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能这股票怎么样
该股票属于央企概念、重组概念,一带一路概念,后市看好!
中证500有哪些股票
中证500股票如下:日照港600017、中远海能600026、九鼎投资600053、中国医*600056、五矿发展600058、古越龙山600059、华润双鹤600062、南京高科600064、上海梅林600073、人福医*600079、东方金钰600086、大名城600094、广州发展600098、亚盛集团600108、铁龙物流600125、兴发集团600141、金发科技600143、航天机电600151、华创阳安600155、中体产业600158、巨化股份600160、天坛生物600161、福田汽车600166、太原工600169、上海贝岭600171、安通股份600179、国中水务600187、中牧股份600195、生物股份600201、浙江医*600216、华业股份600240、广汇能源600256、广晟有色600259、凯乐科技600260、北京城建600266。
港口股票有哪些
港口股票有重庆港九、厦门港务、中远海能等。中远海发,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船、国内沿海外贸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运输。北部湾港,投资兴建港口、码头;装卸管理及服务;交通运输及船舶修理。天津港,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及大宗散货的装卸、存栈、运输、代理等业务。宁沪高速,2010年中报披露,上半年核心资产沪宁高速公路日均全程交通量达到55829辆,同比增长1313%,日均货车流量比例约3155%,比2009年同期的2915%提升24个百分点。
中远海能与中远海运什么关系?
中远海能和中远海运有关系,中远海能是中远海运旗下子公司。
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从事油品、液化天然气等能源运输及化学品运输的专业化公司,由原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两大集团能源运输板块重组而成,2016年6月6日成立于上海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于2016年2月1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中远海运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涉及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中央企业,总部设在上海。
600026中远海能股票技术分析:13连阴下跌后,是否到底了?
600026中远海能,顶部连续2根高开低走放量大阴线,彰显了主力出货的决心,次日一个低开高走中阳骗线后,股价就开启了绵绵下跌之路。一直跌到了年线处,才开始企稳。
下跌途中莫抄底,抄底犹如接飞刀,600026中远海能用实际走势很好解析了抄底者的高风险行为。
这里最简单的判断就是macd下行开口中,不抄底,等待macd收拢,开始金叉,可以试着去抄底了。
尤其是macd收拢到金叉的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着股价冲高再回落的动作,这里抄底如果用方向技术,阳线卖,阴线买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消息面上:原油期现价差拉大,外贸油运和贸易商囤油双增长,带动租金上涨。
全球现货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中国、印度等原油净进口国进口量持续增长;并且,近期原油期现价差拉大,贸易商囤油套利开启,运输原油的VLCC等船舶也被用来储存原油套利,两个因素共同推送运费增长。
公司外贸油运业务营收占比最大、利润弹性最强,也是近期最为受益的板块。公司在国内的油运业务规模最大,占公司营收的比例最大;从历史来看外贸油运的利润弹性最强,公司利润受此影响也最大,短期公司业绩最为受益。
600026中远海能的周K线图形上,股价有加速上涨后,做顶,连续5根周K线回落,目前位于60周和250周均线处,这里大概率迎来修复反弹行情。
2006年入市,学了十多年股票分析技术,打算利用几年时间将市场上全部的股票都复盘一遍,每天复盘几只,五年内完成这个目标。
一人一笔一孤舟,每天复盘喜与愁。
纵然一夜风和雨,也要独钓满江秋。
从2019年5月份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240多只股票分析了,传送门:
300144宋城演艺和000069华侨城A股票技术分析:社保基金继续加仓旅游股,旅游股能否持有?
信息、军工和环保,2020牛市正在跌跌撞撞地向我们走来
股票诊断--输入代码--老韭菜为你一对一说股解股,你的专属VIP服务在此
成长之路,股票技术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的10本好书
盈利向下、股价向上的中远海能(01138)为什么能够上演反转剧情?
(全文约3000字,读完需要10分钟)
9月14日,在港股三大指数又双叒叕走绿的背景下,逆市走高的航运板块成为市场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
在这其中,航运龙头股中远海能(01138)更是凭借约5%的涨幅引人侧目——截至14日收盘,其股价上涨4.64%,报于7.22港元。而拉长时间线来看,9月份以来其股价累涨超15%,年初以来涨超130%,算得上疲弱大盘中一只非常抗跌的个股了。
(行情来源:富途)
俗话说得好,牛市重势,熊市重质。中远海能股价在如今疲弱的大盘中还能录得如此涨势,背后显然不乏一些“质”的因素作为支撑。那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中远海能的股价为什么能够这么抗跌呢?
业绩显露复苏之势
股价上扬的背后,中远海能的业绩似乎也开启了复苏之路。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中远海能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从事油品、液化天然气等能源运输及化学品运输的专业化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国际和中国沿海原油及成品油运输和国际LNG运输两个板块。
就运力规模来看,该公司的油轮船队运力规模世界第一,覆盖了全球主流的油轮船型,是全球船型最齐全的油轮船队。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共有油轮运力161艘,2,365万载重吨。本集团所属合营及联营公司共有油轮运力14艘,83万载重吨。
与此同时,该公司亦是中国LNG运输业务的引领者,也是世界LNG运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共参与投资49艘LNG船舶,均为项目船,收益较为稳定。其中,已投入运营的LNG船舶38艘,642万立方米;在建LNG船舶11艘,191万立方米。
虽说中远海能已经凭借傲人的运力规模成为行业龙头,但由于身处周期行业,该公司业绩也不可避免地跟随周期波动呈现不稳定的生长之势。
据财报数据披露,2017-2021年,中远海能的营收分别为95.05亿元、121亿元、137.21亿元、162.68亿元、126.45亿元,归母净利润17.75亿元、7467.9万元、4.14亿元、23.81亿元、-49.85亿元。
结合上述数据来看,不难发现,近几年来中远海能的整体业绩堪称“波动生长”,尤其是在2021年盈利表现更是经历了“至暗时刻”,录得近50亿元的净亏损。
(数据来源:wind)
不过,随着该公司Q2盈利环比改善明显,中远海能业绩似乎也开始显露复苏之势。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给全球石油贸易带来结构性变化,导致不同船型运价出现差异。整体来看,上半年中小型原油和成品油轮运价大幅跳涨,VLCC亏幅收窄。而油运受油价、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短期运价仍存在较大波动性。
鉴于上述发展背景,2022年上半年,中远海能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据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币74.75亿元,同比增长23%;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78亿元,同比下降69%。
拆分业务结构来看,上半年,中远海能的油品运输业务录得收入为68.63亿元,同比增长25.6%;外贸LNG运输录得收入为6.12亿元,同比下滑0.1%。
而需要指出的是,单季度来看,2022年Q2,中远海能的盈利能力则明显有所改善——据财报数据披露,2022年Q2,该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53亿元,较2022年Q1的0.25亿元环比大幅改善。
据华泰证券指出,中远海能盈利环比改善的原因,主因系俄乌冲突导致美湾、西非出口至欧洲货盘大幅增加,推升中小型原油轮船运价(Suezmax/Aframax船)。成品油轮方面,欧美成品油消费逐步复苏,叠加欧洲减少俄罗斯成品油进口,而转向第三国购买,推升贸易活跃度,运价上涨(MR船)。上半年,VLCC/Suezmax/Aframax/MR船型运价均值同比上涨183%/906%/664%/226%(上年同期低基数)。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各大船型运价呈现不同程度的回暖之势,中远海能已经渐渐走出2021年盈利大降的“至暗时刻”。
行业景气度回升提振股价
业绩呈复苏之势之外,行业景气度回升或许也是中远海能在萎靡大盘中被资金看高的一大原因。
众所周知,油运行业具有明显周期性。从需求方面来看,油运需求长期受全球宏观周期影响,以及中短期受原油库存周期影响;从供给方面来看,油轮运输供给具有滞后性,新船订单一般需要2-3年时间交付,不能对复杂的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因此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供需错配现象,最终造成运价的周期性波动。
2021年,国际油运市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迷之势,彼时时VLCC船型TD3C(中东-中国)航线平均等价期租租金(TCE)仅为-518美元/天,为该航线有史以来的年均最低点,较2020年的48179美元/天可谓是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国际油运市场低迷原因主要是由于,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石油需求疲软,同时各国原油面临去库存压力所致。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
现如今,随着各大船型运价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暖,“未来两年景气度未来几年大幅回升”的态势也得到了各大券商机构的认可。
譬如,中邮证券发表研报表示,俄乌冲突的持续以及欧洲对俄制裁而“舍近求远”导致的运距拉长是本轮成品油运价上涨的直接导火索。招商证券表示,全球油运贸易运距拉长使得原油油轮市场需求弹性较强,叠加长期供给限制,未来三年油运行业景气程度或超预期。
除此之外,国泰君安亦在研报中指出,目前油运基本面处于底部,看好油运市场未来两年将迎确定复苏。原油终端消费逐步恢复,原油去库存基本完成,油运需求已迎来滞后加速恢复。
而更进一步来看,从供需两端来看,我们或许更能寻找出油运行业景气度大幅回升的秘密。
需求端:各国原油库存处于低位叠加全球油运运距拉长等因素影响,中期油运需求持续提升。
目前OECD石油库存水平处于较低位置,补库存需求有望上行。2020年三季度后,各国进入库存去化周期;2021年以来,伴随全球疫情缓解以及OPEC减产,石油形成供需缺口导致OECD库存持续下降。目前OECD商业石油库存已经低于近10年低谷。中期来看,石油补库存预期提升。
另外,成品油方面,由于欧盟仍然采取较为严格的制裁措施,欧洲地区将被迫寻找替代出口国(美国及中东地区),成品油轮运距拉长,据克拉克森最新预测,预计2022年成品油轮需求增长6%。原油方面,随着欧佩克全年减产的放松、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释放(包括后续补库存需求提振)以及中国复工复产进程加速,据克拉克森最新预测,预计2022年原油油轮需求增长5%,预计2023年油运总体需求仍有望达到约6%的增长。
供给端:在手订单运力+老船拆解多重因素影响下,油运供给将面临较长时间制约。
据招商证券指出,在手订单运力占比持续低迷、潜在的老船拆解预期以及船厂有限的产能将长期限制油运行业供给,油轮供应的缓慢增长可能会至少持续到2025年。
具体来看,目前油轮行业在手订单运力占比为5%,为近5年新低。截至2022年4月,VLCC中15年以上船龄运力占比达到24%,其中20年以上船龄运力占比达到7.5%。如果伊朗制裁解除,部分老旧船舶将相继退出市场,另外,随着造船厂可用舱位的减少,油轮供应的缓慢增长可能会至少持续到2025年。据Clarksons最新预测,预计2022年油轮运力增速为3.6%,2023年油轮运力增速不到2%。
基于上可知,在供给受限,而需求中长期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油运行业景气度显然有充分的理由大幅回升。
招商证券指出,受俄油制裁升级影响,预计成品油及中小原油船型运输市场景气度仍然持续;而原油VLCC市场向好趋势将更为明朗,预计2022年四季度运价有望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3年,VLCC运输市场有可能进入超级景气周期。
而中远海能作为全球最大油运船东,随着油运行业景气度回升,业绩预计也将进一步增厚——据国盛证券,截至21年末,旗下拥有和控制油轮总数共168艘,运力规模达2561万载重吨,拥有VLCC共60艘。分析师假设船队收益享受行业运价波动的80%,则行业年均运价在盈亏平衡点上每波动10000美元/天,中远海能将取得9.9亿元的业绩增量。综上,自然也不难理解中远海能为什么这么抗跌了。
中远海能和中远海控区别?
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从事油品、液化天然气等能源运输及化学品运输的专业化公司,由原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两大集团能源运输板块重组而成,它主要聚焦油轮运输和LNG运输两大核心主业。
中远海控是以集装箱航运、码头业务为核心的企业,通过下属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和东方海外国际全资附属公司“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
中远海能是不是好股票
如果从走势来看,不算比较好的股票,因为股价几乎以下跌为主,但是如果从水运行业来看,确实比较低估值,总体市盈率偏低,适合中长线类的投资。
海运股票四大龙头?
1、凯乐科技(600260):专注于大通信产业闭环和互联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2、中远海能(600026):从事油品和天然气等能源运输的专业化公司。3、珠海港(000507):包括港口、航运、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等产业及相应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电力、燃气等能源等。4、渤海轮渡(603167):是渤海湾客滚运输骨干企业,总资产10亿元
A股降历史最低A股降历史最低受什么影响
A股估值“缩水”,不少个股创出了多年来甚至历史新低。9月11日,上证指数触及当日最低点2652.70点后被迅速拉升,这比8月20日创下的30个月新低2653.11点仅高出了1.2点。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股估值“缩水”,不少个股创出了多年来甚至历史新低。9月11日,上证指数触及当日最低点2652.70点后被迅速拉升,这比8月20日创下的30个月新低2653.11点仅高出了1.2点。眼见股价大跌,很多上市公司纷纷开始实施回购方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计70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公告,其中490家已实施回购,合计回购资金达241亿元。业内分析师看来,此轮掀起的“回购潮”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小市值公司股价跌跌不休,大股东担心控制权旁落-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担心爆仓风险9月11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指出,目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与经济增长呈现分化趋势,A股估值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上市公司运营保持稳定,价值投资浮现。因而股票市场越来越值得投资者们进行投资操作。从主要指数每股收益增长与GDP增长率的对比情况看,可以发现,2017年上市公司业绩与GDP同步上升,突出表现在沪深300上,而创业板则走低,2018年一季度,创业板业绩恢复高速增长,中小板业绩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上半年只有10%的公司是正收益,一季度业绩平均增长率高达41.8%,上市公司逐步回到历史低点估值的状态,维持60%的资本化率水平。2017年资本化率稳定,2018年上半年下滑到历史低点,资本市场估值水平成为历史的相对低点。2018年上半年只有10%的公司是正收益,一季度业绩平均增长率高达41.8%,上市公司逐步回到历史低点估值的状态,维持60%的资本化率水平,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浮现从上市公司运营情况看,2017年上市公司利润显著回升,上市公司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6%和2.9%,成为近三年来最高。由此可以说明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影响,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去杠杆效果较好。A股再现地量,释放什么信号?信号1“僵尸股”数量大扩容9月以来,随着A股量能持续萎缩,两市“僵尸股”的数量亦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在剔除91只停牌个股的情况下,9月日均成交额不足2000万元的个股有1362只,占比39.5%。其中,有624只个股日均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元,成交金额低于500万元的有157只个股。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A股目前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绩差股、无特点、无前景的小盘股自然会逐步被抛弃,“僵尸股”将是常态。信号2破净股占比8%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1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283只个股最新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处于破净状态,占全部A股比例为8%。具体来看,*ST天马、厦门国贸、厦门信达、华映科技、海航控股、中远海能、利源精制、首开股份、*ST凯迪、信达地产等10股最新市净率均在0.6倍以下,破净幅度较深。从历史数据来看,每次破净股不断增加,都预示着市场可能已经到达了一个阶段性的底部。信号3整体估值进入底部区间事实上,从估值看,当前A股已进入历史估值低位区间。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A股市场共出现过4次底部,分别是在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3年6月以及2016年的1月。这四次底部时,全部A股的整体PE分别为18、14、12和18倍,平均为16倍,而截止到9月11日收盘,A股的整体估值为14.26倍,远低于历史底部平均的16倍,完全符合底部时期PE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