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公司排名国信证券(2018中国证券公司排名出炉,盘点中国十大证券公司)

2023-11-22 09:26:47 59 0

2018中国证券公司排名出炉,盘点中国十大证券公司

中国证券公司那么多,到底哪家证券公司实力最强?相信很多人在开股票账户之前,都会询问哪家证券公司最厉害,小编这就为大家列出中国当前最好的十大证券公司,可以看一看哪一家是最受欢迎的。

中国证券公司那么多,排在最前十名的证券公司实力肯定非同凡响,大家不妨与希赛网一起来看一看。

10、中信建投

成立于2005年,AA级券商,证监会批准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属于十大证券公司品牌。根据2018年2月数据,中信建投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5342.6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10位。

9、国信证券

成立于1994年,AA级券商,在全国38个城市用于54家营业网点。根据2018年2月数据,国信证券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5495.5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9位。

8、招商证券

成立于1991年,AA级综合类券商,百年招商*旗下企业。根据2018年2月数据,招商证券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6628.2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8位。

7、广发证券

成立于1991年,AA级券商国内资本实力最雄厚的证券公司之一。根据2018年2月数据,广发证券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7518.6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7位。

6、申万宏源

成立于2015年,AA级券商,根据2018年2月数据,申万宏源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7590.2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6位。

5、海通证券

成立于1988年,AA级券商,全国性证券公司。根据2018年2月数据,海通证券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7791.2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5位。

4、银河证券

成立于2007年,AA级券商,国内金融政权行业领先地位。根据2018年2月数据,银河证券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8229.2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4位。

3、中信证券

1995年在北京成立,AA级券商,中国券商龙头企业,也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券商之一。根据2018年2月数据,中信证券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9747.1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3位。

2、国泰君安

1999年成立,AA级券商,国内规模最大、网点分布最广的证券公司之一。根据2018年2月数据,国泰君安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10110.8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2位。

1、华泰证券

1990年成立,AA级券商,全国最早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之一。根据2018年2月数据,华泰证券的股票、基金成交额为13716.4亿元,市场份额在证券公司中排名第1位。

国内前十的券商实力都是不俗的,差距不是太大。以上榜单是根据2月份证券公司股基交易额来排名的。根据小编的了解,目前中信证券是股票市值最高的、资金实力最强的证券公司,而华泰证券用户量比较多,银河证券和海通证券的股票佣金一般比较低,其他证券公司实力相当,知名度都差不多。

END

往期精选传送门

◆【启航系列】学霸28天高分通过基金从业考试

◆【今日开通】7.21基金从业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资料分享】2018基金从业考试备考资料

◆【基金考试】这群人12天就通过基金从业考试

国信散感诗证券在全国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

国信证券的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前列,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均排名行业前十。连续六年被深交所评为“最佳保荐机构”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排名行业前五,经济研究所连续多年获评《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

证券公司排名

2021年证券公司排行榜前十名依次是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在这些证券公司当中,中信证券无疑是龙头老大,也是我们国家第一家A+H股上市的证券公司,其业务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证券、基金、期货等众多的领域,现有7家主要的一级子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是非常不错的。招商证券的全称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二家成功上市的证券公司,仅次于中信证券。在其2015年发布的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显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48亿元,同比增长339.8%,并且趋势是往良性的方面进行发展。海通证券的全称是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所有证券公司里面,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证券商之一,跟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一样,涉及到多个领域,在2021年9月份,原海通证券总经理瞿秋平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由董事长周杰进行代替,直到新任总经理上任为止。证券公司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投资人买卖股票提供了通道,而股票交易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从某个角度来说,证券公司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购买股票要选择大的证券的公司的原因,承担的风险比较小,一些小的证券公司就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让很多投资人捏了一把冷汗,同时也容易崩盘。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证券股票不是很了解的朋友,不建议去购买股票,这里面的风险太大,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时半会就破产。

谁是中国的十大券商?

读数一帜由《财经》杂志资本证券组创建。数说资本故事,解读财富密码。

第一梯队成员相对稳固,细分排名亦有进退起伏

文| 张欣培赵莎莎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证券行业的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券商2022年年报陆续出炉,谁才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十大券商?

实际上,参考不同类型的指标,十大券商的排名就会不同。

从规模类数据的统计上看,无论采用哪个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前十大券商的排名其实相对稳定。但从具体座次来看,十家券商的排名在不同年度间又会出现些许不同。

中信证券无论从任何指标看,都以绝对优势领先,是业内无可争议的行业龙头。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近几年的表现也有亮眼之处。国泰君安、华泰证券表现比较稳定,海通证券则出现明显下滑。海通证券曾连续十年营收排名在业内稳居第二,但2022年,其营收排名滑落至第七名,净利润排名也下滑至第十名。

从资本回报率上看,部分中小体量、但经营有特色的券商就更有机会闯入前十大券商之列。东方财富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22年达到15.58%,遥遥领先。信达证券和华林证券的盈利能力也在近年来维持了稳定向好的水平。

在人均薪酬方面,虽同为前十大券商,但是各家券商差别较大。人均薪酬最高的是83.64万元,而最低的只有49.98万元。

总资产:

龙头超万亿,前十基本稳定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净资本2.0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41%、8.52%、4.69%。

券商资产规模是衡量头部券商重要的指标,其是证券公司资本实力的体现。从排名来看,中信证券是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

数据显示,2022年,中信证券总资产达到了1.31万亿,领先第二名4476亿元,是所有券商中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的证券公司。2020年,中信证券资产规模率先破万亿,至今仍是唯一资产规模破万亿的券商。

位列第五的中金公司是排名前十家中唯一出现资产规模下滑的券商。2022年,中金公司资产规模6488亿元,同比下滑了0.16%。

中信建投以最后一名挤入了前十。中信建投在2022年实现了资产规模5099.55亿元,同比增加了12.62%,增长比例居前。

与十年前(即2012年)相比,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券商变化并不大,有八家保持不变。十年前在这项排名中居于前十的国信证券、光大证券已出*,取而代之的是中信建投与中金公司。

十大券商资产规模的十年变迁

数据来源:Choice,《读数一帜》整理

一般而言,券商总资产会随着业务量的内生增长与投资能力的改善而提升,但头部券商还更好地抢抓了市场机遇进行同业并购与资本补充赢得规模体量上的跃迁。

营收与净利润:

行业遇冷,头部券商也看天吃饭?

2022年,受多重宏观超预期风险因素影响,证券行业经营业绩短期重挫。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减少21.38%。

从营收排名上看,中信证券再度以651.09亿元的营收稳居首位,遥遥领先,超出第二名近300亿元。不过,营收较2021年下滑了114.15亿元,下滑比例为14.92%。

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华泰证券的营收规模均超过300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虽然国泰君安营收出现了17.16%的下滑,但是营收规模排名从去年的第三上升至第二。中国银河2022年实现营收336.42亿元,是前十家中下滑幅度最小的券商,营收排名较2021年上升两位至第三。华泰证券2022年实现营收320.32亿元,排名第四,与去年持平。

在第一梯队券商中,进步最大的是中信建投。2021年,中信建投在营收规模上排名第九,2022年,排名上升至第五位。

排名明显下滑的当属海通证券。Choice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海通证券的营收规模常年位居行业第二,但是在2022年,营收同比下滑约40%,排名下滑至行业第七。

十大券商营收规模的十年变迁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读数一帜整理

实际上,与十年前相比,以营收指标作为参考的前十家券商队伍变化并不大。唯一变化是,十年前跻身前十的光大券商已经出*,取而代之的是中金公司。从队伍内部座次上看,排名下滑较多的是海通证券与广发证券,分别下滑了5名与4名。

为了摆脱经纪、自营业务“靠天吃饭”的被动*面,各家券商都曾将做大做强投行与资管”两翼”设定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然而,谁能做得既快又稳,背后比拼的不是决心大小,而更多的是资源积累、人才队伍,甚至是业务布*的时机。

2022年市场遇冷,证券行业的利润也跟着市场波动缩水,140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减少25.54%。头部十家券商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盈利超过百亿的券商有三家,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其中,中信证券依然是2022年最赚钱的券商,且同比仅下降7.65%。

利润降幅最小的则是东方财富。2022年,拥有互联网券商标签的东方财富向传统证券业务发力,但旗下天天基金的日活下降超过三成。(详见《东方财富:上了热搜,失了红利?》)

而一向稳居前三的海通证券在2022年净利润排名中下滑到了第十名。2022年,海通证券实现净利润仅有51.96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62.20%,降幅远超第一梯队其他券商。

净资产收益率:

拼赚钱能力,也拼加杠杆能力

近年来,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速,尤其是股票发行注册制仅用了四年便从“试点”走向“全市场”落地,券商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券商数字化转型被提到新的高度,各大券商业务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用户圈层拓宽,用户需求也得到更多发现。 

然而,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殆尽,券商获客成本不断增加。新《证券法》和新《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的实施又提升了券商违法与合规的成本。

在此背景下,券商发展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2022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排名前十的券商在过去四年中也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盈利水平。 

以东方财富为例,新冠疫情爆发后公司的经纪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客户转化率也得到提高,2022年公司ROE水平较疫情前不降反升。受市场大环境影响,2022年东方财富的ROE同比减少6.57个百分点至15.58%,但却依然保持了绝对领先的竞争优势。 

在传统券商中,信达证券、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和国泰君安等四家的盈利能力甚至在2022年反超了2019年的水平。 

ROE是综合反映券商盈利能力的最佳衡量指标之一,更是决定券商估值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根据杜邦分析法,ROE=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因此,券商盈利能力是由总资产回报率与权益乘数共同决定的。

权益乘数越高,意味着券商越爱撬动资本杠杆。排名第四的中金公司权益乘数接近7.6,在盈利能力排名前十券商中居首。整体来看,为了业务发展需要,尤其是扩大信用业务规模,头部券商的加杠杆扩表动力最足。

市值与估值:

千亿券商扩容,三家市净率跌破1

随着中国证券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上市券商的市值规模也不断上升。十年前,市值超过千亿的上市券商只有中信证券一家,而如今这一数字已增加到九家。

中信证券依然是行业内市值最大的上市券商。截至4月13日,中信证券总市值2948亿元,较10年前增加了1639亿元。

排在第二位的是东方财富。截至4月13日,东方财富总市值2850亿元。东方财富不同于传统券商,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利用自身禀赋异军突起。尽管总资产与业绩规模排名并不靠前,但是其凭借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受到资金的青睐。市值超过一众老牌券商,甚至一度超过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与东方财富的总市值遥遥领先。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的市值均在1000亿-2000亿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排名前十的券商,市净率(PB)并不高,有券商市净率跌破1。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PB跌破1的券商就有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市净率最高的是东方财富,为4.38倍。

人均薪酬:

行业普降,百万年薪成往事

2023年开年以来,降薪成为了证券行业的关键词。根据Choice数据,截至4月13日,在可比的27家上市券商中,有23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仅有4家同比增长。其中,招商证券下滑幅度最大,达到39.37%。 

2022年人均薪酬榜排名前十位的券商中,中信证券虽然同比也在降薪,但因为幅度相对较小,一跃登上榜首,2022年实现人均薪酬约84万元,将多年号称“投行贵族”的中金公司甩在背后。中金公司的人均薪酬跌至百万元以下,同比降幅近30%。

在人均薪酬排名前十的券商中,海通证券降幅最大,为36.3%。国泰君安则是唯一一家实现人均薪酬正增长的头部券商。2022年,国泰君安人均薪酬为74万元,位居第三。

业内人士认为,导致整个券商行业薪酬下降的因素有多方面,一方面,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2022年券商整体业绩表现不佳。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统计,2022年,140家证券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1.38%,净利润同比下降25.54%。另一方面,券商的薪酬体制也正面临变革,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成为未来的方向。(详见《券商降薪探秘》)

营业网点:

方正、中信扩张,国君、申万缩减

随着证券经纪业务在线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营业网点不再需要提供现场交易服务。于是,将不赚钱的营业网点进行整合,对券商而言,也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然而,券商铺设营业网点的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从整体上看,券商分支机构的扩张趋势仍在。 

证券营业部已经成为公司财富业务转化的窗口,是投行和资管条线项目承揽的抓手。在经济越发达、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券商开办营业部的数量越多。

2022年拥有证券营业部数量最多的依然是中国银河,为487家,但相较2019年,公司减少了6家营业部。

过去三年,头部券商的证券营业网点数量甚至有增无减少。根据已披露年报信息,2022年证券营业部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券商平均营业部拥有量达到了327家,较2019年增加4家。2022年较2019年营业网点数量增加的券商有六家,减少的有四家。 

与疫情之前的2019年相比,扩张势头较猛的券商是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分别扩张了55家、44家。

国泰君安的营业网点缩减数量最多。2022年公司拥有339家证券营业部,较2019年420家,减少了81家。其次是申万宏源,2022年公司拥有证券营业部297家,较2019年311家,缩减了14家。

中国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是怎样的?

中国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是:中信证劵、海通证劵、广发证劵、国泰君安、华泰证劵、银河证劵、申万宏源、招商证劵、国信证劵、东方证劵。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证券公司(SecuritiesCompany)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狭义的证券公司是指证券经营公司,是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到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领取营业执照后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机构。它具有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以承销发行、自营买卖或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普通投资人的证券投资都要通过证券商来进行。中国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1、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证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6,630,467,600元。2、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证券公司之一,拥有一体化的业务平台、庞大的营销网络以及雄厚的客户基础,经纪、投行和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位居行业前茅,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PE投资等创新业务领先行业。3、广发证券,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是一家与中国资本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的新型投资银行。4、国泰君安,于1999年8月18日合并设立,是中国证券行业长期、持续、全面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国泰君安跨越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部历程和多个周期,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深耕中国市场,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确立了全方位的行业领先地位。5、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科技驱动型综合证券集团。自1991年成立以来,公司积极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业内率先以金融科技助力转型,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多元的证券金融服务,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位居国内证券业第一方阵,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全新阶段。6、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批准,在收购原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及相关资产的基础上,由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北京清源德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4家国内投资者,于2007年1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7、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简称“申万宏源”),是由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资本市场第一家上市证券公司——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16日合并组建而成。8、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是百年招商*旗下金融企业,经过二十五年创业发展,各项业务和综合实力均进入国内十强,招商证券是中国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会员、第一批经核准的综合类券商、第一批主承销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第一批成员以及第一批具有自营、网上交易和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9、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信证券”)前身是1994年6月30日成立的深圳国投证券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深圳。法定代表人为何如,总裁邓舸。经过发展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10、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理财、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上市证券金融控股集团。

中国十大证券公司排名2020

第一名、中信证券第二名、招商证券第三名、海通证券第四名、广发证券第五名、银河证券第六名、国泰君安第七名、华泰证券第八名、国信证券第九名、光大证券第十名、申万宏源拓展资料:1、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批准的综合性证券公司之一。其前身是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11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第一家A+中国H股上市证券公司。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目前持有公司16.50%的股份。成立22年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100亿元,净利润超过1160亿元,向股东分红超过406亿元,上缴国税520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十多年保持行业第一;净资本、净资产和总资产规模优势显着;各项业务一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在国内市场积累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2、招商证券是招商局集团旗下百年金融企业。经过25年的创业和发展,各项业务和综合实力均进入中国前十。招商证券是中国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会员、第一批获批综合性证券公司、第一批主承销商、第一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会员、第一批自营机构2008年7月,公司被中国证监会评为AA级证券公司。3、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唯一一家成立于1980年代、至今仍在运营、未更名、未接受政府注资的证券公司。公司前身为上海海通证券公司。公司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净资产近1200亿元。2007年以来,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一直处于国内证券行业前列。海通证券A股于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完成非公开发行。H股于2012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5年完成H股非公开发行,公司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115.02亿元。2007年以来,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一直位居国内证券行业第二位。4、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首批综合性证券公司之一。是一家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起来的新型投资银行,目前公司注册资本59亿元(数据截至2012年9月17日),员工近10000人,营业部和证券服务部遍布全国近249个。全国(数据截至2014年),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公司资产总额、净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自1994年以来连续多年位居证券公司前十名。2017年集团营业收入215.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市公司为85.95亿元。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继续领先国内证券行业,总市值位居国内上市证券公司前列。

谁是中国的十大券商?

读数一帜由《财经》杂志资本证券组创建。数说资本故事,解读财富密码。

来源:读数一帜 ID:dushuyizhi007 作者:张欣培赵莎莎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证券行业的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券商2022年年报陆续出炉,谁才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十大券商?

实际上,参考不同类型的指标,十大券商的排名就会不同。

从规模类数据的统计上看,无论采用哪个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前十大券商的排名其实相对稳定。但从具体座次来看,十家券商的排名在不同年度间又会出现些许不同。

中信证券无论从任何指标看,都以绝对优势领先,是业内无可争议的行业龙头。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近几年的表现也有亮眼之处。国泰君安、华泰证券表现比较稳定,海通证券则出现明显下滑。海通证券曾连续十年营收排名在业内稳居第二,但2022年,其营收排名滑落至第七名,净利润排名也下滑至第十名。

从资本回报率上看,部分中小体量、但经营有特色的券商就更有机会闯入前十大券商之列。东方财富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22年达到15.58%,遥遥领先。信达证券和华林证券的盈利能力也在近年来维持了稳定向好的水平。

在人均薪酬方面,虽同为前十大券商,但是各家券商差别较大。人均薪酬最高的是83.64万元,而最低的只有49.98万元。

总资产:

龙头超万亿,前十基本稳定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净资本2.0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41%、8.52%、4.69%。

券商资产规模是衡量头部券商重要的指标,其是证券公司资本实力的体现。从排名来看,中信证券是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

数据显示,2022年,中信证券总资产达到了1.31万亿,领先第二名4476亿元,是所有券商中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的证券公司。2020年,中信证券资产规模率先破万亿,至今仍是唯一资产规模破万亿的券商。

位列第五的中金公司是排名前十家中唯一出现资产规模下滑的券商。2022年,中金公司资产规模6488亿元,同比下滑了0.16%。

中信建投以最后一名挤入了前十。中信建投在2022年实现了资产规模5099.55亿元,同比增加了12.62%,增长比例居前。

与十年前(即2012年)相比,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券商变化并不大,有八家保持不变。十年前在这项排名中居于前十的国信证券(2022年年报未披露,参考2021年)、光大证券已出*,取而代之的是中信建投与中金公司。

十大券商资产规模的十年变迁

数据来源:Choice,《读数一帜》整理

一般而言,券商总资产会随着业务量的内生增长与投资能力的改善而提升,但头部券商还更好地抢抓了市场机遇进行同业并购与资本补充赢得规模体量上的跃迁。

营收与净利润:

行业遇冷,头部券商也看天吃饭?

2022年,受多重宏观超预期风险因素影响,证券行业经营业绩短期重挫。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减少21.38%。

从营收排名上看,中信证券再度以651.09亿元的营收稳居首位,遥遥领先,超出第二名近300亿元。不过,营收较2021年下滑了114.15亿元,下滑比例为14.92%。

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华泰证券的营收规模均超过300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虽然国泰君安营收出现了17.16%的下滑,但是营收规模排名从去年的第三上升至第二。中国银河2022年实现营收336.42亿元,是前十家中下滑幅度最小的券商,营收排名较2021年上升两位至第三。华泰证券2022年实现营收320.32亿元,排名第四,与去年持平。

在第一梯队券商中,进步最大的是中信建投。2021年,中信建投在营收规模上排名第九,2022年,排名上升至第五位。

排名明显下滑的当属海通证券。Choice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海通证券的营收规模常年位居行业第二,但是在2022年,营收同比下滑约40%,排名下滑至行业第七。

十大券商营收规模的十年变迁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读数一帜整理

实际上,与十年前相比,以营收指标作为参考的前十家券商队伍变化并不大。唯一变化是,十年前跻身前十的光大券商已经出*,取而代之的是中金公司。从队伍内部座次上看,排名下滑较多的是海通证券与广发证券,分别下滑了5名与4名。

为了摆脱经纪、自营业务“靠天吃饭”的被动*面,各家券商都曾将做大做强投行与资管”两翼”设定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然而,谁能做得既快又稳,背后比拼的不是决心大小,而更多的是资源积累、人才队伍,甚至是业务布*的时机。

2022年市场遇冷,证券行业的利润也跟着市场波动缩水,140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减少25.54%。头部十家券商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盈利超过百亿的券商有三家,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其中,中信证券依然是2022年最赚钱的券商,且同比仅下降7.65%。

利润降幅最小的则是东方财富。2022年,拥有互联网券商标签的东方财富向传统证券业务发力,但旗下天天基金的日活下降超过三成。(详见《东方财富:上了热搜,失了红利?》)

而一向稳居前三的海通证券在2022年净利润排名中下滑到了第十名。2022年,海通证券实现净利润仅有51.96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62.20%,降幅远超第一梯队其他券商。

净资产收益率:

拼赚钱能力,也拼加杠杆能力

近年来,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速,尤其是股票发行注册制仅用了四年便从“试点”走向“全市场”落地,券商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券商数字化转型被提到新的高度,各大券商业务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用户圈层拓宽,用户需求也得到更多发现。 

然而,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殆尽,券商获客成本不断增加。新《证券法》和新《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的实施又提升了券商违法与合规的成本。

在此背景下,券商发展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2022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排名前十的券商在过去四年中也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盈利水平。 

以东方财富为例,新冠疫情爆发后公司的经纪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客户转化率也得到提高,2022年公司ROE水平较疫情前不降反升。受市场大环境影响,2022年东方财富的ROE同比减少6.57个百分点至15.58%,但却依然保持了绝对领先的竞争优势。 

在传统券商中,信达证券、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和国泰君安等四家的盈利能力甚至在2022年反超了2019年的水平。 

ROE是综合反映券商盈利能力的最佳衡量指标之一,更是决定券商估值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根据杜邦分析法,ROE=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因此,券商盈利能力是由总资产回报率与权益乘数共同决定的。

权益乘数越高,意味着券商越爱撬动资本杠杆。排名第四的中金公司权益乘数接近7.6,在盈利能力排名前十券商中居首。整体来看,为了业务发展需要,尤其是扩大信用业务规模,头部券商的加杠杆扩表动力最足。

市值与估值:

千亿券商扩容,三家市净率跌破1

随着中国证券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上市券商的市值规模也不断上升。十年前,市值超过千亿的上市券商只有中信证券一家,而如今这一数字已增加到九家。

中信证券依然是行业内市值最大的上市券商。截至4月13日,中信证券总市值2948亿元,较10年前增加了1639亿元。

排在第二位的是东方财富。截至4月13日,东方财富总市值2850亿元。东方财富不同于传统券商,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利用自身禀赋异军突起。尽管总资产与业绩规模排名并不靠前,但是其凭借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受到资金的青睐。市值超过一众老牌券商,甚至一度超过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与东方财富的总市值遥遥领先。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的市值均在1000亿-2000亿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排名前十的券商,市净率(PB)并不高,有券商市净率跌破1。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PB跌破1的券商就有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市净率最高的是东方财富,为4.38倍。

人均薪酬:

行业普降,百万年薪成往事

2023年开年以来,降薪成为了证券行业的关键词。根据Choice数据,截至4月13日,在可比的27家上市券商中,有23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仅有4家同比增长。其中,招商证券下滑幅度最大,达到39.37%。 

2022年人均薪酬榜排名前十位的券商中,中信证券虽然同比也在降薪,但因为幅度相对较小,一跃登上榜首,2022年实现人均薪酬约84万元,将多年号称“投行贵族”的中金公司甩在背后。中金公司的人均薪酬跌至百万元以下,同比降幅近30%。

在人均薪酬排名前十的券商中,海通证券降幅最大,为36.3%。国泰君安则是唯一一家实现人均薪酬正增长的头部券商。2022年,国泰君安人均薪酬为74万元,位居第三。

业内人士认为,导致整个券商行业薪酬下降的因素有多方面,一方面,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2022年券商整体业绩表现不佳。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统计,2022年,140家证券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1.38%,净利润同比下降25.54%。另一方面,券商的薪酬体制也正面临变革,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成为未来的方向。(详见《券商降薪探秘》)

营业网点:

方正、中信扩张,国君、申万缩减

随着证券经纪业务在线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营业网点不再需要提供现场交易服务。于是,将不赚钱的营业网点进行整合,对券商而言,也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然而,券商铺设营业网点的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从整体上看,券商分支机构的扩张趋势仍在。 

证券营业部已经成为公司财富业务转化的窗口,是投行和资管条线项目承揽的抓手。在经济越发达、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券商开办营业部的数量越多。

2022年拥有证券营业部数量最多的依然是中国银河,为487家,但相较2019年,公司减少了6家营业部。

过去三年,头部券商的证券营业网点数量甚至有增无减少。根据已披露年报信息,2022年证券营业部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券商平均营业部拥有量达到了327家,较2019年增加4家。2022年较2019年营业网点数量增加的券商有六家,减少的有四家。 

与疫情之前的2019年相比,扩张势头较猛的券商是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分别扩张了55家、44家。

国泰君安的营业网点缩减数量最多。2022年公司拥有339家证券营业部,较2019年420家,减少了81家。其次是申万宏源,2022年公司拥有证券营业部297家,较2019年311家,缩减了14家。

声明:本文来源:读数一帜 ID:dushuyizhi007 作者:张欣培赵莎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请给我点个“在看”吧~

国信证券在全国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

国信证劵的主要指标均在全行业中排名前十,收入排名行业前五,其他记不住了。成绩还不错。值得推荐的公司!

哪个证券公司好

不一定哪个证券公司好,做股票主要靠你个人的智慧,并不是靠证券公司,只要选一个手续费低并且业务办理方便的证券公司即可。

券商排行榜?

券商排行:1华泰证券2国泰君安3中信证券4银河证券5海通证券6申万宏源7广发证券8招商证券9国信证券10中信建设。仅供参考。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