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会倒闭吗(新中国银行破产“第一例”始末)

2023-11-16 19:37:36 59 0

新中国银行破产“第一例”始末

海南地产泡沫后诞生,因“看不见的手”而死,这家银行到底经历了什么?

作者:月颜如玉,授权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独家首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01

海南泡沫的发展与破裂

海南,一片神奇的土地。如果说在中国有一个地方用三十年走完了三百年的历程,这个地方不是深圳,也不是上海,而是海南。海南三十年的魔幻历程,总让人觉得,世界好像是不真实的。

历史上,有两位官员给海南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个是海南籍明朝清官海瑞,另外一个就是原海南行政区d委书记雷宇。

80年代,海南隶属于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接棒习仲勋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任仲夷,只带了他的秘书雷宇从辽宁到广东赴任。雷宇治下的海南,发生了著名的“海南汽车倒卖”事件。

1985年7月31日,新华社播发通电《严肃处理海南岛大量进口和倒卖汽车等物资的严重违法乱纪》,最终,雷宇倒台。与之对应的是,雷宇和海瑞一样,清正廉明,官声颇佳。

倒卖汽车事件,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疯狂,也给海南留下了投机的土壤,从此,海南和淳朴再也没有联系,只有一个个巨大的泡沫,和剩余的一地鸡毛。

新中国银行破产“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就发生在这里,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脱离,成为省级行政区。在1988年到1991年,海南房地产价格基本在1400元/平方米上下,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伴随着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情高涨,海南一马当先。

作为泡沫的中心,海南在这一时期房地产也接近疯狂。据统计,截止1993年底,在海南注册的房地产公司4830多家,约占当时全国房地产企业总数的15%,总注册资金高达500多亿元。

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用冯仑的话来说,此时“海南已经热的一塌糊涂了”。

当然,这一轮过热有一定的全国背景,宏观调控成为当务之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撤了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人民银行海南分行行长,后来的招行行长马蔚华曾经是李的秘书),自己兼任央行行长。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1993年8月16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

一系列强硬的整顿措施,让宏观经济快速冷却下来。人们发现,这个冷直接到了零度以下。

02

先天不足:海南发展银行成立

潮水退却,发现岛内所有人都在裸泳。

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外来资金抽走,当地的一众信托公司们也深陷泥沼。

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兼省长的阮崇武找到老领导江泽民,申请成立一家海南的股份制银行,解决泡沫破裂之后,海南金融体系的遗留问题。

时值中国的信托行业第四次大整顿,信托公司或停业整顿、或在政府主导下转型成证券公司、或组建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海南分行行长马蔚华的建议下,当时的央行副行长郭振乾特批这几家信托公司整顿重组,从而使改造信托公司设立一家银行的思路得到国务院同意,

彼时,中国已经有三家“发展银行”,分别是浦东发展银行(今浦发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今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后被平安银行兼并),有三个“发展银行”老大哥珠玉在前,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名字定为“海南发展银行”。

1994年12月,海南发展银行筹备组正式成立,海南省证券管理办公室主任任峻垠出任筹备组组长,成员有薛建、韩柏、刘廷安等。

1995年5月,5家信托投资公司(海南省富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蜀兴信托投资公司、海口浙琼信托投资公司、海口华夏金融公司、三亚吉亚信托投资公司)在资产重组后,合并成为海南发展银行,债权债务关系也转移到海发行。成立之初,5家公司的债务被认定为44.4亿,后来又认定为50亿以上。

1995年8月18日海南发展银行开业,注册资本16.7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币5000万美元)。任峻垠当选为海南发展银行董事长兼行长,韩柏任副行长。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一共有包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在内的43个股东。从背景和股东层面来说,海发行的血统还是高贵的,只不过根子上那5家信托公司有点拖后腿。

重组的5家信托公司中,原富南信托转制为海南发展银行海口分行;吉亚信托转为海南发展银行三亚分行;蜀兴信托、浙琼信托及华夏金融公司分别转制为海南发展银行海口蜀兴支行、海口汇南支行、海口华夏支行。

在一片期待声中,海发行开始了征程。任峻垠表示,有足够的信心把海发银行办成合格的现代商业银行,争创国内同业间的一流效益,雄踞先进行列。

而实际上,海发行的经营还是有不少亮点的。截止1996年底,海发行资产规模86亿元,比1995年增长26%,比开业前增长94.3%,几乎翻了一番。各项存款40.5亿元,比1995年末增长58.8%,比开业前增长152%,在岛内各银行中增长最快。各项贷款36亿元,比1995年增长16.1%,比开业前增长97.8%。1996年实际利润1.25亿元,上缴利税3924万元。海发行的人员素质之高,在当时的众多银行里,也是让人注目的。如果从这条路走下去,海发行应该会成为一家优秀的银行。

03

看得见的手:葬送海发行

《三国演义》里,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说,“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也就是说,当病人生病时,要先调养身体,而后缓慢用药。

而海发行的沉疴非但未治,又添新恙。海发行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两个:

一个是存贷款业务高度集中在岛内,与当地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当下国内的众多农商行很像),而海南金融生态已经被房地产破坏殆尽,海发行不得不采用高利息的形式吸收存款;

二是海发行的历史包袱太重,海南政府对海发行伸手太多,行政干预色彩浓厚。最终,见势不妙的海发行董事长兼行长任峻垠(最终因严重违反金融政策法规被查处)、副行长韩柏均提出辞职。

在处理了5家信托公司以后,人行海南分行发现,海南省城市信用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截至1997年6月30日,海南原有城市信用社34家资金总计137.08亿元,负债总计141.5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4.45亿元。

1997年5月起,海口市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琦出逃,引发储户恐慌,纷纷挤提存款,海南省城市信用合作社相继出现支付危机。在海南省政府和人行海南分行的主导下,《处置海南城市信用合作社支付危机的实施方案》出台,将这些信用社并入海发行,这一决定,最终葬送了海发行。

实际上,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都岌岌可危。居民对银行体系的不信任达到历史最高,挤兑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银行通过新增存款、收回贷款和清收其他资金已经不能满足兑付居民储蓄存款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央行下发《关于城市信用社动用存款准备金有关事宜的通知》,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通过动用存款准备金来应对挤兑的情况。

海南的情况更加严重,海发银行兼并信用社后,面临的首件大事便是如何解决原信用社的支付问题。由于原信用社存在大量的非法高息存款,海发银行在保证原信用社储户支付的前提就是,只保证给付原信用社储户本金及合法的利息。因此,许多在原信用社可以收取20%以上利息的储户在兼并后只能收取7%的利息。

对于客户来说,这几乎是赤裸裸的违约,于是,挤兑爆发了。实际上,面对挤兑,银行能做的,就是向公众注入信心,并且无条件向客户提供存款兑付。电影《白银帝国》里,面对客户拿银票要兑付现银,尽管山西票号没有那么多现银,但是掌柜还是让拉着现银的车(实际上里面装的是石头)大摇大摆的在客户面前走过,并及时兑付,在一定程度上平缓了挤兑。

当然,在海发行面对挤兑的情况当中,人民银行和海南政府也做了一些努力,分别提供40亿再贷款和7亿的财政资金。但是挤兑情况过于严重,导致情况急转直下,人民银行在3月停止向海发行“再贷款”,成为压垮了海发行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海发行随后推出了限额取款政策,支付限制在6月初最严重时竟然达到个人储户一次只能支取存款100元的程度,这种政策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心理。

实际上,2014年中国江苏北部也有农商行发生挤兑,事发当天,银行董事长亲自押送4000万现金,江苏省联社也准备4亿现金随时准备应对。当地人行、政府也积极响应,当一辆辆装着现金的大卡车停在民众面前时,信心恢复了,第二天挤兑就逐渐平息。

也就是说,当挤兑发生时,第一要全额保证客户存款兑付需求,第二就是注入信心。但是,海发行既没有现金,也没有时间了,最终走向破产。

1998年6月20日,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召集海南发展银行董事会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司司长蔡鄂生宣读了人民银行关于关闭海南发展银行的决定。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家破产的银行。

时任海南省副省长的汪啸风有一句话,说海南发展银行如果关闭,海南的经济会倒退十年,一语成谶。海南发展银行关闭是一个标志,海南的经济和金融进入了谷底,因为在接下来的16年时间里,海南没有新的金融机构产生。尽管有不同层面的声音让海发行复业,但是最终因为阻力太大,均没有后话。

在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17年后,海南省即将迎来第一家农村金融体系外的法人银行—海南银行。

海南银行的高管们在对外口径上,总是要强调一下:海南银行与海南发展银行没有任何的关系。

二十年了,海南发展银行的破产清算工作至今没有完成。

请问华夏银行怎么样,会不会倒闭?

什么银行都有破产的可能性存在,但目前来说只是可能,华夏银行目前的经营状态还是很好的,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出现大的经济危机,也许有些小银行会因为坏账问题导致破产的可能。华夏的抗风险能力还是满强的!

保证人发生破产、关闭等情况的,华夏银行应立即要求债务人清偿债来自务或提供符合要求的新的担保,否则须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

中国的银行会倒闭吗?建设、工商、中国、农业、交通、光大、民生、兴业等银行不会倒闭吧?

中国境内金融机构不容许倒闭,就是你的存款不会消失,别担心了

华夏银行是倒闭了吗?

华夏银行没有倒闭业务都是正常办理的,只是说这两年的业务没有以前那么有优势了,比如说之前的理财业务在业内是很有优势的,最近几年,理财业务基本上优势不明显

中国的银行会破产倒闭吗?

当前金融投融资领域虚假信息、误导宣传多,投资者损失惨重,融资者求贷无门,无所适从!大众财富网(www.puf88.com)以“优质内容+点评推荐+金融交易”为主线,以工匠精神打造绿色和低成本的金融“天猫”,让金融客户经理与客户直接贴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金融!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保障的不足以及消费金融不够发达等因素,中国居民储蓄率长期高居全球前列。而中国银行业作为居民财富保管的主体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信赖。人们普遍认为钱存入银行是绝对安全的,银行不可能会破产倒闭,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对银行业的现状进行浅析。

一、我国银行的分类

目前我国的银行按照不同的性质和职能可以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这三大类。

1、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它不能简单的定义为银行,而是一个政府机构。

2、政策性银行:是指为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商业贸易顺利完成而设立,并向这些项目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也属于政府直接领导下的机构。

3、商业银行: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款、贷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工、农、中、建)为其代表。商业银行顾名思义它是商业性质的,即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银行,它也是我们今天解析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潜在的风险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众多,除传统的中、农、工、建、等大行外,各地方政府为提高地方的金融服务能力,也先后发起地方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农信社、农业合作社等等,那么这么多的银行,它们的潜在风险又如何呢?

1.不良贷款率上升

今年4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中国公司的健康状况和偿债能力正在下降,银行体系中具有潜在风险的贷款总额或接近1.3万亿美元;由此可能导致商业银行产生约756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这占到中国GDP的7%。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率还将会逐渐上升,地方性商业银行常作为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的主体,其潜在风险相对较高。

2.房地产市场杠杆过高

房地产市场近年持续火热,房价逐年上涨,各地产商也频频高价夺得地王,房贷首付款比例也大幅下调至首套房20%,二套房30%,甚至部分地区喊出零首付的口号,房市的高杠杆水平可见一般。

在房价高位区域大幅增加杠杆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就如同去年A股在5000点配资炒股一样,一旦房市出现大幅调整,或许会出现大面积断供的局面,已经质押的房屋土地等资产大幅贬值,地产商回款困难,出现资不抵债的局面,。而作为杠杆投放方的商业银行必将首当其冲,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也将大幅增加,这或许也是银行业风险的导火索。

三、国外银行破产倒闭案例

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欧美国家银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危机期间,美国银行倒闭数从2008年的30家,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140家、2010年的157家,到2011年银行倒闭有所放缓,2012年为93家,2013年为52家。在2009年,几乎每个周五,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都要为几家倒闭的银行收拾残局。

四、国内银行破产倒闭案例

1990年代中期,在海南成为特区后,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大规模扩张,并催生了许多金融机构。1995年8月18日,相关部门在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家海南本地的银行,即海南发展银行(海发行)注册资本16.77亿元人民币。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不到三年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闹“钱荒”、出现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虽然它关闭的直接原因是发生支付危机,但其实本质上它是海南地产泡沫和政策的牺牲品。

五、我国现行的银行破产保护政策

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都有国资或政府背景,因此商业银行除账面的负债偿还能力外,还有政府提供隐形担保,即使商业银行出现破产倒闭等风险,依然会有政府进行兜底,但这从长远来看,这会增加政府的隐形负债,并且也不利于银行业的长期发展,急需建立制度化的保障体系,来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

在2015年5月1日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它是指投保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制度。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也被视为政府逐渐放开对商业银行破产倒闭兜底的制度建设。

六、结语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十次金融危机九次房地产,无论是美国的银行倒闭潮还是“海发行”之殇,究其根源还是在于高杠杆及房地产泡沫破裂,从而引发资金链断裂。

因此银行破产并非无稽之谈,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还处于可控的状态,但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以及商业银行各风险因素的集聚,做为普通投资者来说,应尽量避免在高泡沫市场进行杠杆性投资,分散合理的进行资产配资,才能够更加安全有效的增值保值。

    “呵护大众财富、促进安全增值”是大众财富网的使命!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和资讯不错,请关注我们!

     如果您对当前的金融欺诈、蒙蔽金融大众现象存有不满、认同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请立即与我们合作,合作方式有:向大众财富网(www.puf88.com)投稿或加入我们,具体方式可发送邮件(service@puf88.com)与我们联系。

大众财富网的目标:“投融资理财拒绝裸奔,想安全就上大众财富网”!

浏览大众财富网,给您一双财经慧眼! 

金融展业不用东奔西走,上大众财富网就能找到客户! 

促进金融信息对称,营造金融绿色生态!

中国的银行哪个会先倒闭?哪个银行倒闭的风险小些?

中国不倒,中国银行不会倒

银行会倒闭吗?

会··这次金融危机国外多少家知名银行倒闭··有些国家都破产了··中小型银行几率高些··大型银行较低··

华夏基金是不是要倒闭了啊?

华夏基金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境内管理基金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倒闭风险极其小。另外所有基金公司,即使破产,基金资产(投资者的钱)是不会算入清算范围的,可以拿回。

华夏银行算国有企业吗?

华夏银行属于国企,从经济性质上来说,华夏银行是一家是国有法人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华夏银行的主要股东为包括了首钢集团、国家电网还有德意志银行。目前我们国家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有十二家,像我们常见的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也属于这十二家里的。

这家银行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且存在非国资性质的股东,所以这家银行并不属于国有的独资企业,相反,它是一家国资控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而且这家银行的市场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该银行本质上是一家商业银行,意思也就是金融机构之一。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