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对金融挺感兴趣的,想换证券或基金公司的工作,有什么要求吗?
个人在证券行业十几年,基本上各种公司都接触过,就个人的经验来说,你对现在的工作不感兴趣,想换到证券或者基金公司工作,这个相对比较容易,但想在证券或者基金公司找一份好工作却非常非常难。
证券、基金公司大致可以分成持牌和非持牌两类国内从事证券,基金业务的公司非常多,至少可以简单分成两大类:持牌的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公司以及没有持牌、游走在灰色地带、做着证券,基金相关业务的公司。
换行进证券基金公司一般岗位容易,高端岗位非常难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换到证券、基金公司工作,具体指的是那一类。如果是持牌的机构,你必须有证券从业,或者基金从业资格,起码得是本科文凭,而且请注意,这只是一般销售岗的基本要求,如果是从事投研,承销,交易等重要岗位,起码得是重点院校的硕士学历,而且这些岗位招半路换行的人概率不大。
如果是前面说得第二类机构,即那些从事证券,基金相关业务,没有持牌,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公司,想进去工作比较容易,它们更看重你的销售能力,你口才好会营销一般就可以了,但是,这类公司存在比较大的法律风险,容易出事。
目前的现实是,你想换行到证券,基金公司,并不是说没可能,但现实的问题是正规的证券,基金公司要求非常高,半路出家不容易进,能进的可能都是销售岗位,高端岗位竞争非常激烈,而非持牌的投资公司存在法律风险,容易出事。
正规的金融企业最看重的几种能力持牌的金融企业最看重的几种能力,无非是搞定客户的能力,搞定渠道的能力,以及搞定市场的能力。如果你能直接搞定客户,能为一个公司带来天量的客户资源,或者搞定各种渠道为公司带来天量的客户,想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很容易。如果不具备这两种能力,你只能通过持续的在市场上赚钱,树立口碑,让人认可你的专业能力(搞定市场),想要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也比较容易。
明星基金经理辞职基金应该继续持有原基金吗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基金经理的更迭是否对其投资回报产生直接影响。业内人士均认为基金经理,特别是明星基金经理的离开对投资者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对基金情况有很大的影响。”数米基金研究部主管王炜如是说。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基金经理队伍“人来人往”,但一些新晋的基金经理能力并不一定较所谓“明星经理”弱。徳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就表示:“现在许多年轻的基金经理慢慢成长起来,很快就会有新的明星经理出现了。”那么,那些因“认准”明星经理而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在基金经理更换后,还需要继续持有原基金吗?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需要进行衡量与仔细评估,再决定是否对其投资进行调整。“对于新接手的基金经理,要看看他过往的业绩,如果基金出现了下跌的情况,那要考虑是基金经理的原因还是产品的原因。”凯石工场副总经理张剑辉对记者表示。 对于正打算购买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的风格一般都很重要,他对市场的匹配性和适应性,是影响基金最核心的要素。除此之外,就要考虑该基金的业绩稳定性了,比如看看往年的业绩情况。”江赛春如是说。而数米基金研究部主管王炜则建议,准备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可把基金经理的因素排在靠后的位置,“虽然基金经理的能力占很大因素,但基金经理的能力后面还有他的投研队伍和平台所发挥的作用,应先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基金产品设计,再考虑基金经理。”张剑辉也表示,如今许多产品设计特色越来越鲜明,“这样的产品对团队的依赖比较少”。
重仓的基金基金经理离职了怎么办
如果持有的基金基本要素发生了变化,壹佰金上有解答,比如之前的基金经理离职了,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又没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或者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和管理能力都在走下坡路,这时可以考虑将基金赎回,并转换成其他基金。
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有什么影响
基金的业绩是团队合作的共同结果,基金公司可以通过有效调动公司中的各种资源,努力提高基金业绩以保证稳定的规模和资金流入,基金经理的更换或离职对基金的业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不同,对基金的业绩也会有影响,建议研究一下更换的基金经理的风格。这样更有把握
基金经理辞职去做公务员,百万年薪的职位不香了?
近日,一基金经理考上公务员后辞职的消息登上热搜,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就此事展开讨论。独角金融发现,还有多位基金公司员工同样考公“上岸”,且与前述基金经理一样出现在拟录用人员名单中。
金融行业历来被贴有“多金”标签,备受求职者追捧,这份百万年薪不是梦的工作现在不香了?
1
前嘉实基金经理考上公务员后离职
近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会官网发布《中国证监会2021年度拟录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示公告(第一批)》,高峰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第一行,被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录用,职位是监管七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主要从事发行承销监管工作,而他的原工作单位是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嘉实基金”)。
对此,有网友调侃道“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
来源:中国证券会
嘉实基金在1999年3月经证监会批准成立,截至7月8日,旗下拥有223只基金,资产规模为7835.35亿元。
7月2日,嘉实基金连续发布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均与高峰有关。公告显示高峰因个人原因离职,已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嘉实基金内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高峰的辞职比较突然。
来源:公司公告
2
投身金融6年,管理31亿规模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高峰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曾任工商银行(601398.SH)金融市场部外汇及衍生品交易员。2015年加入嘉实基金任指数投资部指数研究员,离职前担任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一职。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高峰曾管理过19只基金,总规模为31亿元。从任职天数上来看,高峰管理嘉实恒生中国企业和嘉实创业板ETF两只基金的时间最长,任职天数为2年92天。嘉实基金2021年新发行了19只基金,高峰管理的有6只,占比31.58%,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4.14%。
从公司公告了解到,高峰离职之后,其与同事共同管理的基金由其他经理继续管理,此前由高峰单独管理的基金则更换了新的基金经理。
从任职回报来看,其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率为90.83%,对应的基金为嘉实创业板ETF,但是规模并不大,只有4100万元。最差的为嘉实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投资回报率为-12.90%;
从投资规模上看,其管理的基金规模普遍不高,最高的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规模为4.39亿元,最低的嘉实中关村A股ETF仅为700万。
来源:天天基金网
3
金融圈工作吸引力减小了?
除了嘉实基金高峰,易方达李维、东方基金李雅蓉和汇添富基金杨冰青也出现在证监会2021年拟录用名单中。虽然考到证监会,但实际工作内容仍涉及资本市场、金融领域。
Wind数据显示,从基金经理任职年限统计分布来看,任职5-10年的占比最高,为27.16%。而任职十年以上的凤毛麟角,占比仅为5.46%。
目前共有10家基金公司出现离职情况,离职人数总计18人。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最多的是博时基金和嘉实基金,两家均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其次则是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和鹏华基金,均有2位基金经理离职;富国基金和工银瑞信则各有1人离职。
来源:Wind
基金经理一职门槛高,收入高,业绩好的话会拿到百万甚至千万的薪资,此前网传诺安基金的蔡嵩松曾拿到7000万的年终奖,但高薪背后是高压。
据了解,大部分基金公司都有业绩排名和末位淘汰制,虽然部分基金公司在考核制度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主要注重三到五年的长期业绩,但是短期业绩也不能完全忽视,在年终奖发放等考核中短期业绩也是考核的指标之一。而且大部分机构仍然推行末位淘汰制,这对业绩不突出的基金经理来说压力还是很大。一位公募基金经理人坦言“业绩压力让他感到非常焦虑”。
其次挖角和人才转型也是基金经理离职的重要原因。随着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私募、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壮大,一家公募机构负责人表示“资产管理行业的关键是人,但是因为行业激励和产品创新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公募的投研人才正在向私募领域转型,使得私募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而公募的人才却不断流失。”
另外基金公司的待遇和职位不理想也会加速基金经理的离职,近年来业绩表现比较好的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基金经理转型似乎也不难理解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独角金融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及作者!未经允许擅自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独角金融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我的基金赚了159%,基金经理却辞职卖书了……”
导读:今天早上,有小伙伴私信bo姐,说自己基金的基金经理辞职了,一直很喜欢那位基金经理的风格。问bo姐该咋办,bo姐帮她诊断完,顺便统计了今年基金经理的离职情况,数字还是蛮惊人的。今年以来,已经有167位基金经理离职,比去年同期猛增40%。就连网红基金经理肖志刚,也辞职开书店去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咋办呢?
离职人数暴涨40%!
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有167位基金经理离职。而2017年、2018年同期,这个数据是118位、122位。就是说,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比去年同期猛增了41.53%。
bo姐给大家简单列一下:
截至9月10日,基金经理离职最多的是广发基金,有8人离职。汇添富、东方基金分别有7人、6人离职,泰达宏利、平安基金、富国基金、中欧基金分别有5位基金经理离职。
从基金经理变动率来看,就更吓人了!
截至9月10日,中泰证券资管和弘毅远方,哥俩以300%变动率并列第一。然后嘉合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凯石基金、国融基金,4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变动率超过100%。
这个数据怎么算的呢?
bo姐给大家举个栗子:
比如凯石基金,目前基金经理是4人,今年新聘请了2人,同时0人离职。那么年初就是有2个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变动率就是,(2-0)/(4-2)*100%=100%。
相对来说,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变动率较小。
在138家基金公司中,按照基金经理变动率排名,易方达、华夏、汇添富、博时、富国等巨无霸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变动率总体较低。同时呢,它们也能快速招聘到更优秀的基金经理,相对来说人员较稳。
离职原因分析~
167位基金经理离职,bo姐觉得有俩原因:
一是业绩不佳,业绩差,下课走人是理所当然的;二是“跳到”更大的平台,或者想创业、转道奔私等等。
咱们先看第一类,因为业绩离职的!
过去几年股市大起大落,比如2015、2016、2017、2018,每一年都是结构性行情,2018年甚至全市走熊。
这样的行情,对基金经理就非常的“考验”。业绩做得差劲的基金经理,必然要离职,才能跟投资者交代。
比如吧:
广发基金离职的8位基金经理中,有两位在管理广发转型升级混合一年多时间内,基金净值跌幅超过30%。
然后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基金选择性空仓了。完美错过今年的大好行情,甚至,基金“空仓”空到了现在!
基金的股票仓位,在2018年年报时还有74%,然后一季报时降到了8.8%。最新中报,也只有15%的样子。
基金净值也跟着凉凉,在地板上躺尸。
这种操作,下课走人也是情理之中了。
另一波,则是业绩好被挖走,或者是自己去创业、做私募等等的。
合格的基金经理是稀缺资源,不是学校里可以教得出来的。需要经验的积累,更要经过市场对其业绩检验。
除了公募、私募、券商资管、保险,新近成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也非常希望“挖到”有实力的基金经理。
比如今年6月开业的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招聘信息就明显透露出,对实力派基金经理的偏爱。
还有基金经理离职,是因为奔私。
不过,奔私这条路可不好走,想跟着去买私募的,也最好先观望下。
王海雄,前华夏基金首席投资官。2015年辞职创业,自创百毅资本。发行了7只私募产品,6只提前清盘。还有前“公募一哥”王亚伟、“公募一姐”王茹远等等。
这种失败案例,实在是不胜枚举。
一位奔私的基金经理,曾吐槽自己压力很大:
“2015年成立私募后,原本想着和以前的客户资源做个衔接,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近几年外部环境波动大。有些客户已经自顾不暇,说没有募资压力是骗人的。”
还有一些基金经理离职,想去追逐梦想?
前几天,天弘基金的肖志刚辞职,跑去开书店。
肖志刚是有名的“段子手”,基金经理中的网红。在蚂蚁财富上肖志刚拥有超过24万的粉丝,在雪球上也有近13万粉丝。
他管理的天弘永定价值成长,成立以来收益率159.50%。
这个是他的告别信,大致意思是年复一年的做同样的工作。觉得自己没得到什么,现在要去投身实体经济!
开书店!卖书!
哎,bo姐也只能狂写“666”了。
基金经理离职,基民怎么办?
bo姐一直跟大家说,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可是“遇人不淑”、半路上变天了,基金经理跑路了肿么办?
哈,大家莫慌呀~
一般来说,基金经理的换人,对于货币基金、纯债券型基金的影响不大。因为这两种类型基金,比较稳定。
相对来说,基金业绩的波动不会很大!
再说到被动型的指数基金上,指数基金主要是跟踪、复制指数的。基金经理的干预范围,其实比较有限的。
所以对于这3类基金,换人影响不大!
需要大家多多关注的,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这种的主动型基金,受基金经理换人的影响就会比较大。
这是因为: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擅长的投资领域,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自然就会影响到基金业绩!
首先,可以观察下接手的基金经理水平咋样。业绩是第一个考量指标,另一个是操作风格是否符合你胃口。
比如你本来是想着做价值投资的、长期投资的,结果来了个换手率较高的基金经理,就可就南辕北辙了。
两个指标都符合的,可以给基金经理一段“考察期”,考察基金在更换基金经理后的表现。
在考察期内,可以参考同类型基金的排名情况,进行对比。如果考察期结束,基金的同类排名跌出了前1/2,那么,就时候考虑更换基金了。如果基金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就不需要折腾了。
bo姐举个栗子:
丘栋荣从汇丰晋信跳到中庚基金的时候,接手汇丰晋信大盘的基金经理是郭敏。
当时很多人担心,郭敏以前管理10亿+的盘子,跃升到管理高达60多亿规模的盘子,似乎不是那么容易。
加上行情不给力,这只基金的基金规模,也在换人后降了一半。
不过,郭敏此前的两只基金,收益排名靠前,业绩回撤也控制得比较好。
投资风格上,偏向于买一些低估值,低PE,高ROE的股票,做逆向投资,等待赚取平均回报。所以在2018年的大跌之后,割肉并不是好选择。
从2018年4月28日开始任职,郭敏现在已经任职1年多了。任职以来,汇丰晋信大盘的任职回报是12.10%。
同时段、同类型的915只基金中,同类基金平均收益是5.28%,郭敏大幅超出,同类基金排名也比较靠前。
如果觉得新基金经理差点意思,那可以看下,离职的基金经理是否去了别的基金公司?
有些基金经理离职之后,去向还是公募基金,只是换了个供职东家而已。如果是十分看好这个基金经理的,可以考虑继续跟随基金经理,继续买他产品。
比如原先是丘栋荣粉丝,那就跟着买这几只新发的呗。对于一拖N只的,买的时候注意下基金规模,避免遇到“挂名”基金。
那如果新换的不给力,原基金经理奔私,或是“卖书”去了,就再另觅良人吧。
觉得文章不错,不妨“转发分享”下,。
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未满航()主动提出辞职的,应当严格遵守房话村婷后女提整又径热法律法规和聘用合同竞业禁作措临总己夫止有关规定,并向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
B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我的基金怎么办
基金还在账户里,基金经理离职,都会有新的接任,要是怕新的基金经理技术不行,可以先赎回你的基金,看看行情再说
有些技术很牛的基金经理可以自己买股票赚大钱,为什么要替投资者打工?
想象一下,一个基金经理自己有500万,一年能赚20%,也就是赚100万。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5个亿资产,提成1%,这就是赚500万。
这种情况试问自己炒着玩呢,还是管理资产呢?
基金经理赚的是什么钱,这要区别对待,首先基金经理分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经理赚钱的方式公募基金经理赚的是资产规模的钱,对于公募基金经理赚的不是业绩的钱,而是基金规模的钱,但是两者不矛盾,基金业绩好了,买的人自然就多,规模自然就更容易涨,管理费自然就赚的多。不过规模过大也会反过来影响基金的业绩,因为规模过大资金量太大管理和调仓的难度都会加大。
一个基金涨势比较好,有个20亿——50亿规模不足为奇,管理费一般在1%——2%之间,就按1%算那么管理费也要在2000万至5000万。当然这些钱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之间要分成,不会都给基金经理。
私募基金经理赚钱方式很多的私募基金经理都是在公募基金做的比较好之后,出来做私募基金经理的。他们的赚钱方式是与收益挂钩,比如赚取收益的20%,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5亿资产,翻倍了变成10亿,那赚的5亿私募基金经理就可以获得一个亿的奖励。和上面公募基金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差的不少,当然了私募基金经理也有风险,就是基金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可能就没有收入。
从私募基金经理的赚钱模式可以看出,私募基金经理容易为了赚更多的分成而更基金,甚至可能会举杠杆操作,行情 好的时候可能赚的盆满钵满,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可能赔的清盘或者跑路都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早点也给别人管理过基金,收取超额利润。
综上就可以看出基金经理是一个比较暴利的行业,特别是能力很牛的基金经理会被市场热捧。基金圈炸了!百万年薪基金经理,集体辞职去做公务员?
今日福利
这些年留学生求职热门行业是什么?
金融圈绝对排在前列!
但近期却有一条新闻令人大跌眼镜
基金经理辞职做公务员!
一边应届生拼命想挤进基金圈
另一边却有基金大牛跳出基金圈
基金果然是个圈!
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近期,嘉实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高峰在任职仅37天后,便辞去了基金经理职务,一度引起业内不解。
随后,证监会的一份拟录用名单给出了答案:高峰去做公务员了。
根据中国证监会2021年度拟录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示公告(第一批),经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等程序,确定高峰等87人为中国证监会拟录用参公单位工作人员。
具体来看,高峰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监管部,监管七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
除了高峰,还有这些基金人成为了公务员!
除了高峰,还有一大批基金从业者一起考上了公务员!
1.易方达李维
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拟录用人员名单(第一批)中,原易方达基金李维拟任广东监管局辖区会计类监管岗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
李维的专业为会计,中基协资料显示,李维2019年5月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并入职易方达。
2. 东方基金李雅蓉
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拟补充录用人员名单(第一批),原东方基金李雅蓉拟任辖区财金类监管岗位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李雅蓉的专业为数量经济学,2017年7月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并入职东方基金。
3.汇添富基金杨冰清
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拟录用人员名单(第一批)中,原汇添富基金杨冰清拟任上海监管局计算机类监管岗位一级主任科员级以下职位,她的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一直以来,基金经理一职向来是众人钦羡的岗位,高薪、学霸等一系列光环笼罩在这个领域。
但由于他们面对的资金往往是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级别,对于资金安全的要求以及对于投资的能力要求,也决定了这个岗位存在较大压力和挑战。
与此同时,大部分基金公司都有业绩排名和末位淘汰制,虽然部分基金公司在考核制度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主要注重三到五年的长期业绩,但是短期业绩也不能完全忽视,在年终奖发放等考核中短期业绩也是考核的指标之一。而且大部分机构仍然推行末位淘汰制,这对业绩不突出的基金经理来说压力还是很大。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人坦言“业绩压力让他感到非常焦虑”。
外部因素,如自身转型需求,促使基金经理离职!
其次,挖角和人才转型也是基金经理离职的重要原因。
随着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私募、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壮大,一家公募机构负责人表示“资产管理行业的关键是人,但是因为行业激励和产品创新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公募的投研人才正在向私募领域转型,使得私募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而公募的人才却不断流失。”
基金大牛纷纷涌入的公务员——证监会待遇如何?
薪资高于公务员
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属参公事业编制,工资走中央财政,整体工资水平是高于公务员,处于社会工资的中上等,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
可落户任一地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落户!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能落!
薪资构成中,包含各类奖金、补贴
证监会公务员的薪资体系为基本工资+五险一金+各项补贴+奖金+节日福利。
基本工资也就是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贴有住房补贴、医疗补贴、出勤补贴、地区差别补贴、车补......
除了成为公务员,互联网战投也是不少基金人的转型选择!
基金人的转行选择,除了不少选择公务员,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大热的互联网行业,尤其是近几年火热的互联网战投部!
背靠财大气粗、掌握技术的互联网巨头,旗下的战略投资近些年来也是风生水起,早已跻身金融业的领先梯队。
在互联网公司,做战略投资的Entrylevel,薪资基本从15k起,每年能拿14-16个月薪资。
从互联网公司战略部招聘需求来看:学历背景本科、研究生均可,Targetschool并不是战投招人的决定因素,有互联网公司战略部或者咨询公司、金融行业的实习经验者优先虑。
由此,互联网战略部堪称基金经理转行,切入互联网行业的最佳选择。
除了公务员、互联网,
私募也正在成为无数基金er转行的首选
如果你不想转行,还想从事基金业,那么私募是你的最佳选择!
这些大牛都是“公转私”!
百亿私募大本营中就有不少核心人物与创始人均有在公募基金工作的经历。
包括:
淡水泉赵军、景林资产高云程、千合资本王亚伟
拾贝投资胡建平、盘京投资庄涛,
高毅资产的邱国鹭、卓利伟、邓晓峰等
为什么大牛们纷纷选择“公转私”?
首要因素,自然是更高的薪资。
“私募基金更追求绝对收益,没有仓位限制,也没有公募基金每天业绩排名的压力,基金经理操作的自主空间更大。”北京一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管理差不多的钱,干一样的事情,私募可以提取业绩报酬,公募则要看领导和股东的脸色,不少同行心里都多少有些不平衡。”
根据WSO统计的私募行业各阶段工作年限的薪酬水平如下图:
以占比最高的1stYearAssociate为例,年薪能够达到219000美金(约合税前151万人民币)。
即便是入门级的1stYearAnalyst,年薪(工资+bonus)也高达11.2W美元!
其次,私募的晋升路径更通畅。
具体从级别与职能来看,是这样的:
先从Analyst做起,然后发展到Associate,主要工作是:项目分析/执行基本工作,比如:行业基本面分析、公司竞争优势/市场地位分析、公司成本结构分析、收入/利润预测、行业专家访谈、管理层访谈、法律文件审阅。
到了VP(相当于Director)级别,可以独立带项目,包括:领导项目分析/执行工作、部分项目拓展;成为ED(ExecutiveDirector)之后,就要承担开拓新项目的工作。MD(ManagingDirector)不做具体的执行工作,更多做的就是项目拓展。
国内有哪些知名的私募公司值得进入?
根据国内权威《清科集团—2020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2020年国内排名前10的常青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如下:
IDG资本、君联资本、深创投、赛富投资基金、达晨财智、华平投资、鼎晖投资、红杉中国、GGV纪源资本、北极光创投
私募那么好,如何能进入?
1、高学历
先说学历。私募可能是金融业中平均学历最高的行业。据了解,普通的公募基金从业员工,近60%的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本科员工占比40%,大专及以下的员工就寥寥无几;要求更高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9成左右的人都是硕士以上学历,还有1成属于本科,根据公开资料全中国仅各有一名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是大专学历。
2、通过面试
再看面试。部分公司面试难度堪比高考。位列难度排行榜前三的分别是HIGCapital,BainCapital和StarwoodCapitalGroup。
“请你估计一下纽约有多少窗户?”(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曾列出了美国25家最难面试的公司,这是排名第七的BainCapital面试助理顾问的问题。)
3、有相关经验
最后谈经验。一般来说,最大的几个PE都是招2-3年TOPconsulting和IB工作经验的人,稍小的PE也会选择四大advisory或者audit的人,但是几乎所有的PE都不招应届生。
没干过几年投行,没做过几年实业,谁相信你有经验看企业、懂企业、管企业?国外的PE,大多都是一流的投资银行家。
总而言之,一旦成为基金经理,就代表着你已经一脚踏入了财富自由的门槛。
奋斗几年,即使转行,也不会太差,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互联网、私募,都在欢迎这基金经理的到来!
本期精选福利
福利一、独家 | 私募基金基础知识汇总
入门这一份就够!
福利二、资管/证券/基金校招笔面经总结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
福利三、PE推荐必读书籍
从入门到精通
以上为部分福利截图
今日福利领取方式
扫码关注CareerFrog职业蛙
发送【PE】即可获得福利领取方式
本文部分内容由职业蛙收集整理自网络
参考自:中国基金报、教学视频分享、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