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选择到期限长的还是短的(创新层公司的可转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2023-11-16 21:20:50 59 0

创新层公司的可转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本文来源:K先生工作室

-推荐-

挂牌公司基本都是中小创业企业,经营稳定性差,创业者和投资者通常存在巨大的预期差,难以估值或者双方估值难以谈拢,可转债或许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投资工具。

国庆长假前,监管层给了新三板市场的创新层公司一个小小的红包,所谓的“创新层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一产品的推出。

从此,新三板挂牌企业又多了一个融资工具,众多投资机构也多了一个对小企业的投资工具。

按照惯例,首先让我们小小的科普下:

可转换债券 (ConvertibleBond)是债券的一种,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

 

可转债叫做债,但是它更偏向股性。这也决定了无论是从企业角度来讲,还是投资者角度来讲,可转债都是匹配高速成长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的十分契合的金融工具。有人把它精辟地总结为:涨时猛如股,跌时稳如债。

这样吧,还是讲个故事更有利于大家的理解。

我有个朋友,叫尼克。这两年共享经济概念火爆,于是辞职跑去创业。创业期间,有段时间资金周转不灵,就问我借了点钱。今天赶巧,碰到了尼克。尼克跟我说,你借我的钱真是帮了我大忙。现在我们公司干得挺好,这钱,给你10%的股份,平时不用你操心,每年年底给你分红,你看多好的事呢?

我说,你小子是不是想把我从债主变成股东,就不还钱啦?他说,别误会,这钱你不急用的话,先放我这儿,未来3年之内,只要你开口,就可以用这笔钱换我10%的股份,享受分红;如果这3年之后,你还没向我换成股份,我按银行的企业贷款利率的八折标准,连本带息还给你,这总行吧?

各位看到了么?尼克这一套操作,其实就是可转债。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正如这个名字所明示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因为可转债成为了一种含权债券,它既包含了普通债券的一些特点,比方说具有面值、利率、期限等一系列要素;同时,也包括了权益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换成基准股票;而且,它还具有基准股票的衍生特征。

再来让我们详细展开下可转债的特性:记住这三个关键词即可:股、债、转换。

可转债作为一种介于普通债券与普通股票之间的混合证券,这三个关键词实际上涵盖了可转债最为特别的三个特点,也是我们从中进行低风险投资的理念根源:

1.债性:既然它的名字是债,那么它的本性首先仍然是公司债券,从而它拥有债券保本付息的特性。你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息,保证本金的安全。

2.股性:由于它有转股期内按转股价格可将其转换为股票的权利,从而它也有了股票的特性。转换成股票之后,你就从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一旦股票市价超过转股价,还能在上涨中享受高于普通债券的收益。

3.转换性:这个特性,对于可转债来说很重要。因为这可以看做是一种双重选择权。一方面,可自行选择是否转股,并为此承担转债利率较低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转债发行人拥有是否实施赎回条款的选择权,并为此要支付比没有赎回条款的转债更高的利率。也正是这个特点,可以利用它对股票进行套期保值,获得更加确定的收益。

总体而言,可转债有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独特气质。

可转债的持有人最终主要有两种选择:

1、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固定利息。

2、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当然理论上还有第三种,就是可转债的二级市场交易。虽然私募可转债流动性也不好,但确实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长期看好该公司的股权投资人,当市场上买不到股票的时候,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可转债或许也是一个思路。

但是由于可转债的利率真的一般都很低,实践中,大部分的可转债投资人基本不会真正希望靠票息持有到期,那种持有到期基本上是被动的持有到期。而所有投资人更愿意换股票。因为如果股价不涨的话,我们相当于就是在亏钱(2%以下收益跑不赢CPI?)。

可是新三板公司的股票不涨是很有可能的(附新三板做市指数图)。

此处展露神秘的微笑,毕竟还是有大招的。因为相比起我们,挂牌公司是更加着急的一方,他们发行债券就是为了筹资,不转股不就得还现金?那多心疼呀~

这时候就很有可能会放出大招——下调转股价。什么意思呢?继续举例子。

我有100元债券,转股价5元,可转20股。尼克公司的股价一直是5块钱不涨不跌的,快到还款日期了,尼克没现金,心里很着急,于是把转股价PIA的调成了4块(分清楚股价和转股价)。

这下子,我的可转股就变成了100/4=25股,而股价是5块,相当于我转股之后可以得到25股*5块=125块,比一开始的100要多了。这下我就很有可能去转股了对吧,尼克公司就不用还这个现金给我了。

应该说,这次监管层通过“增加转债”这一证监会近年力推的产品,将进一步活跃三板市场的直接融资。以创新层作为试点,既有合理性也有对创新层这一制度设计本身的政策延续性。

因为,挂牌公司基本都是中小创业企业,经营稳定性差,创业者和投资者通常存在巨大的预期差,难以估值或者双方估值难以谈拢。私募基金、创投机构等投资机构在投资时,一般都签带有对赌性质的回购协议。此类对赌协议一方面没有监管层政策支持,容易引起纠纷。另一方面,在IPO过程中,此类对赌协议属于需要清理规范的内容。

而如果对投资机构直接发行私募可转债产品,通过对具体条款的设计,可以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投资机构的目的(业绩达标,投资机构满意可以转股;业绩未达标,投资机构不满意,可以选择不转股,选择到期收回本息),降低投资机构投资风险。所以可转债或许是一个双创债能够有效实现其功效的一个形式。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新三板公司受限于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虽然利息不高且有转股条款,但信用风险还是存在。但是,由于此次私募可转债是在双创债下推出,关于双创债的创新增信机制都可以引入。一方面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偿债保障条款,包括控制权变更限制条款、核心资产划转限制条款、交叉违约条款、新增债务限制条款、支出限制条款等。另一方面,可以拓宽抵押、质押品范围,可以用合法拥有的依法可以转让的股权,或者可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为创新创业公司债提供增信等措施。

另外,挂牌公司转股也存在流动性不活跃的问题,最终可能融资成功的还是规模很大的明星股,或具有国企或上市公司股东背景做增信的优质主体。过程还是崎岖的,挂牌公司想和上市公司一样把可转债玩的很溜目前看来还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我们的这次规定中有一个“可转换债券转股后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申报转股时,发行人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债券持有人均不得申报转股。”的规定,这就让相对活跃的的股东分散的几个本来很适合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很尴尬了。当然,在使用时可以附加一些其它特别约定,比如超过200人后的定增安排等等,保证大家的权利义务对等。

应该说,A股转债的投资主体是债券机构,都是期待分享股价上涨的红利。而三板转债的投资主体应该还是权益投资机构,只是希望借助转债安排锁定交易,降低风险。A股可转债的期限长,票息低,转股溢价率高;而三板可转债相比较而言预计期限短,票息高,转股溢价率低。

目前,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各地方**、高新园区管委会一般均出台了如贷款补贴、担保补贴等金融扶持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于券商来说,积极开展双创债,有利于提升券商分类评价等级,等级的提升也能反过来促进其他各项业务开展(证监会规定:证券公司创新创业公司债的承销情况,作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社会责任评价的重要内容)。

因此对于可转债的作用还是有期待的,总体偏乐观。

可转债可以一直持有吗

只要你愿意,只要不是挂星带帽股,可以长期持有,持有期间享有分红权利,不需办理任何手续的。

转债可以持有多久?

可转债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向社会所发行的一种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它实行T+0的交易方式,即投资者当天买入的可转债,在当天可以卖出,因此,投资者持有可转债的长久,由可转债的走势、市场行情等其他因素决定。

比如,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或者正股正处于上涨趋势时,可转债受此影响,后期会出现上涨的情况,投资者为了获取较大的收益,则可以选择拿久一点,而在市场行情较差的情况下,或者正股正处于下跌趋势时,可转债后期受此影响会出现下跌的情况,投资者担心亏损更多,则可以选择立马卖出。

除此之外,投资者在买卖可转债时,还受市场上的买入卖出单影响,即如果可转债买入单持续增加,则可以考虑买入,或者继续持有,反之,则可以考虑卖出。

债券投资时机的选择有哪些原则?

(一)投资价值:可以从债性和股性两个方面来分析和发现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债性分析1.剩余现金流剩余现金流包括持有期内的利息支付和由于可转债的回售条款生效而引起的现金流变动。一般而言,债券票面利率越高,前期利息支付越多,回售价格越高对投资者越有利。转债剩余现金流只给出了直观上的分析,定量分析还需要与到期收益率相结合。2.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利用复利贴现的概念将各期现金流进行折算,用以比较债券价值。对于同期限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越高,转债作为债券的价值也越高。股性分析1.转股压力可转债进入转股期内(一般为转债发行后6个月或1年之后到转债到期之前),持有人可以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的普通股股票,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交易,对流通股市场股价上行将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投资者可以参照股票增发的情形进行对比,发行金额越大,折算成普通股的股数越多,对二级市场股价压力也越大,如下表所示。2.转股溢价投资者以市价买入可转债,按一定转换比例折成股票后的成本价格,与股票的市场价格比较,是衡量转股是否盈利的依据,衡量的标准是转股溢价率。该指标计算方法如下:如果该指标负值越大,折股成本与市价价差越大;转股收益越高;相反,如果该指标正值越大,转股亏损越高。(二)操作诀窍:总的来说,可转债的操作方式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分为三种:1.股票二级市场低迷时,股价低于转股价而无法转股,持有可转债,收取本息。2.股票二级市场高涨时,转债价格随股价上扬而上涨,抛出可转债,获取价差。3.转债转股后的价格和股票二级市场价格存在差异时,套利操作,转股后抛出。

什么是可转债的有效期限和转换期限

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6年,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  就可转换债券而言,其有效期限与一般债券相同,指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偿清本息之日止的存续期间。转换期限是指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票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期间。大多数情况下,发行人都规定一个特定的转换期限,在该期限内,允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按转换比例或转换价格转换成发行人的股票。

可转债到期问题,先谢谢了

通常是这样!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具体还是要依据你买的什么可转债,由此查到可转债当初的发行公告,因为涉及该债券的回售要约,例如价格、利率、时间等。。。例如有些是时间可以提前,有些如果股价低于某个划定区域后按什么价格回售等。。。

可转债适合定投吗?

个人觉得:不适合。

首先,定投要保证较长的时间等额等距投资。在时间上,可转债通常有5或6年的期限。可转债平均退市年限2.08年,甚至遇见0.7年就退市了,定投不具备长期投资的时间条件。

其次,定投要求上下有较大波动起伏。定投的标的处于下跌周期时,才能在较低的位置买到一定筹码;而可转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特性,决定了它最低值基本在90-105元附近。

第三,定投的标的最好是小额。比如标的2元/股,1千元就可以买上500股;假如跌倒1元/股,1千元就能买到1000股。但可转债1张面值就是100元,1千元很难在下跌周期中买到足够多的单位筹码。除非你每期定投的资金是几万或几十万,这样才能买到更多份额。

现在的转债低估了吗?——转债的配置价值

前面写过一篇文章,2018年大类资产应该配置什么?其中提到了可转债,今天把他写完,文章还是有点长,花了我整整一天多时间。前面利率债机会我在“10Y国债破4%之际”这篇已经写了,后面我准备提到的每一类(包括H股、农产品、股票、人民币)都给他说透,提供大家参考。

(一)、转债的价格到底怎么决定?

1、决定债券价值的变量是什么?

把票息作为分子,无风险收益率(5年国债收益率或银行理财收益率)作为分母,按照现金流贴现模型,把债权价值先算出来。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债券存续时间的选取“。现在wind上看到的债券价值和相应的ytm,都是按照不转股持有到期(一般是5年左右)的累进利率计算出来。但实际情况是,过去退市的共109只转债统计,实现转股成功比率是95%左右,转股平均使用时间是2.3年(70%是3年内转股成功),也就是说“债券存续时间”实际平均是2.3年。如果不转股进入强赎,那么就按照约定的利率赎回。

我们随便选1个吉视转债按平均2.5年到期计算一下现值,算出来是92.9,显然比wind计算的80.6要高。这个很好理解,缩短了债券拿回来的时间,现值就高。按照这个计算,目前新发的这些转债,95%概率的情况下,他的实际债券价值是92左右!只有5%概率下,债券价值是我们看到的软件计算80多元,期望数是91元。所以历史上,转债基本上没有破过90元,除非碰到了违约事件。

目前转债没有发生过违约,因为转债发行的审查非常严格,发行转债的条件是roe3年加权6%,近3年要有30%净利润拿来分红,平均每年分红10%,债券余额不能超过净资产的40%,现在这么多上市公司,也只有几百家符合而已,大概近期1到2年能发的也就400家,要知道,能发转债的是上市公司中的优质企业啊,证监会已经真是用心良苦,帮我们筛选过一遍了,就怕投资者上当。

到底这个债权价格怎么变?显然,现在票息越高,久期越短,市场利率越低,同等级AA信用债到期收益率越低,现在的债权价值就越大,由于转债票息利率条款大同小异,发行期限基本都是3-6年,所以去繁化简,抓住核心矛盾,债权未来价值取决于,市场利率未来走势,和同等级的AA债券与转债的信用利差!市场利率未来越走越低,并且转债的到期收益率下降的比AA债券下降地更快(利差扩大),这样债券价格就会越走越高!换句话说,现在市场利率越高,利差越小,转债就越便宜!

2、影响转债期权价值的变量的是什么?

普通认购期权价格取决于:正股价格越高越贵,行权价(转股价)越低越贵,到期时间越长越贵,波动率越大越贵,利率越高越贵(小变量忽略),这里需要重点说明到期时间。因为,转债的期权有所不同,一旦股价在转股价上方30%停留时间过长就要转股,期权马上就要到期结束。因此,当股价没有超过转股价30%以前,期权价格与到期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转股概率就越大嘛),而一旦股价超过转股价30%后,越快到期越好,因为到期就可以马上兑现期权实值部分了,期权获利就是为了在到期(时间价值为0)时,越快(gamma大)获得越多的实值(delta大)。而我们的转债95%概率是转股成功的,因此可以基本认为转债的期权价格与到期时间成反比,越快到期越好!当然,剩下的5%进入到期最后几个月还没转股的除外,想象下此时时间越少,转股可能就越低了,期权就越没价值了。所以,正股如何才能越快上到转股价上方30%且越远,从而实现越快到期越好呢?这取决于正股的波动率和趋势,而波动率取决于正股的市值大小、股价弹性,和以往的波动率,趋势取决于基本面条件。

另外,需要注意,转债发行规模有关系!因为一旦上涨进入转股期,就会出现债转股,这些新增的股(大股东配售的除外)会在市场抛售兑现利润,会压制正股价格,所以,转债发行规模越小越好,大股东配售比例越高越好,大股东配售多也侧面说明,他的转股价格、转股市盈率不会那么乱定。总之一句话,公司市值越小、股价向上弹性越好、历史波动率合适(经常没波动死气沉沉的不行)、基本面条件越好,现有趋势越明朗,发行转债规模越小,大股东配售越多,期权价值就越贵!这些变量对期权价格是如何产生影响呢?看下面。

(二)、转债的估值水平怎么定?

影响期权价格最重要的当然是正股价格,股价上升期权价格就上升,股价上升0.01元,期权上升多少?这就是期权的弹性,就是期权的估值。用转股溢价率(转股价/市价-1)表示,由于套利机制存在,转股溢价率一般不小于0,越接近0代表正股价越接近转股价,此时弹性最大,为什么?说清楚要花很大篇幅,记住就行了(简单说,此时期权是平直期权,delta是0.5)。

除此之外,还有吗?有,那就是股价向上可能的波动程度,波动越厉害就越贵(想象一下,波动大就有可能未来以更高价格收场嘛)。正股波动率上升1%,期权上升多少?用vega表示,vega什么时候最大,也是转股溢价率越低越大,为0的时候最大,为什么,说清楚也很复杂,记住就行了(简单说,此时是平直期权,vega最大)。总之,决定期权价格弹性(估值水平)的就是转股溢价率!

(三)、为什么转股成功率高达95.4%?

必须先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先上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7月31日,两市共退市109只可转债,其中阳光转债、澄星转债、双良转债、唐钢转债和新钢转债5个因为发生回售或到期未转股成功,其余104只可转债都转股成功!它们退市价格分布如下图,有72%分布在150元—300元区间内,理论上收益还是很高的!!

转股高成功率的原因是强赎和回售条款。上图这个规律有可持续性吗?如果仅仅是历史归纳法,这是不能信的,不过这里涉及大股东的利益和心态问题,就可以变为可信的演绎法了。大股东低息借了一笔款,本来5年后要还,吃进去的肉到期了要吐出来,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选择不还!所以一定要在发行期内,把股价设法至少一次弄到转股价30%以上,让大伙全部转股,并且越快转股大股东也越开心,因为我连1%的利息都不用付了!如果明天就转股,那就等于立即定增,如果是牛市,那就是高价定增。怎么实现呢?三种办法:发布业绩利好或者增持回购、下调转股价、借助大势和概念让股价自己上去,总之我一定要千方百计实现它。同样的,大股东只要还有口气,也绝不允许发生回售还钱的事情,如果股价低于转股价下方30%持续一段时间,真要回售了怎么办,也是三个老套路。有没有例外,有,比如公司实在太烂涨不起,股权太分散没法投票下调转股价,大盘又处于大熊市。阳光转债05年不成熟比较傻白甜不管它,唐钢转债12年熊市下修被否(首例)、澄星转债12年熊市下修没通过(首例到期寿终正寝),双良转债12年熊市自己太作下修幅度不足,新钢转债13年熊市三次下修难敌大盘下跌。所以,一句话总结,只要别实在太背,总是能转股的,大股东也真的都尽力了,他们也有转债啊,真的变成债券持有到期了,听天由命吧,就认亏机会成本吧,不会有实际损失的。

注意一点,不要把大股东想象的太美好,没出现回售,他是一般不会去当大好人,去主动下修转股价的,所以也不要去博这个条款,好事不会轮到你,反而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另外,所有转债中回售的转债、强赎的转债比例实在太低,所以期权价值里面就没必要再管这三个权利的价值了,真要计算,算一堆公式也毫无必要。

(四)、历史上与现在的转债相对估值水平如何?

前面总结过了,转债的期权部分估值水平取决于转股溢价率,越低越好。债权价值的估值水平取决于债券的久期(利率下降一个点,带来的债券价格变化),久期越高越高。债券对于期权是个小变量,忽略!

先比较历史上转债的估值(100元价格的转债对应的转股溢价率)水平。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画了好几张从08年到现在统计图。不上图了,直接说结论,最低的时候是是08-09年8.7%,13-14年9%(想象下为什么?熊市,正股压pe,转债压转股溢价率),10%以下是很低的水平,10-15%是正常平均水平,15%以上是高的。那我们现在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处于什么水平呢?2017年从15%上到25%,前段时间最低到5-7%,现在又上来了,12%左右,没错,12%现在处于低估但也不是那么低的水平(所以前段时间如果7%左右买,估值的这部分钱就赚到了)。

说句提外话,这段可以不用看。估值水平可以用100元价格转债对应的转股溢价率来表示,也可以用转股溢价率为0的转债价格表示。前者是某个行权价对应的期权delta,后者是平直期权的IV隐含波动率!我们一定要买IV最低的期权,它最便宜。

(五)、只比较历史估值水平够了吗?

当然不够,弹性再好,正股不涨就是然并卵,正股怎么会涨,鬼知道啊。大概就是前面黑体字里的基本面、趋势度、发行转债规模(未来债转股是新增供给)、大股东配售比例决定。所以一定要选择好股,怎么选,这篇文章超纲了,我不管。

但是这里必须注意一点,前面提到的发行规模! 两个底部13-14年发行规模903亿,08-09发行规模124亿,现在存量是1200亿,目前有200家(含拟发)发行,最近1-2年能够发400家。18-19是每年3000亿,19年高峰期存量可能是5000亿!19年后有些退出,大概稳定后是3000到4000亿存量。过去退市的107个转债总共才2500亿!看到这里,傻眼了吧,为什么转债估值前段时间被压的这么低到历史最低的5-7%,为什么破发?对比下17年A股共定增9500亿,转债现在基本就是个定增的工具嘛(只是要求提高了)!背后的本质是大家预期转股后,股票的供给会很多,股价就不容易很快上到转股价上方30%完成转股,这个时间就要拉长,可能以后要从2.5年变到3.5年?那么年均收益率就会降低,买的人就少了。这是很大的与以前不同的变量,不要刻舟求剑!

只看正股还不够,前面说过,波动率也很重要,如果现在波动率已经很厉害了,那代表着未来波动就可能没那么厉害了,弹性再好也没用,波动率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均值回归(比pe的均值回归可是灵多了,因为人的情绪会消退,冲动生气后几天也就好了,而pe就比较慢)。这个必须在这篇说清楚。必须再比较下历史上的波动率水平。

不要去看wind计算出来的IV,它的计算公式不知道,用起来是没底的。我们自己定性判断加适当定量。IV这个东西真麻烦,是股价继续向上可能的波动厉害程度,由公司市值、股价弹性、历史波动率(HV)决定。还是老方法,一定要去繁化简,抓核心变量,对于整体来说,选择发行规模与历史波动率我认为就可以了。原因思考下?历史波动率如果现在越低,意味着未来波动可能会越大,波动率最大特征之一是均值回归,静极思变嘛。发行规模大转股就大,就制约了向上波动的程度。当然其他条件最好是市值小、pe低、趋势明等等,但都是次要矛盾,并且谁说市值、pe低未来波动就一定高呢?。那先看上证指数历史波动率,我们与最低的08年11月-09年5月,和13年3月-14年9月两个时期做对比。08-09期间是24%-57%,平均40%。很大对不对,充分说明了当时金融危机附近的高度波动,当然市场比现在不成熟很多。13-14年期间是10%-27%,平均是16%,因为长期熊市后平缓了很多。再看我们近一年的波动率水平是8%-12%,非常低,比熊市还低对不对,现在代表上证50的中国波指20%不到,一方面是慢牛比熊市肯定低(好理解啊,熊市更恐慌嘛),另外一方面50期权上市也稳定了波动率,我在“期权与衍生品对市场运行的重要作用”这篇文章说明过原因。当然,你肯定会问,现在体量大了,波动自然平缓了嘛,没错,可是M2大了!这个变量是个影响很小的变量,忽略!

可以总结了,现在的历史波动率是低的,这是好事。但是发行规模是很大的,未来1/2年的存量规模,是以前所有退市转债规模的约2倍,是13-14时候的5.5倍。要知道这些债转股都是要抛到市场来的,所以估值压缩是合理的!

(五)、那现在可以买哪个?

前面说了,10%以下是很低的水平,10-15%是历史正常平均水平,现在12%低估吗?考虑历史上总共才发行2500亿,未来18/19年存量约3000-4000亿,现在是1200亿存量,我认为12%并没有低估!还得往下打,最近的转债上来是因为正股上涨,带来转债估值也上涨(类同股票价格涨pe涨),转债的估值一定会下去的,并且我认为未来1/2年一定会常态化维持10%以下溢价率!且由于发行规模大,平均转股时间必然从过去平均2.5年延长,多少年只能估计。

既然如此,未来转债是很难赚到估值的钱的,并且估值低,正股同样涨1元,带来的转债上涨的幅度就要小,意味着更多要正股的上涨才能赚到转债的钱,核心就是要选好正股。当然,前面说了,波动率处于历史低位,是可能赚到波动率上升的钱的,这个可以抵消一部分。多说一句,除了转股溢价率外,越远期的期权它的vega越大,也就是同样波动率上涨1%,发行期长的转债上涨幅度更大!

我们买转债,最好的方式,就是持有2.5年这个平均转股时间(未来时间会延长),前面统计过,这个收益率是非常可观的。反正95%概率(未来发行规模大这个95%概率也会下降,但不会降太多)情况下是130元以上(历史是78%概率高于150元)寿终正寝,那我们就把转债当做到期130元回售的债券就好了。然后我们就假设现价转债买入,然后按130元到期回售价格,加上每年的票息收益,计算下年化收益率最高就可以了。当然,最好排除下那些真的可能碰到5%的概率转股不成功的标的。

那核心问题变成了这种债券的预期到期时间要最短,这样年化收益率才最高,显然,现在存续期越短,转股溢价率越低(股价超过转股价很少,实现30%目标就简单)、股价向上弹性越好、历史波动率合适不能过高(但又不能没波动,常年死气沉沉的不行)、基本面条件越好,现有趋势越明朗(趋势下跌肯定不好),发行转债规模越小,大股东配售越多,那么转股完成的时间就越短。另外我觉得小市值股票波动可能更高,尤其是现在他们跌了这么多,在低波动率下,最可能回归高波动率。再一个,前面说过了,为了更多赚取波动率提升的vega收益,同样条件下,选择发行期长的转债为好。

按照这个来筛选,把现有所有转债,按照预期平均到期时间从2.5年延长到3.5年(现有转债平均发行期是6年,历史上是5年,3.5年完全是我拍脑袋),先算出到期收益率。然后取前面的20个,再按照上述发行规模和大股东配售比例指标(基本面、趋势、波动率、市值、存续期因素我没管),选出最好的5个(不含票息收益)。结论是:嘉澳转债8.2%,泰晶转债7.6%,永东转债6.3%,特一转债7.7%,迪龙转债7.8%。还有2-3年存续期内的电气转债8.7%,航信转债9.2%,格力转债9%。然后可以自行按基本面、趋势等这些主观再从里面选择一遍。这个收益率90%概率(我认为仍然不会低于90%)保底的,然后留有了两个可能,一是可能快于3.5年转股到期,二是最后可能高于130(大概率)。比绝大部分理财都要好的多的多吧!另外,未来债券价值是会提升的,因为今天国债收益率都是4%左右,市场利率太高了。

(五)、结论

1、转债的本质是一个下有底,上有顶的结构化债券,只要能坚持持有到期,收益非常可观,会超过绝大部分投资者的收益且风险极低!这是普通投资者的利器、利器、利器!本质上是赚制度红利的钱(对,放心赚,跟新股差不多,是证监会给的,只是要更加耐心)!如果巴菲特可以买,我觉得他会买完中国的全部转债,只是美国没这么好的政策条款。

2、现在转债总体估值水平是并没低估的,未来可能常态化维持10%以下转股溢价率,平均转股完成时间也会延长,这是由于发行供大于求造成的,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因为转股仍然是大概率发生,供需矛盾总会退去,随着发行的进一步扩容,选择下跌后的转债,并且发行规模越小、大股东配售比例越高、对应的正股基本面越好,这样最好!那就是有优势了!

3、转债依然非常有优势。作为债性来说,90元是非常难跌下去的,作为股票期权属性来说,尤其是未来如果发行规模扩大进一步下跌压估值的时候,持有到期转股的很好选择,会有很高的收益率和可能性。

欢迎关注:

可转债的有限期和转换期限是多久?

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6年,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就可转换债券而言,其有效期限与一般债券相同,指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偿清本息之日止的存续期间。转换期限是指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票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滚丛期间。大多数情况下,发行人都规定一肆源个特定的转换期限,在该期限内,允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按转换比例或转换价格转换成发行人裂备态的股票。

通来自常情况下,可转换公司言武度进概对债券赎回期限越短,则()。A.转换比选赵言你半率越高B.越有利于转债持断找谁意零派有人C.赎回价格越高D.赎回的期权...

正确答案:ABC通常情况下,可转换公司债券赎回期限越长、转换比率越低、赎回价格越低,赎回的期权价值就越大,越有利于发行人。相反,赎回期限越短、转换比率越高、赎回价格越高,赎回的期权价值就越小,越有利于转债持有人。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