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偿债比怎么计算(怎样计算收入还贷比?)

2023-11-23 09:39:00 59 0

怎样计算收入还贷比?

收入还贷比(Debt-to-Income Ratio,简称DTI)的计算公式为:

DTI = (债务每月偿还金额总和)/(每月总收入) * 100%

首先,将债务每月偿还金额总和计算出来,包括所有贷款和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以及其他固定负债的每月偿还金额。

然后,计算每月总收入,包括所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例如工资、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

最后,将债务每月偿还金额总和除以每月总收入,再乘以100%,即可得到收入还贷比。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每月偿还的债务总额为5000元,每月总收入为10000元,则他的收入还贷比为(5000 / 10000)* 100% = 50%。这意味着他的债务偿还占总收入的50%。

收入还贷比是评估个人财务健康和债务风险的指标,常用于银行和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审核。一般来说,较低的收入还贷比表示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较强,更容易获得贷款。

偿债能力比率怎么计算?

以财务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而不应靠变卖长期资产,所以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既可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也可以用于支付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如果过高,则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适没有定律,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这使得其流动性也各不相同;另外,这还与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帐款和存货等项目各自所占的比例有关,因为它们的变现能力不同。为此,可以用速动比率(剔除了存货和待摊费用)和现金比率(剔除了存货、应收款、预付帐款和待摊费用)辅助进行分析。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比较安全,过高有效率低之嫌,过低则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于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特点的不同,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负债比率又称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所以财务杠杆越高,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这并不是说财务杠杆越低越好,因为一定的负债表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股东的资金,帮助股东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经营,所以财务杠杆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金。一般来说,象ABC公司这样的财务杠杆水平比较合适。利息收入倍数考察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否足以支付当年的利息费用,它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房贷额度收入偿债比怎么计另只名热压算?

客户银行账户现金流量长期在收入偿债比之下是指:客户的偿债能力比较小。偿债率是指:(1)当年的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出口创汇收入额之比,它是分析、衡量外债规模和一个国家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2)国际上一般认为,一般国家的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0%,发展中国家为25%,危险线为30%。当偿债率超过25%时,说明该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过重,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3)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中国的偿债率应以15%为安全线。现金流量是:(1)现代理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2)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偿债基金系数计算公式

偿债基金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键塌偿债基金系数=1÷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稿念圆偿债基金系数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偿债基金是由一个经济实体通过留出一段时间内的收入,并用以资助未来集资费用或偿还长期债务的基金。公司偿债基金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按固定金额高早或已发债券的一定比例提取;二是按税后利润或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建立偿债基金的目的在于加强国家的财政后备,实现财政负担的均衡,避免偿债高峰期内出现财政偿债的风险。

偿债收入比怎么算?

偿债收入比=(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偿债收入比,简单的说,就是借款人的月收入与月债务支出之比,或者是借款家庭的月收入与月债务支出之比。

资金回笼率怎样计算?

资金回笼率是说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吧,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期初应收账款 期末应收账款)/2]

周转天数=360/周转率

偿还能力植记充战多胞立如何计算?

最大偿还能力还款公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运营期某年最大能力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最大偿还能力)=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额)-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所得税(-维持运营投资)第二种:运营期某年最大能力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最大偿还能力)=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利息+折旧+摊销造价案例最大偿还能力还款计算包含利息,最大偿还能力是计算还本付息的能力,三种还款方式,等额本息,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和最大能力还款法三种方式。即需要归还本金,也需要加上利息。并且需要能分别计算出利息和本金分别多少。第一种:运营期某年最大能力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最大偿还能力)=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额)-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所得税(-维持运营投资)第二种:运营期某年最大能力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最大偿还能力)=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利息+折旧+摊销以上两种计算结果与应还的本息和对比,如大于应还本息和则无需短期借款,小于则需要短期借款此公式如果扣除利息项后,即: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折旧+摊销可判定为归还本金的能力,用此项与应还本金对比,如大于应还本金则无需短期借款,此方法常用于计算产品单价。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也就是净利润,扣除所得税后利润=(营业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1-25%)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两个公式原理相同可以互相推导。简化推导过程,不考虑补贴收入,不考虑维持运营投资,推导过程如森配下:推磨信导方法一公式一:最大偿还能力=营业收入瞎春轮-经营成本-增值税附加-所得税公式二:最大偿还能力=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利息+折旧+摊销=(营业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1-25%)+利息+折旧+摊销=(营业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利息+折旧+摊销-0.25(营业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增值税附加)+利息+折旧+摊销-0.25(营业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增值税附加-所得税推导方法二公式一:最大偿还能力=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增值税附加-所得税公式二:最大偿还能力=可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利息+折旧+摊销=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营业收入-总成本-增值税附加)+利息+折旧+摊销-所得税=(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增值税附加)+利息+折旧+摊销-所得税=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增值税附加-所得税

财务分析的30个基本指标和计算公式,值得收藏

财务人必备财务分析基本指标及计算公式,记得收藏转发哟!

1

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2

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3

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4

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

发展能力分析

1.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2.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3.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4.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来源:高顿财税学院

偿债能力比率怎么计算?

以财务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而不应靠变卖长期资产,所以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有证券)/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既可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也可以用于支付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如果过高,则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适没有定律,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这使得其流动性也各不相同;另外,这还与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帐款和存货等项目各自所占的比例有关,因为它们的变现能力不同。为此,可以用速动比率(剔除了存货和待摊费用)和现金比率(剔除了存货、应收款、预付帐款和待摊费用)辅助进行分析。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比较全,过高有效率低之嫌,过低则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于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特点的不同,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负债比率又称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所以财务杠杆越高,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这并不是说财务杠杆越低越好,因为一定的负债表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股东的资金,帮助股东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经营,所以财务杠杆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金。一般来说,象ABC公司这样的财务杠杆水平比较合适。  利息收入倍数考察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否足以支付当年的利息费用,它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个人收入偿债比计算公式?

(每年还款额/每年年度收入)*100%=债务偿还比率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