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没什么消息,为什么医药板块跌的这么多啊?
上周地震救灾概念已经被炒过了,正逢医*股吸筹结束。消息配合拉升,完美的出货!如果你追高了,那么先别急。看准低位了再补点,今年不会亏的,就是要等上一阵。我们对医*板块,仍旧给予“推荐”评级。
今天医*板块的生物类走势如何?
医*可能还是盘整
股票生物制*版块近期行情会怎么样?
在大盘下跌的时候,医*类板块被称为避险板块,是最抗跌的板块!通常会比较稳定,不一定上涨但是很抗跌。近期由于国家相关部门推出各种利空消息比如严格个人转让限售股缴税制度等,造成了该板块随行下跌,大盘企稳之日会有不错表现。
生物医药板块见底了?
1、今天汽车板块可以说一骑绝尘,特别是智能化相关的公司基本都涨停了,TMT昨天大跌后今天反弹,从成交量上看资金已经阶段性的撤离,后续还有没有持续性的行情要看基本面到底能给市场什么超预期的消息。跌幅靠前的则是银行、房地产等老大难板块。6月份房地产销售数据依然不是很理想,国有房企相比民营房企要好点,但是同比前几年都十分惨淡。
2、今天下午医*板块突然爆拉一波。主要原因是国家医保**发布《谈判*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品竞价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各家卖方下午紧急解读,我找了一家的大家可以看看。观点基本都差不多
总的来说这两个文件对于医*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我去年7月份感染了普通的细菌性肺炎,然后去医院开*,医生建议我自己去外面的*店去买*,医院开出来的消炎*经过集采后效果很差劲,这是一个缩影。我看也有很多人反映现在各种集采后的*品效果都不如之前了。
也是可以理解的,集采把价格压的那么低,*厂总是要赚钱的。你把价格定在人家成本线上,你猜他们会不会偷工减料?
那现在这个文件出台后,集采的价格应该会有所上升。对于各大*企来说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消息,很多医*公司下午一开盘直接突突上去了。
医*这个行业的估值方法不太一样。有些稳定盈利的可以用PE去看,还没有盈利的创新*企业可以用PS去看。我截取了一下wind的数据,不管是PE还是PS现在生物医*整个板块都在历史最低位。
低估有了,接下来如果集采的价格确实能上去的话,医*行业连续2年表现垫底的情况我认为会发生转变。像港股的微创系公司现在股价基本都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还有很多创新*公司都是类似的境遇。可以关注起来。也许这两个文件就是让均值回归的催化因子!
3、汽车板块最近已经开始连续强势了。港股的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最近表现都非常亮眼。
小鹏最近出的G6定价非常具有竞争力,23w就可以买到辅助驾驶的车,而且800v的系统让续航更加实在。出来后订单量很快就到35000张,小鹏最近港股表现很强势,一个多月快翻倍了。也走出了大半年的区间震荡,这个趋势挺漂亮的。
美股的特斯拉也是从去年最低100块,昨天大涨后已经快到300块了。
我个人的感觉,新能源汽车这批龙头未来几年可能真的要把过去那一批燃油厂商的份额慢慢蚕食干净。特别是合资品牌现在身边的朋友同事买车基本都没有再买合资车的了,便宜点的就比亚迪,好一点的蔚小理特这些牌子。汽车板块我19年后没有上车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但是现在你让我去下手270多的比亚迪,我也下不了手。。所以只能远远的祝福国产品牌能不断的突围,迅速成长为全球的龙头吧。
4、周天说的消费服务业板块会轮动,昨天白天航空机场酒店这些表现不错,晚上美股的亚朵也表现不错。白天A股赚钱,晚上美股赚钱这种好日子多持续一段时间吧。今天整个消费服务业表现平平,航空也休息一下,大行情不用天天涨。我更喜欢的是每天涨个1-3个点,但是不要有很大的回调,这种涨法是能持续很久的,大涨容易大跌反而我并不喜欢。时间一久,回头一看原来已经翻倍有余这种感觉才是最舒服的。
5、人民币汇率开始拐头向下了。
前天触及7.2856后一路回调,今天最新的已经到了7.22,最近升值了600个基点。希望7.28就是这轮的顶点吧,受到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港股今天表现也收涨,下半年港股分子端eps修复,分母端流动性边际改善,我经常在文章中说港股的机会。虽然咱不知道港股什么时候会开始大涨,但是这个位置是底部是没什么问题的,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守着,等风来。
生物板块大跌原因?
生物板块大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近期全球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普遍低迷,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进而出现抛售现象。其二,生物板块所处的行业变化快、风险高,而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不利,普遍存在卫生健康不达标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自然也影响到了生物板块的股票表现。其三,公众对生物科技行业的疑虑和质疑也在增加,例如基因编辑、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关于肺炎疫苗的声明等,这些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物板块的市场表现。因此,生物板块股票出现大跌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行业变化、舆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寻找改进和创新之路,提高生物板块股票市场表现。
生物医药板块龙头股票有哪些
医*板块的龙头股:1、白云山A:据以前报道,白云山A控股股东广*集团联合华南新*创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宣布启动抗"超级细菌"*物研发大课题,将共同攻关三大研究项目:白云山板蓝根等10大抗菌消炎中*改善耐*性研究;抗菌消炎中*和西*抗生素联合用*方案筛选;"中国中*抗之霸"新*研究课题。不过白云山此前曾经发布澄清公告,表示攻关的三大研究项目中,目前仅第一大项目涉及公司。2、四环生物:由于超级细菌和国内蜱虫事件的影响,医*板块反复出现炒作之势,盘子较小的联环*业为龙头,不过在深交所加大对此类股票的监管下,但医*板块的炒作有出现转移的迹象,在江苏证券史甚至A股史上,四环生物就已颇具传奇色彩。该股原名"苏三山A",上市至今十次更换证券简称。3、广州*业:广*集团联合华南新*创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启动了《广*集团抗"超级细菌"*物研发大课题》,将发挥中医*优势对抗"超级细菌"。广*集团总经理李楚源宣布广*集团将首批投入5000万元作为项目首期经费,同时华南新*创制中心也将配套经费,用于联合项目研究。4、联环*业:借助国外对有关"超级细菌"报道的因素,前期以联环*业为龙头的生物制*板块受到短线资金的热炒。从基本面来看,该公司近两年业绩虽然稳定,但明显缺乏成长性,鲜有机构关注。不过公司公告已称尚无法判定公司硫酸黏菌素片是否与媒体报道中能够抑制"超级细菌"的多黏菌素为同一分子结构的*物。
上市公司生物医药板块有哪些股票
天坛生物、广生堂、东宝生物、正海生物、乐心医疗等。1、天坛生物公司全称是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坛生物"),其上市股票为天坛生物(600161)。是一家从事疫苗、血液制剂、诊断用品等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于1998年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上交所发起上市,现在的控股股东是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2、广生堂公司全称是福建广生堂*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上市股票为广生堂(300436),是集*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制*企业,GMP认证的现代化工厂。3、东宝生物公司全称是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其上市股票为东宝生物(300239),是专业的明胶及延伸产品胶原蛋白生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内蒙民营企业50强,于2011年在深圳A股成功上市。主营明胶系列产品、胶原蛋白及磷酸氢钙。4、正海生物公司全称是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5月16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653),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单位,国家“863”计划承担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立足再生医学领域,处于“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ISO1348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设有山东省医用再生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生物再生材料工程实验室等高规格再生医学材料研发平台。5、乐心医疗公司全称是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乐心医疗”)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注家庭健康管理12年,每年乐心为全球700万高端用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智能健康云平台的研发与运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及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境内外各类专利130多项。
一文详解生物医药板块
生物医*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生物医*受到了市场极大的关注,生物医*板块也在上半年冠绝A股。
生物医*行业投资价值如何,哪些子行业最具潜力,且看下面分析。
一、长线视角,生物医*投资方兴正艾
一、以史为鉴,无论是美股,还是在A股,生物医*行业一直是大牛股的孕育之地。
先看美股。
发展至今,国内医*行业产业链渐趋完整和成熟,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分工协作,构建创新一体化生态,既降低了创新成本,又加速了创新迭代速度。
例如医*外包服务行业的出现,既承接了下游的制剂企业的研发需求,又连接了上游的原料*和中间体企业,同时通过技术赋能大大缩减了创新*研制的时间和成本,而成本的降低会进一步推动医*医疗需求的爆发。
综上所述: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到我国医疗行业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正如全球最强投资机构--高瓴资本首席投资官易诺青所说:“今天健康产业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当年信息产业爆发前夜”。
同时,生物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商业模式相对简单,兼具消费和科技属性,容易构建起强大的“护城河”,是典型的“好行业”。
一句话,生物医*行业方兴正艾,值得我们深度研究和持续跟踪。
二、研究方法:结构性机会凸显,聚焦五大主线和两条支线
一个行业的发展,并不是所有子行业都是雨露均沾的,相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才是不变的法则,生物医*行业也一样。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去思考行业未来的发展格**,找到那些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板块,这样才能享受最丰厚的投资回报。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全面梳理了生物医*行业的所有子行业,筛选出未来发展最有潜力的几个板块。简单概括为五大主线(创新*、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制品、CXO、专科服务)和两条支线(医*连锁、特色原料*)。
以创新*为例。目前,国内市场大概是2万多亿的水平,其中创新*的市场大概在1000多亿左右,仅占比5%不到的比例。而参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创新*比例在50%左右。一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创新*空间巨大,其中自然会孕育出大量牛股。
在这,我就不一一展开了。先抛个简要列表,后续再逐个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三、总结
四、相关个股
产业链个股
更多行业深度分析,尽在『主力君说股』
一起寻找行业投资机会
扫码关注我们!
点一下“在看”,你会更好看耶
生物医药利好频传,投资布局该如何划重点?
首先亮明观点!医*行业布**应以大,强为主!
中国已成全球制*大国,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制*工业是国家战略支柱行业之一,其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制*产业真正起步于本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 术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产业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驶入了快速发 展通道。国内医*制造工业收入从 1999 年的 1324 亿元,快速增长到了 2010 年的 10169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22.6%。
截至 2016 年底中国医*工业收入已达 28062 亿元,2010-2016年复合增速达 18.4%,远超全球医*行业平均增速。
中国创新已崭露头角,中国正向创新*大国崛起1.3.1 站在巨人的肩膀,国内新*研发崭露头角
国内医*工业大致经历了“缺医少*”、仿制*黄金发展十年、创新*崭露头角三个阶 段。在最近 10 年,国内医*工业已经开始逐步注重创新*的研发与投入。
研发费用的快速 增长是国内*企开始注重创新*研发的最明显表现。
而新*的研制必须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雄厚的技术积累,小*企又怎么能负担的起这些。尤其是背靠国企背景的*企更加又优势!国内主流*企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已经逐步提高到 5%以上,而恒瑞医*与复星医*占比已经超过 10%。经过多年的积累,A 股上市公司中已经出现少数以恒瑞医*为首的一流研发型*企,在 创新*研发品种数量上已经逐步与国内其他*企拉开差距;国内多家二线研发型*企业在奋 起直追,在化*与生物*领域各有所长。
上图可见,排名前列的公司都是大公司,有较强盈利能力,同时也奠定了研发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医*行业的布**一定要大,强!公司大,盈利能力强。切勿因便宜布**二三线*企。
生物医*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单就制*行业来看,生物医*产业发展的前景算是不错。大环境来讲,虽然生物*数量远不及化*,但是这几年全球销售额top10的*物里面,生物*物至少占一半甚至更多。
这几年很火的免疫治疗,CAR-T和PD-1之类的都是生物制*。
国内环境来看,但凡有些规模的制*企业,几乎都在布*生物制*。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后,随着国内最早报临床的一批生物*陆续上市,整个行业的发展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