛围重,但即便如此,大家也很少吸汲教训,后来包括现在很多新股上市依然被爆炒推升泡沫,未来很多也会成为翻版的中石油。所以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一定要保持克制,不宜盲目炒作,不能盲信各类媒体的研究报告,需要保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中国石来自化什么时间上市的,上市第一次开盘价是多少
中国石化(600028)上市日期:2001年8月配旦8日发行价:4.22元上市首纯猛日开盘价:4.6元上培裤扰市首日收盘价:4.36元
石油行业的全部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石油行业板块股票有哪些 600688S上石化 000554泰山石油 000819岳阳兴长 002267陕天然气 000698沈阳化工 600028中国石化 000637茂化实华 600248延长化建 000096广聚能源 600387海越股份 002221东华能源 601808中海油服 601857中国石油 002207准油股份 600339天利高新 000985大庆华科 002377国创高新 600157鲁润股份
600028中国石化发行价是多少
中国石化发行价4.22元
中石化是国企吗?
中石化是国企。因为中国石化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京博石化上市了吗?
没有。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博石化")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业、集石油炼制与后续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功进入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在2008年公布的全国"石化产品、炼焦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名单中,公司以显著优势位居第一阵营,荣列第六位。
京博石化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市场,科学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京博石化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质量零缺陷"的生产目标,使技术装备水平,生产成本控制,企业管理等方面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期权时代】中石化原油期权亏损数十亿美金事件始末,是投机在作祟吗?
04年中航油事件之后,大型国有企业如何在国际期货市场进行风险控制的问题,一度引起担忧。18年联合石化的亏损再次将这个问题推至风口浪尖,那么这两件事情的性质一样吗?中石化为什么要做原油期权?亏了这么多,中石化到底有没有错?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中石化的原油期权事件。
18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600028)继续下跌,截止下午收盘,中国石化股价下跌3.81%,报5.05元。加上27日午盘下跌的6.75%,中石化市值缩水已超过700亿元。
12月27日美股交易时段,美股继续上涨。但在美股市场的中石化大跌5.65%,收72.97美元。中石油下跌1.39%,收报61.67美元。
中石化最近两天的大跌,源自12月27日的一则传闻。传闻称,中石化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联合石化”)总经理陈波被集团公司解除职务,原因可能涉及油品贸易。传闻里,陈波在国际油价处于70美元以上的时候,在衍生品市场上大量买涨,数量大概在3000-7000万桶,这一操作将导致联合石化亏损数十亿美金。
这一数字目前仍未被证实,如果属实,对于中石化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亏损。根据中石化公布的最新财报,中石化20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599.80亿元。
十多年前,中航油出过类似事件。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为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亏损5.5亿美元,该公司之后申请破产。时任CEO的陈久霖被判入狱。
在中航油的事件里,高盛也被认为是背后的推手。甚至有传闻,此次联合石化的操作手法都跟当年陈久霖的操作手法是一样的。
新加坡是原油衍生品的重要市场。在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之前,原油公司的套期保值很多都在新加坡完成的。
2003年中航油管理层聘请高盛为投资顾问,为中航油的石油期货交易出谋划策。
中石化为啥要做原油期权?
其实,上市公司从事期货业务并不罕见,中国石化的原材料是原油,绝大部分原油也是靠进口,因此原油期货的价格变动,对公司的成本影响非常大。这是中国石化从事原油期货业务的必要性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讲,期货就是公司的账外库存,可以在价格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和实物库存对冲风险。
也就是说,套保的主要意义是保障成本变动的风险,而不一定是为了获利。
回归本次zerohedge的交易。从方向上看,中石化买入了看涨期权,卖出了看跌期权(买call,卖put),本质都是做多,没问题;从数量上看,据传做了约7000-8000万桶期权,跟中石化每个月1.3亿桶的进口量相比,也不多挺正常。
也有人问,那中石化做套保,为啥不直接买期货,而是做zerohedge期权呢?
业内人士张新认为,主要原因是外汇。央企套期保值中,为了节省外汇,往往做一些期权交易。
zerohedge本质就是期权交易,买入看涨期权,只用付权利金,不用付保证金;卖出看跌期权,收到权利金,且虚值期权只收一半的期货保证金,两者同时操作,相当于只付半手的期货保证金,就可以做2手的看多套期保值,多节省期货保证金的外汇啊!
陈波听信高盛建议,看走眼了油价?
据说,联合石化的这次操盘失误源于在70美元的时候听信了高盛的建议看多原油,从而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定。
许多人说,这是一个愚蠢的决策。但是,我们查一下联合石化董事长陈波先生的履历:
1986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1993年加入联合石化公司工作至今,曾先后任联合石化公司原油部业务经理,联合石化亚洲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副经理,联合石化公司原油部副经理、经理,联合石化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
陈先生多年在国际原油、天然气贸易和运输、国际仓储物流领域中工作,拥有丰富经验,并与世界主要产油商、大石油公司、大贸易公司保持良好关系。
可以说是科班出身的行业精英,应该比绝大多数人更了解市场,所以这个错恐怕不像大众理解的那么简单。
2018年9月底,陈波在年度亚太石油会议(APPEC)上称,鉴于全球市场当前的供需态势,原油价格在每桶60-80美元是正常的。他还表示,能效提高和技术变革意味着未来数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减慢,之后会在2035年触及顶峰,这反过来也会拖累全球炼油产能增长放缓,预期到2035年将会达到56亿吨/年。
作为业内专家,他的预测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很显然,这些言论并不仅仅代表他个人,同时也可能代表着中国石化这家企业的官方观点。
亏了那么多,中石化到底有没有错?
传闻联合石化交易的原油数量是3000万-7000万桶,预计损失可能50-150亿人民币。
在业内人士张新看来,任何只讨论期货盈亏而不讨论现货贸易情况的套期保值行为都是在“耍流氓”:
中石化做套期保值没有错
网传中石化在9月份原油70美元的时候进行套期保值,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期权存在较大亏损,但进口原油现货只需要40美元,进口价格更便宜了。期权、现货相加,中石化在生产经营上可能并未出现过多损失。
反过来假设,如果现在原油现货涨到100美元,那么中石化虽然会在原油期权上大赚一笔,但是在原油现货进口中会增加进口成本,因此在生产经营上可能并未体现出过多盈利。
我们返回到18年9月,回顾当时原油市场,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甚至出现了沙特记者被杀等事件,很难判断后续原油价格走势。连特朗普都无法预测原油涨跌、无法引导股市走势,更别说中石化的交易员们了,中石化在当时进行的原油期权套期保值交易,只是锁定经营成本,并不是为了投机赚钱,直观上并无过错。
中石化做卖出看跌期权也没错
部分舆论文章说中石化错在卖出了看跌期权(卖put),收益有限、风险无限,导致其巨额亏损。
但我认为这么说是不妥当的。一是因为外汇原因,上文已经说了。二是因为核算套期保值效果,卖put比直接买期货多单总体亏损更小(如下图)。
如果中石化直接在原油70美元时购买原油期货,到现在来看其损失每桶25美元。但如果按照卖出虚职看跌期权的话,其损失远小于直接购买期货多单。
总之,张新认为,中石化的交易的确可能存在过错,但过错不在做套期保值、卖出看跌期权这两方面。而是可能错在开仓时间、交易数量、止损设置,甚至是行政命令是否执行、是否汇报等方面。
跟2004年陈久霖中航油亏损一样吗?
这一事件,也被市场视作“陈久霖事件”的翻版。
2003年起,陈久霖执掌的中国航油开始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2003年上半年一度盈利。但2003年第四季度,交易员做出错误判断,在国际油价上升的趋势中,出售大量看涨期权,给中国航油带来了巨额亏损。
但此事件和2004年陈久霖的中航油事件不一样:
中航油当年在市场上进行卖出看涨期权,即看跌交易。你一个原油采购方,手上没有原油,你还卖出原油,这不是玩投机么!适逢当年原油期货大涨,因此中航油严重亏损直至破产。
中航油的期权交易是严重违背了期货套期保值原则,是投机!而中石化的确是在期货套期保值,这不一样!
若期权交易量合理,未严重背离套保需求,则损失就是一个“量”的问题,而非“质”的问题。而且期货期权方面有损失,那现货方面必然有利可图。就像现在如果石油市价很高,那看涨的期货交易自然就有盈利了,然而,未被衍生品交易覆盖的需求部分还得从现货市场高价买,那个损失也是实实在在的。不能只看一头。
若期权交易量严重背离套保需求,在开仓时间、交易量、止损线等商业交易决策要素设置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很大的投机损失。但这不应该是基于事后诸葛亮式的简单实体结论如“你看明明没涨价嘛”,其本质应当体现为交易的价量决策是否有当时的调研材料支撑、是否符合授权范围和批准步骤、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是否未尽到审核责任等程序性因素。
这一次尤其引发争议的是卖出看跌期权的措施。虽然同为看涨操作,但较之“损失有限、收益无限”的买入看涨期权,这一措施“收益有限,风险很大”,而且还必须提交保证金,以保证将来有能力履约买入;随着市价下跌还需追加保证金。
石化联合决策时是否充分考虑了这些风险,特别是外汇管制约束下提交保证金或履约买入的可行性?若缺乏必要的“后手”配套措施、经不起涨跌,那即便是价格和交易量区间合理的套保也就与投机相差不大了。
小结
专业的期权投资者都知道,做原油这类以期货为标的的期权,卖方的风险是相当大的,一定要做对冲!所以,我们每卖出一份期货期权,就要至少买入一份同类期权作为对冲。也就是说,我们每卖出一份保险,就要找别的保险公司投一份类似的保险来对冲风险。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要避免再次落入国外投行的“期权陷阱”,对于在日趋精细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上普遍的粗放风格带来的交易风险,切不可轻视!
【免责声明】:期权时代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买卖由己,风险自担!
| 往期热文 |
中石化仪征化纤的效益怎么样
所属地区:扬州总股本(亿):40.00每股收益(元):0.19上市时间:1995-04-11流通A股(亿):2.00每股净资产(元):1.96每股现金流(元):0.31每股公积金(元):0.78净资产收益率(%):9.93净利润增长率(%):106.72每股未分配利润:0.18主营收入增长率(%):20.03
干货|这家浙江民企火了!市价130亿股份,中东“超级土豪”246亿现金买下,“中特估”竟是中东特色估值!
立即关注▲为你解读
本公众订阅号为天相寻龙团核心风口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唯一发布信息的平台。
正文共约330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3月最新精选名单:芯片半导体》
热门指数:⭐⭐⭐⭐⭐
关注理由:在人工智能持续火爆大背景下,存储+算力等方面的需求开始急剧增大!此外,全球科技股回暖叠加芯片国产替代加速推进,本周重点给大家分享这个值得期待和重点关注的方向——存算一体芯片!具体精选机会放在了核心策略中:
领取方式如下:??
?别走开,读完全文还有更多惊喜哦!
市场现状
“万物皆AI”的行情在本周二总算告一段落了。
在万得ChatGPT指数年内跑出80%惊人涨幅后,一部分资金选择了暂时观望。这就使得在成长空间还没有转为实质性盈利前,市场拥挤度过高的人工智能板块的行情暂时偃旗息鼓,盘中像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板块成为领跌主力。
与此同时,沉寂多时的中药、酿酒等消费类主题则接过轮涨接力棒,这也是当天盘中上证50全天多数时间呈现红盘,而创业板指数跌幅较大的重要原因。
既然场内还存在活跃板块,同时两市成交也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保持在万亿水平,意味着市场人气还比较活跃。
潜台词就是,指数的系统性风险不大。
加上临近一季度收官,基金经理也有做强基金业绩,提升排名的内在动力,因此,可以预期,市场在本周后半周或依然会存在结构性机会。
而说到领涨的主力军,有一个板块相信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那就是“石油石化”板块。
昨天一开盘,该板块就跳空大涨3%,指数点位也在近两周以来首次冲击20日均线,权重股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也都创出了一周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其实,在周初,石油股还处在纷纷回落的状态中,板块指数也开始逐步考验半年线的支撑。
为什么24小时之后行情就变脸了呢?
总结起来的话,就是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是沙特土豪叠加股神的力量。先是全球最大油气公司沙特阿美高溢价入股荣盛石化的公告引发业内猜想。
3月27日晚间,荣盛石化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在3月27日与战略合作方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AOC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拟将近1,012,552,501股股份(占截至协议签署之日公司总股本的10%加一股股份)以24.3元/股的价格转让给AOC。同时公告指出,AOC将提名一名董事,荣盛控股同意行使其投票权,以促使AOC提名的个人被选举加入公司董事会。
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同日,荣盛石化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AOC)披露了关于股份买卖协议主要内容,本次对价总额约为246亿元,支付方式为现金支付。转让后,荣盛控股在荣盛石化的持股比例将从61.46%降至51.46%,仍具有控股权。
(2023年3月27日荣盛石化公告)
由于这家土豪公司入股的价格,和荣盛石化周一收盘价相比,溢价幅度接近90%,意味着此次入股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从战略合作角度入手来拿控股权,而并不在乎短期股价的得失。
毕竟,荣盛石化每年需要向包括沙特阿美在内的国际原油供应商进口大量原油。通过这次交易,两家公司可以锁定长期稳定的原油供需贸易,前者会继续开拓在华的下游市场,后者也能拓展化工产品的海外销售,形成了双赢局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沙特阿美在入股前一天就宣布在辽宁设立合资公司,大型炼油化工联合装置整体项目将从二季度开工建设。一系列的举动,都意味着相关外资石油巨头在华布局的诚意满满。
紧接着,“股神”巴菲特加仓石油股的消息又被曝光。
周一盘后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又投入了2.16亿美金,买入约370万股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这也是他本月第三次做出加仓动作。经过此次加仓,伯克希尔哈撒韦对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已经提高到了23%。
A股和美股相继出现重量级石油石化上市公司被巨资增持的画面,并不是巧合这么简单。表面看是外部因素,内因还在于影响国际油价的供需基本关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众所周知,国际油价的走势,取决于石油供给与需求两者之间的波动拐点。
就在近期,美国成品油库存降幅超预期、土耳其石油出口中断,加上俄罗斯把减产计划的有效期延长到了6月,上述举动都说明油价在供给端支撑很强劲。
而在需求端,全球原油需求还在增长。尤其是中国需求增长的态势仍相对较强。时间周期上,随着出行旺季即将到来,有机构预测全球甚至会持续多年面临原油紧平衡以及短缺的问题。
加上油价是以美元计价,在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甚至有望转为降息基调,美元指数周线即将形成三连跌行情。
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国际油价正从一年来回落幅度超50%的低点,进入返身回升的阶段。跷跷板的对比效应,更为油价提供了反弹理由。
A股的石油石化板块,其实近几年的市场表现还是跑赢沪深300的。即使在去年各宽基指数跌幅普遍超过20%情况下,板块指数还实现了正收益。
8倍不到的市盈率水平已经趴在了估值的地板上。但相关公司股价之所以始终难以形成持续性的行情表现,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成长性欠佳。
以刚刚公布完年报的中石化年报为例,“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就很严重。表面看,净收入能够实现20%以上的增幅,净利润反而同比下滑了5%,这就使得注重财务质量和成长性的基金经理,敬而远之了。
来源:WIND公开信息
来源:兴业证券
核心策略
综合来说, 石油石化板块,可以作为板块低估值的配置底仓,充当对冲市场风险、增加组合全面性的一股力量,但整体占比不应该过高。
尤其是这类周期资源品板块更容易走出趋势性行情,如果在整体中长期趋势没有转强之前,一味采取“短期追涨”的策略,风险系数会显得比较大。
重要提示:产品案例和服务内容仅代表特定时间内的历史表现,所示为部分案例。因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及产品有其局限性,展示成功案例不代表和覆盖我司服务,不代表未来走势和所有股票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业务资格许可证编号:91110102MA001GJE1N。投顾:张松,投顾编号:A1320622100001
【顺潮股市茶馆】每周不定期分享核心风口,及时的干货策略,机构最新动态,还有不定时福利免费领!大家平时想了解什么题材,或者对哪类风口想了解投资的核心逻辑,都可以在底部给我留言,我会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更多策略点击图片或文字查看>>>
重磅|10倍以上空间利好或要卷土重来!本周如何把握主线轮动?
干货|一季度收官,拐点来了?通讯、计算机、电子、食品操作精要
干货| 巴菲特出手加仓的这个方向机会又来了?
OK,今天就给大家就说这么多,如果观点对你有帮助或感悟,大家可以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END
点一点“在看”,好事天天见!
2015年中国石化什么时候重组方案
2015年1月5日,中石化发布公告称,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石化销售1070.94亿元的增资项目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批复,公司正据此办理后续交割手续。近日,更有消息称,目前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批文已拿到,且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十几个部委的流程已经完成。但由于涉及外汇等条款,还有流程要经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外汇局以及中石化销售公司董事局等相关程序走完之后,中石化销售公司即将赴港上市,具体上市时间或是在6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