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价值基金怎么样
暂时还是持有吧,如真想赎回的话,至少也要等到回本。华夏,广发等公司旗下的基金还可以的。
基金怎么买看这一篇就够了
这两年,仿佛一夜之间人人成了价值投资的拥趸,长期投资广为流行,朋友圈充斥着3000点以下买股票买基金长期收益显著这样的信息,大佬们的基金屡屡发出天量,去年初1月23日收盘3546点,募资300亿的兴全合宜成立,当然大佬就是大佬,成立以来业绩稳稳的压着沪深300。
最近指数又再一次回到了2800点,股市的情绪也降到了阶段性低点,我们在此希望通过一些历史数据来看一看,一些传播甚广的信息到底对不对,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遵循。
这篇文章主要讲讲这是个什么样的市场以及何时买、怎么买、买什么、合理的预期应该是多少的问题,最后一部分是总结,文章较长,不想看文章的朋友可以直接到最后看结论。
1
首先我们看一看,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市场。
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回望过去十年,全球范围主要市场来看,深证成指涨幅列倒数第一,下跌32%,上证综指列倒数第二,下跌14%。作为对比,美国纳斯达克、标普500和道琼斯三大代表性指数冠绝全球,分别涨幅为323%、208%、198%。
有一个段子这么说的。
说一个台湾人,一个东京人和一个上海人有幸见到了上帝。
台湾人问上帝:“台湾股市什么时候能重返高峰?”上帝说:“50年。”台湾人哭了:“呜呜呜……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
东京人也问上帝:“我们日本股市什么时候能重返90年代?”上帝答:“也许100年吧。”日本人也哭了:“呜呜呜……我下一辈子也看不到了!”
上海人当然也问上帝:“我们大A什么时候能重返6000点?”没有想到,上帝哭了:“呜呜呜……我是看不到了!”
那么,我大A真的有那么差吗?其实从绝对回报的角度看还是有正收益的,但是以夏普比例为代表的风险收益比引起极度的不适。
从绝对回报的角度,其实网上那个十年前上证2800点十年后还是2800点的笑话存在几个误区。
第一个主要的是我们通常看的上证指数、深证成指这些代表性指数都是价格指数,股票分红派息之后,一般价格会下跌,价格指数会随成分股股价下跌而下跌,而全收益指数包含了分红派息的再投资收益,不要小看每年那点分红收益,经过复利的积累,在长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所以基金一般对标的都是价格指数,你懂的。
第二个主要的是中国发展到今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步,以金融、能源这些大蓝筹为主的上证指数已经不能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前上证的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量可能占到整个市场的百分之七八十,但是随着大量成长型、创新型公司在深证的上市,上证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行业上,都已经不能代表整个A股市场,所以以万得全A为参照坐标可能更合理。
我们看一下过去十年以及二十年中美的数据。
2009年7月26日,上证3372点,2019年7月26日2944点,但是因为持有指数基金其实是全收益基金,所以名义收益还是有的,如果你持有能代表中国经济的指数比如万得全A,收益还会稍微高一些,不至于像媒体渲染的那样会亏钱。
过去十年我们看上证综指累计汇报是-14.3%,上证全收益为29.3%,差异主要由分红再投资贡献。而上证全收益和万得全A的差异,则主要是万得全A代表了更全面更丰富的中国经济。从二十年的周期来看,万得全A累计247.8%,年化6.6%的涨幅,其实并不比美股差。A股还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长周期成立的规律,在短期并不一定适用。在全球范围内长周期来看,权益资产的收益在大类资产中收益是最高的,而过去十年如果你只是拿着指数不动的话,在国内货币超发这么快的情况下,其实收益相当的一般,跑输同期房地产、非标等各种资产收益。
从风险收益特征看,过去十年上证的夏普比例是负的,意味着你多承担一分风险获得的收益反而是负的。风险收益匹配的规律在过去十年的A股市场并不适用,风险收益不仅不匹配,多承担风险反而带来负收益,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韭菜越来越少了,新韭菜也不愿意来了。而且最大回撤达到52%,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包含06/07那轮牛市,最大回撤达到71%,在这样一个波动巨大的市场如果你长期持有指数不动,绝对是灾难般的体验。
2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年公募基金做的怎么样。
我们按照wind开放式基金分类选取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近三年、五年和十年数据发现,国内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公募相对于指数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表现出了不同于欧美成熟市场的规律,同时也基本高于混合型基金。当然由于幸存者偏差的存在,数据较真实水平可能偏高。
具体来讲,对标万得全A,主动管理基金近三年贡献约5%的年化超额,近五年和近十年均贡献约1.5%的年化超额。指数增强在十年期看基本和指数没有差别,但是在近三年和近五年对指数表现出了高于主动管理的年化超额,分别为8.5%和2.5%。至于为什么近五年指数增强贡献了较大的超额,可能的一个原因是价值风格较为稳定,供给侧去产能让利润从下游向上游国企转移、金融去杠杆导致信用收缩让核心资产受益,所以中证100、沪深300这几个指数这几年走的相对强势。
我们在存续10年以上年化收益超过14%的基金中选取了近五年排名靠前的10只主动管理基金以及近五年累计收益排名靠前的10只指数增强基金。在这些被筛选出来的主动管理基金中,成立以来年化收益最高的是富国天惠,达到19.5%,基本是权益类主动管理的巅峰业绩,拉数据的时候,存续十年以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超过这个数据的还有几只,比如华夏大盘精选,但是由于这几只近十年收益低于选取标准所以没有列进来。
所以如果你看到市场上到处在卖基金,并且大家都说自己历史年化超过20%,那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基金存续期较短,没有经历一个牛熊周期不具有代表性,二是发基金的时候处于市场的高位,三是计算基金业绩的时间段做了调整,大家看到数据的时候一定要亲自求证一下数据的合理性。
我们将选出的这10只主动管理基金的年化数据进行平均对比万得全A,可以看到他们的五年期年化超额贡献是11%,十年期年化超额贡献是9%,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这个市场历史上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长期来看大致能提供10%的超额收益,比同类平均多8.5%。同理,优秀的指数增强类产品近五年看年化超额大概为9%,比同类平均多6.5%。
3
下面进入实操阶段,我们来看一看应该什么时候买。
这些年随着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的提升、国际化程度的提升,A股整体估值是处于不断下移的过程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宣传说A股估值处于历史多少分位可能有潜在的误导。
一方面是很久以前的估值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毫无疑问的是牛市肯定会来,但像07年那样,像15年创业板那样的、全面的鸡犬升天的大牛市未来不一定会有了,所以整体估值我们暂且只看十年以内的有代表性的指数。
另一方面,我不是很清楚宣传材料说的估值处于多少分位是按绝对值看还是什么,比如一只股票历史上估值在10倍到100倍,然而只有1个月的时间冲上了50-100倍,其余十几年基本都在30倍以下,现在55倍你说处于历史中枢水平,那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觉得用历史上有多少时间处在这个估值区间,多少时间处在这个点位区间可能更为合理。
比如一只股票,10年里有1年从30倍冲到了100倍,有1年维持在20倍以下,剩的8年基本在20-30倍区间,那么我们可以模糊的认为20倍以下大概是个底部区域,30倍以上大概是一个顶部区域,而不是说五六十倍才是估值中枢。
我们先对目前处于什么位置心里有个数:
静态的看,以上证综指为例,无论是近三年、五年还是十年看,只有10%的时间处于3350点以上,也就是说3350点绝对不是什么低点,而去年年初公募基金三年期定开发行的高潮,大致处在3400点左右,如果心里有个历史上点位的大致分布,你就不会去凑这一波热闹,无论基金最后是赚是亏,这至少都不是一个好的买点。
中枢来看,近十年大概一半时间在2850点以下,近三年和近五年这个中枢抬升到了3100点,所以永远不要着急不要追高不要怕买不到,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买在低点是唯一的真理。近十年20%的时间处在2245点以下,近三年和近五年20%的时间处于2800点以下,而2800点大概位于近十年的50%分位,要注意和上面讨论的A股近些年估值越来越低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指数的点位中枢是不断向上的,所以2800点以下算是一个底部区域了(注意底部区域是一个区域),至少长期来看在这个点位投资亏钱是小概率事件。
近十年有10%的时间处于2105点以下,而近三年和近五年来看底部10%分位则变成了2600点,考虑到点位随时间的抬升,这应该能说是很底部区域了,当然,没有人能确定底到底在哪里,但是到了这个位置,我觉得可以保持适度的贪婪,而不是被恐惧支配了意志。你要相信经济是会不断发展的,指数的中枢是不断抬升的。1996年低点500点,2005年低点1000点,2014年低点2000点,2018年低点则是2450点。
从市盈率的角度动态的看,近三年和五年都有20%的时间处在12.7倍以下,近十年则是20%的时间处在11倍以下。而16倍以上则无论从哪个时间段来看都是相对高估区域,只有20%的时间能到达这个位置。
去年上证从年初的最高17倍估值一直下降到年底最低10.98倍,年初的时候基金大规模发行,17倍的市盈率对应下图中无论是哪个时间段都是高估区域,卖方从3000点开始喊抄底,理由是估值已经和16年1月底第三轮股灾的底部估值一样,其实真正对应16年低点的估值应该是在去年的2850点,大概12.88倍,很多买方在2800点也出来唱多市场,我当时也觉得2800基本是底了,结果后来你也知道,一路跌到了2441,整个市场情绪陷入绝望,朋友圈充斥着各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你要知道,哪有这么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和国成立才70年。
对应着2441点的估值大概是10.95倍,处在近五年底部10%分位以内,十年底部20%分位以内。近十年极限估值是9倍,去年2800点的时候,手痒其实可以部分介入,但是心中要有数,尤其如果你是一把梭型选手,可能还会跌的心理预期要有,当然就算跌了也还会回来的心理预期也要有。
12.88倍也算是底部区域,但是离极限底部9倍甚至近十年的底部20%分位11倍还有一段距离,短期方向没有人能说得准,指数跌10%,很多个股就会腰斩,过程会很痛苦。解决这种择时痛苦的方法我们下一节具体讲。
希望这两张分位图能对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
当我们清楚了股市大概在什么位置是高的,什么位置是低的,我们只是解决了我们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终将去哪里我们知道(股市长期是向上的),但我们不知道怎么去,也就是直接向上还是先跌成狗再向上,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可能时间太长走一半就在跌成狗的过程中gg了。
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基金定投,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虽然我们不知道股市短期的走势,但中国股市毫无疑问是个牛短熊长的市场,07/08年的牛市走了大概两年,14/15的牛市大概一年,一轮牛熊周期差不多是一轮朱格拉周期8-10年,剩余的时间都是熊市,也就是说长期定投使你的成本大部分分散在熊市的价格,避免了高位站岗。长期投资买的便宜是唯一的真理,到牛市的时候或者说相对高估的区域兑现赚钱是必然的。
第二,就算我们保证了我们买在相对便宜的价格,但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会涨起来,而资金是有成本的,定投将我们的资金分散在各个期限,使我们加权平均后的单位资金投资期限缩短,这会大大提高年化收益。
下面我们分别选择历史业绩排名中游的主动管理股票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和长期业绩优秀的主动管理股票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点位进行定投,看看到今年7月底2950点这样一个市场中枢的位置退出所取得的年化收益。
排名中游的主动管理基金我们选取了近十年近五年近三年基本都在中游的基金,选出了博时特许价值A(近十年年化4.5%)、鹏华价值优势(近十年年化4.3%)、鹏华中国50(近十年年化3.5%)这三只等权重作为一个组合;
近十年长期业绩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选取的还是上面文中列出的那10只,分别定投以及等权重做一个组合的收益都列了一下;
存续10年以上的指数增强基金总量较少,50%分位的指数增强基金我们选取了融通巨潮100AB(近十年年华1.3%)和长城久泰沪深300A(近十年年华2.07%)等权重作一个组合;
近十年业绩业绩优异的指数增强基金我们选取了易方达上证50指数A(近十年年化5.6%)、申万菱信沪深300指数增强A(近十年年化8.7%)、富国沪深300增强、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近十年年化5.98%)、中银中证100指数增强作一个等权重的组合,因为其中有两只是09年年底才成立,所以我们从2010年开始算起。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长期来看在什么点位开始定投对收益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2013年2010点和2015年4620点开始定投到现在的年化收益并没有明显不同,说明成本在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散抹平了周期的影响。
具体来看,在目前2950点这样上证的中枢位置退出,投资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组合长期大概能获得15%左右的年化收益,对应优秀的指数增强基金组合为13%左右的年化收益,排名中游的指数增强基金10%左右的年化收益,排名中游的主动管理基金组合8%左右的年化收益。
我们可以发现上表中2018年开始定投的年化收益异常的高,这得益于今年年初的大涨以及定投对资金时间使用效率的提升,这个异常在长期会被抹平,最终收敛于合理。
如果定投十年在去年3500点的位置退出,亦或者是更高一些的点位退出,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拉一下数据。
定投上面选出的单个代表基金的年化数据拉一下供大家参考。
5
我把上文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懒得看文章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这部分。
看指数不应该看上证综指这种价格型指数,而应该看包含了分红再投资的全收益指数,万得全A比上证综指更能体现中国经济的发展;
长期来看,A股一定程度能反应中国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波动率巨大,夏普比例极低甚至为负,风险收益比极不合适,不建议持有指数长周期不动;
由于A股散户比例极高,所以不同于美国主动管理跑不赢指数,截至目前位置为止,国内的主动管理公募基金平均水平近十年大概能提供相对于万得全A指数2个点左右的超额收益,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近十年大概贡献10个点左右的年化超额收益,而得益于近些年量化的发展,指数增强基金近些年表现优异,近五年平均提供2.5个点的超额收益,优秀的指数增强基金近五年大概大概能贡献9个点的年化超额收益;
过去这些年,A股指数中枢是不断抬升的,而估值水平是不断降低的,未来也将会不断向国际水平收敛。在投资的时候,尤其是一把梭型选手,一定要对目前指数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心中有数(可以参考第三部分指数分位表和估值分位表);
历史数据来看,上证综指2800点以下是相对低位,2600点以下是绝对的底部区域,3300点以上是相对高位,处在3500点以上的时间很少;
中证500指数4900点以下处于相对低位,4400点以下的时间很少,6500点以上是高位区域,但是由于中证500的波动率会比上证这种大盘股为主的更大,所以底部会更低,顶部也可能会更高;
沪深300这几年其实走出了小牛市行情,但是目前12.4倍的估值接近近十年估值中枢12.5倍,点位上3850点也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未来如果盈利不能有更进一步的增长,依靠估值拉升带来指数进一步上行的动力将逐步衰减;
其他指数大家自行看上面的表吧。
由于A股是一个牛短熊长的市场,定投能使我们投资的综合成本保持在低位,避免择时的烦恼,并且也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历史数据来看,在目前2950点的中枢位置退出,定投长期业绩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近十年年化收益大概在15%,中游位置的主动管理基金大概在8%,长期业绩优秀的指数增强基金大概在13%,中游水平的指数增强基金大概在10%。
定投可以构建一个两类基金的组合,主动管理选经历过牛熊周期长期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主要基金经理经常更换的问题),指数增强基金选你看好的处于相对低位的指数对应的长期业绩优异的指数增强基金。
一个组合大概选个3-4只主动管理基金,2-3只指数增强基金,防止单个基金扑街的风险。假设你的组合有50%的基金能保持原先的水平,另外50%掉到了中游,你能保持你的组合收益在全市场25%分位,如果另外50%业绩排到了很后面,你的组合收益也能保持一个平均水平。当然不排除会有例外发生。
定投的原则是止盈不止损,定投的原则是止盈不止损,定投的原则是止盈不止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然前提是你相信经济长期是是向上的,相信周期,还有你选择的基金没有出现什么本质上的变化,比如莫名其妙长期大幅跑输市场。一定要止盈,也不要亏了就不投,一定要坚持。
其实我一直觉得坚持是个伪命题,你理解并深信不疑的事情你自然会持续做,你不理解不相信的东西必然坚持不了,就像散户买股票,涨了一点就想抛,跌了一点就想割,本质上就是因为不懂。这里给出一个option供大家参考,如果定投总收益亏损达到20%,每月加倍定投,如果定投年化收益达到20%,一次性退出之后重新开始定投。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定投一定要用闲钱、未来长期不会用到的钱、没了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的钱。其实所有的风险资产尤其是高风险投资都是这样。然后得是你以后每个月都能拿的出的钱。
最后,申明一下,文中所有数据均为历史数据,具有客观性但并不能预测未来,仅作为一种参考,结论只是历史经验的归纳总结,并且是不一定就对的经验,更谈不上真理,毛主席教导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另外,文中提到的任何一只基金都并不作为投资建议,并且由于不同时间段的选择和不同维度的选择标准,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大家可以自己研究,行业有很多优秀的基金。
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给你比个小心心!觉得有启发欢迎点个在看哦!
PS.再絮叨一遍,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我买的基金是华夏优势和鹏华价值基金,准备最少买9年,谁能帮着分析一下,怎么样,分红方式应该是哪一个好
华夏基金值得信赖
鹏华价值基金
鹏华价值基金长期走势还是不错的,近三个月、近半年的收益率都是超过同类基金的收益率的。前年在股指单边下跌市中还是排名前3名的基金品种,去年走势相对不如前年。但从长期的走势来看,该基金还是不错的。
我2.89元买了鹏华价值的基金,8月15日基金拆分,现在基金的单位净值多少时我才有赚头?如何计算?
基金资产净值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基金资产净值是指在某一基金估值时点上,按照公允价格计算的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该余额是基金单位持有人的权益。按照公允价格计算基金资产的过程就是基金的估值。基金估值是计算净值的关键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即每一基金单位代表的基金资产的净值。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计算的公式为: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按照公允价格计算的资产总额。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基金估值是计算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关键。基金往往分散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因此,只有每日对单位基金资产净值重新计算,才能及时反映基金的投资价值。基金资产的估值原则如下:1、上市股票和债券按照计算日的收市价计算,该日无交易的,按照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计算。2、未上市的股票其成本价计算。3、未上市国债及未到期定期存款,本金加计至估值日的应计利息额计算。4、遇特殊情况无法或不宜上述规定确定资产价值时,基金管理人依有关规定办理。http://www.chaogu.com/bbs/viewthread.php?tid=69211&highlight=%BB%F9%BD%F0%BE%BB%D6%B5对于广大基民而言,基金净值的变化无疑是最关心的话题,因为开放式基金的收益主要就体现在净值上,而封闭式基金的收益不仅仅要看净值,还要看其在二级市场上的市值。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那么基金的净值如何计算呢?理论上讲,基金资产净值是指在某一基金估值时点上,按照公允价格计算的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该余额是基金单位持有人的权益。按照公允价格基金资产的过程就是基金的估值。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即每一基金单位代表的基金资产的净值。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计算的公式为: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按照公允价格计算的资产总额。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此外,必须提到的是,累计单位净值和单位净值的概念并不相同。累计单位净值的公式是: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因而,成立越久的基金,理论上而言,累计单位净值可能越高。基金估值的原则基金估值是计算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关键。基金往往分散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因此,只有每日对单位基金资产净值重新计算,才能及时反映基金的投资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是选择基金的主要依据,基金净值未来成长性才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关键。因为开放式基金每天按交付进行申购和赎回,因而净值每天公布一次。而封闭式基金不可进行申购和赎回,只作为上市交易的参考,一般每周公布一次净值。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是买卖行为发生时已确知的市场价格;与此不同,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交易价格则取决于申购、赎回行为发生时尚未确知(但当日收市后即可计算并于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
鹏华价值多少钱
鹏华价值基金目前的基金净值在0,70元附近。去年走势不是很好,目前有逐步走好的迹象。
我买了泰达荷银,华夏全球精选,鹏华价值,中小板ETF这几个基金现在亏了一万多了怎么办?
就像上一轮熊市一样,很多人也的亏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但是经常长期持有,到了上一轮牛市的时候,绝大部分人已经回本了,而且还有小有盈余!因为大盘指数在长期看来,肯定是会攀新高的!基金是长期投资品种,买基金就要有长期持有的准备。要考虑到投资期限,尽量避免短期内频繁申购、赎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近期股市持续暴跌,基金自然难以幸免,基金暴跌也是暂时的,长期持有基金会有回报的。以下是选择赎回基金的理由:第一,个人需要因为急需要用钱不得已而为之。第二,基金基本面发生变化。也就是基金所属的公司或者基金经理发生了变化。第三,和同类基金相比业绩出现明显分化,如果业绩有明显的差距,要找一下真正的原因。第四,对后市的看法。如果真的不再看好今后的市场,选择赎回基金。第五,没有以上四种原因选择坚决持有
鹏华价值怎么样
过往年度业绩不佳,但是最近几个月倒是表现不错,长期不看好,短期谨慎持有
三个视频:帮你get鹏华王宗合如何探索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动能
王宗合价值投资金句
1、我的风格就是价值投资,价值的来源更注重企业长期的、成长出来、创造出来的价值,注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2、价值投资将来收益率的高低、收益率的可持续性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认知能力
3、我们的深度研究就是研究这个产业、研究这个公司要支撑你持有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鹏华基金王宗合
探索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动能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大道至简,可谓鹏华基金董事总经理、权益投资二部总经理王宗合过去近10年投资之道的写照。他认为投资最优策略是选择高壁垒、ROE可持续性强、有显著复利效应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市场短期指数的涨跌,不能作为投资上的判断标准,应关注公司在理论框架下的真实价值以及未来投资回报率。
从2010年任基金经理以来,王宗合管理的偏股型基金每年业绩都表现不俗,年化收益率均超过14%。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4日,他自2010年12月28日管理鹏华消费优选成立以来回报达到254.7%。
7月8日,由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将正式发行。在他看来,后疫情时代下在消费、医疗、服务、制造业、金融等都将有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关注企业成长动力
王宗合认为,价值投资的“价值”源于两个部分,一是跌出来的价值,赚价值回归的钱;二是赚企业长期持续自由现金流成长、利润成长的钱。
“价值投资需要赚企业未来持续创造价值的钱,从长期角度来看必须是持续、有壁垒性、复利性的成长所创造的价值。”王宗合强调,即使市场情绪会影响企业股价,即使公司短期股价出现一定程度泡沫化问题,但在长期成长的“价值锚”基础上,能做出基于持续创造价值的动能判断,短期估值泡沫并不影响长期持股。
他所管理基金的定期报告显示,不少重仓股持有时间在3年以上,同时,他所管理组合的换手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剔除主动申赎影响,单边换手率约在40%~50%。
“每个行业可能都面临创造价值的生命周期曲线,放在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生命周期来看,当一家公司不能继续创造价值时,哪怕它本身是再优秀再伟大的企业,可能也不会被投资者选择。”王宗合强调,要综合判断一家公司的管理层激励机制、管理思路、渠道能力、产品能力、品牌张力、消费者认知等各方面是否达到公司快速成长和创造价值的拐点。如历史大牛股可口可乐,曾经的确是非常伟大的公司,但是综合多维度以及新消费趋势来看,目前公司可能面临创造价值的动能不足问题,近些年股价增速逐渐变缓。
紧跟时代拓展能力圈
王宗合担任研究员时期主要涉及行业是消费品,如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纺织服装、家电、汽车等,但他从业以来始终追求的是“跳出投资舒适圈,紧跟时代产业发展迭代能力圈”。
分析王宗合所管理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可以发现,除始终坚持布**白酒领域之外,近期增加了创新*、医疗服务、科技等领域个股。这正是他拓展“能力圈”的体现。他曾希望建立三类能力圈,第一类是寻找以人群为核心业务的投资标的,如消费、医疗服务、金融服务、社交娱乐服务等领域;第二类是效率领先型制造业;第三类是创新型企业,包括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紧跟时代产业发展,迭代能力圈,并不简单认为是追逐风口行业、重视风格切换。王宗合表示,市场风格切换从来不是鹏华所关注的,而是更专注于投资的本质,专注于真正挖掘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现在最具创造价值的产业,除了消费,互联网教育、创新*、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云计算、5G应用等都大有可为。
同时,王宗合强调,更大程度拓展能力圈更要依靠强大的团队力量。他希望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在各自领域的深度研究优势,同时尊重团队风格的差异化,共建“和而不同,相协共生”的投研互动氛围,发挥团队合力的优势,共振拓展能力圈的边界。
王宗合重磅新基
鹏华匠心精选混合
A类009570C类009571
7月8日,盛大发行
留言有礼
活动时间:6月30日-7月2日
活动奖品:5张100元京东卡
参与方式:观看王宗合精彩短视频,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并谈谈你对视频的感悟,我们将在留言中抽取5名幸运粉丝。
1.我们将通过私信的方式通知中奖粉丝,如未收到奖品请私信联系我们;2.奖品将于活动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发放完毕;3.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鹏华基金所有。
风险提示:本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鹏华基金姜山:如何通过多资产配置创造稳定收益
导读:我们和基金经理对话,最看重的是他的投资框架,我们相信投资的结果是其投资流程和框架的体现。和许多我们访谈过的基金经理不同,鹏华基金稳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是以稳定收益为投资目标,将风险放在第一位。姜山具有超过10年的扎实的新股询价定价经验,就新股发行和询价定价在三大报等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他会通过低相关性的多类资产配置,并且配合一些投资工具和套利机会,给组合创造出绝对收益机会。
姜山注重寻找那些几乎没有风险或者风险很低的投资机会,组合中资产类别越多,其非相关性就越好。如同桥水达利欧所说,寻求没有相关性的资产,就能有效降低风险,并且少牺牲收益。站在客户的角度出发,以绝对收益为导向,并且向下波动率低的产品也能够真正匹配客户的风险偏好。低波动而且正收益的产品,其实对于客户来说“性价比”很高。投资中最怕的是高波动率,但并没有带来高收益的产品。
最近市场上最火热的就是科创板。由于参与门槛相当较高,个人投资者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申购科创板基金参与其中。那么对于科创板基金该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科创板基金经理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品质呢?我们知道科创板打新和目前的主板新股发行制度不同,前者是完全市场化定价,有破发的风险,后者是限定23倍市盈率定价,风险较低。让我们听听姜山对科创板投资的深度分析。
下面是我们对于姜总访谈的全文,也欢迎大家点击下面的访谈视频,用八分钟GET姜总的投资框架和产品特色:
以稳定的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
1.朱昂:你怎么看待投资?
姜山:我一直做的是稳定收益投资,和许多做相对收益出发的基金经理不太一样。稳定收益投资中,需要做多资产配置,非常强调对于风险的管理。这一点和我出身有关。我不是传统从公募基金研究员一路成长为基金经理的路径。来到鹏华基金前,我负责大型财务公司的自营。在自营投资中,亏损是不能容忍的,因此我会特别强调风险补偿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适合承担过高的风险等级。一个投资者应该承受自己适合的风险等级。我们常常想,风险越大,收益要求就越高。事实上,承担的风险需要和客户的需求做高度匹配。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收益率有多少,但是对于承担的风险很敏感。
传统的相对收益机制会忽视这个问题,强调排名的因素多一些。在操作中,你自然在真正有风险的时间段,未必能做出减仓的动作。这样对于持有人来说,可能承担了很高风险。
我是做稳定收益的,关注怎么回避巨大的风险。组合承担多少风险,需要看客户的承担能力。
2.朱昂:您说到了规避巨大的风险,是不是投资中出现巨大风险的时候还是挺多的?
姜山:看你怎么定义风险,如果你定义3200跌下来这一轮定义为较大风险,这种情况市场每年会出现三到四次。波动15%以上的情况,市场一年出现三四次很正常的。中国市场波动率很大,风险本身就比较大。
3.朱昂:所以说你的投资目标是以稳定收益为导向,用较低的风险去获取收益?
姜山:是的,我们是非常看重组合的稳定收益和回撤。我们在2015年3月发行的两年期专户,经历了市场的数次大跌后仍旧取得正收益,也是反映了我们这种稳定收益导向的投资框架。
4.朱昂:你是如何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依然实现绝对收益的呢?
姜山:你需要对于风险预算和底层仓位进行配置。我们会去找一些不错的套利性机会,把握风险资产的阶段性机会,从一些很低风险的投资机会中取得相对较好的正收益。我非常强调资产类别的多元化,这样单一风险对组合的冲击不会很大。
5.朱昂:也就是说,你会非常看重组合中不同资产之间的非相关性?
姜山:稳定收益策略的重要一点,就是来自资产之间的弱相关性。通过分散投资中的风险,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益率。
对于专户投资来说,这种非相关性资产比公募基金要容易找一些。组合中底层资产的类别越多,你的组合的非相关性就越好。底层资产包含股票、债券、对冲工具(期权和期货等)、海外资产。比如以前我也会持有一些分级A基金,然后再找一些套利性机会。
重视风险和波动率
6.你认为这种套利性机会在中国市场容易找到吗?
姜山:我们寻找的套利性机会更多基于投资者的分割。比如2015年出现的股权期货高升水机会,就提供了稳定的收益率机会。
7.所以从投资内核上来说,你是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
姜山:许多人做投资仅仅看着是投资,却忽视了风险。风险是影响投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风险的重视和我的出身有分不开的关系。我前面说过我是做自营出身,亏损是不允许的。这点和公募基金出身做相对收益的思维不太一样。
相对收益出身的基金经理可能不会那么重视波动率,我是很重视波动的。给客户赚钱固然重要,但是控制波动同样重要。你的投资行为,必须和投资人需求,以及你的投资目标匹配。如果是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阶段性的风险也会去回避。
8.朱昂:而且从客户体验看,低波动的产品能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姜山:高波动长期来说一定要对应高收益,否则高波动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这种稳定收益的策略,目标是尽量不明显伤害到客户的投资体验,但这种做法的难度的确很高,也不是所有基金经理都能够很好地把握。我们看到公募基金的问题并不在于长期不赚钱,而是许多客户买在高点,赎在低点。相对收益并不是长期收益做的不好,而是许多持有人因为波动太大,进出时机选择错误,导致并没有在产品上赚到钱。因为多数的客户是不懂择时的,你不应该要求你的客户都能很好的做择时。
绝对收益投资越老越值钱
9.朱昂:能否说说你是如何优化投资框架的?
姜山:投资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时间越长,你经历的事情就越多,使用的工具也会更加丰富。当你有了丰富的经验后,你看到一个情况,大概会想到过去类似事情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对于市场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我的投资框架,一直以来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和磨合。
10.朱昂:所以投资是越来越值钱,但是过去也有许多基金经理觉得年龄大了,自己的投资框架会有一些老化,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姜山:做相对收益的基金经理,会经常碰到这个问题。因为市场的热点经常变化,你需要不断学习。如果你的知识结构老化点了,就会觉得很累。我是做绝对收益的,就较少有这种感觉。绝对收益强调的是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历史上的风险和现在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比如经济周期是长期而且反复存在的,套利性行为,通过经验也是能算出来的。
11.朱昂:你前面说的套利性投资框架,是不是时间越长,基金经理的价值就越大?
姜山:做套利性投资的时候,经验越长,越容易发现机会。许多机会是反复出现的,你的经验积累会对投资形成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还会通过金融工程、爬虫数据把过去的经验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工具做筛选,来提高效率,并且通过金融工程来对过去的投资结果进行分析。
科创板询价更加市场化
12.朱昂:关于科创板打新,许多人都觉得打新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但过往你打新的业绩也很好,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不少门道?
姜山:说打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是定价受限的问题。我们目前23倍市盈率的新股发行机制,这一机制下目前暂未出现过破发,大家用简单的数学一算就知道新股定价是多少了。所以说,打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说法,针对这个时间点是没错的。但是我亲身参与了2009到2014年的市场化新股询价阶段,这时候有许多公司破发,市场有几年也表现不好。这就非常考验你的公司定价能力了。
科创板打新也是市场化定价,里面必然牵涉到公司的定价是否合理,哪些公司参与,哪些公司不参与。甚至那些不参与的公司,如果破发后在某一时间是否有价值。从这个角度看,科创板打新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
当然新股投资的核心还是对公司中长期价值的判断。
13.朱昂:能否说说鹏华科创主题3年封闭混合基金(501076)这个产品的特色?
姜山:这是一只科创板主题基金,可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根据“双一”限制,即“基金应当以基金管理人的名义作为1名战略投资者参与,同一基金管理人仅能以其管理的1只基金参与战略配售“。该基金3年封闭运作+上交所上市交易,封闭运作期内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100%,并以战略配售方式参与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优质公司。封闭运作期内基金主要采用资产配置策略、股票投资策略(投资科创板战略配售股票)、固定收益策略及其他策略等,将科学把握建仓节奏,遵守投资策略,适时控制仓位,力求通过仓位控制进一步降低基金资产收益的波动性。基金将于6月5日起限额10亿发售,募集期内任一天超募集总目标即启动末日比例配售。
因为这一次不是23倍定价,回到了以前定价的基础。我们历史上对于新股询价定价的经验,对于相关问题的认知和方向把握,都是有帮助的。新股的询价定价做的好坏,主要考验的是你的定价能力,以及回避破发风险。
14.朱昂:历史上有什么让你深刻的案例或者事件?
姜山:许多风险是未知的,这种未知来源于你之前没有遇到。通过这么做,你会看清楚收益的本质,并且了解不同的资产的特性,不间断的交易市场让你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几十倍。你会发现,投资不可能不失败,区别是你希望失败的代价比较小。
投资不是错过这个机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你只要能在市场中活着,就永远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