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迎政策“大红包”,他们最近A股在买卖啥?
来源:Wind资讯(ID:windzxsh)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外资持有人身险公司股权比例的进一步放开,将有利于外资加快在华扩张步伐。
受放宽外资进入金融业的比例限制影响,周五券商保险股不跌反涨。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步伐,外资有望持续进入,从而提高中国金融行业竞争力和整体运营水平,A股全球价值也将逐步显现。
外资投资比例放宽后,将对A股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外资对哪类A股公司较为青睐呢?或许我们可以借鉴近期QFII以及陆股通资金的动向,尝试找到答案。
11月1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上传出信息,中国金融业将深度开放。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会上表示,为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部署,中方决定:
一、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二、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三、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步伐,外资有望持续进入,从而提高中国金融行业竞争力和整体运营水平,A股全球价值也将逐步显现。
从机构层面看,在国内的证券公司中,已经有不少合资机构的身影。据统计,目前我国境内有7家合资券商,分别是瑞银证券、中德证券、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高盛高华、一创摩根和瑞信方正。由于严苛的牌照管理、缺乏控制权等因素,业务发展缓慢,经营业绩指标普遍居后。其中,山西证券持有中德证券66.7%股份,德意志银行持有中德证券33.3%。
现阶段除了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是全牌照,其他5家合资券商均只有投行业务牌照。合资证券公司相对中资券商来说比较“小众”,没有明显的优势。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单一牌照限制,只能开展投行业务;二是控股方大部分为中资证券公司,考虑双方同业竞争的因素,业务发展难免有所掣肘。
另有消息称,瑞银集团也在筹划提高其在中国内地投资银行业务,即将瑞银证券的持股比增加至49%。瑞银集团目前持有瑞银证券股权为24.99%。
此外,不少基金公司早已引进外资做大股东,且持股比例紧贴原有的49%上限。W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境内共有41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不少外资持股比例达到了49%。
私募方面,11月9日,惠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顺纵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三家外资机构完成登记,成为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加上此前的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目前共有7家外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完成登记,产品上已经涵盖了股票、固定收益等传统策略和量化对冲等新兴策略。
天风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随着海外资金对国内大资管公司掌控力的提升,其投资行为也将加快向海外机构靠拢,同时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具有海外属性的资金,最终进一步加快国内龙头公司定价权和话语权的转移。
在徐彪看来,当大部分国内主流机构的资金都在兑现白马龙头浮盈的时候,陆股通的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量购买了家电、医药的股票,并且导致外资占这些行业流动市值的比例快速提升。尤其是在国庆节之后的家电板块,虽然国内基金经理存在很大的分歧,但在每天陆股通大量买入的情况下,家电成为领涨的板块。白马龙头的话语权已经在逐步转移到外资手中。
海通证券荀玉根在最新研报中表示,近期部分白马股出现放量下跌,部分投资者关心以陆港通为代表的外资在卖出,我们可以着重分析11月以来陆港通的买卖情况。
角度一:从绝对额看外资买卖
11月以来陆港通北上资金净买入额前15只股普涨,净卖出额前15只股普跌。
角度二:看持仓增减幅看外资买卖
11月以来陆港通北上资金占总持仓占比增幅前15只股普涨,降幅前15只股普跌。
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总持有273家A股上市公司,持仓总市值达1448.39亿元,环比二季度的1239.88亿元增加208.52亿元,增幅为16.82%。
从行业偏好来看,除了银行外,今年三季度QFII持仓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家电、电子、医药生物和交通运输行业等蓝筹板块中,持仓市值分别为:406.88亿元、289.93亿元、178.65亿元、102.13亿元、86.49亿元。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QFII三季度持仓较二季度227.19亿元的持仓市值,环比增加62.74元,增幅27.62%。家电、电子、医药生物和交通运输行业三季度均呈现QFII增持趋势。
三季度,QFII持股市值最大的前10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北京银行、贵州茅台、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美的集团、五粮液、海康威视、格力电器、恒瑞医药和上海机场,具体持仓市值分布为182.73亿元、161.73亿元、118.37亿元、101.05亿元、95.04亿元、54.13亿元、43.66亿元、38.98亿元、30.21亿元和29.86亿元。
临近年末,在白酒股屡创新高之后,“喝酒吃药”中的医药板块也开启了拉升模式。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10月以来中证沪深300医药指数上涨12.71%,在同期各板块中表现突出。多只医药股成为大单资金抢筹的标的,上海莱士、海正药业等个股均吸引了千万元以上资金的流入。在医药股回暖带动下,医药主题基金的净值也水涨船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医药股的上涨是技术面、政策面和基本面三大因素合力推动所致。在业绩改善和超跌回升的驱动下,医药板块的上涨行情有望延续。不过,在个股分化较为严重的背景下,机构更看好“强者恒强”的龙头品种。在它们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医药板块仍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龙头公司业绩获得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
三大因素推动“吃药”行情
9月底以来,沉寂许久的医疗板块开启了一轮拉升行情,尤其是10月8日《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发布,更是推动该板块掀起了涨停潮。
从资金流向来看,医药股也成为近段时间大单资金抢筹的主要标的。据统计,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中,共有31只个股10月以来大单资金累计净流入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上海莱士以14451.7万元的大单资金净流入排名首位,海正药业紧随其后,大单资金净流入达12379.62万元。此外,辰欣药业、金域医学、金达威、宜华健康、安科生物等个股的大单资金累计净流入额也均在6000万元以上。
经过连续上涨,目前恒瑞医药的总市值已达2036.61亿元,成为A股市场中首只冲破2000亿元市值大关的医药股。除了恒瑞医药,目前A股市场中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医药股还有3只,分别是康美药业、云南白药和复星医药。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认为,近期医药股的上涨由技术面、政策面和基本面三重因素所导致,具备可持续性。技术面上,医药行业指数自2016年以来大幅跑输沪深指数。沪深300医药指数在经过1年至2年的估值消化后已经具备上涨基础。
政策面上,10月8日国家发布重磅文件,推进医药行业改革,鼓励创新。基本面上,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2017年最新数据表明,医药行业利润增速正在转好。
此外,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也显示,医药行业的景气度在持续好转。据国金证券李敬雷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医药板块(不含新股)销售收入、经营性营业利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95%、22.58%、31.20%。剔除原料药之后,医药板块(不含新股)销售收入、经营性营业利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59%、23.58%、33.63%。
在鹏华基金医药卫生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崔俊杰看来,本轮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创新+估值切换”,创新是此轮医药消费升级最大的主线。随着医药行业逐步从医保红利整体驱动转向创新品种市场驱动,药品创新已成为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整体性反弹中,医药板块个股存在明显分化。Wind资讯数据显示,10月以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中有26只个股的涨幅超过20%,排名首位的华森制药累计上涨186%。另一方面,却有9只医药股在此期间跌逾10%。
对此,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医药板块包含多个细分行业,业绩表现和估值模型不尽相同,因此在本次反弹中很难有整体的板块效应,只有具有好模式真增长的公司才可以享受高溢价。
龙头品种受机构追捧
得益于医药板块的回暖,医药行业基金的净值也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10月以来25只医药行业指数基金均获得了正收益,其中华夏医药ETF累计上涨12.45%,排名首位。主动管理型医药主题基金同样表现不俗,同期有14只基金的净值涨幅超过10%。
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报,近期股价创历史新高的华东医药、中国医药、恒瑞医药、云南白药等医药股,均出现在基金的重仓股名单上。截至三季度末,恒瑞医药2.2%的流通股被139只基金抱团持有,长春高新获得115只基金重仓入驻。此外,复星医药、云南白药、华东医药等个股获得了超过80只基金的热捧。
从三季度披露的数据来看,投资风格稳健、注重基本面的QFII也提早埋伏在不少医药龙头股中。以恒瑞医药为例,数据显示,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在三季度增持了1184万股,目前持有股份占公司流通股比例为1.6%;香港金融管理局三季度新进了609万股云南白药;加拿大鲍尔公司新进了1380万股恩华药业。同时,高盛公司继续以2063万股的持股数量位居恩华医药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二位。
多家基金在三季报中表示,虽然医药板块整体景气度向好,但个股分化严重,需要从中挖掘结构性投资机会。嘉实医疗保健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齐海滔表示,他在医药股的配置上主要围绕三个方向展开,即强劲的内生增长、行业变革期受益的环节以及有模式创新的公司。具体到医药子行业上,超配了医药商业、生物医药、化学制药,低配了中药、医疗服务。
回顾三季度的操作情况,易方达医疗保健基金的基金经理杨桢霄表示,从具体细分板块来看,以疫苗为代表的生物制药板块表现突出,其他创新药龙头企业也表现较好。因此,他在三季度以均衡配置为主,并适当平衡各个细分子行业的配置比例,整体上超配药品行业,低配“非药”行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在药品行业中超配受益于医保扩容和招标放量的优质处方药企业、受益于药审政策改革的创新药企业,以及受政策影响较小偏消费属性的OTC行业。
“我们在创新药物、创新器械等方面充分挖掘子行业和公司,在一批认为长期具备较大成长空间,并且估值水平与当前成长阶段相匹配的个股上面作了重点配置,希望长期给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富国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的基金经理戴益强在三季报中坦言。
进入四季度以后,公募基金加快了对医药公司的调研步伐。据统计,10月以来两市共有22家医药上市公司接受了公募基金的调研。其中,翰宇药业、美年健康、华东医药、开立医疗和我武生物等5家公司均接待了超过10家基金公司的组团调研。从调研内容来看,新医保目录、研发创新、公司业绩等均是基金的重点关注方向。
多主线挖掘结构性机会
展望未来,多家机构均表示,在业绩改善和超跌回升的驱动下,医药板块的上涨行情仍会延续。广发医疗保健基金经理邱璟旻认为,医疗行业经历了2013年高点之后,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三年基本处于增速下调的状态,今年以来行业增速再度恢复到10%以上,已经出现反转现象。
交银医药创新基金的基金经理盖婷婷在三季报中表示,四季度医药行业有望迎来估值切换的行情。随着医药改革的逐渐深入,医药公司的业绩将逐步改善,她对明年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比较乐观。
国泰医药的基金经理梁杏和徐成城继续维持对医药行业增速回暖的判断。在他们看来,医药行业从2016年以来回暖势头明显,增速较为确定,估值有所回落,而近两年资本市场对医药板块较为冷淡。从结构性行情的特征来说,医药板块或有较大可能在四季度出现阶段性表现的机会。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经理葛兰也表示,从目前时点来看,医药行业处于一年库存底、三年政策底。此外,创新周期及药品质量提升周期将贯穿未来行业中长期发展,医药行业或将迎来2年至3年的景气期,具有较大的配置价值。
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赵伟也相对看好医药板块。他表示,2017年,新版医保目录、谈判目录及鼓励创新药等方面的政策频出,2018年之后这些政策会逐步落地,医药板块加速分化的分水岭也会到来。
赵伟认为,年内投资会围绕四条主线展开:第一,重点布局新医保目录下的新优势品种。第二,创新药是政策受益最大的方向,继续持有A股市场真正的创新标的。第三,随着之前高估值股票的下杀,估值已经到了可以买入的区间,一些高速增长的细分子行业龙头性价比逐步体现。第四,基本面和内生增速稳定,以及2018年估值切换或2018年基本面确定向好的个股,也是下一步重点配置的方向。
谈及未来医药板块走势的长期驱动力,崔俊杰表示,老龄化是我国医药行业长期加大投入和推动发展的重要逻辑之一。有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5%。未来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实施或将为医药板块带来持续利好。
景顺医药的基金经理江科宏同样认为,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相关产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期。医药卫生行业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医药卫生行业类指数的投资价值将得以凸显。
不过,东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在医药行业已经步入结构优化时代的背景下,医药行业板块内部两极分化,龙头白马股表现突出,行业内强者恒强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行业内部的整合或将加速。
结构性行情主导下,机构也更倾向于抱团龙头品种。“医药行业正迎来一个长周期的新起点。政策加剧行业格局分化,医药行业自身特性决定了其供给侧改革和技术更新过程较慢,需要关注持续性的更有质量的成长。”邱璟旻表示。在他看来,创新型制药及医疗器械企业、优质仿制药等类别的龙头公司有望受益,市场将对业绩保持较高增速的公司给予较高估值,未来将重点布局细分行业中估值与业绩增速相匹配的龙头企业。
中海医药健康产业基金经理郑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医药板块仍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在新医改政策的引导下,龙头公司将获得更为快速的增长,也可能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
399011属于什么类型的基金
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399011属于|高风险股票型|基金
399011基金今天净值
2020年1月7日,399011基金的净值估算是1.6754,单位净值是1.6730,累计净值是2.6650。该基金的基本信息如下:1、基金全称: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基金简称: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3、基金代码:399011(前端)4、基金类型:股票型5、资产规模:17.61亿元(截止至:2019年09月30日)。扩展资料:投资策略:1、一级资产配置一级资产配置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本基金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医疗保健行业发展趋势等分析判断判断。采取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比较不同证券子市场和金融产品的收益及风险特征,动态确定基金资产在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2、股票投资策略:医疗保健主题行业的界定本基金将沪深两市中从事医疗保健行业的上市公司定义为医疗保健主题类公司,具体包括以下几类公司:1)主营业务从事医疗行业(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制*、中*、生物制品、医*商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行业)的公司;2)主营业务有利于公众健康(包括但不限于保健食品、养老等行业)的公司;3)当前非主营业务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隶属于医疗保健行业,且未来这些产品或服务有望成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公司。当未来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事或受益于上述投资主题的外延也将逐渐扩大,本基金将视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医疗保健主题的识别及认定。参考资料来源:天天基金网-基金概况
有哪些基金比较适合长期持有?
你好!我是@程序员学习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说说我个人的选基金的逻辑吧:
1.新手必备基金--上证50
新手上路,首先考虑的一个就是上证50了,这只基金应该是你定投的打底款,收益虽然不会亮瞎眼,但长期绝对跑赢银行理财,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上证50过去也有专家称“漂亮50”,挑选的都是上市公司里的大蓝筹股,基本是整个大盘的晴雨表,代表着中国股市长期的走势,如果你看好中国经济长期的发展,那么这支基金可以满足你年化最少不低于8%的回报。
第二,上证50,业内被称为中国股市“稳定器”,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或者下跌时,国家队救市首先确保的就是这些共和国的长子、次子类的大型企业,用大量资金进入来稳定市场情绪。这就好比饥荒年代,一旦家庭出现危机,孩子太多,物资保证不过来,你肯定首先确保对你最重要,你最看好的孩子的安全。而那些中小盘股,暂时只能随之认知,自求多福了。整个时候如果你买的是小盘股的基金,那么命运就不好说了。
2.选择沪深300还是上证50
个人经验来看,沪深300的收益远远比不上证50,基本逻辑也和上一条差不多,沪深300成分股公司的质地远不如上证50,政策性的资金也不一定能全部覆盖到。因此二选一的话,还是建议上证50,可能有人问有没有必要都选,我想,如果你资金充足的话,可以选一些行业基金,没必要在宽基指数上太较劲,毕竟宽基只能保证一个中等的收益率。
3 要不要选择中证500
很多人推荐中证500,什么是中证500呢,这是由比上证50,沪深300更靠后的500支股票组成,怎么看这些股票,用通俗的话来讲呢,他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赶不上大盘股的质地,也赶不上下盘股的成长性,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步,但是鉴于现阶段估值较低,很多机构和个人也在推荐,我的个人建议是,先阶段估值较低时,可以尝试进入,但是持有时间不要过长,获利即可离场。它的成长性不如创业板,长期来看也不如大盘。
4.要不要择时的问题--推荐 定投+低位补仓
大家都在说基金定投,所谓的定投就是不择时,满足多数人对趋势的把握不到位的情况,创造被动收入的概念,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股市还是基金,要想赚钱最简单的道理只有一条,低买高卖,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如果想获得比别人稍微高一点的收益,不妨尝试定投加低位补仓的策略,在行业选择没有选错的情况下,如果从你开始第一笔买入的时候已经跌了20%甚至更多,这就是黄金买点,手里有余钱的话,不妨再加仓50%,这样,既能保证基本定投的收益,市场一旦回升,往往有比较好的超额收益表现。
5.要不要购买海外的基金
我购买了纳斯达克指数,这支基金我刚好持有不到一年时间,没有做到按时定投,因此收益率不算太高,但依然觉得还可以,原因有两点:
第一,美国股市有200年的历史,市场也是专业化的市场,因此走出了10年的牛市,短期1-2年内,我个人还是看好,尤其是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代表着全球市场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有着完善的退市制度,优秀公司不断被发掘,垃圾公司不断被淘汰,整体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也长期看好。
第二,可以对冲国内经济的风险,历史上黑暗的2020年2月3日这一天,中国A股暴跌8%,而这致基金恰恰在这一天昂首加速上升,大步流星往前走,持有它,在某些让人窒息的日子里,可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新鲜空气。不过现在估值已经高了,可以等回调时再入
6.自己的反面教材
说完了好的一面,也说说做的不好的地方,这一年,我购买基金收益率相对满意,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一些反面教材,最近想起来很是懊恼,不是因为逻辑出了大问题,而是因为操作上犯了最低级的错误,导致收益率大大折扣,这里也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以我为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是我本来还算满意的一支了
为什么 说很遗憾呢,大家可以看到我最后一次卖的时间是2020年的是开盘的第一天,当天大盘,被砸出一个黄金坑,8*的跌幅,而仅仅2天时间,它就回到了高点,多么争气的宝贝呀。我的此次操作可谓是剁手之举,为什么被卖掉了,并非本人主观意愿,事实情况是:春节前,本人感觉肺炎情况不妙,来年行情不可预测,于是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之后的第二天,做了减仓操作,当时的打算是第二年开盘别忘了卖掉,于是提前先操作了。可休息了十几天,每天关注疫情,我的印象居然有点模糊了,第一天开盘暴跌时,我居然记成了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我已经把这支基金卖在最高点,当时还庆幸自己如此明智,直到2月3日深夜,才发现卖掉的时间是当天,按照当天净值来计算。真是哭昏在厕所,打脸都来不及了。
这里要提醒大家,基金交易是按照当日净值来计算,如果在交易日15:00之后操作,则是按照第二天净值来计算,很基础的问题,但是我确实实在在这个问题栽跟头了,如果不是这次如此失败的操作,这支基金的收益会更好看,而我只持有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7.怎么挑选基金公司--社保基金
关于怎么挑选金公司,我这里有个小妙招,大家可以想想,我们这些小散户,是不是跟着市场上最有钱的人去挑选基金公司把握最大?那么谁是“最有钱的人呢”,答案是国家的钱,谁拿着国家的钱去投资呢,我们可以看看社保的钱交给谁来管,社保基金挑选的基金公司一定是最靠谱,实力最强的公司啦,选择他们是绝对不会错的。
数据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根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截至2019年底,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加16.1%,较10年前的资产总额增加了两倍多,累计投资收益额早已超过万亿。
社保基金赚钱背后,18家管理人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
社保基金管理组合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这下小伙伴们知道该把钱交给谁了吧?
8.如何选类别 A B C?
很多基金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指数,有A,B,C类,还有分级和增强型,简单来说,如果是新手,建议选A类,理由是风险小,费用低,也不要选择分级和增强型,分级风险大,增强型是主动性基金的性质,费率高不说,也失去了指数定投平滑成本的的意义,不推荐。至于什么时候选择C类,会是另外一个话题,会比较长了,日后我们再讨论。
9.支付宝买基金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都在支付宝买基金,包括本人也是,这里强调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支付宝用户量相当大,一旦某基金被推荐到首页,由于用户蜂拥购买,大量资金涌入,产生短时间的脉冲冲高,推动该基金上涨,如果已经推荐一段时间,再去买入,可能买在高点,需要慎重,只是这种情况发生概率不是很高,注意一下就好。
10.定投金额一次应该投入多少?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根据个人情况来判断,以你所投入的金额每天波动2个点你对你来说没有太大心里波动为宜。一般认为不超过每个月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比较好,例如每个月收入1万,实际生活开支5000,还剩下5000,那么每个月投入不超过1500,应该不至于对你的生活有太大影响,即使出现短期的波动也比较能接受,这样才可以做到长期定投,不至于下跌时出现恐慌情绪,而卖在低点。
至于定投一定赚钱吗?一定需要分期定投吗?可以看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致一财经:买基金一定要定投吗?
11.2020年推荐哪些基金?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基金值得购买,本人仅分享一点个人拙见,不构成理财建议。
首先,上证50,入手。
其次,今年大家都在推荐3大板块:消费 医*和 科技,2019消费和医*板块的我觉得已经上涨较长时间了,可能是相对的高点,科技板块的基金我认为是今年关注的重点,可以选择部分ETF,当然科技也涨了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可以在5月之前低点时再入,长期还是看好的。
再就是纳斯达克指数,分享全球市场发展的红利。每股已经牛了十几年了,因为有较好的退市制度,企业质量一直很好,指数也一直在上涨,而且美股是牛长熊短,最近如果出现低点,会是比较好的买点,但是交易时间有时差,不如国内方便,如果有朋友想尝试,可以用小部分资金感受一下,投入比例不要过大。
另外,春江水暖鸭先知,每逢牛市,首先上涨的必定是券商股,在牛头位置,可以持有券商行业指数,如:券商指数基金 501016 和160516,虽然近一年表现并不如多数基金抢眼,但是上下波动频率稳定,波动也有点大,如果看好2020年中国股市的话,这两只基金可以做到低位吸筹,逢高适当减仓或者继续持有,对于新进来的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心跳。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2019年行情比较不错,大家普遍收益都应该都还可以,其实每个人赚的钱里,有多少是运气,多少是实力,我相信都会有,至少对于小散而言,在股市里运气成分会多一些,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不思考,方法和经验只能自己不断去尝试去体会,只有这样才会真的有吸收,内化成自己的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仅只是今天买哪只股票,明天买哪只基金那么简单,可能会影响到人生很多其他重要决策。
我们的目标不是去成为股神,在行情都不好的时候去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毕竟对于多数人来说,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如何能在行情不景气或前景不明朗的时候磨炼心性,逐日精进,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可以将认知变现,成为比多数人强那么一点点的人。
希望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关注!??
最近医药板块股票怎么了?
前7个月医*基金继续领跑
偏股型基金前7个月业绩排名出炉。受基础行情走弱影响,年内偏股型基金整体业绩并不理想,医*基金依旧领跑,第一名收益率超过20%。
医*行业向来是防御板块,但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机构高度抱团后,该板块聚集了高密度资金,对于利空的敏感性会更强,防御性反而会减弱。一旦出现预期外的风险因素,就会对板块形成较大的冲击。从最近一个月医*基金的表现来看,跌幅较为明显。
权益基金业绩差距拉大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9.43%,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5.87%,同期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12%。
表现最好和业绩垫底的权益基金间的差距继续拉大。股票型基金方面,截至7月30日,业绩最好的交银医*创新股票今年以来上涨了13.92%,表现最差的中银新动力股票亏损29.8%,上述两只基金业绩差距达42.72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医*基金在前7个月的业绩排名中依旧遥遥领先。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超过10%的基金几乎全为重仓医*的基金,包括富国精准医疗混合、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交银医*创新股票、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股票、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农银医疗保健股票等。
近一个月医*基金跌幅扩大医*行业向来是弱势市场的防御板块,但在基金经理看来,当机构高度抱团后,该板块聚集了高密度的资金,对于利空的敏感性会更强,防御性反而会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部分医*股因为利空因素,已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一位知名私募投资经理直言,医*行业中一些公司被过度追捧,这与2015年炒作中小创股票时并没有太大区别。在其看来,不少医*公司的业绩并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估值,而市场一味按照行业进行投资,从长期看,投资医*股并不意味着是安全的。
最近一个月医*基金跌幅明显扩大。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最近一个月平均跌幅仅为0.43%,但排名领先的10只重仓医*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高达6.5%,跌幅最大的一只医*基金近1个月下跌近10%。
(来源 番禺日报 吴海雄)
10只绩优医药基金特征分析
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板块由于受到集采政策、前期估值过高等影响遭遇重挫,医*指数持续下跌。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沉寂一年多的医*板块近日迎来一定反弹。本报告盘点近期收益领先的医*基金,并对其业绩表现、仓位配置、行业配置、风格偏好、后市观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I
盘点绩优医*基金
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板块由于受到集采政策、前期估值过高等影响遭遇重挫,医*指数持续下跌。2021年下半年以来截至2022年10月21日,市场行情震荡,医*(中信)指数的跌幅明显高于各宽基指数。其中,代表大、中、小盘的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自的跌幅分别为28.35%、12.50%、9.20%,而医*(中信)指数同期跌幅达33.49%。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沉寂一年多的医*板块近日迎来一定反弹,最近8个交易日(2022/10/12-2022/10/21)医*(中信)指数涨幅达12.95%。下面我们盘点近期收益领先的医*基金,并对其特征展开分析。
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收益排名前十的医*基金自2021年以来的业绩特征:
Ⅱ
绩优医*基金特征分析
2、行业配置特征:整体医*仓位较高,个别注重行业择时
本节对绩优医*基金的行业配置偏好与行业择时展开分析。首先,从大的行业配置板块来看,虽然同为医*赛道基金,但基金持仓仍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基金经理更集中地投资于医*板块,纯度更好,几乎不配置其他行业板块;而一些基金经理在主要投资医*领域的同时,会将少部分仓位配置于消费、TMT、中游制造等其他板块。另外,不同基金经理对医*板块的择时也会存在差异:一些基金经理长期对医*行业保持高仓位运作,更专注于去获取行业的beta和赛道内精选个股的alpha;也有一些基金经理会将部分仓位可以进行行业择时,适度分散风险,获取行业择时收益。
3、风格偏好特征:偏好高盈利+高成长,部分对低估值要求高
招商证券量化与基金评价团队以市值、价值、盈利因子及成长因子为风格划分的核心,具体来说,市值因子考虑总市值、流通市值;价值指标考虑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股息率等估值指标;成长因子主要考虑净利润、营业收入和ROE历史平均增长率,净利润预期增长率、营业收入预期增长率和ROE预期增长率采用一致预期数据计算未来平均增长率;盈利因子重点关注ROE、ROA和ROIC等盈利指标。在计算绝对风格的基础上,以全部股混基金因子值的十分位数作为风格的相对阈值,得到基金在每个因子上的相对得分。比如,当价值因子的相对值为10分,则表示该基金的价值因子值在参考池价值因子中排名后10%,则该基金持仓风格为极致的相对高估值风格;当市值因子的相对值为10分,表示该基金的市值因子值在参考池市值因子中排名后10%,则该基金持仓风格为极致的相对小盘风格。
Ⅲ
医*后市展望
Ⅳ
总结
本报告盘点近期收益突出的医*基金,并对其业绩表现、仓位配置、行业配置、风格偏好、后市观点等方面展开讨论。我们首先采用事前分类方法筛选规模大于2亿元的主动型医*基金进行研究。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下行行情中,收益排名前十的基金是安信医*健康(池陈森)、前海开源中*研究精选(范洁)、融通健康产业(万民远)、信澳医*健康(杨珂)、建信高端医疗(潘龙玲)、国泰医*健康(徐治彪)、鹏华医*科技(金笑非)、兴业医疗保健(陈旭)、中海医*健康产业(梁静静)和长城医*科技六个月持有(谭小兵,陈蔚丰)。接着,我们对绩优医*基金进行特征分析。
避雷手册
招商基金的“赌徒”
成立5年亏超40%!工银瑞信互联网加没能爬出“深坑”
成立5年亏近40%!太平基金某产品堪称“熊基”反面典型
中欧基金的AB面:窦玉明任内狂发134只产品,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基民亏得“稀里哗啦”
000831基金净值什么价格?
这是对于场内基金来说的净值是就是价值,价格就是供求关系,是投资者之间关于基金转让达成一致的代价
千金药业唯爱凝胶有药监局通过来自了吗
重仓千金*业的机构包括: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基金、富国消费主题混合基金、大摩资源优选混合基金(LOF)
中海优质成长基金净值分红日是什么时候?
中海优质成长基金2015分红如下:
年份 权益登记日 除息日 每份分红 分红发放日
2015年 2015-04-01 2015-04-01 每份派现金0.0900元 2015-04-02
398011基金净值7.11
中海分红增利混合基金(基金代码398011,中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积极的投资者)2015年7月13日(周一)单位净值为0.8558元;而7月11日是周六,证券市场休市,基金净值不更新,当日提交的基金交易会顺延至7月13日处理,并且按照7月13日的基金单位净值确认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