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倍粉础背核方映冷了,再看一次《请回答1988》吧
《请回答1988》再来看一次:
三千万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韩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货币兑换1韩元=0.0053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187.7176韩元30000000韩元=159000人民币元汇率查询途径:1.在期货外汇行情软件上附带外汇行情走势;2.各大财经网站也有外汇报价;3.通过手机自带的外汇查询工具也可查询汇率情况;4.手机期货行情软件大多也带有主要货币汇率行情;注意事项: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使用时请参考自身所需当日当时汇率,在银行柜台和网银上兑换时依据的是当时的实时报价。参考:http://forex.cngold.org/zt/hydyds.html
请回答1988德善班主任说的话在第几集
第4集。在《请回答1988》这部电视剧第4集的剧情当中出现了德善的班主任向他讲话的剧情,而且说这段话也是为了鼓励德善。《请回答1988》是韩国在2015年11月6日所公布的一部喜剧搞笑爱情类的电视剧,是一部韩国电视剧。
韩元10000元折合中国人民币是多少钱啊?
货币兑换1韩元=0.0062人民币元10000韩元=61.6415人民币元100万韩元=6100.6415人民币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今年韩剧第一高分出现!有人称它下一部「请回答」
有部剧Sir一直没写。
觉得不又是青春纯爱那点事?
但这部剧好像跟Sir较劲一样,越不写它,评分越涨,现在已经破了9分。
终于忍不住打开——
二十五,二十一
要知道,很多韩剧逃不脱一个魔咒:高开低走。
《二十五,二十一》,开分8.1并不惊艳,可随着开播走势居然越来越好。
为什么好看?
一开始,你以为好看不过是这样。
但后面就会发现,它有着今天越来越稀缺的真实的甜蜜。
不靠大尺度。
也没有狗血桥段或者强行发糖。
在真正懂得讲故事的编剧这里,所有吸引眼球的“见效*”,都变成多余的了。
01
校园青春剧,还能拍出什么新意来?
女主罗熙度(金泰梨 饰),元气少女,梦想是击剑。
男主白易振(南柱赫饰),富二代,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但你再看片名《二十五,二十一》——
两个人有4岁的年龄差,根本不可能同时出现在高中。
他是她学长。
他们认识,却是因为他给她家送报纸。
往院子里一扔,咣当,砸断了撒尿小孩的出水口。
等一下。
他为什么会送报纸,说好的富二代呢?
太多的偶像剧,给主角设定了优越的身世,只为了让他们什么也不用做,只负责谈恋爱就行。
《二十五,二十一》有适度的糖,但更多的,是人间真实。
这就要提到时代背景——
两人相遇于1998年。
当时亚洲金融危机,韩国面临国家破产,太多大企业接连倒下。
男主家里,也一夜之间从豪门,变成“负翁”。
为了搞钱还债,他什么门路都找了,也创造了N种和女主相遇的方式——
送报纸,夜店,漫画出租店……
时代元素+搞笑+中二青年。
是不是有《请回答1988》那味儿了。
尤其是这五个人到学霸池胜莞家拍照的这一幕,还真有点“双门洞五人帮”凑在一起时那该死的诙谐温暖。
而且,不像其他偶像剧的套路,为了主线发糖,就制造恶毒女二和痴情工具人男二。
剧中的配角,都有值得被看见的自我,有他们可爱的一面。
比如女二高幼林因为是金牌击剑手,很少来上课。
爱慕幼林的文智雄考试前教她,不会做的题就蒙C。(还真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蒙题法)
幼林感激地询问智雄平时是不是也这么蒙题。
智雄突然一本正经了起来:
我要认真解题才可以
你是选手(可以保送加分)我是学生
然后成绩单出来。
智雄认真解题的得分是:9分。
高幼林选完C后就趴着睡觉的分数是:30分。
至于女主角罗熙度。
基本上是和德善“顶峰相见”的存在。
第一集,罗熙度借来的小说《浪漫满屋》被妈妈撕坏,没有钱赔的熙度兵行险招,自己画了一张黏了上去。
没想到被刚要下班的白易振抓了个现行。
她尴尬得当场呜咽大哭,话都说不清楚,直接手刀跑离现场。
白易振回到家后仔细看那一页。
发现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罗熙度,单单一句话就写错了两个字。
还有。
因为学校预算缩减,她所在的击剑社被取缔。
唯一没有取消击剑社的高中,就是太梁高中,罗熙度说什么都要转学,可妈妈怎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都不答应。
没办法,软的不行。
罗熙度再次兵行险招*2——
“强制转学”。
第一招:对同学施暴,以“打架斗殴”的名字被退学。
首先,选中全校最凶狠的太妹。
走路故意撞到对方,再转头挑衅。
结果......这太妹看着痞归痞,没想到还挺有“大**观”。
认出罗熙度在击剑社后,不跟她计较不说,还好心提醒罗熙度千万要当心身体:
你不知道运动员的身体跟生命一样重要吗
小心点
走路好好看路不要受伤
贴心得让她一下子不知道这架要从何干起......
第一招失败。
接着第二招:约群架。
跟踪要打群架的混混,然后报警,在警察来之前加入打架,就可以被警察逮捕了。
可因为太想要被抓,她忽略了一件事:
混混看到警察的第一反应都是逃跑,傻愣愣地站在原地的通常都是......受害者。
-打架是我挑起......
-同学你没受伤吧
这下,她精心准备的一堆恶狠狠的台词瞬间又无处施展。
谁说青春一定要疼痛文学?
难道不可以一边勇敢一边犯傻,一边天真一边假装成熟。
02
Sir必须说。
除了罗熙度,白易振这个角色也完全没有拉胯。
回顾过往的青春偶像题材,男主角形象大多分为两种——
要么是纯粹的符号式男神。
包括《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初恋这件小事》里的阿亮学长。
要么是另一个拧巴的极端。
比如《致青春》里的陈孝正,《匆匆那年》的陈寻。
白易振呢,可能有光鲜的过去。
但掉毛的凤凰不如鸡。
曾经的公子哥,一旦落魄起来,可能比普通人还不堪。
家都还没搬好,他就着急着先去附近面试打工的工作。
有债主找上门,拉扯着他要替父亲偿还债务。
他不知所措,只能是拼了命地道歉。
赌上了自己的“幸福”,发誓会打工赚钱,一点点补偿损失。
我帮不到你们真的很对不起
但是我也不会过得幸福的
我会一直记住你们的痛苦
无论什么时候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感到幸福的
有两个场景,Sir印象深刻。
第一幕。
弟弟在学校被债主围堵,白易振走投无路,只能带着弟弟投奔乡下的舅舅。
为了赚钱,他起早贪黑,去舅舅的鱼摊帮忙。
可没想到,辛苦换来的是弟弟的嫌弃,在同学面前装作不认识自己。
然而,担心弟弟被同学嘲笑,白易振也很配合地陪他演完这场摊贩和客人的戏码。
第二幕。
白易振进入新闻台,担任实习记者。
之后,像许多忍受住大多压力,却崩溃在一瞬之间的社畜。
他不知所措地把头埋进被子里,第一次痛哭了起来。
那女主对于他来说是什么存在呢?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妈妈是著名的新闻主播,所以家境还算不错,身上都是名牌。
她和自己崇拜的高幼林第一次见面。
她很兴奋。
作为国家冠军的高幼林却有点自卑,那一双破旧的鞋子无处躲藏。
这就是女主和身边人的区别。
高幼林比赛击剑,奖金要补贴家里。
罗熙度则是为了梦想、热爱,可以和妈妈怄气吵架,可以为了击剑去闯祸退学。
而高幼林和白易振们,早已经学会了为家里人默默扛下一切。
女主的任性也好,烂漫也好。
都让男主想起了过去的自己。
那是他的青春。
同样也耀眼过,自由过,想爱就爱过。
在《二十五,二十一》里,Sir看到了爱情真实的原因,甚至包含了一点人性的自私。
而不是一种虚幻的“我一切都为你好”。
没有现实基础,观众看不到主角如普通人一般于生活中的挣扎,哪怕悲情,也是一种凌驾于生活之上的无病呻吟。
从这个角度来看。
《二十五,二十一》在欢笑之余,或许也给国产偶像剧上了一堂耐人寻味的课程。
提醒我们:青春爱情,不是真空。
03
实际上,《二十五,二十一》还有第三位主角:
时代。
刚刚Sir说过,该剧的时间定点为1998年。
之所以定在这个时间,绝不仅仅是为了怀旧。
1997年,韩国发生IMF金融危机。
整个国家陷入一团乱,银行倒闭、股票证券崩盘、韩元汇率下跌、大型工业企业接连宣告破产,社会失业率飙升。
就好比现在疫情笼罩的时代。
最严重的那段时间,世界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
人们的生活、生存秩序被打乱,无数中小企业也被耗死在这漫长的“空窗”里。
个人站在时代面前,有时候就像尘埃一般渺小。
时代的变化,往往也左右着个人人生的运转。
罗熙度和白易振,就是不约而同地成为了这起时代危机的共同受害者。
废除击剑社的时候,教练就告诉罗熙度:
剥夺你梦想的不是我
而是这个时代
白易振父亲的公司,也是被扼杀在这场金融风暴里。
时代
完全可以夺走你的梦想
不光是梦想还可以夺走钱
还能夺走家人
它会同时夺走三个
但时代面前,个人就只能缴械投降,听从安排吗?
白易振第一次认识罗熙度,就是送报纸时听到屋内罗熙度和妈妈有关击剑的争吵。
看起来,罗熙度又没文化又神经大条。
但她身上却有一股异于常人的执着,不管别人怎么泼冷水都不轻易认输。
太梁教练只是说了一句,想当我的学生就先转学,她就想尽办法,不惜被强制退学;
想要进入国家队拿金牌,就厚着脸皮恳求教练牺牲周末,指导自己训练;
前辈打压后辈,不允许夜间训练,她不屈服、也不道歉,说什么每个晚上都要来。
明明之前一路比赛输到底,她也不在意,“别的什么都不需要,我只喜欢击剑”。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曾问过一个问题:你相信什么是不会改变的吗?
白易辰回答:重力。
因为所有永恒不变的东西都一定蕴含着期待,一种想要结果变成那样的期待,但他不想要再期待什么。
因为有期望,意味着有失望。
但碰到罗熙度后,他告诉罗熙度:
你让我有所期待
从前,因为破产,白易辰失去了所有。
他看着不在意,实际上每天都在想着自己失去的东西一蹶不振,停滞不前。
直到遇到罗熙度让他明白,生活除了失去,还有机会获得。
罗熙度和白易振之间的关系,最珍贵之处,说到底并不是谷底的相互依偎,而是一种平行向上的默契。
罗熙度第一次参加国家选手选拔赛,所有人都不看好她。
唯独白易振告诉她:
你在参加评选赛的所有人之中
是输过最多次的选手
你用落败的经验累积了一层层的阶梯
你想想看
现在你的阶梯是最高的
白易振不告而别后。
没有狠话,没有责怪,这是罗熙度第一次这么成熟。
虽然你突然消失我很伤心
但我不会怪你
你曾经无条件支持我
这次该我支持你
不管你在哪里
我的助威声会传到你那里
我会去找你让你听到
以前的青春爱情,总在聊爱、聊失去、聊错过、聊放下。
却鲜少有一部剧像《二十五,二十一》,聊进步、聊成全、聊互相成就,聊如何在一段感情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青春里,并不是只有情爱缠绵。
有时候,情爱更多就只是人生的某一部分,人生会因它更璀璨,但不会因它原地踏步,无原则地牺牲所有。
Sir相信,这也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故事走向,用金融风暴契合当下的“疫情时代”。
借青春,告诉我们某种超脱于爱情之外的时代哲理:
危机即转机,努力即机遇。
好比没有取消击剑社,罗熙度就不至于走投无路,也就不可能有动力直接冲到太梁高中,跪地恳求教练。
更不可能有机会站到亚运会的奖台,获得金牌。
看起来,白易振的学业是因为金融危机而阻断。
但他之后,之所以能凭高中学历进入新闻台,也是因为金融危机,韩国大学生大面积休学,使得新闻台第一次下调新人学历门槛。
《二十五,二十一》的魅力,就是让我们记起一件事:
为什么我们总是怀念青春岁月?
Sir想到学霸池胜莞和罗熙度之间那段短暂的对话。
真正了不起的事我根本还没开始做呢
是什么事啊
我也不知道
无论是什么我都会做很了不起的事
真正有趣又伟大的事
傲慢自满,又自以为是,并且丝毫不会因此而羞愧。
典型的“青春自恋综合症”。
但这或许就是那个时候的我们——
敢想、敢做,身体里总有使不完的气力,再大的悲剧也能凭借强大的心态扭转成喜剧。
也只有那段时间,我们会毫不顾忌去追寻一些抽象的东西,比如梦想、比如爱情。
我们会像对爱情的炙热一样,去爱梦想。
做什么都不怕迟,因为任何事情,在青春的岁月里定论都为时尚早。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国产爱情消亡史
▲这爽剧刷屏,可大结**没几个人敢看
▲韩剧这回捅了我们的马蜂窝
▲这三集,尺度今年无敌
▲干脆禁了这9.4吧,看有多少人在笑
▲世界太吵,幸好我们还有电影
我想知道现在韩元跟人民币的兑换率是多少?
汇率兑换
1韩元=0.0059人民币
1人民币=168.7462韩元
请回来自答1988豹子女士为什么不开心
自己不重要。因为她感觉没有她,他们也可以过得很好,一瞬间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不重要了,所以不开心。《请回答1988》是由申源浩执导,李有静编剧,李惠利、朴宝剑、柳俊烈、高庚杓等主演的青春怀旧剧。
12000韩元等于多少RMB?
当前韩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0.0070,也就是100韩元兑换0.7元人民币,12000韩元=人民币84元
请问韩国1988年100硬币兑换现在多少钱
一分都不值,中国的钱要比韩国币值钱
真希望,这部剧永远没有大结局
从2月5日更新第一期《请回答1988》微剧场,到今天的最终话,它陪伴大家度过了最艰难的疫情期。如今双门洞的故事就要结束,而我们收获的感动,却不曾停止。希望在未来某个艰难的时刻,它依然能给予你力量。
以下为视频:
这里是《请回答1988》微剧场最后一P的内容,对应电视剧的第20集。
主要讲述了宝拉和善宇克服重重困难举行婚礼,阿泽和德善终于走到一起,以及随着时间流逝,小伙伴们纷纷搬离双门洞的故事。
上期我们有提到,宝拉和善宇的婚姻遭到了两个妈妈的反对,其实主要是因为《韩国民法》第89条第一项明文规定:
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国土面积狭小,且同姓人口数量较多,同姓者有很大的可能是近亲。
其实,中国在过去也有这个传统:
从周朝开始,国家就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
经历秦汉唐宋,同姓不婚一直是当政者推崇的婚姻政策;
但到了明清时期,相关律例区分了同姓和同宗的差异,并逐渐默许同姓而不同宗可以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里并没有相关的规定。实际上,关于「同姓同本」不能结婚,并不是一个那么科学的条例。
首先,法律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遗传基因的相似性导致遗传病概率增加,而我国法律中三代以内直系和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规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个近亲遗传病的概率。
此外,同姓同本主要强调的是父系的亲属关系,对于母系亲属并未有同等的重视,所以其实这项规定,是一个比较倾向文化与传统的法规,并不是那么科学。如此说来,我国的婚姻法其实是非常现代的。
随着社会进步,韩国政府曾于1977、1987、1995的三年里特别批准同姓同本的两人可以合法结婚,不过孩子还是没有办法上户口,而剧中宝拉和善宇就是在1995年申告结婚的。
直到2004年,韩国新一任国会提出了「婚姻法」修正案,并于2005年正式通过。
现在的韩国法律规定,直系血亲之间或8亲等以内旁系血亲之间及与其配偶有亲属关系或曾有过亲属关系的婚姻无效,已经可以说是变相地放宽了「同姓同本」的婚姻限制。
我们再来看宝拉的婚姻,当宝拉遇到婚姻阻力的时候,妹妹看出了姐姐的心思,并做出了安慰。
这时镜头里宝拉的枕头和德善的被子是同一个花色,也就是说一套成套的床品两个人随便用着。
其实是在暗示观众,两姐妹无论怎么吵架打闹,也都还是最亲密的关系,她们的心仍然在一起。这也是这么多集以来,两人之间少有的「和睦相处」。
在故事一开始,德善爸爸就去楼上和正焕爸爸讨论搬家的事,当时正焕爸爸建议他们搬到「板桥」去。
而「板桥新城」被称作韩国硅谷,有点类似于北京的「中关村」。
根据已知的资料,2017年板桥的房屋买卖均价为每坪2456万韩元,折成每平米为818万韩元(按汇率约合如今15万人民币)。
对比1996年的33万韩元每平米(按汇率约合当时1815人民币),只看账面的话,涨了二十多倍。也可以说「搬家」是号称双门洞毒奶的德善爸爸唯一一次正确的投资决定。
主线故事里,宝拉的婚礼贯穿始终。
在婚礼之前,妈妈为女儿精心做着小菜,但心情却并不是太好,这是因为女儿出嫁之后再想吃自己做的东西就很难了,很多要送女儿出嫁的母亲都是类似的心情。
爸爸亦是如此,他教训无辜的余晖关小电视音量,要让姐姐在家睡个好觉,第二天还亲自给宝拉做了炒饭。
这也是爸爸在《1988》整部剧集中唯一一次动手做饭。
他和妈妈一样,都想把最深的爱给予即将离家的女儿。
吃饭的时候,宝拉和爸爸应该都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最终都没有说出口,这也是典型的较为含蓄的东方式父女关系。
婚礼期间,宝拉在鞠躬时发现自己给爸爸的鞋子买大了。这有可能是因为之前买的衬衫太小,她担心鞋子也不合适,所以特意买了大号。
得知这一事实的宝拉失声痛哭。
直到出嫁,离开这个家的时候,她还是不够了解爸爸。
等到婚礼结束,爸爸和宝拉分别收到了对方的信,这对应之前我们说过的,父女两个都不是擅长说自己感受的人,于是都选择了写信这种方式表达心声。
剧集结尾的处理手法非常好,德善再次回到了已经破败不堪的双门洞凤凰堂胡同,当她打开阿泽房门之后,小伙伴们都在里面,一切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结尾一幕
故事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环形结构,有种首尾呼应的「回文」般的精妙。也让一些走不出来的观众可以释然,比如你可以接着这里再回头从第一集看一遍就可以了。
第一集的一幕
大家搬走后,双门洞变得破败冷清,和之前的温馨形成了对比,人总是会感伤已经逝去的美好。
但事实是,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过去,这个规律是无法抗拒的。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这里时都会很感慨:曾经最好的双门洞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
其实很多经典电视剧的结局,都会有一些类似的常规处理。比如搬家,比如婚礼。
经典美剧《老友记》的最后,所有人在留下一把钥匙后,离开了钱德勒和摩妮卡的旧公寓,大家相约去喝一杯咖啡,临走时钱德勒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Where?」
而在《生活大爆炸》第十一季的最后一集(不是剧集最后一集),谢尔顿和艾米举行婚礼,并在席间发表了一番感人至深的致辞。
在整部《请回答1988》中曾出现过许多歌曲,它们都很经典,但真正有主题曲之名的,并不是开场曲,而是最后一集借由德善之口点出的《青春》。
双门洞承载着所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青春。
德善在最后怀念起了年轻如泰山一般的父母,她在旁白说,她怀念那个时候,并不单纯是怀念年轻的自己,而是因为那段时光承载了爸爸的青春,妈妈的青春,还有所有爱着的人的青春,而成年后的她也为对已经逝去的时光没能好好说一句问候而感到惋惜。
于是,在十年后重返双门洞时,德善说出了「再见双门洞,再见青春」。这也是对那段美好时光最真切的告别。
到此其实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不过,德善在接下来的独白里说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听到了,就「请回答」」。
可能有观众会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这里用「请回答」,另外,这里的请回答,和上一集中德善爸爸所说的子女们迟早会「应答」父母的心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整部剧集叫做《请回答1988》,又是为什么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剧集的一些细节中找到线索。
就拿两代人来说,德善爸爸在过去的日子里行为善良,接济了许多贫苦的人,给家里买回了许多「没用」的东西。
而这些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孩子们知道爸爸是一个好人,知道他一生的辛苦,给他做了感谢牌,他们长大之后也都成为了善良的人。
又比如,善宇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他虽然去世得早,但在世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了善宇的性格,使儿子也成为了一个温柔而又体贴的人。这种呼应其实发生在剧集里的每个人身上。
这里的呼应是和剧集的主题息息相关。
过去和未来是相联系的,我们现在的状态看似属于现在,但其实是过去无数片段的组合。
现在所有发生的事件,都是深受过去影响的。孩子从小到大长成人的样子是对父母教养ta的一种应答,而圆满的爱情则是对当下的因素,和之前所有努力的应答。
比如善宇和宝拉的重聚,似乎是一个偶然事件。他为了还同事一个人情去参加联谊,于是得以与宝拉在相亲现场相遇。
但这个小原因只能让他们相遇,真正能让他们复合的,是来自于善宇一直以来的感情投入,在于1988年,甚至更早的时候他在爱情方面所做的努力。
他们复合的结果,是世界对善宇多年来付出感情的「应答」。
又比如正焕,他心里一直爱着德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犹豫,没有更多地行动。在1994年,他最后表白没有成功。
虽然遗憾但这个结果,却正呼应了他过去没有付出积极行动的事实。
所以,如果世界是一个人,我们拿现在的状态去询问它,
可能都能找到过去的某个时刻,可以「回应」现在的自己。
在这集中,德善说,「她怀念那个时代,不仅仅是怀念年轻时的自己,那里还有爸爸和妈妈的青春」。
仔细想来,德善怀念的是1988年,当时父母已经40多岁了,那时他们并不能称得上拥有「青春」。只是,我们仍然能从1988年的细节点滴里,看到大人们年轻时的影子。
在88年时,父母在德善记忆里的「青春」,其实源自于他们更早远之前的经历和回忆,那些更早的「过去」刻在了他们88年「此刻」的身上。
而从步入中年的德善来看,虽然她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活泼,但她眼睛依旧充满神采,也仍会偶尔表现出少女时的样子。在2016年的德善身上,依然能够看到她1988年的青春。
这样看来,「请回答」的意思包含了这样一个理念:
某一个时间段并不属于它自己,而是连接着它之前,也连接着它之后,现在的每个状态都可以从过去找到原因。
很多事情现在看似很小没有意义,又或者做了却暂时没有结果,但不用担心,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它会成为对未来的「应答」。
李叔同先生说:「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导演王家卫很喜欢这句话,并把它用到了《一代宗师》里。
没有什么会徒然发生,可能一个不经意的小事会影响将来某件事的结果,而花了很长时间在当时看来,没有结果的努力,许多年后可能有意外收获。
世界看似沉默,但所有的一切,它都收到了,某天一定会应答给你。
在这个意义上,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本应该没有任何重叠的时间点,却又都微妙地交织在每一刻的时空中。
这其实是一个虽然可以从理性角度认知,却只能依靠感受来确认的事情。
在悠扬的吉他声中,《青春》缓缓地唱着:青枝绿叶般的青春,总有一天会逝去,就像花开花败……努力去找寻那逝去的岁月,但两手空空,徒留悲伤……
在嬉闹和没心没肺的年岁后,双门洞的故事结束了,美好的青春已经散场,再也不会回来了。
最后一幕,德善回到已经破败的双门洞,小伙伴们都走了,阿泽房间的门关着。她有些迟疑地打开门,却发现他们仍然还在那里。
某种角度来说,它们并没有真正消逝。
因为它们最终以回忆的形式刻在了当下所有经历过它的人身上,并将以一种奇妙的方式陪伴着每个人度过接下来的时光,成为他们在未来前行的力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等到将来的某一刻,时候到了,我们一定会听到这些过去的「应答」。
到此为止,《请回答1988》的微剧场就已经全部结束了。
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有想过,那就是我们看影视剧,看故事,究竟是不是浪费时间呢?
其实,从之前的角度来说,看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经历更多的人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回忆。而这些能够在将来得到「应答」的回忆,正是作品的意义。
杨德昌通过角色之口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从这个角度看,还真是如此。
记得2月5日《请回答1988》微剧场第一期发布时,国内疫情正是严重的时候,如今最后一P已经发布,而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也已经过去了。感谢这个温暖的故事陪伴我们度过了这些难熬的时间,并让我们从冬天走到了春天,让我们下个系列再见吧。
本期BGM:
HansHammer-《Asgoodasitgets》
姜修智-《보라빛향기》
Clule&Miea-《WhyYou》
金光石-《等我》
N.EX.T-《为了受苦的恋人们》
Sunflower-《带来幸福的人》
Solid-《抓住这个夜晚的尾巴》
山之声-《青春》
张国荣-《奔向未来的日子》
金光石-《起风的地方》
李笛-《你不要担心》
-THEEND-
你可能还喜欢:
▼ 关注公众号「木鱼水心」,
好生活,好电影相伴
回复「王家卫」,查看王家卫的电影专辑
回复「侯孝贤」,看看“发现生活”的大师导演的作品
回复「周星驰」,查看星爷喜剧专辑
回复「陈凯歌」,查看陈凯歌电影专辑
回复「黑泽明」,查看黑泽明的电影专辑
更多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