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会晤还有多远(近年来,中美首脑多次会晤,就反恐、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来自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2023-11-21 09:43:03 59 0

近年来,中美首脑多次会晤,就反恐、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来自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B

把中美关系的大厦建设得更牢、更高、更美——记习近平主席赴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本文来源:新华社

4月6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初次谋面,坦诚相见,两国元首达成重要共识,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

友谊之旅增进互信

海湖庄园,东临碧波无垠的大西洋,西连水鸟飞旋的沃思湖,蓝天澄净,棕榈摇曳。6日下午5时许,习近平主席的车队驶入海湖庄园。18名礼兵列队致敬。主楼门前,中美两国国旗分列两侧。

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走下车来,特朗普总统和夫人梅拉尼娅上前迎接,宾主握手寒暄。

美国新政府就职不到百日,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会晤,在两国关系史上写下重要一笔。国际舆论认为,这一安排表明,中美两个大国正积极寻求建设性合作。

大变动、大调整,当今世界各种不确定性正在增加。中美关系作为世界稳定“压舱石”的作用更加凸显,中美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上升。

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更好发展,中国展现出大国的战略思考和自信气度。

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习近平主席致电祝贺,指出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今年2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第二次通话,强调中美两国发展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双方完全能够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特朗普表示,美中作为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新高度。他盛情邀请习近平主席到海湖庄园举行会晤。

不远万里,应邀而至。特朗普总统将习近平主席夫妇请进主客厅。“习爷爷好!彭奶奶好!”特朗普特意安排自己的外孙和外孙女同中国贵宾见面。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用中文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了《三字经》和唐诗。

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热情鼓掌,夸赞他们中文讲得好,还把一份小礼物——一对熊猫毛绒玩具送给孩子。

中美关系发展史上,元首外交一直扮演着引航指路的角色。领导人建立良好关系举足轻重。

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总统主动邀请习近平主席来海湖庄园,就是希望两人在家庭气氛中尽快熟悉起来。

国际媒体评论说,这是一次“无脚本”的会晤。从一对一会见到大范围会谈,从家庭茶叙到一同散步,从欢迎晚宴到工作午餐……24个小时中,两国元首数次见面,进行深入友好交流,话题无所不包。仅原定半小时的一对一会见就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两位领导人意犹未尽可见一斑。

习近平主席表示,我们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是一次匠心独具的安排,这对于中美关系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将不断巩固发展这样的友好关系,对推动中美关系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造福各国人民,尽到我们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发出年内访华邀请,特朗普愉快接受邀请,期待尽快成行。

“我同习近平主席谈得很好,建立了非凡的友谊。此次会晤取得重要、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了美中关系向前发展。”特朗普说。

未来之问定调定向

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赠送的一幅书法作品意味深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欢迎晚宴上,习近平主席一番话发人深省,为下一步发展中美关系确定基调、指明方向——

“中国有句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带领两国对发展中美关系抱有良好愿望和热情的建设者,把中美关系的大厦一层一层建设好,使之更牢、更高、更美。”

45年前,中美重启交往大门。45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发展。

习近平主席说:“中美关系今后45年如何发展?需要我们深思,也需要两国领导人作出政治决断,拿出历史担当。”

美国媒体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未来之问”迅速作出评价:西方人只考虑眼前一两年,最长不过5年。而中国人的维度是50年、100年、甚至200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平稳中有波折、前进中有迂回。在新起点上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尤需“一层一层建设好”的耐心与担当。

“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习近平主席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哲理。

7日上午,两国元首举行第二场正式会晤。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介绍了中国发展理念,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奉行你输我赢的理念,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

面对新形势,中美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看两国发展——中国,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美国,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特朗普总统正致力于使“美国更加伟大”。中美两国都希望发展,也都需要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看国际大势——乱变交织的世界,面对变革的关键当口。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不确定性侵扰人心。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肩负着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责任。

为深化友好合作而来,为世界人民福祉而来。海湖庄园会晤成果超出预期,向世界表明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正确方向。

合作之路通向未来

清风拂面,草木芬芳。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主楼前草坪上并肩散步,边走边谈,继续着两国友好合作的话题。

此前举行的大范围会谈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从双边关系到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坦诚交流、不避分歧,探寻共识、拓展合作。

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大局,是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既要高瞻远瞩,也需脚踏实地。

习近平主席对特朗普说:我们愿意在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拓展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让两国人民从中美关系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特朗普回应:美中两国作为世界大国责任重大。双方应该就重要问题保持沟通和协调,可以共同办成一些大事。

——为合作,建立更加稳定化的机制安排。

两国元首确认,要充分用好全面经济、外交安全、执法及网络安全、社会和人文等四个新建的对话合作机制,继续加强在经贸、两军、人文等各领域合作。元首会晤期间,全面经济对话、外交安全对话机制率先同步启动。

——为合作,确定重点领域实现早期收获。

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推动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探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中美要做大合作蛋糕,制定重点合作清单,争取多些早期收获。

——为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协调。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美双方要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尽到我们的历史责任。从共同推动有关地区热点问题妥善处理解决,到拓展在防扩散、打击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再到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内的沟通和协调,中美合作展现出深远的世界意义。

海湖庄园会晤,掀开中美关系新的一页。

更多新闻

上千元的进口水龙头更安全?抽样家庭三成水样铅析出超标

倒胃口!这个鸭血加工点肮脏、腥臭、无证……你还敢吃吗?

69元欠款未还10天利息300多!这项信用卡“行业惯例”究竟合法吗?

临终前的敬礼感动万千网友3个月后他的女儿得了白血病……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白云飞

©央视新闻

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讨论了中美经贸问题赵引夫妈钱必较市列积并达成了共识,双方来自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

A

至2013年,在友练力过去5年中,中美元首进行了()次会晤。

D

2021年11月16日是哪次会议?

习近平主席于北京时间今天(2021年11月16日)上午8时46分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会谈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举行,下半场视频会谈于11时06分开始,12时24分结束,中美元首此次视频会晤总时长达3.5个小时,远远超过了预定时间。

本次会晤正值中美关系面临相当复杂的局面。自拜登上台以来,双方关系在多个领域、多项事务上存在显著分歧,甚至被外界描述大有“擦枪走火”之可能性。

【单选题】来自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次会晤为中美关系发展规划蓝图,开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两国间的共同利益

二零二一年世界重大事情?

一、国会*乱打破“美式民主”幻象

1月6日,大批支持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示威者强行闯入美国国会大厦,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乱意在以暴力手段阻止美国总统权力的有序过渡,被视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本土暴力极端事件之一。

二、运河堵塞暴露世界经济脆弱

3月23日,一艘货轮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堵塞航道,一度阻断约12%的全球贸易流通。

三、世界多国再掀太空探索热潮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中国太空探索征程又一重要步伐。此前,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于2月抵达目的地,3位“访客”掀起火星探索新热潮。天和核心舱于4月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开启,6月和10月分别迎来两批航天员在轨驻留。

四、美军撤阿标志失败留下灾难

8月30日,美军全部撤离阿富汗,美国发动的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失败告终。

五、中国元首外交唱响多边主义

10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

六、俄西方矛盾重重关系再恶化

11月1日起,俄罗斯暂停俄常驻北约代表团工作,以回应北约驱逐俄外交官。由于美国长期抱守冷战思维,联合盟友不断向俄施压,今年以来俄与美欧在乌克兰、网络安全、所谓“干预美国选举”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几度相互驱逐外交官。

七、格拉斯哥气变大会达成协议

11月13日,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协议,开启国际社会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新征程。

八、中美元首举行首次视频会晤

11月16日,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首次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九、“后默克尔时代”德欧面临考验

12月8日,朔尔茨当选新一任德国**,与其前任、执政16年的默克尔正式交接,德国及欧盟进入“后默克尔时代”。

十、疫苗接种助力全球阻击疫情

1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已接种超过86亿剂新冠疫苗。大规模疫苗接种助力全球阻击疫情,但“免疫鸿沟”亟待消除。

会晤的重要性?

会晤的主要意义,更多的是在于做出善意姿态、制定长远战略和明确历史方向,而不在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上.

在之前的布什总统在其任期内,中美关系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状态,使得中美在八年中没有较大的合作。奥巴马上台后,一反前任美国总统作为,亲华明显。这样做既可缓和中美八年来的关系,促进两国发展,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为将来中美的合作做出铺垫。奥巴马此行,加深中美友谊,即可帮助中国更快发展,也可帮助美国度过金融危机,事实明智之举,希望能帮助你奥巴马的这次访华,对中美关系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处理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中美最高领导人会晤,勾画中美合作前景,备受世人瞩目。而且,中美两国正向建立功能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向上发展,双方就重大国际和全球性问题加强协调与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时政新闻眼|改变世界的150分钟:“中美关系一定要搞好,也一定会搞好”

当地时间12月1日,全世界都在关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场会议和一次会晤。下午14点15分,首次在南美洲举行的G20峰会闭幕,峰会如期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晚上17点30分,中美两国元首在相距一年之后再次会晤,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并规划下一阶段中美关系。会晤结束后,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中外记者会透露,“这次会晤十分成功,达成了重要共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

1中美元首再会晤

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的这次会晤,离不开一个月前的一次通话。

△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就是在这里会晤。(资料图)

从相约到相见,正好是一个月的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篇《国际锐评》文章这样写道:当G20峰会举行时,北半球已迎接寒冷的初冬,但地处南半球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却正拥抱阳春暖暖的清风。大自然用如此精细的安排告诉人们,转机总是无处不在。

会晤之前,尽管不时有不和谐音,但中方的立场始终是明确的。

△1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愿在严肃、平等、诚信基础上,通过谈判磋商解决经贸问题。同时,我们也会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通话当天,习近平说,“中美双方也有通过协调合作解决经贸难题的成功先例。两国经济团队要加强接触,就双方关切问题开展磋商,推动中美经贸问题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11月1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历史告诉我们,如果走上对抗的道路,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的赢家。国与国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通过协商解决不了的问题”。

△11月17日,习近平就是在这个会场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就在会晤的前一天,习主席在G20峰会讨论“公平和可持续未来”议题时说,“我相信,只要大家发扬伙伴精神,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既坚守立场,又敞开大门,中国自有主张,也自有节奏。12月1日晚上,这场举世瞩目的会晤终于开始了。

△会晤所在地——布宜诺斯艾利斯柏悦酒店。(资料图)

△会晤开始前记者们在等候。(央视记者李铮拍摄)

当地时间12月1日晚17时30分,两国元首共进晚餐,举行会晤。先来听听习主席的开场白。

△这是央广记者刘会民、侯艳、张筱璇录制的独家音频。

习近平说,很高兴同总统先生会晤。自上次见面以来,世界形势又出现了不少新变化。中美作为两个大国,都有重要影响,在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方面共同肩负着重要责任,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我愿利用今晚的机会,同总统先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并规划好下一阶段中美关系。

△记者和工作人员在门外等候。(央广记者刘会民拍摄)

△众多记者关注中美元首会晤。(央视记者史伟拍摄)

两国元首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远远超出了预定的时间。这次会晤达成了重要共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

两国元首同意,中美关系一定要搞好,也一定会搞好。双方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两国元首将通过访问、会晤、通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交往,共同引领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双方将适时再次进行互访。

△这是会晤酒店的中庭。(央广记者刘会民拍摄)

中美双方就经贸问题进行的讨论十分积极,富有建设性。双方已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双方就如何妥善解决存在的分歧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方案。中方愿意根据国内市场和人民的需要扩大进口,包括从美国购买适销对路的商品,逐步缓解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同意相互开放市场,在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使美方的合理关切得到逐步解决。双方工作团队将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原则共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加紧磋商,尽早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

双方还同意采取积极行动加强执法、禁毒合作,包括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

△结束会晤后,习主席车队返回下榻酒店。(央视记者邓睿拍摄)

2习近平:坚持开放、包容、规则导向

再来说说习主席出席峰会的事儿。

继当地时间11月30日中午出席G20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之后,当天下午和12月1日上午,习近平继续出席峰会。《时政新闻眼》注意到,习主席在会上主要就贸易问题和气候变化两个议题发出了中国声音。

△习近平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

在讨论贸易问题时,习近平指出,G20各成员应该坚持开放、包容、规则导向。十多天前,习近平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就强调世界经济发展要坚持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导向。

△12月1日的峰会沿续昨天的会场,依然由阿根廷总统马克里主持。(来自于G20官网)

12月1日当天,习近平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贸易问题也是会晤时的重要议题之一。马克龙表示,法方坚定主张多边主义,愿同中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默克尔表示,德方赞赏中方致力于多边合作。这也验证了习主席前一天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站在多边主义一边。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时政新闻眼》注意到,此前一天,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非正式会晤并发表新闻公报,也重申全力支持以世贸组织为代表、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为改进世贸组织而开展工作。

3一件“时间窗口仅剩几年”的大事习近平亲自推动

习近平在峰会上重点谈到的另一个议题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气候变化。

△G20峰会期间,位于南半球的阿根廷正是阳春时节,街道上到处可见蓝花楹,这是刚刚飘落的花瓣。(央视记者毕英汉拍摄)

三年前,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亲自推动谈判进程,《巴黎协定》最终获得通过。他当时就指出,《巴黎协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个月即将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卡托维兹大会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阿根廷有着4725公里的绵长海岸线。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在12月1日的记者会上也专门谈到气候变化的议题:“我们同意,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履行承诺”。(来自于G20官网)

△美丽的阿根廷。(来自于G20官网)

此前一天,中国、法国、联合国共同举行有关活动,鉴于实现可持续生态文明转型的时间窗口仅剩几年,远不足一代人时间,与会者希望这次G20峰会能为卡托维兹大会的成功提供政治推动力。

习近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谈气候变化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见到习近平时说,中国在落实《巴黎协定》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表示,法方愿同中方推动国际社会共同遵守和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12月1日下午峰会结束时全场鼓掌。

当地时间下午14点15分,峰会闭幕。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

△当天阿根廷总统马克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各国记者参加马克里总统的新闻发布会。

12月2日,习近平将开始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对阿根廷的第二次国事访问。习主席也将与马克里总统举行两年多来的第五次会晤。这次访问会有什么样的安排,收获什么样的成果?从中阿到中拉,习近平会谈到哪些话题?请和《时政新闻眼》一起关注吧。

习近平这趟出访,三个场景意味深远

19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东南亚之行。

过去6天,他分别出席了二十国集团(G20)巴厘岛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曼谷会议并对泰国进行了访问,期间还高密度会见了近20位国际政要。

作为中共二十大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习近平此次东南亚之行,几个被国际舆论聚焦的场景,意味深远。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记者:鞠鹏李学仁燕雁

场景一:

8秒钟的握手

习近平此访首站是印尼巴厘岛。11月14日下午5点36分,专机落地巴厘岛仅两个多小时后,习近平的第一场重要活动就引来全球瞩目——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

8秒钟,习近平与拜登微笑握手的时长成了不少国际媒体的头条标题。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双方所营造的友善会晤气氛催生了乐观情绪,两国股市在会晤后都不约而同出现涨势。

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元首会晤的高关注度不必多言,更何况由这8秒钟握手开始的中美元首三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信息量很大。

“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一切打压和遏制只会激发中国人民的意志和热情”“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对中美关系症结与红线的论述,成为此后多日全球舆论热议的焦点。

“中美元首会晤是本次习主席出访中,最受外界关注的行程之一,会谈内容让外界看到,中美关系至少在短期内有了可以预期的确定性。”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中新网分析。

专家分析,鉴于当前中美关系复杂程度,世界不会期待双方关系会因为一次元首会晤而一夜转圜,但是,两国元首可以坐下来聊三个多小时,这已向外界表明,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当地时间11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泰国曼谷会见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

场景二:

人来人往的中国代表团驻地

中美元首握手的那8秒钟,还拉开了过去6天中国高密度的“面对面外交”。

从巴厘岛到曼谷,习近平除了出席两场国际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还密集会见了近20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其中既有日韩等中国近邻,也有距离中国遥远的阿根廷、智利。

同一个会议桌,人来人往的国际政要。无论是在巴厘岛还是在曼谷,中国代表团驻地都成了国际媒体扎堆“把守”的地点。有海外媒体评论称,西方政客口中的“围堵中国”,变成了国际政要“堵”在中国代表团门口接踵与中国领导人见面。对比之间,世界与中国的关系已不言而喻。

从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会谈的内容观察,中国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中国主张,也换来了各方积极回应:“反对阵营对抗”“维护自由贸易体制”“一个强大、友好的中国,将为地区和世界带来积极影响”……

“习主席的这次东南亚之行,凸显了中国着眼全球建立朋友圈、伙伴网的大外交布局。”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丁纯对中新网表示。

如专家所言,一个月前,“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表述出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可以说,全球伙伴关系、全方位外交布局已然是当前中国外交的鲜明特征。

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举行会谈。这是习近平和佐科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新华社发(视频截图)

场景三:

驶入“快车道”的雅万高铁

“开始!”随着习近平和印尼总统佐科下达指令,11月16日晚,雅万高铁综合检测车缓缓驶出德卡鲁尔车站。

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项目。当全球媒体聚焦东南亚之际,中国和印尼选择在此时展示雅万高铁建设成果,是在彰显两国互利共赢的交往经验,亦是在启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新冠疫情、地缘冲突、逆全球化抬头而导致的多重危机,过去一周,国际政要时隔三年再聚首的G20巴厘岛峰会和APEC曼谷会议,被全球寄予较高期待。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从巴厘岛到曼谷,习近平在多个多边场合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寻求最大公约数……这些破题世界之难的论述,形象通俗却内涵深刻。

“可以看到,摒弃零和思维,呼吁命运与共的中国方案,在这两场国际会议上都获得各方广泛认可和积极回应。”丁纯说,对于当前复苏乏力、通胀高企、能源粮食危机交织的全球经济来说,这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