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集团股票停牌将被终止上市;世茂股份拟斥资不超2亿回购股份;泛海控股股东发布不超1亿增持计划|房讯九点
6月2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暨停牌的风险提示公告。截至2023年6月2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已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条的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3年6月5日(周一)开市起停牌,公司股票交易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事实发生的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于公告后停牌。深圳证券交易所自公司股票停牌之日起五个交易日内,向该公司发出拟终止其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目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将根据上市委员会的意见,作出是否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
6月4日,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含),不超过2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区间不高于1.30元/股,回购的股份用于出售,未来减持期间自发布回购结果公告后12个月后起至36个月止。本次回购股份方案尚需提交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6月4日,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分配比例为A股每股现金红利0.45元。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保利发展总股本11,970,443,41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386,699,538.10元。
6月2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泛海控股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发来的《关于计划增持泛海控股股份的告知函》。基于对公司资产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为支持泛海控股相关工作开展,同时为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泛海计划自2023年6月5日起(含2023年6月5日)3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增持金额为5000万元-1亿元。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前,中国泛海持有股份29.97亿股,占总股本的57.67%。
6月2日,福晟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有关根据债权人计划向计划公司转让计划附属公司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项,修订及延长认购协议的最后完成日期。2022年9月公告所披露,作为重组交易的一部分,福晟国际建议与债权人订立计划。待计划生效后,福晟国际结欠债权人的所有申索将获悉数解除及免除,作为回报,所有获认许申索债权人均将有权参与计划及根据计划的条款就彼等各自的获认许申索按比例收取分派。经彼等进一步讨论后,订约方于2023年6月2日订立第三份补充协议,以(其中包括)对于9月公告中披露的计划条款作出若干修订。
6月2日,据中南置地官微消息显示,今年5月份,中南置地累计交付12个批次、7588套房屋,分布于宁波、盐城、合肥、常州等地。其中,宁波的碧创智慧城和中南耀悦云庭分别交付698套房屋、1515套房屋,盐城的春溪集和中南紫云集分别交付243套房屋、299套房屋,西安的中南春风南岸交付1139套房屋,南通的紫云集和上悦城分别交付855套房屋、1203套房屋。整体来看,今年1-5月份,中南置地累计交付22276套房屋。
6月2日,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瑞驰城市发展(深圳)有限公司51%股权挂牌转让,转让方为华侨城光明(深圳)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底价为1元。资料显示,深圳瑞驰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项目包括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的施工、投资兴办实业、物业管理、经营电子商务等。该公司由华侨城光明投资和深圳市瑞驰置业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9%。
6月2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5月销售及近期新增项目情况简报。2023年5月,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13.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29.4亿元,同比增长7.09%。2023年1-5月,该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045.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677.9亿元,同比减少0.19%。2023年4月销售简报披露以来,万科新增加开发项目5个,分别位于上海、昆山、东莞、西安和成都,合计占地面积39.1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04.1万平方米,万科权益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需支付权益地价85.51亿元。
6月2日,景瑞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5月未经审计的营运数据。公告显示,5月单月,景瑞控股实现合约签约销售额约4.49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53万平方米;对应的合同销售均价约为17763元/平方米。整体来看,今年前5个月,景瑞控股累计实现合约签约销售额约20.57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1.26万平方米;对应的合同销售均价约为18274元/平方米。
推荐阅读:
通知 | 关于举办“2023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专业展览会”的通知
预告 | 第五届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论坛6月北京举行
回顾 | 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九届年会
回顾 | 2022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专业展览会
奖项 | 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地产金厦奖入围名单
2015年9月2日华侨城a股票来自预测
缺乏底气,起码没有了追高的信心,更少了参与的激情,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夺路而逃,观望就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的必然选择。指数也直接击穿了证金公司入市形成的国家队托底线,形成了全面破位。而且指数底板被抽掉了,投资者就会对市场走好
极具投资价值个股之华侨城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之下,很多行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房子居然卖的还不错。但是看看地产公司的股票价格,再对比一下一些公开的房地产销售数据,我们能看到一个极大的反差。一方面是销售逐年增长,生意兴隆。一方面是地产公司的股票以破产清算的价格在出售。哪个是真实的哪?是市场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进入后半程了,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这其实还是一个15万亿的巨大市场啊,会一下子消亡吗?中国政府对地产行业进行调控很多年了,很多人错误理解为要打压地产?其实不是的,恰恰是政府对这个行业的呵护啊,防止房价过快增长、防止行业出现非理性的泡沫吗。而且国情不同,房子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同,我们要看到,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子就是自己的根,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子,是流传千年的刻在骨子里的置业文化,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哪?
当然,地产行业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面临新的行业特点和低增速下的经营策略上的抉择,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看房地产行业的现状。
这是一些龙头地产最近几年的销售情况: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第一、销售的增速上看,未来应该整个行业是放缓的,第二、由于限购的政策,整体的房价是缓慢上涨的,每年应该都不超过5%。
那么整个行业还有哪些机会?我个人觉得有一条线是比较好的,那就是多元化结合地产发展,在整个地产里面我觉得做的相对比较好的有几个,1、华侨城,文旅+主题乐园+地产,2、新城控股,商圈+地产,3、华夏幸福,产业园区+地产,4、绿地控股,大基建+地产,5、融创,文旅+地产。
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来讲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因为跟地产结合度高,可以协同发展,当然我觉得即使多元化也是要偏重地产,地产是兑现利润的,多元化是为了差异化低价拿地,也通过增值的形式让配套的房产销售价格更高一些,进而提高毛利率,这个是重点。之后通过地产去反哺文旅或产业园项目,沉淀下来,增加运营效率,让企业发展可持续。
通过对各种模式的比较,我更欣赏华侨城。今天分析也主要针对华侨城这家企业。华侨城一直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有信息披露不详细,好在企业目前正在逐步改善中,我们主要看一下他2019年披露的数据情况。
首先看旅游板块
2019年华侨城旅游板块营收300亿,2018年营收是189亿,华侨城没有披露具体的项目情况。“公司2019年度旅游业务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共有景区18家,酒店24家,旅行社1家以及开放式旅游区2家。公司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5,209万人次,同比增长12%”
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华侨城旅游板块还是在增长的,公司也在积累新的项目,试图沉淀下来一些优质的文旅资源,看一下华侨城已经披露的沉淀资产,主题乐园包括北京欢乐谷,重庆欢乐谷,上海欢乐谷,深圳欢乐谷,武汉欢乐谷,天津欢乐谷,南昌玛雅乐园,顺德欢乐海岸等等,从资产的角度来讲这些都是优质资产,只是地块就很值钱了,位于黄金地段的华侨城的商品房现在也是相当的值钱了。
但是地段值钱不代表企业就赚钱,从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旅游板块营收超300亿,毛利今年是40.63%,可以看到毛利润是120亿左右,这块大家都是觉得能收支平衡就不错了,其实我倒没那么悲观,我觉得随着运营得当,能产生20-30亿的利润还是值得期待的。虽然产生的利润低,但是文旅这块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勾兑拿地,而且是价格很低的地,这从华侨城拿地经常是底价成交可以得到证实。当然政府都不傻,想拿底价地你得搭配点什么,就是华侨城还要承担文化和旅游的建设。目前看,华侨城旅游这块是能够实现盈利的,未来发展关键还是得看华侨城能不能找到更优的盈利模式,也要看具体怎么去规划建设,欢乐海岸模式就是近几年华侨城的积极探索。
第二看地产板块
地产2019年结算的营收是290亿,看似没什么增长,但是毛利率很高,达到了74%,这就是文旅低价拿地的优势,但是由于周转慢,还是多交了很多土地增值税,这是由华侨城的商业模式决定的,而且近两年我们也注意到企业一直在力争增加周转速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华侨城最近两年开启了疯狂扩张的模式,从库存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截止2020年一季度,华侨城库存显示2100亿,这个库存值已经接近主流地产商top15的级别了,而top15地产商的销售流量都是2000亿+的,所以华侨城具备冲击1000亿-1500亿销售流量的资格。房地产企业是预售制,可以提前看一下华侨城锅里面的肉,截止2020年一季度,华侨城的预收款合计大概700亿左右,2019年华侨城销售额是590亿,2019年华侨城的销售额是850亿,销售均价是3.42万/平米,之前发过主流地产的销售均价,主攻一二线城市的金地集团销售均价也才1.8万/每平米。这些就是现在存在华侨城锅里面的肉,保守的算下来每年也可以给华侨城带来70-100亿的净利润,这个就是未来的确定性。预估一下华侨城未来的销售额,2020年销售850亿,2021年1000亿,2022年1200亿,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说,华侨城保持净利润增速在15%-20%可以保持4-5年以上。
第三块说说投资收益
其实就是把一部分项目股权卖出,尽快变现。我个人觉得华侨城没必要去卖项目增加盈利,只要将这些项目经营好,利润肯定还会更好,但是我也理解他卖项目的意图,因为项目太多,如果企业出售一些回报率一般的项目是可以实现短期利润变现,这样也可以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周转率,减少风险。而每年华侨城都会在投资收益上调节一些利润,这也是对于国企的要求,要完成每年的考核指标,可以理解。
第四块说一些细节
关于现金流的问题,如果投资房地产个人建议好好读一读军长写的恒大,写的非常不错。房地产企业在疯狂扩张的时候经营现金流量金额都是负的,因为需要拿地,拿项目,什么时候现金流能转正呢?就是销售和拿地形成一个平衡点,或者销售的速度大于拿地的速度,当拿地减速销售回流的时候就能就到大量的现金流入,所以现金流为负并不代表地产企业经营困难,验证的方法就是看一下库存的增加量,看看这些现金都流向了哪里?
同时地产企业靠什么维持每年的高额利润呢?答案是负债或者叫杠杆。对于私营房企最难的就是融资了,不仅成本高而且有很多限制,现在国家严控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所以私企的经营难度是加大的。但是华侨城做为央企就不同了,常年享受着很低的融资成本,且融资渠道通畅,只是利息成本这一块就比别的房企要低很多。当然华侨城这几年急速扩张的同时负债增加也很快,他的有息负债要偏高一些,我想这也是他会卖项目变现的一种考量。但是总体来说风险可控,国企这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
最后总结一下,我个人觉得华侨城的双驱动发展是很靠谱,相关性强,结合度高,又能兑现利润,而从目前华侨城整体经营策略来看,未来还是保持高速的扩张速度,这就为增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配一张关键数据图:
最后说一下估值,不得不说华侨城的估值已经很低了,在整个的A股恐怕都找不出来,有10%以上增速但是估值比他还低的股票了。虽然华侨城的分红没有随着利润的增长而增长,但是现在的股息率已经5%左右,这样低估又有增速的企业绝对是个上佳的投资机会,但是资本市场却给了个破产的价格。
现在的华侨城已经越来越关注企业形象,信息披露在改善,也在实施大手笔的股份回购。不过貌似资本市场还不买账?没有关系,耐心等待就好。
投资就是要用1块钱买现在值2块钱未来可能值4块钱的企业,那么不管是相比现在,还是展望未来,极大的安全边际构建了估值的下限,抹杀了出现亏损的可能,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哪?中途的等待可能是对投资者的耐心和对企业的理解的最大考验吧?但是这个是没有办法的,投资这个游戏的特点就是大部分时间都要孤独的等待。
小持会定期更新投资理念,分享研究成果,愿意跟我们一起交流和成长,请您关注一下我们以作支持,谢谢!
华侨城a股还可以买吗?
1、只要股市开盘,即可买入华侨城A(股票代码为000069)。至于是否是最近买入点则要结合多个因素综合分析,每个股民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看法,这个是很难一概而论的。
2、华侨城A,即华侨城集团,成立于1985年11月11日,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之一。成立二十多年来,华侨城由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发展成为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培育了房地产及酒店开发经营、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经营、电子配套包装产品制造等三项国内领先的主营业务。
华侨城A股票是否还应持仓
这个票适合做中长线,因为它现在根据巴菲特的判定处于地步。高点是14.94,是一只主力缓慢推进的票。再来看最近的五日资金红色代表资金进场股票涨绿色代表资金流出股票跌然后再看看看一日资金同上的看法一样
沪深300权重股排名?
权重股就是总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它的股票总数占股票市场股票总数的比重很大,权重就很大,权重股的涨跌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很大。那沪深300的权重股包括
上证指数的权重股主要有: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铝业等。
深圳权重股主要有:万科A,鞍钢股份,五粮液,苏宁电器,太钢不锈,深发展A ,云南铜业,华侨城A,中集集团,西山煤电等。
近来自4年华侨城A股票的最高价是多少?
2013年1月4日7.54元(后复权)09年7月6日10.38元(后复权)
台湾人能在大陆买房吗
台湾人在大陆购房并一次性付款,携带的资料有台胞证、在京暂住证即可买房。如需按揭贷款买房还需准备的文件有:1、在京收入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2、还贷资信证明,例如存单、股票等,数额为贷款额的三分之一左右3、购房首付款发票及复印件4、工作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涨停!华侨城到底属于旅游股,还是地产股?
立足价值、做多中国,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纯正价值投资家园】,这里我们一起成长、共赢牛熊!
华侨城到底属于旅游股还是房地产股?这个问题有必要较真吗?有。雪球上有投资者较真了,给了一个上涨的逻辑,你别说,还真的有道理。
他发帖称:绝密,未经证实小道信息,今年新发总计5000亿基金(全部是消费成长科技主题),连夜和法律顾问开会,商讨如何规避契约精神,合法买入周期性地产,最后得出结论,只有买入华侨城,才可以谎称买入消费成长,不违反契约道德。(见下图)
这个消息是否属实不推敲了,逻辑上成立。跟固定收益基金买可转债是一个道理,不能买股票,咱买可转债,既有债券的低风险,又有股票的高弹性。因为这个特点,可转债通常都比正股有10%以上的溢价。
那么如果华侨城被认真按旅游股对待,是不是估值该往旅游股靠呢?最起码比房地产龙头股的估值水平有个10%以上的溢价呢?
华侨城主营业务收入中,旅游收入占比50.42%,纯房地产收入占48.54%,还有一部分物业管理等收入,按理说归为旅游股没毛病,但旅游收入中大部分也是来自于旅游项目配套的房地产销售收入,实质还是房地产收入。
有投资者建议把旅游收入中的房地产销售收入剥离出来单独呈现。上市公司说不妥,因为旅游项目配套房地产销售收入是整个景区开发模式变现的主要方式,剥离开来你就无法正确理解华侨城,你可能认为华侨城的旅游项目就是不赚钱的买卖。过去华侨城旅游不旅游、地产不地产,很不受待见,市场给的估值最低的时候居然不到4倍市盈率,市净率最低只有0.63倍,上周华侨城股价大涨15%,TTM市盈率也只有4.8倍,比最悲催的地产股绿地控股股价启动前的估值水平还低。
实际上华侨城净利润连续十年复利增速为21.9%,净资产收益率19%,比绝大多数蓝筹股强。现在行情来了,华侨城的估值该怎么给?旅游不旅游,地产不地产,那就是独角兽,得按独角兽单独估值了。
欢迎大家转发支持,独立、客观的思考需要我们相互支持、相互扶助,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欢迎关注【独孤视界】:
华侨城这个股票怎么样?
华侨城现在股价长8元左右,距离历史高价还有很大的距离,大运会在深圳举行且越来越近,华侨城将会是最大受益者,长线持有必有丰厚的回报,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