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知道哪只基金跌幅大
下跌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股票型基金。下跌最小的毫无疑问是债券型基金。
今年以来那些基金跌幅最大?可以像股票一样交易的。
中小板ETF成为指数基金中当之无愧的跌幅冠军。自打年初以来就跌势连连,中小盘更是灾区中的灾区。其他跌幅较大的开放式基金因为不具备盘中交易,即不是LOF基金。这样的基金有光大中小盘,跌幅超过20%
2020年哪个基金收益高又稳握述扩激另行选字封定
你好,短期来看没有收益又高又稳的基金。就拿科技类基金来说,今年前面涨了很多,不少都翻倍了,但是就在7月份以来,又有不少基金回撤了百分之三四十了。这种基金波动比较大的。要知道短期业绩要好就得激进,而激进后果就是涨的时候它比较快,反过来跌的时候它们的也更快。所以,短期来看根本没有涨得快,跌得慢的产品!
注意你的基金,指数2020年6月的调整快来了!
中证指数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指数大多每年6月、12月调整两次,在6月1日公布了指数成分股调整方案,并且会在6月15日生效。
为了减少跟踪误差,指数基金会提前进行相应的调整,基金的调整可能会带来买入/卖出的增量资金,吸引一些量化、套利投资者关注,而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就不羡慕这种博弈的钱了,还是看看指数的变化对自己的投资有什么影响吧。
上证50、沪深300等规模指数,以市值为导向,买入市值大的、卖出市值小的,短期看起来“低卖高买”成了接盘侠,但长期看却有着优胜劣汰的合理性;
消费50、医*50、科技龙头等行业指数,以市值、营收、盈利能力、研发投入等综合指标选股,从更综合的角度择优录取,但也可能导致过大幅度、无谓的调整。
一、规模指数
1)沪深300
这次沪深300共调入/调出21只股票,占指数的7%。
调入的股票是市值变大的,调出的股票是市值变小了,这显然2020年以来的行情有关。科技股、消费股等是今年的大热门,市值增长快,自然也就更可能挤入Top300,而传统的钢铁、工业股市场不看好,跌跌不休,自然也就更可能被挤出。
从调出的21只股票看,6只来自工业、3只来自原材料,在新经济频频乏力、疫情持续影响的情况下,传统工业公司不怎么好过,钢铁行业也延续了去年从景气周期高点下滑的趋势。
从短期看,买入热门股卖出冷门股,跟逆向投资格格不入,21只调入股的静态PE超过了54倍,而调出股的静态PE只有37倍。沪深300相关的指数基金规模大,大量的增量资金必然还会进一步推高估值,成为“接盘侠”是跑不了的。
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强者恒强、优胜劣汰的逻辑,却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随着市场越来越有效,便宜有便宜道理,21只调出股中就有3只是亏损的,另外估值较高的,也可能是盈利突然下降被动导致的,如果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再便宜也是要调出的。
如果短期估值推得过高,最多可能是有些回撤而已,而且21只股票的调整只占了沪深300的7%,不会兴起什么大波浪,沪深300还是入门投资者的首选。
2)上证50
这次调入/调出5只股票,占上证50的10%。同沪深300一样,科技股也是大赢家。
调入的5只股票,有3只来自科技行业(用友网络、闻泰科技、汇顶科技);而调出的5只股票,全都是传统行业,连稳稳的建设银行都被调出,足以说明市场对银行股的不待见。
二、行业指数
再看看六大行业指数,每个指数的编制规则不同,要注意成分股的调整与指数的投资逻辑是否还匹配,调入/调出成分股的成色如何。
1)中证CS消费50
消费50,是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剔除汽车、传媒)行业的龙头股,从市值、营收规模和ROE、毛利率盈利能力来选股,并优先考虑了子行业的分布。
消费行业比较稳定,高端白酒、白色家电等龙头股会长期占据Top10席位,主要的变化是养殖等周期性比较强的股票,以及其他细分领域的小龙头。
这次共调入/调出12只股票,占指数的24%,相比上次的调整(7只)有所提高。
在调入股中,有宋城演艺、涪陵榨菜、珀莱雅、中炬高新等个人较喜欢的公司,另外的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是养殖业务,由于规模较大,很可能会进入指数的Top10;在调出股中,也没太多中意的个股。
从估值上看,调入股的平均PE为32.23,调出股的平均PE是23.28,这也反映了市场的偏向。
从指数调整看,这次调入的温氏股份、中炬高新是半年前的调出股,而这次调出的华宝股份、立华股份、美克家居则是半年前的调入股,这也是以半年为周期、多指标选股容易看到的。
总的来说,这次的调整对消费50是利好,特别是一些优质消费股的调入,但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这次的调整比例还是大了些,另外养殖行业的周期性以后能否降低也会影响到权重股分布,毕竟温氏和牧原的规模都很大,长期在指数边缘徘徊太折腾。
2)中证医*50
中证医*50,也是从市值、营收、ROE、毛利率四个指标选股,并且划分到7个子行业。
这次共调入/调出9只股票,占指数的18%,调整幅度还可以接受。
医*卫生行业过去1年都涨上了天,对调入、调出股个人也没什么了解,可能要看下通策医疗、东阿阿胶的调出。
总的来说,因为医*行业的特殊性,也可以选择主动型基金,而对医*50来说,只关心调样周转率和ETF的规模做个后备参考就行。
3)中概互联50
中概互联50,这次调出5只股票,调入8只股票。
在调入股中,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有道、金融壹账通都受益于疫情,长远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调出股中,并没有值得留恋的。
总的来说,中概互联指数被Top10垄断,指数的调整影响并不大,但这次一些优质个股的调入,长远还是利好的。
4)科技龙头
科技龙头指数,是从信息技术、电信、生物科技等领域选取规模大、市占率高、成长能力强、研发投入高的50只龙头股,并且经过了稳定性筛选、规模筛选和成长筛选三道门槛。
从规则上看起来很美,但之前特别关注的问题是调样周转率高、强周期消费电子股多、估值极高。
这次指数共调入/调出16只股票,占指数的32%,比上一次14只的调整幅度更大。
显然,具体的个股调整不必多说,指数调整幅度大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像华工科技科技、欧菲光、视源股份三只调出股,正是半年前的调入股;而浪潮信息、中际旭创这两只调入股,正是半年前的调出股。
这种大幅度的调整,跟我们平常的股票投资完全不同,如果不能低买高卖赚到差价或者牛市到来估值进一步提高的话,就是浪费手续费的瞎折腾。
5)中证银行
中证银行,这次调入四只,邮储银行、渝农商行、浙商银行和苏州银行,没有任何调出。邮储银行总市值大,但流通市值小,应该对指数影响不大。
6)保险主题
保险股数量较少,这个指数的调整主要是相关主题股,特别是一些股权、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
这次共调入/调出4只股票,总的来说,指数的核心保险股一直稳定,而相关主题股的调整却是瞎折腾,并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此文只是本人的投资笔记,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何看待2020.7.16基金大跌?
本以为基金经理们是专业的,因此放心把钱交给他们来操作,结果发现涨时小涨,跌时大跌,随波逐流而已,周二周三的时候在下跌,想着以基金经理们的专业能力,会顺势而为,进行清仓调仓操作,应该不会象我们这么傻,结果发现,与我的一样没区别。然后大家不淡定了,得止损啊,因此发生踩踏事件,开始减仓清仓,但这么一来,基金经理得卖股票啊来凑钱啊,于是乎,导致了基金崩溃了。
最差的基金是哪些
银华基金
10天跌10亿,2020年买的基金,还能抢救吗?
酷玩实验室作品
大家在暴跌之下,被迫做了时间的朋友,不少人怀疑:在如今A股市场,难道这么快熊市就已经来了吗?
大家要记住,当你买一只基金或者股票时,首先不是要想它会涨到哪里,而是想这只股票会跌到哪里,跌到什么程度你能承受。
张志伟《曾经资本大佬哪去了:超级庄家吕梁人间蒸发12年》,发布于“证券日报”
凤凰财经,《中国股市20年(1990-2010)》专题
全景财经,《亲历者回忆:为什么“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资本力量·破冰前行》
李鹤鸣,《"中石油套牢全中国"监管滞后与发审弊端值得反思》,发布于中国经济网
股票之家,《惨痛的2007年5·30股灾,俗称“半夜鸡叫”事件》
茅炜基金怎么跌的最多?
茅炜基金跌得多的原因,是因为茅炜投资风格比较激进,所以他历史取得的收益都很高,也得益于股市的上涨,而现在股市低迷,所以他管理的基金下跌风险就大。
2020年我有5支基金翻倍了!
【实践操作篇1】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做基金投资?【精华文章】
【实践操作篇2】我是怎么通过投资理财1年挣100万的?【精华文章】
【实践操作篇3】400万!我用基金投资实现了买彩票的美梦!【精华文章】
我的基金总资产第一次突破500万!
在2020年,我持有的基金里,有5支基金翻倍了。做投资要做有心人。我的基金翻倍时间,我都做了记录、截屏。
第一支翻倍基金:银华中小盘,翻倍时间6月12日
第二支翻倍基金:融通创业板,翻倍时间7月7日
第三支翻倍基金:易方达创业板,翻倍时间:7月8日
第四支翻倍基金:华安动态灵活,翻倍时间:7月8日
第五支翻倍基金:易方达中小盘,翻倍时间:12月28日
这5支基金都是我2019年初买入的,买入后大多数没加仓、没赎回。翻倍后还是拿着不动,到年底时又接着涨了不少。易方达中小盘是支好基,它翻倍时间晚,是因为我后面有加仓。
客观的来说,这5支翻倍基金,除易方达中小盘外,其他4支都不是所谓的牛基,一年半时间才翻倍,比不上一年翻倍的基金。但是我挺知足。
翻倍的原因,就是在买入后,能够拿得住。一般来说,基金持有时间越长,利润就越厚,拿在手里就越踏实。安全垫越厚,就越能拿的住、越有信心持有。
很多人,看到基金有点盈利,总是担心又跌回去,老想落袋为安。或者是,想卖出去,等回调时再买入,挣个波段差价。
统计数据证明,想落袋为安或波段操作的,总体上收益是比不上一直持有的。落袋为安的人,落袋后看到上涨反而不安,憋不住就又追高买入了。想波段操作的人,卖出后,跌了还想再跌,涨了还怕再涨,犹豫再三、反复纠结,最终只能吃到一小段利润。
除了这5支翻倍基金外,在2020年底,我持有的基金中,有10支基金涨幅在50—90%左右。今年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大涨,持有的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基金暴涨8.59%,收益一下子就翻倍了。
这支新能源汽车基金是2020年初开始买入,买入后不久就下跌,直到6月底才慢慢爬出坑来,中间我不断加仓,现在成为我持有的资产最多的基金。其他的9支基金,如果今年的市场还过得去,那也都是可能翻倍的。
2021年才刚刚开始,行情如何众说纷纭。我对行情从来是不预判的,既没这能力,也不费这脑子。踏踏实实的拿着手里的基金,基金经理能给我挣多少是多少,我就都兜住了。
不知不觉,市场已经五连阳了,这势头有点猛,有点像7月初的样子。年初基金卖的仍很火爆,应该会吸引更多资金进来。大家不要激动,在车上坐稳了。
欢迎您的关注阅读!号主免费传播基金投资理念,不收费、不打广告、不卖东西,希望您读完后随手转发、点在看,推荐身边朋友进行关注,一起走上基金投资之路!
2020开年大跌,这类基金反而逆势上涨!
图片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年2月3日,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相信许多小伙伴对于量化对冲还不太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揭开量化对冲策略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量化对冲策略?
啥是量化?
“量化”指借助统计方法、数学模型来指导投资。
对冲又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风险提示:本图例前提条件为假设股票组合收益通过量化选股获得比市场更好的收益的情况下,以上仅为量化对冲策略介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也就是为什么量化对冲策略在剧烈波动的市场中,依然会有相对较为平稳的表现。
量化对冲策略有何优势?
总而言之,由于量化对冲产品特殊的“可对冲市场风险”的投资属性,受到了许多稳健型投资者的青睐,选择一款可以长期投资的量化对冲策略基金,就可以更加便利、省心地参与到基金投资中去了。
广发量化对冲即将开放
了解了量化对冲策略的性质和投资优势,在这里小管家也要提醒大家,有一款优秀的量化对冲策略基金——广发对冲套利(基金代码:000992)即将迎来3个月一度的开放期,它不但2019年一马当先,斩获同类第一,且基金经理管理以来每个季度均获得正收益!优秀的团队+稳定的过往业绩,喜欢量化对冲基金的你,千万不要错过哦!
2019年业绩同类第1
注:排名来源于海通证券,最大回撤=max[(Xmax-Xj)/Xmax,(Xmax-Xj+1)/Xmax],Xj为所选区间内所有的累计单位净值,Xmax为区间内最高值,累计单位净值数据取自广发基金(数据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19年12月31日;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以上任职日期为基金经理赵杰的任职日期,基金经理陈甄璞的任职日期为2019年10月17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