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是国企吗(海天有外资控股吗?)

2023-11-26 11:28:25 59 0

海天有外资控股吗?

没有。

是国有企业,1988年即跻身国有大型企业行列,1994年,海天成功转制,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并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酱油产销、出口企业。

至2005年10月28日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盛大落成,海天已卓然而成全球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宏大规模自1990年代始,海天酱油已连续多年保持酱油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纪录,并且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2005年10月28日,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盛大落成,全部建成投产后调味品年产量将超过200万吨,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酿造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标志着中国调味业向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海来自天酱油是国企董事长所持股份归个人吗?可以买卖吗?

归个人,股份可以买卖。国企变私企,经过15年惊心动魄的改制,一家100%国有企业彻底变成一家100%民营企判历业。从1995年到2010年,庞康用了15年时间,成为海掘亩搜天的实际控制人及最大赢家。2014年,海天味业上市,58岁的庞康个人财富迅速膨胀,当年以199亿元的身耐睁家,跻身于顶级富豪。

海天酱油有佩洛西股份吗?

没有

海天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1955年由佛山25家美味悠远的古酱园谋略合并重组而成,海天味业不属于国企。

海天味业公司全称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国内较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源于清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市值碾压万科,让万科郁亮都服气的海天味业真值5000亿吗?

编者按

如果不想错过每天晚上“看财经官微”的精彩财经内容,请记得点击上方蓝字“A股透视镜”,然后再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再次谢谢您的关注!

崂山矿泉水是国企吗

不是,它旗下还有很多,比如像崂山矿泉水和崂山白花蛇草水,还有风味水什么的。

让万科都服气的海天味业,真值5000亿吗?

2019年9月2日,有着“调味品中的茅台”之称的海天味业总市值超越3000亿元,达到3078.96亿元。同日万科市值2926.12亿元,首次被海天超过。

面对股东“如何看待继茅台市值超过万科后,海天味业市值也赶超万科?”这一问题时,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直言:“我是服气的!”

一年过去了,截止10月9日收盘,万科A市值3364.5亿元,而海天达到5285亿,再次拉开了差距。

其实除了万科,被海天“打倒在地”的还有中国石化、长江电力这些我们曾经称为巨无霸的国企、央企,海天味业的市值在所有A股中已经排在第11位了。

但是,海天真的值这么高市值吗?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止:2020.10.9

一、海天上涨的逻辑

首先,调味品行业是非常好的赛道。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和容量在2005-2019年由379亿元上升至1282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调味品行业空间可突破2000亿元。而我国酱油行业市场规模2013年仅为400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提升至900亿元。

而海天味业是全国最大的调味品龙头,其中主打的酱油、调味酱和耗油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产品,分别占比约60%、15%和15%。据平安证券研报,当前海天味业的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比第二名厨邦(7%)和并列第三名的李锦记、欣和(各6%)加起来份额(21%)还多,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第二,海天味业的盈利能力非常好。巴菲特说过,如果只能用一个指标来选股,那他只看ROE,即净资产收益率。一般来说,如果能将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多年保持在在15%以上,就是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而海天味业而2014年上市至今,ROE均高于30%,算上上市之前的5年也没有低过25%。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止:2020.10.9

从成长性来讲,海天味业过去10年以来每年都保持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增速没有低于10%,营业收入由2011年的60.91亿增长至2019年的197.97亿,今年预计能达到227亿。

扣非净利润方面,海天味业除了2016年“只增长”13.47%之外,其余年份均超过20%,净利润由2011年的9.53亿增长至2019年的50.84亿元。

净利润增长率超过营业收入增长率,说明企业管理非常到位,通过提高毛利率或者降低费用率提高了净利率。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止:2020.10.9

从财务报表等各种数据来看,海天味业无愧于“调味品中的茅台”美称,业绩表现堪称优秀。更难得的是海天味业业绩的稳定性,在疫情冲击、上市公司业绩一片哀鸿的2020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15.95亿元,同比增加14%,实现归母净利润32.53亿元,同比增加18%。

二、好公司未必是好股票

但是,回到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很多好公司的股票经常不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估值太高了,上市公司要通过很多牛的努力才能消化估值的影响。

比如说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都是被历史证明过的好公司,其年度利润分别从2007年的152亿、155亿增长到2017年的701亿、1000亿,但2007年股价见到历史高点之后,徘徊了整整十年,直到2017年6月才股价才创出新高

再比如美国的“漂亮50”,在1974年破灭后,前后经历了7、8年的调整期,整个70年代收益远远不如大盘。

海天等一系列消费股的估值,连很多卖方分析都看不下去了。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明确表态,“不为创纪录的消费股再唱赞歌”,直言消费板块估值过高,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下降。

海天虽然是一个好公司,但是它最新的PE是90倍,而2015年牛市高点时也就40倍左右。也就是说海天味业现在的估值比上轮牛市高点还高了1倍多。

有投资公司研究员表示:“海天味业半年报增长18%,虽然好于一季度,但是依然无法支撑其过高的估值。一般消费行业,按照PEG>2倍属于高估计算,假设今年盈利增速25%,合理估值不宜超过50倍,对应2020股价就是100元。”

当然比估值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调味品行业竞争已经很激烈。

过去,海天味业通过密集的经销商布局保持增速。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一级经销商数量净增长627家,达到6433家。目前,海天味业实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00%覆盖,而且同一城市往往不止一家经销商,很多地方的经销商甚至已经布局到县镇级,经销商之间竞争厉害、串货严重,经销商压力大、不赚钱。

早在10年之前,比亚迪也曾经采用类似的“人海战术、店海战术”实现销量快速上升,疾风骤雨式的密集地增加网点,为提升汽车销量做出了不少贡献,也为其实现飞跃式发展奠定了基础,股价一度上涨近10倍。

但是由于经销商长期不赚钱,随后发生了经销商大面积退网事件,导致比亚迪业绩停滞不前,股价又跌了超过80%。谁敢保证海天不会重蹈覆辙呢?

此外,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众多新兴调味品品牌不断崛起。网红李子柒天猫旗舰店2019年在售21款产品总销售额高达7100万,其中一款定价39.9的两瓶装辣椒酱平均一个月就能售出两万多单。虽然这点业绩在海天味业面前还不值一提,但是作为巨头,想要在红海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对兴起的新事物最好保持一份警惕。

本文仅为博主投资过程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损失自负。

博主不荐股、不拉群、不做付费阅读,请粉丝谨防诈骗。

海天味业是中国500强吗?如果同时收到offer,海天跟美的哪个比较好?

我觉得选你自己喜欢的。这三份你最喜欢那份就选那份。只有对自己喜欢的工作做起来才有动力有前途

下一个海天味业,可能就是这家公司!

前阵子我跟大家聊到了酱油第一股海天味业,不得不感叹酱油确实是一个好赛道。然而调味品这个大家族里还有一支未来潜力足以匹敌酱油的细分赛道,这便是食醋。

但是众所周知的是目前的A股,只有一家以食醋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恒顺醋业。

按道理物以稀为贵,恒顺醋业也跟海天味业一样历史悠久,市值跟海天味业比起来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那么恒顺醋业究竟能否成为下一个海天味业?

由于篇幅过长,将其细分为二,此篇主要探究恒顺醋业的发展问题。

一、曾经盲目的多元化,拖累企业发展

恒顺醋业在上市之初曾走过多元化的产业布*,作为一家消费领域的企业,公司不是在擅长的方向寻求拓展机会,而是进入房地产、光电、建筑、汽车贸易等与大消费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

可以看出公司的野心很大,但是这种跨行业的多元化,历史无数次向我们验证多半是以失败而告终。

恒顺醋业也不例外,盲目的多元化不但没有为公司的业绩增长锦上添花,反而成为了公司多年来业绩毫无起色的罪魁祸首,同时也让恒顺醋业错过了调味品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而对标酱油行业的海天味业,就要脚踏实地务实得多。多年来一直都是在酱油行业精耕细作,就算后来的业务拓展也是在调味品行业尝试,当然取得的成效也是肉眼可见的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12年起,恒顺醋业选择逐渐剥离这些拖累公司发展的行业,重新聚焦调味品主业,公司的业绩也得到了质的改善。

2012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1.47亿元增长至18.32亿元,复合增速6.9%。

2012年-2019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从-0.37亿元增长至2.54亿元,复合增速31.9%。

二、区域口味差异导致目前尚无法形成全国性的品牌

食醋的酿造工艺起源较早,但当前尚未形成全国化的消费习惯及全国性的品牌。

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饮食风味多样化,地区间口味差异与地方醋企工艺相互形成了天然的地域壁垒。

强势的地方醋企培育了当地的消费市场,并获得较为稳固的市占率。因此食醋行业不同于酱油,地域属性极强。

目前食醋的竞争格*呈现出区域集中,整体分散的特征。

这一点我们从恒顺醋业的营收区域占比也能得到佐证。公司多年以来都是以华东作为主要的营收来源。

华东地区作为恒顺醋业的大本营,常年贡献高达5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剩下的华中华南市场基本稳定在15%左右的营收占比,而口味差异较大的西部与华北区域则常年无法彻底打开市场。

而对标海天味业,截止2020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在中国北部、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6.1%、21.8%、20.6%、18.8%和12.7%。

显然海天味业的实现了全国化的布*,酱油的口味包容性看起来确实好过食醋。

三、典型的国企:机制落后,改革路上尚在阵痛中

恒顺醋业从公司体质上来看,是典型的地方国企。而作为传统的国企,难以避免的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

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在行业内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身为民企的海天味业在成本费用管控能力上就显得优秀的多。

从管理费用的构成来看,公司的折旧摊销费用在总管理费用中占比较高,是海天的近两倍;同时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占管理费用的比重达到一半,亦远高于海天味业的占比。

其次在营销方面,营销机制过于僵化,销售人员的薪资较低,激励较差。因此在工作成效上远远低于行业内激励充分的海天味业。

2017年-2019年恒顺销售人员人均创收分别为268/280/295万元/人,而海天同期达到了808/830/979万元/人的高水平。

恒顺醋业于2019年年底完成了管理层的更换工作,正所谓一代领导人一代领导策略,新进的领导班子更加年轻化,相关工作履历也更加丰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路上的阵痛当然也在所难免。

四、渠道方面:餐饮渠道拓展不足

食醋行业餐饮渠道占比约40%,对调味品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性较为突出。但是恒顺醋业此前一直关注在商超和农贸市场等零售渠道,餐饮市场一直是其短板。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剧,餐饮渠道必然是调味品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餐饮渠道具有较强的黏性特点,这点在酱油的分析里多次提到。

目前来看食醋行业还是处于成长期,餐饮渠道更加利于公司快速的占领市场。

但是恒顺醋业在餐饮渠道的处境是基本依靠经销商的自然渗透,公司在餐饮渠道的占比仅约为15%。

而对标海天味业,公司餐饮渠道的收入占比以做到了高达60%的程度。

2020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70.86亿元,同比+15.26%,净利润45.71亿元,同比+19.2%;

2020年前三季度,恒顺醋业实现营业收入14.46亿元,同比+7.98%,实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8.85%。

目前来看恒顺醋业显然在营收及净利润上远远落后于海天味业,二者在市值上的差距也不足为奇。

不过事情往往都是具备两面性的,作为百年醋业的恒顺醋业是否能逆袭而上,成为食醋领域的海天味业,我们下篇再见分晓。

好了,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希望大家看完,记得点个“在看”,你的鼓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

海天酱油是国产吗?

海天酱油是国产的。

海天味业不属于国企。根据国家企业信用系统信息得知,海天味业公司全称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国内较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源于清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88年便加入国有大型企业队伍,1994年成功转制,成为一家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改制为国有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番外资股东变动后,2010年11月,海天正式调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2月11日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海天酱油属于什么性质公司?

海天味业是民营企业不属于国企。根据国家企业信用系统信息得知,海天味业公司全称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国内较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源于清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88年便加入国有大型企业队伍,1994年成功转制,成为一家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改制为国有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番外资股东变动后,2010年11月,海天正式调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2月11日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