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股价为什么不涨(中国人保回A:净利润下跌无碍股价大涨)

2023-11-16 20:23:49 59 0

中国人保回A:净利润下跌无碍股价大涨

文✎柳瑶

    编辑✎小川

中国人保终于回来了。

 

11月16日,中国人保正式登陆A股,成为国内第五家A+H股上市险企。本次中国人保在A股发行18亿股,发行价3.34元/股。三季度的利润下滑,并没影响中国人保回归首日的走势,当天股价大涨44.01%收在4.81元,市值为2127亿元。

 

01

三季度净利润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营业收入394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2%;净利润为120.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45%。这份业绩让回A本身就历尽波折的中国人保,在未来A股表现又多了一点苦涩,甚至一度被认为可能“破发”。

 

导致中国人保三季度报净利润下滑的是其优势业务财险业务。国泰君安团队分析称,净利润下滑主要受银保监57号文生效前高佣金车险销售增加的影响。人保财险的佣金费用在3季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了2018年前3季度股东净利25.5%的同比下滑。预计这种情况将会在4季度恢复。此外,人保寿险保费下滑继续收窄,但是新单保费恢复仍然面临压力。

 

中国人保认为利润下滑还受自然灾害、受资本市场波动、业务优化带来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相应增加,导致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三点原因影响。

 

受净利润下降影响,国泰君安将中国人保股价下调到3.86港元,约合3.42元人民币。维持“收集”评级。

 

在今年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人保采取了战略配售模式。最终,中国人寿等三家A股上市险企和招商LOF等四家战略配售基金公司成为战略投资者。此次配售设3年封闭期,1年锁定期。从上市当天的走势看,这些战略配售者无疑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不知道未来人保股价会怎么走。

 

除7家战略配售股东以外,财政部和社保基金会分别是人保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在A股持股比例超过70%,持股比例分别为70.47%和8.96%。

 

02

艰难回A路

与共和国同年同月成立的中国人保,有共和国保险长子之称,其在2003年就率先在港交所上市,是中国保险第一股;2012年,中国人保集团又于港股上市,创下当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

 

一晃15年,在中国人保之后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保险公司都纷纷实现A+H股上市,期间还有9家H股上市,1家美股上市险企。中国人保的回A呼声也一直不断,但国内资本市场迟迟不见长子归来。

 

直到去年5月,中国人保宣布回A计划。在2012年中国人保集团刚在H股上市时就有回归A股的打算,但是因为集团内部的原因和资本市场动荡的影响,回A计划一次又一中断。

 

几次回A的半路刹车,让中国人保的回A早已从万众期盼变成了为存在而归。

 

尽管这次回A没有中断,但也波折重重。发行股份数从45.99亿缩到23亿股,再到最后不超过18亿股,与其千亿级的身价相比,业内人士把这次发行形容为“大象踩着小碎步上市”。 3.34元/股的发行价,不仅是A股四家上市险企发行价最低的一家保险公司,而且还是唯一一家“破净”发行,中国人保净资产为每股3.43元;资本市场近期表现低迷,在国内对中国人保回A呼声高涨的2008年,那是另一段至暗时刻。

 

回A路这么艰难的在保险业还是第一家,在整个A股也比较少见。回来后中国人保能摆脱宿命的枷锁,展长子风采吗?

 

03

竞争者凶猛

中国人保与其他四家A股上市险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主营业务为财险。不过中国人保在财险市场份额为业内第一,不过份额却在不断缩减。

从曾经占据市场半壁江上到如今只占据1/3的市场份额。摆在人保面前的是转型,而当下科技正在推动保险行业的新一轮转型。

 

2016中国人保设立了人保金服,开始科技转型。人保金服作为人保集团布*金融科技的平台,主要围绕消费,汽车、健康养老,“三农”方面展开布*。目前布*成果还没有和原有业务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但是竞争对手的先行成功,给中国人保的除了压力还有信心。

 

对手中,表现最为凶猛的当属中国平安。10年前就悄悄布*科技领域的中国平安是目前市面上科技转型较为成功的代表,构造了AI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主的三大核心科技。如果你把平安再当成一家简单的保险公司,金融公司就太out了。中国平安自己都不认为自己现在仅仅是一家金融公司。

在前不久的中国平安公开日上,媒体问道平安是不是一家科技公司时,平安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肯定地回答“当然”。

 

▵陈心颖

除了来自传统保险企业的挑战,还有来自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搅*者。

 

2017年进入的众安在线来头不小。主营财险的众安在线由中国平安马哲明、阿里巴巴马云和腾讯马化腾联手设立,专业,资金、技术都在线。去年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69港元,募资109亿港元,公开认购超400倍,市值一度突破1300亿元,逼近新华保险市值。

InteractiveTopic

互动话题

中国人保股价能涨多久?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在董明珠面前,魏银仓栽了一跟头

中植系“弃车保帅”计划泡汤?

本文由市界资本圈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源自视觉中国

中国人寿成交量为什么这么低

这个问题我也期待解解答套了我3年了我实在受不了割肉了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中国人保11月16日上市,会对大盘产生什么影响?

稳定大盘又多了一个定海时针!

A股罕见看空个股!中信证券给9天7涨停的中国人保"卖出"评级,一年目标价腰斩,为何突然出手降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信证券3月7日发布对中国人保A股给予“卖出”评级报告后,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人保A股涨得太猛,连平常的“老好人”券商分析师都看不下去了。

3月7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中国人保A股显著高估,首次给予“卖出”评级,预计合理估值区间为每股4.71-5.38元,预计未来一年潜在下跌空间超过53.9%。

一位资深券商分析师对券商中国记者感慨道,大券商还是比较厉害的,敢于发布“卖出”评级报告,在一些中小券商,像这种写“卖出”评级的报告可能连内部合规都过不了。

同时,有券商机构分析师表示,不一定会对中国人保A股跟进给予“卖出”评级。不过,其认为,中国人保估值更应对照港股估值,相对来说,H股价格更为公允,A股的投资有可能跟基本面关系不是特别大。

中信证券研报同时认为中国人保H股股价显著低估,首次覆盖对H股给予“增持”评级。

中信证券这份《中国人保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受益于公司财险业务13%左右的ROE水平,寿险业务从补提准备金进入释放准备金,中国人保未来三年摊薄ROE为9%-10%,对应每股净资产复合增速为10%左右。参照市场估值平均水平,分别按PB和PEV分部估值看,预计公司2019年合理股价为每股4.71-5.38元,对应1.25~1.42倍PB,对应13.1~15.0倍PE。

而截至报告发布前的3月6日,中国人保A股股价为11.66元/股,对应2019年PB为3.1倍,PE为32.3倍,P/EV为2.54倍,股价显著高于合理区间。按合理估值估算,预计公司未来一年股价潜在下跌空间超过53.9%,存在较大的估值下行风险,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中国人保A股“卖出”评级。

所谓首次覆盖,指的是券商研究员此前没有研究过这家公司,此次为首次针对这家公司发布研究报告。

报告发布后,迅速引发关注。一方面,券商研报给予“卖出”评级的,少之又少。一位资深研究员对记者感慨道,大券商还是很厉害的,敢于发布“卖出”评级报告,在一些中小券商,写“卖出”评级的可能连内部合规都过不了。

另一方面,中国人保A股最近涨势确实有点猛。近5天来天天涨停,开盘即涨停,自2月25日以来,9个交易日中有7日涨停,很受市场关注。就在报告发布的3月7日,中国人保A股开盘即一字涨停,并保持至收盘,最新股价已达12.83元。自2月18日以来不到3周的时间内,中国人保A股已累计上涨124%。

中信证券发布上述研报后,有券商机构分析师表示,不一定会对中国人保A股跟进给予“卖出”评级。不过,其认为,中国人保估值更应对照港股估值,相对来说,H股价格更为公允。

相较A股的暴涨,中国人保H股行情则要冷淡很多。3月7日,中国人保H股下跌3.69%,收报3.65港元/股。相较这一H股价格,中国人保A股股价已经溢价3倍多。

中信证券上述研报也称,建议投资者关注目前尚处于估值低位的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即中国人保H股)。因仍然看好公司作为龙头财险公司盈利优势,仍有望为股东带来合理的财务回报。

该报告结合3月6日数据称,中国人保H股股价3.8港元/股,对应的2019年PB为0.86倍,PE为9.0倍,P/EV为0.71倍,股价显著低估,首次覆盖给予中国人保H股“增持”评级。

多位分析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中国人保A股的投资,可能已跟基本面关系不是特别大。资金追逐中国人保A股的原因可能在于其属于次新股,且流通盘较小,同时流通股中未有证金公司持股。

中国人保是去年11月16日在上交所上市的次新股,442亿股的总股本中,流通A股仅10.11亿股,流通盘小。数据显示,中国人保今年1月1日的流通盘仅54亿元,即便涨到现在,流通市值也仅100多亿元,与其他几只保险股数千亿的流通市值不是一个量级。

此前,由于连续涨停,中国人保5日晚、6日晚连续发布公告提示风险。6日晚,中国人保风险提示公告称:截至3月5日,保险行业7家上市公司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0.3,本公司静态市盈率为28.16,公司静态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

同时,中国人保公告称,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未经审计)为121.18亿元,同比下跌16.34%。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为120.70亿元,同比下跌16.45%。公司2018年度经营业绩未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须披露业绩预告的情形。即,公司2018年未出现亏损,且盈利同比未增长或下降50%以上。

截至3月7日收盘,中国人保的总市值已经超过5600亿元,远高于研报对其估值水平。

中信证券研报基于PB分部估值法和P/EV分部估值法测算,中国人保2019年合理估值为2085亿~2378亿元人民币。

其中,在PB分部估值法下,预计人保财险未来三年ROE为13%左右水平,给予1.5倍PB。寿险、健康险、其他业务按1倍PB估值。再考虑10%控股公司折价,公司2019年合理估值为2085亿元人民币,对应2019年1.25倍PB、13.1倍PE。

在P/EV分部估值法下,人保财险仍按1.5倍PB估值,寿险、健康险参照A股最新估值水平,即0.95倍EV,其他业务按1倍PB。再考虑10%控股公司折价,公司2019年合理估值为2378亿元人民币,对应2019年1.42倍PB、14.9倍PE。

另外,关于中国人保估值,此前申万宏源证券1月4日也曾发布过专题研报。其采用分部估值法估值,给予财险1.47倍PB、寿险和健康险1倍PEV,其他业务1倍PB,对应2019年目标市值为2664.8亿元。基于此,其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不过报告发布当时,中国人保1月3日最新收盘价为5.39元。

在A股市场,给出“卖出”评级,一般极为少见。那么,过往机构有没有给A股“卖出”评级呢?

券商中国记者查询过往机构的研报发现,原江南证券,后来更名为中航证券,在2005年8月曾给过京东方(000725)卖出评级,标题为“2005年中报仍巨亏,维持卖出评级”,研究员为陶咏梅。

江南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京东方的当季中报净利润大幅下滑,关联公司亏损、生产线亏损以及TFT_LCD事业分拆上市导致亏损等,维持卖出评级。

那么,这份鲜有的“卖出”评级研报对京东方的股价有没有影响呢?这篇研报的刊发日期是2005年8月26日,当时京东方的股价是1.77元。此后,京东方股价在小幅震荡后迎来一轮大涨,并在2007年进入大牛市,股价最高攀升至12.72元。拉长来看,当时几乎是京东方股价较为底部的区域。

然而,不可否认,江南证券是基于企业的基本情况给出的判断。因为在2004年7月-2005年7月,京东方的股价从4元一路跌至1元附近,业绩处于亏损状况。除了这份“卖出”报告,记者几乎没找到哪家国内机构给出“卖出”评级。

高华证券倒是给出不少卖出评级,2016年,对中国中车、一汽轿车、埃斯顿、凤凰传媒、用友网络、欧非科技等个股给出“卖出”评级。但高华证券,是高华和高盛合资成立的,属于中外合资券商。

由于券商研究员属于卖方研究员,所以众观国内卖方研究员的研报,基本都是增持和买入为主,中性都不多,而卖空报告则几乎难以见到。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券商主要靠提供买入建议,为各大资管、基金及私募基金经理提供最新观点、整理数据以及其他服务。

“一方面,国内卖空机制不完善,写卖出或者中性报告,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写卖空报告也会导致卖方研究员与上市公司关系变糟,无法开展券商的一些其他业务。所以,这次中信证券给出卖空评级,极为罕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大反击!华为刚刚宣布,起诉美国!有证据表明美国**涉嫌入侵华为服务器,提两大诉讼请求

券商2月赚疯了!少7个交易日却比1月多赚近五成,跑步入春天,中信今日领衔暴动,再掀券商股涨停潮

A股"限购令"刷屏!8个交易日4次万亿成交,高热下要警惕!被外资爆买到限购的还有哪些股(名单)

开户大战燎原!这些券商加急上线科创板预约开户,拉动A股开户也各亮硬功夫,七大亮点给客户实惠

千字极简版**工作报告来了!让8000万纳税人尽享减税红利,为企业减负近2万亿,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外资竟把这只A股"买爆了"!只许卖不许买,牛市之下第二例,创业板和中盘股纳入MSCI扩容超预期

重磅!郭树清一天多次表态!老百姓投资理财领域问题相当严重,呼吁不能借钱投资,透露有高风险机构会退市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中国人保A股中签率为何创年内新高?

首先对于保险行业和大盘股的估值本来就不高,在加上最近新股的开板普遍比较早,股民对于上市后的表现此,普遍存在疑虑。

大宗商品猛涨,为什么大宗股票不涨?

大宗商品猛涨,而大宗股票不涨,这个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是有一个时间差的,而且公司一般都是长协价格,可能涨价的节奏会更慢一些,这样就会导致业绩增长比较期货价格的增长更慢一些。

1、公司一般都是长协价格

大宗商品猛涨,这个是期货价格猛涨。但是对于大型公司来说,为了稳定生产和经营工作,一般都是采取的长协价格来签单,根据约定时间调整价格,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这样价格波动更平缓一些,而且也有利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利益平衡。

比如现在期货价格涨了很多,但是长协价格调整是有约定时间段的,这样一般长协价格的调整就会滞后一些,而且调整的也会少一些。

因此,虽然现在大宗商品猛涨,但是公司一般都是采取长协价格,可能就会调整的慢一些。

2、业绩会有所延迟

大宗商品猛涨,大宗股票的业绩也是会增长的。但是大宗股票业绩是随着长协价格的调整而缓慢调整的,这样一来,业绩表现就会相对滞后一些,可能过几个月,大宗股票的业绩就会体现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了。

因此,再等一段时间,可能大宗股票业绩就会体现出来价格上涨了,到那个时候业绩就可能会推动大宗股票有所上涨了。

因此,大宗股票业绩可能会有所延迟,大宗股票业绩更好,股价可能就会上涨了。

3、结论

综上所述,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涨,而公司一般都是长协价格,调整会延迟,这样大宗股票业绩也会有所延迟,而等到大宗股票业绩更好,那么股价可能就会上涨了。

中信证券抛出罕见卖出评级,中国人保到底怎么了?

回复“0308”查看今日操作

(提取码:mtis)

昨天盘中爆出一则缺乏技术含量假新闻:

为啥说没有技术含量呐,因为监管部门一般窗口指导的是机构,直接喊话媒体这种情况极少,特别是在目前的大盘点位。这典型的用散户思维来想象监管动作。20年前可能会有这种事发生,现在这种方式的意义不大,监管部门可以有其他的表达方式。不过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假新闻已经开始服务于踏空者,这也是一种舆论风向的转弯。

 

曹石山果断出来辟谣(如下图),有一部分投资者开始反思,指数是不是该调整一下了?菠菜一直等的不是调整,而是分化。现在老炮群里都在研究低价股哪个还没太大动静,这已经违背了价值投资的初衷。

是的,普涨之下,没人会静下心来琢磨价值投资,都在找下一个热点在哪里。这种情绪上的转变也可理解为风险偏好提升,韭菜们愿意冒险了。

 

这里我们留意一个细节,就是中信证券给了中国人保“卖出”评级,且未来1年内下跌空间超过53.9%。去年10月份,菠菜在《降准!减税!开工了!》一文中特别说了对于当时闹得火热的中国人保IPO我不是很看好。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家公司,后来产寿险分业经营后才分出来国寿。人保后来也跟着做起了寿险,但归根到底之前的基础依旧是财产险的底子,财险难挣钱不如寿险油水多。昨晚,有小伙伴私信问我,为啥人保和中信证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财政部,还这般折腾?我心中一笑,央妈和财爸还都是国务院下属职能部门去年不也是公开干架么?财政部同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是诸多央企的实际控制人,这不是什么秘密更不能就此成为给出卖出评级的理由。

那么,是什么神秘力量使得中信证券给出了人保这种如此强烈的看空预期呢?

 

人保的定位仍是“财险”龙头,是公司在“寡头”格局下的规模优势的体现。这里说到底,还是人保吃老本,吃资源的饭。但报告中列明的风险直指要害“长期低利率,车险行业竞争”。这点早就在曾经路径相似的中国人寿这家公司反映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越来越显著;

对于卖方研报而言,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估值过高,受益于公司财产险业务13%左右的ROE水平,中国人保未来三年摊薄ROE为9%~10%左右,对应每股净资产复合增速为10%左右。参照市场估值平均水平,分别按PB和PEV分部估值看,预计公司2019年合理股价为每股4.71-5.38元,对应1.25-1.42倍PB,对应13.1-15.0倍PE。而现在中国人保的股价居然是11-12元(昨天最高都冲到了12.83)显然是必须给出卖出评级;

同时H股股价为3.8港元/股,对应的PB为0.86倍,PE为9倍,P/EV为0.71倍,股价显著低估,给出港股中国人保买入评级。

 

简单的翻译一下研报,中国人保A股存在严重高估,H股则被低估。(后半句很多评论都没有解读,这反而是机会),此份评级对险资并不构成整体利空,因为毕竟其他主要以寿险为主业,还是赚钱的,影响情绪层面而已。随后,昨天人保自己也发布了一份公告(见上图),提示风险,表示中信证券说的对。

 

有人说中信的这份卖出评级报告反映监管层的意愿,怎么说呢,不敢特别苟同,但有个客观的环境必须要考虑,就是如果6月份科创板出来的时候大盘已经上到5000点甚至更高,完全不经历几个平台整理,那么给科创板的压力会非常大。因为市场还有2015年的记忆,到了阻力位都开始猛烈砸盘,科创板第一股就惨了,直接破发都有可能。

 

老祖宗说,啥事都要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这个方法论放在IPO上就是:

 

【天时】——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大环境;

【地利】——中国资本市场小环境;

【人和】——先上市的那批公司本身的质地。

 

三条中唯一村长们可控的就是第二条,因此适当的时候提示风险是必要的。今天整体菠菜看分化,但人工智能和昨天我文章错过了5G,别再错过工业互联网了里写的边缘计算、优质券商(有业绩支撑)仍是值得关注的机会,因为有不少还没有涨到50%以上。

 

还有一个大环境,欧洲央行给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因此继续保持低利率。热钱又流向美国,美元走强(欧元主动走弱),美股风险急剧增加。因为跨国大公司的盈利会因此受影响。美股还是要跌的,今天A股可能会迎来调整,38节要是收绿了,各位男士们就要哄好媳妇,绿色不吉利是吧?哈哈~~

●错过了5G,别再错过工业互联网了

●制造业减税实锤了,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制造业减税利好传来,能否推动指数站稳3000?

●科创板细则浮出水面,看看怎样布局才能完胜3月份行情

声明:本文为菠菜原创,若有雷同纯属抄袭!

中国人保股票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股价不涨?

那是大笨象,一般情况下都是拉不动的,你选择股票的时候一定要找那种股本结构不是太大的。否则庄家很难拿装。

中国人保A股大涨,战略配售基金净值猛增,下一个开放期时,是否应该配置买入?

一时热血买了招商的战略配股基金,随着中美贸易冲突加剧,股市迅速掉温,不再有人提独角兽回归A股,当时心痛不已呀。说好的一大批,什么京东、百度之类回归A股,说好能赚钱的战略配股基金,还锁定期3年呢。

这次中国人保A股表现不错,科创股出炉是新消息,看来这类战略配售基金迎来了新希望了。等下一个开放期来临,可以再买一些。

这就是炒股,哪怕是买基金也一样。说好的赚大钱,说不定就把老本赔进去了,看似没啥希望的基金,又让人看到曙光。我所能总结的就是:组合式投资,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了。

有闲钱时,还真要学点理财知识。另外,钱要分批次投入,不然像现在的低点,就没钱补仓了。不补仓不要紧,就怕下跌太多,再涨50%都回不来了。

股票、债券、基金,还是什么股权投资,黄金、房产什么的,听说这个资产配置还是一门大学问,只可惜目前自己没有那样的财富,还不需要什么配置呀。

记住了:组合式投资,分时间段分散投资,这是最基础的理财知识吧。

请求股票高手解决。我买了中国人寿一个月,今天除息了,但是股价少了啊,分红后资金总值不变。

你不要看它分多少红,你就看涨跌,涨了就砖,要是跌了,就是亏损,其他的你不要想那么多,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