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单选题】商业银行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相差的幅度一般为(安业就))

2023-11-19 09:33:05 59 0

【单选题】商业银行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相差的幅度一般为(安业就)

1‰-5‰

关于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问题

这个汇价是中国银行的报价,不是标价,标价是外汇经营银行表示出来的本币与外币之间的价格.中国是直接标价法,是用人民币表示外币的标价方法.英镑兑美元的报价是中国银行根据人民币与英镑,人民币与美元的标价下套算出来的价格.1.5825是中国银行买入一英镑支付的美元价格,即英镑买入价.

间接标价法下,为什么银行的买入汇率高于卖出汇率?

所有的外汇交易,都是买入汇率高于卖出汇率,之间的差价即是银行所赚取的利润,也就是投资者的交易手续费,成本。

国际金融|汇率

驹留

空谷

2023/11/10

国际金融篇

汇率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热点知识!

上篇中我们所提到的外汇动态含义,其指出了不同货币间的折算问题,由此便涉及到了汇率。

汇率(exchangerate):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换言之,汇率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它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由于汇率为外汇买卖确定了标准,因而又称外汇牌价或外汇价格(简称汇价),亦称外汇行市。

01

汇率的标价

为了表示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因而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汇率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directquotation):又称应付标价(givingquotation),指一国以整数单位(如1、100、1万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本币的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是基准货币(basecurrency),其数额固定不变,汇率涨跌都以相对的本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如下图)可见,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上下起伏波动与相应外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2.间接标价(indirectquotation):又称应收标价(receivingquotation),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如1、100、1万等)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下,本币是基准货币,金额不变,其折合成外币的数额则随着两种货币相对价值的变化而变动。(如下图)可见,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上下起伏波动与相应本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之间存在着一种倒数关系,即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数值的倒数就是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数值,反之亦然。

由于在不同的标价法下,汇率涨跌的含义恰恰相反,我们在谈论某种货币汇率的变动时,必须说明具体的标价方法,若不做具体说明,国际上通常默认为采用直接标价法。

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美国原本对美元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但自二战后,随着美元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美国自1978年9月起,除了对英镑外对其他货币一律使用间接标价法;

伦敦外汇市场一直采用间接标价法;

我国对人民币兑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也采用直接标价法,但兑某些次要货币,如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的汇率则采用间接标价法;

02

汇率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适应情况,我们可以将汇率进行各种分类。

>按汇率允许波动的程度分类

1.固定汇率

如果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如各自的货币含金量来确定,使其波动幅度受到严格限制,这就称为固定汇率(fixedrate)。

2.浮动汇率

如果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主要取决于外汇买卖的供求关系,并随之不断上下波动,其波幅不受任何限制,这就称为浮动汇率(floatingrate)。

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凡汇率具有上升趋势或前景的货币通常称为硬货币(hardcurrency,又译为硬通货或强势货币);反之,若汇率呈下跌趋势或前景的货币则称为软货币(softcurrency,又译为软通货或弱势货币)。目前国际性的固定汇率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按汇率确定的方式分类

1.基本汇率

有些国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主要使用某种外币,因此在确定本币与各种外币的汇率时首先需要确定本币与该种外币的汇率,这就是基本汇率(basicrate),而该种外币就是关键货币(keycurrency)。即基本汇率就是本币与关键货币的汇率。

2.套算汇率

套算汇率(crossrate)又译为交叉汇率,在外汇市场上,有的时候并不能直接得到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这时就可以分别利用这两种货币各自兑第三种货币(关键货币)的汇率进行套算,由此就需要运用套算汇率。

eg:设美元为一国的关键货币,套算本币与英镑的汇率:

(本币/英镑)=(本币/美元)x(美元/英镑)

式中美元兑英镑汇率就是套算汇率。可见,套算汇率是两种外币之间的汇率。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分类

1.买入汇率

买入汇率(buyingrate或bidrate):又称买入价,是银行从客户那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2.卖出汇率

卖出汇率(sellingrate、offerrate或askrate):又称卖出价,是银行将外汇卖给客户时所使用的汇率。银行报出的买入价总是低于卖出价,其中的差价就成为银行的外汇收益。

3.中间汇率

中间汇率(middlerate):又称中间价,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中间值,一般用于考察汇率水平的高低变化而不是用于实际的外汇买卖。

4.现钞汇率

银行在办理外汇买卖业务时会不断买进外币现钞,而这些现钞并不能产生利息收益,银行只能在这些现钞累积到较大规模时运送到外币发行国,存入该国银行转换成现汇,才能通过国际结算系统用于对外支付。

为此,银行就须为买人的现钞支付保管、保险和运输费用。为了弥补这些费用,银行报出的外币现钞的买入价就会低于现汇的买入汇率,而现钞的卖出价则一般与现汇卖出汇率一致。所以,现钞的买卖差价要大于现汇的买卖差价。

>按外汇的到账速度分类

1.电汇汇率

客户在从银行买人外汇时,要求银行用电报、传真和电子网络等电讯方式将支付凭证送达国外的收款方,这时使用的就是电汇汇率。对客户而言,用电汇方式支付外汇速度最快,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汇率在各种支付方式中最高。

2.信汇汇率

客户在从银行买入外汇时,要求银行将支付凭证通过邮递方式送达国外的收款方,这时使用的就是信汇汇率。由于收款方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收到支付凭证,然后从银行取出汇款,银行实际上可以在这段时间占用资金,因此,银行报出的汇率就会比电汇汇率低,其差额相当于对客户提供的利息补偿。

3.票汇汇率

银行在买卖外汇汇票时所使用的汇率就是票汇汇率。即通过汇票汇款的汇率。客户买入银行签发的外汇汇票后须自行送达国外的收款方。由于汇票的期限不同,因而适用的汇率也不一致。

>按外汇交割的时间分类

外汇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确认成交后不一定马上办理一手交外汇、一手交本币的交割(delivery)。交割的时间不同,买卖外汇时的汇率高低也不一样。

1.即期汇率

即期汇率(spotrate):又称现汇汇率,指买卖即期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指买卖成交后须在两个营业日(businessday,又称工作日,workingday或交易日,transactionday)内(T+2)办理交割的外汇。在计算营业日的天数时,须剔除银行不营业的天数,包括周六、周日和法定假日。eg:周四成交的外汇买卖,即使到周一才办理交割,也把其归人即期外汇交易。】

2.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forwardrate):又称期汇汇率,指买卖远期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指外汇买卖成交后须在未来双方约定的时间办理交割的外汇。】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差额称为远期差价。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的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贴水。

在间接标价法下,外汇的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贴水。

>按政府在汇率确定中的作用分类

1.官方汇率

官方汇率(officialrate):指政府用行政方式规定的汇率,汇率水平一般不受供求关系影响,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稳定。政府只有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才会人为地对汇率水平做出调整。

2.市场汇率

市场汇率(marketrate):指在外汇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并随外汇供求关系而变化的汇率。

>按汇率的统一性分类

1.单一汇率

单一汇率(singlerate):指本币对同一种外币只存在一种汇率,并适用于该国所有的对外经济交易。

2.复汇率

复汇率(multiplerate):又称多重汇率,指本币对同一种外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不同的经济交易须根据政府的规定,使用不同的汇率。若只存在两种汇率,则称为双重汇率(dualrate)。

>按外汇买卖成交的时间分类

1.开盘汇率

开盘汇率(openingrate):又称开盘价,是某一地区(如北京)的银行一天营业开始时第一笔外汇买卖成交时使用的汇率。

2.收盘汇率

收盘汇率(closingrate):又称收盘价,是某一地区的银行一天营业结束前最后一笔外汇买卖成交时使用的汇率。

3.成交汇率

成交汇率(dealtrate):指外汇买卖达成交易时使用的汇率。

在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当天的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偏差。此外,各地区外汇市场由于在时间上互相联结,其汇率也会相互影响。例如:香港的外汇市场收市后,伦敦的外汇市场恰好开市。因此,香港市场的收盘汇率会成为伦敦市场外汇定价的参考依据,进而影响其开盘汇率。

>按经济含义分类

1.名义汇率:指外汇买卖交易时使用的汇率。其不一定体现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变动;不一定体现货币购买力变化情况;不一定真正反映货币的实际价值.;

2.实际汇率:又称真实汇率,将名义汇率和其他影响外汇买卖的与名义汇率有类似影响作用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的理论汇率。

a.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汇率/税收减免

b.实际汇率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名义汇率、本国的价格水平、外国的价格水平。

[e=E×P*/P]

(e:实际汇率;E:名义外汇汇率;P:本国的价格水平/价格指数;P*:外国的价格水平/价格指数;)

c.影响国际经济交易的因素则是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

3.有效汇率:一国货币对一篮子货币经过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的汇率。其综合反映一种货币兑多种货币的多变汇率平均值。

根据有效汇率是否反映了价格变动情况,可将其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

4.理论汇率

学术界通常会用各种分析框架和方法来讨论汇率水平的确定或变动,根据这种框架或方法得出的汇率水平就是理论汇率。由于理论汇率只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主要用于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5.均衡汇率

均衡汇率(equilibriumexchangerate):指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汇率。当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出现很大偏差时,经济就会出现失衡。均衡汇率也是一种理论汇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法观测到,只能通过建立一个纳入影响均衡汇率的主要因素的模型进行测算。

03

汇率的变动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具体机理

1.利率

①通常,一国利率水平较高,该国存款收益率也较高,会吸引大量国外资金流入;

②结果,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就急剧上升↑,本币需求也随之上升↑;

③从而导致本币汇率升高↑,反之,降低利率,造成本币汇率下降;

④由于国际上追求利息收益的短期资本对利率的高低十分敏感,会对利率变动迅速作出反应。因此,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可在短期内很快发生作用;

2.国际收支

①一国国际收发生顺差,即外汇收入>支出,则结汇(需要卖出的外汇数量)>售汇(需要买进的的外汇数量),形成结售汇顺差;

②这样,本币就供不应求(外币供过于求),本币汇率相应上升↑,外币汇率相应下降↓。若为国际收支逆差,则结果相反; 

③由于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的影响须通过外汇市场上供求状况变化才能逐步体现出来,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国际收支对汇率具有中期影响作用;

3.价格水平-通胀

①一国价格水平上升↑,对出口不利,同时却会鼓励进口。这样,进口增加↑出口下降↓,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以致本国供过于求,进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②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动须通过国际收支,进而是外汇供求才会对汇率产生影响。因此,价格水平对汇率具有长期影响;

4.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①各国央行为了避免汇率波动,尤其是短期内的剧烈起伏波动,往往对汇率进行干预;

②由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当外汇过高时卖出外汇,回笼本币,而在外汇汇率过低时则买进外汇,抛售本币,使汇率变动有利于本国经济;

这种干预有三种情况:

a.汇率变动剧烈时使其趋于缓和;

b.汇率稳定在某个水平上;

c.汇率上浮/下浮到某个比较合适的水平;

5.经济增长状况

①若一国因为其劳动生产率上升↑而使一国经济增长状况良好,这表明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善,会促使其货币汇率提高↑;

②若一国因为扩张政策使其国际经济交易增多↑,则其收入增加↑可能会导致进口增多↑,价格水平也相应上升↑,本币汇率反而可能下跌↓;

6.政局变动

政局不稳定,引发经济波动,从而可能使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现汇买入价和现汇卖出价为什么不一样?

外汇牌价,指外汇交易的中间价格,在实际交易的时候不会用到。现汇买入价,指存放于银行帐户的外汇,换**民币时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

现钞买入价,指将外汇现金换**民币时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卖出价,指用人民币购买外汇的时候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买入和卖出,都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的,比如你用外汇来换人民币,那么银行就相当于用人民币买入外汇,所以执行买入价。

银行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的区别?

中间价又叫中间汇率,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买入、卖出价是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的。你向银行售汇时,对于银行来说是买入,叫买入价;你向银行换汇,银行是卖出,叫卖出价;而计算外汇牌价时,取两者的平均数,叫中间价。还有一个叫钞买价(也叫钞价),是你向银行售外币现金的价格。因为银行买入外币现金的成本周转大于外汇,所以钞买价远低于汇买价。银行除贷款赚钱外,还赚这卖出和买入外汇的差价。买入价:银行买入基准货币的报价。卖出价:银行卖出基准货币的报价。

外汇管理局公布2016年8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数据

1外汇管理*新闻发言人就2016年8月份跨境资金流动情况答记者问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公布了2016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新闻发言人就近期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8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有什么新变化?

答:8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缓解。一是银行结售汇逆差收窄。2016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95亿美元,环比下降70%,为2015年7月以来月度最低值。二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下降。8月份,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80亿美元,环比下降75%。其中:外汇收付差额由7月份逆差13亿美元转为顺差197亿美元;人民币收付逆差277亿美元,环比下降10%。

推动外汇供求趋向平衡的因素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市场主体结汇意愿趋稳,售汇比例进一步降低。8月份,银行客户卖出外汇金额与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59.2%,较7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银行客户买入外汇金额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4%,较7月份下降1.3个百分点。二是部分渠道的跨境外汇融资继续回升。8月末,企业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跨境外汇融资余额较7月末增加79亿美元,已连续6个月增长;8月份,企业跨境外汇贷款资金净流入61亿美元,较5-7月份月均净流入7亿美元的规模明显增加。三是投资收益等季节性购汇需求回落。从历史情况看,6、7月份是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境外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的高峰,随后将有所下降。8月份,投资收益购汇环比下降31%。此外,8月份仍是境内居民境外旅游、留学购汇较多的时期,但当月旅行项下购汇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16%,说明前期个人购汇需求得到较大释放,也显示当前个人购汇仍较理性。

总体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双向浮动,市场情绪较为稳定,有助于外汇供求进一步趋向平衡。(完)

2外汇管理*公布2016年8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8月,银行结汇8355亿元人民币(等值1257亿美元),售汇8988亿元人民币(等值1352亿美元),结售汇逆差634亿元人民币(等值95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7942亿元人民币,售汇8159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217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413亿元人民币,售汇829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417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410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533亿元人民币,远期净售汇122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1674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8213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6540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1923亿元人民币。

2016年1-8月,银行累计结汇63260亿元人民币(等值9636亿美元),累计售汇77356亿元人民币(等值1178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14097亿元人民币(等值2150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5762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71519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13894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累计结汇563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5838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202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3036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6115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售汇3079亿元人民币。

2016年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6630亿元人民币(等值2502亿美元),对外付款17162亿元人民币(等值2582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532亿元人民币(等值80亿美元)。

2016年1-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20240元人民币(等值18312亿美元),对外付款133945人民币(等值20400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3705亿元人民币(等值2088亿美元)。(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汇率知识知点

“汇率”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而言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汇率的波动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规模、出国旅游、国内就业和物价水平,而且还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等等。总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汇率的变动,把汇率作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

考点1:汇率

考点2:人民币汇率

三、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

1.有利影响

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变大,热钱流入;减轻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利于出国旅游和留学

2.不利影响  

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抑制出口;出口企业亏损或倒闭,导致失业增加;外债规模扩大;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1.有利影响

人民币贬值,外币购买力增强,中国产品更便宜,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顺差。出口企业成本降低

2.不利影响

本币贬值对外会引起贸易摩擦,极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出口企业存活下来,但却很难持久。

考点3:汇率操纵国

什么是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

买入汇率——银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银行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中间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是: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商业银行买入汇率与卖来自出汇率相差的幅度一般为()

B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