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港是世界第几大港口?
世界港口集装箱量前10名排序排名港名同比增幅(%)1香港7.32新加坡16.13上海284深圳28.25釜山106高雄9.97鹿特丹17.18洛杉矶1.99汉堡14.110安特卫普
深圳盐田港口有多大?
深圳盐田港有200万平方米,2万艘大船。
盐田港世界排名?
盐田港世界排名第三港口,是华南地区国际航线最密集的港口,拥有深水海岸线6.7公里,可开发的后方陆地和港区面积接近8平方公里。
2019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上海港排名第一
2019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其中:上海港(第1)、新加坡港(第2)、宁波舟山港(第3)、深圳港(第4)、广州港(第5)、釜山港(第6)、山东港口青岛港(第7)、香港港(第8)、天津港(第9)、迪拜港(第10)。
2019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30万TEU,同比增长3%。这也是上海连续第十年蝉联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桂冠。洋山港区贡献集装箱吞吐量1980万TEU。作为港口上市公司中最先披露业绩快报的企业,2019年上港集团营业收入为36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亿元。
新加坡港作为世界第二繁忙的集装箱港口,2019年完成集装箱3720万TEU,在前一年3660万TEU的基础上增长了1.6%,完成货物吞吐量6.262亿吨,创造历史新高。新加坡高级交通部长LamPinMin周一宣布上述数据时表示:“尽管2019年总体运价有所改善,但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上有所放缓,美中贸易战是主要不确定性来源。”
宁波舟山港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53万标箱,首次突破“2700万箱”大关。自201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越韩国釜山港跃居全球第五位以来,宁波舟山港集装箱业务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首破“2000万”标准箱,排名跃居全球第四位。2016年、2017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均保持在全球主要港口的首位。2018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强”。
深圳港完成集装箱量2577万TEU,增长0.1%。其中,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母港完成集装箱量1081万TEU,盐田港完成1306.94万TEU。据了解,深圳港通过鼓励进口、驳船运输、海铁联运、内贸、国际中转等多种方式提升集装箱吞吐量。但是,2020年1月1日香港海事处正式实施新的修订版《领港条例》后,挂靠盐田港必须“双重引航”,一旦港方落实这一次政策,预计每年为船公司带来额外开支达4亿元,导致船公司或放弃挂靠香港及深圳盐田港,对区内航运及港口服务造成冲击。
广州港务局12月26日公布,预计2019年广州港集装箱将突破2300万标箱。2019年,广州港净增集装箱外贸班轮航线8条,航线总数达到217条。广州港在北美,新加坡,越南等地设立了境外办事处;布局了36个内陆港办事处,覆盖了广州港主要货源地。此外,还开通了覆盖整个珠江—西江流域的上百条水上驳船航线,仅广州港集团运营的“穿梭巴士”支线就有67条,实现了全港江海联运网络。
2019年,山东港口青岛港首次进入“2000万标箱俱乐部”。仅用11个月时间,就超过了去年1932万标准箱的总量,成功跻身全球港口集装箱2000万“梯队”,全年突破2100万TEU,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海向来说,新增增外贸集装箱航线10条,集装箱航线达173条。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后,新开通威海、日照、岚山到青岛等多条外贸内支线。与内贸大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内贸增量发展;开通南沙等内贸干线,内贸干支航线达38条。陆向来说,内陆港从10个增至15个,海铁联运班列从40条增至47条,箱量突破1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
根据香港海运港口局最新数据,201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6万TEU,其中葵青货柜码头完成1422万TEU,葵青货柜码头以外的其他码头完成414万TEU,同比减少-6.3%。对于“双重引航”事件,香港班轮运输协会(HKLSA)执行董事罗伯托?吉安妮塔(RobertoGiannetta)表示,由于新的双重引航要求,深圳的成本将变得太贵,承运人或将完全跳过盐田港。因为香港不是“必备之港”,船舶或许也将跳过香港。这或将令香港港口雪上加霜。
天津港201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1%,增幅继续位居全球十大港口前列。天津港去年深化津冀港口对接合作,织密海上运输“新路网”。以津冀港口为主的环渤海内支线年集装箱中转吞吐量跃上120万标箱,继续保持两位数强劲增长。
迪拜港的继续位居全球集装箱港口第十位。迪拜港中最主要的是杰贝阿里(JebelAliPort),它是中东最大的海港,港口的集装箱处理能力已从1800万TEU增加到1930万TEU。JebelAliPort已连续24年被评为“中东最佳海港”。其中,T1的设计吞吐量为900万TEU,拥有15个泊位和51个码头起重机,该码头是助推迪拜港成为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的基础。
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具体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海南加快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打造国际邮轮游艇旅游消费中心
●海南将打造更开放便利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推进一批港口工程项目建设
来源:港口圈
作者:余萍萍
机械: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是哪家的?
你问的太笼统了!因为现在的标准箱子有很多种,你自己看看你的箱子是怎麽样的,然后自己算算,下面提供的计算公式和你所求的都应该都有!国际标准集装箱是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04技术**会制订的国际标准来建造和使用的国际通用的标准集装箱。集装箱标准化历经了一个发展过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04技术**会自1961年成立以来,对集装箱国际标准作过多次补充、增减和修改,到目前为止,国际标准集装箱共有13种规格,其宽度均一样(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1a型40ft(12192mm);1b型30ft(9125mm);1c型20ft(6058mm);1d型10ft(2991mm);间距i为3min(76mm);1a=1b十i十1d=9125十76十2991=12192mm;1b=1d十i十1d十i十1d=3×2991+2×76=9125mm;1c=1d十i十1d=2×2991十76=6058mm。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中国各行业的老大
你想玩股票吗?我想是的!有时候龙头的不一定就是有发展的!建议玩有发展潜力的股!
2019年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看看都有哪些中国港口入围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海运网”关注
国际航贸最新资讯,货主、货代、船务、港口20万群体交互平台。
日前,英国劳氏日报发布2019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最新榜单,中国大陆共21家港口上榜,排名前十中共有6家中国大陆港口上榜。
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前十分别为:
上海港(第1)
新加坡港(第2)
宁波舟山港(第3)
深圳港(第4)
广州港(第5)
釜山港(第6)
香港港(第7)
青岛港(第8)
天津港(第9)
迪拜港(第10)
与去年相比,宁波舟山港超越深圳港成为第三名,香港港连跌两位从第五名下降至第七名,釜山港维持第六名的位置不变,广州港超越香港港釜山港上升至第五名,天津港也上升一位成为第九。
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分别是:
鹿特丹港(第11)
巴生港(第12)
安特卫普港(第13)
厦门港(第14)
高雄港(第15)
大连港(第16)
洛杉矶港(第17)
丹戎帕拉帕斯港(第18)
汉堡港(第19)
长滩港(第20)
其中,丹戎帕拉斯港与长滩港排名较上年有所上升,分别从第19升至第18和第21升至第20。汉堡港排名出现下降,由第18名下跌一位至19名。其他港口排名情况与去年保持不变。
其他上榜的中国港口还有:
营口港(第26)
太仓港(第31)
连云港港(第34)
日照港(第41)
东莞港(第46)
福州港(第49)
南京港(第53)
盐田港(第60)
唐山港(第61)
泉州港(第77)
珠海港(第81)
海口港(第90)
嘉兴港(第96)
营口港由23名下降至26名,日照港连升7位,由去年的第48名大涨至第41名。嘉兴港为此次新上榜的港口,作为支线港口,劳氏日报表示对其进一步增长持乐观态度。而去年第88位的丹东港跌出排名,无缘进入百强名单。
2018年百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略微放缓,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6亿TEU,同比增幅从从前一年的6%降至4.8%,但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仍然强劲。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没有阻碍吞吐量的发展,而东南亚作为集装箱贸易强国的崛起步伐加快。
前100具体排名情况见下图:
(本文由海运网综合港口圈整理发布)
2020中国港口吞吐量排行?
2020年货物吞吐量方面,全国排名前十的港口分别是:1 宁波舟山、2 唐山、3 上海、4 广州、5 青岛、6 苏州、7 天津、8 日照、9 烟台、10 镇江。
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全国排名前十的港口分别是:1 上海、2 宁波舟山、3 深圳、4 广州、5 青岛、6 天津、7 厦门、8 苏州、9 营口、10 大连,其中大连港从2019年的第8名,退至第10名,被苏州港和营口港赶超。
广东深水港排名?
1、广州港
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综合性枢纽港。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2016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同比增长4.5%,居华南第一位,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0%。
2、深圳港
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世界上港口比较知名闻名,全市260公里的海岸线被九龙半岛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港区位于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水深港阔,天然屏障良好,南距香港20海里,北至广州60海里,经珠江水系可与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各市、县相连,经香港暗士顿水道可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东部港区位于大鹏湾内,湾内水深12至14米,海面开阔,风平浪静,是华南地区优良的天然港湾。2016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21409.87万吨。
3、湛江港
湛江港前身为“广州湾”(也是湛江旧称,湛江曾沦为法国殖民地)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湛江市),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湛江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是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2016年湛江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5633.38万吨。
4、珠海港
珠海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右岸,珠江八大出海口的五门 ( 金星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 ) 汇流入海处。珠海南与澳门陆地相连,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隔虎跳门、崖门与台山新会相望,北与中山接壤。全市 7660 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 6030 平方公里,拥有 146 个海岛,陆域面积 1630 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 691 公里 ,距离大西国际水道仅1海里,通过西江可实现江海联运。2016年珠海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778.13万吨。
5、东莞港
东莞港是在1997年,国务院批准东莞沙田港与太平港合并,建设国家一类口岸,定名为虎门巷。2003年虎门港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全面统筹开发虎门港,虎门港划分为麻涌、沙田、沙角、长安和内河等五大港区,这一时期开始虎门港等同于东莞港,虎门港就是东莞港。为了促进港城协调发展,2016年03月12日交通部同意将虎门港更名为“东莞港”,虎门港区为东莞港其中一个港区。2017年上半年东莞港货物吞吐量达7474.5万吨。
6、佛山港
佛山港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接肇庆,南连珠海,北通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佛山毗邻广州,从而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交通网络资源、金融资本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实现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构建“广佛都市圈”。截止2017年11月份,佛山港货物吞吐量达7277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达250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57.36万TEU。
7、江门港
江门港运口岸历史最悠久的客运口岸,现位于西江河段江门外海大桥下游1.5公里处,江门市江海区金瓯路1号,1997年6月13日建成投入使用,并由江门北街迁址于此。口岸范围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有码头长度133米,泊位3个;查验综合大楼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内有大堂、出入境检查厅、候船室、免税商场、票务窗口、办公用房、物业管理、游艇会、照明会等;港口广场及绿化面积6.5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8551平方米。2016年江门港货物吞吐量达7923.04万吨。
8、中山港
中山港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全称为:中山港国际货柜码头。中山港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偏南,毗邻深圳、香港(距离香港为55海里,距离澳门为38海里,距离深圳盐田为110海里,距离蛇口为45海里),横门出海航道水深6米,航道宽120米(按双向通航3000吨海轮航道设计),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腹地纵深广阔,货物可在当天报关出口,确保运输的时效性,是珠江三角洲最快捷的货物进出口通道之一。2015年中山港货物吞吐量达6833万吨。
9、汕头港
汕头港是中国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是广东省东翼唯一的主要港口。汕头港历史悠久。潮汕地区早在秦代以前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明朝开始汕头就成为“互市之地”。汕头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于1860年开埠,是一个150年历史的老港。汕头港至今已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物往来。现有7个港区,500吨级以上泊位86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8个。2016年汕头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达4985.02万吨。
10、茂名港
茂名港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境内,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西部,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是广湛水陆交通线的中心点,东接珠三角,西临北部湾,南濒南海,面向东南亚,北靠广阔的大西南、中南地区,是粤西地区的中心枢纽。现辖水东港区、博贺新港区、吉达港区三个港区,是广东省区域性重要港口,国家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珠三角地区港口群中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系统的主要港口,交通部规划的全国沿海港口大型货主码头,也是国家四大进口原油接卸港。2016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552.28万吨。
深圳营商环境排名出炉:全国第三,全球第二十一!
来源:深圳商报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此前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提出,
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
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
繁忙的深圳盐田港码头。深圳商报记者廖万育摄
那么,深圳的营商环境如何呢?
在中国和世界城市营商环境中,
深圳分别排名第三、第二十一名!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课题组,选取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共35个城市(西藏拉萨因为数据缺乏,不参加排名),根据6大类指标,即软环境(权重25%)、市场环境(权重20%)、商务成本环境(权重15%)、基础设施环境(权重15%)、生态环境(权重15%)、社会服务环境(占10%),来测算2017年各城市营商环境指数。
上述测算选用的数据来自2016年各个城市统计公报、2016年各个城市环境公报,以及世界银行、各地统计局、各市交通局等部门。
11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指出,广州、北京、深圳、上海、重庆位居前五名,第六名到第十名是南京、杭州、宁波、青岛、武汉。
上述报告显示,广州、北京、深圳、上海、重庆位居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前五名,第六名到第十名是南京、杭州、宁波、青岛、武汉。
从城市营商环境来看,广州、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营商环境优势明显,对人才、资源、资金、技术等有长期的磁石效应。这些地区经济活跃,投资创业需求旺盛,社会对开办企业便利化要求更高,对开办企业领域的便利化程度等服务方面要求更高。
从分项指标市场环境指数看,一线城市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位居前四,天津、重庆、杭州、南京、长沙、武汉为第五到第十名。
市场环境指数通过GDP(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人均GDP、GDP增速、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进行测算,每个占20%的权重,分别进行无量纲化后进行加权。
对于发达地区城市而言,特别是北上广深,人均GDP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单靠加大投资等很难刺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些地区需要找到发展的新路子,同时需要尽快疏解一般产业,加快城市群建设步伐,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从软环境指数看,广州、南京、宁波、杭州、深圳位居前五名,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别是济南、福州、海口、石家庄、天津。可以看出前十名都是沿海或者东部地区城市。这表明,东部地区城市的投资软环境比较好。
营商软环境指数包括开办企业、执行合同、财产登记、内外资投资增速、税负水平五个指标,权重各为20%,前三个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调查。
商务成本最高的十个城市是昆明、石家庄、厦门、南京、广州、天津、杭州、上海、深圳、北京。
上海、深圳、北京是商务成本全国最高的三个城市,因为水电气价格、房价、工资价格,均为全国前三名。
商务成本指数最低的前十个城市,分别是呼和浩特、郑州、南昌、西安、西宁、银川、合肥、海口、重庆、青岛。
商务成本指数包括水价、电价、气价、地价、劳动力成本价格,分别计算劳动的各个生产要素成本。上述指标,分别用2016年工业水价、工业电价、工业天然气价格、房价收入比、职工年平均工资来测算。
目前部分沿海一线城市绝对房价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一线城市,但是人均GDP只有世界一线城市的一半,房价收入比更是远超世界一线城市,加上雾霾、水环境等问题突出,需要尽快走出一个靠创新驱动来引领增长的路子,在提高研发强度的同时,要注意科技成果转化。
基础设施指数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位居前四名。
在航空方面,全国旅客年吞吐第四大的是成都,超过了深圳、重庆,仅仅低于北上广。重庆和西安的航空吞吐1年在3600万人次左右,这在全球城市也是较高的水平。
从分项的社会服务指数看,排名前五位的是北京、太原、西安、广州、海口,位居社会服务第六名到第十名的是深圳、杭州、上海、郑州、重庆。
社会服务指数使用医疗服务、科技服务、融资服务、教育服务、养老服务5个方面测算,权重均为20%,分别使用每万人的床位数、科技投入占GDP比例、本外币贷款占GDP比例、学生人数与常住人口之比、城镇基本养老参保比例来测算。
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
11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了《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参与营商环境排名的30个世界城市中,前十名分别是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巴黎、洛杉矶、多伦多、香港、上海、首尔;排名末五位的是雅加达、墨西哥城、圣保罗、孟买、约翰内斯堡;广州、深圳、北京分别为全球第十九、二十一、二十三名。
为了解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重要城市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和差距,寻找提升营商环境水平的途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课题组编制了《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该报告采用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能源署、联合国、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全球统一口径数据进行测算。
中国城市中香港、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分列综合排名的第八、第九、第十九、第二十一、第二十三。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北上广深的商务成本指数得分较低,除中国职工工资成本在全球有一定优势外,水电气成本、房价成本(按照房价收入比)并不具有国际优势,北上深的房价收入比高于纽约、东京、伦敦。
相比之下,中国城市在基础设施指数中排名较佳,香港和北上广进入前十,深圳位居第十一名。数据显示,今年1-9月累计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北京全球第二,深圳全球第四,上海和广州分别为第九和第十。
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十分优异。目前,深圳已形成开发、设计和生产一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孕育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世界型企业,也诞生了无数小、中企业,香港将为深圳提供撬动全球创新资源的大门,粤港澳进一步融合将加强深圳、广州和香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