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大盘未来走势
继续下跌
我想查沪市近三年的大盘k线图,和基金三年的走势
下载股票软件http://www.***.cn/http://www.***.cn/
请问专家:今天沪市大盘震荡上行走势?
近期有货币宽松了一些的利好,今天虽然是股指期货交割日,估计大盘跌不了多少,会涨一涨是大概率的事情!今年7月到如今,已经有好些个周五大盘都是震荡上行走势,以阳线报收!
当前股市估值水平及走势特点
本人前期已经在多篇分析文章中反复指出,11月份、特别是11月中旬左右将是股市见年度大顶的最可能时间窗,并且也指出本周一(11月13日)为“之前强势反弹”的最可能高点。目前上述的分析观点已经或正在逐渐被验证。由于2017年的年度顶或2018年春季顶最可能是“从2015-6-12日开始的这轮熊市”的大B浪反弹顶,因此,后期我们极有必要从估值角度来审查当前的故事所处状态。
一、股市过去、现在、未来走势再解析
从2015-6-12日的上证5178点开始的本轮熊市下跌,正常运行时间周期为4年左右(到2019年6月份左右结束),这正好与2001-6月至2015-6月的4年熊市走势相似,且此轮熊市的前两年多走势特点也正在重复着2001-6月至2015-6月的4年熊市走势的前两年走势特点。
从2015-6-12日开始的熊市走势特点,具体走势将采取A-B-C大三浪下跌方式进行:
1、大A浪下跌:从2015-6-12日至2016-1-27日,具体走势特点为“大小股或大小股指数共跌”,时间为7.5个月。从季K线看走的是a-b-c三小浪下跌方式完成。
2、大B浪反弹:从2016-1-27日开始至2017年11月的年度顶或至2018年春季行情的春季顶,具体走势特点为“占两市6%数量的大盘权重蓝筹股或权重蓝筹股指数”走*部牛市,“占两市90%以上的非大盘蓝筹股或蓝筹股指数”在走“熊市下跌抵抗”。两者合起来就叫做4年熊市下跌过程中的“大B浪抵抗”。
3、B浪抵抗结束(2017年11月或12月、或2018年上半年)后,接下来股市将步入一年多时间的大C浪下跌!大C浪下跌的具体特点与大A浪类似,突出特点就是“大小股票或大盘蓝筹股指数与非大盘归指数”共跌。股市最终将跌到熊市底估值水平——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将跌到28-30倍左右,150超大盘权重股的中位数市盈率将跌到12倍左右的水平,股市将杀死一切死多头,相当多的次新股将处于破发状态,活跃股民的数量将大幅减少一半以上。只有这样股市才可能最终见熊市底。之前的2005年6月熊市底、2008年10月熊市底、2012年12月及2014年3月熊市底(该次熊市底特殊:非大盘股在2012-12-4日的上证1949点见熊市底、超大盘蓝筹股在2014-3月见熊市底)均是如此。
当然,目前的股市股票众多,细分行业众多,因此任何时候都会有特殊的板块机会及个股机会。对于股市高手而言,熊市状态下操作方法得当仍可获取好的年度收益。
二、截至2017年11月15日收盘的股市估值状况
1、从上述的历史牛顶、熊底估值表我们可以看出,正常的熊市底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为28-30倍左右;正常牛市顶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为75-80倍。超高泡沫牛市顶(2015-6-12日牛市顶)的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可以达到120倍左右;偏弱牛市顶的两市所有股票中位数市盈率为55倍左右。
2、2017-11-15日的股市,两市估值水平(中位数市盈率状况)是处于偏弱牛市顶的估值水平。即与2010-11月的股市估值水平接近。因此,后期的股市继续寻找熊市底的过程,就相当于股市从2010-11月开始股市寻找2012-12-4日熊市底过程差不多,两者应该具有相似性。
三、后期股市将步入高风险周期
1、2015年,股指于11月中下旬构筑出年度阶段顶,之后上证指数从2015-11-26日的3668点最低跌到2016-1-27日的2638点才见年度底,上证指数期间最大跌幅达28%。
2、2016年,股指于11月下旬构筑出年度阶段顶,之后深综指从2016-11-23日的2143点最低跌到2016-1-16日的1804点才见年度底,深综指期间最大跌幅达16%。
3、2017年股指构筑出年度顶后(最可能在11月构筑出年度顶),接下来的阶段性下跌幅度会是多少?本人认为2017年年度顶开始的指数下跌(深综指),不会是三次当中下跌幅度最大的,但也不会是最低的,也即2017年年度顶开始的2017年年底加2018年年初下跌,深综指的最终下跌幅度将会落于16%-28%中间。达到20%左右的下跌幅度的概率最大。
四、深刻理解三大指数的内在含义
1、由于人们的历史习惯,因此对市场的走势判断往往是看“上证指数”。上证指数在2008年以前对市场绝大多数股票的平均走势反应是真实的。因为那时上证指数样本股中大小股票数量均衡(与全部股票的大小股票比例接近),同时2008年以前绝大多数超大盘股还没有实行全流通,即这些超大盘股的走势并不能左右上证指数走势。但2009年以后,随着沪市超大盘股的增加及超大盘股逐渐全流通,上证指数走势就逐渐被极少数超大盘股(占沪市总股票的5%左右)所绑架,因此,今日之上证指数(2009年以后的上证指数)已经非昨日之上证指数(2008年以前),它的走势更接近于上证50类的超大盘蓝筹股指数走势,它的走势已经不能代表两市90%以上的“非超大盘股平均走势”。以上证指数走势为依据判断股市总体走势,将会导致投资者对股市总体判断出现重大失误。而2008年以后“深综指走势”对两市所有股票的平均走势的反应更为准确。
2、为了能更精确的反应市场真实走势,本人自编了几个指数,这几个指数走势能更准确反应市场走势的真实面貌:
(1)180超大盘权重股指数:以两市总股本最大的180只权重股为样本所编指数。该指数走势仅仅代表两市6%股票的平均走势。
注:选180样本股时,也参考总市值略作调整:比如贵州茅台,总股本在180之外,但因为其总市值权重大因而将其调到180样本之内。再比如山鹰纸业,尽管其总股本排在前180名内,但因为其总市值偏小因此将其调出180样本之外。
(2)非超大盘股指数:以两市所有股票扣除180样本股后、剩余股票为样本所编指数。该指数走势代表了两市94%股票的平均走势。
(3)1415年上市次新股指数:以2014、2015年上市的新股为样本所编指数。该指数基板上反映了近5年来上市的次新股平均走势。
从上述三个指数(见图)可以看出,(1)目前(或2016-1-27日以来)180超大盘权重股指数在走*部牛市,*部牛市应该2-2.5年见大顶(即使是2005-6月-2007-10月那样的超级牛市,从起始低点开始也仅仅运行了2.4年就见牛市大顶);(2)目前(或2016-1-27日以来)非超大盘股指数在走熊市B浪抵抗;(3)目前(或2016-1-27日以来)次新股指数在走标准的大熊市下跌。(4)从中位数估值角度,目前两市的中位数估值水平乃至重要板块的中位数估值水平都属于“偏弱牛市顶”的水平或“标准牛市顶”的下跌初期水平,估值水平距离“标准熊市底的中位数估值水平”相差尚远!有的要高出一倍,有的要高出60-80%左右。对此投资者要时刻提高警惕。
2018年沪市会重回2638点吗?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好多次了。我的答案是大概率不会。
虽然近期我自己也做得不好。大盘走得不怎么好。但是,可以看到,上证50只是处在高位震荡而已。没有任何要暴跌的迹象。最主要的是上证50有估值在里面。基金和机构要生存,就必须配置一定的仓位在股市。那么,目前来看,配置安全边效最好的就是上证50了。
最近一段时间创业板涨得比较好。这两天又冲高回落。主要也是前面中小创跌得太多了。需要一次印象深刻的超跌反弹。不过,这种超跌反弹基本已经完成。后面可能又会面临业绩不好的个股继续下跌的节奏。市场又回归到一个熟悉的味道。就是指数没有怎么跌,个股跌惨了。
而关于大盘,其实3000点左右基本是底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股市在不断扩容。而股指却没有怎么增长。正所谓没有怎么涨就不会怎么跌。大盘是由各个板块的权重构成的。金融的权重最大。如果金融一稳,大盘就不会有比较大的跌幅。年前正是银行上涨累积的风险,导致大盘突然暴跌。如果银行也差不多跌到位。
所以,大盘再度暴跌的可能性较小。 那次暴跌的最低点是3062点。并且留下两个缺口,始终会给大盘留下一个隐患。但我觉得将来大盘如果进行二次探底,也顶多回补一下缺口就会重新向上了。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军工b股票走势是跟沪市还是深市走所
国资改革板块的炒作,需要注意消息澄清之后的阶段性震荡。就目前主板指数而言,仍是强势,短线还会惯性冲高,但需要注意指数远离今日缺口之后,随时将展开震荡,毕竟高潮过后市场很可能体养生息。今天两市大盘指数宽幅震荡,上海指数最高下跌近百点。在昨天的YY语音课堂和最近每天接受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连线采访时,本人都认为:目前的行情有点类似530后行情。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2007年530行情之后的特点:
股票的跌来自涨是靠什么显示的,沪市A深圳A还有B股都在一个大盘上显示?
要改变这个思维,要看基本面跟技术形态,大盘走势也不能不注意。看这家公司的利润主要是要做长期投资,不然炒短线的话,我个人觉得是看消息面,还有就是要跟着热点走。股票的涨跌不好说,一个是公司的基本面,如果基本面差不多或者说只要不是不好的那些,那么就要关注近期公司的消息,还有就是公司的未来预期,是否盈利,是否有炒作空间,或者说有没有政策支持。一旦了解到有对公司有利的时候就可以慢慢关注,看大盘的配合情况,把我大盘的启动行情,适时介入或者做个长线,只要公司有炒作空间的就可以马上介入,等炒作兑现后再出来。
刚刚,中国股市怒了,周二大盘将迎来绝地反击!
周一,沪深股市走势分化,创业板指数创一年新低。
具体看:上证指数高开震荡,全天运行于前收点位上方,收盘涨0.28%。创业板高开低走,单边下跌。午后,低位横向整理,日内收跌1.14%。两市合计成交9208亿,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004亿。
行业板块上,石油、电力、船舶、通信设备和互联网领涨,商贸代理、电气设备、IT设备、综合类和汽车类占据跌幅榜前列。
个股方面,上涨1664股,下跌3374股,涨停41股,跌停43股,跌幅位于5%~跌停之间76股,赔钱效应相当明显。
北上资金净买入14.37亿,主力资金净流出325.91亿。
上证指数分时走势
溯源观点:基本面回暖低于预期,叠加阶段性权重调整较为充分,市场预期或有巩固复苏势头的利好措施出台,中长期配置型资金顺势介入带来反弹,后市或有进一步表演欲望。
而创业板在新能源赛道拖累下创一年新低,但是估值层面并不支持市场大幅度继续下挫,此时或有阶段性诱空嫌疑,只不过这诱空的幅度和力度很可能超过中小散户对诱空的认知。
换言之,创业板随时可能迎来强势反弹。当前位置,溯源仍坚持此前的只输时间、不输账户之看法。
分时图上看,上证指数全天相对强势,而创业板全天弱势,震荡下跌。而沪市上市公司集中于传统经济领域,创业板和科创板则代表着新兴经济。
创业板分时图
这意味着,在成长和价值,未来和现在的选择中,市场更喜欢确定性和稳定更高的价值蓝筹和传统标的,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明显收敛。
但是,我们怀疑创业板当前的破位下跌,并创1年以来新低,有下跌过头嫌疑。
毕竟,截止今天收盘,创业板指数PE(ttm)为32.01倍,处于10年来第二低位置,仅次于2018年底。市盈率百分位为3.77%,比历史上96.23%的时间低。
尽管,我们不知道明天是不是会迎来强势反弹,但我们知道均值一定会回归,只是迟到,不会不到。
坦白地说,从交易角度出发,创业板就是破位加下降趋势,理当观望。但如果投资的角度看的,当下或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一切,取决于你的投资理念,是投资还是短期投机、博弈。
创业板估值
2月初以来,我们一直强调,2023年行情的主要逻辑是:中特估为中军,数字经济和大AI为两翼,新能源赛道偶尔客串。
站在当下审视,这一逻辑目前并未发生本质性变化。
中特估方面,经过5.9日至最近的调整,前期快速非理想的拉升得到了充分的纠偏,最近三个交易日,已显露出止跌企稳迹象。
比如银行涨0.82%,中字头概念涨0.71%,一带一路概念涨1.74%,石油涨5.20%,电力涨2.68%。
更乐观的是,中特估逻辑下的各权重蓝筹板块,今天全部收复了60天均线,对中长期走势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有利于刺激长期资金入场。
中字头概念
大AI方面,算力、CPO概念,芯片,半导体以及AIGC等继续活跃,分别收涨1.32%、3.33%、0.45%、0.69%和0.61%。
而且仅技术走势而言,大AI逻辑下的各细分板块几乎全部处于多头状态,要么已经走出反弹上行趋势,要么横盘震荡,跃跃欲试。
换言之,中长期行情主线逻辑依旧清晰,且经过调整后,其后劲或许更足。
近期走势弱势,其主要源于以下几个短期因子扰动,具体来说。
1、新基金发行太“清淡”了。Wind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为考量维度,5月仅有25只基金成立,发行份额207.47亿份,创下2015年9月以来的新低。
即使是今年3、4月被行业视为近期新发基金低谷,新成立的基金也依然有108只和84只。
这导致市场增量资金不足,盘面存量博弈,更糟糕的是,北上资金近期也转为净卖出。
公募基金
2、中字头企稳反弹,必定带来其他成长股、题材概念和主题炒作降温。要命的是,大A特别爱好题材概念炒作。如此一来,市场赚钱效应减弱,短期陷入负循环。
3、融资客也在悄悄离场。最新数据显示,上交所融资余额7965.6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7196.73亿元,两市合计15162.3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7.8亿元。
而4.20日,两市融资余额还维持在1.55万亿上下。
技术上看,上证指数勉强三连阳,但是三阳未能收复此前下跌最后一根阴线,这暂只能定义为超跌性反弹修复,空头仍稍微占优。
但另一方面看,今天强势收复年线(250天均线),年线的支撑得到验证,且仍处于箱体下边沿附近,并不能一棍子打死,就此断言新一轮下跌开始。
同时,日K线以下周期,目前已经走出了漂亮的上行趋势。
创业板指数,不管周K线,还是日K线,还是日K线以下周期,目前均属于空头状态。但考虑调整的时间和空间,此点位我真心没有勇气做空。
综合分析:行情主线逻辑还在,上证多头占优,创业板随时可能反弹,故个人认为不妨乐观一点。至于周二,我猜沪市继续反弹,深市继续磨底。
(文章系溯源投资思路整理和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如何看股票的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呢?
简单答之:
1.F3 ,F4 分别是沪市和深市分时图;
2.分时图如何分析,这个针对性新手的训练日内交易时会看,属于入门的技术问题比较简单,买几本基础书就解决了。但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或量级资金者没有太大意义,不管是股市期市还是汇市。
大盘走势指的是什么?
请你参看一下如下的答案,就知道了。以下为一条连带附文发送的近日市场的看点,以及操作上的建议。敬请关注和参考---【高位回调折返小幅回抽,当心获利新股回吐卖压;还未走稳还将二次探低,坚持观望多看少动为好】沪深两市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又是创业板推出的首日,受到美国股市大涨影响,今天大盘以跳高的方式开盘,创业板果然出现疯狂炒作,深交所的严格管理制度将面临考验。午后大盘呈现高位盘整态势,沪指一度上摸到3027点,但是受制于5日均线的压制,随后震荡回落。由于创业板上市首日涨幅过大,成为后市隐患,主力不敢贸然发动行情。 午后的14:14分,大盘有所回落,而创业板个股也收敛了疯炒的锋芒。全线回落。个股几乎都收出长长的上影线。上海综合指数开盘3007.25点,最高3027.13点,最低2983.93点,收盘2995.85点,上涨35.38点,涨幅1.2%,成交1200.9亿元;深圳成份指数开盘12427.1点,最高12491.72点,最低12294.19点,收盘12297.16点,上涨104.00点,涨幅0.85%,成交1015.2亿元。大盘前市的周线三连阳,不会因为有了小幅的回调就打住,盘中的小幅回抽也并不是短线企稳的信号。创业板的冲高回落,到底累积了一定的获利筹码,在回吐兑现当中,必然打压股指拖累大盘。而短线后市的回调点位,将会在底部抬高的2800点,但是,不排除大盘下滑到半程的2900点,就会有一番折返、回抽和震荡,然后再度下行,直奔本轮回调的点位而去。从后市来看,我们依然认为在四季度经济继续回升,上市公司业绩实质性改善的大背景下,a股仍将维持震荡上升的格*,中期趋势依然没有改变,预计短期指数仍有回调整固要求,操作上投资者逢低可积极布*受益通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地产和资源股,以及部分绩优品种。大盘目前运行在短线还将小幅走低,在大盘回调到位之后,中线还将维持强势、震荡上行的态势。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建议,投资者在操作时可以以业绩增长为主线,对此,加大关注的力度。企业业绩的稳步提升将是未来行情方向发展的主要决定者,随着三季报披露大幕的缓缓拉开,个股的走势也在业绩影响下开始出现分化。创业板的推出,给市场增加了炒作的题材,输入了新的活力,可以适当关注。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大盘的下行?或者创业板的推出,会不会闪了主板市场的腰?大家当可以看到,首批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就已经高达57倍左右,远远高于目前沪市26倍、深市主板40倍以及中小板42.5倍的平均市盈率。目前来看,管理层必将严控创业板上市首日的恶意炒作,同时窗口指导基金公司禁止参与创业板公司上市首日的交易。那么,10月30日创业板登场时,一旦出现破发*面,会不会给a股市场带来信心上的冲击?对此,有分析师认为,这种不确定性在短期内的确会对主板市场造成影响,不排除拖累主板的情况出现。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中小板个股,特别是次新上市的中小板个股表现尤为强劲,很可能也是在为创业板的登场造势。上证指数前期的高点3478点,将会是年内的玻璃天花板,后市难有新高,而要创出指数新高的比率将会是百分之零。在重点关注市场操作的主线的情况下,从中线的角度来说,这也成为投资者调仓换股、汰弱留强、避高选低的机会,选择低位个股和布*业绩成长股,等待后市走强回升时挽回损失,将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在短线来看,还是远距离观望为宜。大盘的本轮后市短线走低,是为技术性的回调而引发,这和创业板的推出,在其中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把大盘往后的走低,单纯看成是创业板的推出的原因,那是不对的。因此,需要厘清。尤其今年再见新高的可能性只会是为零。尤其是当前市场的环境较上半年已有所不同,不会再有那种单边上扬的走势,操作上仍宜谨慎,而在短线反弹高点之前,大盘的震荡将会加剧。另有,上半年的市场行情,是为资金推动型,而年内高点出现之后的市场行情,将会是业绩支持型的,这不能不说是在炒作特点上的战略性的转移。再加上盘中个股也已经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比例,先后有了年内高点,后市就将难有新高。建议在大盘还未走稳,目前短线还在下行的情况下,短线不宜介入做多。即使做多,也还要回避和大盘联动的、正在回调的、短线反弹到位的品种,重点关注那部分回调到位的、短线底部蓄势充分的个股。但要短线小幅看多,并且期望不宜太高。还在反弹、并未反弹到位的次新股,或还可适当加以关注。对于激进的投资者,还可适当参与一些有着盛大喜宴的创业板的短线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