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海公司做什么的?
主营业务为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IDC业务,软件与服务业务以及锂电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目前的发展战略是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注重和聚焦通信业务。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涵盖了下面这三大类:通信产品、IDC数据产品和锂电材料产品。
锂电池电芯上市公司
锂电池电芯上市公司有:1、维科技术(600152):2020年净利润4914万。能源业务为公司未来主要业绩来源及发展重点,主要包括3C数码类锂电池、车用锂电池电芯、电动工具储能应用锂电池模组。2、星云股份(300648):2020年净利润5700万,同比增长1506.25%。因技术水平和市场定位差异,行业内企业有些仅供应锂电池电芯或锂电池部分组装环节的检测设备,有些仅提供锂电池自动化组装生产线的部分自动化设备,品种及应用领域较为单一。3、ST猛狮(002684):2020年净利润-18.14亿,同比长-1295.05%。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人才和技术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才储备充分,在锂电池电芯研发、车载电源管理、储能电源管理、新能源汽车研发等新业务领域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和人才竞争力。4、新纶科技(002341):2020年净利润-12.9亿。2017年12月7日发布公告表示,已审议通过正式启动锂电池电芯用高性能封装材料项目建设。5、华正新材(603186):2020年净利润1.25亿。华正新材2017年11月公告拟投资成立年产500万平方米锂电池电芯用高性能封装材料项目控股子公司杭州华正能源材料有限公司。6、ST新海(002089):2020年净利润-2.74亿,同比增长-476.14%。报告期内,公司更是相继参股了集动力锂电池电芯及系统研发制造于一身的江西迪比科和具备新能源电动车整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陕西通家,从而具备了从电动车整车研发生产到电动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的能力。拓展资料:1、上市公司(Thelistedcompany),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章第五节的相关规定,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2、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3、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请问一下股票上的ST是什么意思,如ST东海A
ST东海A就是股票业绩一年不如一年。就会戴上ST。
st新海主要产品?
主营业务: 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IDC业务,锂电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产品名称: 软件开发 、LED产品 、通信网络产品、IDC数据中心 、锂电材料产品
铁牛从坤泰车辆系统撤资了吗?
牛从坤泰车辆系统撤资了。2022年8月16日,ST新海(002089)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张恭泰及其一致行动人张蕾、济南云瀚及实际控制公司 ST 滨活动的济南国大复星退出**坤泰车辆系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坤泰”),铁牛集团将其持有的**坤泰 49% 股权以 1.0357 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济南国大复星。本次交易完成后,ST新海实控人将不再是济南国大复星。
请问为什么有的股票名字前面有"ST"这两个英文字母?
沪深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
新证券法实施或加速st卖壳!
2月21日文章《st板块能否跑出大牛》专门分析了st板块,主要是因为st板块指数呈现了比较诡异的技术形态(疑似变形的m形态),当时思路不够清晰,仅仅存有某些猜测或者是朦胧的直觉。
2月25日文章《市场深V透露哪些深意》,里面截图分析了2只st股票,分别是st新海002089和st信通600289,当时也是对技术形态比较好奇,两只股票都呈现m形态。
2月26日晚间,st信通公告"27日停牌核查异动";27日晚间公告称"尚未收到亿阳信通集团债务重整投票结果",28日复牌继续涨停;周末公告"重整方案获得通过",开启连板。
3月3日晚间,st新海公告称"实控人转让股权给国都证券全资子公司",意味着实控人将发生变更。市场猜测尚在三板的国都证券有可能借壳。这个消息非常突然,有点超出想象。
如果说st信通债务沉重企业重整是逼不得已,那么st新海转让控股权就有些匪夷了,因为st新海变卖子公司后保壳无忧,为什么突然转让控股权?经过思考我得到一个猜测:新证券法有可能加速st卖壳。
有钱人没有傻子,人傻钱多是个伪命题。st新海在保壳无忧的情况下转让控股权,猜测或有几个因素:1、对未来经营担忧;2、新证券法实施担心退市;3、找个好买家且保留部分股权也能实现资产增值。
st信通、st新海接连爆出大消息,这不是我所能预见的,所以不代表我有多英明,但通过再一再二事情,我们应该重视"现象"级变化:未来st股甚至包括非st的垃圾股是否会出现加速卖壳情况?值得思考。
当然必须承认,st板块是雷区,但是其中也有宝贝,雷中寻宝必然充满了凶险。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如果没有承担风险的准备和能力,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今日st板块分时走势比较强,难道市场也在象我一样思考吗?板块日线有大m形态,小时中又做了小m形态。最最垃圾的st信威竟然也涨停了。下图是st板块小时走势。
全球市场依然不稳。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超额准备金也下调50个基点,这是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紧急降息+降准。即便如此三大股指依然下挫近3%,超出了想象。看来美国的问题有点严重。
美国的问题,表面看是疫情问题,穿透看是资产泡沫和经济下行问题。特朗普似乎在刻意掩盖疫情,短期是为了星期二预选,更长期是为了维护股市稳定,股市不仅是特朗普的颜面,也是他连任的武器。
仅靠掩盖是不行的,越拖延问题就会越严重,如果后面迫于舆论压力开始全面检测,疫情数据会不会爆发?如果疫情爆发,一是有可能戳破股市泡沫,二是可能殃及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这才是最可怕的。
隔夜美股下跌,A股能够震荡不跌已经算是强势了,当然这也得益于亚太股市没跌,尤其韩国、日本不跌反涨。这是不是常态?后面如果美股继续下挫,亚太能否挺得住?
昨天提及的东宏股份、红墙股份、宝利国际走势尚可,东宏股份略强;与红墙股份同业的垒知集团、苏博特走势更强。水泥股中宁波富达是龙一,四川金顶是龙二,金顶有m形态做依托走势可期,当然前提是市场不能暴跌。
昨晚消息称"疫情过后有可能加快推出数字货币",但今天数字货币概念股走势一般,奥马电器、金财务联、金固股份等没有亮眼表现,或许是消息级别不够。数字货币、澳交所等政策或要等疫情过后的两会。
如果您喜欢沧海的文章,请点击右下角"在看"。举手之劳-即是回馈!
请问个股发生什么情况会被st,而st加星号又是什么意思
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股票。 由于“特别处理”的英文是Specialtreatment(缩写是“ST”),因此这些股票就简称为ST股。
ST股的春天要来了,但是某些ST股还是要小心
大盘指数继续下探,3200点今天被破了,ST板块的涨停潮也告一段落。低潮的时候要多反思,高潮的时候,要尽量多赚钱并且低调不要得瑟。
今天*ST正邦的反包很关键,毕竟最近的ST板块短线龙头在猪王身上。
但是ST股的面值退市持续下跌,对市场资金的心态也有一定的影响,昨天*ST榕泰的实控人被留置并且立案调查,又是一个意外的雷。
除了这些意外爆的雷,还有哪些不能碰的ST股呢?我说的不能碰,是指对ST股理解不深的新人,短线高手除外,真正的高手在啥时候,正反机会都能赚钱。
01
ST板块的房地产不要碰
今年玩ST股真要特别小心,不要去碰负债率高的房地产ST股,今年的房地产行业的原则还是房住不炒,房地产的大户都陆续暴雷,就算要救,保交房的前提下,也是救大不会救小,毕竟大户关系着老百姓住房的国计民生。
远离房地产ST股,以及主营业务依附在房地产上面的ST股。
02
ST股被立案的不要碰
如果你对ST股的立案结果没有研究,不要碰被立案调查还未出结果的ST股,因为你不知道立案后的结果,是一般性处罚,还是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如果你心里没底的话,建议你不要碰。
比如,今年要退市的ST新海,就是立案后的追溯杀。顺便把ST股立案的统计表发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03
股价快接近1元的不要碰
今年的退市原则:应退尽退,非标退市的这批以外,面值退市会成为主流的退市方式。
所以股价在1元以下的不用说了,在2元以下的,行业不属于国家鼓励行业的都要小心。很多时候,面值退市杀,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慢慢到来。
包括那些股价低,破产重整的行业不属于国家鼓励行业的都不要碰,你不知道那一波拉升,是真正的上升通道,还是退市前,烧的通红的接力棒。
那你说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市场不是还有涨停的ST股嘛。
市场的热点,超跌的破产重整的ST股,包括预期摘帽的ST股,就是这段时间ST股赚钱的热点,大家认真筛选,一定会有收获。
最近搞到游资大佬龙飞虎的操作心得,有句话说的很励志,“投资道路上,每个人合适自己的道路是不同的,但是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永远不要丢失那颗寻找的心。”
想看龙飞虎操作心得的朋友,文章随喜赞赏1元,找小助手ST股君领取。
再次重申,本文作者水平不高,脸皮很厚。 但是唯一的可贵之处就是真诚,客观。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的数据可能会有错误,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引用数据,或者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ST股重组》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是飞教头,非专家,非学者,非老师,中间略懂点ST股。
一个坑我来踩,经验分享大家的中年boy!
扫码顺手点个关注呗。
往期精彩文章
2023年的第一只重点关注ST股(999收费文章,已涨20%,介意勿点)
ST股的冬天快过去了,ST股的春天要来了
铁打的ST营盘,流水的退市股
加入还是坚守?人工智能对ST股板块的影响
从大年初一逛杭州博物馆,投资的认知怎么来的?读交写做盘
如何投资,你会更幸福
投资是多做选择题,少做判断题
没有三振出*,你为什么股市中要着急挥棒
从杭州医生杀女友,想起的股市思维-沉没成本
关于ST短线,中线和长线的思索
从不确定性中迎接2023年的机会
ST股市场研究的一点点小心得
ST股市场入门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想要在股市里赚钱,靠什么方法?
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真正原因竟然是这样!ST集体爆发,这轮行情过去了?
作者 | 崔鹏
本周大盘连续4天下跌,让不少投资者很受伤。而比起指数原地踏步,今天旅游酒店等消费股的集体回调,引起市场极大关注。
周四,统计局发布了远超市场预期的CPI数据,2月CPI同比增长1%,较1月大幅回落1.1个百分点。
此前,共有17家机构预测了2月CPI同比涨幅,预测均值为1.75%,其中最高的为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给出了2.1%的预测涨幅;最低为银河证券给出的1.3%。而正式结果公布后,CPI1%的同比增幅把所有机构的脸都打了一遍。
为什么CPI不及预期,会让消费股集体回调?
CPI数据的变化,既反映物价水平,也反映当前经济的热度。CPI持续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和经济过旺,比如现在的美国,就饱受高通胀困扰。而当CPI在低位徘徊,甚至为负的时候,就很可能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比如日本。
现在国内CPI表现比较低迷,也就说明国内消费依旧不振,大家消费欲望不强,商品价格也涨不上去。
不过,据聪明投资家观察,CPI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跟猪肉价格下跌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都很大。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CPI猪肉价格和CPI的相关系数甚至高达0.84,位列CPI篮子基本分类商品之首。
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白条猪批发价格在2022年10月达到阶段高点,此后持续回落,一度降幅超40%。这里面,除了猪肉供给过剩外,国民消费不给力确实也有影响。
来源:商务部
另一个则是季节性因素。春节假期通常是一个消费高峰,带动当月CPI走高,比如今年春节在1月,1月的CPI就同比增长了2.1%。相反,去年的春节在2月,因此用今年2月的数据去对比去年2月,本来就很有挑战性。今年2月CPI同比增长1%,如果算上季节性因素,其实表现并不算差。
不可否认,2023年开年,中国经济是以一个弱复苏的态势启航的,但真正决定国内经济成色的“关键时间点”,还要看4月和5月。
原因在于3月是今年中国的“政治大月”,从中央到地方,决定新一届的政府领导班子。所以,今年制定的绝大部分刺激经济的政策,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和各种基建项目,都要等“大会”结束,新领导班子任职后,才会开始全面启动。届时中国经济的后劲儿才会上来,是骡子是马,也要到时候再做预判。
除了消费股大跌,A股最近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炒烂行情”死灰复燃。3月8日,ST板块十余只个股涨停,其中*ST中昌、*ST新海、ST天润、ST泰禾等,*ST紫晶盘中一度涨20%
而据聪明投资家统计,3月以来,共有18只ST股涨幅超过10%。其中*ST泽达、*ST紫晶、*ST新海的股价分别累计上涨98.36%、68.42%和42.22%,涨幅在所有ST股中名列三甲。尤其是*ST泽达,此前股价在低位盘整近3个月,自2月28日开始,股价迅速攀升,7个交易日实现翻倍。
ST股三月以来涨幅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ST荣华、*ST金洲与*ST西源三只股票,因股价连续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已触及面值退市情形。另,A股中连续两年亏损,且最新业绩预告为续亏的ST股数有32只,这些股票也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资本市场炒作ST股已不是新鲜事,甚至退市股在摘牌前仍被资金热捧的情形也不罕见。不过之前聪明投资家就提醒过投资者,普通人买ST股其实就是一场赌博,虽然赔率很高,但投资者赌输的概率很大。
而“ST”行情这几天突然暴发,跟市场心态有很大关系。前两周大家在炒“chatGPT”,炒完之后却发现没得可炒了,大环境不好之下,没有什么题材可替代“chatGPT”。于是在缺少主线的真空期,资本重操旧业,打起来ST股的主意。
无论是歪打正着,还是提前布局,这波ST行情可以看作是“超烂超差”投资者的末日狂欢。据聪明投资家统计,32只连续两年亏损的ST股,持股股东户数竟高达116.98万户。而随着全面注册制铺开,垃圾公司的退市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这百万股民如果不能在公司退市前及时撤离,本金和投资收益都将打水漂。
另一件事儿则是今天突然爆发的“超导概念”。昨天晚上,网传美国科学家RangaDias团队宣布其找到一种新材料,可以实现了“近常压”室温超导,实现常温超导。
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关注。根据常识,超导体是一种比常规导体更为优越的无损耗导电材料。然而,现有的超导材料大都需要在极低温下才能工作,极大限制了它们的大规模应用。如果说有人真能搞出一个常温超导体材料,那能源传输、医疗、科研方面将会取得巨大突破。
有国外社交平台消息显示,报告会活动现场人满为患,甚至传出著名物理学家被保安拦在外面的画面。
来源:微博截图
不过,也有很多人对RangaDias提出了质疑。包括美国、德国、中国在内的科学家都认为,RangaDias对于学术缺乏严谨性,其研究成果很难被重复实验,至于技术商业化更是痴人说梦,要走很长一段路。
科学界态度谨慎,资本市场却热情高涨,周四超导概念强势起飞,永鼎股份、百利电气、法尔胜涨停,宝胜股份、西部超导、西部材料涨超5%,东方坦业、联创光电、汉缆股份等跟涨。港股浦江国际收涨33%。
从炒chatGPT到炒作ST股,再到热捧常温超导,A股的开年来的科技狂欢都是依靠海外的科技噱头来做文章,跟国内上市公司基本没太大关系。
很多普通投资者其实看的很明白,但国内的游资依旧乐此不疲,不断去追逐这些泡沫概念,与2022年比较实在的基建行情、新能源行情形成强烈对比。
资本市场炒作方向的转变,本质上还是凸显了市场对未来缺乏信心,对过去强势赛道的复苏态度不够坚定,无法形成合力,炒来炒去,最后都被虚无缥缈的概念带跑偏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