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遇拐点,造车新势力如何自保?
今年大家的钱都烧都差不多了。未来主要看产品力和现金流。谁的产品真正能扎扎实实做到安全可靠,得到市场认可,同时能够有现金流动,才能有机会生存下来
价格战下的新能源车市:这三家KPI压力有点大
新能源汽车市场继2月实现“开门红”后再度迎来“春天”,多家车企3月实现销量大增。
3月,比亚迪以超20万辆的成绩蝉联销冠宝座,销量同比增长97.45%,环比增长6.93%。
进入销量前三甲的还有广汽埃安和理想汽车,分别实现4.00万辆和2.08万辆交付,同比分别增长97%和88.7%,环比增长33%和25.29%。
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以1.03万辆的成绩成为了3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马,同比增长79.63%,环比大幅增长283.40%。
而2022年的“黑马”哪吒汽车则以1.01万辆的成绩排名第六,销量同比减少了16.12%,环比微增0.14%。
一季度KPI:“蔚小理”达标,埃安、哪吒、极氪“压力有点大”
随着各家车企公布3月成绩单,中新经纬注意到,在大打价格战的第一季度,将销量目标细分至季度的“蔚小理”已经完成KPI。
具体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分别交付3.1万辆、5.26万辆和1.82万辆,完成了各自的最低交付指引。
然而,从年度销量目标来看,大多车企身上还背负着较为“沉重”的KPI。
据报道,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25万辆至30万辆之间。
拆分来看,哪吒汽车单季度的KPI在6.25万辆至7.5万辆,从2.6万辆的一季度交付数据来看,在剩下的9个月时间里,若要完成最低销量目标,哪吒汽车每月还需至少交付约2.49万辆。
在3月21日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极氪在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14万辆。
从一季度共1.52万辆的交付数据来看,若要完成年度目标,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内,极氪汽车需要交付12.48万辆,平均到月的KPI为1.39万辆。
此外,单月销量首次突破4万辆的广汽埃安也背负着不小的KPI。据报道,广汽埃安将在2023年冲击50万辆的销量目标。这意味着在剩下的时间里,广汽埃安每月需要至少交付约4.66万辆汽车。
“保价与降价齐飞”
回顾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价格已然被特斯拉和“东风系”打了下来。
2023年年初,面临国补“断奶”,多家新能源车企选择涨价,但很快特斯拉宣布降价,打响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大战的第一枪。进入3月,最高降价9万元的“东风系”又将价格大战推向高潮。然而中新经纬注意到,在3月,有不少车企逆势推出了“保价”政策。
其中,理想汽车率先开启保价,宣布从3月11日至3月31日,自定购日起90天内,若所购车型官方售价有降价情形,理想汽车将主动返还差价。
彼时有理想汽车销售人员告诉中新经纬,目前理想旗下多款车型均可享受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向消费者明确理想汽车不会降价。
“压力最大的一点是行业头部的企业都能打价格战。降价不一定能提升销量,但一定可以打击到别人。”3月2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接受中新经纬等媒体采访时说。
彼时,李想对一季度的交付颇感压力,他称交付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国补“断奶”,2022年12月透支了2023年一季度的部分销量;其次是部分新能源车企开启的降价促销。
继理想汽车之后,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也跟进了“90天保价”政策,不过这两家车企都是先降价后保价。
3月中旬,哪吒汽车推出限时优惠政策,最高可优惠2.5万元。同时,哪吒汽车也公布了截止于4月底的“90天保价”政策。
3月1日,零跑汽车发布新车零跑C11增程和2023款C01、C11EV、T03,在2022款车型的基础上实现降价,降幅最高达5.8万元。3月14日,零跑汽车官宣“90天保价承诺”,称在3月下定并锁单零跑23款全系车型及C11增程的用户,自订购日起90天内,若所购车型的官方售价发生降价或加大现金优惠政策,零跑汽车将主动返还差价。
“降价、保价只是一种手段,车企的考量还是为了提高销量。很多车企不是不想跟进降价,而是不能跟进降价。从长远角度来看,降价幅度太大,会给车主造成该品牌汽车‘不保值’的印象,进而影响销量。”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中新经纬。
在张翔看来,面对价格战。对于选择不跟进降价的车企来说,若是还不推出保价政策,消费者或将不敢在现阶段购入该品牌的汽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也持同样看法,他认为,面对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和“担心自己买贵了”的消费心态,保价政策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章弘对中新经纬指出,降价并非常态,车企应着眼于长远发展,消费者也不应只顾眼前利益。“降价促销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去库存、回笼现金,但车企若长期得不到利润,研发、生产、生存又从何说起?”章弘说。
本期编辑:李敏泰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呦
门槛不变,但补贴力度缩水两成,2021新政落地新能源车市会否就此降温?
应该不会,这是未来的大趋势,不以补贴退坡而转移。但价格一定会越来越低,类似当年的百机大战。最终优胜劣汰。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
继今年3月的“价格战”后,国内车市在传统汽车淡季的集中促销再度开启,多品牌不同力度的“官降”开始持续出现。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进入8月后的前11天内,先后有不少于10个汽车品牌开始亮出降价大招,纷纷推出“降价促销”政策。各厂商的降价促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却不仅限于官降、限时促销、限时补贴以及置换、增购补贴等等。8月份进入降价的厂商包含了极氪、上汽大众、斯柯达、欧拉、奇瑞新能源、哪吒、零跑、特斯拉、上汽MG名爵等。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涉及的主要以新能源车为主,降幅从1-6万元不等。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价格战已打响。以极氪为例,8月11日极氪推出了极氪001限时立减活动,旗下的WE版、ME版、YOU版车型分别立减3.1万元、3.0万元、3.7万元,调整后三款车价格分别为26.9万元、31.9万元及34.9万元,活动自推出日起到本年度的12月31日止。这也意味着极氪001的入门价格已经已经跌破30万元,中大型纯电动车的市场竞争会更激烈。此外,长安福特也推出了一系列升级服务,除了为现有所有福特电马车主免费升级高通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8155”芯片)外,还推出了包含立减4万元、8000元置换补贴、4000元增购礼在内的“迎新六重礼”,这一波力度也相当不错。上汽家族多家品牌参与了本月的官降狂潮,其中上汽大众将此前“限时7月、限量7000台”的ID.3促销活动延续至8月31日,起售价12.59万元,和此前的售价保持了一致。除了新能源车,上汽大众的燃油车也开启了同步限时促销,主要涉及旗下的SUV车型,其单车至高综合优惠高达6万元。以途昂X为例,其至高综合优惠后,20万多点儿就能入手,当然这个至高综合优惠还得听官方如何解释,毕竟解释权归官方所有。即便新上市仅1个多月的朗逸、新锐也限时降价,至高优惠2万元。此外,欧拉旗下多款车也进行了优惠,比如闪电猫8月推出了钜惠礼,包含30000元现金减免和三电终身质保的无忧礼;2023款欧拉好猫也有现金优惠22000元、充电礼和智联礼;2023款欧拉好猫GT木兰版先进优惠22000元的钜惠礼、选装礼、智联礼、充电礼;2023款欧拉芭蕾猫有智联礼、无忧礼和充电礼等多重好礼。零跑汽车宣布对零跑C11和零跑C01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最高下调2万元。之后奇瑞新能源在8月2日官宣,旗下的小蚂蚁、QQ冰淇淋、无界Pro三款车型至高补贴10000元。各大车企加入价格战,一方面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二来是传统销售淡季总要做出一些回馈消费者的福利,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此前的促销效果一些品牌的确尝到了“甜头”。以上汽大众为例,截至7月底ID.3单月订单已突破万辆大关,最高单日订单达到了950辆;此外7月蔚来通过全系降价3万元及产品更新,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创下了新的销量纪录,零跑也在官降中达成月交付量创新高的成绩单。有降价有成绩,在压力山大的当前汽车行业大形势下,降价促销政策显然是来成绩最直接的,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8月,国内已经有超过40家汽车品牌、涉及上百款车型,通过厂家补贴或经销商降价等方式参与到汽车价格战中,优惠幅度普遍在2万-1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各地方的购车补贴、汽车下乡补贴、各大平台购车节等等的其他购车补贴和福利。随着进入三季度,在销量目标紧张、国内汽车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的价格战将会更加激烈。所以建议计划入手买车的朋友,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再行动。本文由【车市特评/李特儿】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本文作者南山,转载需注明出处【本文易车号作者车市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盘点2023上半年大事:价格战爆发,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半,国内汽车市场经历了动荡、变革与复苏,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助力车市良性发展。今天,疆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近半年来车圈发生了哪些不容忽视的“大事”呢?1.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107万辆,同比增长58.1%,首次超越日本(同期出口95.4万辆),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其中,上汽、奇瑞、长安等品牌都表现不错,新能源车型也贡献了不少力量,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重要引擎。不过,与此同时,也需要看到不少日系、德系品牌已有较成熟的在当地建厂、产销的体系,而这部分销量是未被计入其出口总量的。因此,诸如比亚迪、五菱等自主品牌在加大汽车出口量的同时,也关注着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经营。2.车市“价格战”战火蔓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车企促销降价是常见的手段,但今年年初,国内市场却少见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1月初,特斯拉率先开启了降价,随后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对手也纷纷跟进。来到三月,湖北更是开启了“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尤其是东风系列品牌车型中,东风雪铁龙C6的综合补贴高达9万元,一下从滞销品变得香饽饽……随后,这股降价潮席卷了各大城市、各大车企,从新能源到燃油车,从普通品牌到BBA都加入了战*。考虑到2023开年时市场信心的低迷,加上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多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出,发生大规模的价格战似乎也情有可原。只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消费者反而更倾向于持币待购、静静观望了。3.长安起诉吉利、长城举报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自主品牌不仅对外与合资品牌争斗,对内也时常“相爱相杀”。今年2月份,长安汽车一纸律师函杠上了吉利,称吉利新车“银河之光”抄袭了长安旗下的概念车、量产车,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对此,吉利汽车迅速进行了否认,并暗示“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戏剧化的是,吉利银河原型车的主导设计师为陈政——一位在长安工作了近20年的设计总监,加盟吉利后竟交出了一份“我抄我自己”的答卷,不免令人啼笑皆非。或许,比起产权问题,长安汽车更在意的是借此宣传一波自家车型的颜值,而两个月后,这两大品牌又握手言和,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比起抄袭争议,长城对比亚迪的举报或许显得更为严重。长城汽车5月发布声明称: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了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DM-i、宋PLUS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对此,比亚迪认为长城汽车提供的检测报告无效,称公司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调查、取证和检测,品牌公关经理更是在微博上表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在强势的发展节奏下,比亚迪如今在SUV市场已实现了对长城的反超,都说“人红是非多”,但比亚迪被长城举报,究竟真相如何,还有待相关部门给出最终的调查结果。4.庞大集团退市庞大集团,即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被称为“4S店之王”,创下了“国内首家IPO上市登陆A股的汽车经销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经销商”等多个记录,巅峰时期其旗下4S店数量一度超过1400家。然而,从2010年便发展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2011年在上交所挂牌,到2019年宣布破产重整,再到2023年6月被上交所摘牌、退市,庞大集团的A股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这背后也折射出了当下中国汽车经销商行业的现状,直营或许会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经营模式。5.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全面实施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国六排放标准b阶段自7月1日起全面实施,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将被禁止生产、进口、销售。这一公告的出台无疑关系着车市价格的波动,好在伴随着过渡政策,部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拥有半年的销售过渡期。同时,国6b排放标准面向的是供销售的新车和首次申领牌照的汽车,并不影响已取得牌照的在用车辆的年检。6.新能源汽车下乡迎政策利好+购置税减免政策延期为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等部门联合组织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多款新能源车型参与直播促销等活动,同时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得到强调,由此加快新能源车型对农村市场的渗透。此外,财政部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长4年,至2027年12月31日。其中,对2024-2025年间购置的新能源车型免征购置税,每辆车免征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2026-2027年间购置的新能源车型,则减半征收购置税,减免额不超过1.5万元。在这段“保护期”下,国内新能源品牌也需要进行新一轮洗牌了。纵观这半年国内车市*势,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不断地加速拥抱变化,也承接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市场格*、渠道模式、行业体系似乎都在发生变革,从中咱们看到了电动化转型时代下传统车企的焦虑,也看到了各大车企在寒冬下的强大韧性。接下来,分化加速、优胜劣汰,车市格*将被如何重塑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本文易车号作者车域无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最近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降价?
首先,减少库存,由于一年前的疫情,许多消费场所已经停产。在此期间,储存了大量库存货物,现在国内大部分的制造业者已经回到工作和生产岗位,一些学生已经开始上学,这也使我国的经济逐渐恢复活力。前段时间,私家车开始降价,大品牌厂商开始打价格战。电动汽车也是如此,但现在需求不断增加,库存也逐渐清空,因此通过降低销售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可以提高他们的销售额。
二是国家对电动车管理的影响,前段时间,我国各地区开始加大电动汽车管理制度,规定电动汽车要有临时牌照上路。所以现在很多消费者担心,如果现在买电动车,又拿不到临时牌照,就不能开自己的电动车了。不敢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很多。
第三,电池价格低廉,最重要的电池是电池,不过,受疫情影响,电动车用电池价格一直不高。由于电池价格低廉,电动车的价格不会上涨,新一轮的价格也会降低。
第四,品牌商取款,以来,由于疫情严重,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对全球经济都有很大影响,年初的停产停产,也让一些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破产或裁员。随着工厂复工生产的到来,品牌商为了尽快收回资金,一定会采用降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使其公司能够尽快恢复之前的状态。
“价格战”还将持续!?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刚刚开始?
“内卷年年有,没有今年多。”面对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乱象,让见多识广的行业资深人士也不禁感慨,随着新能源化趋势,曾经属于蓝海的新能源赛道,也步入激烈的竞争状态。尤其是今年,接踵而来的各种骚操作,令车企疲于应对。
相对于以往燃油车市场,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得有两大特点:一是卷价格,从特斯拉率先发起“价格战”开始,经历几轮降价波后,对一些车企造成不小的压力。其二就是卷技术。今年可以明显感受到车企在技术上不断进行突破,以产品差异化优势,试图跑赢市场大盘。
这时说“价格战”,有点老生常谈,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今年年初开启的降价潮让很多车企焦头烂额,损失惨重。在特斯拉率先降价后,迫于市场压力,一些头部新能源车企也跟风降价,并且“价格战”从新能源汽车蔓延到燃油车领域,一时间市场一片降价声。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降价热潮除了给特斯拉、比亚迪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车企,在当月及次月市场带来明显的销量提升外,大部分车企并没有因为降价收获更多订单。以“蔚小理”为例:在今年上半年,除了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显著外,蔚来、小鹏汽车销量波动很大。尤其在今年2月份,蔚来、小鹏汽车月交付量仅6000辆出头,因此被网友调侃为“二月春风似剪刀,车企销量斩断腰”。
“价格战”让小部分车企受益,大部分车企利空,并且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价格体系也受到冲击。因此,7月6日有16家主流汽车企业高层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然在舆论影响下,这种备受争议的“不降价承诺”很快被删除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7月9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公布最新引荐购车奖励规则,对Model3/Y、S/X等车型推出3500元至7000元不等的奖励。这种“变相降价”的行为无疑对“不降价承诺”进行了回击。
不论是从市场规律还是消费者响应来看,“价格战”想凭借车企联合抵制于情于法都行不通。而回归到市场本质的“价格战”诱因依然存在,尽管近两个月大家相安无事,但说不准哪天特斯拉又突然大幅度降价,并且势头更加猛烈。
如果说前两年头部新能源车企,不遗余力推出超长续航纯电车,对品牌溢价进行有效提升的话,那么今年混动、增程等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很大程度就是应市场需求。并且,今年上市的产品也呈现两大特点:其一,车企集中布局混动产品;其二,混动、增程等产品上市后,其亲民的售价让人大吃一惊。
先说增程新能源车型,这里以深蓝S7最有代表。依托“超级增程”、“高配置”、“高颜值”、综合续航1120公里的深蓝S7增程版,售价仅14.99万元起,完美做到了“油电同价”。不仅在20万元级同级产品中没有对手,就是对燃油车也构成了极大威胁,市场表现不可小觑。
再看混动新能源市场,今年更加热闹。在比亚迪DM-i系列产品成功带火了市场后,也引来长城、长城、吉利、东风等多家等车企布局,全面向新能源转型。
近日,东风日产启辰大VDD-i超混动60kmiC版上市,新车共推出了4个版本,官方指导价11.89万元起,其售价比同级燃油车价格还低。
无独有偶,东风风神也发布了全新紧凑级SUV车型,搭载马赫电混DH-i混动技术,推出了油电混动、插电式混动两种动力车型。结合启辰大VDD-i的价格,皓瀚的售价也不会高到哪去。
总体来看,在新能源政策的允许下,混动、增程可以避开当下竞争比较惨烈的纯电车市场,在另一领域开辟一片新天地,既能上绿牌又能获得不错销量,活下去就是硬道理。
因此,在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不仅需要解决用户续航里程焦虑。同时,更领先、更实用与节能的增程、混动新能源技术,也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新爆点。
以“鲶鱼”进入中国市场,并以两款国产车型在车市掀起波澜的特斯拉,还会将搅局的角色还会持续,因为它有打“价格战”的优势。
据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特斯拉6月份中国产汽车销量93680辆。在仅有两款国产车型的情况下,特斯拉就创下如此惊人的销量,未来随着产品的更加丰富,市场增量空间将会更大。同时,对于备受“价格战”影响的其它车企来说,还要更需要提防特斯拉,因为它有本钱持续发起“价格战”。
日前,据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透露:特斯拉的单车平均利润高达75524元,是比亚迪的8.5倍。尽管比亚迪尽管在销量上占据优势,但如果要进行价格持久战,特斯拉则更占优势。当然,消费者喜欢特斯拉降价,但这种持续降价,对市场冲击与影响也是存在的。
而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中国车企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前不久,日产汽车集团高调宣布,旗下的全固态电池研发成功。该电池充电三分钟,即可续航1000公里。如果实现量产,那么势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卷价格,有特斯拉虎视眈眈;卷技术,有日系、德系等车企品牌后来居上,随时可能将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加速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合围。
因此,对于中国车企而言,今年的行业内卷只是刚刚开始,如果不想沦为价格战牺牲品,产品持续升级势在必行。而伴随着行业内卷,未来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将更加凸显,也就是说拥有硬核技术的,才能做到不畏惧“价格战”。反之,只能在价格战中落败。
车市价格大降,还迎来一大波政策红包!2020购车抄底时机来了?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车市在2020年年初进入了暂时性的"休克"。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仅为252308辆,环比下滑85.3%,碧察衫同比巨跌78.5%,完全背离历史走势。虽然3月份具体销量还未公布,但是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份前三周,中国汽车零售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45%。估计仅凭一个周来止跌的概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中国汽车市场将连续21个月销量同比下滑。为自救车商价格大战激烈寒市加疫情的双重冲击之下,2020年一季度市场销量已经回落至与2005年同一水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车市开启了自救模式,各家厂商的价格大战已经爆发。就拿B级车市场来说,在市场大盘持续走低的形势下,面临着SUV产品冲击和高档车价格的下探,想要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因此一场价格大战在所难免。从网上各地的报价来看,一些合资B级车确实太拼了,降个一两万基本是常态,但更甚的是有些已经把价格降至到十二三万。比如君威这款美系车,作为一款中级轿车,别克君威的厂商指导价为17.28-25.98万元。而如今在各种优惠之下,它的现价已经变得非常可观。特别是在上海地区,有经销商给出了5.5万元的现金优惠,且现车也十分充足,而以这个经销商的报价来看,这意味着君威的入门车型价格已经降至12万元以内,这价格真是不得不香。而另一款美系车迈锐宝XL的价格也是比较美丽,价格几乎降了到11万。溢价能力更高的SUV车型也不例外。许多SUV车型也存在1-2万元的优惠,比如大众探岳网上报价优惠达悔腔到了2万元,本田CR-V如前优惠能够达到1万元,而途观L、日产奇骏的优惠甚至达到了3万元以上。另外,在豪华品牌之间,这场价格战也再所难免。奥迪A4L最高优惠达到了6.5万元,奥迪Q5L则优惠达到了9万。宝马3系虽然处于新品期,也迎来了小幅的降价促销。这波政策红包能救市吗?尽管如今已不像2月份那么惨,但在疫情后期的市场恢复期,为了能够进一步刺激消费能力,各地政府相继推出鼓励政策,尤其是工业占比大、地方财政条件较好的省市陆续推出了鼓励汽车没启消费政策,主要包括增加牌照指标、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国六"车型置换补贴等。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2月初以来已有9个城市出台了购车有补助、松绑汽车限购等汽车消费的政策。广州佛山成为2020年首个推出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城市。2月3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随后,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在出台政策。3月27日,宁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宁波决定出台多项举措助力企业达产扩能,鼓励本地乘用车生产企业对消费者进行让利销售。其中举措为,自2020年3月25日起至2020年9月30日,消费者购买宁波本地生产、销售的乘用车并在本地上牌的,给予每辆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每家企业限让利销售6000辆等。宁波当地拥有当地拥有上汽大众、吉利汽车等企业。3月29日,吉林省长春市商务局下发了《关于做好近期商贸领域促消费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长春市推出包括购车补助,更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和更简便的检测报务和上牌服务。具体来看,长春市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车,购买长春生产并在省内销售落籍的汽车,每辆给予购车价格3%的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4000元;置换购车同样也有补贴,吉林省号牌车主凭2020年3月20日至6月30日旧车售卖发票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长春市生产并在省内销售落籍的新车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等。面临车市的严峻形势,3月31日,为促进2020年汽车消费,国务院常务会上确定了三条政策:将2020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这三项政策对于车市回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相信在这三条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各地方还会随即出台更多相应的救市政策。小编语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大多数都是直接拿出"真金白银",在购买环节促进车市消费,再加上车市价格大战带来的让利,消费者买车可以说到了一个超低的好时机。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何投资新能源汽车
你是要做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吗
上半年“来自压轴”新车要来了,为终结价格战,这四款车下了功夫
时至今日,“汽车越卖越便宜”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共识。一方面,随着产品的换代和技术的升级,曾经高不可攀的配置、动力逐步下探至入门级市场,提升了整个行业的“质价”;另一方坦简面,趋于内卷的整体行情,也令终端售价释放出更大的诚意,尤其是在购车淡季,“优惠”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不过,相较于市面上的在售车型,全新上市的产品往往凝聚着车企最新的技术成果,在产品力提升的同时,售价也会较坚挺。以下四款即将在6月份上市的新车,便在各自细分市场中有着不小优势,至于它们能否依靠“价值力”终结“价格战”,下面不妨一一来看。大众朗逸新锐纯电、插混产品的普及,不仅为中高端市场带来更加多元的出行体验,还随着技术的下探,深度改写了家用车让陆裤市场的竞争格*,亚迪秦PLUSDM-i冠军版、五菱缤果等车型便是最好证明。不过,燃油老将依旧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就拿即将上市的大众朗逸新锐来说,便有望夯实自身地位。外观方面,朗逸新锐与在售朗逸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上下分层式格栅造型,底部的星空矩阵与熏黑饰件,兼顾了科技感与时尚感;细长的日行灯带、流畅的腰线,以及尾部“Y”字型尾灯,显得更为精致,属于较耐看的类型。此外悉裤,新车还提供了湖蓝色、浅蓝绿色等个性配色,令个性化需求也能得到更好满足。相较于外观,新车的内饰较为普通,但全液晶仪表、内嵌式中控屏,应对日常用车绰绰有余。同时,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61/1740/1494mm,轴距为2651mm,较在售朗逸小了一圈;1.5L+6AT的动力组合,也满足于够用就好。当然,新车的最大亮点应该是售价,有望10万元左右起售的价格,能够吸引到更多潜在用户。北京现代MUFASA前不久,北京现代旗下全新SUV车型MUFASA正式定名为“沐飒”,在为现有SUV家族矩阵注入更多活力的同时,也成为品牌设计理念的最新见证。当然,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紧凑SUV市场后来居上,需要更多的实力与诚意。在实力层面,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硬朗的前脸、凌厉的线条,以及尾部的环形灯带,兼顾了大气与科技,属于同级车型较为稀缺的风格。内饰层面的一体式连屏、矩形空调出风口,也遵循着简约潮流,在合资阵营属于第一梯队水平。至于2680mm轴距、2.0L自吸发动机,属于中规中矩的表现,在家用市场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作为一款全新车型,沐飒MUFASA的优势在于,能够保留合资品牌品质优势的同时,以全新的产品形象,更好地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喜好。不过,至于能否脱颖而出,价格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诚意给足的话,不排除将成为下半年的黑马车型。smart精灵#3燃油时代的smart,曾依靠奔驰品牌的豪华光环而享受一波红利,但就体验和质感层面来看,产品本身并无不可替代性。不过,借助新能源时代的东风,去年上市的精灵#1迎来了高光时刻,如今月销也能达到四五千台;趁热打铁之下的精灵#3,也愈发令人期待。精灵#3定位为紧凑SUV,拥有4400mm车长、2785mm轴距,无论是从数据还是视觉效果上看,都要精灵#1大一个等级。同样,新车外观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具有辨识度的水滴状大灯、贯穿式尾灯,以及悬浮式车顶等设计,早已深入人心;D柱上车标的取消,也令整体外观显得更加大气。此外,精灵#3的内饰也基本沿用了精灵#1的整体布*,包括细长的全液晶仪表、悬浮式中控大屏,彰显出简约、科技气息;最大区别在于中控屏下方采用圆形空调出风口,颇有几分致敬奔驰的意味。最后,新车同样将保留普通版和BRABUS版车型,相信动力表现也不会令人失望。小鹏G6相较于蔚来在SUV阵营的顺风顺水,小鹏汽车的表现多了几分坎坷。先是小鹏G3生不逢时,诞生于纯电紧凑SUV处境最为艰难的时代;后是小鹏G9热度的昙花一现,如今月销仅维持在百辆水平。因此,计划在二季度内上市的小鹏G6才被赋予厚望,承担着提升销量和重振口碑的重任。无论是从造型风格,还是就产品定位来看,小鹏G6均毫不避讳地瞄准了特斯拉ModelY。除了前脸依旧保留家族式风格外,小鹏G6的尾部采用溜背设计,看起来更加运动;其长宽高均与ModelY极为接近,尤其是2890mm轴距,二者完全相同。至于内饰,小鹏G6同样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整体给人一干净、利落的感觉,能够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喜好;不过,新车的方向盘造型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蔚来ET7,不知是故意还是巧合。最后,动力层面提供了两驱和四驱版本,并且有望搭载800V快充、智能驾驶辅助等技术,当然,小鹏G6若想成为ModelY真正的对手,仍需过了“定价”这一关。结语:作为上半年最后一批上市新车,6月份的国内车市依旧很热闹,燃油、纯电等各车型协同发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当然,全新车型若想畅销,产品力与价格诚意二者缺一不可,至于谁能打动消费者买账,我们不妨拭目以待。【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