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主力持仓筹码(如何通过筹码分布辨别主力在持有股票还是出货?)

2023-11-19 09:40:40 59 0

如何通过筹码分布辨别主力在持有股票还是出货?

话说这个问题似乎困扰了很多炒股票甚至是只要有主力或庄参与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者,其实主力的意图没有那么紧张和神秘,因为金融经济是社会产物,了解和学习就少不了研究和了解所谓“经济人”或说经济参与者,嫌累的童鞋直接看黑体下划线部分就行。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到经济中这已经是废话般的共识了(跑远了),所以说到主力行为的逻辑,我想有几点小想法和大家分享,有什么问题可以探讨,特别的这里只说国内股市,因为我国并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大到国家经济小到个股主力甚至散户主要是跟随政府对于市场刺激和调控以3-5年为期限反复上下折腾的,政府调控和刺激的目的基本为了经济持续增长、民众充分就业,衡量这一周期的界限大体参考2个数据,一个是CPI一个是社会成品库存。当国家统计局对于上述两个数据公布之时只要国家政府即国务院相关各部委采取与之对应的调控或者刺激措施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证实现在是过热还是缺乏活力。而作为数据的解读者我们散户完全不用考虑数据的真伪,因为国家的背后是人在治理,统计局能够公布这个数据必然有其目的和意义,这个时候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对于公布的数据所采取的行动。此时去较真统计方法是不是得当数据是不是准确甚至真实反而会使你对于股市的判断得出错误的结论。 关注我的公众号!(【雨露看盘】) 为大家趋势解读,个股解析,技巧传递

股市是经济的先行指标晴雨表,当需要刺激的时候证明存款多了,库存少了,这个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我们股市的底部,庄家建仓也不是说因为我资金的绝对优势随便乱搞故意和散户反着来,其实你要是小资金他没空管你,也没必要管你,他的逻辑短期上是走技术图形,中长期的布局必须遵循国家刺激和调控的节奏,否则即使自己是庄家也会被现在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专业的其他散户蚕食掉。那么接下来就简短说说什么时候调控和什么时候刺激,直接说结论好了,有兴趣和喜欢追根问底的同学们可以到凯恩斯大神的有关著作学习,可以获得更多系统详细严谨的内容以及对于这些内容的。我只是泛泛的把一个简单逻辑讲出来,对于没有学过或者只是因为懒的同学可以方便了解一个大致的逻辑。

结论就是当CPI>5%时 且社会成品库存高企 一旦国家调控政策出台或者是高层有类似调控的姿态,不管讲话也好各种明示暗示也好(要炒股赚钱每天新闻联播不能停啊),消息一旦确认即视为股市见顶信号(此时已经不用从技术分析角度看)。这个时候成交量不温不火缓慢上行或者横盘或者小阴庄家出货可能极大,这时候不要操心庄家是不是出货,你自己的股票如果有了一定盈利隔岸观火全部平仓走为上。

与之相对的当CPI。

如何看盘:怎样判断主力的持仓成本

主力的持仓成本是主力收集筹码的平均价格,主力做庄必定会最终将股价拉高到成本价的一定比例位置,因此了解了持仓成本,只要在成本下买入,就可以稳稳获利。今天我们就从盘口和均线两种方法来判断主力的持仓成本。一、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比如说,新北洋(002376)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未变之外,新进三家,其余六家全部加仓,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以所持257.9万股位列第一位。如图所示,第三季度期间,主力建仓的加权均价为39.38元,区间换手率为243%,而三季度报公布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开盘价41.8元来计算,也仅仅上涨6.14%,涨幅不大,且期间成交量不温不火,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若再结合二季度进驻的机构来估算成本,在目前的价位上,部分机构也可能被套。因此,根据推算结果,我们可以在当前价位或逢低大胆介入,因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在附近。值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限性。比如主力机构有可能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来达到迷惑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等。特别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东人数再减少我们也应该岿然不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判断。二、根据均线来推断。一般而言,中短线主力建仓时间大约需要4-12周,平均约8-10周。从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估算8-10周均价线是主力的成本区域(虽有一定误差,但不会偏差10%,所以谨慎起见,我们取10周线作为主力建仓成本)。作为主力,其操盘的个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甚至更多。一般地,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50%,则主力的正常利润是100%-120%左右。这是因为,主力要想在市场中获利,也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主力在“坐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建仓成本。亦即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需要付出20%-40%的利润空间。主力的建仓成本算出来以后,再在这个价位上乘以150%,即为主力将来拉升的最低目标位。举例说明:精功科技(002006),如图所示,从周K线图可以看出,自7月初开始底部明显放量,有主力资金介入迹象。两个月的时间换手率达300%之多,涨幅达41.71%,加权均价为13.42元(10周线的平均成本也在13.4元左右),可以说,两个月的震荡盘整,为主力的吸货建仓期。这期间,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消耗了20%-40%的利润。而行情启动之后,从启动价14.2元开始一路上扬,利润高达100%之多,而建仓期的最低价11.41元至最高价29.67元,振幅高达160%。测算出主力的成本之后,也就摸清了主力的底细,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主力的“洗盘”、“挖坑”等操盘伎俩。只要目前价位没有大幅上涨,不管道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测算的价位,因为主力若非迫不已,绝不会亏损离场。而主力资金量大,进出两难,有时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想出也出不去,这是主力永远的心病。总之,投资者如果能计算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能测算出当前主力有无获利空间或获利大小,从而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若目前股价低于主力成本,投资者可大胆重仓介入;若目前股价只能让主力微薄获利,投资者可积极逢低参与;若股价已使主力获利丰厚,则投资者应及时出*,或以观望为主。

资金主力筹码分布怎么看?

三、指标的运用该指标在常规运用中就是看股价的某一阶段的成交密集区,一是研判支撑与阻力,即筹码线越长,阻力或支撑越大,筹码线越短,支撑或阻力越小;二是观察主力成本区,即一个股价在低位横盘时间和成交量的总和会体现在筹码线上,这一线也说明主力建仓的成本区,根据这一区与价格的距离来推算主力是否出货。例如(600308)华泰股份,该股上市以来筹码分布线基本平均分布,但是在17.40元出现一个较长筹码线,这一线不仅说明此点位的压力,也说明了该点位为主力成本区。当股价突破该线,一般说明该股有向上的动力,如果是一只庄股的话,可以鉴定庄家出货的空间。

如何判断主力持仓量的技巧?

你好,在判断庄家持仓量时我们一般用以下几中方法。

  1.换手率计算

  用换手率来计算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跃、换手率高而股价涨幅不大的个股,通常是庄家在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量”

与“价”似乎为一对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价”必会紧紧跟上“量”的步伐,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般。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X100%。计算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首先需确认庄家何时开始建仓?参考周K

线图的K线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 证明有庄家介入,周MACO 指标金叉可认为是应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是计算换手率的起点。

  一般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但股价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假设放量:缩量=2:1,可得出如下推论:假设若上涨时换手为200%,则下跌时的换手应是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30%-100%×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

其持仓量才达到40%,即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40%/300%×100%=13.3%。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这个换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

  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450%之间,只有有了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一般而言,当换手总率达到200%。时,庄家会加快吸筹,拉高建仓,因为低价筹码已没有,这是短线介入的良机。

  而当换手总率达到300%时, 庄家基本已吸足筹码,接下来应家会开始急速拉升或强行洗盘,应从盘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图和动向,切忌盲目冒进而被动地从短线交易变为中线持股。

  在平时的看盘中,我们可跟踪分析那些在低位换手率超过300%的个股,然后综合其日K线、成交量以及结合一些技术指标来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相信必有厚报。

  至于成本,可采用在所计算的那段时间内的最低价加上最高价,然后除以2,即为应家的成本区,庄家的第一目标为成本的150%(50%+ 1)。

  2.根据吸货期的长短判断

  对吸货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货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货期,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待仓量。庄家持仓量=吸货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

。吸货期越长,庄家待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黑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没有经过充分的吸货期,其行情是难以持续。

  3.根据该股在大盘整理期的表现来分析

  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吸,或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这些个股庄家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

  4. 根据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情况来判断

  一般来说,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会同步放大,某些庄家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对这些个股可重势不重价。庄家持有大量筹码,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较为准确地计算庄家待仓量,可使用我多年经验总结的“求和平均法”,误差较小。

第一步,即时成交的内外盘统计进行测算。

  公式如下:当日庄家买入量=(外盘1/2+内盘1/10)/2,然后将若干天进行累加,换手至少达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时间一般以60—120个交易日为宜。因为一个波段庄家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该公式需要投资者每日对目标个股进行不厌其烦的统计分析,经过长时间实证统计,准确率极高,误差率通常小于10%。

  第二步,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我们的经验是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底部周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主动性买入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

  因此,若投资者观察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资金在默默吸纳,庄家为了降低进货成本而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仍会有一小部分长线资金介入。

  因此,这段时期庄家吸到的货,至多也只达到总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户买入量后的“主动性买入量”,可以结算为:总成交量×1/4,主动性买入量可以结算为总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庄家持仓量=阶段总成交量1/3(1/4),为谨慎起见可以以较低量确认。

  第三步,个股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而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阶段涨幅小于50%,最好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在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庄家吸筹越充分,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

  我们的经验是换手率以50%为基数,每经过倍数阶段如2、3、4倍等,股价走势就进入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庄家持仓发生变化,利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持仓的

  公式三如下: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的计算结果除以3。

  此公式的实战意义是庄家资金以超越大盘换手率的买入量(即平均买入量)的数额,这通常为先知先觉资金的介入, 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因此,庄家一旦对冷门股持续吸纳,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庄家手中的持仓量。

  最后,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将以上三个公式结果进行求和平均,最终得出的就是庄家的持仓数量。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请问高手,用大智慧如何计算主力持仓筹码所占流通盘的比例?谢谢!!

你用2680的软件不用算直接看就好...

没有横盘,怎样看出主力持仓量?

你可以参照筹码峰来估算出主力持仓量。一般散户会在获利百分之二十以内走人。所以可以把筹码峰的股价向下移百分之二十后看还有多少获利盘,这些没走的筹码几乎都是庄家的。由此你可以估算出庄家的控盘程度。如果你是比较保守的,可将股价向下移动百分之三十,看筹码峰还有多少获利盘,这样会更为准确。

如何判断主力持仓量

1.如何确认一段涨势的开始:我们首要要明确一点,一切的涨跌都是围绕趋势的发展展开的。同时不同阶段的趋势表现了不同性质的起伏走势。股价通常表现出两大形态特征:1)箱体,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和各种变异组合图形;2)三角形,包括头肩形、旗形、楔形等变异组合图形。股价运行特征:通道。那么,一个形态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成本和筹码的对应。则此形态必由历史走势所定位,由此延伸未来的一个方向。以上涨为例,形态伴随的成本和筹码视为是对相对区间的巩固。则必然符合其形态整体的价量现象配合。以流动成本体现突破成交,且可以从中发现假突破现象。也就是说,凡是形态完成且有对应的成本和筹码配以支持的,一旦展开突破,以流动成本验证,视为股价涨升开始。流动成本就是指主力完成相对底部筹码吸纳以后,需要抬高股价时,针对历史套牢盘和现实参与盘、及主力的拉升目的(继续吸纳筹码、只为推升股价等)为综合反映的成交量。用这个成交量去对比底部、以及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量能变化情况。从更高的阶段说,检验个股涨跌真假的标准是看大盘对应空间的配合,或者说市场潜在环境和主力意图是否匹配,而主力又要考虑到个股目前走势在自然状态发展下应该怎样结合已有优势配合市场。即已共振之名。2.如何确定涨势延续的时间和空间.涨势的发展,是与“过去,历史”所牵连的。即底部整理的时间和相对左侧历史形态高低点--阻力。这个是左右个股进行空间预测的自然辅助手段。股票要上涨,必然其中主力已经完成先头建仓,因此判断底仓的持仓量多少,是非常重要的,是股价未来走势能够坚挺的基础。换手比例计算为1:2.51:51:7三种左右左右,即换手百分之二百五,实际吸纳百分之一百,其它亦同。这个比例不是绝对的。是一种大概计算。时期具体时间、价格形态、空间结构、筹码分布情况而适应不同。判断底部持仓量,要看趋势。即主力利用趋势下跌的具体阶段。如趋势下跌出现明显横向运动形态结构,而伴随着成交量的释放。通过换手率统计区间成交,判断大约这个形态的持仓总量。还要根据其筹码形态的分布和筹码演变的含义,辨别释放筹码的真假。即这些筹码是市场自发进行交换的,还是主力刻意而为的。但是要注意,即使是市场自发进行交换,也并不是说就没有主力参与;同样,主力刻意而为而过分对倒股价时,视为虚假成交,后期必然还会反复下探。若单以时间论,则个股在上述基础上,所要展开的下一步运作的阶段目标主题下,以市场配合产生的成本、空间共振为辅助,测量个股的空间价格。时间则以股价展开突破后,其反映持仓成本的均线和反映流动成本的短期均线的关系,而定论时间!大致如此,简单一说。三个内容:趋势,主力,一般投资者。

怎样判断是否有主力建仓

散户炒股若能准确判断主力持仓情况,盯牢一只建仓完毕的股票,在其即将拉升时介入,必将收获一份财富增值的惊喜。这里面的关键是如何发现主力已经锁定筹码。一般来说,具备了下述特征之一,可初步判断主力筹码锁定,建仓已进入尾声:首先,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长阳或封死涨停。相中新股的主力进场吸货,经过一段时间收集,如果主力用很少的资金就能轻松地拉出涨停,那就说明主力筹码收集工作已近尾声,具备了控盘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盘面。其次,K线走势我行我素,不理会大盘而走出独立行情。有的股票,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不跌。这种情况通常表明大部分筹码已落入主力手中。当大市向下,有浮筹砸盘,主力便把筹码托住,封死下跌空间,以防廉价筹码被人抢去;大市向上或企稳,有游资抢盘,但主力由于种种原因此时仍不想发动行情,于是便有凶狠砸盘出现,封住股价上涨空间,不让短线热钱打乱炒作计划。K线形态为横向盘整,或沿均线小幅震荡盘升。第三,K线走势起伏不定,而分时走势图剧烈震荡,成交量极度萎缩。主力到了收集末期,为了洗掉短线获利盘,消磨散户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筹码做图。从日K线上看,股价起伏不定,一会儿到了浪尖,一会儿到了谷底,但股价总是冲不破箱顶也跌不破箱底。而当日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荡。委买、委卖之间价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时相差几分,有时相差几毛,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成交量也极不规则,有时几分钟才成交一笔,有时十几分钟才成交一笔,分时走势图画出横线或竖线,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极度萎缩。上档抛压极轻,下档支撑有力,浮动筹码极少。第四,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或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迅速恢复到原来价位。突发性利空袭来,主力措手不及,散户筹码可以抛了就跑,而主力只能兜着。盘面可以看到利空袭来当日,开盘后抛盘很多而接盘更多。不久抛盘减少,股价企稳。由于害怕散户捡到便宜筹码,第二日股价又被主力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如何看主力持仓和动向

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换手率仅为1.74%,属于成交低靡范畴,而在上穿筹码密集区的过程中有约60%的筹码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卖的筹码占了流通盘的60%。由此可以认定,这60%的筹码大部分为主力所有,于是这只股票的大主力持仓量已经合格了。该股后来的走势是该股创下了63.95元的最高价。以上就是通过筹码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主力的持仓量的方法:即一旦发现筹码密集区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就是主力持仓量。这种估计主力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低位觅主力跟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那么被套了应该怎么补仓呢?一般而言,在股市中解套的方法无非三种:一是割肉出*,换股操作;二是耐心等待,期待股价逐渐上涨;三是低位补仓,摊薄成本,滚动操作。第一种方法只限于浅套阶段,如果是深套的情况,割肉出*、换股操作不太现实,因为整体行情不佳,很难换到能够盈利的个股;如果换股失误,甚至有可能加深亏损。因此割肉出*,换股操作并不是最好的解套方法。第二种方法则较为消极,因为等待解套有可能是数年都无法解套,这种做法既耽误时间又浪费投资机会。第三种方法在低位补仓,等反弹到一定的高度后再卖出,甚至是可以进行t+0操作。如此补仓后的重复操作,能够最快地达到解套的目的。如何进行补仓操作,笔者认为,低位补仓是最快的解套办法之一。

主力持仓线怎么看?

主力持仓线以研究主力大资金的持仓变化为前提,通过观察主力的增减变化了解主力的操作行为和意图,并以此判断未来股价走势。用法:

1.股价在相对低位进行震荡整理,此时主力持仓比例若出现逐步增加的情况, 表明主力很可能在悄悄建仓

2.在股价上涨过程中,若主力持仓比例仍逐步上升,表明主力还在收集筹码

3.在股价上涨过程中,若主力持仓比例持续下降,表明主力趁拉高出货

4.股价在高位盘整时期,若主力持仓比例持续下降,表明主力在出货

5.需要结合股价历史走势综合研判主力持仓的变化和股价的变动关系,从而 分析不同个股的主力操作行为。要将主力持仓线的方向变化和变化量大小进行 综合考量,但也要特别注意一些主力的骗线手法

6.对于大盘股而言更多的是大资金间的博弈,因此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控盘情况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