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基金有哪些?
石油基金主要有:华安标普全球石油(160416)、诺安油气能源(163208)、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162719)、嘉实原油(160723)、以及华宝标普油气人民币(162411)等。
COMEX是什么意思?
COMEX是纽约商业交易所的一个分部,主要交易铜铝黄金
有哪些品种是和原油息息相关呢?
与原油息息相关的品种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公司股票(如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服务公司股票(如哈里伯顿、斯伦贝谢)、石油ETF(如美国石油基金、能源选择部门SPDR基金)、原油期货合约(如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石油衍生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石油相关指数(如S&P石油生产指数、道琼斯石油指数)。这些品种的价格和表现通常会受到全球原油供需、地缘**因素和市场情绪的影响。
原油ETF基金是什么意思石油ETF基金有哪些
您好,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原油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占据重要位置。境外市场主要通过商品互换、商品基金及相关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和相应的股票、债券等途径和方式投资商品或原油市场。原油期货因其价格连续、交易便捷、代表性强,成为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的指标。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WTI原油期货和洲际交易所(ICE)的Brent原油期货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原油价格基准。相比原油期货,原油ETF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
金属+塑料+玻璃是啥?我们历时17年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
金属和塑料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材料,现在看看有钱花而且有饭吃的你的身边,是不是有数不尽的金属制品?
还有数不尽的塑料制品?
吃完饭之后就要多学知识,想想金属和塑料为什么能大规模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呢?
1
金属和塑料是矛盾的材料吗
通常,金属具有比较高的熔点,机械强度高。人类在很早以前就使用了金属材料,而且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有记载的青铜器时代。
和早时期的石器相比,金属铜和金属铁是更加先进的材料。之所以青铜器和铁器能够取代石器,原因就是它们具有比石器更加优越的力学性能以及易于冶炼和加工的特点,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和钢铁的大规模使用息息相关。
和金属相比,塑料仅仅是20世纪初开始兴起的材料,因为变形和加工性能非常好,现在已经实现了大规模使用。
塑料是一类原子排布不规则的聚合物非晶体材料,其软化点称为玻璃转变温度。由于塑料的玻璃转变温度通常在室温附近,有的甚至低于室温,所以塑料可以在室温附近进行加工。塑料这种变形温度低以及变形能力强的特点,使得塑料在发明以后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迅速得以广泛应用。
所以决定材料前景的因素,不仅需要材料自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比如金属),还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加工和变形性质(比如塑料)。
金属和塑料是两类近乎矛盾的材料:金属的强度比塑料高很多,但是加工性能比塑料差。所以有没有可能开发出一种既有金属的强度、又具有塑料那样优异加工性能的材料呢?
2
金属塑料的发现
答案是有的。2005年5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报道了一种具有金属的强度和塑料那样优异加工性能的全新金属材料。
这种材料在室温下具有和铝镁合金一样的强度,但是当温度升高到开水温度时,它就像塑料一样展现出拉伸、压缩、弯曲、压印等各种加工变形行为。正是因为兼有一般金属的性质和塑料一样的优异加工性能,这种材料被称之为“金属塑料”。
和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不一样,金属塑料不是晶体,而是非晶态结构,是非晶合金的一种。平时经常接触到的钢铁、铝合金等在微观层次上原子的排列是具有对称性的,而非晶体的原子排布没有任何周期性结构,是个复杂无序体系。
左图为计算机模拟的非晶态铜锆合金结构,粒子排列无序聚集;右图为晶态铜锆合金结构,粒子排列十分规则2
非晶态固体材料种类实际上非常丰富,种类繁多。我们就生活在由非晶固体充斥的世界,人们日常见到的材料:塑料、玻璃、沥青、琥珀、橡胶等都是非晶态固体。
玻璃作为一种无序的无机物非晶态物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每天都会用到的杯子:
比如现代科学的发展基石的望远镜、显微镜的光学镜片:
比如建筑的艺术设计来源:
比如,正是下面的光纤(利用极高纯度的玻璃媒介传送光波),使得本推送让更多人看到啦
非晶态固体还具有不同于晶体的特征:
1.非晶是亚稳态。在对非晶态物质升温的时候,非晶会发生向平衡态演变的过程,其物理性质和原子排布结构随着时间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在使用非晶材料时要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因素(物理性质是不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保持稳定)。
非晶和晶体的自由能对比图,亚稳的非晶态处于能量上不稳定态3
2.非晶态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各向同性。晶体有晶轴取向,具有各向异性;非晶没有晶格取向,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就像打碎的非晶玻璃外型无一定的规则一样。
3.非晶态固体没有确切的熔点。晶体在常温常压下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没有确切的熔点。塑料、玻璃加热都是逐渐软化的同时变成熔体。而当熔体冷却时,如果冷速高于形成晶体的冷速,熔体就会在某一温度附近形成非晶态固体,这个温度称为玻璃转变温度点。
液体形成过冷液体、非晶、晶体的路径图3
从熔体形成液体的凝固点到玻璃转变温度这个温度区间为过冷液相区,在这个温度区间内,非晶态既不是硬邦邦的固体,也不是没有特定形状的液体,而是表现出典型的黏流体状态,具备很好的超塑性成形能力,可以使用外力使得非晶发生永久性变形。
塑料在过冷液相区的成型4
和金属塑料同一种类的非晶合金加热到过冷液相区温度后,也可以采用吹塑法对其进行成形加工,实现极高变形量。
采用吹塑法成形的锆基非晶合金5
那么这种金属塑料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
3
金属塑料的设计规则
非晶态合金天生就是一种奇特的材料。一方面,在室温下或者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以下,它具有比一般金属材料还要高的机械强度。
另一方面,加热进入过冷液体区间后,它又变得像黏性流体一样拥有很好的变形能力。
过冷液相区对铂基非晶合金微纳成形后形成的微米级结构7
所以从非晶态物质的本质上来说,聚合物塑料和非晶合金相比,聚合物塑料就是一类低玻璃转变温度的非晶材料,其玻璃转变温度点通常在室温附近,有的甚至低于室温。和塑料相比,大多数的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都很高(一般都在300摄氏度到600摄氏度的范围)。
所以,对于非晶态玻璃材料,玻璃转变温度Tg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和指标之一,这个温度直接决定了玻璃类材料的使用温度以及变形加工温度。
在强度和玻璃转变温度标出的范围内,聚合物塑料和非晶合金之间存在一个隔开的区间,这正是金属塑料材料最初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开发位于这个独特区间的非晶合金新材料。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具有和塑料一样低的玻璃转变温度Tg,同时也具有典型的金属材料的高强度8
根据这样的金属塑料材料设计思想,结合在非晶合金中玻璃转变温度与非晶合金弹性模量(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之间关系以及非晶合金弹性模量与非晶合金组成元素模量之间的关系,首先铈基金属中发现了金属塑料体系Ce70Al10Cu20,玻璃转变温度可以低至68摄氏度。
玻璃转变温度为68摄氏度的Ce70Al10Cu20金属塑料可以在开水中轻易地弯曲1
开水中轻易地弯曲Ce70Al10Cu20金属塑料得到的"BMG"字母(块体非晶合金)图案1
铈基金属塑料可以在开水中轻易地进行拉伸、压缩、弯曲、压印等各种塑性变形的同时,还具有很宽的过冷液相区间,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变形加工。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钙锂基体、锶基体、锌基体的金属塑料被开发出来,它们都可以在开水温度附近进行变形。
不过,前面提到过,非晶合金是一种亚稳态合金,随着时间推移要向平衡态演化。金属塑料作为非晶合金的一种,所以一定要考虑这种材料的稳定性问题。
如果对偏离其平衡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的话,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一位物理学家为了证明“沥青是液体而不是固体”(因为在室温附近,沥青的粘滞系数很高,粒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很难改变位置形成新的构型),他将沥青加热,倒入一个封口的玻璃漏斗。等到沥青完全凝固之后,将漏斗的下端切开,开始记录一滴沥青滴落的时间,实验证明第一滴沥青滴落耗费了8年。所以有时候在比较短时间尺度的观察非晶态物质演化的行为确实不容易观察到,因此常常被忽视。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帕内尔沥青滴落实验装置9
4
金属塑料的超稳定性验证
非晶态物质的稳定性可以到什么程度呢?
举个例子,琥珀是典型的非晶态物质(一种非晶糖,可以长期封存蛋白质),这种物质非常稳定。在琥珀形成之初,把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封存于其中,由于非晶物质对良好保存作用,可以把千百万年前的生物及其当时的场景的保存下来。这样就把千百万年前的某个时空场景凝固住,并以其无与伦比的稳定性保存至今。
而一些成分的非晶合金在加热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向平衡态的大幅度变化,也就是非晶逐渐变为晶体。
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使得Zr46Cu46Al8非晶合金中随着时间逐渐析出晶体,并且晶体慢慢长大(如蓝色箭头所示)10
所以有些非晶态体系容易转变为晶体,有些体系不容易转变为晶体,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对于一个给定的无序体系,是否存在惟一的能量最低状态呢?就像非晶态物质琥珀一样,能在几千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其物理性质不发生明显变化。
目前这种稳定性高的超稳定性玻璃的主要特点有11:
玻璃转变温度提高。玻璃转变温度越高,说明体系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激活分子运动,即体系的稳定性越高,越不容易向晶体转变。
密度增加。密度增加是超稳定玻璃粒子排列致密的一个直接的宏观反映。
弹性和强度提高。由于超稳定玻璃粒子排列致密,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超稳定金属玻璃由于稳定性高,具有常规晶体和非晶体不具备的物理特性,具有可穿戴特征,能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12
由于金属塑料可以在开水中轻易地变形,所以在室温温度区间内放置就可以对金属塑料的微观结构演化和能量状态造成巨大的变化。那么在室温长时间放置的金属塑料是变成了更稳定的晶体,还是像琥珀一样的超稳定的物质呢?
在2005年开发出的铈基非晶金属塑料一直在室温放置到现在会有什么变化呢?
实验发现17.7年室温老化后的铈基非晶金属塑料样品依旧保持着完美的非晶态,没有转变为晶体,表现出极强的抗晶化能力,是一种具有极高稳定性的非晶合金。
17.7年室温老化后的铈基非晶金属塑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原子呈现无序排布的特征,没有发现有序的晶体结构
和其他种类的非晶合金相比,铈基金属塑料抵抗晶体转变的能力很强,接近超稳定玻璃,也就是能够阻碍弛豫过程中形核、结晶行为的发生。并且17.7年室温老化后的铈基非晶金属塑料需要加热到更高的温度才能向液体转变。
比较Ce-基非晶合金与其它合金体系的形成晶体的晶核率大小发现,铈基金属塑料拥有极低的形核率,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
17.7年室温老化后的铈基非晶金属塑料的玻璃转变点升高了27K,这说明热力学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升,长时间老化使其成为一种超稳态非晶合金
为什么铈基金属塑料长时间放置变成了超稳定玻璃而不向晶体转变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这里做个比喻。非晶态物质里面的原子构型排布的势能就像现实中山地的重力势能一样,山峰的位置对应高能态构型,山谷的位置对应低能态构型。原子构型随着时间推移向低能态构型演化,就像水随着时间时间推移向山谷流动一样。
铈基金属塑料的能量势垒图存在一个大的能谷,而容易向晶体转变的非晶体的能量势垒是由多个不同的大能谷组成,在向平衡态演化的过程中更容易跃迁到晶体的位置。铈基金属塑料的微观动力学是相对均匀的。这种微观构型特性使得铈基金属塑料在老化过程中能够持续快速地通过临近小能谷间的跃迁最终到达较低的能量状态,也就是超稳定玻璃状态。
铈基金属塑料属于上图的强玻璃体系,有助于其持续快速地往超稳玻璃态弛豫
因为金属塑料材料都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它们在不同领域有应用价值和潜力。优异的加工变形能力是金属塑料材料的共性特征,对于微塑性成型非常有利。
齿轮实物被放在手指上观察的图像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齿轮图像8
从铈基金属塑料的发现到现在至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目前,金属塑料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已经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多个合金体系都发现了金属塑料材料,在微纳米加工与器件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最后,让我们再总结一下金属塑料的特点:
金属一样的强度性能;
塑料一样的成型能力;
玻璃一样的无序结构。
最后的最后,用金属塑料压印一个logo吧~
参考文献
Phys.Rev.Lett.94(2005)205502
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R100(2016)1–69
Progressin Physics,2013,33(5):177351.
https://mp.weixin.qq.com/s/TnV0lhnTv9zdzWRHZrbgAQ
自然杂志,2018,40(03):157-168.
Materials,2018,11:2338
Adv.Mater.2011,23,461–476
ActaPhys.Sin.Vol.66,No.17(2017)1764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tchdropexperiment
ActaMaterialia149(2018)108-118
ActaPhys.Sin.Vol.66,No.17(2017)176108
Appl.Phys.Lett.110(2017)031901
编辑:谨理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石油lof什么意思?
是原油LOF基金,LOF基金是基金的一种类型,它既可以在交易所买卖,又可以在场外市场申购赎回该基金。当前原油LOF基金有:南方原油QDIIFOFLOF(代码A为501018、代码C为006476)、嘉实原油QDIILOFFOF(代码为160723)、易方达原油QDIIFOFLOF(代码A为161129、代码C为003321)、工银瑞信国际原油QDIIFOFFOF(164815)、工银瑞信国际原油没有QDIILOFFOF(003563)、易方达原油QDIILOFFOF没有(代码A为003322、代码C为003323)。
燃油投资是什么?
前期的话主要是摆好心态,不要盲目地去操作或者逆向操作,抗单操作,技术面结合消息面来分析走势,而要坚持设置止损止盈的原则。建议可以多看看深油所178会员前海融亨石油官网讲的。不要盲目地去操作或者逆向操作。关于投资交易技巧方面,我觉得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找个靠谱的平台,然后找个比较认真负责任的老师带着,能够教你怎么看盘,怎么操作,怎么交易,而且还能及时提醒你重要的机遇
什么是公路里程税改革?这篇文章说得太详细啦,值得收藏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订阅
现行车辆燃油税制度不完善、民用车辆保有量中,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车辆不断增加等,是国家启动公路里程税改革的重要原因。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车辆行驶道路的精准定位,征收公路里程税所需的技术条件正在逐步成熟。在海南省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公路里程税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开展公路里程税改革,还需要科学界定里程税的适用范围并正确处理好里程税与现行车辆燃油税、车辆购置税、车辆通行费,以及财政预算管理的关系。
公路里程税,或也可采取公路里程费、车辆里程税、公路使用费等不同的称谓,是一种按照车辆行驶里程征税缴费的制度安排。该理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并在新西兰等国家进行实践探索,作为对现行车辆燃油税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车辆逐步问世,并在民用车辆保有量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公路里程税又成为替代车辆燃油税的一种思路。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的兴起,对燃油税的征收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此英国在2018年启动了“按公里收费”制度的研究,试图用公里收费逐步替代现行的燃油税制度。
目前,我国公路税费主要采取车辆购置税和按照车辆消耗成品油(柴油和汽油)的一定比例征收新增消费税及其附加税(以下简称“车辆燃油税”)的方式。车辆燃油税也是目前世界上征收公路资金的主要方式。但伴随着新能源车辆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车辆,以及车辆燃油税制度自身的一些弊端,车辆燃油税的征收方式在国内外均面临着挑战,且必将对主要用于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筹措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也对实施里程税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公路里程税制度也许能够比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制度(以下简称“燃油税制度”)更好地体现“使用者付费”的原则。
在政策导向上,2019年8月1日印发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海南省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琼府办函〔2019〕276号)中明确了通过成立海南省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里程费改革工作的要求。
2021年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海南省开展环岛旅游公路创新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1〕226号)中,原则同意海南省开展公路里程费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完善海南公路里程费改革制度体系,构建里程费差异化费率体系,推进里程费立法,建设海南里程费运营管理中心,搭建里程费运营管理平台,健全里程费收费出行信用稽查体系,开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里程费等为基础,深化海南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2022年2月9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要求,并将“推动开展里程税改革试点”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
2022年7月20日出台的《海南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中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前出台里程费改革总体方案,制订里程费费率标准体系,实现机动车辆通行附加费按里程计费”的要求。
按照交通运输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的政策导向,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于2019年委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开展的《海南省里程费改革总体方案》的课题研究,已于2020年7月完成。在此基础上,海南省交通运输厅采取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继续委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基于海南省里程费改革投融资创新研究》的课题研究,有可能在两年至3年内进行试点。
除了收费公路收取的车辆通行费以外,海南省征收里程税可看作是全国实行征收里程税的一个缩影,全国实行征收里程税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管理问题,基本上在海南省试点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印证。如果试点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可为在全国推广提供有益的借鉴。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大陆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影响因素更多,需要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更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也意味着我国业内人士对推行公路里程税制度的认可。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尚未取得共识或尚未得到充分讨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公路里程税制度是对现行公路燃油税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还是打算取代现行的公路燃油税制度?实施公路里程税制度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将对现行财税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公路里程税制度能否与现行的车辆通行费制度实行并轨?
公路里程税改革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
实施公路里程税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国和其他相关国家政府及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思考。
新西兰在1978年设立道路使用费(RoadUserCharges,简称RUC)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柴油车和新能源车辆缴纳公路税费的问题。按照《RUCAct2012》的规定,使用需要缴纳燃油消费税的燃料以外的轻型车辆(主要是柴油车)和总重超过3.5吨的重型车辆(主要是卡车、大客车和一些挂车)需要依法缴纳RUC。目前,依法缴纳RUC的车辆,基本属于使用柴油的车辆和使用其他动力的车辆(例如电动车、氢燃料车、生物燃料车等)。作为一项政府鼓励政策,2024年3月31日以前的轻型电动车(主要是小客车)和2025年底以前的电动卡车和大客车,暂不缴纳RUC。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氢燃料、生物燃料车成为或将成为RUC车辆。
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新西兰2021财政年度国家陆地运输基金43亿新元中,RUC贡献了约19亿新元,约占45%;轻型汽油车缴纳的约21亿新元燃油消费税(Fuelexciseduty)、约2.3亿元的车辆注册登记费(Motorvehicleregistrationandannuallicensingfees)分别占50%和5%。
▲荷兰交通部于2009年11月13日发表声明,宣布从2012年开始该国将取消新车购置税,取而代之的则是车辆里程税。
英国政府相关官员提议,实施公路里程税的主要目的,是逐步替代现行的燃油税制度,并兼有缓解交通拥堵的考量;荷兰交通部希望用车辆里程税替代新车购置税;美国政府和学者提出征收车辆里程税希望解决的问题似乎也倾向于替代现行的车辆燃油税。
英国、瑞士、德国、澳大利亚分别开征了根据车辆重量和轴数等制定税率结构的“卡车道路使用者税”等,可以认为是计划用公路里程税弥补车辆燃油税制度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车辆燃油税制度。
▲2021年6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一个1.2万亿美元的“两d基础设施框架”,作为他的“重建更好的愿景”的一部分。该方案的一部分包括提出一个金额为1.25亿美元的按照车辆行驶里程征税(VehicleMilesTraveled,VMT)的试点项目用于资助并启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进行按照车辆行驶里程征税的试点,探索征收联邦车辆里程税的可能性。
我国交通运输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已出台的有关公路里程税改革的政策导向很明确,即用公路里程税制度取代现行的车辆燃油税制度。综合上述情况,本文认为,应当选择用公路里程税替代车辆燃油税的改革思路。
首先,目前我国税费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是“减税降费”。如果在继续开征车辆燃油税的基础上增加公路里程税,会导致“增加用户负担”的不良影响,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其次,用公路里程税取代车辆购置税,发挥筹措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的双重作用,也并不现实。从1985年5月1日起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到从2001年初开始征收车辆购置税,这种筹措重点公路建设资金的方式已得到广大公路用户的认可,仓促调整这一政策可能会重新引发对如何科学筹措公路建设资金理解和认识上的争议,意义不大。
目前开征燃油税形成的公路专项资金的一部分,实际上已经用于公路建设。2021年中央财政用车辆燃油税资金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大约2224亿元,而全国用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安排的用于公路养护的资金只有955.57亿元。即使考虑到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1291.81亿元)中可能包含有部分用于公路养护的支出,但转移支付的车辆燃油税资金的一部分用于公路建设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减少改革的障碍,保证公路里程税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用公路里程税替代现行的车辆燃油税,应该是一种既有效果,又最具可操作性的选择。
是否有必要在未来逐步将公路建设与养护所需资金的筹措,完全按照“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全部纳入公路里程税的范畴,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征收公路里程税方式的选择
在已实施多年RUC的新西兰,截至2022年6月底,仍采取按照RUC车辆的行驶里程记录和相应的税率计算金额的方式缴纳RUC。在具体操作上,RUC车辆的车主需要在上路前先预付1000公里的公路里程税,并将支付标签显示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以便交警检查。这意味着车主需要预先缴纳公路里程税,预付税的里程一般不得超过行驶记录仪上记录的实际行驶里程。同时,由于无法区分车辆行驶在不同技术等级的道路,所以无法针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制定不同的税率。
采取这种征收方式,公路用户使用高速公路和其他技术等级的公路,却被要求按照相同的税率缴税,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正如目前在海南省施行的高等级公路车辆通行附加费,本来替代的是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但许多缴纳高等级公路车辆通行附加费的用户,也许基本不走或很少走高速公路。这显然不是理想的公路里程税的征收方式。
理想的做法是:如果能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对公路用户行驶的公路进行精准定位,则有可能区分不同技术等级的公路并分别制定里程税的税率,还能进一步体现分时段、分路段等差异化收费的要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逐步成熟,为科学实施公路里程税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条件。
按照由交信北斗(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起草工作并形成征求意见稿的《公路里程费收费系统》(第1部分至第7部分)中的思路,里程税改革通过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维持海南省无站收费模式,以保持海南省内道路良好周边生态环境及用户良好行车体验的思路上,基于“用路者精准付费”原则,按照车辆实际行驶里程、道路功能与等级、车辆类型,制定差异化费率,精确计量支付道路使用费用。
对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影响
尽管荷兰政府计划用公路里程税替代新车购置税,但本文认为,由于公路里程税主要针对的是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资金筹措,而车辆购置税主要用于公路建设。故实施公路里程税制度不应当取代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政策有必要继续实施。新西兰政府在征收RUC的同时仍在收取车辆注册登记费,注册登记费资金可用于公路建设。故实行公路里程税改革的同时,保留车辆购置税的税种,有利于筹措用于公路网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
对车辆燃油税制度的影响
如果全面实施公路里程税制度,以之取代现行的车辆燃油税制度,则车辆燃油税制度最终需要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新西兰的燃油税和RUC是并存的,分别针对使用汽油的车辆和使用柴油的车辆及新能源车辆。新西兰政府征收RUC不是要取代车辆缴纳的汽油消费税,而是将其作为国家陆地运输基金的补充,补偿部分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成本,并考虑到减少碳排放、缓解交通拥挤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借鉴新西兰的做法,本文建议在我国也可选择分阶段实施公路里程税的思路,即先在一定的环保政策导向下按照较低的税率仅对新能源车试点征收公路里程税,在政策上鼓励逐步提高新能源车在民用车辆保有量中所占比重;并检验依托北斗定位技术实施的公路里程税的可操作性;同时继续运作现行的车辆燃油税制度。在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到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货车、大型客车和小客车,最终取代现行的车辆燃油税制度。
对财政预算管理的影响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征收里程税后拟取代的是属于中央消费税组成部分的车辆燃油税。作为中央税的车辆燃油税,需要通过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制度,逐级纳入相关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施行公路里程税制度后,如果能够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真正做到精准定位收费,将征收的公路里程税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路段上,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可考虑按照中央和地方公路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以及不同省份的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将征收的里程税分别纳入中央财政和相关地方财政,直接安排用于公路建设和养护,以减少财政转移支付可能造成的不均衡、不匹配等问题。
由于我国和相关国家政府及业内人士在关于推行公路里程税制度的讨论和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中均未涉及是否可用公路里程税替代现行车辆通行费的事项,所以讨论这一问题也很有必要。
鉴于车辆通行费也属于一种公路里程费,故可考虑将公路里程税与车辆通行费实行并轨。这意味着针对收费高速公路的里程税标准,可考虑包括不收费高速公路的里程税标准和现行的车辆通行费标准;在收费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上设置的收费站可予以拆除,并相应地减少相关的收费管理支出。
如果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真正能做到精准定位收费,将征收的里程税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路段上,则意味着不仅能够将里程税与目前的车辆通行费并轨,并且有望将所有技术等级的公路(包括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纳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本来缓解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的不足,促进公路建设与养护事业可持续发展。这必将对现行公路运营管理体制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北斗卫星导航和定位技术的要求
要实施里程税制度,就需要北斗卫星导航和定位技术更为成熟,具有对运行中的车辆精准定位的技术能力,能够精准确定每一辆运行的车辆所途经的路段、时段和行驶里程,为精准计算和征收里程税提供依据。
需要区分的路段,取决于公路里程税改革中需要对公路分类制定的里程税标准,例如按照公路技术等级进行分类确定标准等。需要区分的时段,取决于现行政策导向中对区分时段差异化收费的具体要求。
明确需要缴纳里程税的公路
鉴于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可将车辆运行的道路区分为城市道路、一般公路、专用公路、厂区道路(或企事业单位内部道路)等,故有必要在开展公路里程税改革时,充分考虑并通过制订相关政策具体明确需要缴纳里程税的道路。如果按照相关政策导向中明确的里程税针对的是车辆行驶的公路,则有必要解决车辆在不属于公路的道路(包括城市道路、单位内部道路等)上运行时里程税计算或扣除涉及的相关问题。
处理好公路里程税与车辆通行费的关系
有必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里程税与现行车辆通行费的关系。如果需要或者能够做到并轨,则现行收费高速公路的综合收费标准需要体现为不收费高速公路的里程税标准与通行费标准的合计。在这种状况下,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或者研究全国实行统一通行费标准(含差异化通行费标准,下同)还是按照现行做法分地区、分项目确定通行费标准等问题。
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应当采取“公路里程费”还是“公路里程税”的称谓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如果作为一种税,则里程税的征收机构为税务机关;而现行的车辆通行费则包括纳入地方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政府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以及直接由公路经营企业收取的经营性公路车辆通行费。如果要建立公路里程税管理体制并实行与车辆通行费的并轨,则需要进一步解决好如何将征收的公路里程税中属于经营性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的金额采取适当的方式划转给经营性公路项目公司的问题。
推荐阅读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什么是原油etf?
原油ETF是什么?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原油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占据重要位置。境外市场主要通过商品互换、商品基金及相关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和相应的股票、债券等途径和方式投资商品或原油市场。原油期货因其价格连续、交易便捷、代表性强,成为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的指标。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WTI原油期货和洲际交易所(ICE)的Brent原油期货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原油价格基准。相比原油期货,原油ETF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 全球第一只原油期货ETF诞生于2005年,当时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明显,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加快上涨,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之后,原油价格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全球经济始终处在高油价压力下。投资者希望能有一种便捷、成本低廉的方式投资原油资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上第一只原油ETF应运而生。 从交易活跃程度上看,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十分活跃,而原油期货ETF不如原油期货合约。比如2013年,WTI原油期货活跃合约日均成交58.8万手,Brent原油期货活跃合约日均成交63.4万手,作为原油期货的伴生品,原油期货ETF规模偏小,数量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一般都有发达的相关期货市场与之配套,投资者往往偏向于选择更为熟悉的原油期货作为投资工具,同时由于原油期货ETF与原油现货价格存在误差,从而降低了原油期货ETF的吸引力。 原油期货ETF需缴纳管理费,且交易远不如原油期货活跃,那些有原油资产配置需求的大型机构和有套保需求的涉油企业,更倾向于直接参与原油期货交易。 2.类型及规模 按照ETF注册地为统计口径,美国是当前ETF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国的ETF规模占到全球ETF总规模的70%以上。法国、加拿大、德国等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国家的ETF规模也较大。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跻身ETF规模全球前十国家,尤其是日本的ETF规模近400亿美元,占全球ETF总规模的2.33%。还有相当多的ETF选择在泽西岛、卢森堡等"避税天堂"国家注册。目前欧洲地区的ETF数量为114只。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原油ETF现已较为成熟,目前全球原油ETF数量超过20只,总资产规模超过21亿美元。这些原油ETF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等国,但总体数量仍较少。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原油ETF共有10只。 成立于2006年的美国USO原油期货ETF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原油ETF,其在2009年2月曾达到42.9亿美元,此后规模有所下降,截至2014年5月规模为6.1亿美元。该ETF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投资标的为美国西得州中质原油(WTI)和部分短期国债。不过,USO持仓并不*限于WTI原油期货,同时还可能持有ICE的低硫轻质原油、取暖油、汽油、天然气及其他石油燃料期货等。 除传统ETF外,近些年市场上还衍生出了反向及杠杆型ETF。目前,在国际市场上,2倍杠杆做多/做空ETF是主流,杠杆倍数最多为3倍。根据彭博(Bloomberg)的数据,截至2014年5月,全球共有195只杠杆ETF。美国是反向及杠杆型ETF规模最大的国家,共有11只,其中包括6只杠杆型原油ETF和5只反向型原油ETF。
老司机教你如何利用QDII基金加“油”
“下班加油去,汽油价格要涨了!”
“汽油价格怎么又涨了!”
这段时间,时不时就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要说谁对汽油价格最敏感,非有车一族不可。有车一族的心痛就是,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随之上涨,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岿然不动。
近几个月来,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总体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调。面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你有没有考虑过如何把握投资机会呢?
原油相关的新闻常常提到WTI和Brent。
咳咳,科普时间到了。
WTI原油即WestTexasIntermediate(CrudeOil),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原油的期货合约主要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上市交易,并已基本成为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
Brent原油即布伦特原油,产自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地区,Brent原油期货主要在英国伦敦洲际交易所(ICE)交易,像WTI一样也是市场油价的标杆。
自去年7月份以来,随着全球原油库存下降以及原油需求复苏,全球原油供需局面出现了扭转。WTI原油价格上涨了43%,布伦特原油上涨了49%。今年以来,WTI原油价格上涨10.32%,布伦特原油上涨9.52%。(数据:wind,截至:2018/8/10)
曾几何时,国际原油价格一度上涨到一百多美元一桶,后来油价腰斩。如今,伴随着全球原油供需出现扭转,投资机会或已显现。
聪明的投资者投资的时候绝不会孤注一掷,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会分散风险,在不同大类资产之间配置。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配置的资产相关性一定要低,最好为负。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与全球市场上各主要股票权益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均呈现低相关甚至负相关的关系。
因此,大宗商品在海外资产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投资组合中适当配置原油等大宗商品,或能够有效降低组合波动率,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
当前,历史上第三轮强美元周期仍在继续。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28一路飙升至6.86,贬值幅度达到9.23%。(数据:wind,截至:2018/8/10)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人民币贬值幅度和时间与美国指数上升幅度和时间几乎一致。
鉴于美国经济强劲,美元处于加息通道,升值压力大,而国内经济下行,叠加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通道或再度开启。综合来看,当前人民币贬值压力或仍然较大。
因此,此时配置海外资产,或可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把握美元升值投资机遇。
划重点的时间来了!
如果你们有意抓住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机会,打算通过配置海外资产分散风险,计划把握美元升值带来的投资机遇,不妨关注国泰大宗商品(160216)!
国泰大宗商品重点看好国际原油,目前主要投资于针对国际原油相关投资品种,包括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原油ETF等产品,以期抓住油价反弹机会。
自2017年以来,国泰大宗商品基金每日美元计价净值变动和WTI油价每日变动的相关性高达90%,充分把握住了油价反弹带来的机会。今年以来收益率接近21%,最近1年收益率超过39%,最近2年收益率超过46%,今年以来和过去两年业绩均处于同类第1名,过去6月和1年业绩均处于同类第4名。(数据:wind、银河证券,截至:2018/7/27,同类指QDII商品基金(A类))
而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较高波动的特点,且受全球石油产能变化和地缘风险等事件影响较大,因此看好国际原油的投资者或可通过定投国泰大宗商品来进行中长期配置,效果可能更佳哦~
展望后市,诸多积极因素,包括美国页岩油告别盲目复产阶段、OPEC减产高效执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东地缘风险间歇性攀升,或将对油价形成支撑。投资者如果打算在原油投资上做中长期配置,不妨关注国泰大宗商品(160216)。
附相关基金业绩走势图
风险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文中提及基金属于QDII商品型基金,预期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