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为什么涨潮落潮
涨潮规律及时间计算把握海水涨落潮规律和时间对走海岸线来说非常重要,其关系到路线难易程度甚至是有些地方能否穿越的问题。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1)2000/12/31冲动之旅: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因此我们走海岸线那段时间10钟后全是退潮后的时间,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危险。2)2001/10/28虎头虎脑带队走红排角穿越: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分,高潮持续一个多小时,因此他们10点多走海岸线的时间正好赶上高潮尾巴,所以有些地方穿越有点难度;而我2002/1/1走同样的路线,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我也就正好赶上低潮时间过去,因而妮可说的那些难度较大的地方对此时已是轻松之极。你不妨回忆一下你以前走海岸线的经历,验证一下该公式;下次走海岸线前先计算一下,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才上路啦!(注:此公式是根据道听途说及本人的一些经验整理,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尤其是高潮时间到底的维持多长,确实很难观察判断。另外,风浪的大小对走海岸线的难易程度也会有一定影响。)
为什么有涨潮和落潮
跟月球引力有关
一余皇举便丝跑参命雷菜结般来说涨潮和落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起?
涨潮和退潮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涨潮原因。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一种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像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要受到月球、太阳及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2、落潮原因。潮汐力的特点就是星体沿着引力方向被拉伸,垂直于引力的方向被压缩,地球上的潮汐就是这么来的,而且由“拉伸”这个词就能看出是两个方向的,所以地球上每天的潮汐涨落有2次。太阳引起的潮汐比月球引起的潮汐小,因为月球离地球近很多。而且由于日月两者相对位置的变化,两个潮会相互叠加,在我们3个星体成一直线的时候是高潮和高潮叠加,出现“大潮”。注意事项:每个农历月的十五、三十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降到最低,中午12:00和凌晨0:00涨到最高。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最高潮时间=农历×0、8,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假设为农历15,最高潮时间=15×0、8=12,即中午12点和午夜零点,最低潮时间为早上6点和晚上6点。近距离观察的时间为早上的4点—8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
为什么会涨潮和落潮?
这是万有引力的原因。地球的涨潮落潮是海水在月亮和太阳的引力的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当着两个引力的合力朝向地球的表面时,该地区海水呈现为涨潮,同时,在地球的另一面则为落潮。
一般来讲,涨潮和落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引起涨潮和落潮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地球本身的自转,二是外部天体的引力干扰,比如太阳、月球引起的潮汐力。涨潮和落潮是一种自然现象,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海水,受潮汐力的影响最大,再加上地球本身的自转,这才有了涨潮和落潮这一种自然现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月亮绕地球转动,是因为月亮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同时,月亮对地球也有吸引力,有何证据说明月亮吸引地球呢?大家能想到的就是潮汐现象。其实,由于月亮的吸引,不仅是海洋,地球本身以及大气层都会发生潮汐现象,但只有海洋的潮汐现象能被看到。
大海为什么会涨潮?
大海涨潮是由于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月球和太阳对海洋产生引力,月球的引力对海洋的影响最大。当月球和太阳与地球的引力相互作用时,它们会引起海洋表面的水流向月球和太阳所在的方向移动,形成涨潮。
涨潮也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因为地球自转会导致海洋表面的水流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形成日潮和月潮。这就是为什么大海会涨潮的原因。
常识积累:涨潮的原因
涨潮
涨潮是一种自然现象。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涨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两次。
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中国古书上说“大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在涨潮和落潮之间有一段时间水位处于不涨不落的状态,叫做平潮。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这种现象曾使古人很纳闷,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后来细心的人们发现,潮汐每天都要推迟一会儿,而这一时间和月亮每天迟到的时间是一样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已提到潮汐与月球的关系,东汉时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但是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在一个潮汐周期(约24小时50分钟,天文学上称一个太阴日,即月球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所需的时间)里,各地潮水涨落的次数、时刻、持续时间也均不相同。潮汐现象尽管很复杂,但大致说来不外三种基本类型。
半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中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刷题巩固
1、引起潮起潮落的主要原因是( )。
A、月亮
B、太阳
C、海风
D、季节
【解析】A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习惯上把海水垂直方向的涨落称为“潮汐”。引起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的引力。月球引力和太阳引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但对于海水而言,月球引力比太阳引力更显著,故月球引力是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海水周期性涨落会形成潮汐能,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为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故正确答案为A。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关注我们
注意
一般来讲涨潮和绿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讲,涨潮和落潮的主要原因是潮汐力,也就是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涨潮和落潮的自然现象也叫作潮汐,潮汐也会受地理环境、海岸位置、洋流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潮涨退时间为每12个小时潮水涨退一个周期。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最高潮时间=农历×0.8,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
日月食与潮汐现象—地球概论习题答案参考
一、填空题
1、日全食的过程分为 初亏 、 食既 、 食甚 、 生光 、 复圆 。
2、月全食的过程分为 初亏 、 食既 、 食甚 、 生光 、 复圆 。
3、沙罗周期是 朔望月 、 交点年 、 近点月 、 交点月 的最小公倍数。
4、潮差:高潮时和低潮的水位差
5、日偏食的过程分为 初亏 、 食甚 、 复圆
6、月偏食的过程分为 初亏 、 食甚 、 复圆
7、地内行星会合周期的过程包括上合 、 东大距 、下合 、 西大距 。
图解:
8、地外行星会合周期的过程包括合 、 东方照 、冲 、 西方照 。
二、选择题
1、一次日食季,可以发生 D日食。
A0次;B1次;C0-1次;D1-2次
2、一次月食季,可以发生 C月食。
A0次;B1次;C0-1次;D1-2次
3、一个食年,可以发生D 日食。
A0次;B1次;C0-2次;D2-4次
4、一个食年,可以发生 C月食。
A0次;B1次;C0-2次;D2-4次
5、一个回归年,可以发生 C 日食。
A2次;B3次;C2-5次;D2-4次
6、一个回归年,可以发生D月食。
A1次;B2次;C0-2次;D0-3次
7、在日周期内水位最高的涨潮叫做 A 。
A高潮;B低潮;C大潮;D小潮
8、在朔望周期内水位最高的涨潮叫做 C。
A高潮;B低潮;C大潮;D小潮
9、正垂点附近的潮汐隆起叫做 A 。
A顺潮;B对潮;C太阳潮;D太阴潮
10、反垂点附近的潮汐隆起叫做 B 。
A顺潮;B对潮;C太阳潮;D太阴潮
11、引潮力与天体质量成正比,与 C成反比。
A天体距离;B天体距离的平方;C天体距离的立方;D天体距离的四次方
12、日月食的周期是 C 。
A恒星年;B回归年;C交点年;D近点年
13、每次日食先被“食”的是日轮的 B 。
A东侧;B西侧;C上侧;D下侧
14、每次月食先被“食”的是月轮的 A 。
A东侧;B西侧;C上侧;D下侧
15、假如今天最早从某地世界时12时开始发生日全食,一个沙罗周期(6585.32)日后,日全食发生的世界时时间从 C 开始。
A4时;B12时;C20时;D6时
三、名词解释
1、日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于黄白交点附近。可能发生的食相相对于黄白交点角距离的限度称之为食限。日月顶轮相切时,自黄白交点至日轮中心的一段黄道弧长即此刻的日轮中心与邻近的黄白交点的黄经差为日食限。黄白交角、日地距离、月地距离最大时,日食限最小,反之,在不计半影月食的情况下,日食限远大于月食限,偏食食限最大可达17.9°,中心食食限最小可至10.1°。
图解:
2、月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于黄白交点附近。可能发生的食相相对于黄白交点角距离的限度称之为食限。地球本影截面与月球顶轮相切时,自黄白交点至地本影中心的一段黄道弧长即此刻地本影中心至邻近的黄白交点的黄经差为月食限。黄白交角、月地距离最大而日地距离最小时,月食限最小,反之。计半影食则月食限稍大于日食限,半影食食限最大可达18.3°,全食食限最小可达4.1°。
图解:
表格总结:
3、日食季:太阳经过食限的这段时间,被称为食季。由于太阳每半年经过一次黄白交点,大体上说,一年有两个食季,日食季为一年中可能发生日食的时间段,其最长食季有17.9°*2/59′=36.2日,最短食季可达15.9°*2/59′=32.3日,均长于朔望月,一年中必有两次日食发生,碰巧可有4次发生。
图解:
4、月食季:太阳经过食限的这段时间,被称为食季。由于太阳每半年经过一次黄白交点,大体上说,一年有两个食季,月食季为一年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时间段,月偏食的最大食限为11.9°,其食季不会长于11.9°*2/59′=24.2日,小于朔望月的周期,一年中可能没有月食发生,即便有,每个食季仅仅有一次,一年最多可有两次。
表格统计:
5、日食:月球将日轮遮掩的现象,亦即日轮的亏缺。当太阳光盘全部被月球本影遮掩称为日全食;若月球本影稍短,到达地面为月球的伪本影,则容易形成日环食;太阳光盘部分处于半球半影区,被部分遮掩形成日偏食。发生全食时,根据日月外内切情况可以将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环食与偏食无真正的食既和生光过程。日食过程实质为月球自西向东赶超太阳的过程,日食自太阳西缘开始至东缘结束。
图解:
6、月食:满月时,月轮被地影遮掩的现象即月轮的亏缺。当月球完全处于地球本影中,月轮完全被遮掩形成月全食,当月球部分处于地球本影中,月轮被部分遮掩形成月偏食。发生全食时,根据地月外内切情况可以将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偏食无真正的食既和生光过程。月食实质为月球自西向东赶超地球本影的过程,月食自月球东缘开始至西缘结束。
图解:
7、月球的半影食:月球进入地球半影时,并不发生“食”,因为半影内能够得到太阳的部分光辉,它仍然能够照亮整个月面,只是亮度变得稍暗,月轮保持不缺,该现象称为月球的半影食,一般天文台不做预报,其最大食限可达18.3度,最小食限可达16.2度
图解:
8、沙罗周期:与日月食相关的天文周期,把朔望月(29.5306日)、交点月(27.2122日)、近点月(27.5546日)、交点年(346.6200日)组合成一种共同周期,即其最小公倍数称为沙罗周期。其长度为6585.32日,合18年11.32日,经历一个沙罗周期后,日、月、黄白交点三者相对位置及月地距离远近,长度相同;一个沙罗周期内,大体上有相同次数和种类的日、月食;每一次日月食,都要在一个沙罗周期后重复出现。非太阳日的整数倍,对应的二次日、月食不发生在同一日内的同一时刻,需推迟约8小时,经度上偏西约120°;非严格地等于交点月、近点月和食年的整数倍,对应的日、月食只是大同小异,并非完全一样;总之,沙罗周期未包括同日月食有关的全部因素;不能代替日月食的具体推算。
9、潮汐:海水在一天之内发生两次涨落,我国古代把发生在午前的一次海水上涨称为潮,把午后的一次称为汐,二者合称为潮汐。潮汐现象实质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既有水平的运动,也有垂直的升降。受引潮天体的影响,可分为太阳潮与太阴潮,后者为潮汐的主要部分。潮汐具有周期性,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低潮,一个朔望日内有两次大潮和小潮。受天文、气象、海底地形、水文因素影响,潮汐具有复杂性,潮汐在国民经济、发展海洋航运事业以及国家领土上具有重要意义。
10、潮差: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差,称之为潮差。潮差具有周期性的变化,一个周期内,潮差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潮差的大小受月球赤纬变化的影响、朔望周期、近地点周期、海洋和陆地地形的影响。
11、高潮:涨潮转变为落潮时,水位最高,称之为高潮。
12、低潮:落潮转变为涨潮时,水位最低,称之为低潮。
补充:涨潮和落潮、高潮和低潮都是周期性来临的,其周期是半太阴日,即约12时25分,因此一般地说,一天有两次涨潮和落潮,两次高潮和低潮。
图解:
13、大潮:潮差最大时的潮汐为大潮。
14、小潮:潮差最小时的潮汐为小潮。
补充:大潮与小潮的周期为半朔望月,即约14.77日。每月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图解:
15、潮汐隆起:由于海水具有流动性,对外来变形较为敏感,受正反垂点强大的引潮力影响,在其周围形成两个水位高值区,称之为潮汐隆起。
15、顺潮:向着月亮(太阳)的潮汐隆起称之为顺潮。
16、对潮:背向月亮(地球)的潮汐隆起称之为对朝。
17、引潮力:引潮力是一地所受天体引力同全球平均引力(地心)的差值。该差值为使地球发生潮汐变形的直接原因。全球各地,正反垂点的引潮力最大,方向相对于重力向上;随着离正反垂点距离增加,引潮力变小且方向趋于水平至向下。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质量成正比,与天体中心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月球的引潮力相对于太阳的引潮力大,为后者的2.18倍。
图解:
18、赤道潮:若月球的赤纬为零,此时月球的两个垂点都落在赤道上,全球各地在太阴日内,都有相等的两次高潮和低潮,潮汐的高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南北对称。该潮汐称为赤道潮。
19、半日潮:在赤道上或发生赤道潮时,一太阴日内有两次等高的二次高潮和低潮,间隔均匀,叫做半日潮。
20、全日潮:其它日期,在纬度ψ≥90-δ(月球赤纬)范围内,纬线全线位于顺潮(或对潮)半球内,以致那里每太阴日只有一次涨潮和落潮;叫做全日潮。
四、简述题
1、日月食发生的条件
答:日月食的发生需要满足朔望和交点条件。
就朔望条件而言,日食必发生在朔,月食必发生在望。在一个朔望月内,只有逢朔的日期,地球才有可能在月影方向,而只有在逢望的日期,月球才有可能位于地影所在方向,古人常依据此修改历法。
就交点条件而言,由于黄道和白道之间存在存在一个5°09′的交角即黄白交角,而日月的视直径都只有0.5°左右,要使得天体在天球上真正叠合,要求太阳和月球同时位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此时黄纬接近日月食的发生才有可能。
综上,日食的条件是日月相合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月食的条件是日月相冲于黄白交点及其附近。
2、分析食限大小的影响因素
答:食限的大小决定于黄白交角大小、日地距离和月地距离的远近。
黄白交角变动于4°59′~5°18′。黄白交角越大,食限越小。
月地距离变动于36300km(近地点)和40500km(远地点)之间。月地距离越大,月球的视半径越小,食限越小。日地距离变动于147100000km(近日点)和152100000km(远日点)之间。日地距离越大,日轮的视半径越小,日食限减小,但地影截面的视半径增大,月食限反而增大。
具体而言,当黄白交角、月地距离、日地距离最大时日食限最小,反之,日食限最大;当黄白交角、月地距离最大,而日地距离最小时,月食限最小,反之,月食限最大。
3、简述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发生的条件
答:
日全食:日月相合时且二者位于黄白交点附近时,对于在月球本影覆盖的地球表面的小部分区域上的人们来说,日轮完全被月轮遮住,太阳光辉尽失,此时可形成日全食。
日偏食:日月相合于黄白交点及其附近时,对于在地球表面处于月球半影区的人们来说,日轮部分被月轮遮住,太阳光盘留有残缺的光辉,此时可形成日偏食。
日环食:日月相合时且二者位于黄白交点附近时,对于在地球表面处于月球伪本影区的人们来说,日轮的中心区域被月亮遮住,而外围一圈仍然光芒四射,此时可形成日环食。
4、简述月偏食、月全食发生的条件
答:
月偏食:当日月相冲于黄白交点及其附近时,当月球部分进入地球本影时,月轮反射太阳的光辉部分被地本影遮掩,圆月残缺形成月偏食。
月全食:当日月相冲于黄白交点及其附近时,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时,月轮反射太阳的光辉全部被地本影遮掩,圆月整体变暗,形成月全食。
5、绘图并说明什么是本影、伪本影和半影
答:
本影:太阳光形成的会聚圆锥影子的主要部分。本影内,太阳光盘全部被遮蔽,因而为黑暗,但在地本影内由于大气折光作用,地本影内并非完全黑暗。
伪本影:本影影锥的延长部分,为于本影同轴而反向的光锥。可得到太阳边缘的光线。此处遮蔽太阳的中心部分,而边缘仍然可见。
半影:本影周围的影区,为黑暗于光明的过渡区域。可得到太阳的一部分光线。
6、日食多还是月食多?同一地区可见的日食多还是月食多?请说明原因。
答:
就全球而言,日食多于月食,而对同一地区而言,可见的月食远比日食多。
日食的食季比月食的食季长,一历年全球可见5或4次日食,但仅可能见最多3次月食,甚至有的年份不出现月食,日食发生的次数远远比月食多。
但由于发生月食时,见食地区广,夜半球区域均可见,而日食时由于月球影子的大小差异,使得只有在地球上的狭窄地带才能看见,因此对于同一地区而言,可见的月食往往比日食多
7、日潮不等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
原因:若月球赤纬不等于零,它的两个垂点分居南北两半球,以致同一纬度(除赤道外)的顺潮与对潮有所不同,造成一日内二次高潮之间的差异,形成日潮不等现象。月球的赤纬越大,日潮不等的现象越显著,月球赤纬最大(+-28°35′)时,可发生回归潮。
太阳潮和太阴潮的叠加干扰造成日潮不等。农历初一和十五,日月地三者处于同一连线时,太阳潮最大程度加强太阴潮,此时出现天文大潮。而当日月地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角,此时太阳潮干扰太阴潮,出现小潮。
近地点与远地点产生的日潮不等。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由于引潮力与天体距离的三次方呈反比,此时月球的引潮力最大,远地点反之。
8、大小潮产生的原因
答:
原因:每逢朔望月,月球、太阳和地球成一直线,月球和太阳的垂点最接近,因此太阳潮最大程度增强太阴潮,从而形成合成潮,此时高潮特别高,低潮特别低,潮差最大,形成大潮。
每逢上下弦,月球、地球、太阳成一直角、此时月亮和太阳的垂点相距最远,以致太阳潮最大程度削弱和牵制太阴潮,使得高潮最低,低潮最高,潮差最小,形成小潮。
9、潮汐作用对地球的影响
答:
潮汐作用致使地球上形成潮汐现象,形成的潮波与潮流成为了塑造海岸地貌形态的重要营力。潮汐摩擦作用对于地球的自转有减速作用。促使海水运动,有利于沿海物质的交换与循环。干扰海岸洋流的形成,甚至影响大气环流。可能影响热带风暴、地震等灾害的发生。
10、潮汐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答:
潮汐现象在生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海洋事业都与潮汐涨落密切相关,人们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张网捕鱼,引水晒盐,利用广阔的海涂发展水产养殖,潮汐发电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能源,潮汐涨落对海洋航运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浅水港口很大程度上依赖潮汐而存在。
11、简述潮汐的基本规律
答:
首先海洋潮汐具有周期性,其一每太阴日有两次高潮和低潮,太阴潮是海洋潮汐的主体,在同一地点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次涨潮和落潮,两次高潮和低潮,太阴日长度为24时50分,因此相应的高潮和低潮到来的时间要推迟50分钟,再者每朔望月有两次大潮和小潮,大潮出现在朔和望,小潮出现在上弦和下弦。
其他角度:
从赤道潮与其他潮的角度谈
从朔望潮谈
从近地点与远地点潮谈
五、综合题
1、下图是地球或月球的影子
(1)影子A区称为 C;影子B区称为E;影子C区称为D。
A实影;B伪影;C本影;D半影;E伪本影
(2)如果地球进入到月球的影子,那么影子A区发生 A;影子B区发生C;影子C发生为B。
A日全食;B日偏食;C日环食;D月全食;E月偏食
(3)发生月全食时,是月球A;发生月偏食时是月球B。
A月球全部进入A区;B月球部分进入A区;C月球全部进入C区;D月球部分进入C区
(4)为什么没有月环食?
答:因为月地距离较短,而地球的本影较长,致使月球无法进入地球的伪本影区,因此不存在月环食。
2、下图给出了月球赤纬为22°时全球不同纬度的潮汐类型,请回答:
3、下图给出了月球赤纬为18°时全球不同纬度的潮汐类型,请回答:
4、下图给出了月球赤纬为-22°时全球不同纬度的潮汐类型,请回答:
5、下图给出了月球赤纬为-18°时全球不同纬度的潮汐类型,请回答:
答案仅供参考学习,疏漏疑问之处欢迎各位朋友私信联系,期末复习高分过!!
一般来讲涨潮和落潮牛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引起涨潮和落潮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地球本身的自转,二是外部天体的引力干扰,比如太阳、月球引起的潮汐力。涨潮和落潮是一种自然现象,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海水,受潮汐力的影响最大,再加上地球本身的自转,这才有了涨潮和落潮这一种自然现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月亮绕地球转动,是因为月亮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同时,月亮对地球也有吸引力,有何证据说明月亮吸引地球呢?大家能想到的就是潮汐现象。其实,由于月亮的吸引,不仅是海洋,地球本身以及大气层都会发生潮汐现象,但只有海洋的潮汐现象能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