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词小令仅27个字,却堪称“一句一字闲不得”,媲美最美宋词!
古典诗词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唐朝的时候,唐诗占据了发展的主流,但是词的发展也开始具规模。作为古典诗词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题材,唐诗把诗歌的境界发展到了极致,这就使得后世在进行诗词创作和发展的时候,不得不拓展其他文学题材的空间。
所以在晚唐时期,唐词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李商隐和杜牧依然在延续唐诗最后的辉煌,但是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代表的诗人把唐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虽然这些诗人或者词人对于唐词的创作还没有达到完全自主的程度,也没有像苏轼那样达到“以诗为词”自主意识和境界。但是却并不妨碍她们在诗词当中展现出独属于自己的才华。在文学造诣上来讲,这些唐词作品和他们所写的唐诗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首唐词,就是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全文只有27个字,但是却被后世评论为“一句一字闲不得”,极言用字之精妙。虽然字数很少。虽然篇幅很短,但是每一个字都尽可能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共同生成了这样一幅精彩的画面。
《望江南·梳洗罢》
作者: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此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
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现出来。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
“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
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
至此,景物的描绘,感情的抒发,气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肠断白蘋洲。”“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和全词“不露痕迹”相较,末句点出主题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结句,仍有“有余不尽之意”。
白蘋洲在何处?俞平伯先生说,不要“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唐宋词选释》),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但在此词的艺术描写中,应该是江中确有白蘋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实写。独倚望江楼,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时盼人心切,只顾看船而不见有洲了。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蘋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
作者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温庭筠最后用五个字,写出了这女子此时此刻的内心所想。“肠断白蘋洲”,古典诗词当中是人们往往用断肠两个字来形容内心悲苦的极致。对于这首词中的女子来说也是如此。她精心打扮,她登楼望远,她他从早晨一直等到了夕阳西下,最终收获的却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眼看着夕阳坠入西山,女子的内心明白,这一天的光阴又白白的耗费掉了。那个远方的人,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他的身边?是否还带着往日的温情?敬请点亮右下角的“在看”,愿你身边皆是知己好友。并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唐能组什来自么四字成语
唐虞之治、功不唐捐、冯唐易老、唐骏读博、唐突西施、冯唐头白、求马唐肆、唐临晋帖、冯唐白首、刻画唐突、颓唐不安等。
唐可以加什么边旁组词什么?
唐:食糖、躺着、胸膛、醣质、溏心蛋、搪瓷、瑭玉、餹饴、。
唐能来自组什么词
唐朝,唐山,唐镇,大唐,唐突,唐王,唐文,唐宋,唐僧,唐代,梦回唐朝,大唐盛世,
组词|《忆江南》三首【唐】白居易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
《忆江南》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
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辞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像作者这样长期居住在苏杭的人自然是“能不忆江南!”即便素未到过江南的人也会急欲一睹为快。
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春色的客观的把握,总体的描绘,来表明“江南好”,那么第二、三首便是通过突出描绘苏、杭这两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了。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我们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最后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完
剑侠世界锤明教和剑明教哪个强
明教作为一个新门派在目前情况下起码在89级的情况下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玩过明教其实都懂。 先谈剑明,这个职业唯一的特点就是灵活(灵活是建立在轻功的基础上的,如果那天JS想不开把轻功取消了或者改了这些剑明就准备去洗锤子吧)。剑明的技里除了20级的技加攻击以外就是100级的技了(囧),如果没有队友的帮助剑明想杀人是非常困难的(同装备基本不可)。 关于剑明的潜和技分析(加点方式还是看自己,我只是分析)剑明就只有外攻和内功2种属性可以加,以前看别人说加身法的说法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们他们都是SB,举个例子来说唐门的闪避够高不?被近战打照样招招到肉,所以说加身法都是脑残的。外功就是+血上限这里不谈了加多少点看自己装备,内功就是加内普伤害(目前我等级89级拿80级4%强9剑,10级技7000多伤害、50级技伤害10000多点,当然是6内4外的加点方式),经过试验10000多伤害不如明锤6000伤害高。10000多伤害是忽悠人的。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剑明的技,10级技圣火焚心(攻击技)这个技备受争议,我们剑明靠这个技杀人,在打木桩的伤害上超过50级技,但是如果懂剑明的玩家注意躲这个技的话,剑明将不杀死任何职业。20级技明教剑法(被动辅助技)所有职业20级技必加。30级技弥气飘踪(主动辅助技)这个技加满很不错,但是作用有限,如果你有多余的点的话…..。40级技飘翼身法(被动辅助)加移动速度、减眩晕时间,配合你的鞋子加点,50级技万物具焚(攻击技)必加,60级技乾坤大挪移(诅咒技)就是消除对方主动辅助技(我只知道消剑明30级技),70级技偷天换日(主动辅助技)这个技真的很好?缺点很多CD时间长、需要技点数多、持续时间短、有菜的情况下效果打折,此效果和陷阱唐差不多,对于武当很致命。80级技离火大法,说实话真的很鸡肋。 现在说锤明,个人非常看好锤明,当然你一点要说群P是炮灰我当然没办法,锤明类似于天王属于近战马上职业,因为属于近战职业所以目前被天王少林打的抬不起头,这也是没办法,介绍上说锤明属于高机动高血低伤害的职业,不过我想说其实锤明伤害很高目前以6力量、身法加到命中2100(配合极品命中护手其实不用加多少点)其他加外功(全身+8应该有4500血左右)武器是80级4%锤子强12伤害到8000多,吃个5级以上的磨刀石伤害到9000多,打朋友89级天王,装备+8以上有几件+12,暴2000伤害,如果组个袖箭唐秒了天王,这个都是试验过的请不要喷,天王就强在那个无敌技如果在天王25%血量以上直接秒的话不会触发无敌效果。现在非常看好90级技高受伤、虚弱时间长、普伤高,准备90级以后就搞金锤子,木锤的毒伤真的可有可无。 锤明10级技是目前唯一的攻击方式,必加,等等级90级以后就洗掉1点也不加。20级技必加。30级技必加,打天王这种职业全靠这招。40级必加,高血才活到最后。50级技加1点意思意思。60级技加会心和受伤几率肯定加。70级技全抗+减少负面状态时间必加。80级技一定要加满。缺点就是非常看网速的职业,天王的冲锋是按冲锋就晕到人然后接个攻击使人受伤,锤明是冲锋出伤害了以后才受伤,这差别很大的,而且攻击范围也没天王大,老是出现打不到人的情况。总之个人现在不看好剑明看好锤明。
唐可以组什么词?长短的场可以组什么词?
唐朝长城
带唐字寓意好的词?
冯唐已老、 唐哉皇哉、 唐虞之治、 唐突西子、 功不唐捐、 冯唐易老、 荒唐无稽、 冯唐头白、 唐突西施、 冯唐白首、 求马唐肆、 颓唐不安、 刻画唐突、 唐临晋帖、 求马于唐肆、 求马于唐市、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
带唐和张的四字词语?
唐和张这两个字都是姓氏,也是两个常用字。带唐的四字词语主要有:冯唐易老、冯唐白首、唐突西子、唐宗宋祖、唐临晋帖、冻雀唐昭、李唐社稷、功不唐捐、云散高唐等;带张的四字词语主要有:张冠李戴、张口结舌、张灯结彩、一张一弛、虚张声势、大张旗鼓、铺张浪费、改弦更张等!
唐组词2个字?
组词:庭唐、唐圃、唐捐、唐陂、荒唐等等。
基本释义:
1.(言谈)虚夸:~大无验。
2.空;徒然:功不~捐(工夫不白费)。
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朝代。
(1)公元 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2)后唐。
5.姓。
扩展资料
一、庭唐[ tíng táng ]
平坦的道路。庭,通“亭”。平。
二、唐圃[ táng pǔ ]
场圃。指种植瓜果菜蔬的园地。
三、唐捐[ táng juān ]
落空;虚耗;虚掷。
四、唐陂[ táng bēi ]
有堤坝的池塘。唐,通“塘”。
五、荒唐[ huāng táng ]
1.(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之言。~无稽。这个想法毫无道理,实在~。
2.(行为)放荡,没有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