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属于什么行业(饮料行业,分析一下业绩目标实现情况)

2023-11-26 11:26:07 59 0

饮料行业,分析一下业绩目标实现情况

又到一季度业绩报告季,随着乳业老大伊利业绩公布,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主要巨头纷纷公布了一季度的业绩表。本文从乳品行业、啤酒行业、饮料行业、食品行业等五大细分行业进行整理。相信2016过完4个月后的业绩能够反映2016年的行业基本走向...  又到一季度业绩报告季,乳业老大伊利业绩继续亮眼。  4月29日晚间,伊利股份(***.SH)发布2016年一季报业绩,业绩继续实现双增长。  一季度伊利营业收入总收入153.26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长18.85%。光明乳业:营收微降净利大涨  4月29日,光明乳业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光明乳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94亿元,同比下滑1.59%;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2.55%。皇氏乳业:营收净利双增长  4月29日,皇氏集团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皇氏集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63.4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37.61%。三元乳业:净利润翻就克强够传白见1.3倍  4月27日,三元股份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三元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9%;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3万元,同比增长134.21%。科迪乳业:净利增长15%  4月27日,科迪乳业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科迪乳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15.10%。二、啤酒行业  喜力啤酒一季度业绩超分析师预期  得益于中国新年和复活节假期,在亚洲、拉美和欧洲市场的助推下,啤酒销量有机增长7%。难能可贵的是所有区域均取得正增长,可谓是开门红。  这一成绩还超出了之前分析师的预期。据彭博社报道,此前19位分析师预测公司的销量增长数为2.4%。  其中,亚太市场销量增长31%,有机增长23%。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的啤酒销量呈双位数增长,特别是虎牌啤酒在越南的增势喜人。中国的农历新年也帮助中国市场取得销量增长。  喜力品牌也在高端细分市场继续发力,增长4.8%。除了非洲中东及东欧地区之外,喜力品牌在高端市场均保持中位数增长。  喜力啤酒表示,即便新兴市场在2016年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公司预计今年仍会保持较为强劲的销售和利润。  珠江啤酒一季度净利润1084万元,增长48%  2016年第一季度,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670,671.53元,同比减少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35,349.02元,同比增长47.74%。  雪花啤酒一季度销量增0.38%,净溢利增459.49%  2016年第一季度,华润啤酒销量265.9万千升,同比增长0.38%,去年同期为264.9万千升;营业额6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7%;净溢利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9.49%。  华润啤酒表示,截至2016年3月31止三个月的财务表现较2015年同期有显著改善,要原因是于淡季中档或以上啤酒销量增长带来营业额上升,及原材料成本降低。另外,销售及分销费用于期内亦有所下降。  重庆啤酒一季度净利润2521万元,增长14%  2016年第一季度,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025,421.18元,同比增长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10,707.68元,同比增长14.11%。  燕京啤酒一季度销量115.72万千升  2016年第一季度,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763万元,实现净利润4,717万元;  2016年第一季度,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啤酒销量115.72万千升,燕京主品牌销量80万千升,“1+3”品牌销量102万千升。三、饮料行业  百事营收下滑3%  不久前,百事公司(Pepsico)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盈利9.31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12.2亿美元。营收下降3%至118.6亿美元,主因在北美和拉丁美洲的桂格食品的疲软销售抵消了北美饮料和菲多利的销售额。  具体来看,百事旗下菲多利(Frito-lay)北美业务净营收为34.18亿美元,同比增长3%;桂格(Quaker)北美业务净营收为6.17亿美元,同比下滑3%;拉美业务净营收为10.42亿美元,同比下滑26%;北美饮料业务净营收为43.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欧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业务净营收为13.59亿美元,同比下滑9%;亚洲、中东和北非业务净营收为10.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  另外,百事还在第一季度财报中提到2016年公司将实现4%的有机增长。  可口可乐呈现少幅增长  可口可乐公司(TheCoca-ColaCompany)第一季度净营收102.82亿美元,同比去年的107.11亿美元下滑4%,有机增长2%;净利润14.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66亿美元下滑5%;毛利为62.13亿美元,同比下降6%。总体上看,全球销量增长2%,即饮软饮料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其中,汽水饮料销量平稳;不含气软饮料取得7%的增长;果汁和果汁饮料销量略有下滑。  而在亚太地区,汽水饮料中,可口可乐品牌增长了3%,芬达增长了2%,雪碧则出现了中间个位数的下滑。可口可乐旗下非酒精不含气饮料的市场份额继续增长,其中,包装水取得两位数增长,即饮咖啡增长了8%,果汁和果汁饮料销量出现两位数下滑。中国市场整体销量下滑2%。  另外,可口可乐还提到在中国市场的一些新动作,包括今年3月收购粗粮王,进军植物蛋白饮品,以及将怡泉+C推广到高价值渠道。  承德露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月28日,承德露露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露露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69%;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5.91%。  食品行业  亿滋国际营收毛利双降  北京时间4月27日,亿滋国际公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亿滋国际一季度实现营收实现营收64.55亿美元,同比下滑16.8%;其中亚太地区营收11.27亿美元,同比下滑2.3%;毛利25.35亿美元,同比下滑13.8%。  好时中国市场下滑10%  北京时间4月26日,美国糖果巨头好时公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好时一季度实现营收从去年同期的19.4亿美元降至18.3亿美元,盈利从去年同期2.43亿美元降至2.39亿美元,其中中国巧克力市场下滑了10%。  达能营收53亿欧元  北京时间4月19日,达能集团公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今年一季度,达能销售额同比增长3.5%,达到53.06亿欧元(约390亿人民币),其中销量增加了0.8%,销售价格提升带来了2.7%的增长。  雀巢营收有机增长3.9%  4月29日,海天味业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海天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25亿元,同比增长7.24%;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0.38%。  双汇净利润超10亿  4月29日,双汇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双汇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4亿元,同比增长28.2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4亿元,同比增长16.65%。  加加营收增长10%  4月29日,加加食品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加加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0.6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3.7%。  梅林净利润增长109%  4月29日,上海梅林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上海梅林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74亿元,同比增长27.1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09.25%。  好想你净利润下滑接近一半  4月28日,好想你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好想你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8.5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下滑48.53%。  黑牛营收同比下滑58.11%  4月28日,黑牛食品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黑牛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2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8.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然较去年增长了24.51%,但是仍然亏损1398万元。  恒顺利润下滑超过75%4月28日,恒顺醋业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恒顺醋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7.9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滑75.08%。  洽洽利润增加38.5%  4月27日,洽洽食品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洽洽食品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13.02%;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38.29%。  桃李面包营收利润双双飘红  4月27日,桃李面包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桃李面包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31.34%;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72万元,同比增长44.42%。  桃李面包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从15年分区域增长情况可知,公司渗透率较高的大本营市场东北增速最低也有15%,发展较快的华东、西南、华北、西北市场增速高达54.8%、30.5%、26%、25.5%。  西王一季度营收6.3亿  4月27日,西王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西王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99%;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10.05%。  三全利润持续下滑  4月26日,三全食品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三全食品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6亿元,同比增长5.19%;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3万元,同比下滑28.2%。同时,预计今年上半年将盈利6158万-8005万元,同比增长0.00%至30.00%。  龙大营收利润双双大增  4月23日,龙大肉食发布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龙大肉食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38.54%;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67.61%。  其他酒类  茅台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91%  4月20日晚间,茅台披露一季报。据公告显示,公司2016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01%;基本每股收益3.89元。  茅台2015年实现收入326.6亿元,同比增长3.44%,预计2016年营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约4%。这意味着茅台在一季度实现了接近全年1/3的营业目标。与此同时,茅台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后决定,由于发展需要,拟在原经营范围上增加“酒店经营管理、宿、餐饮、娱乐、洗浴及停车场管理服务”,并拟对《公司章程》第十三条进行修改,《公司章程》其他条款保持不变。此外,公司根据发展需要及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审议决定对茅台国际大酒店项目增加投资约1.28亿元。  百润股份一季度亏损6千万  4月28日,百润股份披露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百润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下滑73.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7万元,同比下滑120.18%。同时,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亏损5000万~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以预调鸡尾酒“Rio(锐澳)”为主营业务的百润股份自2015年起,公司的净利润便进入下降通道,2015年四个季度分别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2.98亿元、0.88亿元和-2亿元。  五粮液一季度净利增三成  4月28日晚间,五粮液披露了2016年一季报。公告显示,五粮液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26亿元,同比增长3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3亿元,同比增长31.91%,基本每股收益0.765元。对此,五粮液方面表示,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由于酒类产品销量增加所致,而净利润增长则主要由于利润总额增加。  此外,财报指出,五粮液2016年一季度预收款项为68.26亿元,同比增长242.36%,主要系酒类产品经销商预付款增加所致;而期末存货为89.3亿元,较期初存货的87亿元增长了2亿多元。   相关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合肥的食品饮料行业有那几大品牌

本土品牌少的可怜,不过洽洽食品算是比较争气的。合肥经开区还有一个类似于王老吉的饮料品牌,叫“板蓝花”,但是对其发展抱有隐忧。其他我知道的都是合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康师傅等在合肥有生产基地,像芬达、雪碧、可口可乐、旺旺等都有生产。

洽洽群级十积对型划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招聘食品工程师,年薪8万以上,福利待遇好,公司规模大而且很正规,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也不错。建议去做。

洽洽食品的市值是怎么甩三只松鼠100多亿的?

作者|金禾

成立近20年的洽洽食品(002557.SZ)正在焕发新活力。

2月25日晚间,洽洽食品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89亿元,同比增长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0亿元,同比增长30.89%。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69.83亿元,同比增长25.02%。

近年来,洽洽食品业绩增速呈现稳步增长,除了主营瓜子与坚果外,前不久,洽洽食品将产品还切入益生菌领域。

而反观另一零食巨头——三只松鼠,从2020年中旬到现在,其股价接近腰斩。截止2月26日收盘,三只松鼠的股票收盘价38.18元,总市值只有153亿,而洽洽食品目前的总市值为289亿,两者相差126亿,相当于一个盐津铺子的市值(121亿)。

那么,是什么致使两家差距如此之大呢?

01

风水轮流转的零食巨头

洽洽食品成立于2001年,公司以传统坚果炒货类、焙烤类等休闲食品的生产销售为主营,同时兼具自主研发及规模生产能力,目前已成为国内坚果炒货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于2011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11年,洽洽在A股上市,2012年,陈先保退居二线,侄女陈冬梅接手管理。当时瓜子业务增长缓慢,陈冬梅尝试多元化,涉及果冻、牛肉酱、喀吱脆等多个领域,但一直不温不火。多元化让洽洽错过了电商红利,这时候,三只松鼠等其他零食公司正准备攻城略地。

后来,陈先保选择回归,在砍掉了杂七杂八的副业后,重新聚焦瓜子主业,推出了新品“蓝袋”瓜子。2017年,正逢上坚果消费的风口,洽洽食品推出了小黄袋每日坚果,主打“掌握关键保鲜技术”。如今,每日坚果已经成为洽洽瓜子之后的又一大“超级单品”。

2020年以来,洽洽食品的股价已经累计涨幅超过一倍。截止2月26日收盘,该公司股票收盘价56.67元。

 

而三只松鼠的发展轨迹似乎与洽洽瓜子“背道而驰”。

2019年7月,三只松鼠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挂牌,上市之后的三只松鼠就迎来了高光时刻:接连而来是十几个涨停,市值最高时甚至接近400亿。2019年,三只松鼠的营收已经达到101.73亿元,率先跨过了零食行业的百亿门槛。

然而近两年,“一鼓作气”的三只松鼠却“再而衰,三而竭”,总市值迅速缩水并最终回到153亿。洽洽则稳定地走出了大白马的趋势,不急不慢地超越了当时风头无限的三只松鼠。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由于目前三只松鼠还未公布2020年的业绩快报,所以暂且从两家的三季报进行比较:2020年前三个季度,三只松鼠的营业收入为72亿元,洽洽食品的营业收入为36.51亿元,为什么营收是洽洽食品两倍的三只松鼠,反而市值还比洽洽少了100多亿呢?

02

零食大战胜负已定?

那么,在零食市场上,两家的表现都如何呢?

而三只松鼠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成绩,主要在一开始就搭上了互联网电商迅速发展的便车,吃到了行业红利。而洽洽一直主做传统零售,营收虽然较低但相对稳健。

但从净利润上看,三只松鼠的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只有2.18亿元,而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则达到4.55亿元。从赚钱能力上看,洽洽食品完胜三只松鼠。

究其原因,或许是三只松鼠对电商渠道太过依赖,随着其平台服务费节节攀升,销售费用也随之增加,利润自然会被摊薄。

另外,从净利润增速上看,2017年至今,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基本能稳定在30%以上,而三只松鼠是一年比一年惨,公司增收不增利,净利润马上就要连续两年负增长。

从资产负债率上看,洽洽食品的负债率也远远低于三只松鼠。前者仅为26.91%,后者则达到46.69%,远高于业内的平均水平。

可以说,从财务数据上看,三只松鼠已经开始掉队了。

03

两者差距从何而来?

洽洽的线下销售收入贡献约为90%,而三只松鼠线上的收入占比超过90%。一个是线下渠道销售的代表,一个是线上渠道销售的代表,它们好像是两个对立面。

但从线下发展到线上容易,反之却很难。

从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可以看出,其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互联网红利的逐步消失的情况下,企业获客效率在下降,为了维持业绩公司不得不在广告宣传上增大投入。另外,电商的发展红利不可能一直存在,三只松鼠的线上扩张也会出现瓶颈。

而洽洽线下销售的方式虽然扩张得慢,但是非常稳健。洽洽的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各大商超,覆盖面极广,这样的销售方式不需要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因此利润也会相对较高。

目前来看,洽洽发力线上相对容易,只要铺开渠道,搞好营销,对其来说并不是困难事。但对于三只松鼠来说,由于线上跟线下的用户人群、销售、铺货等管理经验不同,从线上转到线下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果。

根据2020年三季报,三只松鼠当下所有线下门店的销售收入只占总营收的8.89%,但门店管理费却较往年增加了47.17%。

其实,拉开洽洽与三只松鼠差距的根本原因或许在于,前者对于上游的把控是后者远不能达到的。

在生产方式上,三只松鼠选择的是代工模式,而洽洽食品则选择了自主生产。

我们都知道,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性更强的发展,最好把整条产业链都攥在手里。从早期开始,洽洽的模式就是自产自销,下的是一步长远的大棋。

而三只松鼠选择以“轻资产”实现广度的覆盖。靠"贴牌代工模式"促使营收快速增长,但在该模式下,产品的利润就要被供应商拿走一部分。

从两家公司去年上半年毛利率看,洽洽食品的毛利率为32.3%,三只松鼠毛利率只有25.74%,两者相差了将近7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无法保障食品安全,这为三只松鼠的发展带来隐患。

代替投保人签合同!太寿险六安公司吃罚单

在合肥生活一个月要拿多少钱才能养活自己?

三只松鼠只剩“一只半”,章燎原如何突围?

中信银行安庆分行一副行长被警告

洽洽食品是国产吗?

不是,是一家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焙烤类休闲食品的民营企业。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洽洽香瓜子、洽洽喀吱脆、洽洽小而香、洽洽怪U味 、撞果仁、焦糖山核桃蓝袋系列瓜。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9日,控股股东是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陈先保,总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由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洽洽食品和三只松鼠,到底谁才是炒货江湖的“一哥”?

三只松鼠,才是炒货江湖的“一哥”。目前,葵花籽是洽洽的主要食品,贡献了大部分利润。如果你只看坚果生意,洽洽食品不是三只松鼠的对手。2019年上半年,洽洽食品坚果的毛利率为21.26%,同期三种松鼠坚果的毛利率为32.57%。考虑到坚果食品的促销计划,预计未来的成本率将会提高。但双方在坚果业务上洽洽稍逊一筹。

恰恰瓜子上面的味道是什么

恰恰瓜子上面的味道有三种:绿茶味、原味和奶香味。  【基本介绍】  洽洽香瓜子是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煮葵花籽。它开创了香瓜子的煮制工艺,实现了香瓜子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流程。洽洽是一个香瓜子品牌,但就我所看到的其在终端上的突出表现并不是一般休闲食品所能做到的。在家乐福、华联超市以及好又多等各类大卖场都发现了与易初莲花货架同样的洽洽产品展示效果。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型连锁超市和便利店,杂货店乃至高速公路旁边加油站里的便利超市,洽洽也无一不是那么彰显的齐整陈列。中国有这么一家仅仅靠卖香瓜子就能在几年内卖出一个年销售额达到10个亿的休闲食品品牌来的优秀企业!后来关注了一下炒货行业,才知道,洽洽通过几年时间的默默耕耘,目前已经成为炒货行业的第一品牌。  【科学配方】  “洽洽”香瓜子所具有的独特的口感和香味,主要在于用料精良,配方独特。来自于内蒙古草原和海外原料基地的优质葵花籽原料和长白山纯天然香料,经过“洽洽”精心独特的配方,造就了“洽洽”香瓜子特有的口味,从此众口不再难调,“洽洽瓜子口口香”随之家喻户晓。  【非炒乃为煮】  “洽洽”香瓜子突破传统炒货之工艺,创造徽派炒货之精品。改炒为煮,将葵花子与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中草*,通过特殊调后,经“煮”这一特别的工艺,就有了现在百吃不厌的“洽洽香瓜子”。“煮”瓜子是“洽洽”香瓜子独特生产工艺的突出代表。这期间还包括二轮筛选、精选、手工选等多道工序,力求每一粒的颗粒饱满与品质优良。“洽洽香瓜子,百煮口口香”,一个“百”字形象而又多层面地说明了“洽洽”煮瓜子的特点:时间之长,百道工艺之精细。这“百煮”正是“洽洽香瓜子“独特”的又一关键所在,其入味、内含、香酥、不脏手、不上火的特点都在这一环节完成。

洽洽有哪些产品?

  公司经营范围是:坚果炒货类食品生产和销售;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收购(除粮、油);肉制品生产和销售;油炸食品生产和销售;蜜饯食品生产和销售;焙烤类食品生产和销售;膨化食品生产和销售;海藻类食品生产和销售;酱腌菜类食品生产和销售;糖果类、果冻类、豆制品类食品销售(批发)(涉及许可证的凭许可证经营)。  公司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599号。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业从事坚果炒货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种类齐全,品质优良,目前主要产品有葵花子类、西瓜子类、豆类、南瓜子类、花生类等传统炒货产品和以开心果、核桃、杏仁等为代表的高档坚果产品。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快捷的服务、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科学的管理已成长为坚果炒货行业的龙头企业。"洽洽"品牌深得广大消费者认可,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已经成为国内坚果炒货领域的第一品牌。  2002年,"洽洽"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2008年,洽洽品牌连续位居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坚果炒货食品十大著名品牌"之首。 公司作为坚果炒货行业的领军企业,综合实力强,规模优势明显,是行业内唯一一家销售规模超过十亿元的大型企业。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公司行业:快速消费品公司主页:http://www.qiaqiafood.com所在地区:合肥公司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307号邮政编码:230601

洽洽食品2017年三季报解读

有很多保守型的投资者比较青睐于弱周期行业的公司进行投资,一般来说,食品、饮料、医*公司属于若周期行业的公司,其经营不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些公司还具有卓越的品牌,产品能够根据市场提价,能跑赢CPI,也是长牛股的温床。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此类型的公司属于平庸型、甚至劣质型的,其长期投资回报非常一般。

在分析洽洽食品的财报之前,首先给出结论:洽洽食品一家平庸型的食品公司,其长线投资回报并不出色,业绩增长曲线不够优异,并非聪明投资者的首先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2017年三季报,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资产负债表

预付账款1.52亿元,同比增加6.08倍,公司解释为购买原材料所致,增加原材料的库存储备,实属正常;存货4.26亿元,同比下滑60%,说明公司销售良好,存货大幅度下降,这与之前的预付账款增加基本吻合。

短期借款6.5亿元,同比增加80%,公司解释是银行贷款所致。目前公司账上有2.7亿元货币资金,另外还有10几亿元的银行理财,不明白公司增加短期借款的目的在哪里。公司完全可以不用从银行贷款的,自有资金足以维持公司运转。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

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总额大概2.75亿元,而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大概2.97亿元,后者与前者基本齐平,说明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地位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当然这只是单独三季报的结果,本期预付账款增加数量较多,理论上讲,公司还是具有产业链优势的。

当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9.19%,有息负债比较多,但财务还是比较健康稳健的。

2.利润表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9亿元,同比略有下滑0.88%,但单独三季度营业收入9.09亿元,同比增加3.82%,总体来说,营业收入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前三季度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13.15%,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25.29%。

营业收入基本齐平,但是公司的净利润却在不断下滑,到时是为什么呢?仔细看看公司的毛利率,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还是30%左右,很明显,净利润下滑很可能是由于三项费用或者营业外收入造成的。

下面来看看前三季度三项费用的基本情况。财务费用增加了1300万,管理费用增加了3600万,营业外收入减少了3000万。财务费用的增加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是不是上市公司存在利益输送?给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输送资金利益?管理费用增加11%,但是营业收入并没有增加,说明公司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3.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3.33%,主要是预付采购原料款增加所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94亿元,远远大于公司的净利润,说明公司的利润是比较真实的。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9.57亿元,主要是本期理财投资增加所致;这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主要还是说明公司的现金多,资金充裕,为什么不提高分红比例,回馈股东呢?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0.15亿元,主要是本期增加借款及上年同期偿还借款所致。一家不缺钱的公司,却在增加借款,说不通?是为什么兼并重组吗?

小结:

洽洽食品多年来经营其实都是在原地踏步的,营业收入增加缓慢,营业利润增速也是很缓慢的,上市公司的ROE多年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一点都不出色,属于非常平庸的一类。但是公司的现金却是非常充足的,公司的分红比例也比较高,经常到达50%左右,即使如此,公司账上的现金还是偏多的,而多余的现金都在买理财,这浪费了资金效率,不如加大分红,回馈股东,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ROE。近期公司大量增加借款,这有点说不通了,个人觉得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推荐阅读: 涪陵榨菜2017年三季报简析

私人定制:《每月一股》有偿投研服务公告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