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谁说了算(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谁说了算)

2023-11-24 08:51:16 59 0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谁说了算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经济情况决定的。通常从长期角度看,在一个国家的快速增长阶段,该国货币币值会有较大幅度的升值。这是因为国家经济总量的增强意味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行为活跃。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人民币升来自值谁说了算

人民币的升值与否,是由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市场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它不是由某个部门说了算的,也不是说国家就能决定人民币的升值与否,最终它升值与否,都是国家的各个部门配合起来实行宏观调控得到的结果.货币的汇率最主要的根据是每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其次还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存储利率,等等。当然国家要根据这些状况进行调节的,但不能乱调,乱调完了会导致经济混乱的。比如通货膨胀。在二战的时候国民d把汇率调的很高,结果导致大规模的通货膨胀,老百姓去买一袋大米都得骑自行车抗一大包的人民币才够用!国民d就不段的印钱,结果却是恶性循环。什么都要根据事物发展规律走,不能任意妄为。

汇率是怎么确定的,由谁确定的?

汇率不是谁确定的,是实在存在的一个东西。两个岛,互相分隔,永不见面。A岛发行货币,1块钱买1个鸡蛋。B岛也发行货币,1块钱买2个鸡蛋。有一天,科技突然发达了,可以通船了,然后他们互相知道了对方的存在,然后就去贸易啊(换东西嘛,总有土特产的)。但发现各自有各自的货币,不通用啊,怎么办?然后发现两个岛上都产鸡蛋,就以鸡蛋为标准。发现这个汇率确定为2:1最合适,谁也不吃亏。至于汇率为什么会变呢,因为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情况啊。你想嘛,如果A岛的人想歪招,拼命印不值钱的钞票,然后去买B岛辛辛苦苦生产的鸡蛋,B岛不就吃大亏了?所以啊,汇率是浮动的。如果A岛乱印钞票,这个汇率可能就会变成10:1,或者100:1,或者更高。这样,才可以保证公平啊。够通俗了吧?看明白了给分哦。

1美元换多少人民币到底谁说了算?

导语

在上一期小M的文章《曾经2元多人民币就能换1美元你知道吗》,小M带大家回顾了人民币汇率的历史,于是乎小M的留言群就炸了锅,“原来手里的人民币还有这么值钱的时候”。那么问题来了,这人民币汇率到底是怎么定的,1美元究竟是换6块钱还是7块钱又是谁说了算?这个其实回到了汇率是怎么形成的,影响汇率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下面就让小M为你一一解答吧。

1、预测汇率变动有多难?

顾名思义,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比率、比价。台湾原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费景汉教授曾说:“使美国男青年发疯的有三件事:一是去参军,二是失恋,三是预测汇率。”由此可见汇率的变动有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理论成果有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凯恩斯的利率平价学说。通俗讲,该理论认为汇率远期差价由两国利差决定,资金会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这样资金流入国的货币就会升值,反之,资金流出国的货币就会贬值。

例如1989年至1990年底,日本银行将利率由3.75%提高到6%,德国中央银行将利率由7%提高到10.5%,而同期美国的利率水平则较低,这是90年代初美元对日元和马克汇价疲软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为何2015年末的美联储加息能成为近期人民币贬值趋势的一大原因了。

2、汇率的根本因素还是经济

通常从长期角度看,在一个国家的快速增长阶段,该国货币币值会有较大幅度的升值。这是因为国家经济总量的增强意味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行为活跃。随着该国在周边地区以至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对外经济交往更趋频繁,对整个国际产品市场、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和吸引力也逐步增大。其货币的使用范围和需求数量也随之扩大,于是导致了币值的上升。而如果一国经济长期处于困难、萧条时期,汇率变动则相反。

举个例子吧,二战后,日本、德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与汇率变动趋势的关系就直观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看出日元和德国马克随日德经济的复苏而升值。

3、汇率波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来自国际收支波动

我们知道,汇率是一国货币的价格。而价格一般是由供求直接决定的。因此短期汇率变动的基本走势,也经常是由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即该国货币的供求直接决定。举例来说,当A国收入大于支出时,即顺差的时候,大量的外汇进入A国,会导致别国对A国的货币的需求上升,所以A国货币会出现供不应求,然后汇率上升;反之,当A国发生逆差时,则A国的货币需求下降,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则汇率就会下降。

还是举例说明,1994年5月日本贸易顺差为651.4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顺差43.9亿美元;同年第一季度美国贸易赤字达到320亿美元,4月份贸易赤字又上升了22%。由此发生了外汇市场一连串波动,美元狂跌不止,1994年6月21日,美元兑日元跌穿100日元大关,创战后新低。

4、通胀不一定意味着汇率贬值

我们都知道,通胀率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该国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该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但是若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同时,外国的通货膨胀率更高,即国内通胀小于国外通胀,则该国货币的汇率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趋于上升。

5、小心遇上政治黑天鹅

除了上面的诸多经济因素以外,政治因素如国内外的中大政治事件或政策变化也会引发外汇市场的剧烈变化。历史上1991年苏联8.19事件发生后,便立刻出现一片恐慌性地买美元风。

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在短短几分钟内从1英镑兑1.6633美元狂跌至1.6130美元。到第三天,8.19事件宣告失败,外汇市场立刻抛出美元,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从1.6363美元猛涨到1.6915美元。汇率如此频繁的大跌大涨可见政治事件的威力。

6、心理预期的力量不可小觑

当市场上的人们预测某种货币即将贬值时,就会大量抛售该货币,或以该种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反之,当预期某种货币即将升值时,人们又会大量买进该货币或该货币资产,由此导致的货币供求失衡,会加剧汇率的波动。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游资的增长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不仅使得心理预期的效用更加显露,也为心理预期发挥它的强大效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比如90年代以来发生的数次金融危机,就少不了国际游资的兴风作浪的缘故。

所以货币汇率,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那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是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教科书上的那些,例如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本币贬值有可能加剧外资外流,造成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紧张,本币升值又有可能造成国际热钱流入,造成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等等,小M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对本国人民的切身影响,如物价、就业、房价等。

7、贬值或带来物价上涨

传统理论分析,货币贬值会导致消费品物价上涨,资产泡沫破灭。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体水平上升。从进口来看,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容易引发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从出口来看,贬值会刺激出口,短期内加剧国内市场供求矛盾,甚至引起出口商品国内价格的高涨,由此也会影响其他相关产品的物价上涨。

不过物价上涨的前提是,需求弹性比较高。在实践中,贬值不一定真能达到理论分析的理想结果。因为货币贬值还要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和收入机制作用,有可能导致同类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循环上升,并最终抵消它所可能带来的全部好处。例如,在进口物价上升的同时,生活费用会上涨,从而导致工资收入者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而更高的名义工资又会推动货币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的上升。如此循环不已,最终使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可能带来的好处。

8、货币贬值,就业也增加?

货币贬值对就业的影响就需要分行业看待。一般认为,货币贬值后,由于进口减少,使国内销售市场的竞争减小,国产货物的销量增加,就业岗位会增加;而由于出口增加,出口企业利润会增加,也会导致就业机会增加。不过这类现象常出现在出口主导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为贬值意味着出口销量的增加,成本的降低。

同理,货币升值的话,出口主导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纺织服装、港口机械、化学原料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困难。刚进入21世纪的中国还是出口导向性的产业结构,因此就业对汇率的敏感性也较强,在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迅速升值,当时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因汇率上升了2%,影响了12万人的就业。

9、买房也要看汇率?

汇率与房价的关系,也有一个理论的预期:当预期货币升值时,资本流入增加,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而在货币贬值预期时,资本流出加快,房地产价格下降。2004年-2014年的新加坡就是典型的例子。2004年-2012年,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速连创新高,汇率亦处于升值预期通道,这期间新加坡政府组屋的价格出现上涨;而在2013年-2014年,新加坡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汇率贬值预期上升,直接导致房价的下跌,房价的同比增速由正也逐渐转为负值。

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郭磊分析,在多数案例的多数时段,升值对应房价上涨,贬值对应房价下跌,但也有不少案例,贬值只带来房价增速的下行,而并未撼动房价的升势。如2008-2009的韩国,有效汇率贬值只带来房价增速下行,对房价本身的升势并未有撼动。郭磊称,房价是人口、城市化、货币政策、汇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单维度,确实是一种比较坚韧的价格,难以轻易撼动。如果汇率是一次性快速调整,即使幅度较大,对房价影响也较小;带来房价下跌的往往是长期趋势性贬值。

【MM互助站】您希望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您可以直接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也可以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davidzhong@tencent.com,期待您的分享。

来源:腾讯财经

关注财经大事件、大人物、大趋势

中国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财经媒体!

腾讯财经|帮你发现聪明钱!

多档精品原创栏目:

棱镜|抉择|MissMoney|智图派|资本论

新朋友点击本文标题下方“腾讯财经”一键关注

货币汇率是谁定的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汇率形成机制是指外汇市场交易中汇率升降同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它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本币贬值(升值)→外汇汇率上升(下降)→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平衡。汇率形成机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实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体现着该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经济实力,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汇率机制的选择同经济发展模式一样,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有效合理的汇率机制。从短期看,一种汇率机制的行之有效,不仅要适应本国贸易和金融市场的需要,还要注重保护本...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汇率形成机制是指外汇市场交易中汇率升降同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它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本币贬值(升值)→外汇汇率上升(下降)→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平衡。汇率形成机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实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体现着该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经济实力,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汇率机制的选择同经济发展模式一样,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有效合理的汇率机制。从短期看,一种汇率机制的行之有效,不仅要适应本国贸易和金融市场的需要,还要注重保护本国货币少受冲击,并对汇率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不断完善;从长期看,汇率机制要随国际经济金融的变化和国内经济金融条件的转变而调整,一成不变的僵化机制是难以适应的,也是不可能的。

【青云讲堂】为什么说人民币汇率不会大起大落?他说透了

编者按

  近日,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他认为,在我国宏观经济大盘、国际收支大盘、外汇储备大盘总体稳固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不会大起大落。青云小编为您全文转载近日出版的证券日报刊发的署名为“阎岳”的文章,以供参考。

免责声明:

1、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及相关宣传资料等,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3、本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合同要约,一切以**相关部门批准的法律法规文件为准,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人民币对美元的的汇率为什么由中国说了算而不用经过美国?

这个不是谁说了算的,你想要兑多少就兑多少的,这个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历程。用贬值带来贸易的增长,用贬值带来飞跃试的进步发展。

汇率,谁说了算?

全球化时代,几乎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都要受到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的影响。

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叫汇率。比如,1美元可以兑换7元人民币,就是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关系。

如果1美元兑7元人民币,变成了1美元兑7.2元人民币,那就是人民币贬值了,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便宜了。

如果1美元兑7元人民币,变成了1美元兑6.8元人民币,那就是人民币升值了,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变贵了。

普罗百姓,喜欢人民币升值,还是喜欢人民币贬值呢?升值,还是贬值,谁说了算呢?

汇率,作为一种比价关系,核心是“比”。

★比的是货币的数量

物以稀为贵。1美元兑7元人民币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美元变少了,人民币相对多了,美元就会升值,人民币就会贬值,就可能变成1美元兑7.2元人民币。

2022年3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6次加息,就是6次回笼货币的过程,就是美元数量减少的过程。

美元数量少了,我国货币数量增加比较快(前9个月增加24.37万亿元),美元就升值了,人民币就贬值了。

如果未来某个时期,美元数量增加快了,人民币数量稳定或增加慢了,美元就贬值了,人民币就升值了。

★比的是对货币的信心

货币之所以能够通行世界,就是人们普遍接受它,就是人们对它的信心。

人们选择持有哪种货币,就是对哪种货币投出了信任票,对哪种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种货币就会升值。反之,就会贬值。

俄乌炮声一响,人们立刻想到,要选择避险资产。全世界很多人选择美元作为避险资产,把他们的本币资产换算成美元。

对美元的需求快速增加,美元就升值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做,人民币就被动贬值了。

1997年,金融大鳄索罗斯做空泰铢,很多拥有泰铢资产的人,就把泰铢资产换成美元,泰铢就贬值了。

对货币的信心,直接表现为跨境资金的流动。国际资金汹涌而来,本币就会升值;国际资金澎湃而去,本币就会贬值。

所以,对货币信心的背后,是一场货币的人民战争,是人民在用货币投票。

★比的是对货币的掌控力

汇率,作为一种比价关系,比的是货币数量,比的是货币信心,更比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对货币的掌控力。

猪肉价格飞涨时,政府可以投放储备肉压一压猪肉价格。这反映了政府对价格的掌控力。

如果某种货币贬值比较快,这个国家可抛出一些外汇,买本国货币,就可缓解一下本币贬值趋势。如果本币升值比较快,中央银行可用本币去买外币,缓解本币升值态势。

打仗的家底,就是外汇储备。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外汇储备多,对汇率掌控力就大。

但如果本国货币增长太快,一有风吹草动,本币换算成外币想跑出去,再多的外汇储备,也不够用。

比如,安培经济学实施以来的日本货币量快速增加,尽管日本有1.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受美国加息和俄乌冲突的影响,还是从1美元兑100日元左右,贬值到1美元兑150美元左右。日本中央银行用外汇储备美元去买日元,也似乎阻止不了这一态势。

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就耗空了其外汇储备,只能看着泰铢贬值。

由此可见,汇率是一面镜子,一个国家的真实图景就在其中。

贬值太快不行,升值太快也不行。所以,很多国家《中央银行法》规定,央行的首要职责是货币稳定:既要对内稳定,又要对外稳定。

人民币汇率是如何定的?

这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简单点说也可以,人民币汇率是从国际收支状况、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财政收支、利率、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与突发事件等十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定下来的...

为什么会有汇率这个东西?

因为国际货币没有统一,你拿一万元人民币去换一万元韩元,你愿意吗?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