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通胀环境中的正常加息—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2023年第1期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Stormsmaketheoakgrowdeeperroots
—GeorgeHerbert
一、投资摘要
1:1月议息会议,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还要有几次加息(acouplemoreratehikes)。
2:近期金融环境指数回落并未引发美联储担忧,美联储更关注其趋势性变化,而非短期波动。
3:美联储以不一致的逻辑佐证放缓加息的合理性,或将放大未来美国通胀的反弹风险。
4:上半年剩下的时间,金融市场的定价集中于美国衰退预期修正和欧洲央行放缓/停止加息,美股和新兴市场股市的回报差异或重新拉大。
二、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进一步扩大
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连续第2次放缓加息速度,从12月议息会议的50个基点降至25个基点,恢复正常的加息速度。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4.25%至4.5%上调到4.5%至4.75%。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未来至少还有两次加息,也即最终的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将升至5%-5.25%,在此基础上,强调历史经验证明当前货币政策不宜过早转向,同时货币政策紧缩的“滞后性”是放缓加息速度的核心原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中,首先评估通胀形势,认为在就业市场稳健的情况下,近期通胀下行是令人鼓舞的,但是需要更多证据来确认通胀处于下行路径,仍然存在高通胀预期变得根深蒂固的风险。其次谈及美国金融环境,阐明近期金融环境的重新宽松,并不影响美联储既定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更关注其趋势性变化,而非短期波动。最后讨论后续加息路径,为了继续降低通胀,恢复价格稳定,需要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限制性区间一段时间。这些表态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有以下三方面:
【1】经济衰退预期的修正——鲍威尔讲话中,首先提到劳动力市场依然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其次提到近期通胀放缓令人鼓舞,最后直言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政策,到目前为止并未导致劳动力市场走弱,其间透露的信息是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信心,而不是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2022年下半年,美国GDP年化环比连续两个季度超预期,GDP同比增速保持在1%左右,克利夫兰联储预计2023年上半年美国GDP同比增速还要走高,另外还有服务消费支撑就业数据持续超预期。当GDP数据不再和就业数据背离,而是都站在不支持经济衰退的方向,金融市场的经济衰退预期存在修正的空间,由此将导致美股盈利预期改善和美债利率曲线陡峭化。
【2】通胀回落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11月美国金融环境指数升至100,美联储提到货币政策滞后效应,所以要逐步放缓加息速度,背后逻辑是金融环境收紧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更高。时隔3个月,美国金融环境指数降至99.6,回到去年9月初的水平,相当于200个基点的加息被抵消,鲍威尔坚称货币政策紧缩效应传导存在滞后性,他更关注金融环境的变动趋势,而非短期波动。本来在高通胀环境中,以金融环境指数代替实际利率,衡量货币政策收紧对于通胀反弹风险的压力就背离上世纪70年代的经验,现在又以不一致的逻辑佐证放缓加息的合理性,结果将是尚处于结构性回落的美国通胀,积累越来越大的反弹风险。
【3】实际利率放大美股和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差异——尽管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但是从停止加息到降息并非一蹴而就,2023年美联储大概率不会降息,通胀回落或将支撑美股表现好于新兴市场股市——2022年美联储加息推升实际利率,美股和新兴市场股市都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美股更是分子端与分母端双双承压。2023年美联储不降息,通胀下行推升实际利率,美股受益于通胀回落支撑家庭消费改善,新兴市场股市的估值压力消散,但是美国实际利率抬升引发贸易赤字缩小,新兴市场股市的盈利压力加大。因而2023年美国实际利率继续走高,对于新兴市场股市的压力要大于美股。
美联储货币政策处于微妙又难以把握的平衡中,因为通胀水平不再锚定在2%,加上金融资产价格的高企,美国经济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衰退:一种是通胀诱发型衰退,另一种是金融周期诱发型衰退。目前美国经济的表现显示,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几乎同时避免了上述两种衰退——实际利率升至可以有效压低通胀,但是又不引发金融周期转向的水平,但是如果在通胀全面回落之前,允许金融环境转向宽松,或者实际利率回落,那么将加大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衡”风险。
大类资产配置层面,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后,针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的定价结束,金融市场将转向另外两个方向:一是回归美国经济基本面,极端的经济衰退预期面临修正,由此美股将重新获得分子端的支撑,同时2年期美债利率与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之差、10年与2年美债利差双双缩小,10年期美债利率更多受到家庭消费前景改善的支撑,而不是跟随通胀水平继续下行。二是继美联储以后,欧洲央行是否也要放缓加息速度,或者停止加息。去年11月至12月,欧元区调和CPI同比累计下降1.4%,比美国9-11月CPI同比累计下行幅度高出0.2%,而且去年11月欧元区贸易赤字已经从459亿欧元缩小至152亿欧元,今年一季度欧元区贸易赤字或将归零。过去20年的四轮加息周期,三次是在贸易赤字归零以后结束。所以上半年剩下的5个月时间里,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或将减弱,货币政策收紧力度下降的预期将从美联储转向其他央行,整体的资本流动方向随之改变,相应的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将重新跑赢大市,美元的弱势有望扭转。美国实际利率上行抑制外部需求,需要新兴市场国家更有力的经济刺激,否则新兴市场股市和大宗商品将重新承压。
更多投研报告
美联核掉储议息会议什么时间召开
2015年全 1月27日至1月2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月2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3月17日至3月1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3月1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4月28日至4月29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4月29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6月16日至6月17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6月17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7月28日至7月29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7月29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9月16日至9月17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9月17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0月27日至10月2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0月2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2月16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美联储议息会劳待万议什么时间召开
2015年全 1月27日至1月2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月2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3月17日至3月1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3月1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4月28日至4月29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4月29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6月16日至6月17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6月17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7月28日至7月29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7月29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9月16日至9月17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9月17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0月27日至10月2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0月2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2月16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美联储议息会议什么时间召开
参考:2015年全 1月27日至1月2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月2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3月17日至3月1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3月1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4月28日至4月29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4月29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6月16日至6月17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6月17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7月28日至7月29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7月29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9月16日至9月17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9月17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0月27日至10月28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0月28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2月15日至12月16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2月16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望采纳)
美联储利率决议一年举行多少次?
一般一个季度一次。
下面是2012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时间安排: 1月24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月25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3月13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4月24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4月25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6月19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6月20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7月31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9月12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0月23日--美联储FOMC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 10月24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 12月11日--美联储FOMC宣布利率决定.美联储**承诺未来一到两年不加息,这真的合适吗?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每月购买资产规模仍为1200亿美元不变。美联储上调对今年GDP增长和PCE通胀的预期。但点阵图显示,认为会在2022年或2023年至少加息一次的官员仍是少数。鲍威尔欢迎通胀回升,同时暗示无需额外的措施应对美债利率上行。往前看,随着美国疫苗接种顺利推进,大规模财政刺激落地,美联储维持宽松,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都存在超预期风险。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货币政策声明措辞鸽派,符合预期。例如,继续强调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部门依旧疲软,疫情依旧给经济前景造成较大风险。基于此,联邦基金利率将保持在0%-0.25%区间不变,同时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债+400亿美元MBS)的资产购买规模不变,直至就业与通胀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调GDP增长与PCE通胀的预测。与去年12月相比,美联储将202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预测从4.2%上调至6.5%,失业率预测从5.0%下调至4.5%。将2022年底失业率预测从4.2%下调至3.9%,2023年底失业率从3.7%下调至3.5%。通胀方面,将2021年第四季度PCE通胀从1.8%上调至2.4%,核心PCE通胀从1.8%上调至2.2%,同时小幅上调了未来两年的PCE与核心PCE通胀预测。上述变化表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预期更加乐观,但是对通胀的看法仍然停留在“暂时性”的层面。
认为未来两年内会加息的联储官员仍然是少数。点阵图显示,与去年12月相比,认为在2022年至少加息1次的人数从1人增加至4人(总共18人给出了预期),认为在2023年至少加息1次的人数从5人增加至7人。由此来看,2023年加息的概率确实有所上升,但由于大多数官员没有这样的预期,使得点阵图传递出来的信号依旧是鸽派的。
此外,鲍威尔在讲话中还表达了以下观点:
尚未开始讨论削减QE。鲍威尔认为美国经济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现在还没到讨论削减QE的时候。如果有此打算,一定会提前让市场知道。对此我们仍维持之前的判断,美联储或将在三季度讨论削减QE。
承认通胀压力,并欢迎通胀回升。鲍威尔表示,今年通胀上行除了因为低基数,也有财政刺激下需求扩张、疫情期间供给收缩带来的影响。这也是鲍威尔首次承认基数效应以外的通胀压力。尽管如此,鲍威尔对通胀依旧持欢迎态度,他认为只有通胀回到2%以上,才能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有可信度。由此可见,美联储对通胀不仅是认可,似乎还带有许多期待和盼望。
对美债利率上行依旧“看得开”。鲍威尔暗示除非金融条件显著恶化,资产价格无序调整,不然联储不会干预美债市场。鲍威尔指出,当下的货币政策运行良好,购债速度和规模是合适的,言下之意是无需采取额外的措施。对此我们重申之前的观点,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美联储采取扭曲操作(OT)或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必要性不高。
衡量最大就业的指标也包括劳动参与率。最大就业(maximum employment)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也就是所谓的充分就业。但鲍威尔指出,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仅体现为失业率上升,也包括劳动参与率下降。美联储在评判美国经济复苏是否到位时,也要看劳动参与率是否回升。这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中又多了一个变量。
往前看,美联储鸽派的态度有望强化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上行预期。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指出,随着美国疫苗接种顺利推进,大规模财政刺激落地,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均存在超预期风险(参见《财政思维大转向,美国经济或超预期》)。如果美联储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宽松,那么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复苏,增加通胀上行压力。中期来看,如果美国通胀上升被证明是可持续的,最终也可能导致货币收紧的时间点来的更快。
图表:美联储对关键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2021年3月)
资料来源: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美联储点阵图对政策利率的预测(2021年3月)
资料来源: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联储利率决议一年举行多少次
美联储利率决议就是为确定基准利率而举行的一次投票表决。
9月加息后,全球金融市场还要看美联储“脸色”多久?
美联储加息搅动全球金融市场。
美联储正处于1990年以来最为激进的货币紧缩进程中——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加息5次,累计加息幅度达300个基点。加息故事还未完待续:今年11月及12月,美联储还将迎来两次加息,合计加息幅度或将达到125个基点。
全球金融市场风云突变,逐步失序:股债汇市场阴云密布,跨境资金流动也在频繁挑战各国的市场定力和稳定性。重压之下,近期韩国、日本、英国等更是严阵以待,掀起一轮“入市干预潮”,开启汇率“保卫战”,并缓解本国金融市场资金流出压力。
哪些央行还将接力干预?全球金融市场还要看美联储“脸色”多久?
加息风暴重挫全球金融市场
以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为风暴眼,近期多国央行争先恐后,开启新一轮加息潮。
美联储近日开启了其年内第5次加息,这也是其连续第3次加息75个基点,创下自1981年以来加息密集度的最高纪录。
紧随其加息进程,非美经济体正在积极参与“加息竞赛”:9月,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分别已单次加息75个基点,瑞典央行甚至加息100个基点,英国、澳新等发达经济体预计至少也会加息50BP。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超过90个国家央行执行了加息,仅在近两周,就有至少16家央行同时加息。世界银行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投资者预计,到2023年各国央行将把全球货币政策利率提高到近4%,利率上调可能使全球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在2023年达到5%左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世界银行预计各国央行需要加息至6%。
最新一轮全球央行加息风暴重挫全球金融市场,国际债券市场脆弱性凸显。中金公司研报称,以美国为例,债券市场流动性已经接近2020年3月市场停转的水平,原本就容易出现市场震荡与价格超调,英国财政刺激则成为压垮国际债券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推升十年期美债利率一度突破4%。
外汇市场更是不能例外。年初至今,欧元对美元贬值近14%、英镑对美元贬值近18%、日元对美元贬值逾20%,当前,日元、欧元汇率已经回到20年前的水平,英镑则已跌至37年来的新低。
谁会是下一个入市干预的央行?今年以来,市场已多次见证历史。
美元强压之下,近日,日本央行、英国央行、韩国央行等数十年来首度干预市场。
日本央行24年来首次入市买入日元,以支撑日元汇率。据日本共同社从市场相关公司的估算数据获悉,日本**和央行22日实施的买入日元抛售美元的外汇干预规模可能达到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
英国央行日前发布声明称,出于金边债券(英国国债)市场功能失调对英国金融稳定的风险考虑,决定从9月28日起临时进行长期国债购买操作,购债操作将维持到10月14日。
韩国央行日前公布季度干预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里,韩国货币当*在外汇市场净抛售了154亿美元,以遏制韩元走软。这是韩国央行自2019年开始公布数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谁会是下一个入市干预的央行?本周,澳洲联储和新西兰联储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它们是否会接力过去一周的干预风潮,率先转向并决定完全不加息?
“本周交易员需要时刻警惕,做好风险管理。”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 Perry表示,日本央行倒是非常有可能再度出手,如果日元继续贬值。澳洲联储和新西兰联储本周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虽然不一定会进行干预,但有可能“转向”并放慢加息步伐。
年内或将继续加息125个基点
政策转向需考量三因素
年内已有五次加息过后,美联储年内还会怎么加息?
业内预计,美联储年内加息空间还有125个基点。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会后公布的点阵图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在9月加息过后,到今年底还需加息125个基点;美联储官员的预期中位值为,至今年底利率达到4.5%;到明年,达到本轮加息周期的利率高峰4.6%。
这就意味着,年内另外两次议息会议,美联储有可能分别加息75个基点和50个基点。
不过,对于下次会议是否会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鲍威尔近期表示,目前也有不少**预计年内只加息100个基点,下次会议仍有可能只加息50基点。
而就何时放缓加息,美联储官员则一直强调,在缓和政策立场之前,需要看到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以及环比通胀数据疲软。鲍威尔日前表示,其观点自杰克逊霍尔会议之后没有太多变化,即需要一段时间保持高利率水平,可能的政策转向条件或包括三方面考量:经济低于趋势增长水平一段时间;就业市场供需更加平衡;美联储有信心通胀可以回归到2%目标水平。
关于为何确定4.6%左右的政策利率终点,鲍威尔称,政策利率达到4.6%之后,加上新的通胀预测,实际利率水平(即政策利率-通胀预期)应该“足够高”(可能在1%左右)。鲍威尔同时强调,美联储认为当前所显示的加息路径是足够遏制通胀的。
全球市场风险正在积聚
美联储“孤注一掷”地选择激进加息,也令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步紧缩的格*进一步强化。
对于全球央行同步加息的风险,鲍威尔称,美联储保持与他国央行的交流,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决策时,也尽可能地考虑了全球加息及经济下行的影响。不过,考虑到不同经济体的利率水平和经济情况不同,美联储很难与他国央行“合作”。
对于美联储来说,这或是一场信誉保卫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在通胀形势“喜忧参半”、通胀演绎不确定的背景下,美联储坚定选择保卫信誉,势必确保通胀回落,哪怕牺牲“软着陆”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警示,短期来看,市场风险也正在积聚,尤其是市场波动加大之时,市场情绪也变得更加脆弱。“对市场而言,短期市场风险较大,因市场仍处于消化美联储新的政策思路的阶段,且美国经济衰退尚未兑现,美债和美股定价仍有调整空间。”钟正生称。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近日将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比作危机前的2007年夏季。萨默斯表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风险升高的时期”“就像2007年8月人们变得焦虑一样,我认为现在应该是一个更加焦虑的时刻。”2007年夏天,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并最终在次年演变成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表示,由于典型的市场触底迹象尚未显现(例如,VIX指数正在接近40关口水平的迹象,而目前尚未触及该水平),市场可能轻易再次下跌。
Kristina Hooper还表示,随着迅速而大幅的几次加息,市场参与者正试图快速重新评估资产。在市场动荡时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错误定价,从而为那些具备足够长的投资时间及部署资金的投资者提供潜在机会。
如何看美联储鲍威尔:将维持利率在接近0水平,直到经济重回正轨?
美国人启动用花纸头去抢劫他人财富模式。
美联储议息会议什么时候?
晚上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