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价格怎么算(期货中的价格怎么算现实中的价格呢?)

2023-11-30 10:20:52 59 0

期货中的价格怎么算现实中的价格呢?

期货的价格对于现货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一个成熟的期货品种,通常现货价格将会跟随期货价格而变。不过多数情况下,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存在一定的价差,在期货行业里面我们称其为升贴水或者基差。当期货合约面临交割的时候,基差将逐渐缩小,接近为0。(如果不为0,则可能存在套利性机会)

股指期货的盈利怎么算的?

股指期货的盈利是按保证金比例算的。目前,我国推出的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按5、6月是合约价值的15%,9月、12月是合约价值18%。所以,假如你账户有50万,现在的点数假设是3000点,你现在买多1手,买的是5、6月合约,你需要缴纳保15%的证金即13.5万,如果涨了50点即到了3050点。那么你现在的收益为: 3050*300-(3000*300)=15000也就是说你用了13.5万元作了一笔90万元的生意,赚了1.5万元。所谓的杠杆就是这个意思。

Alpha对冲策略里,股指期货合约张数计算公式有哪些?

首先,Alpha 策略回避了择时这一难题。  在过去只能单边做多的市场中,获取绝对收益更多是依赖于择时的准确性,而择时一旦判断错误,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损失。而利用Alpha策略,投资者仅需专注于选股,只要投资者选出的股票组合能超越大盘指数,就能获得正收益。其次,Alpha策略的波动较单边买入持有策略要低。  Alpha策略赚取的是股票组合超越大盘指数部分的收益,无论盈亏,一般来说波动都远小于市场的波动。最后,Alpha策略在单边下跌的市场下也能盈利。  随着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投资者素质不断提高,未来像2007年这样的大牛市恐怕很难再现,Alpha策略则开启了下跌市场中的盈利模式。

股指期货手续费:沪深300股指期货(IF)手续费和保证金计算

    最近有交易者问小编:沪深300股指期货(代码IF)手续费和保证金如何计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下吧。

    一、沪深300股指期货保证金计算

图片来源:赢顺云wh6

  根据上图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可知,沪深300股指期货(代码IF)最小变动价位0.2点,合约乘数每点300元,假设保证金率是12%、开仓和平仓手续费率为0.000092,由于交易所规定股指期货平今仓(当天开仓当天平仓)手续费是开仓手续费的15倍,所以平今仓手续费率为0.00138,现假设按照期货价格3800开仓,3850平仓计算,一手沪深300股指期货开仓需要保证金=合约价值*保证金率=3800×300×12%=136800元(当然价格变化保证金也会变化)。

    二、股指期货手续费:沪深300股指期货手续费计算

  做一手沪深300股指期货(IF)开仓手续费=合约价值*手续费率=3800×300×0.000092=104.88元,平仓(假设当天3850平仓)的手续费=3850×300×0.00138=1593.9元,也就是说股指期货平今仓的手续费是开仓手续费的15倍!

    交易者如果真的想要节约手续费的话,建议先锁仓(开一个和原来持仓数量一样、方向相反的仓),股指期货锁仓不占用保证金哦,然后在第二个交易日平仓!

    【注意】:以上计算结果是按照我们公司默认手续费和保证金标准计算的,只是帮助大家理解计算方式,实际优惠手续费可以咨询我们客服!

|/

本文数据仅为文章发布日的举例说明,仅供参考使用,实际收取标准以期货公司为准。本文内容不构成对交易者的任何推介和交易建议,请交易者充分了解交易风险并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后谨慎参与。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细说股指丨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可以借助基差的定义进行推导。

  根据定义,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也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理论价格)-(期货价格-期货理论价格)。

  前一部分可以称为理论基差,主要来源于持有成本(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后一部分可以称为价值基差,主要来源于投资者对股指期货价格的高估或低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在合约到期前理论基差必然存在,而价值基差不一定存在;事实上,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价值基差为零。 

  所谓持有成本是指投资者持有现货资产至期货合约到期日必须支付的净成本,即因融资购买现货资产而支付的融资成本减去持有现货资产而取得的收益。以F表示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S表示现货资产的市场价格,r表示融资年利率,y表示持有现货资产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约到期的天数,在单利计息的情况下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可以表示为:  

  F=S*[1+(r-y)*△t/360]

  举例说明。假设目前沪深300股票指数为3600点,一年期融资利率5%,持有现货的年收益率2%,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某股指期货合约距离到期日的天数为90天,则该合约的理论价格为:3600*[1+(5%-2%)*90/360]=3627点。

转自中金所

下期预告

股指期货客户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下单?

股指期货交易费用是多少?

现在股指期货开户手续费一般为万0.35左右。一手:股指期货以深沪300指数为标的指数,每一点是300元,保证金比例初步定为15%,计算公式为:委托价格(约等于当前指数) x 每一点的价格(300元) x 保证金比例(15%)IF1007和约现在是2718.2,一手的价值=2718.2×300=81.54万,保证金比例大概15%,买卖一手需要保证金=81.54×15%=12.23万以手续费为万0.035怎么算手续费:股指期货手续费=交易合约张数*交易时股指点数*300*手续费比率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合约张数*交易时股指点数*300*保证金比率如:交易一张IF130611合约,IF1306某时刻是2238.4点,保证金为15%,手续费0.4%%股指期货保证金=1*2384*300*15%=107280元股指期货手续费=1*2384*300*万0.35=25.032元

【新书连载之《股指期货》】如何对股指期货价格进行基本面分析

股指期货价格基本面分析主要通过对股指期货市场有实质性影响的一些因素的分析来判断指数中长期价格走势。基本分析主要分析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不太注意日常价格的反复波动而频繁改变持仓方向。这种分析方法注重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利率政策等。这一点与股票价格的基本分析有所不同,后者主要是预测股市的中长期走势,把握住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且重点是对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财务状况以及业绩的分析。可见,股指期货价格的基本面分析更宏观一些。

基本面分析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变化趋势会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2)供求关系又是由各种合理与非合理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3)忽略价格微小波动,则价格的变化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错综复杂,主要的影响因素归纳如下:

(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资金供求状况;

(3)通货膨胀;

(4)利率与汇率变动;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6)监管政策因素;

(7)指数成分股变动;

(8)心理因素。

以下我们对上述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一般来说,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条件下,股市及股指期货价格均会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在宏观经济运行恶化的背景下,股市及股指期货价格往往呈现出下跌态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在宏观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也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是如何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呢?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上一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增长较快;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将导致股指价格上涨,而高通胀下的GDP增长,股指价格反而会不涨反跌,如2008年就是这种情形(见图1)。

图1上证综指——中国GDP年度走势对比图

资金供求状况分析 

当一定时期市场资金比较充裕时,股票市场的购买力比较旺盛,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否则,会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比如,目前国内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通常会导致股指价格上涨。当然,资金过于充裕,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再如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同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指也有影响。通常,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一部分闲置资金就会投向证券市场,从而抬高股价;相反,货币供应量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股价也会下跌。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的经济也会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尤其在我国,对外贸易额在改革开放以来连年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分析我国的股指期货走势,也必须关注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比如,关注美国道·琼斯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等。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因素。它既有刺激股指期货价格的作用,又有压抑股指期货价格的作用。

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过多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的。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是呈正比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货币供应量缩小,则股票价格下降。但在特殊情况又有相反的作用,如通货膨胀上升过猛,甚至超过两位数,将会造成人们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

因此,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指影响较小,但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作为普通投资者,衡量通货膨胀高低的简单方法是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中央银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就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时,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商品或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时,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图2中可以发现,当CPI低于7%时,股指价格处于上升阶段;但当CPI高于7%后(属于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股指期货价格处于下降阶段。股指价格比CPI优先反映投资者对物价走势的预期。

图2CPI与沪深300指数关系图

利率、汇率变动对股指价格的影响 

通常来讲,利率水平越高,股票价格指数会越低。其原因是,在利率高的条件下,投资者倾向于存款,或购买债券等,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反之,利率水平越低,股票指数就会越高。因为利率太低会使存款和购买债券无利可图,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转而投向股票市场,从而拉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

汇率变动也会给股市带来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一国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方针,那么货币资金就会向升值国转移,导致热钱流入,而其中部分资金将进入股市,股价便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热钱会流出,股价随之下跌。但受影响最直接的还是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受益的多半是进口业,亦即依赖海外供给原料的企业,其股票价格上涨;而此时的出口业由于竞争力降低,而导致亏损。而当本国货币贬值时,情形恰恰相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指价格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股指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综合,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财政政策的几种手段中,财政预算、税收和国债是最主要的。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社会需求来刺激股市上涨,例如扩大财政支出、减税和减发国债等。减税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而供需和企业利润的增加会使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价格上扬;减发国债首先会通过降低债券市场的供给提高债券价格,并通过货币供给效应和证券联动效应刺激证券价格。紧缩的财政政策手段与之相反,一般会造成股指价格下跌。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货币政策可以分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息,提高基础货币,放松信贷控制等;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降温,其具体措施与前者相反。

那么,中央银行是如何调控货币总量的呢?主要使用三大工具:

第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当我们把钱存进商业银行的时候,存100块钱,那么商业银行必须交给中央银行一些钱。如果法定准备金率是10%,则商业银行可以贷出去90块钱,10块钱要交中央银行存着;如果法定准备金率是5%的话,则商业银行可以贷出95块钱,那5块钱必须交中央银行。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中央银行放出的钱就会多些,则商业银行可以贷出的钱也会多些。相当于把水龙头打开了,钱会多流出一些到市场上去;当法定存款准备金调高时,情况则正相反。

第二个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保管各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也贷款给这些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就是说企业找银行贷款,银行给企业一个贷款利率,如果商业银行缺钱了,找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再贷款也给商业银行一个利率,就看它给的利率高和低了。如果现在给商业银行一个低于贷出利率的利率,说明中央银行想把钱放出来。当给商业银行的利率高于商业银行贷给企业的利率时,商业银行就不愿意找央行贷款。钱流出市场的量自然就少了。所以,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也是控制货币供给闸门的一个手段,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第三个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在公开的债券市场上进行买进和卖出债券等操作,即“公开市场业务”。当中央银行卖出中长期债券,实际上是将社会资金回笼,则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偏紧;而当中央银行买入或回购自己发行的中长期债券,实际上是向市场投放资金,从而使得社会资金充裕。

总之,中央银行通过上述三大货币工具,来影响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的货币供给量对股票指数期货价格有重要影响。如果政府采取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说明政府追求较高的货币工具增长率,社会上有更多的货币流通,流动性的充裕容易支持股市的上涨;反之,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使得货币流动性趋紧,导致股市疲软。

监管政策及突发政治事件

 对1992~2019年沪深股市异常波动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监管政策是造成股市异常波动的首要因素。政策性因素对股市影响占总影响的46%,市场因素占21%,扩容因素占17%,消息因素占12%,其他因素占4%。

 目前,市场中政策作用的影响力正逐渐趋小。由于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政府干预股市的种种弊端,而更多采取了法律、制度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但政策的影响力仍是巨大的,需要对之保持高度的敏感。

股指价格的波动,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许多突发事件,诸如战争、政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突发事件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偶然性,即突发事件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因此相当多的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二是非连续性,即突发事件不是每时每刻发生的,它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像其他因素那样连续和频繁。 

以上只是理论上单一因素的变化对指数影响的一般结论。事实上,许多因素通常是相互交织甚至是矛盾的,这时运用基本面分析法,需要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揭示未来指数的发展方向。

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指数现货价格的相互影响

我们可以把股票市场比喻为大海,股指期货就像一条在海上颠簸的帆船。随着海浪的起伏,船也上下摇动。你不能指望在巨浪滔天的时候帆船不受丝毫影响,也不能指望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帆船上下剧烈颠簸。

就像动物身上的皮与毛的关系,股票指数与股指期货之间的关系也是这种关系。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动总是紧紧地依赖于现货价格——股票价格指数,绝对不可能出现与股指现货价格完全脱节的情况。也就是说,没有无缘无故地存在于“空中楼阁”的股指期货价格,即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支撑着股指期货的涨跌。

股票市场的走向直接影响股指期货的价格。尤其是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中大盘股的变化往往会对股票指数涨跌的影响很大,从而也带动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化。股指期货投资者往往很关注股指中大盘股或者活跃板块股的股价变化趋势。

影响国内股票指数走势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权重股的波动、成分股分红派息、成分股的替换、成分股的停牌、复牌等。

1.现货指数中权重股的波动对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

目前国内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中的成分股票覆盖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其中,往往有几只股票会起“领头羊”的作用。这些股票一般占指数权重比较大,或者代表的是一个占指数权重很大的行业。这些个股的涨跌会引领其代表的那个板块同涨同跌,从而对指数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关注沪深300的一些龙头股表现以及相关的一些政策,对把握指数的变化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例如,沪深300指数的各只样本所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据统计,前十大成分股所占权重为20%,前三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沪深300的1/3强。因此,关注沪深300的一些龙头股表现以及相关的一些政策,对把握指数的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沪深30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积权重见图3。同样,上证5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各样本股所占的权重也是不一样的。

图3沪深30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积权重

影响股票指数的另一个因素是行业板块走势。需要指出的是,在行业板块中也有个股的权重问题。在实际分析研判中,最好能将权重股与权重板块两者结合起来,因为权重板块中往往包括了权重股,这样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可靠性会更高。

2.成分股的分红派息、送股、配股对股票指数涨跌的影响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原则,当成分股进行分红派息时,指数并不进行人为调整。上市公司进行分红派息或增资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现金分红、股票分红、送股、配股、公积金转赠和增发等。当成分股分红派息等活动造成其流通股市值发生变动时,会影响股票市值,并影响股票指数的走势。

在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等方式中,现金分红会降低个股价格,降低流通市值;股票分红和公积金转赠会降低个股价格,但不会影响流通市值;增发、配股虽然会增加流通市值,但是在新增股份上市时指数一般会相应作出调整,以避免股指失真。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股票指数权重股现金分红等活动。

3.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的走势一致性

股指期货价格走势不可能出现与股指现货价格走势完全脱节的情况。在股指期货价格高于股指现货价格时,股指期货价格最终会下跌到股指现货价格的水平,或者股指现货价格最终会上升到股指期货价格的水平。这是因为在股票现货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间存在着大量的套利行为。假如在股指期货合约成交后股指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并一直持续到交割月,则股指期货合约价格也会随之下跌,并且下降幅度至少和股票现货价格的降幅一致。否则,当股指现货价格下降,股指期货价格虽然下降,但幅度小于股指现货价格的降幅,那么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的价差就会大于持有成本,套利者就会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同时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买入现货指数的一篮子股票并持有到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卖出。由此可以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如果股指现货价格下降,股指期货价格也下降;如果股指现货价格上升,股指期货价格也上升,直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一致。图4为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其现货价格的走势叠加。

图4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其现货价格的走势叠加图

总之,因为股指期货价格是代表未来股票指数的价格,随着时间流逝,当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时,股指期货价格就趋向于股票指数的交割价格。如果临近合约到期,而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出现超过交易成本的价差时,交易者必然会抓住机会进行套利交易,使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渐趋一致。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俗称“人气”。如对某商品看好时,即使无明显利好因素,该商品价格也会上涨;而当看淡时,无明显利淡消息,价格也会下跌。又如一些市场大户与庄家们还经常利用人们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并人为地进行投机性的大量买进或抛售,谋取投机利润。

股指期货和一般的期货有什么区别?

  一般期货和股指期货的区别之间的区别在于:   (1)标的物不同   股指期货是以标的物为特定股价指数,不是真实的标的资产;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

  (2)交割方式不同   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在交割日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而商品期货则运用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通过实物所有权的转让加以清算。  (3)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   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3月、6月、9月、12月等;而商品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4)持有成本不同   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不存在实物贮存费用,有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有股利,如果股利超过融资成本,还会产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包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货。  (5)投机性能不同   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比商品期货更为敏感,价格的波动更加频繁和剧烈,因此股指期货比商品期货具有更强的投机性。

股指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计算

根据f=(s-p)e^rt计算s为即期价格也就是100万,p是现金红利折现也就是1/(1+0.5%)=9950元,r=6%,t=3/12=0.25,e为常数,最后答案算出来101511,约等于b选项,这是由于在进行折现时候的误差造成的

期货的仓单价格怎么算?

报单的多少买入成交的,那么价格就是多少。如螺纹钢2520点,那么就是2520元每吨的报价,一手十吨,一手合约的价值等于2520x10等于25200元。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