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十大元素?
内蒙古十大文化文化元素是内蒙古大草原、马头琴、那达慕、蒙古包、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小姐妹、蒙古文、敖包、蒙古马、红山玉龙。
被誉为中国金字塔陵寝的是什么地方
关于中国金字塔昨天刚知道一个事,是关于金字塔。我原本想着这辈子我是否有机会去古埃及看看那些神秘的金字塔。没想到居然知道了在中国也有那些神秘的金字塔,它是这么描述的:??????“……中美洲和中国也有相似的文物,对中国金字塔几乎没有进行过严肃的研究,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政治环境所造成的,人们对它缺乏兴趣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与中国大不相同的是,在中美洲,人们已经对那里的金字塔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大约有100多座金字塔,历经了数个世纪,其中许多都由于气候侵蚀或农业耕作而毁坏。有一座金字塔和埃及的大金字塔一样庞大。”!!!????看的我又惊又喜又什么什么的,发现自己真的是很无知。在网上搜了一通,果然看见一些关于中国金字塔的,原来指的就是那些皇陵古墓,但我最想知道的是最最早期时代的,比如那公元前3000年的那座金字塔是在哪,那和埃及的大金字塔一样庞大的在哪。它们也和吉萨的金字塔一样具备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吗,一样……???看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文化研究专家王明达指出,中国良渚的“土筑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相比毫不逊色。”时,兴奋的脸都红了。居然这么近!还看到两个消息,一起共享,有兴趣的可以去那儿看看:[1]1979年至1985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辽宁西部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村,以及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发现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小金字塔)遗址,出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文物。根据碳十四测定及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证实,这些遗址距今已有5500年。根据出土文物初步推断,那里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意味着把中华文明提前了1000多年,因此轰动了全世界。1989年,考古学家经过发掘证实,在女神庙附近发现了金字塔。金字塔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用土夯筑成。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土堆外面包巨石。土山上面有三圈石头围砌起来,下面也有三圈石头砌起来。其布局与古埃及金字塔布局相同,难道这是巧合吗?这些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是用以祭天的坛,还是“国王”陵墓,或者作其他用?此外,东山嘴、牛河梁文化遗址内,其坛、庙、冢布局范围约有50平方公里,这种“三合一”的布局,类似北京的天坛、太庙和明十三陵。这是为什么?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待于科学家们做进一步研究。(据《自然探秘》)[2]中国“金字塔”出现在“水下古城”来自:河北省Discovery先生加贴时间:2006-6-2714:55:39昨天傍晚,“水下古城”发现者耿卫向在场的专家与记者展示了探秘活动的初步成果:一处水下大型石料建筑的声呐图。在这一主要颜色为黄黑色的声呐图上,记者依稀可以看到一处庞大建筑的多边轮廓。据耿卫介绍,该建筑全由石料堆砌而成,与金字塔形状类似。对于2.4平方公里的“水下古城”,耿卫将其分为A至L的12个区,对“古城”中较大建筑古迹进行标号,共有30处。据介绍,这一宏大的高台建筑位于F16,是整个发现区域内最高最大的建筑,高19米,底边中已测明的一边长90米,由5个大台阶组成。其中,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三层四层倒塌的比较严重无法测量,第五层宽为27米。在该建筑中,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的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我们把90%以上的精力都花在这一建筑上,目前可以初步得到这些结果。”耿卫说。记者了解到,中央电视台将把这一声呐图带到北京,由相关声呐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作出这一水下“金字塔”的三维图。水下“金字塔”可能是祭祀场所“非常了不起。”对于这一水下“金字塔”,云南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教授连连惊叹。据其分析,该大型建筑很有可能用作祭祀场所之用。李昆声教授分析,“祭祀活动经常在祭祀场所的最高处进行,最高处同时也是雕刻、绘画最集中的地方。而前几日发现的凿有3道印痕的巨石以及凿有印痕、圆孔、符号及人面、“太阳光芒”等图像的石板,正是在第五层,也就是最高层发现的。”另据介绍,这一水下“金字塔”的石料上下有所差别。其中,第一、二、三、四层为青石垒集,石块相对粗糙,石块之间有某种粘接物连接,第五层用了大量经过打磨、比较规整的红沙石,红沙石摆设成一些特殊的形状。“底部几层的石料比较坚硬,而上面一层的石料相对较软,易于雕刻、绘凿。这与在最顶层发现有印痕、图案、符号的石板也吻合。最有可能的就是祭祀场所。”李昆声教授说。探秘即将结束解密“水下古城”还有很长的路昨天,耿卫还提到,在“水下古城”的C区C6和F区F16这两个建筑中间有一条长300多米,宽约7米的石板路面,这条路面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路面上还可以找到各种几何图案。“路的两头还各有一个高台,石板路是不是就是‘街道’,这些都是我们今后探索的重点。”耿卫告诉记者,在12个区内共有30个大型建筑,但目前比较清楚的只有F16的水下“金字塔”。李昆声教授也表示,虽然此次抚仙湖“水下古城”探秘发现不少,但是未能解开的谜团更多。“相比5年前的第一次探秘,这次的发现可以说是惊人的。5年前的第一次探秘只发现了一块有蛇形刻痕的石板,这次则发现了不少凿有图案、符号的石板。但是,这离解密‘水下古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还有许多未明的建筑物等待着去探寻,现在的取得的成果只是工程的一个开始。”记者了解到,此次抚仙湖“水下古城”探秘活动即将结束,但探秘工作还将继续进行。中国金字塔??????中国西安的“白色大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据说大约有300米高。????它发现于西藏--位于祈连山,大约距离西安市西南部100公里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活杂志刊登了这张拍摄于1957年的西藏金字塔图片。第一张图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一位C-54轰炸机驾驶员,作为一位援助中国的志愿兵,穿过喜马拉雅山地区拍摄的。从他的收藏品中派发了一些照片,是他在1994年旅行中国西安省的禁区期间拍摄的。????这些金字塔估计有4,500年之久。Hausdorf提到两位澳大利亚商人于1912年的日记,说是遇见了一位年老的佛教僧侣,告诉他们这些金字塔是5,000年之久,他的寺院的纪录是“十分古老”。????Hausdorf报告说:“这里有100座金字塔,由粘土制成,数世纪来变得几乎像石头一样硬。很多都被腐蚀和耕种所损坏。有一个金字塔与墨西哥的太阳金字塔一样大(也与吉萨大金字塔一样大)。很多都是平顶,一些顶上还有小庙宇。山东省有一座石头金字塔,大约500英尺高。一些是以黄金分割比例来混合。??????建于5000年前的内蒙古金字塔????2001年7月7日--人民日报????一个发现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层金字塔可以回溯到5000年前。??从远处看,这座金字塔看上去就像一座梯形的小山丘,位于Aohan县Sijiazi镇以北一公里处的一个小山丘上。这个金字塔长大约30米,底部有15米宽。??一位主管挖掘的考古学家说,这是Hongshan文化时期的建筑物,是至今为止被认为是保持得最好的金字塔。??金字塔顶上也可以找到七个坟墓和一个祭坛,考古家家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陶瓷块,带有星号标记,记在内墙上。星号标记被认为是与古代人们对占星术的理解有关。??从七个坟墓当中发掘出的遗物是一支骨制成的长笛,一块石头环状物和一个完整无损的女神雕像,是另一个未接地的坟墓。??令考古学家惊讶的是,内墙上发现了一个手掌形状的石头生殖器,下面是一个小型的石头女神雕像。说大多数发现的遗物都是首先发现,对研究中国文化的起源给予了启示。????贝玛:西藏金字塔????贝玛:西藏金字塔就称为“聚集金字塔”。这是一个保存良好的白色、明亮的金字塔。石灰石仍然良好保存,超乎想象。按照推测,它在日光下发热。????这座金字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一位飞越经过的美国飞行员弄污了。更多的资料被爱尔兰作家MonaRolf提及到。它与埃及的大金字塔同样大小。这些图片是由德国研究员HartwigHausdorf拍摄。??????????????????评论人:喜欢漂泊评论日期:2006-9-1713:39??小时候看孙悟空和葫芦兄弟时,就特羡慕他们奇特功能。千里眼啊、顺风耳啊。。。自有了网络,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神仙的待遇了呢。????最早看到网络并有印象,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4年三联书店出版,在美国是1980年出版的),如果有谁当时很注意这本书,而且很喜欢挣钱,那他一定是个富翁了,里面预示了太多的机会了。????可惜,历或未来,在我都服从于当下:)--活在当下。所以,我很少执卓于历,或陶醉于未来。一直是一只闲云野鹤。????但我看到一些东西的时候,比如这金字塔,眼前还是一亮评论人:北太西评论日期:2006-9-1720:46??最想知道的是,它们至今还在吗?评论人:心木评论日期:2006-9-1721:51??在的,一定在的。
内蒙古文化符号是?
蒙古马 蒙古包 蒙古姑娘 塞外狼
赞美石嘴山市的散文
让我如何不恋你(散文)——写在石嘴子公园开园之日周鸿娟石嘴子公园,尽享母亲河黄河甘甜的乳汁的抚育,于公元2007年7月1日惊艳出世。她犹如一串璀璨的珍珠项链,镶嵌于宁夏的北大门,黄河流出宁夏的地方——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子公园沿惠农区黄河西岸依河而建,呈带状分布,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50米至200米。其北首因其沿岸石状如嘴,连绵分布,是石嘴山这座年轻的工业城市名字诞生的地方。《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出城东北二百里,有山石突出如嘴”,系石嘴山得名之处,石嘴子公园带着如烟历史的光环,和今人古为今用的开拓创新理念,在众人目光的期盼中,揭开了神秘面纱,于公元2006年如火的七月开工建设,一年的光阴,使她出脱得美丽而又淳朴。公园采用现代开放式园林模式设计,集防汛、生态、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重点围绕“三条主线,三个广场,三个船型码,六处水系,六个出口”通行建设。以石嘴子文化和黄河古渡金羊毛作为设计主线。“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石嘴子文化的深厚内涵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就是有文化的表现,彰显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是一砖一瓦的堆砌,而是穿越时空的挖掘和对今日环境的重新塑造与审视。石嘴子有着动人的故事,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我之石嘴,天运灵通,浸滔滔黄河之清流,沐鄂尔多斯台地之劲风,映黄河落日之倩影,抒苍茫大地之豪情”等动人诗句。与石嘴子毗邻的内蒙古乌海的湖杨岛里的胡杨歌里也对石嘴子充满了向往,“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弯里都是米粮川,内蒙古有个河套川,套口口上就是石嘴山”,外面的人对石嘴子饱含激情,何况我们自己呢?“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黄河流经石嘴山市惠农区,水势平稳,虽没有波涛汹涌澎湃之势,却厚重悠然,是黄河流出宁夏的地方,石嘴子公园正坐落于黄河岸边,几个世纪的漫长等待,似是为黄河千年的约定而来,石嘴子终于与黄河进行了目光的碰撞与心灵的相约,它们的契合诞生了令人美不胜收的石嘴子公园,它巧借黄河水自然之势,美的不是高贵,美的是智慧,美的是淳朴,就如同一个黛眉不媚的女人,未曾开口,目光流盼处早已是四壁生辉,目光里的水,是黄河水甘甜的乳汁。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对水的崇拜也是对我们民族的崇拜”。石嘴子公园里,是湖的世界、水的世界——星月湖,星泽湖,月牙湖,荷花池以及水道,水域面积16万平方米,是建设者的独具匠心,更是人们对水的崇拜与遐思。名字不仅仅是符号,石嘴子公园里湖的名字更是蒙上了诗情画意。您可曾听说,汉时美女王昭君,和蕃远嫁,西行就经过了石嘴山,石嘴子公园里的月牙湖,是否也有王昭君洒下的深情的汗水?“自古英雄爱美人”,自古红颜故事多,王昭君应该不能被人所遗忘,因为她是和平的使者,是美与哀愁的化身。石嘴子里的盈盈一水,所蕴所籍,令人唏嘘,感叹。如今处于和平盛世,石嘴子出现了少有的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与安静;您还可曾听过石嘴山人民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塞上湖城、塞上绿城的动人故事?湖湖相依,心心相惜。昔日,黄河水静静地从门前流过,滋润着这方热土,平静没有惊澜。如今绿色玉带,河碧水清,是什么使她妩媚多情?是多情智慧的建设者们,他们掷地有声地说“石嘴子公园充分挖掘了石嘴子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黄河古道滩地,精心打造集防洪,生态,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精神家园和生态湿地,成为石嘴山市北大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们不会忘记,决策者们亲临现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们不会忘记,无数干部群众,顶烈日,冒严寒为石嘴子公园挥锹培土;人们不会忘记,创业者的壮志感动了天和地,一场场初夏的多情的雨滴将石嘴子公园一夜间披上了绿装。草坪青青,鲜花怒放,亭台走廊错落有致,置身其间,恍若人间仙境。“三个船型码”,既增强了黄河堤岸的防洪能力,又能体现黄河古渡航运的发达繁荣景象,“三栀船帆”,象征着石嘴山市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把工业做大做强,农业做优做特,城市做精做美,三产做活做旺。“三个广场”,即滨河广场,惠泽广场和大桥广场,“水,林,路,亭,石,码”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如今的石嘴子,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嘴子公园。你看,它有着江南园林的温婉,有着北方园林的粗犷与大气,亭台楼阁通透开放,特别是那桥更是让人惊诧于它的巧夺之功。搭建于石嘴子深处的桥,似黄河水抽刀断水水更流,形成了婀娜多姿的自然走势,东西长二百多米,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站在石嘴子的桥上,真是滋润养眼,桥底波光潋滟,黄河水清澈剔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说只有江南好?这是一座连心桥,谁会在石嘴子的廊桥上遗梦?是多情的伴侣,还是白发苍苍的怀旧老人?啊,石嘴子的连心桥,您令人荡气回肠,您让人心不寂寞,您让人间处处充满爱的温馨回忆。(作者单位:市广播电视台)
2015年7月1日是星期三,王晓8月8日生日,这天是星期几
2016年7月1日是星期5,王晓8月8日生日,这天是星期几2016年8月8日,这天是星期几?2016年年码为·16+4模化为6,6月6日码为3,6三码相加6+3+6=15模化为1星期一2016年7月1日是星期5,王晓8月8日生日,这天是星期一。
2015年7月1日阴历是多少
5月16日
我7月份毕业到现在还没去报道!报到证就一张纸上面有效期写着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关注】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1日电 (乌娅娜)1日下午,内蒙古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内蒙古大草原、马头琴、那达慕、蒙古包、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小姐妹、蒙古文、敖包、蒙古马和红山玉龙。
文化符号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凝结和表达一定文化内涵和意义的象征形式。内蒙古文化符号标示象征着内蒙古文化的形象、特征和价值。2013年9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成立课题组承担“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课题,专题开展了内蒙古文化符号调研。
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介绍,课题组历时一年多,共征集到内蒙古文化符号210项。研究确定了较有代表性的30项文化符号展开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了十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具体阐述了“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的内涵与外延。
二、马头琴,蒙古语称为“绰尔”,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其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马头琴的重要性已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器乐功能,成为蒙古族音乐艺术的代表性符号和象征。
三、那达慕,蒙古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蒙古族牧民习惯称为“乃日”(nair)。如今夏季那达慕、冰雪那达慕、旅游那达慕、国际那达慕等竞相开展。以传统搏克、赛马、射箭“三项竞技”为核心内容形成的新型那达慕,通过竞技、仪式、展示、表演、交流等模式,开始实现多方面的成效。
四、蒙古包,是一种帐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圆顶,通常用羊毛毡子覆盖。它是蒙古族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古老建筑形式,也是草原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蒙古包作为展现游牧民族思想情感、精神风貌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不可替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在旅游与文化深度交融、一体发展的大潮中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五、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1227),于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成为大蒙古汗国开国可汗,为大元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吉思汗倾其毕生精力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完成了蒙古民族的统一大业,千百年来,被蒙古人民视为自己的伟大祖先而深受敬仰。
六、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年2月,内蒙古达茂旗草原的蒙古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了不使生产队的羊群遭到损失,两人顶风冒雪追赶羊群,直到在雪地里晕倒冻伤,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她们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集体财产的英雄事迹在国内广为传扬,是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七、蒙古文,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拼音文字,创制于13世纪。蒙古文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竖写文字之一,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和历史传统。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浸透着蒙古人的深厚感情,成为蒙古族文化及其生命力的重要象征。
八、敖包,亦称“鄂博”,是蒙古语,意即“堆子”或“包”,是一种用石头、柳条、树木、草皮等天然材料构建的圆锥形祭祀载体。祭祀形式大致分为“红祭”、“白祭”、“玉祭”、“火祭”等几种。祭敖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祭奉天、地和祖先,期盼迎来一个风调雨顺、五畜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年景,蕴含着草原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天人相谐”的生态理念和美好愿景。
九、蒙古马,原产于蒙古高原,虽然体形矮小,但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优良的战用马匹。在牧人心目中,蒙古马文化是一种技能体系、知识体系、审美体系、信仰体系,是草原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提出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我们干事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
平凡尽显本色守护中华文化符号的卫士——固阳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落和平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材料
落和平,固阳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这些年,他走遍了固阳县五千多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境内的文物如地图一般了然于心。不定时、不间断对全县各文物点进行安全巡查,多问、多听、多走、多看,尽早发现问题已经成为他工作、生活的常态。鉴于他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2007年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文物保护特别奖”,2010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包头市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包头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2015年获得“包头市劳动模范”,2016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12月1日,在《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5周年之际,落和平保护中华文化符号----长城的事迹通过新华社“新华全媒+”报道,点击量超过百万。
初窥民族文物门径,永葆敬畏热爱
2004年,上级文物部门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固阳秦长城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对康图沟段的石筑长城墙体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缮工程,落和平以县文管所临时工的身份开始接触长城,与长城结下不解之缘,由最初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当地最了解长城的人。风雨二十载,越来越觉得对中华文化符号要心存敬畏、心存敬仰。
康图沟段秦长城位于固阳县北侧的色尔腾山上,修长城的工程队就住在原部队废弃的石窑内,后勤补给较为困难,他最初仅负责开车给工程队运送水和补给,闲暇时便上山看工人师傅们修长城。每天听着现场负责的市文物管理处专家老师讲述长城的相关知识,见证着坍塌的长城在工人师傅的修缮中一点一点恢复原样,逐渐了解了该段长城的整体状况,还熟知了石筑长城的构筑方法,对固阳秦长城有了深刻的认识:固阳秦长城是中华民族由多元到统一的实物见证。
深入一线普查,积攒文物家底
2006年,包头市率先启动固阳秦长城调查工作,他自告奋勇参与此次调查。在近一个月的徒步调查后,不仅了解了固阳秦长城全境的实际现状,还掌握了摄影、画图等业务技能,真正成为固阳县最熟悉该道长城的人,也成为固阳县文物管理所的业务骨干。
看到部分长城段落因年久失修,甚至遭到人为损毁,感到分外心痛,主动向所领导汇报,自愿当一名义务长城保护员,有了长城调查的基础,熟知每一段长城的保存现状。此外,还在沿线的村庄宣传长城知识,唤起当地人保护长城的意识。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有点“傻”,临时工一个月几百块钱,不值得这么辛苦,自己却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并且乐在其中。特别是每当有人咨询固阳秦长城的相关问题,他耐心、详细且准确地解答完后,不禁以此为荣,这也是日复一日能坚持到现在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再次以临时工的身份投入到该项工作中,经过一年多的野外实地调查,固阳文物点由原来的三十多处猛增到一百五十九处,摸清了固阳县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规律好现状,成为固阳县的文物“活地图”。通过这次普查,已经完全成为固阳县文物工作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
带伤带病守护,勇担光荣使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每一份努力一定会获得倍增的回报,鉴于在工作中的表现,包头市文物管理部门和县文化局领导多次与时任县领导商讨解决工作身份。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对于从事了8年义务保护员和临时工的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终于成为一名正式事业编制人员,为后来的守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5年,被提任为固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不仅自己继续深入、全面地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还主动将自己所掌握的业务技能教授给自己的同事,在教学中得以提高全所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不仅要有“鹰一样的眼,猪一样的嘴和山羊一样的腿”的吃苦精神,还要有绝不向困难低头的奋斗精神。在下乡的过程中,车辆所能到达的地方有限,大部分时候得靠步行来完成工作,他们经常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知摔了多少跤、磨破了多少双鞋。因为常在山里行走,所穿的裤子的裤脚经常是破的。2018年7月19日,固阳县遭受罕见大暴雨,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175毫米,暴雨引发洪灾,对沟谷地带的秦长城墙体造成了严重的损毁威胁。为了摸清损毁状况,前往金山镇境内天盛成段秦长城查看灾情,由于天盛成村东侧的“大水沟”内山洪湍急,拄着木棍一边探路,一边光脚淌过齐膝深的洪水,腿脚受凉再加上被洪水内杂物划伤,造成腿部痉挛,只能忍痛继续完成工作,然后再次光脚过河返回。第二天黎明,熟睡的被痛醒,腿又开始抽筋,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后来经过医院电烤、针灸、敷药等十几天的治疗才得以好转。
2021年初,在工作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右手腕骨折。经医院治疗一周后,正值全市文物安全隐患大排查,为了不耽误工作,带着护具配合市文物部门跑遍全县六个镇各文保单位,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
守护文物安全,践行使命担当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红线、底线、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句关于文物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时时牢记在心。文物安全无小事,每次都亲自带领职工认真完成文物安全巡查任务,在巡查过程中,不放过任何疑点漏洞。
2016年11月中旬,在对白灵淖尔城址例行巡查中,发现一处北魏墓葬被盗掘破坏。由于报警及时,现场残留的部分盗墓者的遗留物成为破案的关键证据,对后期成功破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两起文物盗掘案件均是在例行巡查中第一时间发现并报警,在保护员的配合下案件及时告破,成功打击了盗挖文物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让固阳成为其“葬身之地”。
增强自身本领,取得更大进步
近年来,自治区和包头市两级文物部门为了进一步增强基层文物保护由“人防”到“技防”的重大转变和减轻文物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给各旗县文物保护中心分别配发了无人机和购买了具有VIP级别的地图软件用于巡查保护工作。随着文物保护高科技设备的不断升级,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探寻这些新设备的使用技巧,并能够熟练的运用于工作当中。
固阳秦长城作为固阳县乃至全国的一张金色名片,知名度逐年提高,专程到此参观考察的人们越来越多。作为固阳县最熟悉该道长城的人,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为到此参观、考察的人们义务讲解长城知识和相关历史文化,积极宣传固阳和固阳的文物,被人们称为“固阳秦长城的金牌讲解员”。2020年央视国庆特别节目《直播长城》节目中,固阳秦长城岩画部分就是由在现场进行讲解,让固阳秦长城这幅巨大的画卷再次呈现在了全国人民面前。
2019年,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方案》。固阳秦长城不仅历史价值重大,而且保存完好、体系完备,为建设长城文化公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进一步深入学习了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精神,并在局领导的指导下,基于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固阳秦长城现状的熟悉掌握,理论结合实际,独自完成了具有典型“塞上风光”特色的《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初稿的编写工作,还配合相关单位完成该项目的《保护建设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为该项目成功立项并获批躬体力行。
“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荣誉定格过往,使命召唤前行。落和平作为一名基层民族文物工作者,常说的话就是: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供稿:固阳县文化馆
编辑:刘洁
审核:钱巴音孟和
内蒙古的标为什么是羊?
内蒙古自治区的标志中使用了羊作为图案,这是因为内蒙古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而羊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
内蒙古拥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草原资源,适宜发展畜牧业。羊在内蒙古的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蒙古包是典型的内蒙古民居,通常由羊皮和羊毛制成,这也反映了羊在当地生活中的重要性。
因此,将羊作为内蒙古的标志,一方面代表了内蒙古独特的人文历史和风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内蒙古畜牧业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