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
在一家文学网站里,几个人皆为网站编辑,针对某篇读者来稿发生了争执。一个资历颇老的编辑A说,TMD那美国就不是个好玩意儿,骗中国买那么多他们的国债,1万多亿美金啊!优惠一点也没有,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危机,缓解了就业压力,还处处与中国作对他们是一点良心都没有,就是混蛋到家!中国真不该和那狗日的打交道……他说得颇激动义愤填膺满腔怒火,概括起来就是美国不是好东西,狡猾狡猾的,买它那么多国债还反对中国。
编辑B说,中国买美国国债是自觉自愿地选择,我想也是慎重考虑的结果,不是美国人诱骗或逼迫,再说中国人世界第一聪明谁也骗不了。买美国国债在中国也算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在国际关系上是纯粹的贸易行为,或说是纯粹的买卖双方的一种生意。你觉着它的条件苛刻完全可以不买,这,事儿不就结了。买了人家的东西再说人家不仁不义,就有点不讲理了,也显得不大丈夫了。
编辑C紧接着说,他们耍流氓还不让说了?咱买完,他们就变着花样让美元贬值,开足马力印钞票,让咱的资产缩水贬值。就不应该和狗日的美国做生意,拿着咱的钱养活他们,等他们缓过劲儿再反对中国。这是典型的养虎为患,等着看吧,不和他们断绝来往总有吃大亏的那一天,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编辑D说,做生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赌博,像中国这样巨量买入更是豪赌。开赌前买卖双方都应该做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只有当你认为自己举措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利可图的,并且充分地考虑了各种风险后才会做出下注。至于你买后人家咋样折腾只要不违反合同条款,吃亏占便宜那都是自己应该承担的,与卖方没有关系。国债市场和股市一样,你说现在中国吃亏上当了,你可以割肉迅速止损啊。
编辑E说,说得容易,那不是小数,止损?亏的谁赔?咋就能白白的让美国老把咱的钱变变花招就拿走了呢?咱的政府就是太软弱太笨,就不能拿出点儿制裁它的办法?把它们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收拾几个看它还耍阴谋诡计不?
编辑F说,你这是啥办法?玩儿不过人家就不讲理耍横,那是流氓无赖的手段,你敢弄试试,看以后谁还敢和中国打交道。生意就是生意,就得按按商业规则办事,超越了规则就是耍流氓耍无赖。嫌吃亏可以不和它做生意嘛。
……
几个人辩论争执了一个多小时,结果是一方说对方是地地道道的汉奸,是美国佬在华的代理人,“汉奸”一方说对方脑残,要把中国往老路邪路上领,是不守规则的无赖加流氓,这是害国不是爱国。
这一场争执其实和抵制外货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一个在中国国内,是要试图把反对中国的国家的企业和商品赶出中国,藉此已达到政治上的胜利,提振民族士气;另一个是要立即停止这种生意,停止为美国佬喂奶,防止养虎为患,最终还是要政治上取胜。可谓左右两个小阵营的一次激烈对抗和碰撞,各自从自身的立场和出发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谁也没能说服对方,闹了个不欢而散,在以后的日子里视对方为敌人不再交流和对话,一直持续到那家网站关张。
这种情况或许也是当今中国民间为爱国之争的一个缩影吧?
关于抵制外货笔者曾两次作文阐述己见,其原委、过程、结局不再赘言,但有一点需再次强调,那就是中国政府的态度和应对措施。
抵制外货也罢,不买美国国债也罢,看似爱国,替国家出口恶气,实际上是给国家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带来很被动的处境。这是因为,不管在华外企外货都是得到中国政府批准允许,在政府没有做出驱逐这些外企和禁止它们的商品进入中国前,在没有做出不买美国国债前,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这否这个理?况且购买美国国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倘若公开抵制是否和政府的决策背道而驰呢?政府同意,你们反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政府偏向袒护了外国人,政府决策是愚蠢错误的?政府是傻瓜不成?
政府一诺千金,说了话就得算数。至于民间的主张和意见,政府听不听,让不让外企外货进中国、买不买美国国债,政府说了算。今天的政府是啥性质?教科书和官方媒体说,是人民的政府,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政府咋能干出有损民族利益的事来吗?如何把握尺度权力在国家,由国家说了算。满腔热忱的爱国人士,一贯爱d爱国爱政府,咋突然在这儿不爱了,为何要和政府拧着劲儿干呢?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中国为什么要巨量购入美国国债的问题。像这样国家重大投资行为,国家能不慎重再慎重地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嘛?养的大批专家学者智囊干啥吃的?没有相当的把握,不胸有成竹能轻易这样的“豪赌”吗?至于盈亏赔赚,未曾见过公布这些投资盈亏情况,那可能或许也是政府机密吧?中国的不缺秘密,多这么一个也属情理之中。既然政府未作出重大调整继续持有,说明有持续的必要和理由。更要说的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从未发布过购买美国国债是失误或错误决定,也未有持有的这些国债亏损的报告,就是在“两会”上也未曾见到这方面的详细报道。说明政府认为这个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
那么,美国国债到底咋样呢,风险如何呢?最新信息显示,美国国债再创新高,达到了创纪录的19万亿美元。另据中证网披露,中国仍为美国国债的外国中第一大持有国,截至4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1.2428万亿美元,约占其总额的7%。
360词条一段话可能能解释中国为什么巨量买入美国国债的原因:由于有美国的国家财政信誉作为担保,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国债的信誉度非常高。在国际金融运作中,它常常被用作一种比货币更安全、更方便的支付手段。世界其它国家出于对外贸易和跨国资金融通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美元资产需求。美国国债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能够像活期存款一样随时在规模庞大的美国债券市场上出售、变现,受到各国中央银行的欢迎。这样,美国国债从单纯地满足美国政府的财政融资需求,转变为为世界提供美元资产的资金供应渠道。据估计,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债总额约为19万亿美元,其中约30%由外国政府持有,是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库中最重要的金融资产。
巨量的外汇资金不在国内投资,势必寻求在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要投资就要选择信誉好风险相对较低且有一定或稳定收益的品种。从360的介绍看,美国国债或许是当前“金融理财”选择中最佳品种。不但中国大陆大量购入,日本、英国、巴西、台湾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购入,可见这一品种还是有相当的信誉度和一定稳健投资回报的。尽管中国近年持有量起伏有变继续减持,“但减持不代表不看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目前各国货币当局仍然比较偏好美元资产,美国国债收益率也有所提升,相对于欧元、日元、英镑来说,美元资产保值增值优势比较明显。至今依然是美国国债外国持有的第一大户。
美国国债的信誉和稳定的受益,或许就是中国如此巨量购入的真实原因吧?
一些自以为是的草莽式爱国者还以为别人和他们一样傻逼呢!人家骗你了吗?明明白白的规则摆在那,自由买卖,愿者上钩,盈亏风险自负。生意上招数玩儿不过人家谁之过?纯粹是脑子进水且进的不少。再说了,中国政府从来也没说过吃亏呀。
吴墨原创发表在凯迪猫眼看人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后得到的利息是非思源数它职决效议亮什么形式?
美元债支付利息美元象买民币债期债利息支付民币道理
美联储为什么要大规模购买长期国债?是好是坏呢?
长期国债的汇报率应该是比较好的。一般的人想买还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呢。对于长期投资应该是好的。
什么是“美债”?
什么是美债?
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中国也持有非常多的美国国债。那么,什么是美国国债呢?
美债,即美国国债,是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发行的美国国家公债。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有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等三种国债。分为短期国库券、中期国库票据和长期国库债券三种偿还期限的国债。
美国国债除了本土公众投资者外,还面向全球各国。外国**共持有美债总额的25%,其中的40%来自日本和中国。2018年7月份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7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用外汇储备——美元购买的。国债说白就是国家**的借据,如果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够用,他就会发行国债,募集资金来使用,同时约定还款时间,并每年支付利息。对国家来说,就是今天用明天的钱。投资者用现金购买国债,发行国债的**得到现金。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工厂加工商品卖给国外赚取的,这笔需要保值增值,就必须投资,以钱生钱,买美国国债可以得利息,就这么简单!另外,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经济、科技、国防、人才等都是世界第一;任何国家和金融机构通常都会投资美国国债,决定了美国国债流动性好,随时都有人买也有人卖,因此投资美国国债是最安全的选择,不可能去买伊拉克的国债吧!还有就是,美元是世界货币,黄金、石油、矿产资源、还要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等,都是用美元。
美国购债范围是甚么意思
就是印钞的另外一个意思
1什么是美国国债2人们是如何购买美
美国国债(U.S.TreasurySecurities),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发行的国家公债。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又称无记名式国债或国库券)和记账式国债3种。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不同,美国国债大致可分为短期国库券(T-Bills)、中期国库票据(T-Notes)和长期国库债券(T-Bonds)3类。美国国债除了本土投资者外还面向全球各个国家,其往年的国债发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亿美元。购买方式:美国国债的发行采用定期拍卖的方式。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国库券每星期一拍卖,一年期的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拍卖,国库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卖,财政部在月中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底31日左右交割;五年和十年在每季度第二个月(二月、五月、八月和十月)拍卖;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卖一次。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国债一般由财政部在月初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1什么是美国国债2人们是如何购买美
美国国债(U.S.TreasurySecurities),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发行的国家公债。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又称无记名式国债或国库券)和记账式国债3种。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不同,美国国债大致可分为短期国库券(T-Bills)、中期国库票据(T-Notes)和长期国库债券(T-Bonds)3类。美国国债除了本土投资者外还面向全球各个国家,其往年的国债发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亿美元。购买方式:美国国债的发行采用定期拍卖的方式。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国库券每星期一拍卖,一年期的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拍卖,国库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卖,财政部在月中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底31日左右交割;五年和十年在每季度第二个月(二月、五月、八月和十月)拍卖;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卖一次。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国债一般由财政部在月初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美国缩减QE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意思量化宽松政策每月购买850亿美元的国债是什么意思
简单点说,就是央行通过购买债券向市场注入资金
中国为什么购买美国国债?这里有最完整的解答!
◆◆◆ ◆
前言: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很多人一直不理解,甚至存在许多的误解,美国国债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购买美国国债,文章中详细分析其中原因,给出最完全解答。
◆◆◆ ◆
——基本知识——
美国国债(USTreasury-Bonds,简称T-Bonds)是由美国政府在全世界发行,大家自由认购的欠条。这个欠条的基本条件是“30年到期还本,30年内每年支付利息(目前年息4.4%)”。几十年来,每年都有新债券发行,已经发行并被买家认购了的,则在世界证劵市场上流通。投资者最经常购买的财经产品,就是股票,债券和基金。
由于自从发行以来,美国政府忠实地严格地执行了按月付息和到期还本的承诺,这个债券在全世界有极高的信用。在投资界,它是收益较高,最稳定可靠的可以互相倒卖的一种产品(其他产品如股票,基金,都有相当的风险,银行存款则利息太低,且有银行倒闭的危险)。
广义说,债券任何人都可以发行,私人间借钱也写一个字据,那也是债券。伊拉克政府没钱了,津巴布韦政府没钱了,都可以发行债券。只是那种债券没有信用,被称为垃圾债券。
根據中央情報局資料,2014年,美國國債佔GDP比率(71.2%)全球第24高。
在2015年6月30日,公眾持有的債券為13.08萬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2個月GDP的74%。美國政府帳目持有的債券為5.07萬億美元,兩者相加達到18.15萬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2個月GDP的102%。
其中,6.2万亿(約47%)的國債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其余12万亿由美国人(含机构)持有。兩個最大的外国債權國是中國和日本,分別持有1.3万亿(占美国总国债的7.16%)和1.2万亿(占美国总国债的6.61%)美元。
很多美国人的投资组合中包含债券,越保守的人,债券所占的百分比越大,越激进的人,股票所占的百分比越大。老年人的养老金投资有很大的债券成分。
——你问我答——
为什么美国的债券受到大家的青睐,都愿意持有呢?
答:除了美国政府强大以外,只有两个字:信用。美国政府数十年以来对发行的债券严格执行付息和还本的义务。
我拿了美国债卷那算不算美国政府欠我钱?
答:算,也不算。根据债券(合同),美国政府只是30年后欠你一次还本;中间每年只欠你利息,你可以按年获按月取现。
我拿了美国债卷能不能找美国政府还钱?
答:对不起,这个不行。买债券时已经说清楚了,30年还本,其他时间只能按年(月)得到利息。那我急用钱怎么办?美国债券是全世界流通的,你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给任何愿意接手的人,当然售价由当时的市场决定。中国政府积累购入的美国债券,一部分是从美国直接购入,很大一部分是市场上其他持有人再出售的。中国政府出售债券,也不是卖给美国政府,而是在市场上标售,谁出价高谁得。
中国哪里来的钱买美国国债?
答:美国债卷当然是用外汇,即美元买的。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如此巨额的外储是怎么来的。
A出口
谢谢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广大民工长期的辛苦和进出口商人,中国保持了几十年越来越旺的出口规模,也维持了大量的民工就业。我国长期出口增长强劲,出口到外国的商品都是以外币(主要是以美元为主)结算,这就造成厂商用商品换来的都是美元,厂商回到国内肯定还要重新买原料组织生产,给工人发工资,或者扩大再生产,而美元在国内是不流通的,于是厂商就找到了银行,用手里的美元把人民币换出来。这是其一。
这里“厂商找到银行”,更准确的说,是国家强迫要求厂商把收到的外汇“卖给”国家,称作强制结汇。国家不容许厂商手里持有外国钱,这个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其实国家实行外汇管制,厂商手里有美元,没有进出口权也没法花)
不要小看了这个长期强劲的出口:它解决了数亿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造就了那么多小康家庭。没有这个出口,长三角,珠三角就得萧条。
B境外对中国投资
其二,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原因,外资希望流入中国投资,那么外资手里的外币,虽然在我国不能自由兑换,也要通过种种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人民币的形式。以上说的其实就是我们总在媒体上看到的“我国经常账户(外贸往来)和资本账户(外国投资)的双顺差”。即造成外汇储备的持续高增长。
但是,对应这些新增的人民币的来源归根结底都是从央行出来的。银行一手收入美元,另一手要把等额的人民币“换”给厂商在境内使用。这里用于兑换人家美元的人民币,是央行先发行央票(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债券),然后新印制发行的钱。
问题来了,因为贸易或者外资进入,就要发“新”钱,是不是就造成了所谓的“输入型通胀”?我的回答是,不全是。这就是央票的作用,央票已经吸收了一部分流动性。这时发新钱不过是补偿了因为央票丧失掉的流动性。但是,当贸易或外商投资增速过猛,发行央票的速度赶不上这一增速的时候,就成为“输入型通胀”的原因之一。这是后话。
回到正题,你应该可以看出来,我国拥有的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其实并不“欠谁的”,流入的外币我们都用人民币还了。
所以中国国家手里有了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闲钱),其去向当然是关系到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金融发展。而且,维持一定量的外储是维系汇率的工具之一(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为什么不全花掉?为什么不做其他的投资,而是要买美国国债?
答:这一点经常误导大众,看到很多人说中国人辛辛苦苦赚的钱却拿去养美国人,这句话漏洞百出,不值一驳。
钱太多,花不掉。
中国每年也会在国外买东西(飞机啊什么的),也会花一大笔,但是出口实在太多,花不完。而且中国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比如高科技的一些技术,设备,武器等,外国对中国出口有限制。
其实中国的外汇也不全是买美国国债,也有部分是做其他的,比如买黄金,投资等。但是这么一笔巨额的外汇资金,只做这些小投资是消化不了的。
那还能做什么呢?
1、放着不动?资产不利用,不现实。
2、存银行?利息太低。
3、买外国股票?可能真买了一些,但是不可能大批量,一是不安全(跌了谁负责),二是没那么多专家天天盯着市场。
4、买别国国债?俄罗斯,伊拉克,津巴布韦都发行债券,开玩笑吧。
所以,选来选去,只有买美国国债比较合适:
1、有保障(美国后台,安全,信用稳定),
2、用的掉(美国国债发行量大),
3、回报率尚可,每年大约4%的利息。钱是已经在手上了,与其干看着,不如得点利息,而且还保本。
中国政府决定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的国家行为绝对不是银行几个操作员甚至行长的事:傻瓜也可以猜到,起码要有副总理,以至总理的批准吧。有人对美国国债还是有疑虑,总觉得美国占了中国便宜,其实这一个完全商业的行为,没有谁逼谁,购销双方完全自愿的行为。
美国国债安全吗?
答:比大多数股票投资安全。看看现在股市的起落无常就明白了。
美国国债贬值怎么办?美国故意印钞票怎么办?美国不想还怎么办?
答:先说一个数据,中国虽然购买美国国债量大,但并不是最大的。
中国购买了美国总国债的百分之七,日本比中国少一点,其他国家也购买了一部分。另外,美国国债最大的买主是美国国内的银行,机构,和美国人民,占30-40%(大家可以查一下数据)。美国要赖账,要故意贬值,没等中国不同意,美国最大的债主他们自己国内的公司和老百姓就先闹开了。
中国不买美国国债,美国会不会很惨?
答:不会,中国购买比例不算最大,影响不是灾难性的。
我们可不可以叫美国马上还钱?
答:别开玩笑了。买债卷时双方已经交代清楚了,到期(一般30年)还本,没到期只能取利息。另外债卷可以到市场上公开出售,售价由市场决定。
美国为什么可以卖出16万亿国债?
因为美国从来都是规规矩矩按时还清本息,而且他的回报率很好。下次发国债的时候,才会有人来买。
所以,归根结底是钱放在哪里好的问题。当然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投资赚钱,可能回报率比美国国债高,重点是,那么大笔的重要的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回报率是第二位的。
外储是什么?该怎么用?
答:外储,顾名思义都是储在手里的外汇,这些在国内也不流通的钱,必定要用到国外去,还要具有稳定的收益,究竟怎么用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1、购买外国和一些机构的债券。
2、境外股权投资。
3、购买外国高科技产品。
4、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
5、大家把这些钱分了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几种方法。
1.购买外国和一些机构的债券。
在国际市场上,安全有收益的债券不多,美债是其中之一,每年收益率稳定不说,美国还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安全就更有保障。你说能不买吗?至于“两房”债券,即使它跌成垃圾,其实,对我们的收益也不会有影响,因为我们是持有债券,而不是交易债券,所以,只要“两房”不倒闭(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已经Toobigtofall),票面上的利率不变,对我们的收益就没有影响。有人说了,那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没错,中国是少量持有一些欧洲债券和日本债券的,不过,首先他们发行债券的规模很小,其次,这些债券的安全性也不如美债。这不,欧洲刚闹出一个债务危机么,希腊等五只小猪(PIIGS)赖账的可能性可是很大的哟(而美国赖账的几率几乎为0)。
所以,对于我们上万亿的外储而言,首要且权重最大的就是美债。所谓分散风险的一些投资占比其实很小(包括下文要探讨的234三种选择),因为没有什么产品的规模能够承得下我们巨额的外储,而且还能达到稳定收益。
2.境外股权投资。
我国在2007年9月29日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InvestmentCorp.,简称中投公司),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境外股权投资,从这家公司的投资风格可以看出来,它投的都是业绩长期看好的大型企业,从摩根士丹利、黑石到香港大宗商品贸易商来宝集团、印尼最大的热煤生产商PTBumiResources等,中投还在固定收益产品、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中配置了数十亿美元,从投资策略来说,是非常稳健且完整的。我敢说,有识之士应该还是比较认同这种策略的,当然,由于择机不对,遭遇09年金融危机,摩根黑石股价大跌,造成中投账面上浮亏超60%,于是又继续追加投资摊薄成本,于是立刻被金融“精英”们骂得狗血临头。这里的确有操作的因素在里面,不过,账面上的短期浮亏长期来说是可以扭转的,作为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来说,不同于对冲基金,不会迅速地频繁地买入、卖出所持有的资产,这点还是很有耐心的。而且在金融危机中,中投相对全球各主权基金投资的平均损失程度要小很多,单一以“败仗”论处似乎有失公允。(当然,我不是五毛d,2008年9月,中投在美国斥资54亿美元买入的一只货币基金也由于跌破净值而遭遇大规模赎回潮并最终清盘,这是真正的亏损。)不过,2009年中投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由负转正,达11.7%。在付出昂贵学费之后,中投交出了第一份成绩不俗的答卷。
3.购买外国高科技产品。
很简单,我们想买,人家不卖。对每种高科技产品,中国每次买回一两个,然后就能山寨出来,老外已经怕了。而且,很多高科技产品背后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所以你出多少钱人家也不可能卖给你。另外,即使外国同意卖给你这些高科技产品,几个样品对解决我们庞大的外储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4.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
这些操作可以少量进行,但绝对不是主流,因为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一桩亏本的买卖,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只要稍微一有风吹草动,说中国主权基金要投资大宗商品了,大宗商品就一定会狂涨;那边说中国主权基金要抛售大宗商品了,大宗商品就一定会狂跌,而其他国际炒家就会与中国反向操作,这样,中国还没行动,实际上就已经亏损了(前阵子传过一些这样的谣言,就造成了市场波动),而且,这对中国的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商来说有巨大的损害,他们并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市场波动。(插一句,在大宗商品的一轮涨势中,中国有时确实会进入资源行业大宗商品和地产项目,以对冲通胀。)
5.大家把这些钱分了吧。
你要知道,分到你手上的都是外汇,在中国境内是不流通的,中国老百姓境外投资无门,拿着这些钱在中国又什么都不能买,所以又要找央行换回来,于是外汇又流到了央行手里,这不是折腾么?而且,这一来一去凭空多出的流动性势必造成通胀,每个人都拿到钱等于都没拿到,生产力并没有增加,央行还得想方设法发债把多余的流动性吸收回来。最后对经济什么好处也没有。
——总结——
看完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对外管局的难处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而一些具体操作上的复杂程度通常超过我们的想象。外管局和中投的人也不是吃闲饭的,但他们经常遭遇一些不懂装懂的小愤青们(有时还是学经济、金融的)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攻击。另外,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卖弄道德的危险很大,因为会夹杂民族主义和个人的价值判段,有时甚至会断送经济的前景,希望大家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END—
投资|游学 | 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