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股票行情走势(最近为什么北京银行的股票跌得那么厉害)

2023-11-22 09:25:40 59 0

最近为什么北京银行的股票跌得那么厉害

因为最近股指期货消息出来的好消息出尽了、银行股没有炒作价值了

银行股本轮缩量七个交易日//中VS美

  2022年11月29日银行板块曾经放量大涨,2023年5月4日,时隔5个多月,银行板块终于再一次放量上涨,当日沪深300指数上涨0.03%,中证银行指数上涨2.64%;5月5日银行板块再接再厉,当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33%,中证银行指数逆市上涨1.13%;5月8日,中证银行指数继续放量,大涨4.18%。随后,不断缩量下跌,6月28日成交金额居然又跌破了100亿元,29日进一步缩量,30日成交价额仍然不到100亿元。

  7月4日,高盛发布“唱空”中国内地银行股的研报(参见《高盛多次唱空国内银行股惨遭“打脸”//QFII20年》)。7月5日,中证银行指数成分股成交金额跌破100亿元,且创出2022年12月23日以后的新低。7月10日,成交77.1亿元,再创2022年12月23日以后的新低。7月11日,成交额仍不足100亿元,始于6月28日的本轮缩量已平历史记录(7个交易日)。

银行股与沪深300对比

(时隔13个半月,中证银行指数成交额跌破100亿元)

(比值是指1000份银行ETF与沪深300指数之比,比值越大说明银行股相对于大盘优势越大)

时间/种类

银行成交额

银行ETF

沪深300

比值(%)

20200928

88.6亿元

1.056

4582

23.05

20211115

98.9亿元

1.166

4882

23.88

20211116

96.0亿元

20211117

96.1亿元

20211118

96.6亿元

20211124

99.6亿元

20211125

71.9亿元

20220725

92.6亿元

1.068

4213

25.35

20220727

93.4亿元

20220805

95.9亿元

20220808

90.4亿元

20220809

77.2亿元

20220810

80.2亿元

20220816

87.2亿元

20220922

93.9亿元

1.054

3869

27.24

20220930

99.0亿元

20221103

99.5亿元

0.952

3648

26.10

20221108

87.5亿元

20221109

85.5亿元

20221110

86.8亿元

20221124

98.6亿元

20221129

372.2亿元

1.073

3848

27.88

20221215

97.4亿元

1.068

3952

27.02

20221221

74.8亿元

20221222

78.3亿元

20221223

72.7亿元

20221226

89.5亿元

20230112

91.9亿元

1.100

4018

27.38

20230208

87.2亿元

1.079

4076

26.47

20230222

90.6亿元

1.078

4107

26.25

20230227

91.3亿元

1.066

4044

26.36

20230228

97.9亿元

1.069

4069

20230407

91.5亿元

1.055

4123

25.59

20230504

402.6亿元

1.127

4030

27.97

20230505

388.9亿元

1.137

4017

28.30

20230508

609.0亿元

1.185

4063

29.17

20230509

590.0亿元

1.171

4028

20230510

415.0亿元

1.139

3997

20230628

96.0亿元

1.071

3841

27.88

20230629

87.7亿元

1.066

3822

20230630

98.1亿元

1.074

3842

20230705

86.6亿元

1.073

3869

20230707

90.5亿元

1.065

3826

20230710

77.1亿元

1.066

3844

27.73

20230711

92.2亿元

1.072

3869

重仓银行股表现:

种类名称

20200928

20230711

涨跌幅

年内涨跌

民生银行

5.33

3.78

-16.94%

15.89%

农业银行

3.19

3.53

23.08%

21.31%

交通银行

4.58

5.80

41.49%

22.36%

兴业银行

15.99

15.48

15.65%

-5.38%

江苏银行

6.29

7.33

34.99%

0.55%

北京银行

4.72

4.50

15.31%

11.87%

上海银行

8.21

5.80

-14.43%

5.05%

算术平均

14.16%

10.24%

友文A指

19756.84

24405.09

23.53%

10.48%

银行ETF

1.056

1.072

1.52%

-0.55%

上证指数

3217.53

3221.37

0.12%

4.28%

沪深300

4581.91

3869.49

-15.55%

-0.06%

注:股价涨跌幅已考虑分红、配股因素

延伸阅读:《银行股缩量》《哪些中资银行全球竞争力更强//银行股缩量》《2023年上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资产的表现》《友文投资半年报//银行股缩量》《银行股缩量//人民币//保险//可持续投资》《银行股又缩量//现金分红屡创新高》《从股债性价比看投资机会//A股被纳入明晟MSCI指数六周年》《第四次满融以来》《股汇双跌(附:美俄日法股指K线)》《世界银行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操作记录》《牛市顶点5178点八周年》《银行地产//全球市值前100》《大钱是在等待中赚到的//投资回顾》《友文A指VS沪深300//官媒连续喊话股市//银行股》《六六大顺,乔迁等牛市》《辛账户变动(21)/友文年报》

贺觉渊 券商中国 2023-07-1119:08 发表于广东

7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其中,6月社融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整体来看,上半年受益于政策引导及经济持续复苏,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走高。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虽然M2同比增速自2月起下降,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货币政策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份全面超预期的数据:中国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2200亿人民币,预期31000亿人民币;中国6月M2货币供应同比11.3%,预期11.2%;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00亿人民币,预期23185亿人民币。受此影响,富时A50期货指数闻声拉涨。

受访专家指出,上半年,新增信贷投放呈靠前发力,企业端融资需求明显改善,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在企业融资需求回升驱动下,贷款成为支撑社融新增的主要贡献力量。由于当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下半年还需要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态势,三季度存降准可能。

原创 二马由之 二马由之 2023-07-1107:50 发表于甘肃

高股息银行估值及最新股息率排名

格顿投资

1、交通银行:股价5.8元、2022年每股分红0.373,股息率6.43%;

市盈率TTM当前值4.61、历史最高9.25,历史最低3.6。

市净率当前值0.50、历史最高1.23,历史最低0.44、平均值0.78,

2、农业银行:股价3.53元、2022年每股分红0.2222,股息率6.29%;

市盈率TTM当前值4.75,历史最高7.63,历史最低3.83、平均值5.50(当前值相当于均值的86.36%),

市净率当前值0.54、历史最高1.23,历史最低0.44、平均值0.78,

3、工商银行:股价4.82元、2022年每股分红0.3035,股息率6.30%;

市盈率TTM当前值4.77、历史最高9.41,历史最低4.08、平均值5.83,

市净率当前值0.53、历史最高1.31,历史最低0.48、平均值0.84,

4、建设银行:股价6.26元、2022年每股分红0.389,股息率6.21%;

市盈率TTM当前值4.83、历史最高9.95,历史最低4.20、平均值5.98,

市净率当前值0.56、历史最高1.40,历史最低0.50、平均值0.86,

5、中国银行:股价3.91元、2022年每股分红0.232,股息率5.93%;市盈率TTM当前值5.06、历史最高8.46,历史最低3.92、平均值5.61。

市净率当前值0.55、历史最高1.28,历史最低0.44、平均值0.73。

6、邮储银行:股价4.89元、2022年每股分红0.2579,股息率5.27%;

市盈率TTM当前值5.60、历史最高8.95,历史最低4.19、平均值6.55,

市净率当前值0.65、历史最高0.99,历史最低0.53、平均值0.77,

7、兴业银行:股价16.65元、2022年每股分红1.188,股息率7.59%;

市盈率TTM当前值3.66、历史最高7.7,历史最低3.45、平均值5.54。

市净率当前值0.47、历史最高1.42,历史最低0.49、平均值0.86,

8、江苏银行:股价7.35元、2022年每股分红0.5156,股息率7.02%;

市盈率TTM当前值4.02、历史最高11.94,历史最低4.06、平均值6.26。

市净率当前值0.62、历史最高1.54,历史最低0.57、平均值0.81;

9、北京银行:股价4.63元、2022年每股分红0.31,股息率6.70%;

市盈率TTM当前值3.93、历史最高8.74,历史最低3.65、平均值5.98,

市净率当前值0.41、历史最高1.37,历史最低0.37、平均值0.79,

10、南京银行:股价8.00元、2022年每股分红0.5339,股息率6.67%;

市盈率TTM当前值4.40、历史最高12.87,历史最低4.64、平均值6.72,

市净率当前值0.63、历史最高1.75,历史最低0.67、平均值1.01;

11、招商银行:股价32.76元、2022年每股分红1.738,股息率5.31%;

市盈率TTM当前值5.87、历史最高14.65,历史最低4.69、平均值8.53,

市净率当前值0.96、历史最高2.19,历史最低0.85、平均值1.38;

12,汇丰控股(港股),股价61元、2022年每股分红2.5港元,股息率3.3%(扣除20%税,2023年恢复一年四季分红)

市盈率7.0;市净率0.82

A股涌现两大利好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最近重大利好频发,刺激经济的力度渐渐加大,经济止跌回升的动力增强,对中国股市的支撑力度渐渐加大,目前3200一线起飞的概率陡然增加。

目前来看,A股又迎来两方面利好——汇率转折点和库存周期见底。

汇率方面,今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大涨超300点,并且突破7.2这个重要关口。证券时报认为,人民币关键转折或已形成,出行数据亮眼、汽车销售高增长、房地产利好支撑多头做多。各方面的变量的确都在向积极方向发展。

库存周期方面,事实上,库存消息对今日存储芯片板块的影响,正是库存周期对A股影响的缩影。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工业正在加快去库存进程,本轮库存周期处在什么位置、何时见底、这对于资产配置有何指导意义等问题,已经成为二级市场反复讨论的要点。

库存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总体上,在主动补库存和被动去库存阶段,对应经济繁荣和上行,不论是金融还是实体行业,在相应阶段大体均呈上行趋势。

至于对股市的影响,被动补库和被动去库阶段,库存周期与股市表现的相关性较弱;主动补库阶段,股市上行趋势明显;主动去库阶段,股市下跌趋势明显。

当前,本轮库存周期处在何种位置?

市场一致认为本轮库存周期正逐步从主动去库转向被动去库,这往往对应经济逐步复苏。至于库存周期见底的问题,中泰证券认为,本轮PPI的最低点出现在2023年6月,从历史平均来推测,库存周期的最低点应该在今年四季度,晚于市场预期。

从历史数据看,历次库存见底之后,全A非金融企业盈利上行趋势基本确立,目前市场对于通缩和企业盈利的担忧,随着库存周期底部确立后进入主动补库阶段,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不过,必须要注意的是,库存出清和回升只是经济全面复苏、ROE上行趋势、总量板块的贝塔行情的必要条件,还需要新的增长引擎才能实现。从库存角度出发,天风证券认为当前板块配置上有两条思路:

首先,总量板块中寻找低库存行业的弹性。23年一季报库存水平相对较低的有:白电、小家电、血制品、调味品、火电、PCB、家居家具、文娱用品、生产线设备、钢结构、汽车零部件、智能汽车、消费电子、面板、安防等。

其次,库存周期左侧关注消费与科技的超额。消费体现的是盈利企稳之后的估值修复,科技体现的是风险偏好的修复。当前来看科技板块同时也叠加了新一轮科技浪潮,大概率是未来1-2年基本面的β方向。

美国2023年一季度GDP大幅向上修正为2%!可是**收入下降11%,出口下降3.6%

2023年一季度,美国用电量下降2.7%。其中,居民用电量下降5%,工业用电量下降2.1%,商业用电量下降0.7%。

今年1-4月,占美国总电量38%的居民用电4538亿度,同比下降5%。占总电量35%的商业用电4226亿度,同比下降0.7%,占总用电量27%的工业用电3167亿度,同比下降2.1%。也就是说美国用电全面下降,四月份继续维持一季度情况。

中国前四个月用电量增长3.4%。一季度经济增长4.5%。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2%,但用电量却下降了2.7%。

过去很多人爱说用电量骗不了人,经济活动增长很快但用电量大幅下降,关键是各个领域都降,难道是美国人用特异功能了?

资料:2022年全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9556亿元,按7比1的汇率,相当于8万亿美元。

对比美国,2021年底,拜登推动了一项号称“万亿美元基建法案”,面对未来(至少五年)共投入1万亿美元,据说就是美国“数十年来最大的一揽子基础设施法案”。

财报季成美股“苦日子”?本周全市场紧盯银行股

  人工智能浪潮下,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7%。但一项调查显示,鉴于上市企业发出盈利警报和投资者对利率上升的担忧不减,近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或将面临痛苦。

  衰退恐慌正在市场弥漫,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不得不保持强硬态度。42%的受访者表示,美股在财报季最大的负面影响将是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的影响。上周五公布非农就业报告后,投资者对于美联储7月加息25基点的预期仍很高,美联储此前也暗示年内可能再加息两次。

  与此同时,48%的调查参与者认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每股收益的下滑会在Q3后停止。

  美股Q2财报季本周拉开序幕,美国六大行将在未来半个月陆续公布Q2成绩单: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将于7月14日正式发布财报,美银和摩根士丹利将于7月18日公布财报;高盛将于7月19日公布财报。约53%的受访者预计美国大型银行的财报将令人失望。

  分析师的平均预测显示,美国六大银行今年Q2将总共冲销违约贷款高达50亿美元,将额外拨出76亿美元来弥补可能出现坏账的贷款。以上两个数字几乎都是去年同期的两倍。然而,它们仍不及大银行在疫情爆发之初所遭受的打击,当时冲销和准备金分别达到60亿美元和350亿美元的峰值。

  在所有类型贷款中,信用卡贷款是许多银行最大的痛苦来源。分析师估计,摩根大通本季度的信用卡贷款冲销总额为1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亿美元。美银方面,信用卡贷款约占其冲销额的四分之一。

  尽管银行业财报有隐忧,但有分析认为,总体而言,鉴于其估值已大幅走低,银行股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标准普尔银行ETF今年下跌了21%,市盈率为7.7倍,不到景顺基金市盈率的一半。过去六个月银行业盈利预期下降了16%,反映出分析师对贷款量和交易活动减少的担忧。此外,3月份银行业危机带来的悲观情绪大部分已被消化,美国大型银行的业绩仍有可能提振整个板块。对此,投行GreatHillCapital创始人ThomasHayes表示:“我们确实认为银行将在下半年获得最高定价。”

  今年以来,科技行业“七巨头”主导了标普500指数的走势,这些公司分别是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以及最新进入这一团体的英伟达和特斯拉。

  在人工智能(AI)热潮的推动下,今年以来,上述“七巨头”的总市值飙升60%,达到了令人瞠目的11万亿美元。

  这几乎是德国经济规模的三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到2022年底,德国的GDP略高于4万亿美元。

  市值Top2——苹果、微软

  上周,苹果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这反映了该公司高科技产品(如iPhone和iPad)的持续成功,这些产品拥有围绕它们构建的服务和其他产品的生态系统。

  据摩根士丹利称,微软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的大型科技股。该行将微软称为“首选股”,并表示由于微软在生成式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该股较目前水平有22%的上涨潜力。

  两大新晋巨头——英伟达、特斯拉

  今年以来,伴随着AI热潮,芯片制造龙头英伟达股价飙升了近200%,有史以来首次进入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与此同时,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财富也增加到392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排名第34位的富人。

  特斯拉进入这一精英群体也有其道理。由于降价促销、与竞争对手福特和通用达成的充电协议以及投资者对AI的狂热,特斯拉股价今年飙升了126%。

多家银行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自家股票

  5月7日,上海银行公告,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于2022年5月5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6.45元至6.5元,公告人员共计买入该行股票56.5万股,并承诺将上述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亦有股东增持银行股的情形。5月19日,南京银行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14.04%增加至16.37%,增持比例2.33%,超过1%。法国巴黎银行承诺,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增持所取得的公司股份,自取得之日起5年内不进行转让。

  在3月,南京银行同样发布了关于5%以上股东增持超过1%的提示性公告。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一致行动人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南京银行股份比例从22.82%增加至23.87%,增持比例超过1%。

  今年1月4日,浙商银行公告,执行董事、行长张荣森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28.41万股,价格3.52元/股,增持金额100万元人民币。

  另外,今年以来,已有包括重庆银行、浙商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紫金银行、苏州银行发布了稳定银行股价相关措施方案的公告。

  例如,紫金银行公告称,因公司股价触发实施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公司确定采取由在公司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稳定股价义务,增持金额不低于该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从公司领取税后收入的25%,即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73.61万元。

  苏州银行6月14日公告,该行现任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用于增持本行股份的货币资金不少于该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自本行领取薪酬总额(税后)的15%,即增持股份金额合计不低于205.91万元。

  对于增持银行股份的目的,浙商银行介绍,这是基于对本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认可。苏州银行方面称,这是基于对本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本行成长价值的认可,积极稳定本行股价。

  对于北京银行的增持,万联证券分析认为,管理层增持彰显对战略转型的信心:本次参与增持的包括行长、副行长、监事长、董事等管理层成员,增持范围较广,彰显了管理层对未来战略转型的信心。

  整体看,今年部分阶段银行股有亮眼表现,年初至今,银行(申万)指数至今(截至6月20日)涨幅为-4.9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八。年初至今的涨幅显示,42只银行股中有22只上涨。

  光大证券发布的银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对银行经营业绩展望认为,下半年营收增速或触底企稳,拨备有望反哺盈利增速。

  对于接下来银行股的走势,浙商证券分析认为,宏观上,4月是2022年经济底。5月底以来,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上海复工复产,经济有望继续修复。策略上,买入银行股等于买入经济的正向期权,银行股大概率有绝对收益,阶段性有相对收益。基本面看,8月进入中报季,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增速表现好于宏观大势。

   

往期读一读:

公 众号:佳信金融资讯(jiaxinedu) 

转载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感谢阅读!请顺手点一下“赞”和“在看”呗!

又要买股票了

投资即修行,股市征战,靠的不是力气,而是谋略。刘峰个人的投资日记,控制风险,寻求投资机会!

大家好!我是刘峰。

现在我手里还有伊利股份、立昂微、华熙生物,仓位为50%。

也就一个月时间,我的总盈利从30倍直接跌到了22倍。

我用事实证明了,在股市,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如果我用了融资融券,一旦没有控制风险,大家想想资金损失会是多么恐怖。

10万亏20%,回本需要赚25%;亏30%,回本需要赚43%;如果亏了50%,就是需要赚100%才能回本;一旦亏损60%,就得赚250%才能回本,想想难度有多大吧。

想要长久活跃在市场中,控制回撤真是太重要了。

摔了一跤后,现在又要重新开始了。

后边要买什么股票呢?

看了一下市场,最近就是中特估的天下。

首先分行业看看:

电信运营里的中特钴概念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几乎都翻了一倍,最近中特估这么疯狂,它们倒是很冷静,没啥大动作。盘面上,中国移动还在不断新高,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早就已经开始在高位震荡调整了。

石油板块里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海油发展、中油工程和中国移动一样,走的也是慢牛的上升趋势;

建筑板块股票多一些,里边具备中特估概念的股票走势就有明显区别。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铁、隧道股份、中国中治、**交建的走势都如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一样,走的是慢牛行情。

但里边有几只股票,走势还是相当凌厉的,从4月14号开始,华建集团、陕西建工、中工国际、北方国际、中钢国际那是大阳线呼呼的往上冲,最近,受到人工智能的加持,设计总院也是走出了三连板。涨的猛,跌起来也猛,今天,陕西建工 、中工国际、北方国际就直接来了个跌停。

钢铁领域的宝钢股份,交通领域的中国中车、大秦铁路,电力领域的中国广核,有色领域的中国铝业......等,这些传统行业的中特估基本都是走的慢牛行情。

不过,这几天,传统行业里的一些股票开始走出了加速行情,特别是金融领域。

银行股之前都是慢牛行情,这几天有区别了,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这都是忽忽的大阳线往上涨。

保险股里的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也是忽忽的往上涨;

证券股里的中国银河、国投资本、申万宏源、海通证券、 中金公司也是大涨;

多元金融里的  中粮资本、五矿资本、陕国投A、中油资本、中航产融也走出了大涨行情。

金融股全线大涨,都让人怀疑这是中特估牛市来了?还是中特估行情结束了呢?

A股除了传统行业的中特股,后边就是新兴产业的中特估了。

又是中特估题材,又是数字经济题材,这+在一起就是飞啊。

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视传媒、中国出版、新华文轩、中信出版、皖新传媒、中科曙光、小商品城、中国科传、 中科信息 、中科软、久远银海........,它们就是如下走势,不断涨停,90度角度向上飞!

中国移动股价是走了9个月股价才翻倍,这些多题材的中特估概念股是1个月就翻倍了。

短期涨的猛,经常涨停,利润很大,但风险也大。

如果说太高的多题材中特估概念股风险很大,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目光放在那些还没怎么涨或者涨的少的多题材中特估身上呢?

比如传媒中特估概念股一直涨的很猛,但中视传媒的疯狂拉涨这几天才开始。

比如下边这些股票,也是刚刚才涨起来央企国企控股票。

比如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些具备大型资产收购动态的一些央企国家控股公司。

市场上有一只强势股就是有资产收购信息强势涨起来的,它就是中船科技,公司要92亿元收购中国海装风电等资产。

如果你觉得它涨太高了,你不敢追,那也可以关注一些同类还没怎么涨的公司。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中国环保购买其持有的环境科技100%股权、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向河北建投购买其持有的中节能石家庄19%股权、中节能保定19%股权、中节能秦皇岛19%股权、中节能沧州19%股权、承德环能热电14%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环境科技交易作价确定为107.56亿元,中节能石家庄、中节能保定、中节能秦皇岛、中节能沧州、承德环能热电总作价确定为4.08亿元。

还有就是金融行业的一些中字头公司,特别是证券公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国投资本,多元金融里的中航产融、 中粮资本,一旦金融股可以持续走强,它们成妖股的概率极大。

总体来说:

除了部分金融领域的中特估和大部分数字经济领域的中特估,大部分传统行业的中特估股票走的还是很稳健的,并没出现什么急速拉升的行情。

所以,这个题材的炒作后期肯定还会持续下去。

上边我写的几个关注方向也会是我后期操作的方向。

慢牛的可以逢调整买,快牛的就需要胆量了。

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的股票哪个适合买?

一个是地方银行,一个是综合类大行,对冲大盘风险的品种,近期涨幅有点大了,都不建议购买

北京银行股票分红后,股价是不是会下跌,那我买入时的成本价会不会也跟着下跌,股票总价值会不变吗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影响,股票的价格在分红后是要降低的,理论上就是用股价减去相应的每股分红。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分红比较多,而且每年分红都比较稳定,那么分红后的股价就不一定下跌或下跌那么多。原因是很多人会认为企业好,分红稳定,这样的企业是值得多花点钱去购买的。即使现在吃一点点亏,但他们看好的是该股票的前景,即预期。这也就涉及到股票的市盈率了,成长性好的企业一般市盈率较高,而成长性差的或者衰退行业的股票一般市盈率比较低。比较一下创业板和A股主板、中小板的市盈率差别很明显可以看出来。

股票北京银行为什么变成了DR北京银

因为今天北京银行除权除息

北京银行这个股票怎么样

银行股已经调整到位,建议逢低买入,后市还有上升空间。航天军工板块市盈率比较高,只能短线操作,风险比较大。

北京银行股票到底怎样

601169该股在短线调整。做双底准备反弹,可以持有。建议做长线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