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鸿海集团旗下都有哪些子公司?
上市正崴(2392)、电池连接器上市广宇(2328)、计算机外设产品线览及连接器产品上市鸿准(2354)铝镁合金上市首利powersupply未上市群创LCD未上市沛鑫半导体未上市华弘---Cable/FPC转投资无主导权上市广辉(3012)液晶显示器模块上柜撼讯(6150)显示卡上市英群(2341)光驱键盘其它计算机外设产品大陆富士康….东莞龙华厂/昆山厂宏讯…….杭州
鸿海集团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同问。。。
代工巨头富士康拟A股上市,郭台铭定调鸿海转型工业互联网
2月9日,中国证监会网站上发布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康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2018年2月1日报送)。
从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富士康股份的最终控制人为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鸿海精密(股票代码:2317.TW),其董事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台铭。
目前,在中国大陆上市的台资企业数量并不算少,不过像富士康股份这么重量级的却还没有。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富士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545.4385亿元,预计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排在第14位,比中国联通(600050.SH)高出不少,可谓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在富士康股份的董事名单中老冀也看到了几位过去在国内科技行业呼风唤雨的大佬:
富士康股份董事长陈永正曾经担任过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NBA体育文化发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特斯拉国际部总裁。
(右一为陈永正)
董事毛渝南也是科技行业知名职业经理人,曾经先后担任过加拿大北电网络大中华区总裁、美国3Com公司全球CEO、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毛渝南)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郑弘孟则是鸿海的干将,此前曾担任鸿海精密FG事业群总经理等职务。
这次准备在国内A股上市的富士康股份的营收大概相当于鸿海精密的35%左右,虽然占比不是那么高,但是由于其中装入了苹果iPhone等代工业务,因此仍然颇受业界瞩目。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富士康股份共有员工269049人,可见已经把很多生产线上的员工都计算进去了。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考察富士康iPhone生产线)
老冀也注意到,富士康股份的上市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它将承担起整个鸿海集团从硬件到软件、布局工业互联网的重任。招股说明书披露,富士康股份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将“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
那么,代工巨人鸿海将如何向工业互联网转型?请看台湾《商业周刊》杂志的报道:
郭董砸百亿拚AI,真能转弯赚顾问财?
撰文者:康育萍
“鸿海集团已经ready(准备好),我们要真正往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AI)来做结合。”2月2日,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召开记者会,宣布五年内将投资新台币100亿元,成立AI应用实验室,网罗全球人才。
鸿海与华人界AI新创代表签署合作协议,郭台铭(左1)说,只要有机会,100亿美元鸿海也愿意投。(摄影者:联合报系/郑清元)
依照往例,郭台铭总习惯在农历年前对外揭示新年度发展重点。去年他畅谈美国制造,今年则定调鸿海转型主轴:工业互联网。
“这是集团现在最重要的计划,(鸿海)谈大数据、AI已经谈很久了,但究竟该怎么用?看起来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一位鸿海内部人士透露。
工业互联网真的能让鸿海再创高峰吗?
摆脱苹果依赖症:转型工程浩大,外资偏观望
当AI与大数据的趋势越趋成熟,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已经定位未来十年公司成长动能就来自AI,台积电股价因此从去年五月上旬突破两百新台币之后,至今涨幅最高超过31%。广达也靠旗下转投资云达搭上云端运算题材,转型成品牌服务商。
相较之下,鸿海去年营收虽然创新高,未来仍与苹果紧密相连。自从去年9月iPhoneX发布,传出生产良率不佳、市场反应冷淡等消息后,导致鸿海股价近五个月下跌约20%。今年一月下旬,外资甚至连续六天超卖鸿海的股票。
工业互联网是什么?为什么外资对于郭台铭喊出的新动能,态度普遍保守?
鸿海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拥有大量生产数据,这些数据经由处理、分析,便能让机器自动学习,藉此提升良率与效率。等练兵完成,鸿海还能把整套解决方案卖给其他企业,改赚顾问财。国外如西门子(Siemens)、通用电气(GE)都往此路线转型。
然而,工业互联网因为是服务生意,和鸿海本业差异大,前景较难想象,“外界很难看清楚,他实际到底想怎么做。”一位长期关注鸿海的企业投资者直言。
此外,国外案例已证明,这条路需要长期铺陈。以德国西门子为例,为了从卖硬件变成智慧制造服务商,前后预计至少花十年,成果才逐渐显现。过去5年,西门子股价大涨逾47%,从2013年到2017年税后净利也增加了40%。
一位曾与郭台铭接触、参与鸿海智慧制造项目的业者观察到:“他(郭台铭)很有危机感,常一下飞机就call厂商开会。对他来说,如果不趁鸿海有资源的时候转,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最大挑战在内部:各自爬山文化,难互相整合
长期而言,“由硬到软”转型是大势所趋,而且鸿海也是少数具备先天优势的大厂。在2月2日的记者会上,名列鸿海AI合作伙伴的新创公司SynergiesIntelligentSystem创办人张宗尧说,鸿海从零组件到组装,连供应链金融(指提供供应链中的厂商金融服务)、物流都涉猎,累积的数据既多又全面,这些都是布局工业互联网最好的基础。
然而,一位熟悉鸿海工业互联网布局的业界人士则指出,鸿海要靠工业互联网再创高峰,最大挑战反而是鼓励竞争的企业文化。
“争权夺利是好汉,开疆辟土真英雄。”2007年,鸿海前一年营收刚破兆元新台币大关,郭台铭为激励员工士气,在尾牙的舞台上挂起了这幅对联。
长期以来,鸿海采取了利润中心制,各事业部自负盈亏,员工奖金直接和业绩表现联动,赏罚分明。如此做法,成功打造年营收逾四兆七千万元新台币的制造王国,每个次集团独立出去,几乎都是营收达数千亿新台币的大型企业。
只是,工业互联网要能发挥效益,跨部门得先互通,唯有整合各项生产数据,软件和硬件制造的单位才可能合作。放眼全球,成功转型的先例极少,何况鸿海未来是12个次集团要一起携手,挑战自然更大。
例行动员大会因此延期,大规模组织再造年后明朗化
“对鸿海来说,钱和技术都不是问题,最难的其实是整合,也就是该怎么‘落地’的问题。”该位业界人士说。
现在,鸿海为全力转型,除了将旗下负责云端、网通业务的次集团切割出去,整合成“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简称FII),准备到中国大陆挂牌上市,剩下的十二个次集团也正展开组织改造。往年总是在尾牙前召开的三天动员大会,今年也因转型牵涉事广,至今尚未举办,将延到二月下旬举行,各次集团的整合规划届时才会逐渐明朗。
鸿海沿袭四十年的企业文化能否改变,将决定郭台铭这一仗的结果。但若最后仗打赢了,当这么“硬”且庞大的集团都能转身,对台湾电子制造业而言,无疑是极佳的激励典范。
2月11日,鸿海集团举办尾牙(员工答谢会)。在开幕致词中,董事长郭台铭明确指出,未来三年将是鸿海转型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转型年,将会“走向工业互联网、走向大数据、走向人工智能、走向平台经济”。
以下为郭台铭致词全文:
各位同仁、各位同仁的眷属、各位来自全球集团的海外同仁们、各位女士、各位来宾、各位未来的鸿海的小朋友们,大家早安、大家好。
时间真是很快,又到了我们一年一度的年终欢乐大会,也算是总结大会,也是员工的大家齐聚一堂,在过年前,大家办一个嘉年华会,在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公司转型升级走向下一个阶段的一个准备。
未来三年,从今年起2018到2020,是我们走向工业互联网、走向大数据、走向人工智能、走向平台经济的一个扎实之年,扎实的一个工作的三年。
未来这三年的工作是非常的繁重,因为整个世界都在随着网络经济的变化快速的转变,过去所赖以成功的一个成功法则,在未来的岁月里可能都会被翻转,都会被淘汰。古亦有云,不进则退,我们只有面对未来的变化,面对新兴科技的发展,面对未来的大数据,面对未来的人工智能,面对未来的智能制造,面对未来的全球化,面对未来科技急速的创新,但是无论科技如何创新,都离开不了制造业。
所以今天我的讲话缩短了很短的时间,因为我们最近这一个月来,大家都在共同研拟规划以及执行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业互联网战略,那么这所有的行动的光明,我想这一副对联
上联:关键有效微观纳米海量大数据乃新能源
下联:提质增效降本减存云端人智慧为竞争力
横批:实体经济是核心
已经跟各位都说得很清楚了,再强调一句,不管世界的经济它如何转变,制造业永远是核心。
尤其是智能制造,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基础经济的一个依赖,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实体工业,没有实体工业一切的虚能网络工业迟早将会产生网络的泡沫。
人工智能AI要落地,他要落地在实体经济上面。就比如说,最近我们刚刚发生的花莲大地震,当我在发生的当晚,除了会想到捐钱,我也在想这捐钱,最近这几年来我也捐了很多钱。但是,捐钱是不是能减少地震?捐钱是不是能预先预防地震?捐钱是不是能让一个灾害从事后的救治走到事前的防范?这是我天天最近在想的问题。
但我也想到为什么不能用大数据?为什么不能用人工智能来提早预知地震,来提早发现问题?有这么多的危楼,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让居住的居民能够了解,然后自家加以防范,加以防护?所以大数据不是只有用在制造业,可以用于例如到人工制造包括人工智能,还可以用在一切基础,甚至于对于地震的预先的防知,我觉得大数据跟人工智能也是可以运用在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家园有所帮助。
我们发现很多同仁最近对于地震产生一些这个……尤其是对于个人家居的安全,以及我们讲到的安居乐业。没办法安居就无法乐业,那么安居怎么才能安居,危楼不居,到底怎么样知道是不是住在危楼,到底怎么样协助员工不要住在危楼,到底怎么样改善各位居住的安全,这是政府的责任,这也是企业的责任。
所以,我在昨天特别邀请了前地震研究所的郭主任(郭铠纹)探讨一下,怎样能够让我们更了解地震,让我们能够防范地震,用大数据来监测地震,我们希望让大家在地震活跃时期事先有所准备,所以我就邀请了他。
今天把我的报告缩短,有关后来公司转型的计划,这副对联都已经写的清楚,不另外再报告。我当然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30分钟往后了解一下什么是地震,怎么样防范这地震,等一下听完以后我们随之会提出一个安居工程,让大家能够晓得你居住的地方安不安全,如果你不安全了,公司怎么协助你们来补强你的住房,如果觉得这个地方不能住,我们也想办法协助你们找到更适合居住的地方,公司协助你们,给你们贷款,给你们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在地震这方面来防治。
那么,最后我希望用三个感谢:
第一个,感谢过去的一年我们所有的员工,在海内外为公司的事业打拚,这是全公司虽然没有达到公司百分百的目标,但是您的努力已经让公司对未来前景产生百分之百的信心,在这里我向各位鞠第一个躬,谢谢各位。
第二个,感谢大家员工的眷属,员工的家属没有你的支持,我们的同仁没办法拓展海内外,我们到很多国家,很多地方,尤其现在我们开始在美国设厂,有很多可能都要到美国工作,我们将来在印度也会设厂,尤其在东南亚更是会扩大,所以一个全球的公司,员工的眷属都要失去很多家庭每天可以团圆的日子,在这里得不到你们的支持,公司同仁没办法专心在海外工作。
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协助各位到更远的地方,比如说,美国、欧洲,甚至于东南亚,能够携家带眷一起过去,让我们变成是一个国际化,真正国际化的公司,所以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向员工所有员工的眷属,您的支持,您的奉献,您的牺牲,在我这里向各位致上无高歉意,及谢意,谢谢!
第三个,就是说要感谢所有的我们的用户、客户,以及我们的供应商,我们过去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他们未来的继续支持,我们是无法继续成长。我们正在转型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第一阶段走到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把所有的供应商用数据串接起来,这供应商的参与、供应商的协助,以及供应商技术的开发,共同开发是我们未来建造全世界最大一张工业互联网的一个基础所在。所以我要向所有的我们未来以及现在的供应商,以及将来的技术供应者,以及我们未来的客户及用户,致上最新的感谢,谢谢你们!
最后,我想希望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新春假期,能够在假期中很高兴的忘掉一切,阖家团圆,全家出去旅游的,祝您旅途一切顺利平安,安全归来,留在家里过年的,祝您们阖家幸福健康,难得的机会是我们大家更该珍惜的,所以大家利用新春把自己把家庭当作第一顺位,让我们大家能够好好地放下一切,纾解自己身心。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为明年的转型的开始,让我们大家来互相祝福互相恭喜,祝大家一切平安顺利,一切健康、一切阖家圆满,在未来一年能够给大家祈福,谢谢各位!
富士康是国企吗?
富士康不是国企,是台资企业。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1974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总裁是郭台铭。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做的是国际上顶尖高科技电子产品。
鸿海精密工业股在哪上市交易
2005年2月3日,FIH(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鸿海精密工业股在哪上市交易
2005年2月3日,FIH(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鸿海精密集团和住字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什么关系
深圳的富士康集团是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的公司。鸿海精密集团简介 鸿海公司成立于1974年,1995年公司营业额突破台币100亿元,1999年首度以GDR方式在伦敦挂牌上市,同年被亚洲最具影响力杂志《AsiaMoney》评为台湾管理最好的公司,自2001年起至今,连续四年被评为台湾民营制造业营收第一名,并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大陆出口厂商第一名。鸿海以各类精密模具研发、开模、制造基础,主营计算机、通讯及消费性电子等相关领域产品的零组机构件及系统开发、制造、销售。以恢宏宏的企业家眼光布局全球制造基地,落实知识产权的掌握,鸿海企业集团在国内、美国、日本至今共取得超过11,000件专利权,此为多年研发成果的具体展观。鸿海企业集团禀“爱心、信心、决心”和“融合、责任、进步”的企业文化,致力于“二地研究发展、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的经营实践,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报社会。 2003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四百大企业中,鸿海精密是七家上榜的台湾公司营收排名最高者,居291名。鸿海近几年快速发展,成为台湾民营企业的龙头,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积极主动投资大陆。 “鸿海”于1977年赴大陆投资,现今“鸿海”已成为大陆台商的第二大出口商,“鸿海”大陆厂的成本竞争优势、研发技术不断提高,获利更是逐年提升。据悉,鸿海连续五年来销售成长62%,成绩骄人,而其中公司大陆厂的生产占了相当重要部分。 鸿海企业集团大陆主要制造基地富士康集团系台湾鸿海集团投资大陆发展而来,主要生产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等高科技关键零组件与系统产品。在中国大陆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 目前,“鸿海”生产重心已经移至大陆,设立于1996年的深圳龙华科技工业园,占地1500亩,员工3.3万,建成后为“鸿海”开始大规模生产个人计算器硬设备奠定了基础。 位于深圳的富士康集团是鸿海在大陆的公司,早在七八年前,就排外商投资的第六位,同样名不见经传。2001年富士康出口额达24亿美元,占深圳当年出口总值的6.2%,在“中国出口200强”排名中高居第二,而与他并肩的是东方国际、中国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罗拉(中国)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有趣的是,郭台铭虽然对自己及鸿海不事张扬,却总爱张扬“山西”二字,“总裁我是山西人,未来世界是3C(山西的谐音)(3C就是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性数码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类似宏论鸿海内外耳熟能详。郭台铭爱喝酒,或者说爱喝汾酒,自己和集团“喝酒必汾”。在深圳,每进一个酒店都先问有没有老白汾,一声没有扭头就走。“因为我,深圳各大酒店都摆上了老白汾。”这成为郭台铭十分开心的一件事。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位纵横三大洲、麾下五万兵的IT枭雄,居然对37岁才涉足的家乡一往情深。捐500万为桑梓葛万村修桥,捐200万设立“爱吾奖学金”,投资500万美元,设立富晋精密模具公司…… 鸿海自1988年移师大陆创办富士康以来的十多年内,年均增长率均超过60%,其它年份也在60%左右,如2001年50%多,2002年70%多。2003年突破3000亿台币大关已经山头旌旗在望。
鸿海精密的股票代码是多少
鸿海精密,股票代码2317,是台湾的企业,在台湾地区挂牌上市,并不在A股。
富士康下属公司有哪些?
富士康旗下共有22家上市公司,诸如台湾的群创光电、大陆的工业富联、鹏鼎控股等知名上市公司。当然,在这里我们也把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算进去。
鸿海精密子公司将申请A股上市,咖啡机公司Keurig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七喜母公司DPS|并购热点1/31
热点发生时间
1/3017:00--1/3117:00
1、国企并购重组热情不减,40家上市国企因「重大事项」停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1月1日起至昨日(1月30日),去除并购交易案例中失败的,A股市场中共有669家上市国企参与到并购交易中,其中,央企国资控股有237家,省属国资控股有249家,地方国资控股有178家,还有其他国有企业共5家。
「从并购的方向上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可以大致分为对同业竞争对手的横向并购、对产业链上下游标的的纵向并购以及跨行业的跨界并购。」北京海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尹佳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横向并购,国有上市公司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便于统一技术标准,加强技术管理和进行技术改造,同时有利于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通过纵向并购,国有上市公司得以有效加强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配合,有利于协作化生产,同时通过产业链整合,加速支柱产业的形成。
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A股市场中共有1057家国有企业,在这之中,处于停牌状态的共有51家,因「重大事项」而停牌的上市国企有40家,其中归属于地市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12家停牌,归属于省属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14家停牌,归属于央企国资控股的上市国企有14家停牌。也就是说,地方上市国企因「重大事项」停牌共计26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地区先后提出了重组整合的目标或计划。
2、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央企降至97家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中国核建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事项获得批准;待重组完成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
根据目前国资委网站公布的央企名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完成后,央企数量将由目前的98家减少至97家。
中国能源报评论称,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3、鸿海精密(2317.TW)子公司将申请A股上市,主攻互联网研发
1月31日,鸿海精密股东临时会通过决议,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FII,FoxconnIndustrialInternetCo.,Ltd.)申请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比例约占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总股本10%左右。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IPO上市后,鸿海仍持有子公司股权的85%。
鸿海称,此次上市计划可推动集团加速转型成为大数据导向、AI分析驱动以及机器人运作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当天上午,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致辞时提到,发现台湾股票讯息不对称,台湾市场是强外资,称「大家一直把我们当成代工厂,把我们和苹果连在一起」。过去三年来,鸿海致力于转型升级,以后要从硬件公司转为平台公司。
鸿海称,在迈向「工业4.0」、「互联网+」、「8K+5G」时代背景下,为让大数据资料收集更关键、精确、效率、微观,公司将针对物联网传感器、超级电脑、5G通讯、智能数据中心、AI应用、机器人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特别是在关键驱动技术上,进一步建构新世代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4、吴恩达宣布成立AI基金:建立变革型AI公司
1月31日消息,百度前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吴恩达发布公开信,宣布成立AIFund人工智能基金。该基金将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推动这些项目的快速发展。
吴恩达在公开信中说到,目前AIFund已经筹集了1.75亿美元资金,投资者包括NEA、红杉资本、GreylockPartners、软银集团以及其他机构。吴恩达在接受采访时对媒体记者表示:与传统的风投基金不同的是,AIFund的主要业务并不是寻找外部投资机会。
在创业之前,吴恩达于百度任首席科学家,2017年3月22日,吴恩达宣布离职百度,在离职公开信中,吴恩达表示人工智能的潜力远远超越了对科技公司的影响,自己将继续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引领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
5、运达科技(300440)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运达科技1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原拟收购成都货安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但由于2017年下半年成都货安的主要客户计划调整影响,成都货安电子防盗锁、铁路集装箱追踪器等新产品的全面推广实施进度不及预期,成都货安2017年业绩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各方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同时,公司实控人控制的上海宝得已取得成都货安的控股权,若未来条件成熟,公司将审慎决策是否再次启动收购程序。
1、溢价49%!癌症医药公司Sirtex接到美国瓦里安收购要约
Sirtex医疗有限公司(ASX:SRX)于宣布,已与瓦里安(Varian)医疗公司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收购协议。根据该协议,Varian将按每股28澳元的价格现金收购Sirtex100%的股份,收购总价为15.8亿澳元。
这一收购价格,在澳洲投资圈炸起一声惊雷。1月29日,Sirtex收盘价为每股18.83澳元,收购溢价高达49%;而自Sirtex于1月17日复牌后,收购价比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VWAP)高出53%;截至1月29日,收购价比1个月的VWAP高出60%,比3个月的VWAP高出77%。
Sirtex是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医疗器械公司,在40多个国家管理着1090多个医疗中心。其核心技术为一种选择性内部放射疗法(SIRT),已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已在临床上使用了8万剂量用于肝癌的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收购方瓦里安(Varian)医疗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是一家开发和提供癌症护理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全球拥有大约6500名员工。瓦里安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约为118亿美元。
Sirtex在公告中提到,2017年底曾收到过多家希望收购Sirtex的邀约,也与多家公司进行了接洽,最终董事会一致决定选择瓦里安。
世纪商务咨询公司执行董事崔少元博士表示,Sirex并购案有两点启示:
一是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大多是购买矿、农场、房地产等资产,而英美国家的买家看重的却是IP产品。
二是澳大利亚医疗公司从创立到成熟期大约在15-20年,对这种公司的投资需要的是耐心。Sirex在2001年7月的股价仅为0.46澳元,2018年1月底的收购价为28澳元/股,如果这笔交易最终得以成交,从0.46澳元到28澳元,Sirex公司17年的股价增长了59.8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52%。这就是科技股和价值投资的魅力所在。
2、斥资190亿美元,咖啡机公司Keurig将收购DPS
据美国媒体1月29日报道,咖啡机生产商KeurigGreenMountain(GMCR)将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七喜及Sunkist母公司Dr﹒PepperSnapple(DPS),从而缔造一家年销售额约110亿美元、负债逾160亿美元的新上市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KeurigDrPepper。
DPS的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13%的股权,新公司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DrPepper股价1月29日飙升22%至117.07美元,市值逼近216亿美元。按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170亿美元。
这桩交易将两个因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口味变化而举步维艰的知名品牌结合在一起。Keurig的K-Cup胶囊咖啡和单杯咖啡机曾颠覆美国咖啡市场格局,但由于面临来自自有品牌胶囊咖啡的竞争,该公司业务增速有所放缓。而在消费者对含糖饮料的兴趣减弱的情况下,DPS在产品多样化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
Keurig公司管理人士称,这桩交易将把Keurig的瓶装咖啡饮品推向更多门店,并能够每年节省6亿美元成本。Keurig首席执行官BobGamgort称,要想继续在咖啡饮料领域取得成功,公司必须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饮品、拥有多个饮料品牌,并能够通过各种平台推广这些品牌。
Dealogic的数据显示,该交易将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软饮料公司合并交易。内部人士预计该交易将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3、为扩大云端业务,SAP宣布24亿美元收购一销售软件公司
1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最大软件公司、企业软件提供商SAP宣布收购销售软件公司CallidusSoftware,以扩大云端业务。
SAP表示,将以24亿美元收购以云端为基础的销售软件公司CallidusSoftware。Callidus总部位于加利福利亚,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该公司可以给销售团队提供实时的价格信息、产品信息等等。
这是SAP三年半来首次大规模收购,同时SAP正在积极扩展云端业务,去年年末,该公司还和微软签署了云合作伙伴协议。
SAP为「SystemApplicationsandProducts」的简称,是SAP公司的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SAP于2003年成立了SAP中国研究院,该研究院现已成为SAP全球第三大研究院。
4、软银收购日本聊天服务商Line旗下通信业务
软银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技投资公司,而Line则是日本罕见的走出国门运营的互联网公司。1月31日,两家公司在一个并非十分出名的业务上达成收购交易——软银集团将收购Line公司的虚拟运营商业务。
所谓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即外部公司和专业移动运营商合作,对外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新推出通信资费,但其背后依托的是专业公司的网络,无需自身去构建网络。Line公司旗下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公司名字为「Line移动公司」。
该公司表示,已经和软银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软银将对移动业务进行投资入股,未来,在新的Line移动公司中,软银集团占股51%,获得控股权,Line公司持股49%。
在日本虚拟运营商市场增长疲软的背景下,去年四季度,Line移动公司的用户申请量,同比增长了2.3倍。去年12月的用户平均消费金额,同比翻了1.3倍。
软银集团旗下拥有日本移动通信业务「软银公司」,是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之一,该公司将成为和Line公司的合作主体。Line主要覆盖的市场包括日本、台湾地区、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5、途家收购海外民宿平台大鱼,成立海外事业部
1月31日上午消息,途家宣布收购海外民宿预订平台大鱼自助游,同时大鱼团队和原有途家海外业务合并成为新的海外事业部,整体负责途家的海外业务。
大鱼自助游创立于2013年初,发家于台湾民宿,专注于海外非标住宿市场,尤其在东南亚市场。其全球民宿预定平台大鱼旅行拥有超过百万用户。
「途家和大鱼业务整合之后,大鱼团队和原有途家海外业务合并成为新的海外事业部,整体负责途家的海外业务。我们非常看重途家多年在C端的品牌和流量优势,再加上大鱼原有的供应链体系,我相信这是一次强强联合,双方优势互补,未来将为中国的出境游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住宿和更好的服务体验。」大鱼创始人兼CEO姚娜说。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用户呈爆发式增长,日本和东南亚是中国出境游消费者的热门目的地。此次收购也是途家在此前布局日本市场之后,在海外市场的又一布局。
根据途家公布的数据,目前途家已覆盖国内345个目的地和海外1037个目的地,在线房源超过65万套,大鱼的加入,预计至少将带来30万以上的优质海外房源,进一步扩大了途家的海外版图。在整体房源体量上,途家将步入超100万房源行列。
重磅优惠倒计时4天!
6个小时,6位重量级嘉宾
全面深度解码区块链
2月4日之前下单只要39.9块
不多说,马上扫码抢购吧!
--Theend--
愿有一天我们能成为您的优质阅读源
以获得您的置顶
并购菁英汇社群成员:
1.『买家』上市公司、集团投资部等;
2.『标的来源渠道』PE/VC、国内国际投行、律所和会计所等;
3.『并购融资渠道』银行、券商、信托等;
4.相关产业和资本领域的菁英和资深专家。
在里面能获得:
免费项目对接、并购资讯、社交活动、职业升迁机会等服务,想了解更多请添加【并购帮】小英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