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集团是央企吗?
中船重工是妥妥的中央企业,中船重工是制造大型运输船泊的重要基地,目前的上海造船厂和大连造船厂是中船重工的主要基地。
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船防务,造船三强,谁最有投资价值?
造船行业是强周期行业,周期规律是20年一个完整的周期,由上升景气度3年,下降景气度17年组成。
造船周期的规律形成是由船舶使用年限决定的,船舶的使用年限是20年。(这里是大概的统计,油船,集装箱船,散装船,天然气船,都各有不同)
这里影响周期,最主要的并不是航运市场的需求,而是供给。船舶的20年使用时间到了,肯定要开始更换,当大家一起换船,就造成了周期的波动,这才是产生造船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
2020年新一轮船舶周期正式启动
2020年11月,全球造船周期开始了新一轮扩张,以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为主力的订单开始大幅增长,背后的主要逻辑是海外防控放宽以及贸易复苏,全球运力出现较大的缺口,以集装箱为主的航运价格大幅上涨,同时带动航运公司收入大幅增加。航运公司增加船队运力的意愿强烈,船舶企业的新船订单数量开始大幅增加。
2022年全球新接订单有所下滑,但是由于俄乌战争导致欧洲天然气运输方式出现了重大改变,海运天然气订单大幅增加,LNG船需求显著提升。2022年新签LNG订单量为219艘,签订数量创近6年来新高,同比增长约18%,占比达14%。
2022年,全球船舶制造手持订单量3,793艘,同比增长13%,中国市场仍然占据最大份额,为45%,占比相较2021年提升4个百分点;其次是韩国和日本,日本占比保持下降趋势。
多重因素驱动船舶周期启动
碳中和驱动
国际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意识逐步增强,船舶污染排放将进一步收紧。2023年EEXI和CII将正式执行,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最后安装期限是2024年9月,老旧船舶需要加装多种装置,变相增加运营成本;中龄船舶可以通过降低主机功率和航速来维持在役时间,但是也等于变相减少市场运力;而新造符合规定的船舶可以快速向替代能源动力方向转变,这有助于加快新造船市场的复苏步伐,推动新船成交量进一步增加。
老船队更换需求将成为主要市场
未来航运业向低碳及无碳化方向发展已成确定性事件,全球船队的老旧船只向绿色化改造和更新将成为未来船舶制造行业的重要市场。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统计,按运力统计,全球船队15年以上船龄的船舶占比达21.8%,20年以上船龄的船舶占比达8.7%;按艘统计,15年和20年以上的占比分别高达49.9%和39.0%。随着EEXI、CII的落地,一方面可刺激船舶改装,另一方面,更会促使船东实行船舶更换,这将形成一个长远的更换周期。
全球产能收缩严重,未来船价有望持续上升
目前,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仅为274家,远低于2007年巅峰时期的678家,数量下降超过50%。克拉克森估计,2022年全球造船产能相比10年前减少了40%,在中期内只有适度或微弱的产能增长。全球船厂手持订单量可以满足未来3.5年的工作量,相比2021年初的2.7年进一步提高。同时,一船难求的*面也会为船厂带来较好的议价能力。
造船产业链,中国船舶集团中游和上游公司具有垄断性。
中国重工俗称“北船”,困境反转型公司,每股净资产3.7.中特估的大环境下,大概率封杀了下跌的空间!
中国船舶俗称“南船”,国内造船行业的龙头,后面还有沪东中华的资产注入,业绩和管理都很优秀。
中船防务俗称“广船”,是中国船舶的小弟弟,是利润最快产生,而且体现报表的造船企业。
看完以上对比分析,你认为这样分析的对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觉得有用的话帮忙点个赞,持续输出不易,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选哪个好
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中国船舶是亏损股,但盘子相对小些,波动或许大。中国重工是大盘股,较为敦实,股价波动幅度大则需要大资金撬动。
千呼万唤不出来,海军下一代护卫舰,你觉得应该有怎样的性能?
今天刚好又看到了这个提问,巧合的是这两天刚刚拜读了舰闻杂谈的《舰龄仅20年的海军连云港舰退役,准备再立新功》跟顾氏造船厂厂长的《登高易跌重,053K型舰,磕磕绊绊的第一代防空导弹护卫舰上妆全谱》两篇关于053系列的文章,感慨颇多。
先说舰闻杂谈文章里的主角053H3,说实话现在的053H3这十条船在我们海军队伍里有些像鸡肋,但也是唯一能卖且可卖上价钱的船(至于变相的送也是出于**的利益最大化),当然南海诸岛那里护卫舰不够用一些更老旧的舰还在硬撑着也同样是更为严重的事实,还好国家目前的做法很明智就是加快武二弟系列的建造尽快让054系列归建成为名副其实的护卫舰领舰发挥其应有的最大作用,还有就是检验一下056系列的方针策略是否正确,056真的太小了,它替代037系列、022以及其他艇什么的完全没问题就是建200条也行但它确实不够使用5字头号段的资格,还是用6/7号段吧!!
再看顾老师的文章里的主角053K,实事求是的讲老531鹰潭舰的舰型还是很漂亮的,我一直坚持认为拿056系列做主力护卫舰纯属扯,现在我们国家海军明摆着不会再在护卫舰上下功夫了也就是说054系列作为以后的护卫舰领舰在近二十年内几乎可以说就是护卫舰领域最大的终极制造了,那么完全应该立即启动新一代053型的研发建造,103米至112米长的舰体再加大宽度比这才是真正科学合理的通用型护卫舰标准,在这个舰载体上再去谈论该拥有什么样的合理的性能与配置才有现实意义。
但凡能耐着性子读完我文章的人一定是忠实的老海军迷,而是一个老海军迷就应该清楚我们国家海军的护卫舰现在其实就是一个假象,作为一个貌似全球第二的海军来说在2030年以前能有四个航母编队九个两栖攻击登陆编队九个驱逐舰支队足矣(更何况我们现在的核动力方面反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多了横么用,人家老美是全球争霸我们呢,摆在那过家家吗?!而将来真正需要长驻拱卫钓鱼岛南海诸岛的是护卫舰,可我们现在呢,真正意义上的护卫舰就是054系列的32条船,053H3剩下的八条就不要再算了,三大舰队一分还有横么,现在护卫舰支队也是九个了,你总不能拿升级上来的那个其实是巡防舰的056系列去对抗最新形势下东南亚各国的新型护卫舰吧。
啰里啰嗦一大堆,其实我今天的主题就是不要再建比054系列大的护卫舰了,上面有052D系列足够了,大陆沿岸用056系列拱卫没问题可将来钓鱼岛南海诸岛呢?!056系列就明显力不从心了,所以恢复二三千吨级的新一代053的研发建造才是可取的,103米至112米的舰载体也才是合适的远海外驻标准护卫舰,而且造价也不会高。
中船股份和中国船舶哪个股票相对来讲跟有成长性?谢谢了。
当然是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同一天停牌“中国神船”要呼之欲出了!
中国船舶、中船防务A股双双停牌,“中国神船”或将出世。受此消息影响,中船防务港股大幅高开15.8%,中船科技A股开盘涨9.82%。
央企重组大戏接力上演,拉动国企改革概念迎来一波又一波热潮。9月26日晚间,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先后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集团”)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涉及公司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将自27日起停牌。公告中承诺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承诺在停牌后10个交易日内确定该事项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尽管公告表示,将在停牌后10个交易日内确定是否真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9月27日,“南北船合并”的预期又升温了。
在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停牌时,中船防务港股应声大涨,当天涨幅达15.79%;另一家中船集团下的上市公司中船科技也小涨1.79%。对于上述事项,中船集团“负责该事项”的相关人员表示,“现在不方便说。”而中国船舶与中船防务董秘办人士也表示,“刚刚接到通知,正在等集团的消息。”
这次停牌,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也是出乎意料的。有卖方机构表示,确实难以确定具体方向,本预计第四季度会有动作,但没想到这么快。
“南北船合并从长远来看是大势所趋,但这次停牌还是中船集团内部的运作与调整。”业内人士辛吉诚表示,这种调整可能会涉及双方资本层面的合作,不排除整合的可能性:中国船舶将成为规模更大的民品主业上市公司,而中船防务则可能成为纯粹的军民融合平台。
本是同根生
中国船舶与中船防务本就是同一集团下的上市公司,均以造船为核心业务。
资料显示,中船集团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产品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气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业务结构包括造船、修船、核心配套。具有年修理、改装30万吨级以下船舶200艘、年建造5万吨级船舶6艘以及年制造钢结构件5万吨的生产能力,修船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修船业前列。
而中船重工同样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产品涉及大型钢结构、港口机械、电梯、机电产品及软件开发等。公司是由广州造船厂于1993年改组,并经批准于1994年10月21日注册变更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军装备、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装备的研发生产,是中国船舶行业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其中,中国船舶旗下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外高桥造船、澄西船舶修造和沪东重机,它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具有完整的船舶行业产业链。中船防务也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分别是:广船国际、广船国际扬州以及黄埔文冲,定位于“大型综合性海洋与防务装备企业集团”。
辛吉诚称,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这两家上市公司本是同根生,业务上又有诸多交叉重叠之处,相关资产的合并重组、资源优化只是时间问题。
资产注入?
支撑上述逻辑的猜测,不只是双方资源的整合,还有非上市资产注入。
上述分析师认为,两家上市公司停牌,可能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从公司特征来看,员工持股的概率不大,猜测会有资产证券化方面的举措,可能是上市公司整合重组,也可能是非上市优质资产注入,但具体如何尚不得而知。
早在2014年10月,南北车宣布停牌,之后公布合并预案,并于2014年12月31日起复牌交易。4个多月的时间里,南北车股价均上涨至400%,总市值超过4000亿元,被称为“中国神车”。而目前南船北船双双停牌,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中国神船”也要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船集团本身就是首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8月20日晚,另一家试点企业中国联通率先公布了混改方案,不少券商分析师判断,其他央企混改实质性动作即将来临。中金公司预期,中船集团作为军工混改先锋,2017年有望实现混改的明显进展。
最新消息显示,中船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船集团称,按“十三五”规划,公司将在混改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中船集团早就定下了混改原则: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进行积极混改;持续做好资产证券化工作;优先支持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占比较高的相关单位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按照上述思路,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都是很好的改革“标的”:前者定位“纯民品”,后者涉及竞争性强的领域。辛吉诚对记者表示,尽管“南船”在军工领域的市场不如“北船”,但是“南船”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积累了不少国外市场客户。
而资产证券化也具有不小的想象空间。尽管中船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近60%,在央企中不算太低,但是,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等体量较大的优质资产尚未上市,后者就是前文所提及的与外高桥造船“共享”2.2万TEU大船订单的公司。
此外,申万宏源的研报也指出,中船集团将在资产整合和资本运作进程中,充分发挥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地位,在集团混改的大背景下,中船防务作为中国海军在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军用舰船及特种辅船生产保障基地,未来资产整合进程值得关注。
跟住主力,有吃有喝
投资风格:偏短线交易。盯住主力,行动果断!
目标找到短期上涨10%—30%潜力的股票
2000年进入证券市场、期货、外汇及现货市场,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在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公司任职。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
1上海交通大学地处国际航运的中心城市的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的老牌大学上交地理优势极为明显,加上上海市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使得交大在近几十年以来一直都稳做船舶院校老大位置。虽然近几年大连理工凭借其临近日韩的优势发展壮大了不少,大工的学生在业内的认可程度也日渐提高,但是想要撼动交大的老大地位恐怕尚需时日。2哈尔滨工程大学虽然继承了“哈军工”大部分家当,但当老一辈的牛人渐渐老去后我们真不知道当年的哈船院在十年以后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军品是哈工程的强项,但是学科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别的学校都在拼命做项目赚钱的今天,哈工程的地位无比尴尬。另外,由于北国哈尔滨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所以人才断档问题比较严重,但如今仍然有以两位老院士为代表的老底在,排到第二也属合情合理。3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在2000年以后可谓是异军突起。如今良好的发展势头应该说内部是得意于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学生在本科阶段去日本实习,与日韩的造船高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外部是得意于地处大连的地理位置和国际造船行业从日韩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虽然没有交大,哈船那样显赫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强劲,假以时日前途无量。4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可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26636追溯到1946年武昌海事职业技术学校造船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造船系被调整至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重建,1963年交通部院系调整,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造船系整体搬迁至武汉,与当时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合并。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江内河航运繁忙,武汉理工(时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显赫一时,可以说在民品的设计和研究方面仅次于上交。一批骨干教师在当时国内的造船界极高的声誉。如今的武汉理工大学造船专业虽然不如当年名声那么响亮,但是在内河市场上仍然具有统治力,在高性能船舶方面特色鲜明。虽然地处内陆,但已在华南,华东设有设计研究所。如果学校能够更加开放,管理更加有力的话,相信重现辉煌指日可待。5华中科技大学华科的造船系和别的专业相比一直都不怎么起眼,70年代建系以后鲜有什么骄傲的成绩拿出手。现如今该校造船系发展偏结构比较明显,流体这一块继石仲堃以后迟迟没人接班。老师做的项目非船项目比较多,船方面的项目主要跟701所和719所合作。由于学校实力相当强,所以学生仍然比较受欢迎。其实武汉理工和华科向来互相不服,但从师资力量,学校重视程度,试验设施等各方面来看,华科的造船稍逊一筹。6天津大学天津大学的船海系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分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两个方向,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搞海洋工程比较有底蕴的院校。但是建筑工程学院更牛的在港航专业,3个院士都是港航的,来招聘的单位也是港航方面的单位。天大的造船不仅在国内造船界很少被提及,在校内也不受重视。排到第六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了。7江苏科技大学虽然造船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虽然曾经的镇江船院也是国防科工委的院校,但是学校目前仍然是2本(可能江苏省内是一本)至今尚无造船博士点。实力与前面几所学校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暂时位居末席。
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是同一个公司吗
中船防务是中国船舶的下属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经由沪东造船厂下属的柴油机事业部和上海船厂下属的造机事业部重组和改制设立的。其股票中国船舶(代码600150)于1998年5月20日上市。中船海洋与丛宽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的大型造船骨干企业之一,其前身是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在上海和香港上市,代码(600685)是中销游国第一家A+H股上市造船亏郑销企业。
【独家】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停牌原来无关“南北船合并”,竟然是为了这个……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9月27日,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因大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筹划重大事项双双停牌,市场预期“南北船”合并升温。
中国船舶、中船防务9月26日晚间双双发布公告,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通知,其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涉及公司资产重组。公司将于9月27日起停牌。
北船旗下中国重工也因为推出子公司债转股自5月31日起停牌。截止目前,南北船两大集团下属的三家舰船总体业务的上市公司已全部停牌。
市场预期“南北船”合并升温。受此消息影响,南船旗下未停牌的中船科技早盘高开9.82%,中船防务H股早盘开盘大涨近16%,带动港股市场军工板块涨幅居前。
不过,也有部分人士认为,根据当前已知信息推断南北船即将合并,还有些早。虽然北船旗下中国重工也在停牌,但双方旗下上市公司当前停牌所筹划事项相互独立。而且同属南船旗下的上市公司中船科技此次未停牌,不符合以往大型央企合并的惯例。
中船工业集团是第一批“6+1”混改试点央企之一,2017年是南船实施混改的关键年。2017年初,南船已初步提出混改实施原则: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进行积极混改;持续做好资产证券化工作,把握好时机和节奏、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优先支持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占比较高的相关单位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而9月19日,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广州船舶工业公司改制实施方案》、《江南造船厂改制实施方案》、《江西朝阳机械厂改制实施方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和分类结果》5项议案。
就目前来说,有券商人士分析,公司停牌可能会先做债转股,对比中国重工,这种可能性很大。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今年以来混改加速,通过债转股优化资产状况,是较为可行的混改手段。该人士认为:
如果是做债转股的话,那么公司详细的资产盘点,以及和对手方怎么谈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中国重工情况类似,制定具体的债转股方案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官网此前也报道,集团与建设银行在上海签署降杠杆暨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
在民船行业萧条的背景下,南船集团下属的船舶建造企业经营情况也面临较大压力。2017年中报显示,中国船舶负债率68.8%,中船防务负债率72.65%,与中国重工的69.09%相差无几。而2017年中报显示,有息负债率方面,中国重工为30.43%,中国船舶49.96%,中船防务48.85%,后两者远高于中国重工。
目前,中船工业集团三大产业板块已经显现。
中国船舶对应民船产业上市平台,中船防务对应军船总装产业上市平台,中船科技对应高科技产业上市平台。此外,南船集团仍有丰富的体外资产等待上市,民船产业如沪东中华、上海船厂等,军船总装产业如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高科技产业如708所,上船院等科研院所资产。
在中船防务完成对黄埔文冲的收购后,中船防务产品范围进一步拓展,在VLCC、VLOC和灵便型散货船产品方面与中船工业集团下属中国船舶和沪东中华存在一定的同业竞争。
为此,中船工业集团曾作出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将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并购、业务调整等符合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方式进行重组整合,消除上述同业竞争问题。因此上市公司后续资产整合值得期待。
此前市场认为,未来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两大军工造船厂的资产注入是中船集团板块资产整合的最大看点。
不过,兴业证券分析师石康认为,对南船集团军船资产注入不应预期过高。对于南船集团尚未证券化的两家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生产商江南造船厂和沪东中华造船厂,市场普遍抱有较强的注入预期。但是由于同样拥有大量民船资产,目前两家船厂总体业绩并不乐观。当前阶段对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的资产注入不应抱有太高预期。
推荐阅读
➤中科信息神话不再,次新股要熄火了吗……别急,有人已经算出了下一波集中性行情出现的时间!
➤18家PVC企业因价格垄断被罚4.57亿元!6家上市公司已中枪……
➤拼犀利!拼后台!举牌资金口味竟然变了!论如何从深深的套路里爬出来……
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谁是龙头?
中国船舶是国内民用造船行业龙头公司。一.中国船舶1.中国船舶是我国最主要的军民用船舶研发、设计和制造总体单位之一,设计和制造了多项“中国第一”。2.公司为国内最大造船企业,全资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完工总量连续六年位居中国各船厂之首,跻身世界造船三强,已形成完整的大型船舶系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在军船方面,CSSC研制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海军所有主战舰艇和军辅船装备。CSSC重点建设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和中船龙穴造船基地。造船能力将由现在的400万吨提高到1400万吨,产品涵盖液化天然气(LNG)船、豪华游船等船舶。二.中船防务1.中船防务是全球领先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2.中船防务是最大的军辅船生产商基础上,提升了军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实力,实现军船、民船、海工等业务的整体优化。3.公司拥有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和广船扬州三家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涉及资产经营,投资管理,舰船、舰船配套产品、海洋工程及装备、交通装备、环保装备、机械电子设备和金属结构及其构件的设计、研制、生产、修理、改装、租赁、销售,以及进出口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