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的见底了吗?真的希望来自七月份一路飘红,给沉淀已360问答入的股民们一次喘气的机会呀!
见底不见底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大盘涨股票有涨有跌,大盘再跌股票也同样有涨有跌!就好比有句话说的,世界上美的东西很多关键在于有没发现美的眼睛!个股好的也很多,关键在于自己有没选对股票的能力!多从本质上分析问题我觉得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货!
股市见底了吗?
摘要: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技术出现中期超卖,外资扰动了存量博弈;但,宽信用仍止步于庙堂未达乎市场,盈利预期也暂未看见好转的迹象,这波A股真的可以抄底了吗?我们认为,作为农业大国、治水文明的中国祖先,以易经为代表的智慧书总结了很好的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论。向先祖学智慧:对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固然重要,而在不确定性中长期活下来的根本,不是对未来最准确的预测,而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一整套策略。所以,比思考股市是否见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位置,这个环境,该买什么?该怎么买?买错了,怎么办?
在A股连续攻克长期压力位、半年线,技术指标不断钝化时,
在小票业绩暴雷,市值比不上亏损额后,一致预期的千股跌停并没有出现,创业板却率先翻红并开始领涨时,
在猪肉、5G等等热点个股纷纷走出翻倍行情时,
社融迎来了历史新高!
我们不禁要问,股市见底了吗?牛市来了吗?
底部的恐慌往往导致高位的贪婪。试图买的更低,本质上和试图卖的更高一样,是另外一种贪婪,所以,底部空仓的人克服空仓的熊市惯性,其实也是一种应该正确但反人性的操作。但是,问题是,如何判断底部?又如何加仓呢?
圣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十四字,统率《易经》,而《易经》又是群经之首,在面对资本市场这个本质上从不确定性当中盈利的生意场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向老祖宗学一些智慧。
看天吃饭的农业社会,古中国推崇《易经》思维,是因为《易经》是最早研究讨论不确定性的智慧书,在这里,下士看到的是巫术占卜,中士看到的是学问历史,然上士当如何呢?圣人已云,形而下者,器也,君子不器,所以,君子当以道为求。然何以求道乎?易注第一人王弼已经指出,易的精髓并非神秘学般的预测,也不只限于三代古史,而是在面临未知时应当坚守的原则。所以,用易经哲学指导我们投资的话,应该是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找并坚守确定性的盈利逻辑。
那么,当下的不确定性是什么?确定的盈利逻辑和原则又在哪呢?概言之,底部,一阳来复,虩(xi)虩无咎;价值投资,介如磐石。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底部和当下的异同,然后再讨论何为一阳来复,如何虩虩无咎。
纵向比较来看,上证指数目前的PE及PB水平都处于历史极低水位。
考察市盈率的频率分布,目前市盈率14.39,既处于历史极低水位,同时占历史频率也较低。
考察市净率的频率分布,目前市净率1.64,既处于历史极低水位,同时占历史频率也较低。
几乎形成市场一致预期的是,进入到2018年四季度,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与历次历史大底水平相当了,因此继续大幅杀跌的空间有限。
但是,市场普遍对于做多仍有顾虑,主要是担心盈利进一步的下行,以及上游工业品价格维持高位对企业利润的挤压。
对于企业盈利的问题,我们认为,企业盈利是果,并非因,股票交易的是预期的边际变化,因此需要寻找高于企业盈利边际变动的驱动因子来判断风险情绪。对于本轮企业盈利下行,可以梳理为长周期生产函数停滞(始于2008年),叠加宏观调控紧缩(始于2015年)导致,长周期因素决定的是估值中枢和历史新高的问题,只有政策及货币周期才是驱动市场中周期波动的因子。因此,在长期生产函数没有改写之前,我们的确很难看到GDP回到两位数增长,从而很难看到股票问鼎新高,但是,政策转向以后,企业重新开始生产库存周期,修复盈利报表,是可能的,因此股市出现年线级别的牛市行情是可以的。我们认为,至少2019年上半年,盈利增速对于股市做多情绪的冲击还不是主要矛盾,这个阶段市场风险情绪的主要矛盾应该还是放松预期的速度和力度,够不够解决经济下滑的速度和力度,这也代表过去三年紧缩周期的转向,而观测指标就是融资的价和量。(企业盈利对风险情绪的影响,逻辑上要到经济复苏并同时出现通胀回暖时,才会体现,因为通胀上行会带来市场对于宽松周期边际减弱的预期,这个时候企业盈利恢复的快,风险资产对于通胀上行就有了抵抗力,否则市场可能会进入上涨趋势的逻辑证伪阶段。企业盈利和通胀上行比速度,目前看来至少是2019年下半年的事了)。
一阳来复,指的是过去逻辑的逆转。三年紧缩的逆转,始自于中央政策的转向,验证于社融的企稳,外化为股价的放量突破。
但是,截至目前,与历史历次底部仍有不同的是,以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为代表的上游价格仍处于高位,因此,在对情绪底部、市场底部做出判断的时候,震来虩(xi)虩,方能无咎。
2008年,南华工业品指数在8月初首次半年线破位,8月底反抽确认后开始加速下跌,最终在12月初见底,整个补跌赶底过程历时4个月。
同期,上证指数完成了最后一跌的过程。8月初,上证指数已经从6124跌至2800附近,已经完成了主跌浪,但上证指数见底于11月,比南华早了1个月左右。
同期,万科已经完成了底部构筑,并表现了不错的相对收益。万科在9月中旬,南华刚开始补跌时已经探明了历史低点。
中信证券与万科表现类似,也是9月中旬既探明低点并开始构筑底部,表现出了不错的相对收益甚至绝对收益。
由于2013年大盘和南华共振下跌,2014年又出现了南华跌大盘涨的背离,整个2015年南华和大盘有没有规律可言。因此对本轮做最悲观的假设考虑的话,则假定本轮和2008年更像。可以看出,2008年南华的高位补跌跳水,短时间内促成了大盘最后也是最惨烈的一跌,很多小票的腰斩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万科、中信等左侧交易者的高关注股票,其实已经同时完成底部形态的构筑了。
南华工业品的走势,这轮以来极为稳健,尽管均线高位钝化,但是极具韧性,拒绝调整。
截至目前,南华依然在高位,这次会不一样吗?(这次不一样,是投资最危险的一句话!)所以我们也认为,对于经历过2008年的同志,在没有看到南华补跌并见底之前,在战略上,准备好最后一跌,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正如每次底部的估值和形态不一样,每次牛市的主导品种也不一样,历史尽管有惊人的相似,但总用不同之处。我们又如何避免刻舟求剑的错误呢?万一这次底部是外资配置资金一波流完成的呢?万一此次南华的高位运行持续钝化呢?万一南华的补跌预期已经被股票资产有所定价了呢?万一没有这些万一,股市短期冲高之后迎来盈利继续探底、中美恶化、南华补跌的共振式杀跌呢?怎么在这些繁冗又难以把握的情绪短期波动因素扰动下,找到并坚持确定性较大的盈利逻辑呢?
价值投资,介如磐石。勤远投资用价值投资来解决这个问题,勤远过去五年的业绩真正实现了牛市能赚钱,熊市不亏钱,连续五年,每年正收益,就连股灾当年以及哀鸿遍野的2018年,都实现了正收益。这一切都源于勤远能坚持确定性较大的盈利理念,寻找优质的资产,在价格低估时买入,长期持有,共享成长,如果价格出现极端情绪扰动出现高估,则果断卖出。
勤远投资的业绩极为稳健,除股灾外,任意时点计算最大回撤都严格控制在10%以内,且连续5年每年正回报,累计净值2.70以上。
知易行难,其难有三,研究要够深入,思考要够独立,交易(策略)要没人性!
我们的研究如果深入到甚至和企业家一致,对商业逻辑、现金流预测都能更精准的把握,那么才有可能谈得上资产定价上相对市场有阿尔法的理解。我们都知道一致预期都被有效市场消化在交易价格里了,寻找边际预期差,我们必须要有最终能被证实的独立思考结论。最终,我们在策略和交易层面,能否严格的执行止盈止损纪律,是研究成果转化为投资业绩的保护绳,共情的人性本质很容易让交易陷入到情绪或者欲望驱动里,提醒自己坚持初心的,是对原则的敬畏和纪律的坚守。
综上,一阳来复,虩(xi)虩无咎;价值投资,介如磐石。过去三年的紧缩周期已经逆转,风险情绪蠢蠢欲动,尽管市场没有“跌透”,但是可能由于外资的扰动,异动已经开始,与其刻舟求剑般的比对今天和历史的异同,或者盲目照搬过去“某次成功的经验”,坐等可有可无的最后一跌,我们选择继续坚守确定性更大的盈利逻辑。寻找低估的优质资产,买入并长期持有,分享成长。自上而下的看,高企的上游价格,只要对货币政策没有形成制约,那么对宏观复苏逻辑就不构成障碍。自下而上的选,我们也可以通过挑选过去盈利稳定,用历史业绩证明自身盈利对上游价格有抵抗力的企业来规避这逻辑上可能最后一杀的风险。
反,复,象也;阴,阳,道也;吉,凶,情也。君子亦当察其象,承其道,辨其情,守正而定策,不以闻达而急功,不羡陶朱而逐利,日省己躬,但求日日新也。投资,非如是哉?市场何其纷乱,守正心如磐石。
(题外话:周五盘后有个央行官员对于1月金融数据的吹风会,笔者认为,央行官员对于1月数据的认同态度比数据超预期可能更有意义,说明官方是认可这个方向的,换言之,在通胀没起来约束货币政策之前,宽信用的趋势将延续,边际预期差可能只是实现效果、节奏快慢的问题,但那个应该是波动和扰动,不太会撼动趋势,内核还是要看到政策已经转向。)
股票真的见底了嘛
没了
股市见底了吗?
展开全部能,但是要先垫付,然后拿着单子,回老家报销,而且报销比例很少。
股市见底了吗?
底部是一个区域概念
今年以来,如果不是因为各种暴雷,股民大概是被笑话得最多的群体吧。
从年初算起,沪深300已经下跌了17%左右,如果从年中高位算起,那大概是跌了24%。
上证指数也从年初的3300点跌到当前的2700点,跌幅将近20%。
这种跌幅,无论在哪个市场,都算是比较大了。
在这种跌幅下,身边一些朋友问老严,
会不会继续跌啊?你推荐的品种可不可以抄底了?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的回答从3300点以来就没变过——不知道,可以买。
我不知道市场会悲观到什么程度,我也不预测。
但我知道现在买入只输时间不输钱。
我所认为的底部,并不是一个你买入就会马上赚钱的位置,
而是以五年期为限,当前买入,未来大概率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这个收益我的预期是至少12%到15%。
底部是一个区域,而不是某个点。
在绝望中孕育的机会
如果是一直关注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于底部的判断,最核心的依据就是股票估值,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我几天前的文章《当前,是85后可以拉开和同龄人距离的绝对机会》。
从历史估值的角度来看,当前已经堪比当年1660点的大底了。
而且,虽然股市不断下跌,但是我们企业的盈利,却是非常健康。
沪深300的净利润近五年是不断增长。
不过,老严今天想谈的,更多是其他一些现象透露出来的底部。
巴菲特那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吧——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
现在我们大癌股究竟恐慌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死寂。
昨天,上证指数的成交量已经不足1000亿。
这是个什么概念?
自从14年9月(也就是上一次的牛市起步阶段)起,只有两天试过,其中一次是16年熔断造成恐慌的时候。
如果考虑到这两年货币供应的提升,当前的成交量实际上跟12年大熊市的时候差不多。
跟这个数据形成佐证的,是开户数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的开户数量一直处于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即使是年初蓝筹牛市的那个阶段,也比之前的要低很多。
根据我从营业部经纪人那边了解到的消息,现在开户的人非常少,新进的营业部职员很难熬过三个月的开户考核。
另一方面,成交金额也在给出同样的结论。
股票市场整个成交量,当前也跌到近两年来一个不可思议的底部。
上面这些现象共同指向一个结论,股票正在被越来越多人遗弃。
而这个现象,就是巴菲特口中的“恐惧”。
一个被唾弃,冷门,死寂的市场,就是最好的市场。
A股当前就是这么一个市场。
A股该买什么
不过,虽然A股当前位置非常低,但不代表大家随便买入都能赚钱。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适合做个股的,因为做个股投资需要非常深厚的底子。
真正适合大部分人投资的,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就是跟踪不同指数所编制成的基金。
比如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他的买入标的就会按照沪深300来编制。
购买指数基金,你的收益将跟随指数波动,但通过交易策略的变化,你是能够获得超越指数的收益,比如熊市买入牛市卖出。
不过,当前A股虽然处在底部,但并不是所有指数都值得买。
像之前很多人看着跌到历史估值低位的中证500,我就不建议买,而今继续下跌,但我认为还没跌到可以重仓的位置。
如果大家长期关注我文章后面的表格,就能看到我会有一个指数基金组合推荐的表格。
这是从六月起开始做的定投组合,表格里面的组合,是我根据指数的估值和行业状况,制定出来的原创组合。
低估分散平均赢
我所构建的指数基金组合,都会坚持低估和分散原则。
因为估值始终是股票市场投资中最核心的标尺。
当前A股整体处于低位,但不同的板块实际估值却不一样,以金融地产基建为主的蓝筹板块当前整体位置非常低估。
但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板块估值却依然高高在上。
所以我当前挑选的指数基金,都是以前者那些低估值的指数为核心。
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指数的成分股,尽可能让指数的成分分散开来。
在这基础上,再引入行业类的指数基金,进一步获取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
我挑选了证券ETF这个在牛市中弹性非常大的品种,当前的估值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历史相对估值,都已经处于绝对的低位。
投资时机就在当下
很多人都看衰A股,我每天都看到无数媒体和文章在唱衰中国。
即使是一个个好消息摆在眼前,在大家看来,都是坏消息。
但是,如果“大家”是对的,那么你凭什么在这个市场赚钱?
指数基金排除了个股风险,在当下时点,就是绝佳的投资工具。
有人在焦虑恐慌,有人却在淡定下注。
下一轮牛熊后,这两类人的财富将会出现巨大差别。
房地产方面,在中国,真正的优质房子资产只集中在极小部分的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而且这些城市的入市门槛已经越来越高。
对于资金量充足但还没买第一套房或者急着改善居住的朋友来讲,我一直认为可以先配置第一套房子再进入A股。
这样你不会因为房价上涨而忐忑,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朋友。
但如果你已经是有两套房子甚至更多,或者是刚出来工作没有什么本钱的朋友。
那我的建议是抓住当前A股的大机会,前者可以让自己的资产配置更加平衡,后者则是可以抓住国内当前为数不多的低门槛巨大投资机会。
理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习
关注财富严选,基金/保险/地产多维度学习理财知识
回复理财配置策略,获取30岁前和婚后的理财攻略
股票见底了吗???
反复筑底
股市见底了吗?现在股票开户来得及吗?
来及开户去国泰君安吧现开户免费呢我刚刚哪里开户呢
股市见底了吗?
我的证券告诉我现在可以低收了
股市见底了吗?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肯定没有。这种量能水平股市见底没有可能。现在玩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在赶底的表现,没有大跌,短线的底部还是不能确定。不过炒股现在没有必要看大盘的脸色,只要大盘处于震荡,获利的股票还是比比皆是的,除非你玩大盘股,否则不必太看重指数的涨跌。
股市见底了吗?
能预测那就成神了08年死的人全是预测大盘底部的人,,你应该问那里有支撑而不是那里是底部记住了么。。。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