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可转债发行时间(民生银行转债换股票什么时候转最好)

2023-11-25 09:27:49 59 0

民生银行转债换股票什么时候转最好

可转债价格加上转换价格和股票市值相比较,差值越大越合适,也就是说股票市值比可转债和转换价格大的最多时,债转股最合算

民生银行(600016)已通过发行200亿元可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前三年年利率只有0.5%;后3年是1.5%,融资成本如此之低,利好。

民生银行可转债是什么股票

民生银行可转债是中国民生银行的一种服务。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领近亿罚单,业绩增长乏力!民生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何时解?|银行

民生银行近日被银保监会罚没8972.46万元,原因为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重大关联交易未经董事会审议等。该行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董事会近日通过了多个融资方面的决议

《投资时报》研究员 田文会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银行,600016.SH)今年又领到中国银保监会近九千万元罚单,2020年和2021年,该行也分别从银保监会领到过亿元大额罚单。除了屡屡登上银保监会处罚名单,该行还持续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2月16日,银保监会决定对民生银行总行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6672.46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2300万元。罚没总计为8972.46万元。

民生银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达十四项,其中涉及小微企业贷款的至少有八项,包括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和银承保证金等。

上述违法违规事实还包括“重大关联交易未经董事会审议”。据民生银行2022年半年报,当期末关联方在该行贷款余额为665.66亿元,较上年末增4.48%。其中,卢志强旗下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海控股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贷款余额为212亿元。

而据民生银行近日公告,该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起诉了股东方卢志强旗下三家公司及卢志强,请求判令偿还借款本金70.18亿元及相应利息、罚息等费用。

而泛海控股集团不履行相关法律义务,法院对泛海控股集团持有的民生银行约18亿股A股进行轮候冻结。

据报道,民生银行表示,上述处罚相关事项源自2019年银保监会对民生银行此前年度的业务专项检查。“民生银行高度重视监管意见,已按照监管要求全部整改完毕,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民生银行董事会近日还通了多个融资方面的《决议》,涉及债券融资、可转债融资、股权融资等。

不过,民生银行500亿元可转债融资已经延宕数年,民生银行在2022年12月28日曾表示目前正在证监会审核中。

据民生银行公告,上述可转债转股后将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该行2022年三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为、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同期商业银行水平,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2020年末一度跌至8.51%。

《投资时报》就上述监管处罚、小微企业贷款违规、融资、股东问题等向民生银行发送了沟通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被罚近九千万元

相较于2020年和2021年在年中时领到过亿罚单,民生银行今年领到大额罚单的时间有点早。

2月17日,银保监会公告近日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其中,对民生银行等三家机构开展的支持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重大政策落实专项现场检查中发现,上述机构存在贷款资金被挪用、统计数据不真实、重大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银保监会网站公告,2月16日,银保监会决定对民生银行总行罚款667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46万元,对民生银行分支机构罚款2300万元,共计罚没8972.46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达十四项,其中涉及小微企业贷款的至少有八项,包括: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于银承保证金;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数据不真实等。

民生银行2022年三季报显示,2022年三季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72.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2%。2020年末和2021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2%和12.59%。

据上述处罚决定,民生银行还违规向小微企业客户转嫁费用和收取费用。具体包括:向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转嫁抵押登记费和抵押评估费;向小微企业收取银行承兑汇票敞口额度占用费。

作为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的关联交易也比较受市场和监管关注。

在上述违规中,其中一项为“重大关联交易未经董事会审议”。

民生银行2022年半年报显示,期末该行关联方在该行贷款余额为665.66亿元,较上年末增4.48%。其中,该行股东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贷款余额为157亿元;股东泛海控股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贷款余额为212亿元;股东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贷款余额为112.76亿元;股东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贷款余额为80.51亿元。

除了重大关联交易未经董事会审议违规,关联交易还给民生银行带来其他风险。

1月20日,民生银行公告,该行北京分行收到《受理案件通知书》。该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卢志强旗下三家公司及卢志强(担保方)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偿还原告借款本金70.18亿元及相应利息、罚息等费用。

卢志强所控制的民生银行股权还遭遇冻结和质押。

1月19日,民生银行公告,泛海控股集团所持民生银行约18亿股A股无限售流通股被法院轮候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比例99.80%,占民生银行总股本比例4.11%。冻结原因为泛海控股集团不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冻结期限为36个月。

持续面临融资压力

民生银行近几年股价跌跌不休,业绩增长乏力,资本内生性补充较弱。该行持续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2月21日,民生银行公告当日董事会会议通过《关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金融债券和资本工具发行计划的决议》《关于延长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授权董事会及其获授权人士全权处理有关事项授权期的决议》《关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授予董事会发行股份一般性授权的决议》等。

上述三份《决议》皆涉及融资。

据民生银行2022年三季报,当期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3.30%,较上年末降低0.34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0%、10.83%,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06个百分点和0.10个百分点。

同时,民生银行上述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分别低于同期商业银行的15.09%、12.21%、10.64%。

2021年末,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64%、10.73%、9.04%,也低于行业整体的15.13%、12.35%、10.78%。

民生银行在2022年三季报中称,按监管规定,该行报告期内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应分别不低于7.5%、8.5%和10.5%。据民生银行过往财报,2020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曾跌至8.51%。

可转债融资方面,在上交所e互动上,有投资者询问可转债项目的进展情况。民生银行在2022年12月28日回复称,正积极推进500亿A股可转债项目的监管审批,目前正在证监会审核中,最终发行时间须视证监会审核情况确定。待证监会批复后将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实施发行,发行并转股后,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而据民生银行公告,该行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民生银行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的时间早在2020年1月6日,银保监会同意该行公开发行不超过50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

如今全面注册制于2月17日实施,对于民生银行可转债发行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可转债发行迟迟未获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又持续受压,上述董事会决议显示,民生银行也将股权融资放进了备选工具篮。

内生资本补充则主要依靠利润增长,不过,民生银行近几年业绩增长乏力。

民生银行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该行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降4.82%;2019年—2021年,该行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4%、-36.25%、0.21%,低于同期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8.91%、-2.71%、12.63%。

民生银行A股股价近一年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民生银行(600016)已通过发行来自200亿元可转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根据A股的具体情形,发行可转债基本等同于发行新股,因为不转股的极少,之所以可转债的影响较小,纯粹是心理因素,类似于小非没解禁。所以从长期看,这就是一次公开增发。至于是利好还是利空,在于你是从交易性机会投资的角度看,还是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因为增发的影响的判断重心是完全不同的:一边是摊薄,一边是未来的成长机会。

至纯转债上市!期待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

昨天鸿达转债上市,开盘价116.20,收盘113.56,市场对鸿达转债没有给与太高的溢价率水平,相比金牌转债、明阳转债差的很多。个人觉得市场还是比较客观理性的,鸿达转债对应正股鸿达兴业的业绩水平相比金牌橱柜、明阳智能还是有差距。

至纯转债上市

很迷你的一个小债,发行规模只有3.56亿元,中签率也只有6.9%,中签的人不多,至纯转债正股代码:603690,正股简称:至纯科技。信用级别A+,当时申购时转股价值:99.42,目前转股价值107.84,期间正股上涨8.47%。

个人偏好类似鹰19转债这样的可转债,中签率高,人均几乎能搞上一手,一手多挣些,有些迷你可转债,好容易中个签,一开盘,1手收益只有几十块,那真是太少了,俗称牙签肉,几块的收益更就是坑,俗称蚂蚁肉。总之就是中签率很低的,中了最后收益不高就是空欢喜一场。

期待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

民生银行于2020年1月6日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民生银行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银保监复〔2020〕5号),中国银保监会同意本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的A股可转债,在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计入核心一级资本。

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可转债融资规模就是浦发银行发行的浦发转债,规模为500亿元,民生银行要是最终是500亿元可转债,那就双雄鼎立,同时占据第一把交椅。

个人对银行类可转债有一定偏好,特别是全国性银行,纵观人类的发展史,银行业虽然会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比一般行业的企业存在更强的生存能力。比如交通银行(BCM不存吗?)创始于1908年,中国银行(BC不存!)于1912年2月5日正式成立,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了。

虽然现在银行业特别是头部银行的成长性不如以前,但是依然行稳致远。有部分地方性银行会暴雷,相对传统行业暴雷的比例还是低的。

不仅中国的银行是这样,观察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上市银行,百年银行不少。有人可能会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少银行破产,不过那些破产的绝大多数是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还是少数。

手头上有40w的资金,各路大神有理财的建议可以分享参考一下吗?

40万元资金用于理财,理财产品有很多选择,低风险方式有国债、银行存款等,中等风险有债券基金与银行理财,高风险有基金股票等等。根据你的描述我认为不太喜欢高风险,重点介绍一下中低风险理财方式及搭配建议。

低风险理财方式。

民营银行存款。民营银行存款作为存款产品的一种,近些年受到热捧。其打破了一般存款到期付息特点,开发出了靠档计息、按期返息产品,但是目前国家发文要对这类产品开始管控,所以想要购买的早抓紧。民营银行存款,三年期利率5%,五年期5.4%,远高于一般银行存款。

大额存单。大额存单重点在于大额上,作为15年推出的一种存款方式,大额存单起购点20万元。收益率方面,三年期达到3.8%到4.2%的水平,而且其到期之前可以转让,这是国债产品不具备的特点。

中等风险理财方式。

银行理财。自从出现民营银行存款以后,我不太建议使用银行理财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一般不会超过4.5%,但是其都是不保本也不保收益的产品。以支付宝上的保险理财为例,1000元起投,并且到期之前不能取出,年化收益率4.5%,和民营银行存款相比没有优势。

债券基金。如果选择中等风险我建议选择债券基金,从目前10年收益来看,大部分债券没有亏损,年年都是盈利趋势,而且年化收益率达到8%左右。但是基金收益是一个波动趋势,短时间有亏损可能,还会支付大学城1%手续费用,不建议短时间出手,持有至少一个年度比较合适。

以上我介绍了四种产品,好的搭配策略应该是民营银行+基金模式,比例可以自己确定,如果想要更稳定可以选择7:3或者6:4。

我是谈财论道,每天分享财经观点,欢迎关注。

民生银行500亿可转债,变数犹存

7月18日,上交所对民生银行500亿可转债发行申请进行第二轮问询。

与3月24日的首轮问询类似,上交所对民生银行发债的关注点依然集中房地产贷款、大额融资的必要性、合规情况等。

近来频频遭受处罚的民生银行,能否闯关成功,对该行的资本补充至关重要。民生银行在公告中也表示,上交所审核结果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和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金通社注意到,陷入债务泥潭的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卢志强,是否会影响民生银行的500亿发债计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关注。

副董事长,影响几何

今年2月17日公布实施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做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第九条规定,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其中有一条为: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任职要求。

而发行可转债,也要求符合这一规定。

那么,作为民生银行副董事长的卢志强,是否符合这一条规定呢?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中资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其中有一条为:个人及家庭财务稳健。

在这个实施办法中的第八十一条,还特别对“个人及家庭财务稳健”做了更详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不符合“个人及家庭财务稳健”的要求,不得担任中资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即:本人或其配偶仍有数额较大的逾期债务未能偿还,包括但不限于在该金融机构的逾期贷款。

而卢志强现在所面临的,正是较大金额的债务压力。

抛开卢志强的泛海系,仅就其与民生银行的债务纠纷来看,压力就不小。

1月20日晚间,民生银行公告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卢志强提起诉讼。

民生银行的核心诉求是:判令武汉中心公司偿还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借款本金39.72亿元、判令武汉中央公司偿还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借款本金30.46亿元,以及相应的利息、罚息以及至实际清偿之日止的利息、罚息。

也就是说,民生银行把自己的副董事长卢志强告了,追债70亿。

此事也出现在上交所对民生银行发债的首轮询问事项中。民生银行表示,相关诉讼系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武汉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公司等向北京金融法院依法提起的诉讼。

如果说此案尚未有最终的处理结果,还能表明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财务稳健”的话,那么,已经生效的“限制消费令”,则很难再让投资者相信这个判断。

2023年2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3份限制消费令。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通海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泛海集团有限公司及三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卢志强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申请人为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

除了财务是否稳健的质疑,卢志强所受的行政处罚,也可能让投资者担心,会因此而毁掉民生银行的可转债发行计划。

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三年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最近一年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不符合证券发行条件。

而在2023年3月23日,北京证监局对卢志强出具警示函措施。经查,泛海控股存在相关事项未履行或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所披露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泛海控股董事长卢志强对上述问题负有主要责任。

还有一个邢本秀

除了副董事长卢志强,民生银行发债能否获批,还有一个变量是——已经落马的原副行长邢本秀。

上交所在第二轮问询中也专门提及了邢本秀。

2023年5月13日,据中纪委网站披露,民生银行管理咨询委员会原副主席邢本秀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上交所要求民生银行说明,管理咨询委员会原副主席违纪违法的具体情况,是否涉及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发行人现任董事是否存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情形。

而民生银行的管理咨询委员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公开的资料披露甚少。

邢本秀曾在监管机构工作多年,2010年7月前往民生银行出任d委副书记、副行长,后改任该行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今年2月,邢本秀退休,仅3个月后就被查。

至于民生银行如何回复关于邢本秀的问询,投资者只能等公告披露。

上交所还在问询函中表示,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民生银行集团受到罚款金额1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合计44宗,罚款金额合计11,254万元,主要处罚事由包括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授信管理不审慎、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等。

上交所要求民生银行说明,监管发现问题并要求整改落实后,民生银行继续存在金额较大、数量较多的行政处罚的原因,是否表明公司内控制度不完善或未被有效执行,公司内控制度是否能有效保证发行人的合法合规性。

这个问题,估计民生银行也不太好回答。

总之,在获得监管核准前,民生银行的500亿可转债发行计划变数犹存。

发行过可转债的银行有哪些

可转债是债券的一种,它允许投资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按转股价格转换成特定公司的普通股。从2003年3月,民生银行发行第一支可转债迄今,境内上市银行总计共发行9支,总计1405亿。在发行的9支转债当中,6支评级为AAA,3支为AA+。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

买了民生银行的转债优选C基金,现在跌了一点,需要赎回吗?

您好,最近市场上受到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资金十分紧张,利率飙升,债券价格大跌,债券基金受到连累,净值大跌,尤其可转债基金,可转债流动性较好,成为最先抛售的对象,下跌更多,有的跟股票一样,债性缺失,股性大发。这种下跌是不理智的,只要资金短缺情况好转,就会报复性反弹,但是资金缺不缺,看央行给不给,央行的政策只要一松就可以,但是央行迟迟不放松,如果就是不放松,那么6.30日之前就会跌下去,现在应该赎回,等待央行注入资金之后再申购捡回。对于一般散户而言,不建议短期操作,因为不好把握啊,跟不住政策,万一6.30日之前放松政策,就会鸡飞蛋打。如果对央行不看好,那直接赎回就可以了。政策,我不敢说有没有。都在巴望。如有不懂之处,真诚欢迎追问;如果有幸帮助到你,请及时采纳!谢谢啦!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