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应该日元走强,甚至替代美元,为什么没有?
因为啊,日本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国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国内资源少,所以原料要外购,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也要外销。
这样的国家如果没有过多干预,在和平年代也能生活得很好。但偏偏日本是在在和平年代也笼罩在美国阴影下的国家!
日本的经济单纯靠国内是撑不起来的,所以命脉是外贸!那怎么针对日本呢?
很简单,让日元升值!
日元升值打击面最广的是外贸,因为你出口的产品的成本一定是上升的。
(人工、土地等成本都是用日元标价的,但是日元升值等于对外成本飙升)
成本上升—出口价值上升—东西卖不出去—打击出口贸易
这是第一阶段
日本出口企业关停—股市、房地产成为资金蓄水池—股市房市价格飙升—经济泡沫化
这是第二阶段
引爆泡沫—摧毁大批企业—经济循环被斩断
这是第三阶段
那日本有没有可能反制呢?
有机会,投资当时的低成本国家,用日元升值这个优势降低成本,虽然当时日本**也有这样操作,虽然力度不大,但看得出日本**看也是到了危机。
但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放任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疯涨,放任产业空心化就不得而知了。
美元兑日元走低?是美元贬值吗?
相对日元就是贬值了
2015年美元兑日元汇率会到125吗
日元贬值厉害主要还是受到去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加大宽松的影响去年下半年日本央行为了对冲去年4月份上调消费税率的影响,加大宽松力度实行QQE,也是导致了日元的一蹶不振,日元连续贬值,未来日本可能继续上调消费税率,因此未来日元可能继续贬值现在已经有投行把美元兑日元本年的目标锁定在了120-125
日元兑美圆贬值对人民币的影响?
换多啊因为人民币现在跟美元关联紧密,美元对日元贬值,人民币对日元一样贬值
“恶性日元贬值”冲击到底多大?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
世界很精彩!
日元贬值已经成为日本朝野上下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现在日元汇率已经贬值到1美元对130日元的水平,为20年低点。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近日形容,“如今可谓是恶性日元贬值”。时隔20年,日元再次大幅贬值,也让很多日本人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当时日元行情一度跌至1美元对147日元左右,彼时市场上称之为“卖空日本”。之前日元贬值被视为有利于日本经济,但现在却让日本企业和家庭连连叫苦。日本有人甚至认为这已关系到该国未来的生存。多名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元是最先受到美元升值冲击影响的货币,由于和美国政治经济高度挂钩,日本现在陷入“有苦说不出”的境地。“恶性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冲击多大?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你们的问题”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即使在乌克兰局势等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日元也没有升值,这意味着外汇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今年以来,为了遏制物价上涨压力,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纷纷加快紧缩步伐,美国和英国等国已步入加息轨道。而日本央行迫于国内经济复苏乏力,仍在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决定汇率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各国利率水平的差别及其走势预期。”大阪经济大学教授、原日本央行国际局长福本智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自今年年初以来,欧元对美元贬值7%,英镑对美元贬值7%,而日元对美元贬值12%。日元贬值幅度较为突出,但这和日本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福本智之解释称,理论上,美元和某一货币的利差越大,该货币兑换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就越大。日元之所以贬值幅度大,主要反映出各个发达国家经济的通胀速度、相应的货币政策方向、利率走势的不同。日本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仅为0.8%,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通胀率较低。因此,日本央行表示保持现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市场看到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方向不同,判断美元和日元的利差有可能继续扩大,导致日元贬值速度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4月20日在华盛顿举行。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在会上对于“最近略微快速的日元贬值”表达担忧,但讨论并未进一步展开。
《日本经济新闻》称,对于日元贬值,丝毫看不出美国财长耶伦对日本的关切显示出理解。美国财政部的公报仅简短表示,双方“针对包括外汇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动向进行了讨论”。
据悉,日本在干预外汇市场时,通常需要得到G7国家特别是美国批准。然而目前美国似乎对日本漠不关心。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尼克松时期担任美国财长的约翰·康纳利的一句名言,当时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大幅贬值。在当时担忧日元快速升值的日本,康纳利的说法被解读为“错的是不断增加贸易顺差的你们(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耶伦或许也想效仿前辈康纳利,对日本说这是“你们的问题”。
苦的是谁?
日元贬值,最先苦了日本民众。在首都圈茨城县经营一家牧场的日本老板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养了230头奶牛,牧场使用饲料九成左右都是从海外进口的,去年6月平均一头奶牛一天要吃掉1600日元(100日元约合5元人民币),而现在一天要吃掉2000日元,牧场一天“伙食费”就增加9.2万日元左右。但由于疫情影响加物价上涨,牛奶收购价格无法跟饲料一样水涨船高,导致该牧场牛奶销量下降,市场滞销。
日本连锁餐饮品牌吉野家的社长河村泰贵近日也大吐苦水,“吉野家从世界各地进口食材,过分的日元贬值令人无法接受,牛肉价格不断上涨,物流费用和包装费用也在上涨,再加上日元贬值,对我们无异于双重打击”。
据《环球时报》驻日本记者观察,支撑日本低收入人群日常生活的百元店(相当于国内的5元店)开始陆续关闭。据了解,日本百元店的产品多来自东南亚国家,日元贬值、物流价格上涨,加上疫情下工厂停产,很多百元店支撑不下去而纷纷倒闭。
三井住友信托银行的市场策略师濑良礼子分析认为,日本粮食和能源大幅依赖进口,日元贬值对民生影响是消极的。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日元贬值还可能带动大批外国游客入境,振兴观光经济,但就目前来看,完全不能期待。
对中国有何影响?
日元贬值对日本出口企业有积极影响吗?《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此前出现日元贬值之后,降低外币计价的销售价格能增加日本出口。现在,日本企业已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海外,即使出现日元贬值,日本国内的出口也不会增加。
福本智之对记者强调说,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不能简单下结论。对出口比例比较高的大型制造企业来说,日元贬值肯定是有利的。然而,对内需型中小企业和一般老百姓是不利的。他表示,“至少可以说,最近日元贬值速度过快,对经济主体投资和消费信心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
东吴证券近日发布报告称,日元贬值让金融市场似乎又嗅到一丝亚洲货币战的硝烟。2022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贬值12%,如此快的贬值速度甚至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当时正是日元的率先快速贬值拉开亚洲货币战的序幕。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当亚洲地区经济或市场遭遇冲击时,日元领跌,其他国家跟随,但人民币“反应”往往滞后(在早期往往还会继续升值),发挥中国在稳定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从2021年初开始计算,日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超过20%。在日元对美元汇率超过130的当下,对于中国而言,日元贬值降低中国进口日本产品的压力,对中国进口企业有利。但对于日本企业而言,进口中国产品将更贵,对日本进口中国产品可能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北京时间5月5日凌晨,美联储将大概率宣布加息50个基点,并同时启动缩表。受美国加息预期影响,韩元等亚洲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下跌。进入5月,在岸市场因假期休市,离岸人民币逐渐释放企稳信号。《日本经济新闻》称,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表现坚挺。人民币作为亚洲安全货币的性质正在增强。
【关注】张明:日元对美元为何大幅贬值?还会继续贬吗?
本平台主要发布张明关于宏观经济与金融问题的个人观点。偶尔也会有些非专业的随笔文章。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所有图片也均为本人所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2021年年底至2022年7月8日,日元兑美元汇率由115.17贬至136.16,贬值幅度高达18.2%。事实上,当前的日元兑美元水平已经低于2002年初的水平,而直追1998年的水平。换言之,当前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达到最近24年以来的最低点。
由于近期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大幅贬值发生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大背景下,因此一个自然而然的猜测,就是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美日利差扩大,从而致使日元对美元贬值。的确,近期美元指数已经升破108,美元兑欧元汇率也升至过去20年的最高点。这说明美元并非对日元一种货币走强。
最近,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3%上下波动,而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稳定在0.25%上下波动,两者的利差扩大至275个基点左右。这一利差水平基本上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美日利差水平。换言之,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美日利差显著扩大,是近期日元兑美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进一步的问题则是,既然美联储已经加息缩表,欧洲央行也表态要停止量宽并开始加息,为何日本央行却按兵不动,继续依然故我地进行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CurveControl,YCC)呢?答案是,迄今为止,日本经济并未像美国经济那样出现过热的迹象。
一方面,2021年第四季度与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季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5%与3.5%,而日本GDP季调同比增速分别仅为0.4%与0.7%;另一方面,2022年5月,美国季调CPI同比增速高达8.5%,日本季调CPI同比增速仅为2.5%。
换言之,由于本国经济增速与通胀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日本央行基于自身货币政策独立性,选择不对美联储亦步亦趋。日美两国货币政策方向迥异,是近期日元兑美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二。
一国汇率变动通常与该国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动有关,而一国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动又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关。
尽管日本经常账户顺差由2022年3月的2.6万亿日元下降至5月的1280亿日元,但与历史上相比仍属正常。不过,日本的货物贸易逆差在2022年5月达到2.0万亿日元,这是过去数十年以来的第二大货物贸易逆差。近期相对于出口额的变动,日本的进口额扶摇直上,在2022年5月创下9.8万亿日元的纪录。这无疑与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进口成本的上升高度相关。
在2022年4、5月,日本的金融账户逆差分别为8340与4312亿日元,而这两个月日本的证券投资账户分别面临7.3与4.3万亿日元的净流出,但这一数据与历史上相比仍属正常。因此,进口成本上升导致的货物贸易逆差创下阶段性新高,是近期日元兑美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三。此外,迄今为止,日美利差显著扩大并未导致日本出现不可控的资本外流。
综上所述,近期日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美日长期利差迅速扩大;二是出于维护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考虑,日本央行并未对美联储亦步亦趋;三是俄乌冲突爆发导致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推升了日本的进口成本,导致日本货物贸易逆差上升至历史性峰值。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并非国内出现不可控的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出所致。
下一步日元兑美元汇率将会何去何从呢?从短期来看,美联储仍将继续加息缩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例如由当前的3.0%再度升至3.4-3.5%),美元指数也可能继续攀升至110左右。
不过,目前美国国内通胀已经有见顶迹象、美国经济已经初步显露出可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美元指数显著上升可能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考虑到这些因素,笔者认为,日元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的空间已经较窄。140与145可能是两个重要关口。短期内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40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再破145的概率应该很小。■
相关阅读
【关注】张明:漫谈中国的宏观杠杆率
【访谈】张明:当下个人投资者应如何进行投资?
【关注】张明:应高度警惕短期内经济增速过快下行的风险
【关注】张明:正确认识与妥善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关注】张明:俄乌冲突对全球金融市场冲击几何
【睿见】张明|漫谈地方**债务:形成原因和应对策略
【睿见】张明: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关注】张明|入世20周年盘点: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之路
【关注】张明:漫谈数字货币
【关注】张明|2021年中期的全球与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关注】张明:房地产周期变化背后的政策逻辑
【关注】张明 |五个核心区域的五个城市三角形: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大幅度贬值,原来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中国第一财经观点类短视频节目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有观点
(视频|沈建光☞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有观点》嘉宾)
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739,较上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262个基点,创一周以来最大升幅。而几天前的6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805,创出大幅下调212个基点。
另外短短一年时间,人民币对日元即期汇率悄然间贬值27.89%。即:从2015年6月8日的100日元兑换4.9474元人民币,到2016年6月16日16时30分收盘时的100日元仅能兑换6.3272元人民币。日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同样升值明显,从去年6月8日的100日元对4.9085元人民币,到6月15日的6.2298元人民币,日元的升值幅度也达到了26.9%。换句话说,如果你现在去日本买买买,同样价格的东西,过了一年,消费者需要多花接近30%的人民币。
针对近期人民币的大幅波动,沈建光博士有观点!
动图你还想了解哪些财经话题?
点击底部{写留言},想聊啥、说啥、问啥统统砸过来吧!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历史上日本和其他国家经济泡沫破裂后,日元或者其他币种的购买力以及对外汇率如何改变?
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而汇率波动的方向,从根本上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动方向决定的,因此长期看,经济竞争力增强,本币会升值;反之,本币必然贬值。而经济竞争力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出口竞争力。
经济泡沫破裂并不代表经济竞争力消失。很多时候,经济泡沫的积累,只是金融管理失误造成的。泡沫破裂只是让经济现出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可以很好,也可以很差。就像过高的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并不意味着这个合理价位就是“低价位”。日本就属于前者,泡沫破裂后,经济竞争力依然强大。
日本经济泡沫的最高峰是1988年,此时日元平均对美元汇率为128:1。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到1990年底,日经指数从39000点下跌到24000点,1992年8月再次跌倒14000点,而1986年是13000点。经济泡沫破裂影响了生产和出口,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日元对美元汇率走低,从1988年的128:1,跌至1990年的145:1。
但是,日元并未持续贬值,1990年之后,日元甚至小幅升值。1995年,日元兑美元汇率升至94:1. 这充分说明,经济泡沫破裂并未造成伤筋动骨式的大衰退,特别是,日本依然保持强大的出口竞争力。
当时,日本货仍然行销全球,全世界都渴望获得日本的电子产品、数码产品。在强大而富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的支撑下,日元汇率不会贬值,而且会更加强劲。即使其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徘徊在1-2%的水平上。
日元升贬值来自的原因以及影响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经过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达到世界前列,日本当时采用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日元受到严重低估.日元低估使日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廉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美国及欧洲其它工业国家经济影响较大.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日本财长、前联邦德国财长、法国财长、英国财长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PlazaAccord)。“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有专家认为,日本经济进入十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但也有专家认为,日元大幅升值为日本企业走向世界、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扩张提供了良机,也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不应该全部归罪于日元升值。
日元贬值再加速,跌至1美元兑140日元左右
一度为1美元兑140日元的外汇市场(5月26日上午,东京都港区的外汇.com)
日本银行总裁植田和男在接受日经等媒体采访时表达了继续货币宽松的强烈意愿,而美国普遍预期美联储到7月将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利率整体面临上涨压力。这再次让市场意识到了日美利差……
日元再次加速贬值。5月25日的纽约外汇市场上,日元兑美元下跌,一度创下1美元兑145日元以内的行情。日元自2022年11月以来时隔半年贬值到1美元兑140日元左右的水平。随着日美利差扩大等,抛售日元买入美元的势头扩大。
日元行情比2023年的高点(1月的127日元20钱左右)下跌13日元左右。日元对欧元、英镑等其他主要货币也不断贬值。
背景是日美货币政策的差异。
日本银行总裁植田和男表达了继续货币宽松的强烈意愿,尽快转向紧缩货币政策的市场期待落空。植田当天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等的采访。由于他的发言积极表示将继续现行的大规模宽松政策,再次让市场意识到了日美利差。
美国普遍预期美国联邦储备**会(FRB)到7月将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利率整体面临上涨压力。仅5月,日元兑美元行情就下跌了4日元左右。
进口企业等实际需求方抛售日元买入美元的动向也依然活跃。由于日本贸易持续赤字,进口企业抛售的日元量容易高于出口企业购买的日元量。
投机和实际需求都倾向于抛售日元,有可能重现2022年创纪录性的日元贬值。市场上,日元贬值基调确定的预期越来越普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日经中文网https://cn.nikk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