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几个大型钢厂(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明显改善有A.在沿海加强并发展了鞍本、福州、上海、大连等钢铁基地B.在内地新建、扩建了包头、太原、武汉、重庆、攀枝花等大型钢铁基地C.大型钢铁厂

2023-11-20 09:30:48 59 0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明显改善有A.在沿海加强并发展了鞍本、福州、上海、大连等钢铁基地B.在内地新建、扩建了包头、太原、武汉、重庆、攀枝花等大型钢铁基地C.大型钢铁厂各省(区)都有一至几个基地D.在鞍山、文话生需包头等地发展了一些棉纺厂

B

请问重庆,广西都有哪些中大型的钢铁厂,不甚感激

重庆钢铁集团柳州钢铁公司

重庆冶商会长,是怎么搞的?!

“这是一个逐梦的时代,中国梦想引领方向。这是一次新的长征,改革浪潮激荡中华。若干年前,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万千大冶儿女跨越山川、河流,走向世界各地,勇敢地去追逐心中的梦想。三千多年青铜文化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聪明智慧勤劳善良的大冶儿女,在他们当中,有为国争光、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有一把手术刀、两手救死伤的医生,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村官,有实业报国、创新前行的企业家……当我们寻访这些逐梦者的时候,常常被他们在异国,在他乡的故事所打动,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部逐梦史,一部奋斗史。乡音难改,故土难忘,心中永远激荡着消逝不去的乡愁,我深深地理解这份乡愁,因为我也是一位逐梦他乡的大冶人。我常常惊讶于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也常常自豪我是一位大冶人,数千年前,先人就走在了地球人的前列,孕育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明,熊熊炉火一直延续至今,人才辈出,人杰地灵,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产生了独特的乡音,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踏遍中国很多县市,这样独特的一个地域我至今还没有发现另有二家。

每个逐梦他乡的大冶人,都是一个鲜活的大冶符号,都是一张靓丽的大冶名片,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寻访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次故乡与逐梦他乡大冶人的亲近,更是为了表达这片土地、这座城市对他们的敬意。

向梦想致敬,更向逐梦他乡的大冶人致敬,是为第一价值资讯重磅推出的《逐梦他乡大冶人》的序。”

这个重庆冶商大哥大,总在搞事

放下铁饭碗,创业大西南

1986年,23岁的曹祥福从湖北工学院黄石分院(现湖北理工学院)毕业,当年就被分配在素有中国钢铁摇篮之称的大冶钢厂,在大冶钢厂,他从技术员做起,凭着自己的踏实苦干一直干到工程师。

1995年,干了9年技术工作的他转行干销售,干销售对于一个技术出身的他来讲,完全是白手起家,白天,他认真走访客户,做市场调研,广泛征求客户意见;晚上回到家,顾不上舒缓一天的疲倦,又拿起书本,认真学习市场销售方面的知识,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打开了被动的销售局面,他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做起,先后担任业务经理、西南公司经理、中南公司经理、大南方公司经理,主管九省一市的业务销售工作。十年时间,干到了湖北新冶钢销售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正当事业顺风顺水,衣食无忧的时候,2005年,曹祥福做了一个惊人又大胆的决定,辞掉工作,另起炉灶去重庆创业。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人都以为他疯了,同样难以理解的还有周围的朋友,二次创业,意味着之前事业取得的一切全部归零,一切从零开始,可内心那份对创业的执着一直在支撑自己,他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来到重庆,他立即成立了重庆冠方物资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国内大型钢厂的模具钢、碳合结钢、无缝钢管、球墨铸管等产品,刚到重庆的时候,人生地不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跑市场,尤其是到了夏季,山城高温酷暑,气温一下子达到了40多度,地表温度高达50多度,曹祥福顶着炎炎烈日一家一家地去介绍自己的产品,汗水把衣服全都湿透了,硬是凭借自己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实诚劲积累了许多优质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

08年遭遇金融危机,钢材从8000多元一吨跌倒4000多元一吨,让曹祥福一下子损失上千万,他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那段时间,他内心实在是心灰意冷,几乎想过干脆不干了,回大冶农村种地去,可家人背后默默的支持和妻子的坚守还是让他重拾信心,他想着自己当初跑到重庆来打拼,岂能一走了之,必须干出点名堂来,危机之时,曹祥福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减少库房囤货,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经历这次危机之后,曹祥福对现金流的控制开始重视起来。公司建立了防范风险的资金池,也建立了整个现金流的监控体系,对于应收账款也制定了相对严厉的管控办法。“有时候我们宁可丢掉这个客户,也不能影响我的现金流。渐渐的我们淘汰了一部分客户,加强了管理后,我们的现金流一直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同时,为了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曹祥福“逼迫自己一定要掌握企业管理的知识”,跑到清华大学总裁班学习企业经营战略,不断给自己充电。

如今,重庆冠方物资有限公司每年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还与重钢集团、大江集团、中石化、重庆庆铃、长风机械厂、红岩汽车制造厂等大型国企常年保持合作关系。

2010年,曹祥福又将目光投向了安全产业这一朝阳产业,他与同学合伙创办了一家安全公司,在重庆当地颇具规模,后来,该公司与一家央企合作,2011年实现混合所有制,先后参与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园投资建设,以及被国家命名为“生命工程”的智能安全道路防护栏投资建设,年实现营业收入达数亿元。

携手办商会,求学入社院

一株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重庆,曹祥福的事业越做越大,可他也想着如何凝聚在渝家乡企业家的力量,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在这样的一个形势和背景下,经过曹祥福与其他在渝黄石籍企业家的共同努力,2015年8月8日,重庆市湖北黄石商会正式在渝成立,与此同时,《重庆市湖北黄石商会章程》也在这一天通过,这可是黄石籍企业家在异地自发成立的首家商会。

目前黄石籍在渝各类企业达400余家,各类从业人员达12000余人,涉及钢材、机械、餐饮、物流、医药等多个行业。在曹传福看来,任何企业在商会,靠的不是财力规模,而是信誉和为人,所以,尽管当上了首任会长,尽管自己在重庆工商界还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尽管自己的企业在外人看来做得还可以,可曹祥福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无论是公众场合还是私底下都没有什么架子,大家总是亲切地称他为“老曹”。

当上会长后,曹祥福更忙了,先后组织会员企业深入贵州习水、重庆荣昌、黄石西塞山等地考察投资。鉴于他为重庆统战事业及工商联工作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2016年9月,经重庆市委统战部、重庆市工商联推荐,曹祥福受邀前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全国及省级工商联直属商会会长第一期培训,踏入了统战界的最高学术殿堂。

在中央社院,他如饥似渴地学习d的统一战线理论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方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商会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理解。从社院第一期培训班回来后,曹祥福立即着手推动商会d建工作,如今,重庆黄石商会的d建工作已经走在了在渝商会的前列。

心系家乡事,慈善行天下

事业越做越大,可从鄂东南一个小村庄里走出来的曹祥福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家乡的发展。

不管每年自己工作多忙,他都要回家乡大冶看看,看看自己小时候长大的村庄。难以割舍的乡情、消逝不去的乡愁,是这些年来曹祥福心中永恒的牵挂。

近年来,曹祥福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先后向黄石、大冶等地的贫困大学生、农村贫困家庭捐款捐物达20余万元,为了表彰他在慈善事业所做的贡献,2013年,他光荣当选为重庆慈善文化基金副理事长。

他还积极利用自身社会资源帮助家乡招商引资,受到地方招商部门的一致好评。每次家乡领导来到重庆招商引资,曹祥福总是积极牵线搭桥,作为大冶人,他十分关注这几年大冶的城市转型,也十分看好大冶的发展机遇,积极寻求在冶投资兴业的机会,他总是充满感恩地说:“饮水思源,树木有根,是家乡培养了我,家乡的企业历练了我坚韧、诚信的品质,能够助力家乡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

  

曹祥福名片   

大冶陈贵人,重庆冠方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湖北商会副会长、重庆市湖北黄石商会(大冶商会)会长、重庆慈善文化基金副理事长、大冶楚商联合会副会长。

此文为《逐梦他乡大冶人》开篇之作。

重钢全国排名?

宝武钢铁集团:9547万吨

2、河钢集团:4656万吨

3、沙钢集团:4110万吨

4、鞍钢集团:3920万吨

5、建龙集团:3119万吨

6、首钢集团:2934万吨

7、山东钢铁集团:2758万吨

8、华凌集团:2431万吨

9、本钢集团:1618万吨

10、方大集团:1566万吨

中国前十钢铁?

第一名:宝武钢铁集团

(宝钢、武钢、马钢、太钢、重钢、昆钢)

第二名:河钢集团

(唐钢、邯钢、宣钢、承钢、舞钢

国内一线钢厂有哪些

1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2首钢总公司北京3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辽宁4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辽宁5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6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四川7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广东8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山西9江苏沙钢集团公司江苏10邯郸钢铁集团公司河北11南京钢铁集团公司江苏12马钢(集团)公司安徽13唐山钢铁集团公司河北14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湖南15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浙江16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公司天津17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内蒙古18莱芜钢铁集团公司山东19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20青岛钢铁控股集团公司山东21安阳钢铁集团公司河南22广东省韶关钢铁公司广东23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甘肃24新余钢铁公司江西25昆明钢铁集团公司云南26重庆钢铁(集团)公司重庆27建龙钢铁控股公司北京28宣化钢铁集团公司河北29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30江阴兴澄特种钢铁公司江苏31通化钢铁集团公司吉林32**八一钢铁集团公司**33鄂城钢铁集团公司湖北34福建省三钢(集团)公司福建35新兴铸管公司河北36江苏永钢集团公司江苏37河北津西钢铁公司河北38辽宁特殊钢集团公司辽宁39天津天钢集团公司天津40山西海鑫钢铁集公司山西41邢台钢铁公司河北42天津钢管公司天津43萍乡钢铁公司江西44承德钢铁集团公司河北45水城钢铁(集团)公司贵州46南昌钢铁公司江西47凌源钢铁集团公司辽宁48石家庄钢铁公司河北49长治钢铁(集团)公司山西

重庆最大的钢铁厂?

作为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厂,重钢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但在21世纪,重钢渐渐没落衰败了。

马述林:“一五”时期的重庆工业

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年代(二)

一一“一五”时期的重庆工业

接上篇:

   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年代(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庆工业

No.5

“一五”时期重庆工业的发展成就

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是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端。“在五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总数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以上。

用这样大量的资金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的过去历史上,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的政府,才可能来这样做”(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一五”计划的核心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保证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工业,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小资料       

       “一五”时期限额以上建设单位

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和掌握重大的基本建设单位,按照我国的具体情况,规定出各类基本建设单位的投资限额。凡一个建设单位,不论其为新建、改建或恢复,它的全部投资额大于限额者,即为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小于限额者,即为限额以下建设单位。

例如:在工业方面,各类工业基本建设单位的投资限额规定如下:钢铁工业、汽车制造工业、拖拉机制造工业、船舶制造工业、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的投资限额为1000万元;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水泥工业的投资限额为600万元;电站、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煤炭采掘工业、石油开采工业、食油加工工业、除交通以外的机器制造工业、汽车和船舶的修配工业、纺织(包托印染)工业的投资限额为500万元;橡胶工业、造纸工业、制糖工业、卷烟工业、医药工业的投资限额为400万元;陶瓷工业、除制糖以外的食品工业、其他各项轻工业的投资限额为300万元。

在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中央慎重考虑了苏联援助工程项目的地区布局。当时确定的基本出发点是:第一,要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第二,要尽可能利用一些老工业基础,建设新工业基地。譬如重庆、太原、武汉等,这些城市都有一些工业基础,要尽可能利用它们。至于其他地方,如南昌、成都、兰州、洛阳、西安、包头等内地城市,要建设新的工业基地。第三,要避开沿海敌人骚扰的范围。

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仅有1项(重庆电厂)安排在重庆,上海、天津一项都没有安排,是不是这些地方都不是国家“一五”建设的重点地区呢?195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向毛主席汇报经济工作时谈到,就全国说,第一个五年计划真正的基点是四个基点(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两个半点(重庆、太原)。毛主席说支援这些重点,保证这些重点,还有一些重要的厂,使它充分发挥作用。搞这些重点,都是为全国所有地方,它搞得多,别的地方就快”。

“一五”时期,重庆实际上也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除了列入156项的重庆发电厂外”,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在694项工业项目中,国家安排了十多项改扩建项目在重庆,几乎主要工业部门都有。主要是分布电力、煤炭、钢铁、兵器、机械、轻纺等部门。

中央领导同志对重庆重点企业建设十分关心。1958年3月毛泽东主席观察重钢和建设机床厂。1957年2月、1958年3月周恩来总理视察重钢、狮子滩水电站。1957年3月朱德委员长视察重钢和建设厂。“一五”期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叶剑英,分别来渝视察了长安、望江、江陵、长江等国防工厂。

“一五”计划开始时,重庆工业原有基础已经得到恢复,水陆交通已有一定的发展,与四川和全国其他地方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相当的比重。

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国家“一五”计划的要求,重庆市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为:“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服务,为中央国营厂矿企业服务,为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生活服务,一方面,积极地组织与领导地方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加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它们纳入国民经济计划轨道之内”。(任白戈:《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10月10日)

“一五”时期,全市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完成9.65亿元,占四川全省的35.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28亿元,占全市投资的65.1%。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5.75亿元,占91.5%;轻工业投资0.53亿元,占8.5%。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项目111个(《当代中国的四川》下集,第55页)。

能源工业是工业投资的重点。电力工业是重中之重。“一五”期间,重庆电力工业的基建投资达到2.04亿元,占工业基建投资的32.5%。除新增重庆发电厂2×1.2万千瓦机组外,还新建了龙溪河梯级电站的狮子滩水电站。这两大项目均属国家“一五”计划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其中重庆发电厂是156项之一。

到1957年底,国家电网所属电厂装机达到10.88万千瓦。“一五”时期,我国开始建设35千伏电网,重庆也开始建设这一等级电网。到1957年底,共建成35千伏输电线路27条,35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供电系统基本形成网络。重庆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长渝线(长寿狮子滩电站至江北盘溪),是“一五”计划国家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重点工程。该工程1955年7月动工,1956年12月投运,重庆实现了火电和水电联网。

“一五”期间,全市统配煤矿共开工9对矿井,设计能力392万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梁山南井(设计能90万吨/年,投资2504万元)、中梁山北井(设计能力90万吨/年,投资2143万元)、鱼田堡一井(设计能力60万吨/年,投资1491万元)相续开工。五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656万元。1957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320.6万吨,比1952年增长1.62倍。重庆天然气工业在“一五”时期发轫。1955年钻获巴县石油沟气田和綦江东溪气田。1956年在綦江建成第一座利用天然气制炭黑工厂和第一套就地供气系统。

冶金工业是“一五”时期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方向。重庆冶金工业五年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000多万元。当时全国钢铁工业布局基本格局为“三大五中十八小”,重钢属于五个中型钢铁基地之一。五年国家共投资4383万元,建成两座50吨炼钢平炉,这是新中国新建的第一座大平炉炼钢厂。

重钢大平炉炼钢厂投资1025万元。其时,还新建了重钢中型轧钢厂,改造了大型轧钢厂。重庆特殊钢厂作为当时全国四个重点特殊钢厂之一进行了改扩建,配套扩建了炼钢车间,新安装冷轧带钢轧机,新建了冷拉车间,此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冷拉钢材车间。有色金属工业扩建了重庆冶炼厂(西南工业部103厂)电解铜车间。

重庆棉纺织工业规模较大,在解放初属全国六大纺织工业基地的第五位,但是设备陈旧落后。在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在国家统一部署下,着手改造装修厂房,改善劳动条件,更新改造设备,推广先进操作方法,有计划地扩大生产能力。

对原有企业经过调整改组合并,到1956年,全市机器棉纺织厂由15家归并为7家,国家对资方实行赎买政策以后,全部转为地方国营企业。为满足人民衣着需要,平衡纺大于织、织大于染的问题,国家在西南工业部610厂分两期建成1056台自动织布机工场,新建年产3000万米的染布工场,分别于1953年9月和1954年8月建成投产。到1957年,重庆共有纺锭19.47万枚,布机3036台,当年生产棉纱25361吨、棉布6580万米。

“一五”期间,重庆其他工业部门都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通过改组联合和改扩建,形成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机械工业方面,主要有重庆机床厂、重庆通用机器厂、重庆水轮机厂、綦江齿轮厂、重庆电机厂、重庆汽车配件厂等。化学工业方面,主要有天原化工厂、长寿化工厂、重庆塑料厂、重庆染料厂、重庆油漆厂、重庆农药厂、中南橡胶厂、利华橡胶厂等。

国家“一五”化工重点项目有两个,一是重庆塑料厂改扩建,1954年该厂在全国率先试制成功酚醛塑料,国家安排投资650万元建设生产装置,该厂成为全国酚醛塑料的主要生产厂家。二是重庆长寿化工厂,国家安排建设中国第一条合成橡胶生产线。建材工业,由国家投资新建重庆水泥厂2号湿法回转窑生产线,由此重庆水泥厂成为全国重点水泥生产企业。

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相继扩建第一、第二、第五砖瓦厂,改扩建了重庆石棉制品厂,新建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纺织工业方面,形成了610纺织厂(后分立为重棉一厂、二厂、重庆印染厂),重庆毛纺织厂,重庆针织厂等骨干企业。轻工业方面,形成了重庆造纸厂、重庆热水瓶厂、重庆搪瓷厂、重庆牙膏厂、重庆火柴厂、重庆罐头厂、重庆肉类联合加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在全国行业有重要地位的企业。610纺织厂、重庆罐头厂、重庆肉联厂、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等都是国家“一五”限额以上工业项目。

到“一五”期末的1957年,重庆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解放初期全省满足全人民生活需要的百货日用品,依靠从上海等沿海城市调入,现在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份额由重庆地方工业生产。重庆还有部分日用品供应西南各省。

经过“一五”时期的建设,重庆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到1957年底,重庆市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7.01亿元,比1952年增长184.3%,平均每年增长12.9%。钢产量达到35.48万吨,增长34.5倍;原煤产量320.9万吨,增长1.2倍;发电量4.96亿千瓦时,增2.1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1957年达到5251元,比1952年增长102%,平均每年增长15.1%(《当代中国的四川》下集)。

“一五”时期结束时,重庆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四川全省的35%;发电量占73%,原煤占42%,生铁占50%,钢和钢材仍占100%,水泥占87%,金属切削机床占95%,硫酸占93%,烧碱占72%,棉纱占66%,卷烟占71%。

重庆不但供应四川及西南建设所需的部分钢材、水泥、煤炭、酸、碱等原燃材料,还供应部分机床及大量轻工业品,发挥了一个内地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也发展很快。1957年和1952年相比,港口吞吐量由62.8万吨上升到337.5万吨,增长4.37倍;水路运输货运量由133.1万吨上升到584.5万吨,增长3.39倍;铁路运输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1957年货物发送量达254.6万吨。

No.6

“一五”时期重大工业建设项目

“一五”时期重庆是国家重点利用的工业城市,国家在重庆安排了一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许多项目列入了全国“一五”计划694个限额以上工业项目。这批项目投产以后,重庆初步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

1、重庆电厂

重庆电厂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南地区建设的第一座火力发电厂,选址九龙坡区黄桷坪,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方式。一期工程2×1.2万千瓦装机,被列为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3614.13万元,全部设备由苏联供给,全部工程从勘测、设计、施工到试运行,都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

1952年12月,主厂房平基工作开始。从1953年5月开始安装,到1954年4月完成一号机组安装,7月完成二号机组安装。4月20日,举行投产典礼,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行政委员会负责人贺龙及各界代表3000余人参加。一期投运以后,重庆电力装机增加了60%,有力地支持了全市工业快速增长。

1957年,国家决定对重庆电厂进行二期建设,在电厂扩建端安装两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及相应设备,除锅炉由苏联制造外,其余设备由我国自行制造,项目总投资881.9万元。1959年4月扩建工程完成,5月1日正式满负荷发电。该厂容量增至4.8万千瓦。

与此同时,开工第三期2×1.2万千瓦机组建设,由电厂采用“生产包基建”方式承担。由于设备提前安排国内制造,工程进展迅速,当年9月全部竣工投产,总投资1009.4万元。随后,又相继开工第四期扩建工程和第五期扩建工程,分别投资225.7万元、732.8万元,到1960年2月全部扩建工程完成。至此,重庆电厂建成8×1.2万千瓦机组,完成投资6463.93万元。以后,重庆电厂继续扩建,这一部分命名为西厂。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进行重庆电厂第六期(东厂)建设,新建4×5万千瓦机组,1969年6月全部完成。至此,重庆电厂西厂和东厂共装机12台,容量共29.6万千瓦,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大型电厂。八十年代国家安排重庆电厂新厂(第七期工程)建设,安装2台20万千瓦超高压机组,这是四川省首次安排的20万千瓦机组,工程总投资36394万元。两台机组分别于1986年11月和1987年12月移交投产。重庆电厂装机达到69.8万千瓦,成为我国大型骨干火力发电厂。

2、长寿水力发电厂

“一五”时期,国家新建龙溪河梯级电站(狮子滩、上硐、回龙寨、下硐)。1958年后又修建大洪河电站。至此,长寿水力发电厂共有水轮发电机组17台,容量14.04万千瓦。

龙溪河是我国第一条实行梯级开发利用的河流。国家“一五”计划列入龙溪河水利资源开发项目,由西南水力发电工程处负责开发工作。1954年8月正式开工,至1959年5月,龙溪河4个梯级电站相继建成发电,共建水轮发电机组10台,容量10.45万千瓦,电站总投资13885万元,总造价10780万元,每千瓦造价1032元。

狮子滩电站是龙溪河第一个梯级电站。1953年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了全面查勘研究,1954年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同年全面开展施工。狮子滩水库的建设是首要的关键工程,主要工程有拦河大坝、溢洪道引水系统和电站厂房,1954年8月开工,1957年3月30日竣工。大坝主体是堆石结构,全长1014米,最大坝高51米,底宽98米,坝顶高程350米。

坝前形成总库容10.27亿立方米的多年调节水库。狮子滩水库淹没耕地59820亩,迁移人口8992户39472人,涉及长寿县、垫江县,移民安置费共629万元。水库建成以后,对下游梯级电站进行调节,对保证出力发挥作用,而且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37万亩,还建立了长寿湖渔场进行水产养殖。电站共安装4台1.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均为哈尔滨电机厂制造)。

龙溪河第二级上硐电站,1956年12月扩建工程完工并网发电。装机1.05万千瓦,工程总投资895万元。龙溪河第三级回龙寨电站,1958年12月建成投产装机1.6万千瓦。

下硐电站是龙溪河第四级(即最末一级),1939年10月至1944年1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此筑坝建厂。1949年11月29日国务d特务将下硐电站3000千瓦发电机全部炸毁。解放后,人民政府修复了厂房,重建发电机组3000千瓦。1957年改建下硐电站,装机两台1.5万千瓦,分别于1958年8月和1959年5月陆续投产。

龙溪河水电梯级开发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规模开发的水电工程,被称为新中国水电工程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了大批水电建设人才,为兄弟厂培训了许多技术工人。

1958年3月5日,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视察了建成不久的狮子滩水电站。周总理为电站题词:“为综合利用四川水力资源树立榜样,为全面发展四川经济开辟道路”。

3、重庆钢铁公司

据《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一书称:“重庆钢铁基地历史较为悠久。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就与鞍钢、太原被称为全国三大钢铁联合企业”。

“一五”时期,钢铁工业是国家的投资重点。全国钢铁工业的建设布局可以简称为“建设三大、五中、十八小”,即建设鞍钢、武钢、包钢,新建扩建太原、石景山、重庆大渡口、湖南和马鞍山五个中型钢铁厂,由地方建设十八个中小型钢铁厂(河北邯郸等)。重钢扩建是国家钢铁行业重点建设项目,“一五”期间重钢完成投资4383万元。主要新建第二炼钢厂两座50吨平炉,1954年4月、6月相继投产,投资1025万元。这是新中国第一座新建平炉炼钢厂。

1956年4月,结合大修将每座容量扩大到70吨。到1957年底,重钢共有平炉5座,总容量200吨,当年产钢28.89万吨,钢锭合格率由1952年的92.4%提高到98.9%。改造重钢中小型轧钢厂,改造动力系统,拆除老旧轧机,安装470毫米中型轧钢机。重钢三厂更新改造原老旧轧钢机为500毫米三辊式3机架轧机。

与此同时,对綦江铁矿、辅助矿山、炼铁系统、耐火材料、焦化生产系统进行了改造扩建。整个重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大的提高,品种规格比较齐全,在行业内享有“北有鞍钢、南有重钢”之誉。

重钢生产的钢材,除了用于国内铁路建设外,还支援了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国家重点工程,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军工和援外都作出了贡献。重钢还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包括组建北京钢铁设计总院,新建武汉钢铁基地,都从重钢抽调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4、重庆特殊钢厂

重庆特殊钢厂前身为国民政府兵工署第24兵工厂,主要生产供应兵工厂所需钢材。“一五”时期,重庆特钢厂是国家“一五”计划安排新建和改建的4个优质钢厂中的第一个。国家基本建设投资1400余万元。

早在三年恢复时期,西南工业部即决定重庆特钢的产品方向是重点发展军工用料。这一重要决策,使重特在发展品种方面,走上优先发展军工,以军工带民用、军民兼顾的路子。1952年底,军工部门即要求按照苏联技术标准供应两个高级优质钢牌号的钢材。这是常规轻武器的关键作料,重特经过努力,1953年生产出了达到苏联标准的合格产品。

同年,成功试制出军工急需的穿甲弹弹头用钢。随后用一年零九个月的建设工期,建成投产我国第一个冷拉钢材车间。该车间投产以后,不仅为军工部门供应了多种关键用料,而且也为中国新兴的汽车工业和机床制造业提供了成批专用钢材。适应军工部门需要,重特自行设计的二辊式冷轧带钢机,于1954年初安装投产。

原来只生产一般产品的钢板轧机和拉丝机,也先后转向生产军工产品。炼钢系统,淘汰拆除老旧小电炉,新建8吨电炉3座,5吨电炉1座,炼钢能力达到6.5万吨。轧钢能力达到4.5万吨,能够生产各种特殊钢种的棒材、薄板、带钢、钢丝以及锻材,品种规格较为齐全。到“一五”期末,重特已能为常规轻武器提供比较齐全的用材,成为我国四大特殊钢厂之一。

从1950年至1957年,建年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钢和钢材的产量从1949年的2727吨和1899吨,提高到1957年的64701吨和45960吨。八年内实现利润7901万元,利润为同期基本建设的5.4倍。

5、重庆机床厂

重庆机床厂是国家“一五”时期全面技术改造的企业,限额以上建设项目,定点生产圆柱齿轮加工机床。该厂前身是国民政府所属中国汽车公司华西分公司,新中国成立以后更名为西南工业部201厂,后为中央一机部直属企业。滚齿机是机器制造的工作母机,过去一直是我国机械工业的空白。

1953年初,根据中央一机部的决定,西南工业部安排重庆机床厂按照苏联图纸试制532型滚齿机,经过全厂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艰苦奋斗,当年底试制成功。随后,国家把重庆机床厂列入“一五”时期我国机床行业骨干企业,并安排投资对工厂进行全面技术改造。

1954年到1955年,重庆机床厂先后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插齿、剃齿机、珩齿机、倒角机等8个品种,成为中国齿轮机床诞生的摇篮,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成套齿轮机床的生产基地。重庆机床厂位入全国18家重点机床之列(俗称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1957年根据一机部专业分工的指令,将开发生产的插齿机转给天津第一机床厂生产。

6、重庆合成化工厂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大学徐僖牵头的棓酸塑料研究小组,研究成功用焦棓酸和糠醛制造棓酸塑料及制品。1953年3月,国家投资改建重庆化工厂(原动力油料厂),并改该厂名为重庆棓酸塑料厂,采用四川山林特产五棓子作原料生产棓酸塑料。

1954年8月,该厂试制成功酚醛塑料。酚醛塑料是一种广泛用作绝缘材料、家具零件、日用品的热固性塑料。1956年,该厂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化工重点项目,批准投资650万元进行改建,厂名改为重庆塑料厂(后更名为重庆合成化工厂)。1958年8月,扩建工程完成,设计年生产能力为塑料及制品5375吨。以后,又新建年产万吨甲醛装置。重庆合成化工厂一直是我国酚醛塑料的主要生产厂家。

7、长寿化工厂

长寿化工厂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由原26兵工厂和中国火柴原料厂合并而来的,时名西南工业部301厂,后为中央重工业部301厂。“一五”时期是国家化工行业重点扩建单位,扩建内容是建设新中国第一套氯丁橡胶生产线。氯丁橡胶是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合成橡胶,具有高抗张强度和气密性,耐油、耐热、耐氧化等特点,常用于制作各种耐油胶管、运输皮带、密封材料、传动三角带、海底电缆包皮等物品,也是优良胶粘剂。

五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展了氯丁橡胶研制工作。1956年长寿化工厂派出员工组成试制组,前往长春会同该所开展氯丁橡胶项目前期工作。1957年国家计委分两次批准长寿化工厂扩建。这是我国第一条合成橡胶生产线,系苏联参照德国的氯丁橡胶单体工艺技术,结合苏联自身的后处理技术综合而成的援建中国项目。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第一期氯丁橡胶工程7月15日开工,于次年9月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2000吨。国家对氯丁橡胶项目投资1198万元,烧碱技改项目投资318万元,电石项目投资159万元。这是当时重庆化工行业一个大项目。此后,长寿化工厂氯丁橡胶产品产量与质量一直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本文完)

【文物巡查】西南工业之母—重庆特殊钢厂旧址

巡查时间:公元2018年8月26日文物名称:重庆特殊钢厂旧址巡查人: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沙坪坝分队)文物级别:重庆沙坪坝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现状:该厂建于1935年,现存原厂区南侧三组21间厂房,六座砖结构烟囱,目前该厂已经破产关闭,厂房空置废弃。文物背景:在重庆磁器口古镇到双碑石井坡詹家溪一带的嘉陵江边,曾经浮云一样出现过一座航空母舰规模般的钢铁巨厂,叫“重庆特钢厂”当年詹家溪的建厂碑文曰“重庆炼钢厂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1934年,时任四川省主席刘湘以善后督办名义接手,陆续将机器设备从上海运来,把重庆电力炼钢厂厂址从南岸苏家坝铜元局迁到双碑,1935年动工兴建,是西南地区最早建设的钢铁企业。1935年1月,该厂由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接管,成立军政部兵工署重庆炼钢厂筹备处。1937年该厂炼出西南地区第一批电炉钢,1939年7月1日定名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为中国军队提供军用钢材,解决了中国产钨而不能生产钨钢的难题。该厂生产大量飞机炸弹、手榴弹、掷弹筒以及轻武器,为抗战前线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1940年至1941年间日军对该厂狂轰滥炸,工人们一边扩建一边生产,年产钢最高4000多吨。现厂区内保存有抗战时期厂房及隧道遗址多处,还保存有日本作为战败国赔付给中国的空气压缩机、苏联援助的冷拉机等各类大型机器。新中国成立后,该厂主要生产特种钢材,1979-1985年研制新产品1491项,为国防尖端科技发展试制洲际导弹、通讯卫星、核潜艇和航天工业用钢材,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奖。

该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钢铁企业,抗战时期曾生产航空炸弹、手榴弹、掷弹筒及轻武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生产特种钢材,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以及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Builtduringtheanti-JapanesewarinthearchitecturalstyleofChongqingastheprovisionalcapital,thisbuildingisareinforcedconcreteconstructionagainstJapaneseairbombing,onceasthesiteofNo.24MunitionsFactory.NowitistheonlybuildingleftonthegroundsurfacethatprovidesvaluablehistoricalevidencetosuchbuildingsofwartimeChongqing.)

重庆特钢厂旧址上这些各个时期的厂房建筑及各类机械设备,是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具有较高历史与文物价值,我们文保志愿者呼吁重庆特殊钢厂旧址成为重庆抗战工业遗址群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历经辉煌、为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军工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重庆特殊钢厂,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目前厂房空置废弃,破败不堪,今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用相机记录重庆特殊钢厂在上世纪留下的最后的光影,诉说过去曾经辉煌的、在一代特钢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历史。这些照片将成为一种记忆,值得永久珍藏,让我们一起重温特钢厂曾经的辉煌岁月!

一束束光影斜射在废弃的车间里,让人感觉一丝丝的幽暗恐惧!

蓝天白云下的大烟囱,高耸入云,没有了昔日的浓烟滚滚!

绿树成荫下的大锅炉,静静的矗立在原地,没有了昔日的热气腾腾!

听闻这座大型特钢厂废旧厂房即将精心打造,布局创意产业、文化演艺、创客空间等文化产业博览园,让特钢重生,留驻永恒的钢铁记忆。

每当天气晴好时,这里总有美丽姑娘、文艺青年出现,各色厂房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取景,时光如水,唯有记忆永恒!

我们重庆文保志愿者们在这曾经热火朝天、钢花飞溅的废弃厂房里合影留恋;追忆曾经火红的年代,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很多年前,隧道并不像如今这般沉寂,火车的轰鸣、人们的欢声笑语,是久久萦绕在洞中的旋律。这里曾经是重庆特殊钢厂专用的货运铁路轨道,铁轨几年前已经被拆除,只留下了这隧道和满地的碎石。我们文保志愿者建议利用原来特钢厂的隧道、铁轨路基重新开起一条从川外到特钢厂旧址的观光绿皮慢火车,串联起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磁器口等景区,把歌乐山下的巴渝文化、红色文化、抗战陪都文化、军工文化等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世人知道这片红色的热土!

青岛来自李沧钢厂附近重庆中路一带小区小户型每平方多少元?

我就住在这附近房价差不多6000左右经济不宽裕的话我建议买周边村子的里的小产权房或者是拆迁的回迁房

云南有多少大型钢铁厂呢?

厂家名称厂家代码----钢筋表面代码1首钢HPR235S标识牌2邯钢HPR235HRB335HG2HG标识牌钢筋标记3唐钢HRB335HPR2352T钢标筋记标识牌4津轧二轧三HRB335HRB335HPR2352T22T3钢筋标记钢筋标记标识牌5承钢HRB3352钢筋标记6鞍钢HRB335HPR2352A钢筋标记标识牌7宣钢HRB335HPR2352X钢筋标记标识牌8凌钢HRB3352LL钢筋标记天津波特2B天津海龙HL天津集团崇科轧钢厂2TK包钢2-B大邱庄2TF保定亚新2HY轧二2T2河北青钢2SC轧三2T3宣钢2X凌钢2LL青岛玉丰QG邯钢HGHD沈阳亚新AY承钢2唐山银丰2BT通化TH霸洲2BS唐钢2T北台2BT安阳AY河北霸洲DS顺风2FX天津天丰XX山东莱芜LWG(F)银半YF山东肥城2TGJ(ZJGF)辽宁本溪BT青县轧一SGS(顺商)CG成都钢铁厂山西长治钢厂CW四川威远钢厂SE水城钢铁公司YX重庆渝西钢铁公司YT重庆亚通钢铁厂YD杨氏钢铁集团YG宜宾市钢厂HL重庆永川合利SJ重庆永川顺金轧钢厂HS重庆永川宏顺轧钢厂HG渝西钢铁公司红果轧钢厂HG永川红光铸锻有限公司HGK渝西钢铁冶金建材总厂LF重庆永川渝西钢铁隆丰ZW珞璜轧钢厂FJ河南丰南第九轧钢厂GT河南济源国太轧钢厂GT贵阳特殊钢有限公司2SF(重钢)重庆冶金轧钢厂2H2(重钢)重庆冶金轧材制品厂2H6(重钢)重庆冶金轧材加工厂2H8(重钢)重庆异型轧钢厂CJ(重钢)重庆长江钢厂SG沙钢首钢水钢WG武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EG鄂钢BG璧山钢铁厂恒龙钢铁有限公司DG达州钢铁公司DSG达州钢铁厂HYG达州宏宇钢厂DDG达州七里沟钢厂MC达州闽川钢厂WH达州文华钢厂HY达州宏宇钢厂FD达州福达钢厂DLS达州市拉丝厂XG达州肖公庙钢厂ZK开县自力钢厂TG天兴钢厂ZJ新兴铸管厂ZC忠县钢材加工厂CLZ重庆劳武钢铁公司XG八一钢厂DJW重庆福联轧钢厂WM重庆闽航轧钢厂ZG四川开江仁市钢厂DSH四川德胜钢铁有限公司KG昆明钢铁集团第一轧钢厂WX武钢集团襄樊钢铁长材有限公司YL陕西龙门安徽长江钢铁YD远达钢铁厂湖南涟源钢铁公司TDF唐山钢铁集团金恒企业发展公司XG湘潭钢铁厂KF云南、玉溪、仙福钢铁公司YKG玉溪昆钢GG四川广汉市钢铁厂PG鹏城钢材公司万州龙腾JG酒泉钢铁集团LX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WE武汉钢铁(集团)公司DSCX(四川)德胜SGG水城HY山西宏阳酒泉BC湖南省冷水江钢铁总厂CSC崇州三江钢铁厂YL陕西玉龙YX渝西钢铁集团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