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德国马克(马克和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2023-11-28 09:40:42 59 0

马克和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德国马克,现在已经不存在,2002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现在使用的是欧元。

欧元的和人民的汇率如下:1 欧元(EUR) = 7.2248 人民币(CNY)。

另外汇率是不断变化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汇率:

1.在期货外汇行情软件上附带外汇行情走势。

2.各大财经网站也有外汇报价。

3.通过手机自带的外汇查询工具也可查询汇率情况。

4.手机期货行情软件大多也带有主要货币汇率行情。

注意事项:

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使用时请参考自身所需当日当时汇率,在银行柜台和网银上兑换时依据的是当时的实时报价。

200马克是多少人民币?

200马克折算**民币的话,按今天的汇率是714.55元。

发行机构:德中央银行,1990年两德统一后,成为德国中央银行,同时发行统一后的德国马克。

德国马克从60年代起,开始居于硬币地位,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占有一定比重,也是很受欢迎的国际结算货币,因而在外汇交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版德国马克采用十八、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肖像作为正面主要图案。

某日汇率是US$1=RMB¥8.3000/8.3010,US$1=DM2.6070/2.6080,请问德国马克兑人民币的...

在标准货币为同一种货币(美元)时,采用交叉相除法,由此可知:8.3000/2.6080=3.18258.3010/2.6070=3.1841德国马克兑人民币的汇率为DM1=RMB¥3.1825/3.1841

1马克等于几人名币?

1马克折合美元1.5601,1马克折合人民币10.791元.现在德国人几用马克了,改用欧元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货币单位。1948年6月20日德国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并发行联邦德国马克,正式取代1924-1948年通行的帝国马克(Reichs Mark)。两德统一后,1990年7月1日起,通行全国。辅币是芬尼。

德国马克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对比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田村友孝宋晨阳 

A

何为国际货币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随着本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境外市场扩展,在本币职能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从而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中,货币国际化是指某国货币越过该国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  

成为国际货币的前提,是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占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份额较大、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较高、货币价值稳定信誉度较强。这三个条件的满足程度越高,该国货币的流通量就越大,同时便捷性也逐渐提高,结果又会推动其流通量的再扩大。与此同时,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又有利于促进该国货币的国际需求。

B

世界经济、贸易份额和结算货币

☞世界经济、贸易份额

一国货币国际化,必要条件是经济规模以及国际或区域贸易要以该国为中心。只有该国货币在使用时兑换外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才能形成使用该国货币作为交易货币的优势。在一个区域或是世界范围内,不仅贸易量占份额要大,消费和生产的持续动力也要足,这样才能确保因贸易带来的持续性资本转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出现双赤字,德国在这个时期对美出口增加。同时随着欧洲共同体的壮大,德国对域内贸易份额也随之扩大。到80年代后期,德国的贸易规模已经达到和美国互争第一的地步,同时在欧洲共同体中也占据了“老大”的地位。  

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改革开放以后飞速扩大,2009年的出口额就已经超越美国和德国,站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另外,从东亚范围来看,中国在贸易方面占有的份额最大。

表为德国(1989年)和中国(2016年)的国际贸易规模

☞结算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该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多。贸易结算货币规模扩大会使非居民的本国货币持有量上升,资本流通量随之扩大。上世纪80年代,德国出口的对象国总数中,工业大国占八成以上,特别是对欧洲共同体内各国的出口金额,占比超过总额一半以上。尤其是德国在机械、化学制品的出口价格上有着竞争优势,出口量也比较大。进口方面虽然以美元结算为主,但因德国马克的价值稳定,用德国马克结算的比例逐渐升高。  

再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2011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2016年,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的人民币结算量5.23万亿元,占货物进出口额38%。之后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逐年提高,尤其在亚太地区。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央行决定签署第一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截至2016年年末,中国已与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36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截至2017年5月,总金额已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表为国际贸易中本国货币结算占比

C

金融市场的成熟度

☞从固定汇率到变动汇率

国际金融范畴中,独立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自由的资本流动不能同时实现,被称为“不可能三角”。根据这个理论,采用了固定汇率,同时确保了自由的资本流动,那就会牺牲独立的货币政策;相反,如果确保了独立的货币政策,那就会牺牲自由的资本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对一国货币能否称为国际货币有着重大意义。因而,一国货币采用变动汇率制度,虽然会面对货币贬值等诸多风险,但对于能否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货币至关重要。

表为汇率制度改革的沿革

不管德国还是中国,向变动汇率制度转变是缓慢进行的。区别在于德国的转变相对较快,而中国更注重汇率的稳定,并且优先完成了货币政策的独立,虽然变动汇率制的转变略晚,但一个稳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更为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增长很快,对外贸易迅速扩大。随着贸易顺差的增长,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也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德国马克不断升值,加速了投机资金的流入。当时美国面对经常收支赤字和越南战争导致的财政赤字束手无策。在这样的双赤字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开始动摇。德国借此机会快速地由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变动汇率制,承受着货币升值的压力,完成了高度工业化,加速了德国马克的国际化。  

回顾中国汇率政策的演进,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尽管中间有两年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又暂时调整为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但人民币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也运行了8年有余。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声明: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这直接引发股市等市场动荡,波及世界多国股市。由此说明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地位已不容小觑。在这样的背景下,IMF认为中国应致力于在2—3年内实施自由浮动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逐渐强化的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随着资本项目放开,从境外流入的资本量和流出境外的资本量会不断增多,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多的外部冲击。为了防止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就要采用更细化更有效的货币政策。这要求国家逐步放弃常用的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如信贷控制、利率限制等)来调控货币,转向使用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及准备金制度等。这些工具通过引导经济走向,从而实现对货币的间接调控。

表为货币政策和手段

中国和德国的主要货币政策相对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德国在上世纪70年代通胀非常严重,为抑制通胀,1974年政府重视货币供给,率先导入了短期市场利率、银行准备金利率制度、汇率制度等一系列货币政策。这些货币政策在当时发达国家中是大胆而创新的做法,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  

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和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建立报价制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2007年1月4日,中国基准利率雏形亮相。这个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正式运行。事实证明,Shibor推出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和进展,显示了它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货币政策依然依赖于部分直接的货币政策,但是在开放的金融背景下,货币政策从直接手段转变为越来越灵活的间接手段,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央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其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央行与政府的关系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央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央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表为中央银行的权限和独立性

中国央行和德国央行在政策手段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当时的德意志联邦银行独立性非常高,是和政府同等地位的国家机构之一,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D

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和信誉度

最后对比的是两国货币在价值上的稳定程度和国际信誉度。  

作为国际货币,其价值的稳定和低持有风险都是重要的标准。一国货币作为资产被其他国家所持有,这时该国货币的价值稳定,就会给持有货币的其他国家带来利益。  

当年德国在资本的自由流通方面尚未完全放开,但在欧洲共同体内通过货币价值稳定制度维持着马克的货币价值,这是德国马克能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中国对邻近诸国尚未制定货币价值政策,但从全球储备货币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仍快得惊人。  

2017年4月1日,IMF宣布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表为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单列货币构成

IMF官方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报告中,在以货币种类归类的外汇储备项目下首次出现了人民币。这是自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又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IMF在官方全球外汇储备数据中将人民币数据单列,不仅对中国,同时对全球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首次。从规模上看,目前全球央行持有人民币的规模为84.51亿美元,在已支配外汇储备中排名第七位,份额约占1.07%。另外,各国央行还可通过RQFII、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方式持有人民币资产。而贮藏手段是货币功能的高级阶段,随着全球对人民币信心的增强,该比例有望进一步上升。

E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通过分析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进程,不难发现曾经的德国与今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马克的国际化对人民币有着重要的启示。  

前者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然而通过联邦银行的大力扶持,积极主动进行经济区域化合作,并及时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有效配合,德国在马克国际化初期,将汇率稳定目标置于首要地位,为此甚至不惜重启资本管制,暂缓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为德国保持贸易优势、提高工业生产竞争力和巩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从而为马克汇率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德国在快速崛起之后保持了实力,马克稳步走向国际化。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加入SDR货币篮子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标志着在宏观管理方面,中国已进入政策调整的敏感期。德国在政策调整上的差别处理及其对货币国际化产生的不同影响,对人民币极具历史借鉴意义。  

中德两国经验证明:政策调整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在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管理部门做好充分准备后,才可放开汇率和资本账户。因此,在从“货币政策部分独立+管理浮动汇率+有限资本开放”的当前宏观金融政策组合转向“货币政策独立+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金融运行的冲击,尽快适应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国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实体经济的全新作用机制,尤其要重视防范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金融层面看,由中国主导、全球各国广泛参与的亚投行,无疑将更加直接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美国主导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长久以来起到了帮助美元霸占全球金融制高点的作用。一旦秉持无差别对待、不设条件贷款宗旨的亚投行业务迅速推广,世界银行等美国金融制霸权的策应力量将日趋式微。此消彼长,最终人民币会借力亚投行的发展,逐渐脱颖而出。

更多好文,请回复您感兴趣的关键词查看

海外宏观|德国马克、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

 关注我们  请将我们设置为星标 

文丨崔嵘李翀

根据央行数据,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居全球第五位,上升势头明显,在官方储备、跨境收付和外汇交易方面进展显著,但在国际信贷、离岸资产和跨境贸易计价方面则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结合日元和马克的国际化经验,我们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通过稳健发展和渐进改革以推进保持币值稳定则更加重要。短期内建议重点关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双向交互和人民币锚定重点资源品种能力的提升。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现状:小步快跑,任重道远 

整体水平:人民币国际化位居全球第五位,上升势头明显。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在外汇储备、货币互换、跨境收付和外汇交易方面进展显著,而在国际信贷、衍生品市场、离岸资产和跨境贸易计价等方面则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价值储藏:官方外汇储备占比逼近3%,私人部门仍需加强。官方储备提升明显,结合IMF数据,人民币全球官方外汇储备占比逼近3%,SDR权重上升至12.28%;私人部门人民币国际地位仍然较低。

交易媒介:跨境收付份额升至第四,外汇交易业务位居第五。结合央行数据,人民币跨境收付份额升至第四,近年来经常项目实现收益快速增长,中国不断加大对外投资,逐渐改变跨境人民币收付结构,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保持较高吸引力,近期资金流动逐渐转暖;外汇交易方面,2022年人民币收付双向外汇交易占全球总收付规模的比重约为7%,进步显著。

记账单位:支持外贸人民币结算的国家较多,但占比依然较低。从外贸和国际债券本币计价角度来看,尽管支持人民币结算的国家较多,但目前以人民币结算的外贸金额占比仍偏低。此外,结合各国/地区与我国经济关联度和人民币计价的进展,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和人民币定价大宗商品的能力排序为:黑色系>工业金属>能源>贵金属。

▍德国马克、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人民币国际化仍需静待花开。

我们以日元和马克的国际化道路为例梳理经验教训以及借鉴意义。我们判断,短期内由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升值幅度或不大,人民币币值或仍保持稳定,长周期上人民币或持续升值,具体来看:

历史经验:稳健发展和渐进推进改革保持币值稳定更加重要。相对日本来说,德国在本币国际化方面较为成功,其借助区域国家的力量整合推进国际化,坚持较强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强调保持币值稳定,在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出台多项措施调控短期资本流动,最终较好地实现了本币的国际化。

借鉴意义:重点聚焦提升经济实力和金融监管与汇率开放的再平衡。结合海外市场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中应重点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外贸竞争力;协调货币与汇率政策,维持币值稳定;坚持审慎、渐进式的金融改革;加强资本账户管控,防止资产泡沫,并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和货币合作。

▍投资含义:关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双向交互和人民币定价大宗商品能力的提升。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关注点应重点聚焦:1)“去美元化”背景下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提升;2)对主要资源国和重点资源品种推进本币结算和贸易的进展;3)投融资领域,近期建议聚焦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联动;4)短期内外贸人民币计价业务参与国家数量增长或仍可期,但份额显著增长仍需静待花开。

▍风险因素: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货政目标转向;国际化进程(快)慢于预期;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美联储加息终点的变化。

德国马克与人民币的兑换

按当前汇率兑换结果德国马克当前汇率人民币15.04555.0455

德克马币汇率对人民币汇率

任务占坑

2000年5月份马克与人民币来自汇率是多少?

1德国马克=3.8895人民币1人民币=0.2571德国马克

4人分工背台词,将秘鲁币“假扮”德国马克!株洲一男子被骗了11万元!

 7月20日,经天元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何某因用秘鲁币冒充德国马克骗钱,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2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黄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元。

秘鲁币    (图片来源网络)

假领导上演连环计,受害者心动进圈套

  2015年9月的一天,何某、刘某、蔡某和黄某4人商议怎么骗钱,何某提议用秘鲁币冒充德国马克去骗钱,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屡试不爽,总有人受骗。”4人认为,只要配合好,骗钱不难。4个人花了差不多5天时间,分工背台词并进行演练。

  当年10月9日,刘某在街头与王周(化名)搭讪,谎称自己是深圳一家外贸公司的“陈老板”,发生车祸急需用钱要找我市某单位“李部长”帮忙,请王某骑摩托车将他送到该单位门口。

  何某假意问刘某出了什么事,刘某掏出一叠外币,说这是德国马克币,可以换人民币,但他开不出相关证明,想求“李部长”帮忙。何某称自己有个熟人在银行当主任,可以帮忙。

  于是,何某让王周骑摩托送他去银行找熟人。到银行后,冒充“宋主任”的黄某照念台词,称国家外汇汇率是1德国马克换3.6元人民币,但他们银行内部汇率是1德国马克币换4.8元人民币。

德国马克

  接着,何某又让王周送他回去找“陈老板”刘某。路上,何某一直给王周洗脑,说两人可以先凑钱将“陈老板”手上的外币换来,再找“宋主任”兑换,从中赚取1.2元人民币/德国马克的差价,多换多赚。

贪图赚“差价”,11万元被骗走

  王周信以为真,回家取来11万元与“陈老板”换了“德国马克”后,与何某相约前往银行找黄某兑换更高汇率的钱。

  期间,“宋主任”黄某称自己是单位领导,进银行兑外币不方便,要王某独自进去。王周找不到“宋主任”,一问银行柜台,才发现所谓的“德国马克”,全部是秘鲁币,根本不值钱,才知道被骗。

  今年2月,何某、黄某相继落网。7月20日,经天元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何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2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黄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元。目前,刘某、蔡某仍在逃。

【本期编辑小白】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