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要加息?对股价有什么直接影响?
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整个市场的资金面形成的压力,加息就意味着存款的收益率上升,对股市的资金能够形成一定的抽血作用,第二、是对银行本身经营能力的挑战,存款是银行的负债,银行需要为存款付出更多的成本,但是银行对资金的运用和通过货币乘数放大资金利用率,在目前银行信贷资金规模下降,对银行将是非常大的压力,但是由于银行目前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加息对银行将是先甜后苦的一项货币举措。银行作为市场中占比非常高的股票,将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是,随着目前市场的赚钱效应的不断放大,加息对于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如原先那么明显,甚至有很多机构会趁着加息悄悄加仓,所以,还要根据当下市场实际问题实际分析。
银行加息是什么意思?
银行加息是指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或存款利率的行为,以增加银行的收益和利润。通常情况下,银行加息是针对市场利率或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银行加息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贷款和储蓄决策,也可能引起整个经济系统的连锁反应。
经济学小知识:美联储加息是怎么一回事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指的是联储在市场上购买债券,结果是基础货币增加(基础货币的概念涉及到货币的一些理论,后续会系统性的总结,现在可以简单理解为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增加了)。如果联储在市场上购买债券,联储就会把买债券的钱发给银行,银行得到了钱就会去发放贷款,再加上货币乘数的效应,使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加,实现了货币总量控制的中间目标。
变动贴现率:变动贴现率指的是通过联储向银行发放贴现贷款的利率,也就是银行没钱了向美联储借钱的利率。这个利率越高,银行就不愿意借钱了,银行的钱变少了,自然会减少对市场的贷款发放,进而导致货币总量下降。但是变动贴现率没有公开市场操作常用,因为变动贴现率后银行借不借钱还是银行决定的,因此不如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直接。
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指的是银行需要留一部分钱存到美联储那作为储备金,这个是法律要求的。假设法定储备金率是1%,那么如果一个银行有100块钱,至少有1块钱是要存到美联储的,这1块钱不能用于放贷,也是没有利息的。如果这家银行原因把2块钱存到美联储,那么多出的1块钱就是超额准备金,是银行愿意多储备的部分,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也是没有利息的。法定储备金率越高,银行需要存起来的钱越多,对外发放的贷款越少,这也就导致了货币供给下降。
准备金利率:2008年以前,美联储不会给银行存在美联储的准备金提供利息。而2008年以后,为了控制利率,美联储设定了准备金利率。如果美联储调高了准备金利率,那么银行不会再用动力把准备金借给利率低于准备金利率的人,因为它赚不到更多钱,并且把钱放到美联储赚准备金利息是没有任何风险点的。这进而导致了市场货币供给的减少。
隔夜逆回购利率:逆回购指的是美联储向符合资格的交易对手卖出证券换取现金,到期之后用更高的价格从交易对手处买回证券。隔夜逆回购指的是这个操作在两天内完成,第一天卖出证券,第二天就要买回。如果一个机构每天都跟美联储进行100块钱的逆回购,那么市场上就少了100块钱。由于和美联储进行这项交易是没有风险的,因此这些机构也不会用低于隔夜逆回购利率的利率将钱借给其他人。提高了隔夜逆回购利率,就会导致市场的货币供给减少。
END
加息降息什么意思?
加息的意思就是央行提高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降息的意思就是央行降低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加息和降息是两个不同的货币调控工具,主要在经济不同时期使用:
加息的目的主要是抑制通货膨胀,说明此时物价上涨,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提高存款利息后,居民更愿意将资金存到银行,因为无风险利息还高,因此资金就会从金融市场撤出,撤出后流动性减少。而提高贷款利息说明企业融资成本高,因此加息后物价得到调控,但股市多半会下跌。
降息一般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通常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调控。降低存款利息后,钱存在银行就不划算,因此居民就会取出资金将资金用于消费、投资等,因此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降低贷款利息就是意味着融资的成本低,因此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加息是什么意思通俗易懂?
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
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
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
加息什么意思?
加息是什么意思
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
加息是怎么回事
分享一篇文章。
银行加息是什么意思
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加息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之一。
美国加息让美元回流是怎么回事,钱多了不是会加剧他的通胀吗?
通缩比通胀更可吵州怕!只要别的国家通胀超过美国,美元还是占优势的!这就是美国天量印钞美元反而升值的原因!因为欧元日元更烂!同时美元欧元日元在全世界有巨额投资,所以可以无限印钱让其他国家买单!因为钱本身是升饥蔽借条,如果有人愿意接收换回实物才会有了价值!欧洲日本在华有大量的企业,以日元为例,日央行维持负利率而且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无限印钞,只要在外的日资企业接收日元,那么日本国内的通胀就可控!超发的货币由其他国家买单!简单地说,美联储加息必须让美元回流到美国,这样其他币种因在全球美元的减少而出现动荡(贬值),欧元、日元和人民币都在贬值,虽说其他币种贬值有利于出口,这也正是美国想要的,商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可以来降低通货膨胀。回过头来,美元升值和其他币种贬值,美国又可以用美元收购其他国家企业股份,让其完全掌握在美企手心。放心,美元回流美国,美国老百姓是得不到这些钱的,而是美国肢坦用它来买全世界的。
中国加息,为什么会有热钱回流美国
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见附表)。[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单位:%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一)活期存款0.360.36(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三个月1.711.91半年1.982.20一年2.252.50二年2.793.25三年3.333.85五年3.604.20二、各项贷款六个月4.865.10一年5.315.56一至三年5.405.60三至五年5.765.96五年以上5.946.14 中国突然加息促投资者逃离高风险资产,促使美元大幅攀升,美元兑主要货币纷纷创出新高,美元指数突破78.00关口,最高触及78.31的两周高点,上涨1.28%。不难看出,美国一直希望美元能长期贬值,这样可以减少本国的对于债务负担的压力,而另一边有在敦促中国人民币升值,这样可以使得本国的出口得到利益的最大化。亚洲经济体制目前发展较好,但是也使得大量的热钱涌入,这使得市场对热钱的涌入产生了担忧情绪,美元指数的走高打压了金价,所以昨日金价暴跌达40美金,使得多头力量放缓,短期金价承压将持续。[2]带来影响 1、经济下滑风险较前期有所减弱,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央行选择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关于加息与否的争论事实上一直不曾间断,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物价持续走高,屡破3%的警戒线。我国从2月份开始即进入负利率通道。随着近几个月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负利率逐步加深,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尽管负利率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加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对于经济下滑风险的担忧却成为了阻碍加息推出的重要理由。由于担心投资和出口两大增长引擎受到重创,市场上一度弥漫着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因此加息的推出也变得慎之又慎! 然而,从近期的数据来看,市场前期显然在一定层面上夸大了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当前经济的下滑仍然是来自于基数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并未表现出严重恶化的迹象,“硬着陆”的风险基本已经消除。 此次加息选择在周四经济数据公布前说明当前经济新的变化,按照今年央行对货币政策把握好四大目标平衡点的基调,很可能三季度GDP数据出现好转,而通胀压力可能更加明显,因此,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采取加息行为,从这次加息的目的来看,更多的是调控通胀预期。据此,我们预测三季度GDP增速将有可能达到9.5%左右,我们继续维持CPI3.6%的判断。 2、加息致房地产行业再度承压,房地产调控效果有望进一步强化 自房地产新政实施以来,市场各方对未来政策的走势及其调控效果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从最近房地产市场所呈现的情况来看,其表现远未及**层面的初衷,尤其是前期房价尚未松动,成交量却大幅回暖的势头无疑又进一步刺痛了**层面的神经,从而更加强化了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中国各部委相继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组合拳”之后,加息的横空出世必将使房地产行业再度承压,房地产调控效果有望进一步强化。 3、加息对A股市场负面影响有限,市场进入短期调整 这次加息出乎市场预期,因此短期A股市场会受到负面影响,近期A股市场在连续上涨后,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有效调整,因此,这次加息一定程度上将促进调整的到来,2800点附近将支撑。但我们不认为此次加息宣告加息周期的到来,国内外息差以及国内经济均是央行采取加息时所要权衡的,这几方面并不构成目前加息通道的形成,我们对四季度市场仍然持乐观态度。 加息对周期类板块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银行、地产,但这次加息相对银行存贷款结构而言负面影响不大,同时,一次加息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如果市场上形成对加息通道的一致预期,会对周期类盈利预期产生趋势性下调压力,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一致预期较难形成,同时目前这些板块的反弹源自估值修复的自发性动力,受盈利预期影响较小。 由于短期市场难免出现调整走势,同时,调整也为近期踏空风格转换的投资者带来了机会。因此,近期已有获利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先落袋为安,等调整完成再进入,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蓝筹股等待调整结束。[1]编辑本段历次加息时间表 2010年10月20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3]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2006年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