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高买入还是低买入呢
投资基金当然是选择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就是基金净值处在较低的位置时买入是最好的。但因为我们很难掌握什么时候是最低的位置,所以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走势来判断相对的低位就是可以投资的时机。而定投就是可以有效摊低投资成本较好的投资方式,它是上涨买入的基金份额较少、下跌买入的基金份额较多,长期下来即可达到化解风险而获取收益的目的。
买基金时,是应该买净值高的还是低的?是不是买净值低的更好?
本篇分享就到这里了,恭喜你又Get到新知识~
新手理财入门,精心研发,简单易学,记得扫码↑↑↑报名学习哦~
买基金时,高净值好还是低净值好?
最近,有些小伙伴留言说买基金喜欢专门挑“便宜”的买,他是这么说的:净值低的基金更划算。用一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份额,赚的更多。净值太高危险,上升空间有限,净值低反而容易上涨。所以下结论只买“便宜货”。
这种思路对吗?先说结论,这位小伙伴的想法都不正确,也是许多新手将日常消费的习惯代入到投资中导致的错误。
基金净值到底受什么影响?买基金时,到底该选净值高的还是净值低的?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基金净值。
我们常说的基金净值,是基金的单位净值。对投资者来说,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基金的“价格”,用总资金减去申购费之后除以单位净值就是你能得到的基金份额;卖出份额乘以赎回时的单位净值就是能得到的钱数。
例如,我们用1000元申购某只基金,申购费率是1%,基金单位净值是1元,我们能得到基金份额就是(1000-1000*1%)/1=990份。等基金的单位净值涨到1.2元,没有赎回费的情况下,我们赎回能得到的钱就是1.2*990=1188元。
基金单位净值受什么影响?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基金公司将各种资产“打包”成一支基金,然后分成若干份额卖给投资者,基金单位净值自然是受底层资产的价格影响。
首先,市场波动时,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资产价格波动,相应的基金的单位净值也会随之变化,这是影响净值的主要因素。我们每天也能在基金的详情页看到估算的单位净值随市场涨跌而波动。
其次,当基金分红时,会将一部分收益以现金的形式直接发给投资者,对投资者来说相当于左手倒右手。但单位净值会因为基金分红而下跌,基金公司也喜欢用这种方式来降低基金的单位净值,方便喜欢“低净值”投资者购买。除了上面两点,还有基金经理调仓、基金拆分、特殊的大额赎回等原因也会导致基金单位净值的变动。
买基金时,到底是高净值好,还是低净值好?
举个例子,基金A单位净值1元、基金B单位净值2元,在不考虑申赎费用的情况下,我们各买100元,就是持有A基金100份、B基金50份,当两支基金同时上涨20%时,我们持有A基金市值为100*1*(1+20%)=120元,我们持有B基金的市值为50*2*(1+20%)=120元。
所以,收益与基金的单位净值没有关系,关键的是净值的增长率。
高净值基金上涨空间有限,低净值的潜力更大?
有这种想法的小伙伴,很可能是怀着炒股的心态来投资基金,但是,基金净值≠股票价格。
股价围绕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主要受企业基本面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而基金净值则不同,基金净值主要靠业绩决定。基金经理买入股票等资产,股价上涨,基金经理就会卖出,把持仓股票换成现金,实际的资产净值并没有减少。然后再买入低价的股票,循环往复,不断积累。
一般国内股票基金成立时单位净值都是1元,随着基金持续的运行,如果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强,基金业绩好,净值就会不断累积上涨。例如“老牌牛基”华夏大盘精选,自2004年成立以来,回报基金40倍,当前的单位净值为20多元,是目前市场上单位净值最高的偏股混合基金之一。
所以,低净值并非暗示着投资潜力大,高净值反而能证明历史业绩好。
当然,历史业绩也不能代表未来走势,我们在买基金时,应该更多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当前市场风格等来综合判断基金是否有上涨的潜力,而不应该将基金的单位净值高低作为是否买入的标准。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查看更多:
暴跌の灵魂拷问:基金能不能加仓?
基民必看!只需三步,搞定基金投资
买基金,躺的越平,收益越高?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基金净值低买好还是高买好?
的结论是:基金净值低买好。基金净值是指每份基金的资产净值,通常以每份基金的价格表示。基金净值的高低与基金的估值有关。基金净值低表示基金的价格相对较低,购买时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入更多的份额,从而在基金增长时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基金净值高则表示基金的价格相对较高,购买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可能会导致购买的份额较少,从而在基金增长时获得较低的收益。选择基金净值低买好的原因是基于长期投资的角度。长期来看,基金的净值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而市场的波动是无法预测的。因此,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基金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在基金增长时获得更高的收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净值低并不代表基金一定会有较高的收益,还需要综合考虑基金的投资策略、历史表现、管理团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此外,投资者还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基金是在净值高的时候买好呢,还是在低的时候买好?
1.简单的理解是在净值低时购入,净值高时赎回.净值低是指最好分红后购买.2.最好是关注基金的以往业绩,以往业绩好,一般该基金运作良好,购买一般不会赔的.基金适合做长线,持有时间长肯定会涨的.
基金赎回按照累计来自净值还是当天净值
基金的净值是指你所买的基金现在每股的价值,而累计净值是包括你所买的基金除了它现在的市场价值加上每股基金所分到红利加到一块的价值。如果你想赎回应该看它的净值而不是累计净值,基金增长是看它今天的净值和你买时每股的基金作比较或者和你前天做比较,如果比你买时高,说明现在你买的基金涨了。
基金净值到底是高好还是低好?
基金净值高低并不是衡量基金好坏的唯一标准,需要结合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控制、管理团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基金净值高可能是由于基金投资的股票或债券涨幅较大,但也可能是由于基金规模较小,管理费用占比较高。
低净值也可能是由于基金投资的股票或债券跌幅较大,但也可能是由于基金规模较大,管理费用占比较低。因此,投资者需要全面考虑基金的综合实力和风险收益情况,不能仅仅看净值高低就做出投资决策。
分级基金净值比价格高好还是低好
股票分级基金的A类份额,又称作稳健类份额,以获取约定收益为投资目标。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股票分级基金A类份额一般都会设置到期折算环节,这便于持有人兑现相关收益。分级基金将A和B的资产合并运作,A每年获得可预期的约定收益,B则承担剩余损益,这就是股票分级基金的基本运作原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股票分级基金A类份额一般都会设置到期折算环节,这便于持有人兑现相关收益。另外,为了保证A类份额的约定收益不受B类份额极端下跌情况影响,多数分级基金设置了“兜底条款”,即当B类份额的净值跌到某一临界点时便会触发到点折算。但由于距到期日较远、配对转换机制抑制整体溢价幅度等原因,在B类份额大幅溢价的背景下,A类份额多以折价形式在二级市场交易。不过,随着个别股票分级基金的折算日期临近,A类份额的折价有望随之收敛,投资机会随之显现。假设折算后短期折价较高,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一段时间,等折价恢复至历史平均水平后再选择卖出。
买基金,是净值高的好,还是低的好?
自从《有些行业,天生就容易赚大钱!》文章发表以后,就一直有用户在后台留言问道,“这只消费主题基金的净值都这么高了,现在还能买吗?是不是要等到它跌下来再买?”
所以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对于这个问题,尤其是新手,是非常容易走入净值误区的。
因为刚接触基金的朋友,无非就这两种想法:
1.基金净值都这么高了,现在买它,不划算吧!至少比买净值低的基金贵;
2.基金净值都这么高了,以后还有上涨空间吗?所以净值低的基金,未来上涨的空间相对来说,会大很多。
乍一听,好像还很有道理。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先来看第一个,基金净值贵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不考虑基金相关手续费的前提下:投资者的总资产=基金持有份额×基金单位净值。
所以如果投资者以同样金额投资于不同的基金,那么买到的基金份额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基金,其单位净值是不一样的)。
因此当这些基金的净值涨幅相同的时候,那么其投资收益也就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
有这样两只基金,A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元,B基金的单位净值为2元,现在分别投资这两只基金1000元,那么买入基金A的份额为1000份,买入基金B的份额为500份。
假设1年以后,这两只基金都涨了30%,那么此时投资这两只基金的总回报就为:
投资基金A收益:1000份×1元×30%=300元
投资基金B收益:500份×2元×30%=300元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这两只基金的净值不一样,但是赚的钱都是一样的。
再来看第二个,“基金上涨空间”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基金的净值是没有天花板的,主要取决于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
因为基金净值的上涨,主要是依靠基金投资的股票或债券价格的上涨,如果持仓的股票或债券涨得好,那么基金净值也就会跟着上涨。
如果基金持仓的股票或债券,都是有问题的资产或者是有泡沫,只要基金管理人能够及时换仓或卖出,然后在买入其他可以投资的股票或债券,那么基金就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所以只要基金经理的能力强,那么基金业绩就会好,基金净值就会一直涨。因此净值高,并不代表未来的上涨空间就小。
另外,基金的单位净值还会受到基金分红、基金拆分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买基金,仅凭借基金净值的高低来判断其投资价值,是不靠谱的。
相关文章:
买基金千万别贪小便宜,否则你会吃大亏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
基金净值高好还是低好呢?
从理论上而言,净值越低,增长空间越大,净值越高,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并可能存在回调风险。但是,基金净值的高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根据基金经理过往业绩、投资回报能力、标的所在位置、行业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