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普有多重?
1.24吨
海迅三厢1.5L具有动感时尚的外观,采用欧式底盘,2540mm 超长轴距、1710mm车身,配备高清晰LED 冷光仪表盘,带超速报警、门开报警、安全带危机报警等多项功能,并采用德国新一代ABS+EBD 制动系统,无论是概念设计、造型,还是结构设计均由上海华普汽车独立完成,具备十足的冠军品质,车身遍布十足的赛车因子。海迅三厢1.5L 采用 16气门双置顶凸轮轴发动机,动力强劲油耗低,在10次国内外汽车拉力赛中荣获冠军,CCTV 节油英雄会亚军。
华普车八年九万公里能卖多少钱
如果是1.5排量的华普如果没有发生过大的事故,手续没有问题,车子没有泡过水的情况下应该在一万一二左右,具体看实际车况。
玩车这么多年竟然被这辆华普骗了差点以为你是本田思域TYPE-R
身为一个爱车多年的车迷,虽然这辆两厢小车改的面目全非,但那也难逃小编的火眼。说起这辆车很多自主品牌粉儿们一点定不会陌生,没错,这是一辆重度改装的华普汽车,相信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款车,作为国人的骄傲2005年首次代表中国民族品牌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这辆车由北京GCM车队改装完成,可以说算得上是全国最帅的华普了。可是为什么我们家的华普长成这个惨样!
人家的去那么像EK9,甚至比日本的那些EK9还帅。一辆华普改成这样要花多少钱,小编想了想,根本不可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辆华普下了多少本。
这台车的机舱被重新修复后,拆丢了多余的杂物,被重新喷漆装饰,全车最扎心的就是*粉色的机舱内壁,十分能凸显这辆华普的红头VTEC。全国首套mandm-hondaEK9宽体包围,一套WORKMEISTERM1订制轮毂,避震选用了MagicAir气动避震。
最后小编想说,这辆真的是台EK9,不是华普哦!只不过这台EK9确实帅的让人难以看出它的真面目,但小编相信这台EK9即使放在日本改装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帅。
千说万说不如车主说,金杯银杯不如车主的口碑
04年的上海华普汽车能卖多少钱?
估计也就2万
华普两箱07年的!大概多少钱,外边看着挺好?
华普两厢07年的车,1.5排量车型如果没有发生过大的事故,手续没有问题,车子没有泡过水的情况下应该在七八千到一万左右,具体看实际车况。
06年上海华普朗风SMA7151新车多少钱
上海华普朗风1.5手动2005款7.88万14985档手动上海华普朗风1.6手动2005款8.08万15875档手动
上海华普1.5现在买新的多少钱?要详细的谢谢回答的好加分
100吧
上海华普汽车售价大概是多少?
华普海域1.3带ABS/EBD4.5万左右1.5的4.8万左右(1.5的比1.3省油,下来约6-7个,1.3的属于小马拉大车,所以费油)华普海锋1.5的5.3万1.8的5.5万华普海尚1.3的4.5W1.5的5.3W1.8的6.5W车是挺便宜的北,不过我奉劝你还是不要买,我就是买的华普,车子小毛病太多了,售后服务很差劲,(我去过西安桃园北路4S店、榆林五洲售后服务网点、榆林军地汽车修理厂、东胜的4S店)服务态度太差了
上海华普事眼掌音汽车局部喷漆价格校等轴刘待校唱
这个价格一般是喷整个叶子板,一般报价在200~300之间,大部分200可以喷。4S店的价格肯定贵,而且喷漆根据油漆的品牌、喷几层,或者你的车是否需要钣金价格都有所浮动。一般普通的维修店都可以进行喷涂,价格也不高。你可以让维修店走保险喷漆,不用自己花一分钱。
中国死掉的24个汽车品牌:东方红、凤凰、井冈山、海燕、长剑、神箭、波导、湛江三星...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汽车自媒体之一,专注有意思的干货汽车知识分享。创始人刘杰,笔名暮四先生、刘小闷,有10余年汽车媒体从业经验。PS:车图腾为上海腾爷文化创意工作室旗下媒体,谨防假冒。
这篇文章是2014年7月写的,首发于车图腾,后来被各种篡改抄袭。时值清明节,暮四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再次呈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曾经。
刘杰,笔名刘小闷、暮四先生,男,1983年生,山东德州人,2005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机械设计专业,现为新动互动传媒CEO。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旅游时代》杂志、乐途旅游网、搜狐汽车事业部任职。2015年离职创业,曾为Autokol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现为新动互动传媒CEO、笨鸟网、车图腾创始人,易赴美车联合创始人。
有专家指出,从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经验来看,汽车产业是以规模化取胜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存在那么多的品牌。所以在他们看来,目前国内现存的几十个汽车品牌,在经过整合和淘汰后,最终将只会保留3-5家。缅怀过去,畅想未来。今天,暮四就为大家盘点下那些在中国曾经辉煌过、但却已经消失或淡出民众视野的汽车品牌。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中国停止了内战,军工的需求也随之减少。因此,时任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等人向张学良提出了“制造载重汽车”的建议,并得到了张的认可。此后,奉天迫击炮厂更名为辽宁迫击炮厂,并以军工为基础发展民用工业,民生工厂应运而生。
翌年2月,张学良向民生工厂拨款,进行汽车的研制。经过两年多的时间,1931年6月,民生工厂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汽车——民生牌75型2.5吨载货车。
对中国第一辆汽车,当时有人做了统计:在全车666种零件中,464种为自制,202种为进口,国产化率高达70%!
同年,民生牌75型2.5吨载货车应邀送去上海参加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10周年纪念展览会。而正是因为该车被送到了上海,而免于9.18浩劫。
就在民生牌汽车在上海展出后不久,日本人便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民生工厂也被掠夺一空。民生牌汽车还没有量产,便遭遇了消亡的命运。
东风牌轿车
1958年,诞生于一汽的我国第一辆国产轿车并不叫“红旗”,而是叫“东风”。东风的命名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颇深,当时毛泽东主席对世界形势有个著名论断——“东风压倒西风”。后来,在给新中国第一辆轿车起名时,一汽首任厂长饶斌便据此一锤定音。
1957年11月,一汽开始了东风样车的设计。在当时百废待兴,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人们能选择的办法似乎只有“仿造”一条路。后来,东风的车身底盘参考了法国希姆卡维迪蒂(simcavedetee)车型,发动机参考了奔驰190,而变速箱是一汽自己设计制造的三档机械变速器,整车最高时速为128公里。
(东风牌小轿车的生产编号为CA-71,CA为生产厂家的代码,7为轿车的编码,1表示第一辆)
1958年5月12日,第一辆“东风”轿车试制出来后送到北京。21日,毛泽东和林伯渠一起体验了“东风”小轿车后,高兴地说:“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
而当时的东风牌轿车,由于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是没有后视镜的,大家可以通过图片感受下。
东风牌轿车试制出来后,上级部门对一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领导和我国驻外使节外出,到机场迎接外宾时,希望能坐上我国自己生产的高级轿车。这关系到我国的形象,你们要试制这种高级轿车。”考虑到同时要生产两种轿车不现实,为了首先解决中央领导的座驾问题,一汽决定暂停“东风”轿车生产,集中精力研制高级轿车,并将这种新轿车定名为红旗。东风牌轿车就这样短暂的结束了它的使命。
凤凰牌轿车
1958年的一天,一辆奔驰220S被运到了上海汽车制造厂。接下来的时间里,当时上海最有实力的几十个工业企业对这辆车进行了细致而零碎的“活体解剖”。
一年不到的时间,1958年9月28日,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了第一辆小轿车,命名为“凤凰”。
“凤凰”与当时一汽的“东风”轿车南北呼应,龙凤呈祥。
上海牌轿车
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后,“凤凰牌”轿车再次投产后,正式更名为“上海”牌。上海牌轿车使用上海汽车发动机厂生产的680Q型发动机,功率90马力。后来经过生产工艺的完善,上海牌轿车终于结束了靠手工敲打制作车身的生产方式,当年小批量生产了50辆。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海牌轿车都是中国轿车工业的一个标志。直到80年代,上海一直是中国普通轿车的唯一生产基地。当时的一汽“红旗”是国家领导人专属座驾,较为神秘,“上海”则是距百姓最近的轿车。当时,如果谁结婚时能弄到一辆上海牌轿车做婚车,可是极为风光的事。
1985年,合资车企上海大众诞生,原来老的上海汽车厂名存实亡。1991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轿车厂生产了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后,将其厂房中的17万平方米让给上海大众。至此,“上海”牌轿车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上海牌轿车问世的33年里,共计生产了79525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
井冈山轿车
1958年,一汽的配套工厂——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也决定制造汽车,而制造的方法和其他老大哥们一样——仿制,其原型车选了大众甲壳虫。
北京市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将北京市大型汽修厂、北京市工具厂、油漆厂、装具厂等都调动起来,为其服务。在技术封锁,人才稀缺的年代,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沿用了甲壳虫原车底盘、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只是在外观上进行了自行设计。车辆很快就制造出来了。
1958年6月20日,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召开庆功会,并宣布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大会结束后,井冈山轿车被开进了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报喜。
不过由于技术不成熟,“井冈山”汽车可靠性比较差,后来也便停产了。而自始至终,“井冈山”汽车只生产了154辆。
长江牌吉普车
1959年,新中国第一次大庆。在那一年的阅兵大典上,我国第一款国产小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亮相。长江牌吉普车最早于1958年5月面世,这也是新中国最早生产的小汽车。由于技术落后,长江牌吉普车是重庆长安厂的工人根据一辆美国吉普手工仿制出来的。
截至1963年,长安累计生产长江牌46型吉普车1390辆。当年年底,受国家政策影响,“长江牌”46型吉普产品及技术资料转交北京吉普车厂,成为此后风靡一时的北京吉普的前身。
海燕牌微型轿车
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庆,上海汽车修造厂联合了当时的几家汽车生产企业,准备研发一款替代三轮车的微型轿车。同年10月,代号为沪客—580型微型汽车研制成功。
次年2月,在沪客—580原型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试生产,命名为海燕。
不过在后期测试时,厂家发现该车存在很多问题,如油耗高、故障多等。此后在1959年5月,海燕宣布停产,而其一共也只生产了65辆。
东方红轿车
1960年,苏联专家组到中国海南岛试验伏尔加轿车时,顺道参观了北京汽车制造厂,并留下了伏尔加轿车的全套产品图纸。
此后不久,北汽便按照伏尔加的图纸开始了新型轿车的试制,也就是“东方红”。
“东方红”轿车试制成功后,很快便进行了量产,并将首批十数辆车优先供给了部队离休将军乘坐。
不久后,十年浩劫开始,当时的领导认为生产轿车没有什么意义,便立即停止了这个项目。
北京二汽130卡车
上世纪60年代初,为改变北京的市容市貌,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提了三个要求:一是马车不进城;二是黄土不露天,三是路桥要立交。于是,北京急需一款机动交通工具来替代马车作为市区运输的主力。BJ130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在克服重重困难后,1966年4月20日,两辆BJ130型2吨轻型载货汽车出厂。
BJ130仅外形借鉴了丰田的DYNA轻卡,其他从发动机到底盘和附件,尤其“后轮双胎”都是中国技术人员的独立创造。
研制出BJ130后,北二汽为其他汽车厂无私提供了全套设计图纸,全国具有汽车生产能力的企业都可以免费向北二汽索取全套的BJ130图纸。后来,几乎每个省都有一个“BJ130厂”。在1970到1996年的26年里,各地BJ130型车的总产量超过了50万辆。1985年开始,在全国汽车企业都大搞技术引进时,北二汽也引进了五十铃小卡车。后来,北京二汽由于对老产品的依赖,不愿意大改,就只套用了五十铃的部分发动机和驾驶室,其他部位继续沿用BJ130的底子。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弄出来的产品改为“BJ136”。从此BJ130完成了历史使命,陆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二汽开始走下坡路,后于2005年破产。
天津大发
曾几何时,在街头放眼望去,都是黄色的天津大发面的。这也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据曾任天津汽车厂厂长的赵家良回忆,“1983年国家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
1984年9月25日22点05分,中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天津大发——在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大发汽车在日本是厢式货车,既可以送货又可以坐人,且油耗低、价格低,经济实惠,为当时的民众出行提供了轿车的替代品。
有关资料显示,从天津大发投产至1999年,天津汽车制造厂共生产了30万辆大发车,而其中有90%是作为出租车使用。
后来,随着其他经济实惠车型的出现,冬冷夏热的天津大发逐渐丧失了竞争力。2002年,天汽与一汽合并。一汽集团出于整体发展的考虑,停止了天津大发的生产。从此,“黄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广州标致
1985年3月15日,合资车企广州标致正式成立。虽然当时国家政策要求广州标致生产轻卡,但其起步项目却还是从轿车开始的。
1986年10月10日,广州标致首款车型“广州标致505SW8”旅行车正式面世。一经面世,广州标致505SW8便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900多辆车很快销售一空。1989年9月11日,广州标致投产了505SX轿车,车图腾从有关资料了解到,505SX的问世让广州标致达到了顶峰。
当年的广州标致505采用了前中置2.0L纵置直列四缸发动机,后轮驱动,前后配重较好,这在当时,无论是驾驶感受还是乘坐感受,广州标致550与对手相比均有极佳表现。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由于一汽大众尚未成立,上海大众也未成气候,广州标致505系列车型一出炉就成了众人哄抢的“香饽饽”,在国人心中,标致“雄狮”的知名度绝不亚于宝马、奔驰,到1991年,广州标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16%,市场前景一片看好。然而,由于大环境的剧变,国内整个汽车行业出现非常严重的大规模产品积压现象,而广州标致对此警惕不足。从1992年开始,广州标致505系列车型的销量就直线下滑,到1997年,广州标致彻底“破败”,年销量不足1000辆,库存积压9000辆,公司累计亏损额达29亿元。
造成其亏损的原因,除了销量低,还有它的“高成本”。据了解,标致504、505在法国都属于半停产车款,零件价格水涨船高,而当时广州标致很多的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其售后服务的不到位,以及总是把停产车型在中国卖,造成民众不满。最终,广州标致被迫停产。
广州标致505,这款中国最早的“驾驶者之车”,成为中国第一个退市的合资品牌车。
贵州云雀
说到云雀,很多人会想到它544毫升的低排量,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斯巴鲁在中国的首次落地。
在全国汽车企业都大搞技术引进时,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贵州航天工业有限公司于1989年引进了日本富士重工斯巴鲁轿车的部分技术,开发研制了云雀系列微型轿车。
据车图腾了解,企业决策失误和市场机遇的错失使得云雀销量一直不佳。截至2001年,这家拥有十多年汽车生产历史的企业累计销量仅为1.2万辆。2002年,富士重工退出云雀项目。
2004年2月29日,庞青年与云雀轿车的母公司——贵航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入主贵州云雀,后贵州青年云雀更名为贵航青年莲花。2008年12月6日,首辆莲花竞速轿车下线。这也标志着曾经名噪一时的“云雀”轿车已成为历史,贵州产新轿车由“莲花”正式取代。
南京菲亚特
1999年4月,由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股份公司各持股50%,总投资30亿元的南京菲亚特正式成立。2002年开始,南京菲亚特陆续在国内推出派力奥轿车、西耶那轿车和周末风旅行车。而派力奥也成为中国市场少见的经典车型。
但不可思议的是,它最终却在中国汽车市场迅猛增长的大潮中,不可思议地沉沦了。2007年12月,随着上汽集团收购南汽集团,南京菲亚特成为上海大众新的生产基地,南京菲亚特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蹈。
南京菲亚特失败的原因很多,车图腾从当时的媒体报道总结了以下3点:
(1)在竞争对手快速发展的时候,出现了管理、资金、营销等一系列问题,又因其相对势利、短视,小家子气,而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时机;
(2)菲亚特与南汽合资的8年里,两者的矛盾日益加剧,高管如走马灯般轮换;
(3)车型老旧、技术落后、换代不及时,消费者不买单。
三江雷诺
雷诺在是最早参与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汽车公司之一。1993年11月,雷诺汽车与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共同出资9800万美元,成立三江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其中三江集团持股55%,雷诺持股45%。1995年,三江雷诺开始以全散件组装(CKD)的方式投产“塔菲克”客车。到1998年底,三江雷诺具备了年产15万辆的能力。
但理想与现实却总是有些距离,在1994年到2001年的8年时间内,“塔菲克”客车总共只销售了4000多辆,平均年销量仅500辆,而三江雷诺的亏损也不断加剧。之后的2004年,扭亏无望的三江雷诺宣布停产。
北京吉普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提到的北京吉普是指车辆,而不是北京Jeep汽车公司,今天暮四先生跟大家聊的就是北京Jeep公司。
1983年5月5日,克莱斯勒与北汽集团签约,合作创建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这也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拥有“Jeep”和“MitsubishiMotors”两大品牌的系列产品,自1984年1月15日正式开始运营之后,切诺基、4700、2500开始大行其道。
到了2006年,受国家相关政策及北汽战略调整的影响,北京吉普部分车型停产,公司合并至北京奔驰。而伴随着2008年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分道扬镳,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也不得不正式拆分,北汽与克莱斯勒长达25年的婚姻从此正式终结。
武汉万通
1993年8月,东风汽车、韩国现代汽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武汉市汽车工业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武汉万通汽车有限公司。
韩国现代对合资公司寄予厚望,在生产线及产品引起方面很给力。WTQ6471、WTQ6471V面包车就是现代的最新车型。此外,武汉万通的优秀技术骨干也分期分批送往韩国培训。不过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后,韩国现代再没有对万通进行投入。
2002年年底,随着韩国现代和东风汽车相继退出,武汉万通梦碎。
北汽三菱
2004年,作为克莱斯勒合作伙伴,三菱借助北京Jeep登陆中国市场。其推出的欧蓝德上市仅8个月,销量便超过1.2万辆,这也使其迅速上位。后来,由于北汽战略调整,北京奔驰成为发展重点,克莱斯勒的合作伙伴地位逐步下降,最终导致三菱品牌也逐渐停产,三菱就此退出国产车序列。
华普汽车
华普前身公司始建于1999年,2002年8月,吉利控股集团收购完成后正式更名成立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根据吉利控股集团的战略安排,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主攻中高端轿车市场,其产品包括海域、海迅、海尚、海锋等系列的轿车。
据车图腾了解,2006年,江湖疯传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与上海华普董事长徐刚失和的消息,据传由于吉利品牌越来越往中档轿车的方向发展,而华普品牌定位也是中档轿车,因此出现了集团内部的“品牌纷争”。而后又有消息说,李书福对于华普的经营业绩不满意,认为发展速度不够快,利润不够高。
再后来,在2007年之后,华普轿车不再更新换代。此后,华普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品牌被取消,工厂也开始生产吉利旗下的车型。
秦川汽车
秦川汽车位于陕西西安,由两家国企投资组建。1997年,秦川汽车正式投入生产。秦川汽车最知名的车型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福莱尔”微型车。
福莱尔的英文标示为“Flyer”,中文名称为“飞天”,具有明显的中国西部印记。2001年5月,福莱尔在西安展出,引发轰动。同年9月到年底,秦川生产的3000辆福莱尔轿车被抢购一空。
不过虽然如此,2001年秦川的亏损还是高达996万元。而在2002年,其净利润也只有72.6万元。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份。此后,秦川品牌满满消失在了公众视野,取而代之的则是比亚迪汽车。
奥克斯汽车
说到奥克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空调。殊不知它也曾经生产过汽车。
2003年,在民企纷纷进军汽车行业的大潮中,奥克斯集团与沈阳农机集团签署协议,斥资4000万元收购沈阳双马汽车有限公司95%股权,从而获得SUV和皮卡的生产许可,获得了进入汽车行业的门票。当时,奥克斯集团做SUV只是权宜之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轿车,其目标产品为造型新颖、功能齐全、高性价比、排量为2.0到3.0升的中高档轿车。
2004年2月,奥克斯宣布正式进军汽车业,原动力、瑞途两款车也同时上市。当时踌躇满志的奥克斯曾放言,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80亿元巨资,在宁波建立生产能力达到45万台的汽车工业园。
而在一年后的2005年3月,奥克斯的汽车之旅却戛然而止。
对于奥克斯浅尝辄止的原因,车图腾从当时的媒体报道中了解到,主要是因为投入很高,却看不到明显的收益。其生产的两款车实际销量与预想相差甚远,据传计划销售2万辆,但实际却只卖了两三千辆。一位汽车经销商曾这样评价:奥克斯的车都是常规车型,7-8万元的价格不占优势,而其所处的低端SUV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没有品牌效应,也没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奥克斯很难生存。
波导汽车
2003年,在民企进军汽车行业浪潮异常火爆的时候,波导坐不住了。同年10月,一直想进军汽车行业的波导与南汽联姻,斥资1亿多元人民币,成立无锡汽车车身有限公司。2004年2月,波导第一款两厢轿车——新雅途——浮出水面,就在业内一度看好的时候,同年8月,波导全盘撤资,暂时退出汽车行业。
2005年4月,不死心的波导科技与香港晨兴集团合资成立发动机公司,希望曲线进入轿车制造产业,然而这次主管部门的否决票把它拦在了外面,其向国家发改委递交飞轿车项目立项报告也一直没能批下来。再后来,波导曾经考虑与南汽复婚,但最终由于第三者宝腾插足而未果。
还不死心的波导继续寻找着机会。2006年10月,波导与长丰签订合作协议,由波导和长丰集团各占50%股份,组建湖南长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此,波导终于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生产轿车。
但好景不长。在长丰集团和波导合作推自主品牌轿车的同时,长丰集团旗下的长丰汽车也在同步进行自主品牌研发,在长丰汽车自主品牌轿车推向市场后,长丰集团与波导合作生产轿车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而当时长丰集团之所以与波导合作,主要是因为波导有资金,而长丰发展自主品牌恰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待到汽车产业进入调整期后,波导的资金优势已不复存在,这时候,分道扬镳便顺理成章了。(用钱来维持的关系确实不长久哇,嘎嘎~~~)
自此,波导汽车梦彻底破碎。
广东湛江三星汽车
1990年,广东湛江三星汽车集团公司成立。此前,广东湛江三星汽车名为湛江农械厂,以生产农用运输轻型卡车为生。
此后,在引进大发Delta轻卡后,三星汽车开始生产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1993年,广东湛江三星汽车开始以CKD方式生产三菱、道奇等品牌的车型。所谓CKD,是指进口汽车散件,并在国内组装整车。
由于“生产”的都是进口车型,三星汽车的质量还是很赞的。据说在在90年代中期,国内很多城市都遍布着大量的“三星汽车”。
但在后来,广东三星遭遇了巨大的财务危机,且被牵扯进了湛江“9898”特大走私案。仿佛一夜之间,广东湛江三星便消失在了,这也让人们至今尤唏嘘不已。
那一年,是2000年。
河南长剑汽车
河南农民姚大军,在看到别人开着桑塔纳装逼时,便决心自己造车。
1988年,姚大军缔造出了“长剑”微型轿车。第二年年初,“长剑”通过国家级鉴定,并进入《汽车目录》。
1990年,长剑上市销售,当年销量为300多辆。1992年,销售了2000多辆,1993年则销售了6000多辆。而到了1996年底,“长剑”轿车却全面停产。原因是姚大军转向了三轮摩托车的生产,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神箭汽车(武工牌)
和长剑汽车一样,神箭企业也是乡镇企业的产品。不同的是,长剑在河南,神箭在武汉。
当年,神箭汽车由于是与武汉工学院合作研发,所以也叫“武工牌”。
据了解,神箭汽车形似桑塔纳,但较为粗糙。后来,神箭汽车就销声匿迹了。从网上得到的资料看,好像是生产厂家转型了。
……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纵观上面提到的24个案例,车图腾总结了他们没落的原因,大体是以下四个:
1、政策因素:中国汽车企业受政策因素影响很大,比如东风牌轿车、上海牌轿车、长江牌吉普车、波导汽车都受到了影响。国企需按上级指示要求调整战略,私企需要按政策获取资质,获得准入资格,并根据划定的玩法执行。
2、市场因素: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此因素对车企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比如广州标致、天津大发、云雀、北京二汽130卡车、奥克斯轿车、三江雷诺、南京菲亚特等的破败,都与产品不能适合时代需求有关。
3、资本/战略因素: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北京Jeep、北汽三菱、华普和上海牌轿车。企业从大的战略方向和资本运作方面考虑,进行了主动放弃。
4、人的因素:在中国做生意,人的因素很重要。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但如果兄弟不同心,那就只能断腕了。南京菲亚特中外管理层的人士纷争最终使其分崩瓦解,而江湖流传的华普与吉利高层不合的传闻也绝非空穴来风,而长剑汽车则是因为企业转型而被放弃。
以上因素,也可以简单总结为:被政策淘汰、被市场淘汰、被自己淘汰!(文/暮四先生)
当然,上面的24个并不是很全面,还有很多汽车品牌,同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以后有机会再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