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现在行情
棉花产量预计比上年有所减少。据农业部门最近调查,预计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400万亩左右,同比持平。今年上半年棉花主产区普遍出现低温天气,棉花发育迟缓,总体长势差于常年。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灾害性天气,对棉花生长有一定影响。新棉大量上市要到10月中旬,比常年推迟10-20天。如后期气候正常,预计总产量比上年略减。今天美棉大幅度下跌。给地棉花现货也随之下落。【外盘】昨晚美棉收盘98.02,跌3.9。【提示】假期期间,不确定因素增多,各地籽棉收购价均有小幅回落。现货商请注意控制风险。 山东夏津地区好四级棉花价格5.1-5.2元/斤左右,衣分38左右,水分17-18%,收购减量,皮棉四级报价23000元/吨(毛重带票)。 河北邯郸地区弱四级好五级花市场均价在4.7-4.8元/斤,衣分37-38,水分23%左右,新皮棉弱四级出厂报价22500元/吨左右(毛重带票)。
现在棉花价格上涨和补贴有什么关系,我们早就卖完了
很多农民都有疑问:现在棉花上涨,和补贴有什么关系,早就卖完了。补贴是应该在采棉花的时间,到收花结束。
是这样的,针对这个疑问,我觉得还是以国家公布的相关材料为依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因为**的土地面积比较大,北疆大部分收花的时间在9月份到11月份。南疆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9月底到第二年开春,我们国家在设定棉花目标补贴的时候,以**大部分的棉花为基数。进行政策补贴。
补贴的文件是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20年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通知》以及各地的印发材料
其中,明确规定了5个不予以补贴的范围
以及统计时间:
我们很多北疆的棉农对此还是有意见的,因为北疆这个时候是采收完毕了,后期上涨对于补贴是特别不利的。
就如同第三个农户的问题,如果现在上涨到2万元一吨,不就没有补贴了,不是扯淡吗?
这个要看交售的总体数量,按照还有16天来计算,就算现在上涨到2万一吨,还是有补贴的,只是又被拉下去很多而已。
暂时,国家为了防控相关风险,暂时做不到一票一补,所以说,从现在的角度来说,南北疆补贴计算时间一致,在价格上涨的时候,对于北疆是非常不利的,不过在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对于北疆是有利的。
你对补贴南北疆一个时间进行统计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一起交流的。
对了,棉花高产其实很简单书籍(第二版本)出版发行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参与了编写,这里面感谢杨来江等朋友,因为很多的经验技术都是农民兄弟姐妹提供的。很多农民问我要,**的邮寄费用真的不是盖的,书籍没有多少钱,邮寄费用却很大,所以,我们为了把成本控制住,采用了49元包邮的模式,如果是内地,这个价格就简单多了,但是**实在很难,这个里面涵盖:一本书包邮,一个49元的代金券(理论上节省49元到其他地方,买书类似于不花钱),一个期货培训班月卡。培训期货的,如果觉得好,再办年卡吧。当然也有很多的农户说,一本书,送不就完了,是这样的,一本两本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上万本,还是有一定的费用的。送可能还是有点不现实,49元,也不贵,半个大盘鸡而已,同时,也给了一个49元的代金券可以使用,相当于不怎么花钱。书籍写作方法是3000字的认知水平都可以看懂的,因为,我母亲小学3年级文化,我写出来,她必须能够看懂,这里面也非常感谢她。如果有需要的,点击下面购买就可以了。
回首2017年,我国棉花行情走向如何?
与2016/17年度相比,2017/18年度是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回首2017年,我国棉花行情走向如何?棉花产量与植棉面积较去年有何变化?储备棉去库存工作对我国棉花市场又有何影响?是否满足了我国棉企的用棉需求?此外,过去的2017年棉纺织行业又有哪些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关注?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行业情况
“棉花产量”一直是棉纺织产业上下游时刻关注的话题。今年以来,扛起我国“棉花产量”大旗的新疆棉区,继续以绝对的棉花单产水平以及棉花播种面积优势保证了国内的用棉需求。在我国棉花市场产量、需求双双增加的同时,国外棉花供给极为充沛,市场呈现宽松态势,国产纱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口纱价格优势的冲击。
2017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4844.5万亩,比2016年减少219.9万亩,下降4.3%。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548.6万吨,比2016年增加14.2万吨,增长2.7%。其中,新疆总产量比上年提高7.1%。
新疆棉拉高全国棉花单产水平
2017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较2016年下降4.3%。分地区看,新疆播种面积较2016年增加236.9万亩,增长8.7%。其他棉区受种植效益低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植棉面积减少较多的趋势,其中,黄河流域棉区减少322.7万亩,下降24.3%;长江流域棉区减少145.5万亩,下降14.9%。总体上看,虽然今年植棉面积少于去年,但产量却保持增长,全国棉花单产有所提高。
2017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13.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7.7公斤/亩,增长7.3%。其中,新疆棉区由于规模种植面积增加,单位棉花产量增加5.9公斤/亩,增长4.4%;黄河流域棉区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5公斤/亩,增长2.1%;长江流域棉区单位面积产量减少2.6公斤/亩,下降3.6%。
2017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从2016年的53.5%,进一步扩大到60.8%。因此,尽管2017年其他棉区棉花平均亩产比上年略减,但由于新疆棉花产量达138.6公斤/亩,高于国内其他棉区平均73.9公斤/亩的水平,其棉花单产水平提高以及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的提高拉高了全国棉花单产水平。
产需缺口略有收窄
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548.6万吨,比2016年增加14.2万吨,增长2.7%。消费量约为787万吨,产需缺口约为239万吨,比上年度略有收窄,但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格局形成较大反差。
国内尚存缺口全球供过于求
2017年是全球棉花资源充沛、供给大于需求的一个年度。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产量大于消费367万吨,库存消费比上升到66.54%,改变了此前连续两个年度产不足需的紧张局面,为2000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棉花供给极为充沛。而我国棉花市场偏紧,产量、需求双双增加,供需缺口超过200万吨,随着中国储备棉大规模轮出,国内棉花供求水平快速走向偏紧态势,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格局形成较大反差。
2017年,我国棉花产量为548.6万吨,比2016年增加14.2万吨,增长2.7%。消费量约为787万吨,产需缺口约为239万吨,比上年度略有收窄。但国外棉花市场的宽松给国内棉花市场造成了压力,使国内外棉价差进一步扩大。2016/2017年度内外棉价差基本维持在1000元/吨~2000元/吨之间,尤其在储备棉轮出期间,内外棉价差只有几百元,甚至一度形成倒挂,国产棉低于进口棉。
2017/2018年度初期,随着全球棉花供应的增加,外松内紧的预期使内外棉价差再度扩大到2500元/吨左右。12月,国内外棉价差回落到2000元/吨左右。
棉纱进口量增加0.61%
2017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60.14万吨,同比增长0.61%;累计出口棉纱32.40万吨,同比增长8.49%。国内棉纱价格高于国际棉纱价格是棉纱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7年储备棉轮出期间,国产纱竞争力明显增强,外纱进口量大幅回落,随着储备棉轮出结束,外纱进口量有所回升。
2017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60.14万吨,同比增长0.61%;累计出口棉纱32.40万吨,同比增长8.49%。特别是9月份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逐步扩大,进口纱价格优势开始显现。今年9月,我国进口棉纱约16.74万吨,同比增加8.73%,环比增加5.44%,打破了2017年3月以来外纱进口连续6个月负增长的有利局面。
国内棉纱价格高于国际棉纱价格是棉纱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当国产纱与进口纱价格差拉大时,进口纱数量明显提升。但可喜的是,国内外棉纱价差并未持续扩大,在10月中旬,国内C32S、JC40S价格连续下调,截至12月上旬,累计跌幅分别为340元/吨、420元/吨。近期国内纺织企业仍在继续下调纱价,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棉价弱势下调,纺企用棉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是临近年底,企业降价促销,回笼资金。
此外,随着国内纺企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进口纱在质量上较之前有很大提升。目前,印度、越南、印尼、巴基斯坦进口纱报价较稳定,虽然进口纱相较国产纱有价格优势,但成交量较前期有所降温,下游企业按需采购。目前,内外棉纱价差回归,仅在600元/吨左右,减少了进口棉纱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业内普遍认同,只要内外棉纱价差控制在1000元/吨以内,国产纱竞争优势就会明显。
新疆棉花机采率超25%
2017年,全国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新疆棉花机采率达25%以上,比上年增长4%,2017年新疆兵团棉花机采率达80%,比上年增长11%。
本年度机采棉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
2016年,机采棉一度成为香饽饽,受到市场青睐。而今年新疆地方棉花和兵团棉花价格相差不大,纺企采购商认为,相同质量等级的机采棉和手摘棉价格相差不大时,企业更愿意使用手摘棉,因为其可纺性高,在纤维长度、强力、马值指标近乎相同时,手摘棉可纺性仍然优于机采棉。
比较来看,今年机采棉和手采棉的质量指标情况差距有限,再根据市场整体购销情况,可见今年机采棉受欢迎程度较去年有所下降。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含杂率偏高,质量下降。机采棉在喷施脱叶剂期间遭遇阴雨天气,脱叶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其含杂率普遍超过正常指标。新疆采购商表示,机采棉含杂高虽然和天气有关系,但和喷施效果也有关系,经过对比发现,无人机喷施效果不如人工喷施效果。
业内人士介绍,新疆兵团棉花之所以在大规模实行机采后出现棉花质量下降的现象,有具体的原因,也有系统的原因。比如现在机采棉品种多、乱、杂,一个团场几个品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针对的是籽棉产量,用户追求高产量等。
如今,发达国家采净率在80%左右,而兵团机采棉的采净率普遍在95%以上,齿轮收紧,追求产量却影响了质量。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棉花机采是系统工程,提升机采棉质量需要全程把控。机采棉技术的成熟与机采配套工序的不协调,是导致兵团机采棉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二、热点事件
2017年,我国棉纺织行业政策不断优化。储备棉去库存初战告捷,储备棉去库存工作是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理念和机制创新的有效实践。目前,储备棉规模已趋近合理水平,国内棉价运行平稳,国内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效益回升,促进了我国棉纺织行业稳步发展。此外,棉纱期货的上市交易,进一步帮助棉纺织企业稳健经营,提高了整个棉纺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取消,有利于棉花加工市场形成有序的竞争环境。
棉纱期货8月上市
8月18日,棉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这是继棉花期货后,棉纺织产业链条上的第二个期货品种。棉花期货上市引起了纺织产业链相关企业,尤其是棉纺织企业的高度关注。
棉纱期货在郑商所正式上市。
与棉花期货形成“套保链条”
在我国市场上,郑商所于2004年6月推出棉花期货合约,经过13年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棉花期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得到逐步发挥。目前,棉花期货已经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上的“明星品种”,“郑棉价格”也成为广大涉棉企业高度关注,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而在棉花期货之后,又一个棉纺织产业链的期货品种——棉纱期货的上市,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形成公开、透明和权威的棉纱价格,提高我国棉纱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可以为棉纱生产和消费企业提供规避棉纱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帮助棉纺织企业稳健经营;三是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棉农合理调整棉花种植,提升市场在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
如今,运用期货工具的新疆涉棉企业数量明显增多。郑商所数据显示,在棉花期货市场上,新疆涉棉企业形成的仓单量已超过市场注册总仓单量的一半。棉纱期货上市后,能够与棉花期货形成“套保链条”,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新疆棉花产业的资源集群优势,更好地促进新疆棉花和棉纺织产业发展。
储备棉轮出延期
2017年储备棉轮出于3月6日起正式开始,销售截止时间延长至9月29日。9月4日~29日轮出期间,只允许棉纺织企业参与竞买储备棉,并仅限于本企业自用。
纺企竞拍踊跃成交率达73.63%
今年挂拍交易启动以来,储备棉累计投放437.83万吨,实际成交322.36万吨,成交率为73.63%。在停止非棉纺织企业参与竞买后,纺企成交量占比提升至100%。在2017年成交的国储棉中,新疆棉成交183.74万吨,占成交总量的57%;地产棉成交138.62万吨,占成交总量的43%。新疆棉品质较高,可纺性较好,成为竞拍的“香饽饽”。
储备棉轮出延期后,成交率持续看涨,一方面是由于下游企业的棉花需求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纺企提前备货;另一方面是8月初国储棉的竞拍定价大幅下调,性价比明显提高,高性价比带动了下游纺企采购热情,所以国储棉的总体成交率持续走高。
储备棉轮出的延期符合储备棉轮出政策确保纺织供应的原则,对新旧棉交替期棉价稳定起调控作用,有利于新旧棉花接轨,保证了纺企用棉需求,帮助棉纺织企业平稳度过新旧年度。
同时,通过最近两年大规模的轮出,中央储备棉财政负担减轻50%以上。储备棉轮出销售,保证了市场供应,库存数量也趋于合理,库存消化和市场稳定实现了有效统一。
棉花加工资格取消
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务院决定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文件。6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发布消息,全面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
实现棉花加工市场有序竞争
《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对于搞活棉花流通,淘汰一批规模小、设备差的棉花加工企业,实现棉花加工业的升级换代,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如今,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推出后,内地棉区植棉面积锐减,大企业面临收购成本高,竞争力降低的窘迫局面。此时低成本的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甚至在一些村镇成为籽棉收购的主力军,但随着棉花市场的变化,管理方式也需要转变。
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许可取消后,新疆自治区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消防总局联合制定了《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要求企业必须符合硬性技术条件,才有资格从事棉花加工。发改委、质检、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棉花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棉花加工标准及技术规范,鼓励企业生产大包型棉花,推动大包棉花加工企业发展和继续完善棉花公证检验制度。
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的全面取消,有利于实现棉花加工市场的有序竞争,可以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进来。但这并非意味着简单的取消审批,而是采取更为管用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推进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建立与棉花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棉花流通体制。
纱线展亮点不断
3月15日~17日,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10月11日~13日,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创意花式纱需求量不断提升
作为行业发展的晴雨表,2017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已成为全球纤维、纱线新品展示和商贸洽谈的重要平台。同时,企业也把纱线展作为一个拓展客户的优秀平台,参展企业的产品通过纱线展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宣传,企业的形象和影响力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不少企业表示,参加纱线展除了展现自己的产品外,更多的是想与老客户沟通,了解同行的发展水平,从中发现行业变化趋势。
2017年秋冬纱线展览会现场
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新增加了创意花式纱展区和“互联网+”电商展区。“互联网+”概念的出现,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为传统纺纱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搭建展商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平台,展会主办方在展会期间推出了诸多促进上下游沟通的活动:“新新纱线”推广活动、“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纺织材料创新论坛”等。
在2017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上,“品质毛纱区”和“绿色麻纱区”是在4大常规展区的基础上全新塑造的两大专业展区,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纱线市场上毛纱和麻纱需求增长的趋势。展会上纱线企业展出的新产品更加兼顾环保性与时尚性,力争发挥出纱线作为纺织产业之源的独特魅力。专业的商贸配对服务,进一步打通了上下游链接,为采购双方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采购平台。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如果您对本篇文章感兴趣,请在下方留言,发表您的看法吧!
来源于网络,农之道整理发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农之道平台是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农业技术的开放性平台,目前已经开通了留言功能,如果今后大家对平台发布的文章内容有什么疑惑或不解的地方,可以给我们留言,让我们互相探讨;如果你有更好的经验和秘诀愿意拿出来分享,可以给我们留言,在这里感谢您的无私分享!
我是金乡棉农。现在棉花价格走势怎么样、价格还能上涨吗
金乡不知道,反正现在,39衣分的临清价格3.65元,棉籽较节前落了5-10分钱大体来说,4级皮棉14500元左右。但是好棉花3级的要在15500以上啦。也就是说,差价拉大,次级棉太多,好棉花太少
新疆喀什地区现在的棉花价格的是多少、走势怎么样?
现在,库尔勒、阿克苏3级籽棉收购价上涨至9.0-9.1元/公斤(衣分40%、水分8-9%,下同),喀什巴楚、麦盖提3级籽棉收购价在9.5元/公斤左右,轧花厂收购量明显上升。近日阿克苏、喀什等地农发行籽棉收购贷款已陆续下发,虽然第一批数量只占总贷款额的30%,但仍对推高籽棉收购价起到一定作用。不过,除了一些从家乡或外部高息融资的加工厂外,多数轧花厂入市谨慎,通过降低衣分或水分的方式提高籽棉收购价。目前库尔勒农发行仍没有下发籽棉收购贷款,农发行认为当前籽棉收购价已处高位,放贷或将再度推高其价格,自身和贷款企业的风险都将增大。部分企业表示,如籽棉收购价超过9.5元/公斤(衣分40%),风险就将增大,只有把轧花成本控制在20500元/吨以内才可以放心收购。
棉花现在价格是多少
根据市场,种棉面积及政策导向,今年籽棉收购价格呈现涨的趋势,最高5.2一斤,最低4.2一斤。国内棉价继续上涨,有可能达到6元。
供应小于需求,为何棉花价格还是一直下跌?
关于这个话题一直是我们棉农心里的痛,在**打拼了十几年到落得一身债。棉花年年种,每年都盼望着有一个好价格,从此能摆脱自己的困境,而今年的棉花价格无异是对我们的当头一棒,令我们身心俱疲。
①关于今年价格是和我们国家抛储棉有关系的,今年国储棉以一万四千的价格向社会抛售,而且又延长了抛储时间,导至了棉花加工企业储备了足够多的棉花,从而他们不急于去购备棉花,因此形成旺季不旺的现象。
②今年又是经济不好,导致金融不稳定,收导棉花的企业不敢放量收购,我们这是有亲身体会的,往年轧花厂都是抢购棉花哄抬价格,而今年轧花都是不急不燥的收购,而且是压级压价的收购。
可能还有多种原因是咱不知道,在这里不敢乱发观点,但愿明年的价格能好起来,让我们棉农们过一个舒心的年。
视频加载中...今年棉花行情是多少
今年的棉花行情还是比较稳定的,皮棉价格稳定在13000元/吨左右。(3128标准级)。籽棉的价格在3元/斤左右。如果想知道的更详细和及时你去我的网站看吧,每天都更新,你百度鼎盛清弹棉就行。
目前期货行情,对应棉花价格,和棉农期待有多大?
棉花期货跌跌不休,截至2022年8月10日发稿,期货主力价格14235,年初大家对棉花的期望值完全落空,农资价格上涨,地租超过1000元/亩的大有地在,今年租地种植成本很多都超过3000元/亩,自种成本也比往年增加了好几百。籽棉交售能卖多少呢?
按照目前棉籽价格3.8,平均毛衣分40%进行计算,籽棉价格应该在6.8-7元,和期待的9元/公斤以上误差有点大。轧花厂要想减少去年的损失,收购价格应该要压0.5元左右。
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最后一点时间的棉花管理,管好蕾期,提高坐果率,稳定单产才是王道。
祝大家今年都有好的收成!
国内棉花、棉纱价格上涨2022年我国纺服出口再创新高15万锭棉纱项目落地新疆巴基斯坦约150家纺织厂关闭人民币开年大涨
1、国内棉花先扬后抑
上周,市场乐观情绪推动周初棉价上涨,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多头资金谨慎减仓,国内棉价先扬后抑,均价水平略高于前周。1月13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219元/吨,较前周上涨116元/吨,涨幅0.77%;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4345元/吨,较前周上涨30元/吨,涨幅0.21%。
2、国际棉花价格连续下跌
上周,周初国际棉价随外围市场小幅走高后,在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连续第3个月调增美棉产量、下调全球消费量的压力下,国际棉价连续下跌。1月13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97.81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6734元/吨,较前周下跌164元/吨,跌幅0.97%。
3、 涤纶短纤有价无市
上周,春节临近,终端开始全面停车放假,纺企年前备货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刚需阶段性缺失,市场商谈走货,销售一般,报价呈现有价无市状态,1月13日涤纶短纤价格7080元/吨,较前周上涨130元/吨。
4、粘胶短纤价格窄幅上扬
上周,粘胶短纤市场价格窄幅上扬,周三某大厂价格上调200元/吨后,部分厂家报价跟涨,企业库存处于合理水平范围内,企业执行订单良好,对年后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但春节即将到来,下游人棉纱厂家逐步放假,场内交投气氛清淡,粘胶短纤市场存有价无市,实际成交价变动有限。1月13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2900元/吨,较前周上涨100元/吨。
5、国内棉纱价格小幅上涨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少量走货,因市场看好年后消费前景,国内棉纱价格小幅上涨。外纱市场上,印度等地区夏季服装订单有所下达,叠加前期原料价格上涨带动,国际棉纱价格略有反弹。1月13日,纯棉32S报价23400元/吨,较前周上涨245元/吨;涤纶32S报价11500元/吨,较前周上涨50元/吨;人棉30S报价16700元/吨,较前周上涨50元/吨。
6、后市展望
春节临近,国内棉价预计涨势趋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当前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但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大,强调要保持政策稳定性,继续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棉花市场方面,2022年度新疆棉加工收尾,销售仍显滞后,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月12日,新疆棉加工进度82.5%,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销售进度21.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纺织市场面临年底物流逐渐停运的情况,部分企业交付年前订单后陆续放假,普遍寄希望于年后行情。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预计春节后订单增加、保持不变和下降的分别占60.6%、24.2%、15.2%。下周是春节前最后一周,现货市场运行趋于停滞,叠加乐观预期推动郑棉价格上涨已超过两个月以上,资金推涨情绪趋向谨慎,预计国内棉价涨势趋缓。
1、USDA1月:调减全球棉花预估产量美国期末库存达近三年峰值
据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1月全球棉花供需报告,调减了全球棉花预估产量7.2万吨,至2512.5万吨,其中印度大幅调减21.7万吨,同时调增美国产量9.5万吨以及巴西产量6.6万吨。全球消费量预期2413.6万吨,环比调减18.4万吨,同比大幅下滑144.7万吨;全球期末库存1958.1万吨,环比增加8.1万吨。对于美棉而言,在本次月度报告中调增产量9.5万吨,调减美棉出口预估值5.4万吨,令美国期末库存大幅增加15.2万吨至91.4万吨,为近三年最高值。
2、农业农村部:2023年1月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22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3000.3千公顷,比上年降0.9%;单位棉花产量每公顷1992.2公斤,比上年增5.3%;总产量597.7万吨,比上年增4.3%。2022/23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测数据根据公告进行调整,其他供需预测数据与上月保持一致。新年度棉花加工和销售进度持续缓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月5日,全国新棉加工率和销售率分别为77.8%和19.9%,同比下降14.8个和2.2个百分点。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需求转好预期支撑棉价。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不利因素,棉花消费外需市场复苏乏力,国内外棉花价格后期走势有待观察。
3、棉花商业库存处近五年最低点纱布库存明显下滑
据棉花展望数据,截至12月底棉花商业库存为462.4万吨,环比增加93.93万吨,同比减少93.58万吨。棉花商业库存已连续三个月处于近五年最低点。主要因受外部环境影响,棉花加工进度偏慢,令棉花商业库存增幅较小,整体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但2022年度供应较为充足。
下游市场方面,截至12月底棉花工业库存为55.12万吨,环比增加6.63万吨,棉花工业库存连续上涨,主要也是因春节前企业有进行节前备货。截至12月底纱线库存为17.48天,环比减少16.54天;坯布库存为33.53天,环比减少5.55天。从产成品库存情况来看,棉纱库存以及坯布库存本月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12月下游市场有所转暖,纺企走货情况较好,贸易商也有大量采购。
4、2022年我国纺服出口创历史新高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2.64%
据海关统计,2022年全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3233.4亿美元,同比增长2.6%(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5.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2022年12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10.029亿美元;2022年1-12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479.48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21年1-12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450.794亿美元。
2022年12月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42.938亿美元;2022年1-12月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753.9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21年1-12月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99.474亿美元。
5、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28.5天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1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28.5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增加2.1天,同比减少3.3天,比近五年(即2017-2022年,扣除2020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6.3天。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59万吨,环比增加8.1%,同比减少17.8%,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21.9%。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状况不一,陕西、河北、江苏三省棉花工业库存折天数相对较高。
6、纺企开机负荷周环比增加5.4%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截至1月13日,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64.6%,周环比增幅5.4%,同比减幅20.7%。随着小年及春节的进一步临近,大部分纺企计划小年后放假,初五复工,订单维持20天左右的水平,预计下周开机率将大幅下降。
7、12月CPI同比上涨1.8%PPI同比下降0.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2022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0%。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4%。2022年全年,PPI比上年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
1、总投资11.5亿元河南东辰纺织年产8万吨家纺及服装面料项目可实现500人以上就业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四季度“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观摩讲评活动继续推进。其中,河南东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家纺及服装面料项目,总投资11.5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办公楼、研发中心、厂房、宿舍、染纱车间、织造车间、后整理车间、仓库及配套设施等。目前,标准化厂房正在做主体建设,办公楼、研发中心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8万吨家纺及服装面料,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利税约1.5亿元,安排就业500人以上。
2、新疆三十六团与铁门关市新恒立纺织有限公司举行15万锭棉纱加工项目签约仪式
1月8日,新疆三十六团与铁门关市新恒立纺织有限公司举行15万锭棉纱加工项目签约仪式。据了解,本次签订的15万锭棉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其中厂房62000平方米,宿舍1000平方米,办公室500平方米,可带动就业100余人。
1月9日,湖北仙桃市举办服装产业供应链合作发展大会,60个纺织服装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263.64亿元。项目涉及原辅料生产、成衣制造、智能化加工、产业园等纺织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是仙桃市政府与金田阳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时尚之都创意产业园”项目,拟投资200亿元,在仙桃建设中国时尚之都创意产业园。
4、新澳纺织(越南)有限公司将投资建设50000锭高档精纺生态纱纺织染整项目
1月11日,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新澳纺织(越南)有限公司投资建设50000锭高档精纺生态纱纺织染整项目已于近日分别获得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外汇管理局桐乡市支局出具的境外投资相关手续及凭证。据此前报道,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53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6亿元),分步建设实施越南50000锭高档精纺生态纱纺织染整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逐步形成年产约6500吨精纺针织纱线的生产能力。项目计划建设期5年,第一阶段20000锭于2023年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设完成并陆续投产;第二阶段30000锭预计2027年建设完成并陆续投产。
5、越南百隆毛利率好于国内工厂产能约占集团全部产能75%
1月11日,百隆东方表示,公司于2012年底赴越南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至今已满10年。截至目前,越南百隆产能约占集团公司全部产能的75%。历经10年的生产运营,越南百隆的产能规模、产品线、人工熟练度等已形成一定优势,越南百隆的毛利率好于国内工厂,已经成为集团主要的利润贡献点。2022年二季度销售数据下滑,主要是受国内疫情影响,国内市场供应链受阻、物流不畅、消费需求疲弱,从而拖累二季度销售。
1月10日,孟加拉国领先的服装公司DBLGroup将投资5200万美元在孟加拉Srihatta经济区设立一棉纺厂JinnatTextileMillsLtd。DBL集团因此已经签署了由英国国际投资公司 (BII)、英国发展金融机构 (DFI) 和影响力投资者提供的5200 万美元信贷额度,该贷款将支持DBL建立JinnatTextileMillsLtd。该厂预计每天生产44吨纱线,年营业额为46.3亿塔卡。
据日经新闻1月11日报道,优衣库服装品牌运营商迅销发表声明称,将从3月起上调日本全职员工薪酬,涨幅约40%,接近该公司在欧洲和美国等市场的工资水平。加薪适用于基本工资和奖金。该计划覆盖约8400人,包括迅销总部和该公司门店员工。起薪将从目前的25.5万日元增加到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380元)。新上任门店经理起薪将从29万日元升至39万日元。
据外电报道,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和卢比贬值,巴基斯坦的许多纺织厂已经关闭。2022年7月以来,巴基斯坦约有150家纺织厂关闭,估计有200万人直接或间接失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巴基斯坦棉布出口下降了25%,比前一个月下降了9.45%。针织品出口较去年同期下降12.8%,床上用品下降29.4%,毛巾下降12%。成衣的出口与2021年11月的记录相同。
1、海关总署: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2023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提出,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爱企助企惠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外贸稳增长保市场份额,保持我国传统市场、传统产业出口竞争优势,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瞄准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全面开展“放、管、建、立、试”,加快海关监管办法制定进程和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推动开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试点扩区、压力测试。
2、李克强: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市场监管总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保持政策稳定性,继续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实施好原定延续执行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发挥促进就业和消费、衔接生产要素、助力创新等作用。
3、美联储哈克:超规模加息时代已过去,是时候将加息幅度调为25个基点
美联储哈克:美联储可能在2023年再加息几次,超规模加息的时代已经过去,是时候将未来加息幅度调整为25个基点了。预计美联储将把利率提高到略高于5%,然后保持不变。目前没有看到衰退,但今年GDP应该会放缓到1%。今年失业率可能从目前的3.5%上升到4.5%,然后回落至4%。
4、俄罗斯重启外汇交易 将用人民币补充国家财富基金
当地时间周三(1月11日),俄罗斯央行最新表示,该行将从2023年1月13日开始,恢复其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上的外汇交易业务。声明称,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2023年预算规则,央行在莫斯科交易所的外汇操作将以“人民币-卢布”工具进行。为了减少操作对汇率的波动,央行表示将会在市场上按时间均匀地买卖外汇。
5、东京核心通胀率自1982年以来首度达4%,续创40年新高
去年12月东京不含生鲜食品的核心CPI同比上涨4%,为1982年以来首次,超出此前经济学家3.8%的预期,连续七个月超出日本央行2%的目标。日本物价趋势领先指标带头上涨,去年12月全国通胀水平恐超预期。日本央行是否会调整货币政策仍众说纷纭,政府“反通胀”经济计划效果或在下月显现。
6、破115年纪录!瑞士国家银行料亏损1320亿瑞士法朗
瑞士国家银行估计,2022年将录得亏损1320亿瑞士法朗,为115年历史上的最大亏损,原因是受到股市下跌及债市的冲击;瑞士国家银行即瑞士央行,但有别于其他央行,瑞士央行是积极投资于股票市场,瑞士央行表示,估计有1310亿瑞士法朗是汇市仓位亏损,在瑞士法朗长期的操作中,买入了超过8000亿瑞朗股票及债券。不过,持有黄金的仓位录得4亿瑞士法朗的收入。3月6日将公布详细表现。
7、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均上逼6.73,创五个月新高,今年累计升值约3%
2023新年伊始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延续。1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连上破6.77至6.74四道关口,一度突破6.73大关,创五个月新高。截至13日亚洲交易时段盘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03:00收报6.7260,较周三夜盘收盘涨39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7266。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13日上调388个基点至6.7292,中间价升至2022年7月14日以来最高,本周累计上调1620个基点。短短9个交易日最新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较2022年底调升了3454个基点。
部分来源:中国棉花网、生意社、华融融达期货、棉花展望、我的农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