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选择分红还是再投(3.基金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如何选?)

2023-11-18 10:38:07 59 0

3.基金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如何选?

据万得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11月20日,今年以来有超过1600只公募基金进行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到1000亿。

甚至有灵活配置型基金年内分红10次,月均一次。

很多基民喜欢分红的基金,甚至把分红多作为挑选基金的一个标准,那么实际上分红真的有那么吸引人吗?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分红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也就是说,羊毛来自羊身上,这部分收益原本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分红之后,基金账户的钱并不会多出来。

所以,不同于股票分红,基金分红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一部分收益提前支取给投资者落袋为安。

 

其次,基金什么时候会分红

分红条件主要是基金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亏损之后就可以进行分红。所以实际上,分红背后虽然并不是基金本期赚了多少钱,但也是基金成立以来赚钱了。

有的基金突然连续分红,可能是因为有大额赎回,基金的净值快速上涨,但是这样的基金规模已经很小了,如果但看分红次数买进去,往往会面临着基金清算退回资金的风险。

另一方面,部分基金经理在不看好后期股市的时候,也会选择分红,锁定收益。

 

再者,分红和折算有什么区别呢

折算是以前持有100份基金,现在折算成200份,但是基金净值会相应的折半。因此,分红和折算一般都不影响账户总资产的多少,分红和折算后净值都会发生变化,但区别在于:分红后份额不会发生变化,分红产生现金流;折算后份额发生变化,一般不产生现金流。

如果你之前持有1000元的基金,如果折算后,你还是有1000元的基金。如果是分红之后,那么你会拥有500元的基金和500原的现金。

 

最后,分红是好还是坏

一方面,分红可以提前落袋为安,降低仓位,对投资者来说是有好处的,同时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分红有利于控制规模,方便后期管理。

另一方面,对于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来说,分红会降低投资的收益。因为分红以后基金还是涨的,如果继续持有现金,是享受不到这部分上涨的,差距有多大呢,咱们可以选一个基金对比一下。

某基金如果你在14年前成立的时候买入1000元,选现金分红,到2019年11月25日你将有9600元,而如果你选红利再投那将拥有15000元,14年差了5400出来。

 

当然,喜爱稳健的坚持现金分红,偏好长期增值的可以把分红方式设置为红利再投资,这样可以节省申购费。

对于长期定投的基民来说,推荐设置成红利再投,因为你需要持续进行投资,如果现金分红的话,相当于把基金赎回再买,需要付出时间和申购费成本。

 

总结下来,分红的基金不一定好,但好的基金往往分红多。

基金总分红金额的多少,主要是由基金业绩和基金规模决定的。业绩优秀规模大的基金,分红会很多。

现金分红还是再投资,需要根据不同人的偏好和资金需求来决定。

分红可以作为评价基金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基金要分红了,红利再投还是落袋为安?

初次接触基金分红的持有人对这些术语可能会感到陌生——基金为什么会分红?这些日期分别对应什么节点?持有人有哪些选择?本篇文章为您一一解答。

一只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收入和损益,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些收入和损益减去基金运作费用后,就形成了基金利润。

每只基金的定期报告中,都会有一张清晰的利润表,其中包括本期利润、本期已实现收益、期末可供分配利润。

持有人可以通过这张表看清基金在报告期内的实现的全部损益、扣除浮盈/浮亏后的损益,以及期末可供基金进行利润分配的金额。

对于持有人而言,现金分红提供了一种现金回流的选项,实现落袋为安;当持有人不希望因分红而被动减仓时,也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获得更多基金份额。

基金分红后,基金份额净值会相应下降,但对持有人利益没有实际影响。

假设基金A份额净值为2.0元,计划每10份基金份额分派5元,某持有人持有3000份该基金,分红前市值为6000元。

 当该持有人选择现金分红时,他可以获得1500元现金,同时基金份额净值下调为1.5元,其持有的3000份基金A市值为4500元,现金和市值之和仍为6000元。

 当该持有人选择红利再投资时,其获派的1500元红利将转换为1000份基金A份额,其持有的基金份额将变为4000份,当基金份额净值在分红后下调为1.5元,其持有基金对应的市值仍为6000元。

尽管基金份额对持有人资产净值不会产生影响,但持有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红方式。

如果持有人原本就有赎回或减持打算,现金分红可能是较为合适的选项,尤其是对于持有期限较短的持有人,现金分红无需支付赎回费。

对于希望继续持有该基金,甚至有加仓计划的持有人,红利再投资是更合适的选项,能够避免分红带来的被动减仓,也可以省去现金分红后重新申购造成的申购费用。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在持有人未主动调整分红方式时,系统将默认为现金分红,因此希望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持有人,需要在权益登记日前一个交易日下午3:00前更改分红方式。

除了权益登记日,基金分红公告还会明确除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

除息日这天,基金管理人会将红利从基金份额净值中扣除,持有人会发现自己基金的净值下降。现金红利发放日这天,选择现金红利方式的投资者的红利款将划入销售机构账户,具体除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的日期,请以基金分红公告为准。

综上所述,持有人最需要关注的日期是权益登记日,只有在权益登记日前一交易日收盘前登记的分红方式,会对本次分红产生效力。

优选好文

小学问:基金选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

 

本周二,上证指数甚至一度站上了3600点,为2015年12月以来首次。

 

根据统计数据,去年权益性基金平均涨幅超过了40%,一些消费、医*行业基金的涨幅更是直接翻倍。

 

很多小伙伴看着自己买的基金净值一天比一天高,心情特别舒畅。

 

 

其中,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基金选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基金分红。

 

 

基金分红的本质,就是将收益的一部分,返还给投资者。

 

基金分红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

 

指数基金的分红,来源于背后持仓上市公司的分红。

 

主动基金的分红,来源于基金获得的收益,也就是基金经理买卖股票的差价以及持仓股票的分红。

 

总体而言,分不分红,以及如何分红,都是由基金公司自己决定的。

 

 

基金分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红利再投资。

 

现金分红,顾名思义,是把钱直接分给投资者。红利再投资,则是把分红直接转为基金份额,增加投资。

 

我们在申购基金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两个选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当市场点位较低,看好未来市场表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获得更多基金份额,增加仓位,享受未来上涨带来的收益。红利再投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免申购费。

 

而当市场点位较高,风险开始上升的时候,可以选择现金分红,帮助你落袋为安。

 

如果你是定投,建议直接选择红利再投。

 

大家都知道,定投是长期投资。进行定投,意味着我们已经选好了标的,且看好目标基金的长期发展。

 

红利再投可以帮我们获取更多基金的份额,发挥复利的效果。

 

根据我们的数据测算,红利再投后的基金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现金分红。

 

 

会买也会卖,才是一个完整的投资闭环。

 

分红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和个人需求去选择。

 

告诉大家一个小贴士,基金分红一般都是默认“现金分红”,如果你想更改分红方式,记得要在购买平台手动修改哦。

另外,很多已经持有股票/基金的朋友最近也想着,要不要趁行情好,先落袋为安一部分利润?

我建议,如果不是特别急用钱的话,可以先放着,让子弹飞一会儿。之前提到过的动态止盈法也可以派上用场,这样就不会过早止盈,错过牛市了。

短期来看,虽然白酒股票估值已在历史高位,价格都不便宜了。但是,龙头白酒企业的业绩增长空间还是相对明朗的,确定性很高,大家放心持有便好。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下跌才能提供更好的加仓机会。

你的基金,选的是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呢?

欢迎点赞+评论,

随机抽取3位同学分别赠送文豪学院周边产品一份。

基金为什么要分红?红利再投和现金分红怎么选?

有不少小伙伴买基金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基金的单位净值、累计净值、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都不一样(如下图),主要原因是基金发生了分红,而且选择不同的分红方式,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先说一下三个名词解释

1、单位净值=基金现在的价格

2、累计净值=基金成立以来的分红+单位净值

3、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基金净值+历次分红再买入此基金份额产生的收益(红利在投资产生收益)

首先基金分红不是说基金经理想要分红就可以随便分的,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

1、基金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方可进行分红

2、基金分红后,单位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3、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能进行分红

接着我们说一下基金为什么要分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金经理认为短期内市场过热,为了帮助投资者保住胜利的果实选择分红。

2、迎合投资者“恐高”的心里。有不少人存在“基金净值恐高症”,把基金看成是股票,觉得基金净值越高风险越大,但是其实基金净值的高低和基金的风险是没有关系(由于篇幅有限,后期会专门有一期文章说这个问题),所以为了让基金看起来价格不高,会选择通过分红降低净值。

3、营销噱头。基金分红的前提是基金赚钱,这对于风险偏好一般或者低的投资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4、短期内该基金涌入的买方资金较多,而规模是业绩的天敌,基金经理为了控制一定的规模也会有动力选择分红。

有三点大家需要注意:

1、分红的本质就是把钱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把基金赚到的收益分一部分给投资人。所以基金分红不是额外的收益,分红以后基金的净值会下降,但是投资人的总资产(基金资产+分红收益)不变。举个例子,A基金的净值是5元,投资者买了100份,总资产就是500元,假设分红1元,基金净值就变成4元,这时你的总资产=4*100+1*100,总体上还是不变的。

2、选择现金分红其实相当于免赎回费的把部分基金资产换成现金给到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相当于免申购费的增加基金份额,无论哪一种,基金净值都会下跌,但是基金总资产是不变的。

3、有的基金买的股票是有分红的,但是该基金却没有分红,主要是因为分红已经体现在基金的净值里。例如银行指数基金,银行股都有分红,而银行指数基金没有分红,钱难道被蒸发掉了吗?

其实不是的,如下图,大家可以看看银行指数的跟踪误差,就是因为分红因素导致的,银行股票的分红已经体现在基金净值里。 

再者是选择红利再投还是现金分红比较好?

相信很多小伙伴平时听到的都是选择红利再投资。其实红利再投资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如果是在牛市我们要选择分红落袋为安,因为在牛市随着基金价格的不断上涨我们也要不断地卖出,要不然等牛市转为熊市基金的净值从顶部向下跌,我们的收益就好像做了一回过山车,回到了原点。

如果是在熊市,建议选择红利再投。大家都知道熊市的话基金的价格是在不断下跌的,我们这时候选择红利再投可以获得更多便宜的筹码,同样的金额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增厚未来收益。

看到这里有很多小伙伴会说那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是牛市,什么时候是熊市?

其实有很多指标可以去判断市场是否已经处于疯狂的状态,比如到处听到在谈论股市或者基金、菜市场的大妈都在教你炒股要给你一个财富密码、出现“日光基”一天基金就募集成立或者基金配售的比例很低、大家主动跑去证券公司开户、平时不买股票和基金的客户都主动找你开户和买基金、以上这些现象我们都可以当做牛市末尾将要进入熊市的信号。

这时我们可以考虑慢慢减仓,比如市场的点数从最高点下跌每5%就减仓25%,或者是直接下跌8%就赎回本金,留着收益与市场这只狼共舞,有的小伙伴会问为什么不是下跌10%而是8%,主要是因为跌10%是很多人的心理底线,所以大家会选择提前抢跑,跌到8%就会开始卖了。

相反的,如果我们看到新闻说新基金的发行降到冰点,甚至出现部分基金募集不成功或者周围的人都在*股市,很多人都在基金上面亏钱,基金卖不动,投资者出现恐慌情绪,对市场失去信心,这时候我们反而应该大胆的买入,至于原因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为什么说投资是反人性的》。

最后举个例子和大家说一下红利再投资的威力。

如上图,我们看到累计净值是5.6947,成立以来收益是15.42,该基金从2005年成立至今一共分红16次,共计金额3.048,通过金融计算器得出,红利再投资的年化收益率是17.24%,如果现金分红年化收益是10.45%,年化收益足足相差了6.79%,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前提是你买到的是一只优秀的基金,净值在不断地创新高。

如果想变更基金分红方式成红利再投资,在银行渠道买的一般在我的基金,基金详情那里点进去,找到分红方式变更改成红利再投资如下图

小伙伴们,今天的分享到此介绍,投资是一场修行愿一路有你同行。

债券基金分红选择(红利再投)好.还是选择(现金分红)好?

我都是选择,红利再投,因为基金分红,一般没有多少,我之前都是选的分红,后面改了。

基金是分红前买入好,还是分红后买入好呢?假设采用红利再投

有业内基金专家提醒投资者,分红通常来说是好事,但是投资者最好不要选择基金分红前购买基金。他表示,目前仍有不少金融知识缺乏的投资者,看到基金分红,认为是好基金便积极买入,然后过几天分红下来以为是好事,但是实际上,因为申购基金需要费用,你刚交了申购费,把现金变成基金,结果没几天,基金还没什么涨,又因为分红把基金变成了现金,投资者等于是白白损失了申购费。其实,如果市场没有变化,分红前后买基金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基金分红的实质,是将基金资产的一部分分配给基金持有人,那么在分红之后,基金单位净值就会下降。在不考虑市场变动因素的情况下,这下降的部分就是单位分红的金额。比如1月5日,某基金份额净值是2元,拟分红每份0.5元。1月6日是分红除息日,那么当天分红之后的基金份额净值就为1.5元。假如你在1月5日投资1万元买了该基金,那么获得基金份额是5000份(为方便计算,假设申购费率为0)。1月6日,分红后获得5000×0.5=2500元。红利再投资的话,当天可获2500/1.5=1666.67份。因此分红后的总份额是6666.67份,基金总市值为6666.67×1.5=1万元。假如你在分红之后购买,那么投资1万元获得的份额也是6666.67元。可以看出两种情况没有什么差别。当然,现实中基金单位净值会由于股市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分红前还是分红后购买所拥有基金资产发生差别。但理论上讲,这个差别不是分红所带来的。即便基金不分红,这一前一后购买基金,净值也会有变化。只不过对于大比例分红的基金,不少基金或多或少都有减仓行为,以应对基金分红需要的派现资金。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分红后的基金净值,在市场强劲上扬时会涨得比较吃力。但如果后市出现大幅调整,对这些基金而言倒是好事情。因为这些近期大笔分红的基金,往往都会吸纳很多新的申购资金进入,这样既规避部分下跌风险,又可相对低成本建仓。所以大家大可不必以分红时间作为自己投资基金的风向标,后市怎么走,这才最重要。最后提示一个小细节。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选择红利再投资,那么是在分红除息的当天,如上面例子中的1月6日,按照当日1.5元的价格直接转换成相应的基金份额,而且没有任何手续费。所以对红利再投资者而言,分不分红,在一个上升的市场中意义并不大。如果选择现金分红,则一般是在除息后两日才能划到你的资金账户。

关于基金分红,各位都是如何选择的,是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

选择红利再投资,用你分红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而且这部分份额是不用申购费的。定投金额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不要超过一千元。

买基金是分红前买好还是分红后买好?

分红前买和分红后买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基金公司是怎样记录每一个投资者的资产的。

份额(数量)*净值(单价)=资产(金额)

基金分红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叫 红利再投资

第二种叫 现金分红

以上就是每一个投资者计算资产的方法,其中份额是不变的,资产的涨跌由净值来体现。

基金分红,是把属于你自己的钱用不同的方式又还给你。

举例说明:买了一只基金1000块,购买时基金净值为1.00元,手续费10块。基金公司记录我的资金就是:总资产990元,份额990份。一年后基金涨到2.00元。这时基金公司为我记录的资产990*2=1998元。此时基金公司要每份份额分红0.5元,份额不变的情况下,净值为1.5元。

我们来做一下对比就能很直观的看出:

分红前购买10000元,净值2.00元,认购费1%为100,份额为4950份。

4950*0.5=2475元 4950*1.5=7425

2475+7425=9900元

分红后购买10000元,净值1.50元,认购费1%为100,份额为6600份。总资产9900元

两种方式购买后,总资产不变,基金份额发生了变化,区别在分红前购买后会得到分红红利,假设分方式为份额分红,那么分红的这部分基金份额是不用交认购费的,净值发生了变化,但其实总体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

基金什么时候才来自能选择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是在分红的时候还是一开始买该基金的时候?一只基金由什么条件

只要买入基金后就可以选择。1,在基金分红前都可以。2,基金一般在每年春节之后决定,是否分红,而且是否分红意义不大。

在基金分红前还是分红后买合适?

基金分红前后买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遇有基金分红时,要注意分析基金分红原因:

1、对为减仓避险而分红的基金:选择现金红利,并可在分红后对高仓位基金适当减仓;

2、对为降低净值促销而分红的基金:选择现金红利,若获利较低可选择红利再投,若获利较高可选择现金红利并投入其他绩优基金, 并可考虑在分红后是否对高仓位基金适当减仓;

3、对按合同进行正常分红的基金:应选择红利再投。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