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哪一年生产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各方签署,并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月5日正式批准,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准备就绪
图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川金丝猴。(陈先林/摄)
我国积极推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磋商谈判进程
去年10月,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办,来自150多个缔约方国家和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共5000余人参会。会议通过《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注入强大政治推动力。经中国政府、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加拿大政府协商,并经COP15主席团决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今年12月7日—19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图为浙江省玉环市,濒危珍稀鸟类白头鹤在漩门湾湿地栖息觅食。(段俊利/摄)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迈出新步伐
“过去一年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迈出了新的步伐。”崔书红表示,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深入实施,颁布了畜牧法、种子法,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更新《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目录》。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北京、广州国家植物园挂牌并向公众开放,开启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序幕。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记者 | 寇江泽
编辑|尚玉
审核 |秦超
我想知道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英文为biodiversity或biological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对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所下的定义是不同的。例如oNorseetal.(1986)认为,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而Wilson等人认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Thediversityoflife")(Wilson&Peter,1988;Wilson,1992)。孙儒泳(2001)认为,生物多样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变异"。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1992)里,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Thevariabilityamonglivingorganismsfromallsourcesincluding:interalia,terrestrial,marineandotheraquaticecosystemandtheecologicalcomplexesofwhichtheyarepart,thisincludesdiversitywithinspecies,betweenspeciesandofecosystem)"。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综合各家的观点,我们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具体参看
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哪年通过又是哪年正式生效?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中国是最早的缔约方之一。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每一缔约国要根据国情,制定并及时更新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1994年6月,经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同意,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确定的七大目标已基本实现,26项优先行动大部分已完成,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组织形式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 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它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制定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 截止2004年2月,该公约的签字国有188个。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2年11月7日批准,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
缔约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1992年6月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常设秘书处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是全球履行该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一切有关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大决定都要经过缔约国大会的通过。
该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它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制定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 截止到2010年10月,该公约的缔约方有193个。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2年11月7日批准,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签署了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公约一开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63062头就提出: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行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确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事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求是,就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维持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群体。目的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许多农作物都是人类对生物千百年筛选、培育的成果。而杂交种可以从其野生近亲中吸取新的基因,以保持和提高它们的优良性能。7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在野生昆虫中寻找和繁育害虫的天敌,以期“以虫治虫”。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被发现可用来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此外,许多野生生物在工业上具有各种新用途,如大戟属不仅是提炼橡胶的原料,而且还可以用来生产人造石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科学价值。我国在拯救濒危野生生物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60多种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国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秘:上个十年里,20多个目标没一个完全实现
澎湃新闻记者刘栋发自加拿大蒙特利尔
当地时间12月6日上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正式召开前,大会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ElizabethMaruma)在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表示,此次大会若想要达成最重要的目标,需要所有国家的政府与相关者合力,每个人都需要参与进来,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在发布会上,COP15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第一阶段会议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以及对第二阶段会议预期的难点和挑战也一一做出了回答。
当天下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议正式开幕前的致辞中表示,由于我们对不受限制和不平等的经济增长有着无限的欲望,人类自身已经成为大规模灭绝的武器,各国政府必须结束“毁灭的狂欢”。
“我们与自然不和谐。事实上,我们在演奏一首完全不同的歌。在世界各地,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在用毁灭的工具进行混乱的演奏。森林砍伐和荒漠化正使得曾经繁荣的生态系统变成荒地。”他说,“我们对待大自然像对待厕所一样。”
“我们的土地、水和空气受到化学品和杀虫剂的污染,并且被塑料堵塞……我们给孩子们的最重要的教训是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当我们自己没有通过这个基本测试时,我们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
他强调说:“除了亿万富翁们的妄想,根本就没有B星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此次大会的正式谈判将于12月7日开始。
无人可置身事外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 (ElizabethMaruma)表示,这次大会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节点。
穆雷玛在回答澎湃新闻关于此次大会最重要的目标——达成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协议》的提问时表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一般每10年会更新一次。在上一轮会议中,各缔约方一共制定了20多个具体的目标,然而没有一个目标得以完全实现。与此同时,全球报告显示整个地球的生态正受到严重的威胁。
“我们想要重申,这是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的一个关键节点,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失去地球这个唯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了。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穆雷玛说。
穆雷玛表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长期愿景是到2050年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为了达到这一远期目标,在2030年前必须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我们需要所有社会层面的努力,所有国家的政府合力而为,相关者都参与进来,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采取行动,我们要开始实施起来,我们可以一直在纸上谈这个框架,但关键是一步步地去落地,现在我们谈的就是落地跟实施的阶段,我们一定要去改变我们人类的行为和自然的关系,这一点非常的重要。”穆雷玛说。
COP15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记者会上也表示,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地球生态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9年的评估,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75%的陆地环境,66%的海洋环境也受到影响,超过85%的湿地已经丧失,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种正遭受灭绝的威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20年的评估显示,全球有41%的两栖类、26%的哺乳类动物和14%的鸟类处于受威胁状态,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
黄润秋表示,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全球减贫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重要的内在联系。他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的福祉,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普遍期待COP15成为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节点。”黄润秋说。
谈判前瞻
即将正式开始的谈判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中国将如何发挥领导力,推动各方弥合分歧,形成合力,促进达成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协议》?
黄润秋表示,在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国将继续发挥领导力,并希望在公约秘书处和东道国加拿大政府的支持下,与各方加强沟通交流,推动框架谈判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尽最大努力推动和协调各方达成最大共识,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现在会议各项议程及筹备工作已准备就绪,参会各方都表现出了推动框架达成的强烈意愿。
“毫无疑问,‘框架’是本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具有历史性和标志性意义。但我们也看到,对于有196个缔约方参与的多边谈判进程,分歧是在所难免的。”黄润秋说道。
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在于:一是在《公约》的三大目标:保护、可持续利用、惠益分享上如何寻求三者的协调,以确保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
二是在资金资源调动方面,为保障“框架”目标实现所需的资金还有较大缺口,资金机制还存在分歧。
三是在遗传资源数码序列信息(DSI)方面,虽然各方围绕DSI获取及其惠益分享的讨论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还存在诸多技术和政策问题需要解决。
此外,在执行情况审查机制、监测和评估框架等方面,各方还存在一些分歧,也还需要开展大量工作。
黄润秋透露,下一阶段,作为主席,除了大会的一般性程序安排以外,还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
一是主办高级别会议,围绕达成“框架”开展部长级沟通协调,谋求高层推动,达成共识。目前已经有来自150多个缔约方的约170位部长级代表和约30位大使,以及约70个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确认参会;二是对于关键议题,还将通过部长级协调会、主席之友等形式,以透明、公正、缔约方驱动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对话磋商;三是确保各利益攸关方的广泛参与,包括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NGOs)、私营部门、青年团体、土著居民,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助力“框架”达成;四是根据谈判进程不断优化调整会议议程安排,以有利于聚焦重点议题、加速谈判进程。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于去年10月在中国昆明开幕,并成功举行第一阶段会议。会议达成《昆明宣言》,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东道国举措。
今年6月,经中国政府、《公约》秘书处、加拿大政府协商,COP15主席团决定第二阶段会议移师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正式会期为12月7日至19日。第二阶段会议将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也将是自2010年“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以来有望通过的第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本期编辑邹姗
生物多样谈再马直里妈性公约是哪一年生效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哪一年生效的如下:《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自1994年起,每两年数千名不同国家的代表齐聚缔约方大会,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2016年12月,中国获得了2020年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办权。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对中国生效。公约适用于香港、澳门特区。概述: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它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制定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
最大限度的保护物种多样是什么意思
搜一下:最大限度的保护物种多样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