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形成条件?
地球内部有巨大的热能,仅按目前可供开采的地下3千米范围以内的地热资源计算,就相当于2.9万亿吨煤炭资源。地下热能的总量约为地球上贮存全部煤的能量的1.7亿倍。地球内部的热能,是地球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地球在演化过程中所积累的能量,有外来能和地球本身的内能,起主导作用的是岩石中所含的铀、钍、钾、锕等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地表以下分散的地热资源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富集起来,就形成了可以利用的地热资源。地下温度随着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高,在常温层以下,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在地壳15千米以下,地热增温率逐渐减小。因此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如果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热泉、间歇泉、沸泉和热水湖等多种地热资源。
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分布是有规律的。世界上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绝大多数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带的板块构造边缘地带。这些地带地壳不稳定,地壳内部的热能易从这些薄弱地带传到地表,因而地热能比较丰富。我国已发现的温泉有2600多处,其中西藏有水热活动区600多处,地热资源很丰富。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省在内,是属太平洋地热带,而我国的西藏和云南等地,是属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地热带。
地热资源十问十答
1
什么是地热资源?
地球中心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当雨水渗入地下或地下水流经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高温高压区时,水就会被热岩加热成热水或蒸气,并透过厚厚的地层向外释放,这种“大地热流”产生的能量,被称为地热能。如果达到可开发利用的条件,便成了具有开发意义的地热资源。
2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用途?
①地热发电
我国拥有150℃以上的高温温泉区近百处,集中分布在藏南、滇西和川西地区,成为我国开发利用高温地热能资源最有远景的地区。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兴建的第一座地热电站。
②地热采暖
我国地热采暖有很大的增长,尤其在北方,如北京、天津、大港、任丘、大庆、西安、咸阳、开封等地,取得了良好效果,既节约了常规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③地热农业利用
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属农业区,无论是山区或平原地区,地热资源均十分丰富,为地热在农牧副渔等方面的广泛利用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地热资源已有效地利用于温室种植(蔬菜、花卉等)、水产养殖、禽类孵化等方面,效益显著。
④地热工业利用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热水中含有许多贵重的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稀有气体和化合物,如:溴、碘、硼、钾、氦、重水和钾盐等,是国防工业、原子能工业、化工工业及农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仅在化工工业和轻纺工业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利用。
⑤地热医疗旅游
由于地热水具有较高的温度、特殊的化学成分、气体成分、少量生物活性离子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并在一些地热区形成矿泥,对人体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用于医疗、保健早为人们所关注。我国中西部的许多地区既拥有医疗矿水资源,又拥有温泉旅游观光资源,不少已成为著名的矿泉旅游疗养胜地,如陕西省临憧的华清池、河南省的汝州、内蒙古自治区的阿尔山等地,均在温泉区建有疗养院。
3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出现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截至2005年底,全国每年直接利用的地热提供资源量已达44570万m3,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供暖、供热水、医疗保健、洗浴、娱乐、温室、种植、养殖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均达到一定规模,其中供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7.7%,初步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地热产业。但目前我国地热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地热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还不足0.5%。
4
什么是地热供暖?
地热供热系统是指利用地热能为主要热源的供热系统。地热能为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地热供热系统按照地热流进入供热系统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直接供热即把地热流直接引入供热系统,间接供热即地热流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循环水,地热流不直接进入供热系统。
5
什么是地热回灌?为什么要严格落实?
地热回灌是一种避免地热废水直接排放引起的热污染和化学污染的措施,并对维持热储压力,保证地热田的开采技术条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回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数十个重要的地热田生产运行中的一项日常工作,在美国、新西兰、冰岛、意大利、法国、日本、罗马尼亚、丹麦、菲律宾和萨尔瓦多等十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北京、天津的地热回灌也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回灌是地热田管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项技术,为了避免因回灌而引起热储冷却,需要进行回灌试验和示踪试验,并在回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工作。
地热回灌是将利用后温度降低了的地热流体或其他水源,经过水质处理后通过回灌井重新注入热储层的一项技术工程。它不仅仅是回收处理供热循环尾水、减少排放,更重要的意义是灌入储层的低温流体可以从岩石骨架中再获热能,增加热储压力,达到循环利用地热资源的目的。有效的回灌对延长热田使用寿命、减少供热尾水排放对环境污染、预防因开采而引起地面沉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地热尾水直排有哪些危害?
①资源浪费,尾水直排会造成地热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地热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②地面沉降,抽采地热水,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影响线性工程安全。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732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6%。
③空气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主要有H2S、CO2。H2S气体对人体危害较大,浓度低时能麻痹人的嗅觉神经,浓度高时可使人窒息而死亡。CO2也有一定的室息作用,最主要的是其对气候的温室效应。
④化学污染,地热水中,一般含有较高的总固体、氟化物、氣化物等物质。地热能被利用后,弃水作为灌溉水来源,高盐度的水将引起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板结。
⑤热污染,目前我国的地热资源大多以单一利用为主,当热能利用后,尾水温度仍很高。这些尾水的棑放,促使局部空气和水体的温度升高,改变生态平衡,影响环境和生物生长,造成热污染。
7
对违法偷排直排乱排行为如何处置?
8
河北省对地热资源开发相关要求?
9
科学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有哪些优惠政策?
采用深层地下换热方式开发利用地热,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可用于取热不取水技术研究。对不抽采地热水,通过深层地下换热方式开发利用地热的,不办理取水许可证,直接办理采矿许可证,按照《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3〕48号)的规定,享受可再生能源税收和收取采暖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各市、县出台具体支持政策。采矿许可审批部门定期将审批发证情况抄送省水利厅。
10
如果未能达到回灌要求或未能取得合法手续地热井不能继续使用,明年供暖怎么办?
通知强调,要切实做好热源替代。在供暖季到来前,不能达到回灌要求或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取水许可证的原地热供暖区,县级自然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均要及时提请县级人民政府做好热源替代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我局于7月27日提请市政府提前着手准备热源替代工作,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目前热源替代施工正在进行中。
6.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
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它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水能资源丰富;而青藏高原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冲击产生,板块下地热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扩展资料:海南岛是中国南方的热带岛屿,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但由于地势较低、落差小,水能资源相对较少。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由于它地处内陆,降水量少,故水能资源相对缺乏。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被称为“紫色盆地”。由于四川盆地地势低洼,云朵集聚,太阳辐射比较弱,故太阳能资源不足。
地下水热是怎么会事啊?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核聚变产生的一种能量资源。
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 ℃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 ℃~140 ℃。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就有了地热。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地理素材•自然地理|地热是什么?我国地热资源知多少?
地热是什么?我国地热资源知多少?
地热是什么?
地热能指的是土壤中的热量、地下水中的热量和没有水的干热岩能量。由于地球表面受太阳辐射和地球内部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地球内部不断产生热能,所以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而且深度越深,温度越高,平均深度增加100m地层温度升高2.5°C。
这些热量起源于行星形成之初的残留(约占20%)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约占80%),热能从温度最高的地核传到地壳,将地壳中的地下水加热,热水和蒸汽渗出地面后释放能量,由此形成了从美国黄石公园到我国西藏羊八井等地壮观的地热喷涌奇观。有文献粗略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拍瓦时(1拍瓦=1千万亿瓦特,即10的15次方瓦),折合100万亿度电,这个数字约是2010年全球耗电量18.466万亿度(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库提供)的5倍多,数量之大可见一斑。、
由于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的,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天气状况的影响,并且地热资源同时具有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所有特点,随时可以采用,不带有害物质,关键在于是否有更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目前地热能在全球很多地区的应用相当广泛,开发技术也在日益完善。
地热能有哪些类型
地热能主要分为三类:浅热、水热和干热。
浅热,即浅层地热能,是上世纪最后十多年世界地热界开拓出的一个新领域,主要依赖于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中国和瑞典是浅层地热能利用做得最好的国家。该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保持了地热直接利用总量持续20多年世界第一的位置。
水热是指对温泉的利用。我国是开发利用温泉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该领域的现状是,直接利用发展很快,但地热发电则进展缓慢。上世纪70年代,在李四光先生的倡导下,我国先后建成了西藏羊八井、那曲、郎久等7个地热发电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温地热发电仅剩下羊八井电站。
2015年底,全国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1.02亿平方米,而当年京津冀直接采用地下水供热面积达7100万平方米。
与浅热和水热相比,干热可谓是未来的能源。干热,即地表以下3000米至1万米深处的岩石中所蕴涵的地热能,是未来深层地热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我国地热资源储量数据的变化,也主要立足于此。然而,干热利用面临的最大挑战则是技术上的不成熟。
我国地热资源知多少?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二五”期间对我国336个地级市以上城市地热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达26亿吨标准煤,但目前实际开采量只有2100万吨标准煤,其中适宜供暖制冷的地热能年可开采量达7亿吨标准煤。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截至2015年底,我国年利用浅层地热能对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积为3.92亿平方米,其中京津冀850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的20%,是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规模最大的地区。
2017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计划“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
习题链接
练习一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热能属于清洁能源,图是某国地热发电站的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意大利南部 B.乌克兰北部
C.巴西东南部 D.美国五大湖地区
2.若上述该国某季节地热发电站的蒸汽飘散方向如图中所示,则有关此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B.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风影响而进入旱季
C.非洲南部地区昼渐长夜渐短
D.我国经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解析与答案
1.A【解析】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热资源丰富。意大利南部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故A对。B、C、D项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
2.D【解析】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从图中可知,此季节吹西南风,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夏季。故A、B错。当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时,南半球会出现昼渐长、夜渐短,但从材料中我们无法判断。我国经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正好顺东北季风。
练习二
浅层地热能是埋藏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地热能资源,以地下水为载体,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浅层地热能可用地温梯度(每百米增加温度)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埋藏越深温度越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该区域浅层地热能
A. 集中分布在断层线两侧
B. 绿港浅层地热能最高
C. 离县城越远浅层地热能越低
D. 受地形起伏影响最大
4.目前该区域浅层地热能资源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市场需求不足 B. 资源不易再生
C. 基础设施薄弱 D. 埋藏深,开采难
5.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浅层地热能,可能导致
A. 地下水位下降 B. 开采区地表水污染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地下水生生物减少
解析与答案
3.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浅层地热能中西部多,东部少,并不是从断层线向两侧递减;绿港地区地温梯度值在每百米6.5℃~6.7℃之间,最丰富;图中浅层地热能并不以县城为中心向外递减分布;图示区域为华北平原,地形起伏对地热能影响小。
4.C【解析】浅层地热能资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与地球梯度增温,属于可再生资源,埋藏也相对较浅,该区域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由于该区域浅层地热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缺少配套设施,从而导致未能被大规模开发利用。
5.A【解析】浅层地热能以水为载体,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会大量抽取地下水,因此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等,开采浅层地热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浅层地热能涉及的地下水水体中生物量很少。
图文参考自陕西地矿科技杨为先等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如此这般学地理
rczhbxuedili
云南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主要是因为云南在地质活动活跃地震火山多发区,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 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就有了地热。 地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和云南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处。 中国的**羊八井及云南腾冲地热田在这个地热带中。
形成地热能的条件是什么?我国哪些地区地热能丰富?
先说结论,形成地热能的条件主要是这个地方的火山和地震运动十分的频繁,并且地底下存在的岩浆活动,我国的西藏以及青藏高原还有云南等地的地热能资源十分的丰富,主要是因为这里处于地中海至喜马拉山火山地震带,火山运动频繁。
地热资源是怎样形成的?
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我们知道越往地下温度越高,地热就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能量。从地球表面往下正常增温梯度是每1000米增加25—30℃,在地下约40公里处温度可达到1200℃,地球中心温度可达到6000℃。由于构造原因,地球表面的热流量分布不匀,这就形成了地热异常,如果再具备盖层、储层、导热、导水等地质条件,就可以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所谓地热资源就是以水为介质把热带到地表的温泉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温泉出露,著名的小汤山温泉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们对北京地区已进行了40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探研究,用钻探手段我们可以把地下几千米的热水,即温泉带到地表,这就是地热资源开发。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我们知道越往地下温度越高,地热就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能量。从地球表面往下正常增温梯度是每1000米增加25—30℃,在地下约40公里处温度可达到1200℃,地球中心温度可达到6000℃。由于构造原因,地球表面的热流量分布不匀,这就形成了地热异常,如果再具备盖层、储层、导热、导水等地质条件,就可以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所谓地热资源就是以水为介质把热带到地表的温泉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温泉出露,著名的小汤山温泉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们对北京地区已进行了40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探研究,用钻探手段我们可以把地下几千米的热水,即温泉带到地表,这就是地热资源开发。
地热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消耗殆尽会发生什么
搜一下:地热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消耗殆尽会发生什么
地热是怎么形成的?
天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