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为什么涨不起来(海运股票四大龙头?)

2023-11-16 20:34:15 59 0

海运股票四大龙头?

1、凯乐科技(600260):

专注于大通信产业闭环和互联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2、中远海能(600026):

从事油品和天然气等能源运输的专业化公司。

3、珠海港(000507):

包括港口、航运、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等产业及相应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电力、燃气等能源等。

4、渤海轮渡(603167):

是渤海湾客滚运输骨干企业,总资产10亿元

中远海控笔记理哪稳业绩好为什么股价跌

7月6日晚,中远海控发布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47.16亿元,同比增长约74.45%;扣非净利润约644.36亿元,同比增长约74.06%。次日,中远海控早盘高开,一度涨超7%,但随后回落,此后半个月持续走低。业内观点认为,中远海控被深度低估。业绩亮眼,股价却没跟着涨自疫情之后,整个航运市场迎来了难得一遇的牛市,中远海控等全球航运巨头也在这两年赚得盆满钵满。今年上半年,中远海控的业绩延续上年的“运数”,归母净利润在去年上半年业绩爆发的基础上实现74.45%的高增长,平均日赚约3.6亿元。中远海控在公告中称,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上半年,国际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较为紧张,主干航线出口运价保持高位运行。报告期内,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3286.03点,同比增长59%。但在股市上,中远海运却并未获得同样的好运。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同花顺发现,2021年7月9日,中远海控的股价最高点曾到达24.82元/股,之后一路下跌,今年4月29日跌至最低点,仅12.25元/股。上半年业绩预告发布后,虽然7月7日早盘高开,却冲高回落,7月8日-7月18日之间更出现明显下跌。截至7月21日收盘,中远海控的股价为14.19元/股,仅比4月份的最低点高1.94元/股。股价与业绩背离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中远海控一家航运巨头身上。根据丹麦南方银行Sydbank的计算,今年上半年,长荣、赫伯罗特、马士基、阳明、HMM五大航运公司的总市值损失达420亿美元。对于这一现象,有分析称,一是因为航运行业为周期性行业,目前市场景气度似乎已经见顶;二是中远海控2021年的分红方案存在争议。根据中远海控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远海控2021年全年净利润约900亿元,但分红比例却不高,每股分红还不到9毛钱(含税)。近日中信建投的一份报告也显示,截至2022年7月6日,根据2022年一季度数据,中远海控A股净现金/净资产为1.11,净现金/净市值为0.86,PB仅为1.52;中远海控港股PB已破净至0.88。预计2022年底A股将破净至0.96,港股PB将深度破净至约0.59,港股账面净现金约为市值的2倍,企业价值已经为负,处于深度低估状态。对于长期跌破净资产的情况,中远海控董秘回答称,从长期来看,市场是有效的,最终决定公司市场价值的是公司所在行业的景气度、竞争格*、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性及核心竞争力。牛市见顶,业绩能否继续坚挺?Sydbank分析称,虽然收益继续增长,但航运公司的股价受到了投资者对于未来时间和航运公司未来收益的紧张情绪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际海运运价持续下滑,尽管全球港口仍在拥堵,运价却未能像去年一样一路飞涨。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贾亦真分析称,中远海控股价疲软的最重要原因,是行业预期海运的市场将要见顶,见顶之后会再次步入亏损期。他进一步分析,2021年中远海控的市净率为2.25倍,而根据今年年中业绩的数据,上半年中远海控的市净率是1.19倍,“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市场看到了未来海运市场运价回落,包括未来全球经济衰退下滑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市场下滑所带来的焦虑情绪也传导至股民身上。在近期关于中远海控的投资者提问中,有不少投资者就美西航线运价下滑、消费萎靡等提出疑问。克拉克森在今年6月13日的一份研究也显示,目前已将全球海运集装箱贸易量增长预测下调至1.3%(以TEU计),同时箱海里贸易预测下调至0.5%。全球集运贸易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当前预测仍存在继续下调的可能。Sydbank高级分析师MikkelEmilJensen也表示:“随着利率上升和通胀加剧,消费者的购买力正在被吸走。因此,对商品的需求将减少。与此同时,消费模式也开始从电视、家具和建筑材料转向旅行等服务。”市场下行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包括中远海运在内的航运公司自去年开始加大了签订长约协议的比重,从而稳定航运公司的收入,缓解即期运价大幅波动造的影响。中远海控副总经理陈帅在今年5月27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也表示,今年公司的签约目标已经全部完,签约价格也较往年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贾亦真分析,长约协议的运价同比至少翻番,欧线一年期的合约价格同比增长或达200%-400%。据悉,中远海控的运价收入包括即期协议运价和长约协议运价两部分,但两种协议的具体占比公司不作披露。参考马士基71%的长约协议,中远海控的长约协议占比应该也不低,有分析认为可能超过60%。如此一来,即便即期市场运价下滑,长约协议仍然起到托底作用,维持业绩。

中远海控为什么不填权

中远海控不填权的原因有:公司认为填权会削弱股东权益、公司已经搏锋源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其业务和发展、填权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1、公司认为填权会削弱股东权益。填权会导致公司发行更多的股票,从而稀释现有股东的股份。如果公司认为这种稀释对股东不利基灶,那么公司会选择不填权。2、公司已经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其业务和发展。填权通常是为了筹集资金以支持公司的扩张计划或其他项目。如果公司已经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其计划,那么公司不需要填权。3、填权会增加公基态司的财务负担。填权通常需要支付一些费用,如承销费用和律师费用。如果公司认为这些费用对其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公司会选择不填权。

中远海控还能涨到12元吗?

长到12元是可能的,比如若是大牛市来了,又比如公司出大利好……!

A股并购案排行榜,百亿级资产并购后股价为何不涨反跌?

公开资料表明今年以来截止12月中旬,首次披露重大重组事件合计超过200起。按重组进度来看,有60起重组事件仍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56起已经完成,33起失败,20起处于证监会反馈意见阶段,14起已被股东大会通过,11起已获证监会受理。

从交易总价值来看,有13起总价超过百亿元的并购案国。电电力和中国神华的合并案,总价值高达666.47亿元,位居年内并购案总价值排行榜首位。排名第二的是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一案,交易总价值达到504.16亿元。中远海控收购东方海外国际100%股权,交易总价值428.7亿元,位居第三位。此外,国电南瑞、豫园股份、沙钢股份等6家公司涉及的并购案交易总价值超过200亿元,通达动力、快乐购、深天马A等3家公司涉及的并购案交易价值超过百亿。

但从市场表现来看,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大涨有的大跌,其中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一案,表现最佳,借壳对象自预案披露以来股价暴涨458%。此外还有以13.5亿元收购泰坦新动力的先导智能,自并购预案公布以来股价近翻倍。创新股份、江山化工、江粉磁材等个股自披露并购预案以来股价上涨也都超过70%。

当然也有下跌的,比如国电电力,豫园商城,ST中绒。

从以上重组后股价大幅下跌的个股分析认为,资产重组后股价不涨反跌,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所致。

一,市场并不好看,有的个股资产重组并没有带来盈利能力实质性改善,反而拖累公司财务增长。

二,利好提前兑现,资产重组后股价处于高位,股价失去低估价值,获利盘的流出,导致股价回落。

三,今年监管层对二级市场中资产重组的严监管,弱势行情下资产重组不再是香饽饽,有些个股资产重组方案提交过会后迟迟不能批准,股民心理预期的降低,加上今年以来股市分化行情严重,不是特别有价值的资产重组很难被资金看中,也是导致重组后下跌的原因。

所以资产重组的个股还要具体看待。

为什么所有军工股都永不会涨

2016年至2017年,国防板块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低迷走势,这与市场对于国防的几项关键预期未能达成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首先是资产注入的进程,即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从事后来看,军工集团在一些事项的推进流程上比预期会更长,这与市场之前的预期相差较大。其次是订单的数量,2016-2017年的军工订单呈现下降趋势,这其中并非由于整个行业的背景发生了变化,或者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组织架构调整使得项目变慢,但这个问题已不足以构成对军品订单的制约。立足当下,可以看到国防军工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中报业绩披露的特点?

今年中报业绩披露的并不太好。没有产生一波中报行情。反而业绩好的个股滞涨。目前为止中报披露最早的也是长得最好的就是中远海控,其于业绩好的个股反而不涨。跟庄家的介入程度和指数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几大热点板块,就是以光伏,锂电池,汽车,华为为主。中报披露好的个股只是反映一时,不能持续。

中远海皇宽富朝那仅影控主营业务是什么?中远海控业绩符合预期?中远海控属于哪些指数史写括蛋殖故环远树?

后疫情时代,航运行业也开始慢慢恢复,中远海控也不例外,股价也缓慢上升,这只股票表现如何,值不值得我们投资,学姐这就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中远海控前,可以了解下这份港航运行业龙头股名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看看:宝藏资料!港航运行业龙头股一栏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远海运集团航运及码头经营主业上市旗舰企业和资本平台。其主营业务不仅有集装箱和散杂货码头的装卸,还有堆存业务。其中中远海控港的码头组合遍布中国沿海的五大港群、欧洲、南美洲、**、东南亚及地中海等主要海外枢纽港。大致了解了中远海控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中远海控值不值得投资。亮点一:创新服务模式,规模高速增长中远海控"中远海运集运"与"东方海外货柜"两个品牌船队携手海洋联盟各成员,正式把DAY5产品推向市场,牵扯到了联盟航线40条、412万TEU运力,航线覆盖面以及交付时效得到的提升更上一层楼,市场的接受度比较高,反馈也不错。同时,中远海控中欧铁路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陆海快线箱量规模分别以54%、79%、20%的增速实现同比高增。亮点二:集装箱综合物流服务龙头中远海控收购重组中海集运、东方海外后集装箱船运力提升至目前约303万TEU,份额12.5%位列全球第三。在集装箱码头上,2019年开始总吞吐量与总设计处理能力处于世界的第一人。海运与码头板块的优势非常巨大,通过参控股海内外港码头提升了衔接效率,单箱收入就可以用龙头溢价,由于规模效应+网络效应造成的改变,享有成本优势,利润率一年比一年夸张。由于篇幅是有限的,中远海控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具体情况,都已经被我整理在下面的研报里了,可以参考一下:【深度研报】中远海控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港航运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停工休业,港堵塞等问题让航运无法更进一步,之后疫情不断消退,港航运才逐步运转起来。受益于疫情逐步控制,全球逐渐开始复产复工,进出数据每年都在增高。港吞吐量能够快速恢复得益于出的强势表现,港航运相关企业业绩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中国出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同比上涨133.86%至2066.64点,环比20H2增长92.44%,运价一直在不断涨高。分不同航线来看的话,地中海与欧洲航线运价提升幅度最显而易见的,二者运价指数在21H1较20年末分别提升129.4%和123.5%。全球航运紧张*势持续,有望将集装箱运价维持高位。整体看来,我国疫情控制住之后,港航运将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中远海控也可以从中获利。不过文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大想弄清楚中远海控未来行情,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这里专业的投资顾问提供诊股服务,搞清楚中远海控的估值具体在什么水平:【免费】测一测中远海控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12-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6019来自19中远海控股票股吧

最近中远海控从前期高点下跌了30%左右,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恐慌,很多人开始怀疑这只股票的前景。我认为这只股票的前景仍然是这两年内长期看好,不应该简单地看成是股票暴跌了30%,而应该看成是上涨过程中回调了30%,这是正常的没有股票是只涨不跌的,投资者不应该恐慌反而应该高兴才对,因为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中远海控很明显处在长期上涨过程中,这个趋势目前并没有反转,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一只股票在长期的上涨过程中,每一次大幅回调都是很好的买入机会,聪明的投资者反而应该趁机大量买入才对。拓展资料:1.这家公司是标准的行业周期股,而最近几年就是其上涨周期,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很明确,公开的数据很容易查到,在此就不过多分析财报之类的数字了,因为在几乎人人都知道的情况下,分析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大致上这家公司2021年的净利润大概在1000亿左右,2022和2023年预计也会继续向好,因此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其业务会发展良好没什么可担心的。2.现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其上涨是否已经到了尽头,我的答案是远远没有,中远海控从去年2020年10月左右开始上涨,到2021年10月目前为止大概上涨了4倍左右,很多人担心的是它已经上涨了太多可能不会再大幅上涨,这种担心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缺少足够的信心和远见。我个人的观点是,它调整以后还会再继续大幅上涨,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现在仍然很便宜,当前其市值大约3000亿左右,而只需要做些简单的财务计算就能知道其合理市值至少应该在大约6000亿以上,因此其至少还有会一倍左右或者更多的上涨空间。3.下跌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很小,可以说其上涨的可能性是90%而下跌的可能性是10%,从数学上来说此时买入该股票就是一个胜率90%的投资,如果赌场中有一个胜率达90%的游戏,聪明的赌客就应该大量下注,投资本质上来说和赌场中的游戏一样,只是个概率游戏而已。这样好的机会市场中并不多见,因此投资者现在就应该大量买入这只股票,然后只需要耐心等着它以后上涨就行,因为市场迟早会纠正自己的错误。4.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01月0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许立荣,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舶运输配套的服务;实业项目投资管理;码头投资管理;从事海上、航空、陆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船舶与集装箱生产、销售、租赁、维修;仓储、装卸;运输方案设计;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中远海控历任董事长名单

中远海控的历任董事长名单包括:李国宝、胡新波、马世炎、张国军、徐斌辉、周冠宇和谭永春。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