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跌得像狗一样,你是跑了还是放弃了?
以史为鉴,方能明智!
2015年的股灾历历在目,资金大幅度缩水,当时觉得人生没有了希望,天天熔断天天暴跌,好在基金不像股票跌停了无法卖出。在家人的劝慰下,留的青山在,还有机会重来。然后下定决心爬起来一键清仓,保存了本金。
痛定思痛后觉得,如果一点都不具备金融知识是不可能在这个市场赚钱的。可自己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没有任何基础知识,也没有任何专业人士指点,学习谈何容易?最笨的办法看书,也不知道看什么,那就从身边图书馆开始,凡是涉及炒股的都拿来看一遍。从2016年底开始一直到2019年,根据书上学来的知识觉得好像是底部了,隧逐步开始建仓。毕竟经历阅历有限,期间被毛衣站和疫情震下马,好在都有盈利!2019年大白马涨势如虹,我持有的都是这类基金,收益可观。但一次出门让我觉得危险来了。那是因为我看到地铁站里都是张贴的基金经理的广告,地铁上都是各类基金的广告,想起一句话,热闹的地方没有机会。再看一下代表空头茅台,已经跌破20天线,大级别头部显现,回来果断在2021年初卖出所有*酒基金,等了几个月,发现新能源异军突起,做好功课全部跟进排名靠前的新能源基金。但告诫自己,吸取茅台的教训,一定不能被关。一直到2021年底,一切都好,但看创业板月线非常难看,双头,一旦成立趋势会非常恐怖,回看代表宁德时代,不好了,月线已经开始调整,痛斥自己的大意和贪婪,但总得等待开盘吧!没想到2022年的开始是个噩梦!连续的下跌把自己吓懵了,看着极速下滑的收益,内心非常矛盾。在第一周最后一天,也就是新年开盘第四天,我静静坐着,就问自己,看书是为了什么?现在的图形趋势是什么?如果自己空仓,还会不会买进?代表股宁德时代是不是在高位,现在大级别是什么走势?连续的发问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于是打开账户连续挂单,把能卖的全部都卖了,只剩下三年期的无法动弹。然后也得到一个启示,在国内不成熟的市场,投资定期的是非常不明智的。
第一次参与回答,乱七八糟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我想表达的是,散户想赚钱,必须多学习,多总结。一定不要跟趋势作对,覆巢之下无完卵。机会一直有,但要看准合适的时机。不要过度交易,一定在大级别的买点建仓,谢谢![害羞]
什么情况?基金暴赚买的人少,亏钱反而人气旺,"北热南冷"如何解?
内外环境持续缓和之下,香港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
除港股反弹、内地居民赴港签注即将恢复外,已有7年多发展历史的“南北互认基金”(下称“互认基金”),再次走进了市场视野。
最新数据显示,互认基金目前已成为一个近千亿元的规模群体。但发展至今,互认基金一直延续着“北热南冷”态势,内地公募基金到香港市场展开销售的局面仍需进一步打开。另一方面,内地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却提供了显著高于香港基金的超额收益,首尾收益率差距最大到了140%。显著的赚钱效应,是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保证。
公募人士指出,随着两地投资者对互认基金认可度提高,未来互认基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金公司在香港零售市场的品牌还需进一步加强,其中互认基金差异化产品供给、强化核心投资能力、以及持续的品牌宣传与投资者教育,将是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推动互认基金销售的关键因素。
互认基金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以2015年7月1日实施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为标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联合开展两地基金互认,符合条件的基金可在对方市场进行销售。其中,内地公募基金到香港市场展开销售称为“南下互认基金”,香港公募基金到内地销售则称为“北上互认基金”。
历经7年多的时间发展,互认基金截至2022年末已是一个规模近千亿元的群体,并呈现出了明显的“北热南冷”态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在互认基金开通的次年(2016年)2月,北上互认基金的累计销售额就“破亿”,在当年4月底“破十亿”,并在当年11月底“破百亿”。截至2022年11月底,北上互认基金的累计销售额达到了810.15亿元,剔除694.06亿元的投资者赎回或分红额度后,累计净申购额为116.09亿元;相比北上互认基金,南下互认基金的节奏要慢一些,这一类基金的销售额在2016年8月底突破亿元,到2018年6月底“破十亿”。截至今年11月底,南下互认基金的累计销售额为38.61亿元,不足北上互认基金额度的5%。
(北上互认基金情况一览表;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
(南下互认基金情况一览表;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互认基金“北热南冷”,主要是由于内地公募基金在香港的宣传力度不够,香港投资者的认知度也有待提升,香港投资者认购内地基金的积极性还有提升空间。此外,深圳某公募内部人士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市场桥头堡,资管领域的竞争较为激烈,资管产品非常丰富,同时香港投资者偏好风险低、高分红策略的稳健产品,内地公募机构在香港相对缺乏品牌认知度,产品吸引力还有提升空间。
但在投资收益方面,内地公募发行的“南下互认基金”却明显胜出一筹。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注册的南下互认基金和北上互认基金分别有233只、54只。具体看,北上互认基金近年3年和近5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2.26%和-15.64%。其中,近3年区间有业绩记录的83只基金有72只“告负”,有三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50%,11只实现正收益的基金中,最好的收益率为9.55%。另一方面,南下互认基金近年3年和近5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3.20%和40.36%。其中,近3年有业绩记录的26只基金中有23只实现了正收益,其中有4只基金收益率在70%以上,分别是汇丰晋信动态策略H(92.30%)、华宝动力组合A(91.18%)、华夏兴华H(80.73%)、易方达科翔(70.03%)。
这些业绩优异的基金,底层资产均是内地优质公司。比如,华宝动力组合A成立于2005年,截至目前成立以来回报率接近1300%,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前十大持仓分别为保利发展、建发股份、万科A、晶澳科技、金地集团、联泓新科、钧达股份、鑫铂股份、三棵树、亿晶光电。
“两地互认基金投资存在明显差异,这并不意外。”某资管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香港股市早已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有来自全球范围的各路资金参与其中,市场有效程度较高,资金对超额收益的挖掘则较为充分。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市场则存在可观的阿尔法机会,这既得益于内地的高速经济发展,也得益于从经济发展中走出的一大批核心资产,尤其是在地产、金融、消费、科技、医药领域。
实际上,近年来内地公募基金在“走出去”方面有着优越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比如设立海外子公司、大力发展QDII等产品;2021年的“跨境理财通”试点,基金产品被列入“南向通”“北向通”购买篮子等等),加上A股显著的赚钱效应,互认基金的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
华夏基金表示,该公司一直十分重视内地香港互认基金业务。2015年华夏基金旗下华夏兴和和华夏回报率先成为“南下互认基金”,2021年华夏基金子公司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成为“北上互认基金”。为了更好开展两地互认基金业务,华夏基金依托自身强大的投研优势、在国际投资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子公司华夏香港多年在香港市场建立的品牌影响力、跨境投资优势等做了很多工作。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随着陆港互通业务的不断发展成熟,两地投资者对互认基金认可度提高,未来互认基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促进互认基金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内地互认基金差异化产品供给、强化核心投资能力、以及持续的品牌宣传与投资者教育,将是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推动互认基金销售的关键因素。
博时基金认为,中资资管机构在香港零售市场的品牌还需进一步加强。南下基金的产品主要以中资资管公司的产品为主,而由于中资品牌的发展历史较短,出海时间不长,尚未能在香港零售市场树立起较好的品牌力。因此虽然南下互认的都是各个公司的旗舰产品,但实际的销售效果并不佳。另外一方面,在港的外资机构本身可以通过陆股通、QFIIRQFII等通道投资内地市场,境外类似的产品供给并不稀缺。
校对:祝甜婷
外资爆买!两月超1000亿涌入A股!万亿板块迎三大利好!世卫官员:2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XBB.1.5毒株
元旦假期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新股+点评)
年初1万入市,年末暴赚5亿!"妖股"四起,这份"投机"概率几何?为何大部分投机者都悲惨收局?
突发!港股突然急速杀跌,A股也被波及!两大利空突袭?央视意外发声,百度:这些问题吓死人
假如上涨行情来了,该怎么买基金?
本文作者
薛扉 |产品经理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
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资产配置部产品经理。具有多年金融产品遴选经验,擅长多类型产品研究与投资者行为研究,致力于提升基金投资体验。
2023年以来,A股和港股都走出了漂亮的开年行情。截至2月2日,上证指数上涨超6%,沪深300上涨近8%,中证1000、创业板等指数更是涨超10%,不禁让人对今年的行情充满期待。
数据来源:Wind,2023/1/1-2023/2/2
随着市场的走红,也有一些小伙伴留言问我们:上涨行情在路上了吗?该怎么布*?
其实,涨和跌都是后视镜的视角,虽然现在判断上涨行情是否已来还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通过回顾A股历史上的上涨行情,积累一些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应对经验。
过去20多年间,A股整体呈现出“牛短熊长”的特征,那么,如果真的出现了上涨行情,投资者该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吧!
通常来说,一波行情里最迅猛的上涨,往往集中在较短的时间里,并且总是来得很突然,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大致感知到市场的温度,但却很少有人能精准判断出市场的节奏。如果没有及时布*,错过了集中上涨的一段时间,那最终的收益有可能大幅降低。
我们找出过去7个上涨年份中每年收益最高的基金,发现剔除掉涨幅最高的10个交易日后,基金的年度收益仅剩原来的1/3左右。
图:剔除涨幅最大的10个交易日后的基金收益
数据来源:Wind,样本为全市场所有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单只基金只保留初始份额
可见,在行情来临之前尽早布*,才不会错过突如其来的上涨。当市场处于中长期的低估区间、具备较高配置价值时,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心短期的波动,反而要警惕可能错过市场关键的上涨期。
从过去五年全市场偏股基金的年度收益分布来看,我们发现,相比起2018和2022年的熊市,2019-2021上涨行情中的偏股基金的收益分布区间更广,不同基金的收益差距更明显:
比如在2020年,收益最高的基金年度收益分布在135%-140%区间,而收益最低的基金年度收益为负;
而在2021年,收益最高的基金年度收益分布在115%-120%区间,而收益最低的基金全年亏损35%-40%。
图:过去五年全市场偏股基金收益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ind,样本为全市场所有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单只基金只保留初始份额
把时间维度拉长到十年来看,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在上涨行情年份中,权益基金的收益分布标准差(基金间的收益分化)往往更大,意味着选择不同基金获得的收益差距更明显。
图:过去十年全市场偏股基金
平均收益和分布标准差情况
数据来源:Wind,样本为全市场所有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单只基金只保留初始份额
可以看出,在上涨行情中找到靠谱的权益基金,可以帮助投资者收获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
虽然上涨行情中权益类基金收益可观,但也要抗住过程中的波动与回撤。因为上涨行情并不是一味的单边上涨,过程中板块的轮动与分化、市场的波动与回撤依然是非常明显的。
从过去十年来看,在2013-2015年、2017年、2019-2021年这些上涨年份里,全市场偏股基金的平均年度最大回撤依然达到-20%,其中,少数风格比较极致的基金最大回撤甚至会超过-40%。
图:过去十年全市场偏股基金的最大回撤情况
数据来源:Wind,基金最大回撤为2013、2014、2015、2017、2019、2020、2021年7个年度的平均值
由此可见,即使在上涨行情中,投资也不是一路坦途,依然需要三分运气、七分技术、再加上良好的投资心态。
小结一下,如果想为上涨行情做准备,投资者需要尽早布*、优选基金,也要注意控制好波动与回撤。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同时做到以上三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或许借助权益类基金投顾可以成为布*上涨行情的省心选择。
广发基金投顾现提供多个追求高风险的权益类投顾组合,通过专业选基体系,结合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持仓,精选出适合多种行情的权益基金;同时,通过均衡配置、智能定投等策略分散风险,力争降低组合的整体波动。
此外,广发基金投顾还配套专人顾问服务,随时解读市场、答疑解惑,可以帮助投资者解决投资过程中的疑惑和焦虑,更能实现长期持有。
图:广发基金投顾基金综合评价体系
今日话题
你觉得上涨行情会来吗?
如果行情来了,你会如何应对?
快来留言参与吧!
风险提示:广发基金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并不保证各投顾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业务,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基金投顾业务项下各投资组合策略的业绩仅代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的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也不构成业务表现的保证。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投顾协议、策略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投顾业务详情及风险特征,选择适合自身的组合策略,投资须谨慎。
市场行情冷淡,这类基金却被买爆?
声明: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现在基金行情怎么样,不少人都不看好现在。
基金行情从股市上看,经济的持续好转将改善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状况,加上蓝筹股依旧估值低廉,全年中有多波快速反弹,但随后将伴随快速回落,最终涨幅并不大。对于市场的反弹高度不能盲目乐观,突破3000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大小非减持始终是压制市场反弹空间的不利因素,如果市场出现大幅反弹,大小非减持将大量涌现。扩展资料:投资对冲基金可以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投资者可以以此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敞口。对冲基金经理使用特定的交易策略和工具,为的就是降低市场风险,获取风险调整收益,这与投资者期望的风险水平是一致的。理想的对冲基金获得的收益与市场指数相对无关。虽然“对冲”是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手段,但是,和所有其他的投资一样,对冲基金无法完全避免风险。根据HennesseeGroup发布的报告,在1993年至2000年之间,对冲基金的波动程度只有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3左右。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同。由于封闭式基金不能随时被赎回,其募集得到的资金可全部用于投资,这样基金管理公司便可据以制定长期的投资策略,取得长期经营绩效。而开放式基金则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以便投资者随时赎回,而不能尽数地用于长期投资,且一般投资于变现能力强的资产
现在基金行情怎么样,大盘指数走势如何
行情还是非常不错的,发展潜能巨大,系列产品中的食品饮料a,还是不错,可以看看
感觉今年行情应该能起来,现在买基金一年有没有希望赚20%?
你说的应该是股票型基金个人感觉收益应该在-10%-25%之间你说的希望还是比较大,但是股市底部有反复,基金的净值也会有起伏的一定要耐心持有最好基金的持仓都是没有亏损的股,以免踩到雷
最近的基金行情怎样?可以买吗?
坚持持有会有很好的收益的!
今天基金大涨可以买吗?
不合适,基金上涨后买入需要更多的资金,这就会使基金的成本变高,相反,基金下跌时买入较好,因为基金下跌后买入相同的金额可以获得更多的份额,这就会使基金的成本变低。
基金以收盘时的净值进行成交,每天只有一个成交价格,投资者可以在收盘前看基金涨跌情况,下跌时可以买入,上涨时可以不买。
现在买基金行情怎么样
基金比较适合长期定投,我通过长期持有定投基金,100%的收益不是什么难事!选择基金定投,首先要明白开放式基金有货币型、债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几种。货币型基金无申购赎回费,收益相当于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随时赎回,不会亏本。债券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比较低,收益一般大于货币型,但也有亏损的风险,亏损不会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最高,基金资产是股票,股市下跌时基金就有亏损的风险,但如果股市上涨,就有收益。通过长期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还有一点就是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基金本来就是追求长期收益的上选。如果是定投的方式,还可以抹平短期波动引起的收益损失,既然是追求长线收益,可选择目标收益最高的品种,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本来就优选了标的,具有样板代表意义的大盘蓝筹股和行业优质股,由于具有一定的样板数,就避免了个股风险。并且避免了经济周期对单个行业的影响。由于是长期定投,用时间消化了高收益品种必然的高风险特征。建议选择优质基金公司的产品。如华夏,易方达,南方,嘉实等,建议指数选用沪深300和小盘指数。可通过证券公司,开个基金账户,让专业投资经理为你服务,有些指数基金品种通过证券公司免手续费,更降低你的投资成本。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时间复利为你赚钱,集中在一两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选后端收费模式,分红方式选红利再投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