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避险方案中,需要客户提供履约保障的有哪些
企业所使用的最主要的避险方式,包括使用贸易融资工具、金融衍生产品,以及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等,汇率风险规避工具的更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而目前企业使用较为普遍的汇率避险方式包括: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
江苏银行扬州分行汇率避险在行动
一、开展线上外汇衍生产品培训
2021年8月20日,我行国际部利用线上会议模式,对全辖外汇从业人员和客户经理进行了《汇率形成机制及我行外汇衍生产品》专题培训,9月17日开展《期权产品培训》专题培训,通过汇率原理及本行产品相关案例的学习,提升条线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能力。
四、为企业制定个性化避险方案
在结合企业经营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帮助企业提供个性化汇率避险方案。自7月以来,为10家企业制定方案并成功办理外汇衍生品。
下一步,江苏银行扬州分行将根据宣传计划,实现更多企业汇率避险宣传活动的覆盖,以推动构建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助力扬州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有什么影响吗?
10月10日晚间,央行公告称,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下称“远购”)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10月9日(周五),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大涨近1.7%,夜盘收于6.6947;离岸人民币更是气势如虹,国庆期间持续攀升,上周收于6.6881。从5月至今,人民币在这5个月期间已经上涨了近5000点。
各界普遍认为,当年在2015年“8·11”汇改后出台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仅针对购汇,结汇不需要征收),是意在增加卖空人民币、买入美元的机会成本,避免贬值预期形成购汇的羊群效应。但如今,在人民币升值的一致预期下,取消风险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已经很低了,即此时并无必要去抑制人民币远期卖空(或者说人民币远期购汇)的行为,早前非对称的逆周期调节理应暂时退出。
至于此事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交易员普遍预计,人民币快速升破6.7,这的确涨势过快,但有一定基本面支撑。鉴于10日的公告以及海外的不确定因素,11月前或更趋于区间波动。
准备金退出的市场影响如何?
这次调整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市场普遍认为对人民币的影响有限。首先,在基本面的支撑下,并无需担忧人民币会出现大幅贬值。原因在于,若市场预期中期人民币偏向升值,远结(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的需求可能会上升。当然,由于利差因素导致远期成本已经较高(当前即期价格在6.69元附近,一年期远期水平在6.94元,对应掉期点1500点),而美元融资成本因为美联储大幅降息而骤降,远购风险准备金需求对远购的扰动大幅下降,可以预计远购风险准备金回归中性对远期结售汇整体均衡的冲击不大。
如果美元后续再度转弱,少了风险准备金后,远购需求增加也会缓解即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在汇率双向波动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远期市场回归正常有利于培育企业的避险意识。
同时,主流机构认为,美元中长期走弱的格局可能已经形成。若不算额外的财政刺激,当前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财政刺激规模已接近全球所有国家的总和。机构预计,美国财政部有望在2020年净发行美债4.4万亿美元,而美联储将配合,这从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上便可见一斑。国庆前的一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为7.09万亿美元,再一周前为7.06万亿美元,一个月前为7.01万亿美元。
中国银行汇率挂牌时间
中国银行汇率周一到周五每天发布。上午8时开始,到下午18时至,每10分钟公布一次。中国银行网银怎样查询汇率一、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查询汇率的流程:1、在浏览器上面搜索中国银行,登陆进入;2、在中国银行官网上面选择”金融市场“点击进入;3、在”金融市场“页面里选择“外汇牌价”,如下图; 4、点击进入后即可以看到如下图; 5、直接在上面查询即可。
如何有效规避外汇风险?
出口企业应该主要融外币,而不要融本币,可以将外汇应收账款质押向银行贷外汇,以后还外汇以规避人民币兑换风险。在实际业务操作中,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就是通过其跨国公司的地理多元化分布,来避免布*单一所带来的单一货币汇率变动风险...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严重动荡,是什么原因?我们该怎么办?
突然多印了9万亿,通胀是不可避免的啊,所有有钱宁可存黄金,不要去存钱,亏不死你
海南银行开展银行汇率避险产品宣传工作
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企业汇率避险需求凸显。为落实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有关精神,海南银行外汇专员走访辖区内部分企业,通过《银行汇率避险产品手册》向企业宣传常用的各项汇率避险产品,积极开展银行汇率避险产品宣传工作。
▲海南银行外汇专员开展银行汇率避险产品宣传
▲海南银行外汇专员开展银行汇率避险产品宣传
推荐阅读
朱德镭董事长率队拜访临高县委县政府领导
#市县服务再提效#
海口滨海支行举办成立五周年行庆活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海南银行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小海星书屋”启动
#社会责任#
双向汇率的计算方法?
双向汇率是指一种货币可以在国内或国外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也称为买入价和卖出价。其计算方法为,将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乘以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得到的结果即为双向汇率。
例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5,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为0.9,那么人民币对欧元的双向汇率就是6.5*0.9=5.85。在实际交易中,银行会在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加上一定的差价,以谋取利润。
如何有效规避外汇风险
(一)市场保值。远期市场保值是指如果预期汇率将发生变动,根据外币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货币种类、数额和日期,通过远期合同买卖或进行借贷款活动,用同等金额的同一货币实现在同一时点上的反向流动,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远期市场保值可以完全地抵补交易风险,因为,只要用反向的操作来抵消未来的应收或应付款项。但是,用它来覆盖换算风险则不能完全抵消,因为,这时履行远期合同所需的资金不是预期的应收应付款项,而只能将来在即期市场上买卖。 远期市场保值的实施仍要通盘考虑预期的成本。例如,当地货币的远期贴水是4%,如果当地货币贬值的可能性为30%;贬值5%的可能性为40%;贬值6%的可能性为30%。那么,预期汇率的下跌幅度就为5%(4%*30%+5%*40%+6%*30%),由干预期的汇率下跌大于远期贴水,所以,卖出当地货币远期是值得的。 (二)调整货币资产负债。如果跨国公司通过分析与预测,认为某一国货币将贬值,则可尽量减少这种货币的资产,同时扩大这种货币的负债,这是由于币值下降有利于净借方而不利于净贷方;反之,如果认为某一国货币将升值,则可尽量扩大这种货币资产,同时减少这种货币的负债,因为币值提高有利于净贷方而不利于净借方。企业亦可采取措施,使某种汇率不稳的货币资产(如现金、可卖出的股票、应收账款等)与货币负债(如应付账款、贷款等)保持等额,以便一旦汇率变化发生,货币资产和货币负债的影响总和为零,企业不致蒙受损失。 (三)提前或延迟收付法。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和债权债务直接暴露在汇率变动风险下,实施提前或延迟收付法可直接改变公司的风险地位。提前收回或延迟付出贬值货币账款,延迟收回或提前付出升值货币账款。对干提前收回的贬值货币,应迅速兑换为升值货币。 与应收应付账款相联系的是在产品销售中尽量缩短订货至交货的日期,并争取用比较坚挺的货币计价。同时,提前订购货物,使用比较疲软的货币计价。但用何种货币计价,常受交易双方谈判地位的影响,因为对方也会考虑自己的外汇风险。 (四)分散风险法。最常见的是“一篮子″货币保值法。具体做法是企业在一些长期合同项目中,在签订合同时,按照当时的市场汇率使用多种货币计价并规定各种货币占总额的比例。付款时按付款当时各种货币变动后的市场汇率折合成合同成交时的货币进行支付。公司在款项收付时,若一篮子货币中有一种贬值,则因风险分散而不致遭到很大损失。若计价货币中部分货币升值,部分货币贬值,则升值货币所带来的收益可以抵消贬值货币所带来的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消除外汇风险的目的。 (五)存货避险法。由于存货价值不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因而在资金和成本允许的限度内,存货可以作为防止外汇风险的一种措施。这些存货在货币贬值后可提高价格出售。
出口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根据个人经验,出口企业有以下几种方式规避或减少汇率风险:
1、选择适当的币种。目前人民币已经走向国际化了,很多国家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但额度较少,对于谈判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争取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如果不能用人民币结算,必须要选择美元和欧元,从最近十年来看,美元属于最坚挺和保险的货币。
2、提高预付款的比例,尽量减少汇率风险。对于新客户和金额较小的合同,必须要求全额预付;对于老客户和大额合同,除要求用信用证结算外,在报价时根据不同付款方式提供不同报价的方式,如30%的预付设定一个较高价(包含了可能的汇率风险),50%预付设定一个一般价,100%预付提供优惠价,让买家选择。
3、时时关注汇率走势和国际新闻,选择合适时点结汇。企业财务人员可以咨询银行了解外汇的动向,并根据时时消息选择结汇,避免外币贬值时结汇。
4、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应在合同中设立相应条款来规避这一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价格条款上增加汇率变动损失分担的约定。
5、充分利用远期结汇等金融工具降低汇率风险。远期结汇业务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汇入时,即按照该远期结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期限、汇率办理结汇的业务。它可以锁定汇兑成本,防止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