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500强榜单即将揭晓
扫码立即报名
△第五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论坛即将开启
点击“在看” 推荐到“看一看”
南通食品机械制造企业有哪些啊?
我知道南通华盛食品机械,质量好,服务也好。你可以登录:http://www.nthsspjx.com
国内的家具制造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我了解的比如华日家具是香港上市的
中国来自上市公司有几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有几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公司的经验和财务报表方面有哪些特点?
截至2013.2.21日下午3点13分中国的上市公司总共有2462家制造业具体的是讲那个方面的
制造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制造业上市公司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1、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集体所有制汽车制造企业,裤碰也是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并融资33亿港元的汽车企业。公司以稳健发展而著称,经济实力雄厚,连续10余年创造高增长和盈利的业绩。2、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三一集团创建于1994年,通过打破国人传统的“技术恐惧症”氏纯肢坚持自主创新迅速崛起。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A股上市(股票代码:600031)。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歼世4、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5、比亚迪品牌诞生于深圳,于1995年成立,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比亚迪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制造业数据大全(2000-2020年)
一、数据介绍
数据名称:上市公司-制造业数据大全
数据时间:2000-2020年
数据指标:年份、证券代码、公司名称、行业名称、行业代码、所在省份、所在城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乘数、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现金流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董事人数、独立董事比例、当年联合申请的发明数量、当年联合申请的实用新型数量、当年联合申请的外观设计数量等73个指标
数据获取方式:分享对应推文至朋友圈,并保留4小时,详见文末!
二、参考文献
用途:进行上市公司制造业财务及创新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1]解维敏,方红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金融研究,2011(05):171-183.
[2]王红建,曹瑜强,杨庆,杨筝.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01):155-166.
[3]王贞洁,王竹泉.基于供应商关系的营运资金管理——“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02):32-44.
三、数据概览
四、其他数据
(一)会员附赠数据
工业企业数据库-处理dofile+结果
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匹配
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匹配
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污染数据匹配
全国省市县-企业新注册统计
全国省市县-专利统计数据
全国省市县-环保处罚案件统计
二手房成交数据-北京
二手房成交数据-天津
二手房成交数据-上海
二手房成交数据-重庆
二手房成交数据-广东
二手房成交数据-河北
《上海统计年鉴》整理为区县面板
上千万企业级-互联网招聘数据
国家统计*-全国年度面板
国家统计*-全国季度面板
国家统计*-全国月度面板
国家统计*-省级年度面板
国家统计*-省级季度面板
国家统计*-主要城市面板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为城市面板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为市辖区面板
《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整理为县域面板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整理为全国面板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整理为省份面板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整理为行业面板
《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整理为全国面板
《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整理为省份面板
《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整理为行业面板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整理为全国面板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整理为地区面板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整理为行业面板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为全国面板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为地区面板
北大法宝-环保行政处罚数据
更多高价值数据,陆续整理中
(二)往期数据(会员无需转发)
全国各省份-117个互联网和运输指标2000-2019
全国各省份-94个科技指标2000-2019
全国各省份-139个教育指标2000-2019
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1990-2018
地级市-环境指标数据2007-2017
地级市-PM2.5数据2000-2018
区县-PM2.5数据2000-2018
省份-计算平均受教育年限
中国地级市-土地城镇化4
中国地级市-社会城镇化5
中国地级市-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6
中国地级市-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7
数字经济-互联网基础4
数字经济-互联网影响5
数字经济-数字交易基础6
数字经济-数字交易影响7
企业数据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专利数据2007-2020
上市公司排污费数据2010-2019
银行数据
商业银行网点数据1949-2019
全国各省份-银行网点数量2005-2019
爬虫数据
百度迁徙大数据整理版2020+2019同期
链家-住房交易微观数据2002-2018
141万+招聘爬虫数据-北京
地级市-空气质量数据2013-2021
测算数据
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原始数据+测算+结果
322个地级市-恩格尔系数1978-2019
其他数据
一带一路国家-对外投资1970-2019
中国企业层面微观OFDI2005-2020
——END——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分析
内容摘要
行业表现而言,2019年,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仍占据主体地位,但投资增速显著下滑。同时,行业整体的资产增速、营收增速等指标也出现下滑。细分行业存在显著分化,以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五大细分行业为例,2019年五大细分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均值均有所增加,除汽车制造业外,其余四类行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亦均有所提高。政策维度来看,近5年国内政策文件坚持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定位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在十九大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之后,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制造业板块仍是金融机构应予重视并加强服务的领域。
宏观政策建议而言,建议继续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可考虑针对制造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激发金融机构综合服务动力。拓宽资本市场支持渠道,充分利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和主板市场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则应积极发挥专业化优势,积极践行金融抗疫。同时,可以发挥多元化优势,通过搭建投贷联动的一站式投融资体系,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同时,顺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度推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加强电子渠道服务能力,打造全流程线上贷款服务,建立智能风控和智慧营销体系,努力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提供更有效率、更加普惠的金融服务。
【正文】
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2015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最大,达1/3左右。2019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出现大幅下降,但制造业投资仍是其中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0%。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亦难独善其身。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仅为3.1%,较2018年大幅下跌6.4%。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造业包括31个细分行业。其中,只有12个行业占比超过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18%,专用设备制造业7.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06%,通用设备制造业6.7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43%,汽车制造业6.14%,金属制品业5.29%,农副食品加工业5.0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14%、医药制造业3.1%,纺织业3.05%,合计占比71.5%。
从投资增速看,2019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化也较为明显。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增速超过20%,化纤、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等则出现负增长。
从细分行业来看,2019年超过7成的细分行业投资增速低于2018年,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主要包括:化学纤维制造业43.1%,家具制造业23.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3.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9%,金属制品业19.3%,造纸及纸制品业16.5%,纺织业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1.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0.5%等。
31个细分行业具体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从数量上看,制造业企业在A股上市公司中依然位居主要地位。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共计3759家,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2360家,占比62.78%。从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新增上市公司(203家)中,制造业新上市公司占本年度A股新上市公司的70%。
资产方面,2019年制造业资产同比增长9.5%,增速较2018年大幅回落7.2%。其中,资产增速排名前5的细分行业分别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7.7%)、农副食品加工业(13%)、化学纤维制造业(11.9%)、家具制造业(10.9%)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而且,各细项行业资产增速较2018年均有所回落。
营收方面,2019年制造业整体营收增速11.2%,较2018年下降7.9%。其中,营收增速排名前5的细分行业分别为仪器仪表制造业(20.6%),农副食品加工业(16.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6.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9%)以及金属制品业(11.7%)。营收增速较高的行业与投资增速较快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匹配性,体现投资对业务带动作用。
2019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盈利情况呈现明显的分化。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60.1%)、家具制造业(38.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3.5%)净利润增速较高,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71.3%)、汽车制造业(-69.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0.5%)、化学纤维制造业(-22.2%)净利润呈现负增长,且增速下降较大。
截至2020年4月26日,已公布2019年年报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1405家净利润为正,90家净利润为负。亏损占比最高的为化学纤维制造业(8.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6.3%)、仪器仪表制造业(6%)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5.6%)等。
鉴于制造业细分行业众多,限于篇幅难以对31个子行业进行逐一研究,本文主要从中择取5个近期市场比较关注的子行业进行深入分析。行业挑选逻辑而言,首先,根据31个细分行业营业收入的排名,前两位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两大行业也是科技创新引领背景下,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其次,在年初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影响下,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是较为突出的行业,也是与实体经济关系较为紧密的领域。因此,本文选取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五大细分行业作进一步分析。同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根据营业收入指标在五大细分行业中选择头部20大上市公司和2家注册地为福建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截至2020年4月20日,A股230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90家披露了2019年年报,占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39%,其中有15家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根据营业收入指标,我们在医药制造业中选择头部20家上市公司和2家注册地为厦门的共2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总资产规模逐年增加,2020年一季度增速加快。根据总资产可以将A组上市公司分为三个梯度,ST康美和复星医药位于第一梯队,总资产达到600亿以上,远远超过其他梯队公司。从2017到2019年,第一梯队公司的总资产呈现上升趋势。第二梯队为总资产在100-300亿元的公司,共有17家,大多数公司的总资产随时间推移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其中有7家公司的总资产增速在2018年达到10%以上。总资产在100亿元以下的公司位列第三梯队,共三家。下表还列示了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15家上市公司(B组),可见,疫情给医药制造企业带来了机遇,15家企业仅有两家在2020年一季度出现了亏损,且其幅度小于2019年亏损幅度。
注:A组为制造业细分行业中头部20家上市公司和2家注册地为厦门的共22家上市公司,B组为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下同
营收方面,2019年增速放缓,2020年一季度分化加剧。从2017年到2019年,医药制造业A组的平均营收从134亿元增加到184亿元。营收增速为负的企业比例变化不大,维持在14%左右。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15家公司(B组),他们的营收增速在2020年一季度大多出现负增长,但是营收增速为正的企业,2020年一季度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疫情下医药制造行业业绩分化严重。
净利润方面,2019年出现好转,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化。从2017年到2019年,医药制造业A组的平均利润从2017年的18亿元降至2018年的12亿元,在2019年有所好转,行业净利润达到22亿元。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20家公司(B组)有一半在2020年首季出现净利润增速为负的现象,但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却在2020年首季出现大幅增加,如灵康药业、万泽股份、同和药业、博瑞医药等,疫情造成医药制造行业出现业绩分行。
从2017年到2019年,医药制造业A组流动比率的均值从2.6上升到4.0,净资产负债率从1.2降低到0.7,去杠杆成效明显,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趋于强化。2020年一季度的流动比率的均值(B组)低于2019年,净资产负债率高于2019年,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有所下降。
截至2020年4月20日,A股137家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47家披露了2019年年报,占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34%,其中仅有4家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根据营业收入指标,我们在医药制造业中选择头部20家上市公司和2家注册地为厦门的共2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自2017年开始,A组总资产下降比例高于本文选择的其他四个细分行业,2017-2018年总资产下降企业的比例均高达35%,且总资产增幅随时间推移也在不断减少。汽车制造业中总资产超过千亿的企业有8家。上汽集团稳居汽车制造业的龙头,总资产在2019年高达8500亿元,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潍柴动力。下表列示出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4家上市公司(B组),其中有两家公司的总资产在2020年一季度出现了下滑,其余两家公司总资产的增速也慢于其他年份,疫情对汽车制造业造成负面影响。
营收方面,从2017年到2019年,汽车制造业A组平均营收从938亿元下降到680亿元。行业的龙头老大上汽集团也在2019年出现营收快速下滑的现象,2019年的营收仅为8433亿元,还不及2017年的营收。营收下降企业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60%以上。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4家企业无一例外营收都出现大幅下降,疫情对汽车制造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
净利润方面,2019年盈利能力有所好转,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跌。从2017年到2019年,汽车制造业的平均利润从53亿元减少到32亿元,下滑了近1/3。上汽集团2019年净利润也下降了27%。净利润下跌企业的比例在2019年出现好转,但随着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4家公司的净利润都在一季度大幅下跌,最大的下跌幅度达到53%。
汽车制造业流动比率的均值(A组)从2018年的1.18增加到2019年的2.21,净资产负债率从2.05降低到1.73,去杠杆成效显著,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趋于强化。2020年一季度的流动比率的均值(B组)高于2019年,净资产负债率低于2019年,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有所提高。
截至2020年4月20日,A股51家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23家披露了2019年年报,占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45%,仅有三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根据营业收入指标,我们在食品制造业中选择头部20大上市公司(包括1家)和2家注册地为福建的共2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2018年22家上市公司总资产的均值达到93亿元,2019年11家公司的均值为83亿元,2019年总资产均值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食品制造行业老大伊利股份未公布2019年年报。总资产排名前四的上市公司分别为伊利股份、海天味业、梅花生物、光明乳业,这四家公司的总资产达到15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其他18家企业。总资产下滑的比重较为稳定。2017和2018年,总资产下滑的企业都为5家,比重达到23%。2019年,仅有11家企业披露2019年年报,其中有3家企业的总资产出现下滑。仅有两家企业披露2020年一季报,分别是桃李面包和克明面业,这两家企业的总资产在2020年第一季度都有所增加,这从侧面反映出短期内疫情对食品制造业产生正面的影响。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一季度的黑天鹅事情导致线上订单暴增,猪肉价格也因此高居不下。多家食品企业“硬核”备战,24小时加班加点生产。目前食品供应也在逐步恢复正常,猪肉价格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预计中长期内食品制造业将恢复正常,同时消费者也将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电子商务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
营收方面,食品制造业的平均营收从2017年的8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8亿元,再减少到2019年的76亿元。营收在2019年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伊利股份未公布2019年年报。作为行业龙头,伊利股份在2018年的营收就已经达到800亿元。近年来,营收下降企业的比例也基本维持稳定。根据桃李面包和克明面业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这两家企业在2020年首季都保持良好的营收态势,受到疫情影响,食品制造业迎来发展机遇。
净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19年,食品制造行业的平均利润从2017年的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伊利股份是行业的龙头,海天味业紧追其后,两家企业的净利润都达到50亿元以上,远超行业其他企业。净利润增速为负的企业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1/3左右。桃李面包和克明面业的净利润在2020年一季度都保持大幅增加。
食品制造业上市企业流动比率的均值从2018年的2.29增至2019年的2.38,净资产负债率从0.9降低到0.72,去杠杆成效显著,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趋于强化。2020年一季度的流动比率的均值高于2019年,净资产负债率低于2019年,2020年一季度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有所提高。
截至2020年4月20日,A股143家通用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52家披露了2019年年报,占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36%,仅有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根据营业收入指标,我们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中选择头部20大上市公司和2家注册地为福建的共2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2018年22家上市公司(A组)总资产均值为300亿元,2019年达到527亿元,这主要是由于上海电气总资产的大幅增加。上海电气稳居通用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2019年总资产高达2805亿元,占据了全部22家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近三年来,通用设备制造业总资产下滑企业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18%增加到2019年的42%。除了上海电气和金凤科技,其他公司总资产的增幅也在逐年递减。仅有5家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B组),分别是冰山冷热、冰山B、亚威股份、博深股份和长盛轴承,他们在2020年一季度的总资产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总的来说,疫情给通用设备制造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营收方面,从2017年到2019年,通用设备制造业A组的平均营收从128亿元增加到254亿元,增长了近一倍。上海电气的营收稳居首位,在2019年达到1275亿元。营收增速为负的企业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32%减少到2019年的17%。在福建注册的两家企业,他们的营业收入也呈现出增加的态势。不过,2020年一季报的5家公司(B组)营收在2020年一季度都出现显著的负增长,进一步说明疫情给通用设备制造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净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19年,通用设备制造业A组的平均利润从9亿元增加到11亿元,增长了1/3。上海电气盈利能力也居于首位,净利润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净利润增速为负的企业比例在逐年增加。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5家公司(B组)无一例外,他们的净利润都在2020一季度出现负增长,疫情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从2017年到2019年,通用设备制造业A组流动比率的均值从1.6下降到1.3,净资产负债率从1.5上升到2.2,杠杆率没有明显去化,出现杠杆率走高的情况,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趋于弱化。2020年一季度B组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均值高于2019年,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好转,而长期偿债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截至2020年4月20日,A股389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166家披露了2019年年报,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43%,仅有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根据营业收入指标,我们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选择头部20大上市公司和2家注册地为厦门的共2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22家上市公司(A组)2018年总资产的均值为782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7%。前四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达到1400亿元以上,分别为京东方A、TCL科技、工业富联合中兴通讯。其余公司的总资产在1000亿元以下。从总资产增速来看,该行业头部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总资产逐年增加。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B组)。总体来看,疫情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具有正面的影响,有利于他们的短期业务拓展。
营收方面,从2017年到2019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A组的平均营收从574亿元增加到79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工业富联、TCL科技和中兴通讯是该行业的三大巨头,特别是工业富联,2019年营收高达4087亿元。营收增速为负的企业在2018年暴增,2019年有所好转。通过分析披露2020年一季报26家公司(B组),我们发现这26家公司的营收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一半以上的企业在2020年一季度营收下滑,却有部分企业营收增速高达30%以上。
净利润方面,2019年净利润持续下降,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化。从2017年到2019年,该行业A组的平均利润从35亿元降至33亿元,近三年持续下滑。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20家公司(B组)有一半在2020年首季出现净利润增速为负的现象,但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却在2020年首季出现大幅增加,如洁美科技、聚灿光电等,疫情造成该行业出现业绩分化。
资料来源:Wind,《博瞻智库》
该行业上市企业(A组)流动比率的均值从2018年的1.68增加到2019年的1.88,净资产负债率从1.89降低到1.87,安全能力指标略有变化,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稍有提高。2020年一季度行业B组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均值高于2019年,净资产负债率低于2019年,2020年一季度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从短期来看,医药制造业与疫情相关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所增加。疫情可能对创新药产业带来两点潜在影响:(1)对部分产品的终端销售有些许影响,但肿瘤等强刚需药品影响较为有限;(2)部分新药的临床实验可能短期会受疫情影响,但预计影响较为有限,不改产业长期向好发展趋势。
从中长期来看,医疗健康产业不论是在此次疫情刺激下、在国家战略及政策支持下,还是在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的国情下,长期向好的逻辑不会改变。一方面,利好创新药及其相关产业链,我国新药研发储备和覆盖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未来国家会更加鼓励新药创新。另一方面,利好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在疫情期间,莲花清瘟、双黄连口服液成为网络热搜,频频出现断货现象。受这些消息刺激,中药行业广受资本追捧。根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且从2015年开始,国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此外,疫情也将利好我国医药电商、医药物流和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
从短期来看,以家庭消费为主的必须消费品,尤其是速冻等方便食品的需求暴增。从中长期来看,由于食品制造业相对属于刚需,消费需求终将趋于稳定。疫情利好健康食品产业链的发展,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化,未来我国居民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此外,疫情期间,生鲜电商交易量暴涨350%。未来零售商需要同时具备线上线下的运营能力,长期看好已有门店基础且供应链比较成熟的零售商,特别是区域密集的龙头零售商。
从短期来看,受疫情影响汽车制造业的供需两端被同时冻结,汽车制造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春节期间本是汽车销售的旺季,这也导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量显著下滑。此次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是仅次于广东省、吉林省、上海市之后的第四大汽车生产省级区域,2019年占全国汽车产量8.7%。这也直接影响全年的汽车生产量。从中长期来看,汽车制造业将恢复稳定。虽然专家预测疫情可能会持续到今年的三季度,但是经济“稳增长”的趋势不会因疫情而产生改变,政府目前也采取加大政策力度,确保防疫情和稳增长两手抓的状态。长期仍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0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延续至2022年12月31日。同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进一步放宽新能源车企及产品的准入门槛。政府一方面免征购车税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另一方面降低门槛鼓励市场主体进入从而增加竞争,两端齐发力正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此外,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的要求,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预计到2025年、2035年保有量分别达到2000万辆和1.5亿辆。预计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具可期发展前景。
从短期看,疫情对通用设备制造业有所影响。疫情导致企业的采购订单有所延迟,但行业总体受到的影响容易被时间平抑。从长期看,通用设备制造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例如其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随着制造业加速升级,新兴产业自动化程度加快,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智能化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将成为长期趋势,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将更加多元化,其需求将引来较长上升期。
从短期来看,电子设备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同。处于上游的企业,通常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甚至是技术、资本双密集型企业。这些上游企业以研发人员为主,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远程办公,此外,通常这些企业现金流较为充沛,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电子设备产业链的中下游存在不少劳动力密集型电子制造企业。为了控制疫情,各地政府采取了隔离措施,这可能因返工工人不足导致产能不足。但由于春节期间是电子设备销售的淡季,而且企业会在这段时间预留足够库存,预计疫情对电子设备供给影响有限。从2020年一季度数据来看,该行业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从长期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将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疫情爆发在短期内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供给端,但2020年一季度集成电路产业的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疫情造成的影响相对有限。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全球性的产业。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发展前景广阔。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领域销售收入高达6532亿元,同比增长20.7%,2020年集成电路的销售收入或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出台多项重大的战略性文件保证我国制造业健康稳定发展,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定位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也始终贯穿其中,并提出到2025年,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50年,我国成为制造大国。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制造业将步入黄金发展时期,政策力度将加大。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2019年以来,相关部委先后在绿色工业、能源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智能网联汽车、健康产业、“5G+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等多领域制定相应规划,推进制造大国的实现。
各省市利好政策也不断出台,加快制造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从2019年开始,福建省连续发布《关于促进厦门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发展的办法》、《“数字厦门·宽带工程”行动计划》、《福建省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和《福建省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并提出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并于2020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他各省市政府也相继颁布制造行业相关政策。例如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上海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等。
总体上,这些政策提到的重点发展行业主要聚集在: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新基建”概念首次提出。2019年将“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方向。
行业表现而言,2019年,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仍占据主体地位,但投资增速显著下滑,较2018年大幅下跌6.4%,其中,超过7成的行业投资增速低于2018年。同时,行业整体的资产增速、营收增速等指标也出现下滑;资产同比增长9.5%,资产增速较2018年大幅回落。营收方面,2019年制造业整体营收增速11.2%,较2018年7.9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营收增速较高的细分行业与投资增速较快的细分行业具有一定的匹配性,说明投资增加利于带动业务的整体发展。细分行业存在显著分化,以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五大细分行业为例,2019年五大细分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的均值都有所增加,除汽车制造业外,其余四类行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均有所提高。
政策维度来看,近5年国内政策文件始终坚持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定位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在十九大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之后,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制造业板块仍是金融机构应予重视并加强服务的领域。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是相对较受政策鼓励的行业。
宏观政策建议而言,建议继续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可考虑针对制造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激发金融机构综合服务动力。拓宽资本市场支持渠道,充分利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和主板市场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则应积极发挥专业化优势,积极践行金融抗疫。同时,可以发挥多元化优势,通过搭建投贷联动的一站式投融资体系,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同时,顺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度推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加强电子渠道服务能力,打造全流程线上贷款服务,建立智能风控和智慧营销体系,努力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提供更有效率、更加普惠的金融服务。
2020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
截止2020年6月30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计有3865家(包含科创板上市公司),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2439家,占比63.10%,同比2019年同期占比略有提升;装备制造业企业2102家,占制造业上市公司的86.2%。
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集集团(000039),今日净流出34.2万元,市场排名第1367位。中集集团是集装箱和金属包装物品制造业的股票之一。中集集团(000039)主营业务是: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空港设备业务。中集集团(000039)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空港设备业务。。中集集团属于集装箱和金属包装物品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0.37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中集集团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中集集团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中集集团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诊断日期:2012年10月10日16:22]丽鹏股份(002374),已连续上涨6天。丽鹏股份是集装箱和金属包装物品制造业的股票之一。丽鹏股份(002374)主营业务是:铝板复合型防伪印刷和防伪瓶盖。丽鹏股份(002374)主要经营:复合型防伪印刷铝板、铝防伪瓶盖和组合式防伪瓶盖。。。丽鹏股份属于集装箱和金属包装物品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84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丽鹏股份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丽鹏股份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丽鹏股份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诊断日期:2012年10月10日16:22]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000550 江铃汽车000559 万向钱潮000572 海马股份000581 威孚高科000589 黔轮胎A000599 青岛双星000625 长安汽车000665 武汉塑料000678 襄阳轴承000700 模塑科技000710 天兴仪表000738 ST宇航000760 *ST博盈000800 一汽轿车000868 安凯客车000880 潍柴重机000883 三环股份000887 中鼎股份000901 航天科技000920 南方汇通000927 一汽夏利000951 中国重汽000957 中通客车000980 金马股份001696 宗申动力002013 中航精机002031 巨轮股份002048 宁波华翔002085 万丰奥威002126 银轮股份002190 成飞集成002213 特尔佳002284 亚太股份002324 普利特002328 新朋股份002337 赛象科技002355 兴民钢圈002363 隆基机械002381 双箭股份002434 **扬002454 松芝股份600006 东风汽车600038 哈飞股份600066 宇通客车600081 东风科技600093 禾嘉股份600099 林海股份600104 上海汽车600114 东睦股份600148 长春一东600151 航天机电600166 福田汽车600178 东安动力600182 S佳通600213 亚星客车600303 曙光股份600338 ST 珠峰600372 *ST昌河600375 星马汽车600391 成发科技600397 安源股份600418 江淮汽车600469 风神股份600480 凌云股份600482 风帆股份600495 晋西车轴600501 航天晨光600507 方大特钢600523 贵航股份600565 迪马股份600579 ST黄海600609 *ST金杯600623 双钱股份600656 ST方源600660 福耀玻璃600676 交运股份600686 金龙汽车600715 ST松辽600741 华域汽车600742 一汽富维600760 东安黑豹600960 滨州活塞600967 北方创业600991 广汽长丰 制造汽车整车的也会制造零配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